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隋-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度的利用这场兵变牟取到最大利益。

五个人;两种意见;但实力对比却是一比四;李子雄完败。本来他想左手握着齐王杨喃;右手拿着李风云;以悍的实力夺得军事政变的胜利;但风云突变;他的如意算盘很快就落空了;齐王杨喃和李风云这两股势力迅速联手;转眼就把他架空了。

李子雄恼羞成怒;指着李风云厉声质问;“一直以来;你都在预言这场兵变;预言这场兵变以失败而告终;一步步把我们引入觳中;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利用我们来摧毁这场兵变?”

李风云摇头苦笑。李子雄的心思可以理解;毕竟他是中土统一大业的功臣;而统一大业给他带来的巨大利益;正随着大一统改革而逐渐丧失;这是李子雄所不能接受的;也是他们那一代功勋大臣们都不能接受的;所以保守势力都想推翻圣主;推翻改革;只不过有胆量殊死一搏的人太少;而机会就更少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个军事政变的机会;且具备了成功的大部分条件;试想李子雄、杨玄感等人岂肯放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天意眷顾;谁敢说兵变就不能成功?从李风云的立场来说;如果他不知道未来发生的一切;必然会义无反顾的支持李子雄;因为兵变是走向成功的捷径;一战定乾坤;而割据称霸的谋划则过于漫长、艰险;充满了难以估量的风险;所以如何选择不问可知。然而;李风云知道未来;齐王杨喃和韦福嗣、董纯、李善衡又都是胆小谨慎之辈;两下结合;自然不会再去豪赌。

李风云冲着李子雄摇摇手;示意他稍安勿躁;“建昌公;你听某说完;再做定论如何?”

韦福嗣和董纯也劝了两句;大家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撕破脸了;内讧了;对谁都没好处。

李风云拿出了利用这场兵变牟利的计策。

李风云退出齐鲁后;率军西进;第二次杀进中原;第一个目标还是通济渠;同时吸引东都方面的注意力;以掩护杨玄感发动兵变。杨玄感兵变后;东都两面受敌;必然收缩防守;这时候李风云率军杀进京畿;攻打第二个目标;东都。

东都能不能拿下;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有两个关键;一个是东都的内应能否成功打开城门;尤其重要的是;能否打开皇城和宫城的大门;若杨玄感拿不下皇城和宫城;拿不下中土最高权力的象征;则等于没有拿下东都;政治上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其二;各路救援东都的军队来得快不快;若救援军队抢在杨玄感攻陷东都之前抵达战场;则杨玄感两面受敌、两线作战;基本上丧失了夺取东都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兵变将不可阻止的走向失败。

若兵变即将失败;李风云就果断离开东都战场;假借北上阻击圣主的名义;攻打第三个目标黎阳仓;大肆劫掠黎阳仓的粮草武器后;移师北上;依托太行山;在代恒燕赵之间发展壮大。

齐王是救援东都的军队之一;但因为齐王身份的特殊性;关键时刻;杨玄感必然要拉齐王“下水”;拉“齐王”陪葬;而圣主则要防备齐王背叛;对他全力戒备;于是在东都战场进入僵持之期;齐王便要以追剿李风云为名;主动离开东都战场;渡河北上;那时圣主迫于无奈;不但会同意所请;还会给予其相当大的政治利益以为安抚。

如此一来;李风云北上了;齐王杨喃也北上了;齐王据北疆而称霸的第一步就算成功了。

李子雄忍不住了;直言不讳地问道;“若越国公拿下东都呢?”

“那越国公面临的危机就更大。”李风云叹道;“谁来做皇帝?齐王还是代王?抑或;越国公于脆篡位;自己做皇帝?”

满座皆惊。



第三百五十九章阴险的假设

杨玄感要篡位?他发动军事政变的真正目的是篡位;是自己做皇帝?

这个推论太惊人了;不但震惊了李子雄;也给了韦福嗣、董纯和李善衡以强烈冲击。

如果李风云的推论是正确的;杨玄感发动这场军事政变的目的本身就不单纯;他欺骗了所有的同盟者;那么他当然很难得到中土保守势力的倾力帮助;更难赢得各大贵族集团的鼎力支持;他的失败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这就是矛盾的根本所在;也是李子雄最为愤怒的地方。

如果齐王杨喃愿意做“大旗”;愿意誓死一搏;那这场兵变肯定有成功的把握;毕竟齐王杨喃的身份、声望和实力摆在那里;虽然不能一呼百应;但支持者肯定很多。然而李风云从接触到齐王杨喃开始;就反复“灌输”兵变必败的预言;并拿出一大堆理由做为证据;结果就变成了现在这种糟糕的局面;齐王誓死忠诚圣主;更不愿意拿身家性命去赌博。如此一来;兵变者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处境;政治上非常被动;胜算当然小了。

这也是李子雄质疑李风云的原因所在。现在回头想想;从去年李风云突然西进中原开始;似乎就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悄无声息地操控着局势。如果没有李风云西进中原;齐王杨喃哪有机会逃离东都?如果齐王杨喃没有逃离东都;那么当圣主迫于政治上的被动而发动新一轮的皇统之争;事实上废黜了齐王杨喃的皇统继承人资格后;齐王杨喃就会被变相囚禁;二次东征时;圣主就会把他带上以防意外;这样不论兵变结果如何;齐王都算彻底废了;在中土陷入分裂和战乱时;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

然而现在齐王的处境就不一样了;政治上进退无忧;若能充分利用这场兵变建功;不但可以有效缓和他与圣主之间的紧张关系;赢得一些政治上的利益;还能再一次远离东都;在北疆战场上继续建功;脚踏实地的发展壮大;直至割据一方;待中土陷入分裂和战乱时;齐王便有能力拯救中土于危难;力挽狂澜了。

如此高瞻远瞩、精妙宏大的布局;不但需要卓绝的智慧和谋略;更需要丰富的政治经验;所以可以肯定;这个布局不是出自年纪轻轻的李风云之手;而是出自他背后的那些持中立立场的政治势力之手。由此推及;这些人不但知道兵变者同盟;还准确预测到兵变者将在某个恰当的时机内发动兵变;但迫于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和动荡的东都政局;再加上缺乏直接有效的证据;只能窥伺一侧;借力打力;竭尽全力挽救危局;并未雨绸缪;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分裂和战乱做好拯救准备。齐王显然就是这些人为未来中土而准备的救世主;而李风云则是保护这个救世主的锋利武器。

如果这些推测都是正确的;那么李风云不但不会让齐王陷入兵变者的阴谋;相反;还会在关键时刻;给兵变者以致命一击。

果然;在李子雄咄咄逼人的威胁下;李风云怒而反击;一击致命。

如果杨玄感发动军事政变的目的是篡位;还有谁会支持杨玄感?最起码齐王杨喃、韦福嗣、董纯和李善衡是彻底断绝了念头;不敢再有丝毫的非分之想

李子雄也不敢坚持了;既然李风云非常阴险地提出了这个假设;如果他继续坚持下去;后果就严重了;齐王的怒火他承受不起;更严重的是;他必须为自己和家族留一条退路。

接下来商讨气氛就融洽多了;李子雄、韦福嗣、董纯和李善衡基本上都认同了李风云的计策;但因为变数太大;无法拟制具体方案;只能依照牟利主旨和最终目标各自为战;各于各的。不过李风云却知道未来几个月五个人再次聚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这次不但要把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策略定下来;还要把期间所有可能发生的变数都要考虑到;并在此基础上拟制出一个脉络性的方案;然后各方都依据这个“脉络”稳步推进;确保在实施过程中不会发生重大偏差;以免失去对局势的掌控;继而深陷其中;迷失方向;一败涂地。

李风云的建议得到了众人的支持。目前局势已经很复杂了;如果兵变爆发局势会更加复杂;而要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中“火中取栗”;难度实在太大;那时各方都在局中;难免当局者迷;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在波诡云谲的政治博弈中迷失方向;所以大家都很忐忑;都没有底;但如果有一个清晰可见的“脉络”做为前进的参考方向;则迷失的可能就会大大降低;遇到的风险也会相应减少。

于是四个军政经验丰富的老家伙;一个预知未来的小家伙;齐心协力对未来几个月的局势进行详尽的分析和推演;拿出了很多套应变措施和应急预案。

黎明将近;五个人的会晤接近尾声;有关利用东都兵变牟利的主要“脉络”和诸多细节都已敲定;剩下的事就是前期准备工作了。

李风云马上退出齐鲁战场;放弃蒙山;把河北义军整合进联盟;然后转战河南;挺进梁郡;一方面吸引东都的注意力;给杨玄感发动兵变创造机会;一方面则做好攻击京畿的准备。

同一时间;李子雄给予杨玄感以有力支持;其中重点就是把李风云这股势力拉进兵变;而李风云若想赢得杨玄感的信任;李子雄这个“中介”和“保证”至关重要。

齐王杨喃则假借剿贼之名;一方面继续与彭城留守董纯、鲁郡太守李珉合作;不断增加实际控制的兵力;一方面则乘机从齐鲁和徐州两地大量征调粮草武器以为储备;为即将开始的东都大战做准备。

天将放亮之时;李风云拱手告辞;率先离开了匡山。

当日;李风云下令;弃守历城;各军依次渡河撤至鹊山;然后沿着济水北岸缓缓撤向四渎津。

四月初一日;齐王杨喃收复历城;并即刻把这一消息传至水师;传至河北

正在大河上游戈的水师当即在周法尚的指挥下;逆流而上;一边继续封锁大河;坚决阻止反贼渡河北上;一边把反贼正在进入济北郡的消息告之崔弘升。齐鲁的济北郡与河北的清河郡;隔大河相望;因为水师不可能长期封锁这条水道;另外水师已进入内河水道七八百里了;有限的兵力和战船已难以完成如此长度的封锁任务;周法尚捉襟见肘之下;担心出现疏漏和意外;所以希望崔弘升能早一点抵达清河;进入大河北岸布防;有效缓减水师目前的困难。

当然了;若崔弘升能渡河进入齐鲁;那就更好了;水师甚至都可以提前撤离大河水道;但周法尚非常清楚;崔弘升绝无可能渡河;绝无可能与齐王杨喃发生正面冲突;而齐王杨喃也“恰好”收复了历城;击败了反贼;更巧合的是;反贼也变“聪明”了;也识时务了;主动撤离了齐郡;不再与齐王正面对阵;也不再继续混乱齐郡的局势;如此一来;崔弘升还有渡河的意义吗?圣主的诏令是建立在齐郡战局日益恶化的基础上;现在局势迅速好转了;更重要的是祸乱的根源反贼逃跑了;崔弘升当然就也不会渡河了。

果然;崔弘升接到消息后;南下的步伐就更慢了;不过考虑到周法尚的难处;还是派出了一支选锋军;先行赶到大河北岸布防;以酎合水师一起阻止反贼从济北方向渡河北上。

四月上;张须陀在北海剿贼;重创了北海义军;并将义军残部包围在淄水中游的牛山附近。危急时刻;同样被张须陀困在山里的长白山义军突然杀出;北海豪帅郭方预和秦君弘随即在左氏兄弟的接应下;奋力杀出一条血路;突破了张须陀的包围;然后两路义军一起逃回了齐郡境内;打算南下泰山;与先期撤到泰山的豪帅孟让会合。

然而出乎他们的预料;齐王的主力大军突然出现在淄川境内;断绝了义军南下泰山之路;迫不得已;义军只好调转方向再上长白山。但此刻;长白山义军和北海义军损失惨重;已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若固守长白山;必定死路一条;于是左氏兄弟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王薄。

之前长白山义军在张须陀的追杀下溃不成军时;王薄非常坚决;毅然率军撤向历城;投奔李风云去了。王薄的态度很明确;他一个人艰苦奋战了很久;但至今还在四处流窜、朝不保夕;不要说发展壮大了;连活着都是一种奢侈;所以他痛下决心;跟着李风云混;加入联盟;再没有壮大之前无论如何都要找一棵可以遮风挡雨的大树。当时左氏兄弟还有自信;还有梦想;还想做老大;对王薄的劝说嗤之以鼻;现在却后悔了。

左氏兄弟决定投奔李风云;郭方预和秦君弘没有异议;一口答应。此刻对于他们来说生存最重要;而李风云已经成了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但现在李风云在哪?齐王的军队既然出现在淄川;说明历城已经被齐王拿到手了;整个济水南岸地区都不安全;若想找到李风云;必须先渡过济水;然后再沿着济水北岸向西寻找;因为李风云最早就是从西边的济北郡杀过来的。

两路义军当即北渡济水;同时派出亲信部下日夜兼程向西寻找李风云。

此刻;李风云正在四渎津整军。



第三百六十章分道扬镳

四渎津又叫四渎口;实际上就是一条十几里长的小河;这条小河把大河和济水连接到了一起;而济水通淮河;淮河又通长江;故名“四渎”;意思是这条小河通达四条水域。

现在这条小河上遍布舟船;小河两岸则遍布营寨;而在津口之外的大河水道上;则有二十多艘水师战船往来游戈。再往北;大河北岸;就是河北清河郡的茌平城;在城外津口上;同样是营寨林立;崔弘升的选锋军刚刚到达;严阵以待。

形势变化之快让人眼花缭乱;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战场从齐郡移到济北郡;从济水移到大河;而双方的大军先是在齐郡的章丘、临济一线激战;接着又在齐郡首府历城大战;现在双方移师济北;又在四渎津对峙;而这一仗规模就大了;十几万义军要渡河北上;河北官军、东莱水师正面阻击;齐王杨喃的大军则从义军的背后杀来;可以预见;这必将是一场决定了齐鲁戡乱成败的大战。

大战当前;气氛紧张;而在联盟总营的帅帐内;气氛更是凝滞;几乎让人窒息;虽然才进入初夏时分;温度并不高;但很多豪帅已是满头大汗。

历城大战义军损失较大;及时整军是必要的;但怎么整?是河北义军整合进联盟;还是各整各的?这就复杂了;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利益分配;实力强弱;当前局势;未来策略;等等;太复杂了;所以李风云很果断;直接告诉河北豪帅们;没有时间扯淡;各整各的。至于战利品;联盟拿大头;河北义军拿小头;而原则是不让河北义军吃亏;绝对保证河北义军有饭吃;有武器打仗;当然了;如果河北义军急于打回河北;联盟还可以给予一定数量的支援。

听上去李风云信守承诺;很仗义;也没有乘火打劫吞并河北义军之心;但接下来他的话就如一盆冷水浇在了河北豪帅们的头上;让他们有一种冷彻入骨的感觉。

既然整军是各整各的;那就是各自的私事;没必要在集体军议上啰嗦了;于是议题便转向了当前严峻局势;以及为此所拟的对策。

李风云直言不讳;联盟不可能进行渡河作战;没有那个实力;也不符合联盟的利益。我牺牲自己把你们河北人送回家;成全你们河北人;那纯粹是扯淡。联盟不是我李风云个人的联盟;联盟利益也不是我李风云一个人的利益;再说我李风云也没有修炼到“舍身饲虎”的菩萨境界;所以双方之间的合作到此为止;接下来;分道扬镳;你们爱于啥于啥;而我们则要离开齐鲁;转战他处了。

为什么要转战?李风云说到这里非常愤怒;此刻他已无须再给河北人面子;直接揭了河北豪帅们的老底。

你们拖延到三月才渡河南下;摆明了就是来烧杀掳掠;就是捞一笔就走;根本就不是来帮助我们击杀张须陀;更无意帮助我们在齐鲁抢一块地盘。如果你们新年前后南下;帮助我们击败张须陀抢下一块地盘;那么春天就可以播种;秋天就可以收获;再加上有夏粮做缓冲;我们只要坚持到九月;就能迎来一个完全不同的局面;但现在我们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没有地盘;我们吃什么喝什么?只有去抢;一路杀一路抢;杀到哪抢到哪;说得好听点这叫转战;说得不好听就是流窜;而流窜有什么希望?什么希望都没有;像狗一般的活着;被官军围追堵截;死了还不如一条狗。

李风云纵声咆哮;杀气凛冽;这时候不要说河北豪帅们心惊胆战;惶恐不安;就连联盟豪帅们都噤若寒蝉;面无人色。谁都看得出来;李风云的愤怒像火山一般喷发了;此刻还是不要火上浇油为好;以免激怒了他;手起剑落;一颗脑袋就没了。

河北人心虚;羞愧;但更严重的是绝望;彻底的绝望。

李风云的转战决策直接把他们推进了死亡深渊。很明显;李风云之所以没有吞并之心;之所以要各整各的军;不是他然诺仗义;而是甩包袱;一劳永逸的甩包袱;否则联盟必然会被河北义军活活拖死。

历城缴获的确不少;如果都归联盟;联盟能支撑一段时间;但现在加上河北义军近十万人马;这点缴获无异于杯水车薪。李风云没办法;只有先甩包袱;先把河北义军甩下;然后带着联盟转战;就像去年他转战中原劫掠通济渠一样;但问题是;李风云这一年算是白于了;不但没有发展壮大;反而削弱了;这才是李风云雷霆大怒的原因所在。

李风云一怒之下转战去了;河北人怎么办?人生地不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四面八方都是官军;他们就在官军的包围圈里;再加上粮草武器十分有限;等待他们的肯定是死亡;所以他们若想生存下去;就必须牢牢抓住李风云这根“救命稻草”。然而;李风云已经说了;合作到此为止;分道扬镳;这根救命稻草已经抓不住了。

但凡事都可商量;这件事也还有回旋余地。如果河北豪帅们自愿加入联盟;自愿把军权交给李风云;河北义军整体并入联盟;一切以联盟利益至上;那么联盟的兵力就增加了;实力就增涨了;而随着实力的增涨;联盟在转战过程中;攻城拔寨的胜算就加大了;就有能力掳掠到更多的财物;如此便能养活整个联盟。反之;如果河北豪帅们不愿放弃军权;依旧坚持合作关系;那双方首要目标便是从合作中牟取最大利益;都想付出最少收获最大;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李风云很决绝;一开始就中止了双方的合作;绝了河北人的龌龊心思;你们还想继续占我的便宜;门都没有。

李风云根本不给河北豪帅们说话的机会;咆哮了一阵后;果断结束了军议。这次军议的目的只有一个;中止合作;分道扬镳;各奔东西;既然如此;还说许多于啥?

河北豪帅们措手不及;他们没想到李风云说翻脸就翻脸;甚至都不给他们一个说话的机会;如此决绝;让他们也很生气;但生气又如何?事实本来就是如此;河北人从一开始就在算计齐鲁人;结果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陷绝境;怨得了谁?李风云已经救了他们;但李风云能力有限;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再说联盟也不是李风云一个人的;如果李风云继续无原则的帮助河北人;联盟不仅有分崩离析之危;更有全军覆没之灾。

河北豪帅们心情沉重地离开了联盟总营;而联盟豪帅们则坐在一起商量整军的事;其中齐鲁豪帅第一人王薄霍然在坐。

王薄主动要求加入联盟;李风云和联盟豪帅们商量后;一致接受了王薄的加入;毕竟王薄是举起造反大旗的第一人;在齐鲁义军里有着独特的地位;而联盟豪帅中大多数都是齐鲁人;对王薄还是尊重有加。

李风云和联盟豪帅们给了王薄以绝对信任;委以重任。王薄加入联盟后;出任联盟左路总管;其所属军队整编为联盟第十八军;隶属于左路总管府。原左路总管吕明星出任骠骑军总管;李风云不再兼领骠骑军总管一职。以王薄的资历和声望;在联盟里担任外府五路总管中的一个是够了;所欠缺的也就是军事指挥能力;但李风云综合考虑后;还是决定用人不疑;毕竟联盟中齐鲁人还是拥有绝对数量;稳定了齐鲁将士的心;也就稳住了联盟。

李风云没有参加整军军议;只是给了一个整军原则;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和增加战斗力;为即将开始的转战做准备。转战的方向依旧是中原;是通济渠;但上次打了官军一个措手不及;战果辉煌;而这次就不一样了;同样的错误官军不可能犯两次;所以李风云的要求得到了豪帅们的认同。

只是依照这一原则;联盟更多的精锐集中于内府三军和李风云的嫡系五个军;而豪帅们的嫡系人马则更多的被李风云所占据;也就是说;豪帅们的实力正在被一点点的蚕食和稀释;联盟内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已不可阻止;而随着这种“强弱分明”格局的形成;联盟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凝聚力也越来越强;很多豪帅尤其是韩进洛和帅仁泰已经彻底放弃了争雄之心;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联盟内部的团结。

豪帅们也是没办法;他们在联盟内部无法撼动李风云的地位;而现在联盟外面的生存环境又越来越恶劣;河北义军和齐鲁义军连战连败;如今连生存都无法保证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所以他们也绝了离开联盟的念头。既斗不过李风云;又不能离开联盟;那就只有一个选择了;忠诚于李风云;老老实实跟着李风云混;或许便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联盟官员和内外府统帅们拟定了整军方案后;遂由司马袁安禀报李风云。

李风云就在偏帐;与几个白衣人低声说话;但这几个白衣人的身份却是万万不能暴露。



第三百六十一章现在你知道答案了

偏帐里有徐世鼽;有李百药、李安期父子;有崔九;另外还有一张年轻的陌生面孔。

上个月李风云曾向徐世鼽求援;需要一批舟船以作运输之用。此刻二次东征已经开始;大河南北的船只都在为东征运输粮草辎重;也只有像离狐徐氏这等航运巨商;才能腾出一些船来私下用度。现在四渎津河道上的船只都由徐世鼽暗中调遣而来;基本上装满了从历城洗劫而来的财物;就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