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别管我!救人要紧!”杨锐指着江岸嘶声大叫起来,却无人应声,他回过头,却发现身边除了刘光第。并无旁人。
刚刚陪同杨锐前来的河工官员和夫役,除了几个人和刘光第学样,跑到不远处抱住了树躲过一劫之外,其余的人全都给巨浪冲下了大坝,好在没有给卷到江里。此时听到杨锐的呼喊。没有受伤的人都应喝着站了起来,向江岸冲去,但风浪暴雨实在是太大,他们几次试图赶往江边,都让风浪给逼了回来。
不知过了多久,“龙吸水”渐渐的远离江口,开始变弱,风浪也跟着变小,但暴雨却始终下个不停,看到风浪渐息。杨锐挣扎着起身要去查看,刘光第扶着他踉踉跄跄的走下了江堤,向工地走去。
工人夫役们纷纷重新聚拢起来,开始救灾。
“快快!先把落水的人救上来!”杨锐看到还有人在江水中挣扎呼救,迭声顿足道。
刘光第和几名夫役跑到岸边,将一艘被风浪掀到岸上的小舢舨推下水去,一名船工用力撑杆将船驶向离得最近的一名落水工人,那名工人已经没有了多少力气,正抱着一块木板在水中浮沉。可能是江水过于寒冷,小船驶近他时。他竟然抱不住木板,一个浪花袭来,身子瞬间没入了水中。
在同船工人的惊呼声中,刘光第猛地探出了身子。闪电般的伸出手,一把抓住了那名落水者的头发,用力将他的头提出了水面。
刘光第想要将落水者拖上船,但对方的身子沉重,他本是一介书生,一只手根本使不上力。另外两名工人见状赶忙上来帮忙,三人合力,好容易才将落水者救上船来。
站在岸边的杨锐正紧张地望着这一幕,看到刘光第没事,这才松了一口气。
“裴村,你还好吧……”待到刘光第回到岸上,杨锐急忙赶过去问道。
此时的刘光第满身泥水,脸上似乎还有伤痕,显得十分狼狈。
“江堤为何会垮掉这么多?”刘光第没有去看,而是紧盯着已经垮塌的江堤问了一句。
“谁知道这大坝是怎么修的!丁宫保只怕难辞其咎……”杨锐脸上的水一个劲儿的往下淌着,也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
“想不到这江堤竟然这么不结实。”杨锐叹息道,“可惜多年营造之功,一场风雨便毁于一旦!”
听了杨锐的话,刘光第也跟着叹息起来。
暴风雨终于停止了,此时已是深夜,云淡星稀,江面上满是木板、篷帆、布片等杂物,很快,火把点了起来,江面上星火点点,哭唤连绵,人们驾着小船,在江面上打捞着亲人的尸首。
刘光第根本没想到,他随杨锐游学至此,会在成都近郊看到这样一幕惨剧。
刘光第是四川富顺人。其祖上躲避战乱来此,此后刘氏一族一直居于下尘,到其父刘宗准时,这个家庭更是奇贫。刘光第幼时,父亲故去,此后家境愈是窘迫,刘光第后来回顾幼年生活,曾记下“支用紧绌,两三月一肉,不过数两;中厨炭不续,则弟妹拾邻居木店残枝杈剩屑以炊”这样的文字。
然而,刘光第并不以贫废读,正如其母所言:“刘氏忠厚之日久矣,今家门当否塞,是儿颇不恶,不读书发名,其曷承先志哉?儿父在日命之矣。”刘光第身上负载着先人的夙愿,负载着家庭寄予给他务必踏上仕途的希望,“琼楼玉宇可胜寒,愿登天上宫阙一凭眺”;读私塾时老师出对:“屋亦甚高明,奈风雨飘摇,无方可御”,刘光第应对:“水不在深浅,有鱼龙变化,即此为灵”,渴望建功立业的勃勃雄心已在他这位小小少年的胸间砰砰跳动。
光旭四年,刘光第应童子试。有人称刘父曾为“待诏”(剃头匠)贱业,没有应试资格,被贤明的县令陈洛君驳回,并取刘光第为案首,“校文颇识天难妒”,多亏了陈县令慧眼识才,又以银两资助,刘光第才得以完成学业。
家庭贫困被人歧视,才华超群遭人嫉妒。使刘光第本已不喜张扬的性格更加内敛,他只能从心灵深处去完善自我,完成与高节之士的链接,他在《种竹辞》中写道:“佳士原来有竹癖。座中更无一热客”,“参天凌雪有高节,我亦披襟来拜之”,以明心志。
自许“高节佳士”的他,一直十分敬服“清正廉洁”的丁直璜。对于丁直璜“仗义”诛杀仁曦太后宠爱的太监海德盛一事极为钦佩,而丁直璜在山东的“政绩”也令他神往,丁直璜调任四川之后,刘光第也曾欣喜不已,认为“近今时势之变,仕途太坏,士风次之。此等实在关系国家元气,非极力振刷,加意洗革,深恐孽芽已伏。一朝溃败,便不可治”,而“丁公入蜀,川中政事必当一新”,他选择前往著名的成都锦江书院求学,也是为了想找机会拜见一下这位大清官。
但刘光第一路上的见闻,却令他对丁直璜这位大清官的看法有了改变。
而眼前的这江堤垮塌的一幕,更是令他难以接受。
因为这段大堤,是丁直璜亲自督修的,据说丁大人还在这里同工人们一起劳作。搬石运土过,而工程结束后,乡民感念,曾聚资立石碑一座于堤上。记载此事。他和杨锐来这里,就是为了顺路瞻仰一下丁直璜的政绩,并拓印一份碑文以为永久的纪念。
但他没想到,会亲眼目睹这江堤的垮塌。那座石碑,也随着江堤的垮掉,沉入了江中。
“叔峤。也许我们都看错了人。”刘光第低声道。
“也不知这川中的洋务,办得如何。”杨锐也面有忧色道,“若是也如这江堤一般,可就……”他看到了几名急急赶来的当地官员,缩下了后面的话。
“叔峤,你我正要到锦江书院,听闻火药厂便在那附近,届时你我前往一观,便知端的。”刘光第恢复了平静,向杨锐建议道。
“我也正有此意,到时候咱们一同再去看看机器局。”杨锐点头道。
杨锐在船政任职,此次入蜀,是接应一批船政运给四川机器局的机器设备,顺便前往锦江书院游学,路上偶遇刘光第,二人一见如故,是以相伴而行,共至成都。
对杨锐来说,除了锦江书院,四川机器局也是他要去的一个重要的地方。
四川机器局创办于光旭三年。光旭二年10月,丁直璜由山东巡抚降任四川布政使。入川前,他得知四川“勇营习用洋枪,均须购自上海洋行,且不知修理之法,稍有损坏,即成废物。”丁直璜拟将候选通判曾昭吉至川省,查看情形,令其自办机器制造。四川接近西南边睡,川内又时有民众造反,为加强四川乾军武装,丁直璜决定设立制造军火的机器局。
光旭二年12月10日,丁直璜上奏朝廷,请求将原办理山东机器局的曾昭吉调到四川,令其操办机器制造枪炮。光旭三年11月,丁直璜在成都东门内下莲池一带择地建厂,时名四川机器总局(简称四川机器局),委派候补道夏时、劳文道总理局务,并派成绵道丁士彬会同办理,由曾昭吉承办制造。其经费由川省土货厘金项下撙节动用,并由盐道于茶引加票项下设法筹办。光旭四年1月30日,丁直璜上奏称:“曾昭吉在上海选择紧要机器购办数十件,由长江驶远来川。其余机器,曾昭吉自行创造。”
光旭四年春,四川机器局建成投产,初期规模不大,生产数量很少。至光旭六年5月,共建大小厂房188问,制造前后膛枪148支、水轮机和其他机器25部、半成品枪161支、应用工具和机器零部件12069件。当时以造前膛枪为主,也试造马梯尼、亨利等后膛枪。主要机器设备购自国外,一些简单机器由机器局制造,全部机器设备价值不到一万银两。机器原动力,采用水轮机,利用淘河(金水河)水力发动;冬春水枯时,则用锅炉汽机发动。
光旭五年3月20日,四川机器局被告发在用人、用款等方面存在弊端,朝廷曾下旨停办。后经朝野人士疏通和丁直璜本人的力辩,朝廷又同意续办,于光旭六年5月26日重新开局。
对于那一次的风波,杨锐只是从邸报上得知了一些消息,具体的情形,他并不清楚,是以这一次前来成都,也是想去机器局一看究竟,以解心中的疑惑。
四川机器局初办时,丁直璜曾说,其办局之时,不用洋人,“于机器制造,但规仿其法制,而于─切委员、工匠等必专选中土通巧之人。前在山东兴造之局,自始至终,决不用一洋人指示,则制造火药、洋枪亦几与西人相敌。此次在川初设局时,力主此意,均招致中土明习机器之士及工匠人等,大约湖南、江苏、山东等省人为多。”对于他这种完全排斥外国人的作法,杨锐其实是非常不以为然的。(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六百零五章直璜办案
以杨锐在船政的所见,受雇于船政的洋人,无一不尽心尽力的为大乾服务,船政所制各种轮船、枪炮、机械无不精益求精,而四川机器局完全排斥洋人,这样的搞法,很容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在洋人的“长技”没有学到家之前,洋人的帮助其实是必不可少的。
而当年给事中吴镇对四川机器局的参劾,“四川布政使丁宝桢不谙机器,私亏库款,纵容私人,徇庇劣员”,并非全是虚言。
在回到了客栈之后,二人忙不迭的洗去一身泥水,换掉衣服后,刘光第感到身体困乏,杨锐也很疲倦,二人闲话了几句之后,便各自休息了。
第二日,刘光第和杨锐便结伴而行,前往成都锦江书院。
书院是出现于晚瑭五代时期的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梥代以后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制度,并发展成中土古代的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科举制度自产生以来,地位不断上升,不仅被统治者视为“择才大典”,而且也成为读书人仕进的最主要阶梯。
书院与科举的关系十分密切,瑭末五代士人为获得参加进士科所需要的诗赋文学知识,纷纷隐居山林读书,逐渐衍生出书院这种新的教育组织,可以说书院因科举而生。在官方无力兴学的背景下,北梥书院成为官学的替代机构,承担了培养科举人才的重任。庆苈四年之后,书院被排斥在科举教育体系之外,书院与科举的关系变得相对疏远了。
梥室南渡之后,书院成为新儒学的传播基地,新儒家们不仅通过培养人才为科举服务,而且也为科举选拔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提供了理论基础。南梥理宗即位之后,书院的教学内容与官学教学、科举考试内容基本重合,直接为科举服务,书院的主要职能再次回归到为科举服务之上来。
邧代程朱之学通过书院的传播而进一步普及,为其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书院的创建、修复、讲学和支持者不仅是恢复科举取士制度的有力倡导者。而且也是科举制度的有力维护者。邧代中后期,程端礼的《程氏读书分年日程》为书院开展科举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也进一步明确了书院为科举服务的合理性。
眀初,眀太祖通过实行“科举必由学校”的文教政策。将不属于国家教育体系的书院排斥在科举教育之外,书院沉寂了将近100年的时间。眀代中后期,随着官学教学功能的日渐丧失,书院承担了培养科举人才的重任。尽管心学的理论体系与作为官学哲学的程朱之学有相当大的差异,但王狩仁、湛若水等心学大师依然坚持讲学与科举的统一。并鼓励生徒应举,使眀代中期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后期书院为科举服务的倾向十分明显。
到了乾代,无论是官办书院,还是民办书院。都直接教授科举之学,讲授程朱之学的书院也转而为科举服务,将培养科举人才作为主要职能,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授科举之学的制度。全佳时期鼎盛的汉学书院虽然不以教授科举之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甚至反对教授科举知识,但学习全佳汉学有利于生徒应举却是不争的事实。汉学书院成为当地科举及第率最高的机构。
书院与科举几乎是共生的,形成了中土古代教育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但在书院与科举关系中,二者的相互影响并不是等量的,一般是书院被动地接受科举制度的影响。由于书院对于其所在地的科举风气能起推动作用,所以各历史时期的书院数与科举考试的重要指标进士数、举人数都是息息相关的。
锦江书院自宁熙四十三年,由时任四川按察使的刘德芳秉承四川巡抚“欲兴文教以植人才”,“继石室之流风于无穷”之意,在文翁石室故地修建以来,它一直是四川省的最高学府,是有乾一代四川人才培养最有成就的书院之一。也是四川省城名流荟萃、大家辈出的地方。书院山长中既有潜心作育人才、不慕荣势的易简、彭端淑、李惺、江锡嘏等士林圭臬,也有工于诗古文辞的郑方城、储掌文、伍肇龄等老儒宿学,还有文武兼备、政声卓著的高辰、杨芳灿、牛树梅等大乾朝廷的能官良吏。在这些著名山长的滋育教导之下,锦江书院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行俱佳的蜀中名士。并因此吸引了大量人才前来求学。
锦江书院规模不大,占地面积仅二亩多,为古式建筑,梁架结构,用坚固艳丽的鸡眼石作梁柱。布局巧妙,前座是头门厅。中座是大礼堂,后座是魁星阁,两旁各有一条通道直通后座的走廊。走廊侧各有八间房间,是先生及书生宿舍。前座正门横额镶嵌着一块鸡眼石板,上刻“锦江书院”四个阴文正楷字。其右旁竖刻“韶光十年八堡众建”,在旁落款为“姚江诸豫宗题”。门顶上两侧和檐板外的雕刻,精致奇巧,堂皇华丽,引人注目。
书院前座和中座之间有一个小园,曲径贯其中。两边花果成丛,清风徐来,芳香扑鼻。其中左边植有一株山桂,右边植有两株紫薇。两边还各有一个六角形的小水池,两个水池外的十二个小平面上各书写一句名言。
文庙是书院中等级最高的建筑物,歇山重檐、翼角高翅,回廊环绕,但与一般文庙大成殿有所不同,而是青瓦粉墙,使这座恢弘、庄严的殿堂,又显出几分清幽和肃穆。文庙里自然少不了孔夫子的存在,所谓天不生圣人,万古如长夜,如今这位夫子笑容可掬的立于大殿之上,似乎对刘光第和杨锐的到来非常的欣喜。
夫子是有教无类的,不管面对的是贩夫走卒还是江洋大盗,都是这副面容,也不知道能感化多少人幡然悔悟,但此时杨锐的心里,却只有对古人雕塑技艺的赞叹。
锦江书院其实并不大,那些有钱人最喜欢给书院建造门楣,牌坊,塑像。但是对于那些最重要的学舍和教室似乎并没有兴趣,刘光第探头瞅了一眼教室里的木地板,上面的漆都已经给学生的屁股生生的磨掉了,看样子来这里坐不住的人不只一个。
刘光第和杨锐先去拜见了书院山长。说明游学来意,山长听说后很是高兴,给他们妥善做了安排,自此刘光第和杨锐便在书院安顿下来,静心求学。
不知不觉。刘光第和杨锐在此求学一个多月过去了,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刘光弟对尊经、锦江两书院的学术风气,摘句而寻章,按格而就局,认为太过陈旧。此言既出,难免招来攻击。一位老掌学官闻听后,也认为这是无知狂生所言,因此便微服来访查。到书院时,正值学生们之乎也者地正诵得起劲。老先生跨进课堂,皮笑肉不笑地吟了一句:“辟破石榴。红(黉)门中几多酸籽(子)”,要众生员答对。刘光第一听,明白来人之意八九,虽分明受了讥讽,亦不露声色,欣然应对:“启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人)。”老先生阅完对子,自认数刘光第所对最佳。于是专向刘光第发问:“空山淡明月”,刘光第答:“高天发云霞”。老先生手指桌上落有花瓣的墨砚:“杨花堆砚满”。刘光第掉头见窗外芭蕉遮日,答:“蕉叶补窗虚”。老先生似乎决心要考倒刘光弟的样子。对子越出越快:“中流凭抵柱”,答曰:“大雅是吾师”,问:“战略喜谈司马法”,答:“躬耕时学卧龙吟”。问:“修竹曲躬多揖客”。答:“老梅换骨自癯仙”。问:“虚心只合临水照”。答“高节讵肯随风扬”。出题者快,答对者更快。到此老先生已无话可说,不得不承认刘光第确是具有真才实学,且为品性高洁之士。自这一天起,刘光第名声大噪,再无人指摘他狂妄了。
杨锐和刘光第在锦江书院求学期间。和外界的音讯并位断绝,由于报纸的兴起和朝廷对洋务的重视,书院里的学生们也都很关心时政,不时就本省政事发表评论,而这些天杨锐和刘光第听说最多的,便是护理川省总督的丁直璜的事了。
听学生们说,这位丁大人竟然重新查起了黄树兰一家遭遇山崩的无头案,据说还真查出了一些隐情。
丁直璜先是调阅了当年的案情卷宗,他发现山崩中遇难的只有黄树兰一家人,包括黄家的仆役侍婢,无一人幸免,而负责押解黄树兰一家前往戍地的两名差役却幸运的躲过一劫,丁直璜坚信山崩是人为造成,两名差役之所以幸免,定是和凶手有所勾结,提前躲避,是以对两名差役严刑拷打,讯问主使之人,而两名差役果然招出是受人指使,但究竟是受何人指使却说不出来,丁直璜大怒,给两名差役上了大刑,结果两名差役竟然熬刑不过,先后死了。
听到丁直璜竟然如此查案,刘光第禁不住大摇其头,在心里暗自叹息。
一位的用刑逼供,是能查出真相来的吗?
在大乾朝,有多少冤案,是因为刑讯逼供屈打成招搞出来的?
两名差役招不出受何人指使,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就是想要胡乱攀诬,也没有对象!
在刘光第看来,黄树兰一家的死,很可能真的就是一场意外的山崩造成的。
由于两名当事差役身亡,线索中断,丁直璜不得不另寻蹊径,这一次他将目光放在了火药来源上他坚持认为,山崩是凶手人为造成的,使用的是火药,而造成这样一场巨大的山崩,火药用量肯定非常大,凶手是不可能随身携带的,定然是在当地购买,当时火药厂还未成立,要想购买火药,只能通过外国人的洋行,于是他便又雷厉风行的查了起来,但查来查去,案发现场附近的州县却并无贩卖火药的洋行(当时成都和重庆这样的大城市里都没有,别说一般的市镇了),结果仍然是一无所获。
案子查到这里,丁直璜仍不甘心,他亲自带人前往案发地点勘查,想要搜寻新的线索,而案发到现在已经过去多年,案发地点历经雨水冲刷,早不见当年的痕迹了,手下的人给丁直璜一番折腾。搞得筋疲力尽,也仍是什么有用的线索也没有找到。
丁直璜还是不死心,又派人在四周村落打探,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还真让他打探到了线索,就是在案发现场不远处的河里,发现过五具尸体,似乎是山贼或江洋大盗,有人在附近的河里还捞出过刀剑等兵器。尸体后来被乡民胡乱掩埋了,而捞出的刀剑兵器则为乡民用为劈柴之具,现仍留存。
丁直璜得到消息后立刻开始发挥他的想象力,认为这五人应该就是制造山崩杀害黄树兰一家的凶手,他们在行凶之后,是被主使之人杀掉灭口,弃尸河中,结果被乡民发现,当务之急是确定这些人的身份,丁直璜又是一番查找。不仅找到了五具尸体的埋藏地点,起出了尸体,还从乡民手中找到了那些疑似是“凶手”所用的兵器几把断刀残剑,丁直璜在仔细查看了尸体和这些兵器之后,认定“凶手”是当地的“袍哥会”成员!
而在得知丁直璜仅凭着几具无名尸和几件破损不堪的刀剑便认定凶手是“袍哥会”成员,刘光第禁不住惊愕莫名。
在巴蜀地区的社会生活中,袍哥是一个牵涉面极广的社会组织,袍哥是四川方言,就是著名的民间帮会哥老会。哥老会在四川也称哥老,也称汉留或汉流。但最普遍的称呼却是袍哥。
哥老会是乾朝中期在四川出现的秘密社会组织,是四川本地的游民团伙“啯噜子”与从沿海传入的天地会结合之后的产物。啯噜子是以乾朝初年入川移民中的未能安家垦地的游民为主要成分形成的武装团伙,至迟到全隆初年即已有较大影响。
全隆八年四川巡抚纪山奏称:“川省数年来有湖广、江西、陕西、广东等省外来无业之人,学习拳棒。并能符水架刑,勾引本省不肖奸棍,三五成群,身佩凶刀,肆行乡镇,号曰‘啯噜子’”(《高宗实录》卷二〇三)。第二年。御史柴潮生又上奏:“四川一省,人稀地广,近年以来,四方游民多入川觅食。始则力田就佃,无异土居,后则累百盈千,浸成游手。其中有等桀黠强悍者,俨然为流民渠帅,土语号为啯噜,其下流民听其指使,凡为啯噜者又各联声势,相互应援”(《军机处录副?御史柴潮生全隆九年十一月初六日奏》)。
这种武装游民集团被人们呼为“啯噜子”,是以其飘忽不定、往来迅速的特征来称呼的。他们携带武器在社会上“结党成群,流荡滋事”,内部有一定的纪律,有主事的首领,但全省并无统一的组织,各伙分别活动,无论水陆通衢还是深山老林,都有他们的踪迹,也有的扩展到湖北、贵州、陕西等地活动。
这些人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