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宠悍妻-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在这个皇位上,坐了十六年,你是越发有帝王的款,却渐渐没了当初登基时候的雷厉风行,杀伐果断。你如今做事,优柔寡断,担心民间百姓对你有微词,担心周边小国轻看你这个大周帝王,担心文武百官觉得你不是圣贤之君,你每日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甚至还要担心我对你会否失望,你依仗旧臣,鲜少提拔新人,可老臣子们居高位久了,不懂得居安思危,没有新人那股锐气,臣子是什么风气,朝廷就是什么风气,朝廷是什么风气,你就是什么做派,你才四十不到,但是你却老了,你的做派老了,你以为是稳固,以为是慎重,可你只是固步自封,不懂变通!”
这番话,说得极为严厉。
这也是自从皇帝登基之后,龙太后对她说得最严厉的一番话。
重得几乎叫皇帝有点承受不住。
他嘴巴微微张开,诧异而又带着尴尬不堪的眼神看着龙太后,见龙太后眸光严厉,眼神马上躲闪,竟是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龙太后见他这样,着实也不忍,他是大周的皇帝,在位十六七年,政绩很好,虽然近些年做事颇有些偏软,但是,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好皇帝。
龙太后口气和缓了下来,道:“我们母子许久不曾好好地谈过心,这番话,重是重了一些,但是若皇帝能有所领悟,也不枉我伤咱们母子感情这一回。”
皇帝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嗫嚅道:“母后训斥得对。”
龙太后知道他心中不服,或许,等捷报传来,他才会真真切切地去思考。
因此,她也不说了,道:“今天本该是给你娘亲请安,去吧,别叫她久等了。”
皇帝也迫不及待地逃去,这样劈头劈脸的一顿痛骂,他有点承受不了。
皇帝走后,也没去给童太后请安。
回了宫中,发了一顿脾气,叫人上了酒,一壶酒灌下去,狠狠地摔了酒壶,吓得殿中的奴才都跪了下来。
皇帝仰天狂笑,“朕做了十六年的皇帝,她说朕如今不知道怎么做皇帝了,朕真的如此不堪了吗?”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一众宫婢内监连忙劝道。
“滚出去!”皇帝一脚踢翻了椅子,心中说不出是狂怒还是羞辱。
三千军士的性命,还有以后民间的怨气,周边小国的耻笑,都折磨着他的心,偏生,他在皇太后面前,却连据理力争的勇气都没有。
他错了吗?
宫婢出去之后,急忙去找元后。
元后听得他狂饮烈酒,还发了大脾气,吓得急忙就来了。
入了殿中,见殿中一片狼藉,皇帝和衣躺在榻上,一双眼睛瞪大,充满了红血丝。
这般模样,吓着了皇后。
她慢慢地走过去,轻声道:“皇上!”
皇帝坐了起来,眸色冰冷地扫了她一眼,“朕没传你来。”
元后跪下,悲声道:“皇上,龙体为重,请息怒!”
“息怒?”皇帝冷笑,“朕有怒吗?朕便是有怒也发不得,不就是早朝上发了一通脾气吗?知道母后是怎么说朕的?她说朕固步自封,不懂变通,只用旧人,连新人都不敢起用,朕不是用了陈梁晖吗?”
“皇上,皇太后许不是这个意思的。”元后心惊胆战地道。
皇帝眯起了眼睛,“陈梁晖,朕若没记错,陈梁晖是陈瑾宁的兄长,是吗?”
元后知道是,但是这会儿却不敢说,只嗫嚅道:“臣妾不知。”
“来人!”皇帝厉声喝道。
门外跌跌撞撞进来一个内侍监,“皇上,奴才在。”
“传陈梁晖和陈守业!”皇帝寒着脸吩咐。
“是!”内侍监连忙就去了。
皇后心中暗叫不好,这会儿传陈梁晖,只怕这个年轻人要倒霉了。
皇太后可是对他赞不绝口,说他有真知灼见啊。
这可怎么办?若皇上盛怒之下,赐了罪,还真不好收拾。
第246章 小孩子脾气
陈梁晖知道皇帝最近心情不好,也知道这心情不好的原因是因为瑾宁领兵出征。
作为瑾宁的兄长,他这些日子真是夹紧尾巴做人了。
在皇上跟前,他连呼吸都调整过,说话深思熟虑才可出口,如今皇上急召,他心中便知道大不好了。而且,还传父亲一同入内,父亲虽说是回了乡下,但是他知道是跟着瑾宁去了。
如果皇上思疑,他该怎么说?
这可虽罪犯欺君啊!
眼下,也容不得他找其他人商量,只得匆匆忙忙地入宫去。
皇帝移驾御书房里,御书房已经一片狼藉,陈梁晖进去的时候,也得小心翼翼避开地上的杂物,奴才们都跪了一地,他自然不知道皇帝在寝宫已经发过一通火了,这是第二遭殃地。
看到皇帝坐在御桌后的龙椅上,天威狂怒,额头青筋都在跳动。
陈梁晖心中一沉,脚下便软了,噗通一声跪下,“臣参见皇上!”
一叠册子,飞了下来,落在陈梁晖的脚下。
陈梁晖只看一眼,便知道是他自己上的策论。
他心中再沉了沉,面如死灰。
“你告诉朕,”冰冷威严的声音传来,“大国何以立威?仅仅是战吗?”
他哑口无言。
皇帝的怒气就是因为战,他当然不能说是。
可他的策论,有一半的内容是关于战争。
“说!”皇帝厉声道。
陈梁晖嘴唇哆嗦了一下,“臣……臣以为,不得已时,若不言兵,便不足体现大国尊严。”
“何为不得已之时。”皇帝再冷冰冰地问道。
陈梁晖知道这个问题,怎么回答都是错,他略一沉思,抬起头直言道:“例如,东浙王存谋反之心,屯兵作乱,以下犯上,便必须用兵。”
皇帝传召他,本就是要他表明立场,他若与瑾宁同一立场,这官途就到头了。
若他坚决反对瑾宁,那么,瑾宁必获罪,在东浙未有任何消息传回来之前,皇帝会下一道旨意,以陈瑾宁妖言迷惑皇太后为罪,此乃死罪。
但是,陈梁晖竟然站在了瑾宁这一边。
皇帝很失望,他冷冷地道:“朕以为,你是个懂进退,知大体的人,如此不珍惜自己的名声与前途,朕对你很失望。”
陈梁晖已经豁出去了,便干脆直言道:“皇上,瑾宁奉皇上旨意出征征讨逆王,是皇上圣明的体现,也是皇上向四海宣告,大周皇权,不容挑衅。”
这话,便连皇帝的后路都给封堵了。
他盛怒之下,确实想把一切都推给皇太后。
陈梁晖是陈瑾宁的兄长,由他来宣告说陈瑾宁妖言惑众,而皇太后顶多背负乱政及糊涂的罪名。
但是,陈梁晖不配合!
皇帝狂怒更炽,厉声道:“陈守业为何不入宫见朕?”
陈梁晖回答说:“回皇上的话,臣的祖母病重,父亲已经告假回乡,为祖母选好坟地。”
一般叶落归根,老人病重之时,提前选好坟地,哪怕是未曾病重,民间也有先选穴的做法。
但是,皇帝却借题发挥,“你祖母尚在,你父亲便为她选好坟地,岂不是诅咒母亲早死?如此不孝,怎堪为朝廷重臣?”
陈梁晖知道皇帝如今在盛怒之中,什么道理都说不通,只能是俯首请罪。
“朕给你一个机会,明日早朝,你以宁安县主陈瑾宁妖言迷惑皇太后为罪,当朝上奏,朕便可赦你大不敬之罪。”
陈梁晖自知没有什么大不敬之罪,不过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罢了!
只是,要他参瑾宁一本,他是宁死也做不到。
因此,他伏地道:“瑾宁是奉皇上之名出征剿灭逆贼,也定会凯旋归朝,以彰显我大周之帝威!”
皇帝拍案怒吼,“冥顽不宁,你滚出宫去,回家待命,没朕的旨意,不得入宫!”
他本是在宫里伺候帝侧的人,这般便是罢黜他的官职了。
陈梁晖短短一两个月内,大起大落,他已经习惯了。
可惜自然是可惜的,但是这一切本来都是瑾宁给的,如今为了瑾宁失去,也值得。
他唯一可惜的,是有抱负未曾实现。
皇帝迁怒陈梁晖的事情,传到了飞凤殿。
皇太后听了之后,久久不语,脸色很差,眼底分明有失望之色。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童太后那边去。
童太后素来是个没主意的人,一切都以龙太后马首是瞻,她连夜就来了飞凤殿,长吁短叹。
龙太后倚在榻上,看着童太后那张黝黑的脸,淡淡地道:“你叹气什么?前朝之事,你一向是不过问的。”
“前朝之事不过问,可皇帝是哀家的儿子,哀家能不心烦吗?”
童太后坐过来一些,担心地看着她,“你生气吗?”
龙太后扫了她一眼,漫不经心地道:“我有什么好生气?”
童太后嗫嚅道:“哀家都听说了,这事和你有关,这外头的人怕是也听说了,皇帝这一次生气呢,确实也有道理,他十几年建立的帝威,怕是一朝丧尽,这事实在是怨不得他的。”
“你想说什么?”龙太后问道。
“不如,”童太后再凑近一些,“明日早朝上,你去一趟,便说是你私下派陈瑾宁率领三千军士出东浙,这一切都是你的主意,如此,皇帝在文武百官面前,才能保住威严。”
她说完,见龙太后冷冷地盯着她,心中一怵却也有些不服气,嘀咕道:“再说,这原本就是你的主意,凭什么让皇帝来为你担罪状?”
龙太后口气淡漠地道:“如果这个是你们母子的要求,好,我明日上朝。”
童太后顿时眉开眼笑,“真的?”
“真的,回去吧。”龙太后道。
童太后欢天喜地地走了。
龙太后却伸手扶住额头,微愠道:“皇帝此番,真叫哀家失望。”
“太后莫气,皇上会明白过来的。”瑾如姑姑劝道。
“这江山是姓慕容的,不是姓龙的,我要等他到什么时候他才会明白?”龙太后余怒难消。
“您不是说过,盼着他发一场火吗?”郭玉姑姑道。
“这是小孩子的脾气,不是帝王之怒!”龙太后冷道。
“不懂!”郭玉姑姑道。
第247章 圣意难测
龙太后厉声道:“迁怒这个,迁怒哪个,不断想办法推卸责任,这就是小孩子的脾气。他若有不满,该与我据理力争,拿出让为心悦诚服的证据来,他的治国之论,他的外攘内乱的政策,这才是帝王之怒。而不是道貌岸然地跟我说什么百姓怨言,周边小国取笑苍白无力的辩词。”
“别生气了,皇上这不是一时想不通吗?您若不是得悉了某些事情,想必也不会派陈瑾宁去先除掉东浙王,皇上又没有先见之明,怎可怪他?”
一个女子款款而入,徐徐地说。
郭玉姑姑和瑾如姑姑瞧了一眼,便笑着道:“阿蛇来得正好,这不,发着脾气呢。”
来人正是靖国候夫人阿蛇,她夤夜前来,看来是有捷报了。
龙太后见到她,怒气便消减了大半,再细思她的话,怒气便只剩下那么丁点儿,“你这么晚来,是不是有好消息?”
“确实!”靖国候夫人大模大样地坐下来,“我派出去的人有消息回来了,陈瑾宁大胜,如今正在处理后续之事,靖廷襄助她一臂之力,一切在你所料之中。”
皇太后神色稍缓,“嗯,我对陈瑾宁有信心,她擅长忍耐之战,也擅长以快打慢。”
“那你有什么好生气的?皇帝的怒气,不在你预料之中吗?你别给皇帝要求得太高,他所能够看见的,和你看见的不一样,有不同意见,也是正常的。”靖国候夫人道。
“我气的,是他在推卸责任。”龙太后没好气地道。
“他是推卸责任,但是身为帝王,他有什么办法?总得立威啊,否则这个皇帝还怎么做?”靖国候夫人笑道,“好了,别生气了,他会明白你的苦心,这一战,功劳在他,你帮他立威,帮他平定内乱,他慢慢会想通的。”
“他可是废黜了你未来女婿。”龙太后道。
靖国候夫人倒是春风得意地道:“由此可证明,我这个女婿确实可靠稳妥,关键时候,没有为了前程背叛自己的妹子,好,好男儿,我喜欢!”
“他写的策论,我看过,确实都是真知灼见,一个文人,对战略有这样的见地,难能可贵啊。”
龙太后对他也是赞不绝口的。
“本来以为,他只是个举人,顶多只是通达道理,没想到还有这见识,可见瑞清这丫头眼光好。”
“他在陈家是备受冷落的,无以排解这种失落,唯有在书中寻找存在,这种人反而能钻心学问,往往惊世之才,就是这种不曾受过宠爱的人。”
靖国候夫人是越听越满意,尤其,连太后都对他赞誉有加。
只是,那小子别的都好,就是容易害羞,听瑞清说,跟她说几句话脸都能红一大片。
靖国候夫人蹙起了眉头,“就是太害羞,这般害羞,成亲之后,如何洞房?”
郭玉姑姑和瑾如姑姑听得此言,顿时失笑。
郭玉姑姑笑得脸色涨红,“得了,您赶紧住嘴,这话岂是做岳母来说?他是害羞之人,您是没羞没臊的人。”
靖国候夫人淡淡地道:“食色性也,有什么不能说的?”
被靖国候夫人这么一插科打诨,龙太后的脸色也好看了一些,气氛也总算不如之前紧张。
童太后从飞凤殿离开之后,便去了找皇帝,告知皇帝明日龙太后会到早朝之上,宣布陈瑾宁是她派出去的。
这本来是皇帝的意图,但是,听了童太后的话,皇帝却难受起来了。
皇帝这一宿,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他想起自己登基这十六年,从开始登上这帝位那一天起,母后是如何坚定不移地相信他,支持他。
“皇上,怎地还不睡?”身边伺候的桂公公悄然进来,轻声问道。
皇帝慢慢地坐了起来,手滑过被子上的刺绣,轻轻叹息一声,“黄桂,朕脑子里一直想着当年的事情。”
“当年的事情,是过去的事情,没什么好想,皇上要保重龙体。”
皇帝夜不能寐,是很严重的事情,桂公公因而也十分凝重。
“当年父皇病重,怕朕年少,外祖家势力滔天,且当年皇祖母不断起用童家的人,父皇为让朕顺利登基,不让大周江山旁落他人之手,下了旨意要母后陪葬……”
桂公公知道这段往事,当年,他已经是御前伺候的太监。
当年的童家确实野心勃勃,加上皇太后与皇后都是童家的人,先帝病重,童家几乎把持整个朝政。
下了要皇后殉葬的旨意之后,当年的童太后便把童皇后降为童贵妃,与龙相合谋,迎娶龙相之女龙展颜入宫,其目的就是要龙展颜殉葬。
殊不知,龙展颜入宫为后,皇上便精神了起来,废掉殉葬的旨意,且封了慕容擎天为摄政王,与龙后一起摄政。
在童家与龙展颜及摄政王的一场对峙中,童家惨败,所有人都以为,龙后会废掉当时的太子慕容见,扶持慕容擎天登上帝位。
但是,慕容擎天和龙后都没有这样做,他们反而让太子登基,且两人潜心辅助。
龙后为母后皇太后,童贵妃因是皇帝生母,也被封为圣母皇太后。
慕容擎天当时出了事,新帝登基,无所依仗,龙太后便临朝称制,为他稳住局面。
在她临朝称制的那段日子里,她充分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能力,废黜许多腐败政策,施行新政,让大周朝在短短的几年间,如龙腾飞。
当时童家死灰复燃,童太后甚至襄助童家来对付自己的儿子,后被龙太后骂醒,力挽狂澜,皇帝才能稳居帝位。
童太后因此也对龙太后心悦诚服,从此,两宫皇太后和平共处。
当然,龙太后最后嫁给了擎天摄政王,摄政王被退为太上皇,因而龙太后既是先帝的太后,也是太上皇的太后。
文武百官对龙太后多半是心悦诚服的,但是也总有看不惯女子当政的迂腐官员,至今依旧还有。
所以,一旦明日皇太后早朝上宣布,是她派出陈瑾宁率领三千军士到东浙,只怕会惹来一批迂腐之臣的声讨。
桂公公此刻所想,也是皇帝心中所想。
太后的恩情,是实实在在的,他冷静下来,心中也有了新的决定。
第248章 捷报传来
翌日早朝,龙太后果然穿着朝服来到。
皇帝与她在后殿相遇,皇帝依照以往,上前请安。龙太后也没有任何的芥蒂,仿佛母子两人都不曾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
两人携手出去,文武百官见已经许久没在早朝上出现过的龙太后竟然来了,都十分愕然,纷纷猜测,朝中到底出了什么事。
行礼之后,文武百官,鸦雀无声。
龙太后嗓子清朗地道:“今日我出现在这里,大家大概也想到一定是出了什么事,确实,今日有一件事情,我要在此宣布。”
她眸光环视之处,百官低头,揣揣不安。
皇帝忽然拉住龙太后的手,冲她微微一笑。
龙太后微怔,看着他。
却见他已经端正神色,沉声道:“想必近日爱卿们也收到消息,北营有三千军士被朕派往了东浙,这三千军士到东浙所为何事,何人为帅,大家想必是不知道的。”
这件事情,本来秘密进行,知道的人不多,便是知道有军士调动,却也不知道是调往东浙。
因此,百官听了皇帝的话,一阵愕然。
皇帝自然也知道这个情况,他不过是要顺着往下说。
“三个月前,朕得到密报,说东浙王意图谋反,朕经过连番调查,后派出了靖廷大将军到东浙刺探,靖廷到东浙之后,传回消息,东浙王私自招兵,屯粮草,建造巨大的兵器库,更以火药制造武器,杀伤力巨大,靖廷暗访之下,确定东浙王谋反的逆心后传报回京,却被东浙王发现,意图转移兵器库里,靖廷与一众将士冒死炸毁兵器,兵器库炸毁了,但是朕派出去的将士,全部牺牲,只有一人杀出重围,身负重伤回京递送消息,确定逆王谋反之事。朕与东浙王是堂兄弟,一脉相连,得知此讯,痛心不已,唯恐我大周出现内乱,又知京中有官员与东浙王勾结,遂不动大军,也不点名将,只委派陈瑾宁为元帅,甄士安为副帅,苏意为监军,带三千兵士暗中出京到东浙,朕原意是劝降,不愿国有大乱,只派出三千人,是为表诚意,如果东浙王降,朕会网开一面,若东浙王杀尽这三千军士,便执意与朝廷为敌,朕也绝念兄弟之情,也要剿灭逆贼,杀之绝之!”
皇帝此言,震惊整个朝堂!
东浙王有野心,大家其实都隐隐约约听过。
但是,东浙王一直没什么特殊举动,自然不好贸贸然出兵。
而如果说,皇上此番调查属实,陈靖廷也炸毁了兵器库,皇上大可以点将派出大军,为什么要让陈瑾宁一个女子领着三千军士到东浙去?就为了招降?说不过去。
这是送死。
龙太后昨晚所有的怒气都消逝了,皇帝这番话,着实叫她心头烫帖,舒服无比。
她环视了一眼百官,见有些脸色大变,正欲出列发言的,她眸光冷冷地就扫过去,道:“此事,皇帝征求了我的同意,我认为可行!”
一句话堵了想发表长篇大论的臣子。
龙太后几乎从没做过错误的决策。
当然了,有些不服龙太后的老臣,傲慢地站了出来。
皇帝冷冷地道:“朕相信陈瑾宁!”
那些不服龙太后的人,是服皇帝的,也忠心于皇帝,听了皇帝这话,便都把话给吞回肚子里。
一场本来会激发大辩论的早朝,因着母子同心,竟然全部化解了。
龙太后今日早有安排,所以,在朝臣寂静无声之后,便听得有声音疾步而来,门口有内侍监高喊,“东浙报!”
皇帝一怔,下意识地看向龙太后。
龙太后一脸的淡定,仿佛这个东浙报,一定是捷报。
内侍监大步进来,手中托着一封信和一个册子。
龙太后直接道:“念!”
内侍监得令,站在白玉阶梯上,展开信对文武百官念了起来:“臣陈瑾宁禀报吾皇,逆贼慕容前拥兵自重,意图颠覆我大周江山,臣借天时地利,于飓风侵袭东浙之时围困东浙王府,得历劫归来的陈靖廷大将军襄助,诛杀逆贼慕容前,剿灭兵器万余,抄东浙王府家财一千三百七十五万两白银,各项珍宝古董附册纪录,请圣上御览!”
书信附着一个册子,内侍监上前奉给皇帝。
皇帝心里是掀起了惊天巨浪!
他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陈瑾宁竟然胜利了?
这个被他视为心腹大患不知道如何处置的东浙问题,竟然被陈瑾宁给解决了?
一个女将,三千军士?
而且,靖廷没死?靖廷回来襄助大战?
皇帝只觉得身体里的血液顿时沸腾起来,有一种想跳起来的冲动,这多少年不曾试过这样的激动了?
这封捷报,让文武百官也是震惊不已的,这怎么可能?莫说东浙王其他的兵马,便是府兵,听说都有五六千,一个女子率领三千军士,且加一个陈靖廷,也不可能拿下东浙啊!
江宁侯,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抬头看着龙太后,眼底尽然是骄傲之色。
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的儿媳妇。
他有骄傲的资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