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宠悍妻-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靖廷应道:“是!”
  来到飞凤殿,陈梁晖在外头候着,皇帝带着靖廷进去,这自然是因为靖廷是上报之人,他要向皇太后禀报。
  皇太后正好准备用膳,见皇帝与靖廷来到,便让两人一同陪着吃点。
  皇帝没心思吃饭,想着先禀报了事情。
  皇太后却不许他说,“吃饭皇帝大,吃了再说。”
  “是!”皇帝只得道。
  皇太后的膳食,如今是很简单了。
  三菜一汤,两个素菜,一个紫苏窝鸭子,一个蘑菇汤。
  席间备下了小酒,这是皇太后自己酿制的葡萄酒,酒色发红微紫,皇帝喝过,但是靖廷却不曾喝过。
  喝下去,酒味淡淡。
  皇太后问道:“如何?”
  靖廷如实回答,“臣喝不惯,似乎没有酒味。”
  “再喝!”
  靖廷又大口地喝了一口,酒液流入嗓子,依旧只有甜腻的味道。
  只是,这一次口腔里总算是残留了点儿的酒味。
  “有点儿的酒味,但是太甜了。”
  皇太后微笑,“喝得惯吗?”
  靖廷摇头,“还是不惯。”
  皇太后扬手,叫人上了一些水酒,“喝不惯就不要勉强,哪怕是多好的东西。”
  “是!”靖廷舒了一口气,还真不爱喝那种。
  皇帝心事重重,喝了一碗汤就不动筷子了,太后亲自给他夹了一块鸭子胸肉,“试试,粤西的厨子做的当地名菜。”
  皇帝勉强一笑,“谢母后。”
  鸭子是用紫苏和炒地豆窝在鸭子肚子里炆煮直到地豆紫苏的香味都渗入了鸭子皮肉里,再以汁液浇在上头,香味扑鼻。
  皇帝吃了一块,道:“好吃!”
  但是却放下了筷子,没再吃第二口。
  皇太后让郭玉姑姑给他再装一碗汤,眸色淡淡地道:“把汤喝了。”
  “是!”皇帝端起汤,一口气喝完,忽地,意难平,一个碗重重地搁在了桌子上,碗裂开,伤了他的手心,鲜血汩汩直流。
  “我的天啊,皇上您这是何苦来哉啊?”郭玉姑姑吓了一跳,急忙命人去取伤药。
  靖廷握住皇帝的手,把血往手臂上逼,减缓血液的流动,“皇上息怒!”
  皇太后看了一眼,也没理,继续吃饭,让身边的人去乱。
  她吃好的时候,皇帝的伤口也包扎好了,只是神情不若方才那般暴怒,依旧沉默着。
  靖廷也不敢做声,他的手上染了皇帝的血液,郭玉姑姑带来擦布让他擦拭,但是依旧留有红印子。
  皇太后拭嘴之后净手,又喝了一口水,才慢慢地抬头看着皇帝,“不嫌痛?”
  皇帝低着头,“儿臣一时激愤。”
  “什么事?”皇太后起身,命人撤走饭菜,回了小厅那边坐。
  皇帝和靖廷都跟着过去。
  皇太后静静地听了靖廷的禀报,然后又看了信,慢慢地放下来,沉默不语。
  良久,才抬起头看着皇帝,“你打算怎么做?”
  皇帝看着她,“母后以为呢?”
  皇太后道:“你是下不了手还是不想下这个手?”
  “儿臣……矛盾!”
  “矛盾在哪里?”
  “这些人中,不乏有才干的臣子,政绩斐然,更有先帝朝时候的老臣,居要职,底下门生不少,牵一发动全身,且暂时,还没能有可取代的人。朕一直以为他们忠于朝廷,忠于朕,这样的背叛,让朕很痛心,很愤怒。”
  皇太后听了,问他,“那你是觉得杀不得,可不杀又恨,是不是?”
  “是!”皇帝沉沉地舒了一口气,“留着,朕看着也戳心,可杀了,朝中只怕一时会乱,朕是断没想到,背叛朕的,竟然是他们这一批朕一直宠信的人,朕对他们这般的好……”
  “人心不足,他们如今有权,也得你的宠信,有了这些,就要追求那些,可收受利益,南监和督查衙门一定能查出来,一旦查出,他们现在拥有的权都不复存在,东浙,远在天边,且只是要泄露京中之事,也不是参与谋反就能获得大批银子,他们何乐不为?”皇太后徐徐地道,竟听着一点都不生气。
  “母后的意思,莫非是要饶恕了他们?”皇帝问道。
  “明日,你称病不上朝,我去。”太后说,“有些话我说才合适。”
  见皇帝还是眉头不展,太后笑了起来,“皇帝,忠臣固然可贵,但是,朝中只一味有忠臣还不够,朝堂是一个璀璨的舞台,需要百花齐放,各施才艺,互相制衡又互相竞争,才能把这个舞台发挥到极致,贪心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无法遏制这些贪心的人,搜刮的不是民脂民膏,又有什么想不开?你得让他们明白,他们所做的一切,咱都看在眼里,这颗脑袋,暂时给他们保存着,叫他们夹着尾巴做人做官,做得不好,这颗脑袋就不保,皇帝,记住一句话,有污点的人,有时候更好用。”
  靖廷在一旁听着,方才的想法荡然无存,这杀,还真不是好办法,善用,才是最好的方式。
  皇帝听了太后的宽慰,这才息怒,“朕明日就不上朝了。”
  太后点头,“嗯,这是我对他们的宽容,不是你,所以有些话我来说,我恩,你威,才可震慑他们。”


第304章 别胡乱猜测圣意
  皇帝平静下来之后道:“朕方才下了旨意,把查实人的孙女封为明妃。”
  “嗯,她是有功之人,该封该赏。”太后淡淡地说。
  “那朕就让靖廷去宣旨了!”
  “靖廷,”太后看着他,“你回头先留一下,你的婚礼,姑姑们为你们准备了礼物,回头拿了才走。”
  “谢太后!”靖廷道。
  太后看着皇帝,“去吧,回去歇着,这事翻篇了,东浙王没损着咱大周什么,这事就不必再揪着放,没有什么天下归心,明白了这点就好。”
  “是,母后也早些歇息,朕告退!”
  皇帝退了出去,与陈梁晖一同走了。
  皇帝走后,太后看着靖廷,“这些信的来源,说真话!”
  靖廷一怔,对上皇太后那一双洞彻的眸子,他低头道:“是,臣有罪,这些书信是臣在东浙所获,但是一直无法打开,是明妃娘娘协助臣打开的。”
  “明妃!”皇太后冷笑。
  靖廷不敢做声,不知道皇太后是不是在生气。
  “知道为什么要放了他们吗?”太后看着靖廷问道,没再说查端明的事情。
  靖廷应道:“知道,如太后所说,可用之人,可暂时留着。”
  皇太后倏然一拍椅子扶手,怒道:“乱臣贼子,我何尝不想杀了他们,东浙之乱,就是因为有这群人在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他们有用,可真找不到取代他们的人吗?放眼满朝文武,胜过他们的大有人在,可还是杀不得!”
  靖廷一怔,不知道太后到底是什么意思。
  太后看着他,“明日早朝之后,你留下来。”
  “是!”靖廷应道。
  太后沉沉地叹了一口气,“不杀他们,原因有二,第一,这群人中,真正有心谋反的,没有几个,可若要杀,就得全部都杀……”
  太后从中丢出几封信,“你看这几封,他们给东浙王的是什么消息?”
  靖廷接过来,看了看道:“是朝廷要推行的赋税制度,还有开矿权的分成。”
  “没错,但是这些不是什么严密消息,始终是要公布的,不过是叫他提前知道,对朝廷的政策施行没有任何的影响。”
  靖廷微惊,心里顿时明白过来。
  这些人当中,有些人是太后派出去接近东浙王的,如此,便可解释为什么太后对东浙那边的情况了如指掌,知道有兵器库,知道东浙的排兵布阵,进而冒险让瑾宁带兵去东浙。
  大概皇上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先来请示太后。
  他不得不震惊皇上与太后之间的信任,若不是绝对的信任,怎能如此?
  “其二!”太后看着他,“我是为你铺路。”
  靖廷一怔,有些不明白。
  为他铺路?这从何说起?
  “明日早朝之后,你留下便知道了。”太后显得有些疲乏,不再明说,打发了他去。
  靖廷拱手,“是,那臣告退!”
  靖廷出了宫,便直接带着旨意和几名内侍监回了江宁侯府。
  查端明拜访完所有要拜访的人之后,回了府中。
  她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看着那些一个个位高权重的人在她面前怯懦得像一条狗,她就觉得说不出的高兴。
  她取出锦盒,之前的书信都放在了锦盒里。
  锦盒有被动过的痕迹,她慢慢地打开,看到一页一页的佛经,她如遭雷劈,整个定住了。
  陈靖廷!
  外头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圣旨到!”是内侍监特有的尖细声音。
  查端明放好锦盒,慢慢地转身去打开门,陈靖廷带着几名内侍监以及侯府的人站在了外头。
  她露出一个艰涩的笑容,“大将军!”
  “查端明接旨!”靖廷面无表情地道。
  查端明慢慢地跪下,“查端明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浙查实人的孙女查端明聪慧贤淑,德粲兼备,且举报有功……特封为明妃……”
  一字一句,慢慢地从靖廷口中流泻而出。
  查端明伏地,“查端明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全身僵硬。
  今日,她去威胁了那些人,今晚,便有圣旨到,且她封为明妃,旨意里直接写了她举报有功。
  陈靖廷,好狠毒的招啊。
  “明妃娘娘,皇上已经命钦天监择日,相信娘娘很快就能得偿所愿!”靖廷道。
  查端明看着他,脸上一点笑意都没有,“我有今日全凭大将军!”
  “是娘娘聪慧,靖廷无功!”
  查端明手里捧着沉甸甸的封妃旨意,这份旨意,她能看一下,但是要交还内侍监回去存档,到时候,会另外有一份封妃宝册给她。
  “明妃娘娘,几位公公一路辛劳,娘娘大喜,是不是该赏赐?”靖廷微笑问道。
  查端明并没有什么银子,这些都是传旨的公公,出手不能太寒酸。
  可她只能寒酸。
  公公们掂着查端明给的碎银,勉强扯出了一个笑容,“谢明妃娘娘赏赐!”
  侯府的下人上前恭喜,查端明被一群人包围着,看着靖廷转身而去。
  她得偿所愿了,是明妃。
  但是她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这明妃,还不如原先的明嫔。
  皇上会下封妃旨意,可见陈靖廷是以她的名誉举报。
  皇上会怎么想?
  而那些人,是否会被问斩?若没有被问斩,她将八面树敌。
  不过,就算不被问斩,这官位是保不住了,换言之,他们自身难保,未必能对付她,如今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如何跟皇上自圆其说。
  好不容易遣走了所有人,她去了宁瑟阁。
  靖廷刚沐浴完毕准备出去,见她来了,靖廷拱手,“参见明妃娘娘!”
  查端明看着他,“大将军,玩的好一手瞒天过海。”
  “不如娘娘的一手移花接木,那些佛经,靖廷看了,甚是有用,请娘娘也静下心来看看。”靖廷道。
  查端明盯着他,“皇上怎么说?那些人,如何处置?”
  “我怎敢揣测圣意?”靖廷淡笑。
  “什么?”查端明脸色微变,“皇上看了,并未立刻处理吗?”
  “皇上只下了一道旨意,便是册封娘娘为明妃。”
  查端明喃喃地道:“不可能,看了那些串谋书信,皇上怎能不马上行动?他不是对那些人都恨之入骨吗?”
  “娘娘是聪慧,但是,我劝娘娘还是别胡乱猜测圣意,猜错了,有可能脑袋搬家。”靖廷说完,施施然而去。


第305章 早朝上
  查端明慢慢地挺直腰,看着靖廷远去。
  相比起明妃,那一群人,对她更有用,可惜了。
  她走出去,一步步,仿佛已经是宫中尊贵的妃子,步伐从容,气度华贵,加上她本来端庄大气的面容,叫江宁侯府的下人看了,不禁肃然起敬,纷纷上前拜见。
  查端明睥睨着这些下人,第一次,有了身为帝王妃子的荣耀。
  她笑了起来。
  也好,总归是迈出去了第一步。
  她在湖边吹着冷风,琢磨着下一步该怎么走。
  入宫之后,皇上必定会问起书信来源以及她为何不早些交出,或许,她可以在这里做做文章,暗示皇上,陈瑾宁并非可信之人,所以她并未交给陈瑾宁,至于为何后来交给靖廷,是因为经过在江宁侯府住了些日子,暗中观察,觉得靖廷是可信之人。
  这样提拔了他一把,也为日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她始终相信,陈靖廷是个有野心的人。
  一个有野心的人就不会甘于平淡,他应该更有作为。
  不过,她随即又微微地蹙起了眉头。
  封妃旨意下来的时候是晚上,只怕外头的人还没知晓,若明日早朝,皇上还没下旨查办那些人,早朝之上一起上奏要把她封妃,岂不是惹皇上思疑?
  这并没什么计策可以施行了。
  斟酌了良久,她的不安也渐渐消退。
  逆臣,只怕明日天未亮,这些人便要锒铛入狱了。
  靖廷去找了瑾宁,这一次是翻墙进去了,看到嬷嬷没在,这才偷偷溜进瑾宁的屋中。
  瑾宁警觉性甚高,察觉有人潜入,鞭子已经挥了出去,靖廷用铁手握住,悄声道:“是我!”
  瑾宁定睛一看,“你怎么鬼鬼祟祟地来?”
  靖廷道:“说几句话就走,免得惊动其他人。”
  瑾宁哭笑不得,“你别太在意嬷嬷那边。”
  “不是在意,这个是风俗,咱得按照风俗来,反正头一回成亲咱不懂得,听老人家的没错了。”
  “那你还来?”瑾宁笑骂道。
  “嘘,小点声!”靖廷拉着她坐下来,“跟你说事呢,皇上已经下旨,册封查端明为明妃,但是,皇上与太后都没打算查办那些人。”
  “不查办?”瑾宁意外地问,“为什么?”
  “里头的原因比较复杂……”靖廷把皇太后的话说了转述出来,然后道:“但是,皇太后说不杀他们的原因有二,第二个是为我。”
  “为你?”瑾宁更为诧异,“你和这些逆臣有什么关系?而且,这些证据是你搜集回来的,也是你上呈给皇上的,太后不杀他们,也不废黜他们的官职,岂不是叫他们恨你?”
  “所以我百思不得其解,太后叫我明日早朝之后,留在御书房,想来到时候会知晓。”
  瑾宁点头,“那行,我明日去外祖家,你出宫之后到那边找我,省得偷偷摸摸的。”
  瑾宁就是知道他怕嬷嬷说闲话,因为他认为,嬷嬷是宫中出来的人,是礼教的代表。
  靖廷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好!”
  瑾宁看着他,他眸色清明,有很漂亮很漂亮的大眼睛,长睫毛,她见过不知道多少美人,无人及得上他的眼睛,恰到好处的大小,倏然闪过的光芒,这双眼睛,几乎是他的灵魂所在。
  他身上沉水香的气息不断浮动,烛光跳动间,他的眸子也是熠熠生光。
  瑾宁一时看痴了。
  靖廷也看着瑾宁。
  她养了些日子,皮肤白皙了许多,不若刚刚从东浙回来时候那么黑,不过,她的白不是那种毫无血色的白,她的肤色很红润紧致,眼睛瞪大的时候,眉毛会不自觉地扬起,颇有神采和英气。
  两人互相看着,心里却在盘算剩下几日可成亲。
  大家都笑了起来。
  “瑾宁,我这辈子从没这般期待过一件事情。”靖廷轻声说。
  “我也是!”瑾宁轻声回应。
  两人又都笑了,笑得甚是甜蜜幸福。
  靖廷依依不舍地走,明日入宫虽然波诡云谲,但是,明日还是有美好的期盼,他们在甄府相约。
  翌日早朝,大臣依次入殿。
  光明殿外的天空,万里无云,殿宇在日光下泛着金光闪闪。
  但是,皇上今日却没上早朝。
  来的是龙太后。
  她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底下拜见的群臣,道:“都平身吧!”
  “谢太后!”众臣依次站好。
  龙太后道:“今日皇上身体抱恙,哀家心疼儿子,便来替他主持今日廷议。”
  众人听得哀家二字,心中兀自一凛。
  但凡太后自称哀家,便是以先帝皇后的身份来,是昔日那位曾临朝称制的皇帝。
  “来,奏本!”
  朝中大事议过之后,太子少师鲁大人出列,“皇太后,臣有事启奏!”
  皇太后看着他,“鲁大人请说。”
  鲁大人掷地有声地道:“太后,我大周是礼仪之邦,且先祖素来主张以仁孝治国,自皇上登基以来,赏罚分明,对百姓仁爱,对太后孝顺,奉行了祖制,如今东浙名士查实人的孙女查端明手刃逆贼慕容前有功,皇上也论功行赏,封为明嫔,只是臣认为,只是封个嫔妾颇为不妥,所谓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皇上要天下归心,大臣叩服,便以功劳论赏赐,诛杀逆王,功劳不下于元帅陈瑾宁,更不下于先头大将军陈靖廷,且她的祖父是东浙名士,于收复东浙民心有帮助,臣奏请,把明嫔封为明妃,以彰天家恩典!”
  对于这种个事情,其他大臣没有什么意见,明嫔也好,明妃也好,只是后宫的事情,不过,在早朝上禀报此事就有些干预皇上家事的嫌疑了。
  因此,旁观的大臣不说话。
  祝大人出列了,“臣认为,鲁少师言之有理!”
  “臣也附议!”诸卫将军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这一下子,陆续出来八九个人,倒是叫在场的大臣惊愕。
  今日是怎么回事?这是皇上的家事,有一个人提出即可,这么一大堆人出来,是要逼着皇太后把查端明册立为妃吗?


第306章 对得起先帝吗
  皇太后看着这几个人,像跳梁小丑般跳出来,一个个振振有词要为查端明做主。
  她眸光所到,一片低头,鲁少师虽然极力维持表面的冷静,但是心里却虚得很。
  殿上静默一片。
  靖廷和其他大人一样,低头不语。
  皇太后的面容从开始的冷峻到慢慢地绽开了微笑,“鲁少师言之有理,不过,鲁少师这上奏有些多余了,昨天晚上,皇上已经下旨封查端明为明妃。”
  鲁少师大为惊骇,昨晚已经下旨?但是昨天查端明还来找他,好一番威胁。
  “皇上英明!”鲁少师讪讪地道,一时不敢看太后。
  龙太后微笑,“皇帝自然英明,否则也不会百官归心,天下太平,好了,今日若无事,就这样吧,对了,哀家最近在读佛经,不知道那位大人今日愿意陪哀家到佛堂里坐坐?不如……”
  她眸光扫过方才出列举荐查端明的几位大人,“就你们几个?”
  这几人心中一沉,“是!”
  太后微笑,“再来几位老臣,甄大将军,萧侯,靖国候,凃相,集大人,陈大将军!”
  “是!”这几人出列拱手。
  靖廷闻言,也一并出列,“是!”
  太后站起来,“行,你们几位,回头到飞凤殿里去。”
  “恭送太后!”百官叩送!
  飞凤殿外,十几人在候着。
  靖廷眼观鼻,鼻观心,想着昨晚太后说的话。
  等了一会儿,便见郭玉姑姑出来,“甄大将军,萧侯,靖国候,集大人,涂相,太后有请。”
  鲁少师上前拱手问道:“姑姑,本官是否一同进去?”
  郭玉姑姑微笑,“不呢,鲁少师先候着。”
  说完,她对着方才点名的几位大人福身,“诸位大人请!”
  “有劳姑姑!”甄大将军先走,后面的也跟着进去了。
  鲁少师与祝大人对视了一眼,都有些不安。
  如今在场的几人,他们心中有数,大概都是跟东浙王有过来往的,只是原先猜测不知道身份罢了。
  如今对面站着,大家都清楚了。
  只是,按说不该这么少人,鲁少师大概知道,京中与东浙王来往的官员起码超过十三个人,这个是东浙王原先在来信的时候提过的。
  大家揣揣不安地等着,这几人,方才都有份发声,让皇太后把查端明封为明妃的。
  只是,这个陈靖廷……
  大家都看向了靖廷,他方才没说话,为何他也与他们一同站在这里?
  想到他的身份,大家不由得一阵厌恶。
  若不是他先去了东浙查实东浙王谋反之事,也没后来的事情了。
  靖廷感受到来自他们的恶意,但是,一脸的泰然,反而没了从昨晚到今天早上的不安。
  “大将军!”鲁少师忽然出声。
  靖廷拱手,“鲁少师!”
  鲁少师平日仗着是太子师父的身份,对其他官员总是蔑视的态度,对靖廷这种半路里忽然飞升上来的人,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
  “太后可曾说过,传召我们来此的原因?”鲁少师问道。
  虽然看不起靖廷,但是,他如今得太后与皇上宠信,或许会知道一些内幕也不定。
  靖廷道:“知道,太后说要与我们一同谈论佛经。”
  “那是太后随口说的。”鲁少师甚是不悦。
  “太后不会随口说的。”靖廷道。
  鲁少师听得这话,气打一处来,低低地咒骂了一声,“马屁精!”
  这马屁精三个字尾音刚落,便见殿门开启,郭玉姑姑带着几位大人笑着走出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