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隋-第4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刀卷土重来,东山再起,不但在中土举旗造反,祸乱大河南北,还杀到塞外攻占安州,横扫东北,直接从突厥人的嘴里夺取猎物,肆无忌惮地虎口夺食,实力疯狂暴涨,已经具备了割据称霸的基本条件,而更严重的是,刀称霸东北,必将严重影响南北关系的未来走向,甚至会影响到南北双方的国祚命运,而与之相对应的,刀和东北的未来亦充满了巨大变数,一只野狼在两头猛虎之间挣扎求生,风险之大可想而知,稍有不慎就尸骨无存。
也就是说,阿史那咄尔妄图借助中土力量牟取个人利益的设想,甚至仿效启民可汗崛起之路的幻想,统统破灭,因为与之作战的不是中土军队,而是刀的私军,他要投降的对象也不是中土,而是刀这个突然崛起的地方豪强。
刀现在就是一个地方豪强,虽然他已经攻占安州,已经横扫东北,已经具备了称霸东北的基本条件,但距离他称霸东北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毕竟他实力有限,还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还养不活他庞大的军队,还严重依赖长城内的支援,同时,突厥汗国还没有对他攻占安州和东北做出激烈反应,一旦始毕可汗和牙帐决心夺回东北,派出大军呼啸杀来,他是否有能力阻御强敌,保全自己的战果?
这就是刀积极招降阿史那咄尔的重要原因,如果他杀了阿史那咄尔,屠戮了松漠牙旗的数千控弦,结果就是与突厥汗国结下不死不休的大仇,始毕可汗和牙帐没有选择,只有倾力攻击,而刀必败无疑,就算长城内竭尽全力给予支援,刀也无法抵挡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突厥控弦的攻击。
但正因为如此,正因为刀实力不济,未来前景十分黯淡,阿史那咄尔即便投降,即便与刀携手合作,也依旧无法与中土和大漠两大强者抗衡,最终还是难逃败亡之命运。既然迟早都是死,现在投降又有什么意义?
“这就你招降我的目的?”阿史那咄尔很失望,绝望情绪弥漫身心,颓丧无力,“为了你称王称霸,为了报你的深仇大恨?”
“你可以这么理解。”李风云直言不讳地说道,“我不会杀你,也不会把你的部下屠戮一净,我就这样围着你,直到你和你的部下饥肠辘辘昏倒在地。”
“当然,如果你们有足够的勇气,愿意为了你们的突厥汗国和你们的可汗献出自己的生命,一个个吻颈自杀,以死报国,那我也没办法,我认栽。我只能拿着你们的头颅向中土邀功求赏,甘心情愿做中土的刀,在中土的帮助下,与突厥大军血战到底。”
“反之,如果你们没有这样的勇气,饿昏之后做了俘虏,那就有百害而无一利。你们不但是突厥汗国的奇耻大辱,陷始毕可汗和牙帐于极度被动,还连累了你们的亲眷和族人,最终你们以突厥汗国的耻辱和亲眷族人的痛苦为代价换会自己的苟且偷生,可谓生不如死。”
阿史那咄尔和阿史那晃忽尔勃然大怒,但李风云接下来的一句话,给了他们沉重一击,让他们面如死灰。
“还有更可怕的一件事,我可以把你们像牲畜一样卖给始毕可汗和牙帐,而始毕可汗和牙帐为了赢得人心,还不得不买。”李风云冷笑道,“同样,我也可以把你们卖给中土,让中土去恶心始毕可汗和牙帐。最终买主是谁,我并不在意,最终你们的命运如何凄惨,亦与我无关,我只要榨干你们的价值,获得丰厚收益就心花怒放了。”
李风云哈哈大笑,阿史那咄尔和阿史那晃忽尔却是彻底绝望,不得不放弃幻想,面对残酷现实。
“你赢了。”阿史那咄尔沮丧说道,“你有什么条件?”
“我要你举旗造反。”李风云大声说道,“我要你自称可汗,东面称王,分裂突厥汗国。”
阿史那咄尔瞪大双眼,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而阿史那晃忽尔更是惊呼出声,“这绝无可能。”
李风云不予理睬,大手一挥,“送客!”
=
阿史那咄尔、阿史那晃忽尔返回营寨,连夜召集贵族军官商讨对策。
投降和造反完全是两回事,产生的后果也截然不同。
从阿史那咄尔和牙旗控弦的角度考虑,投降也可以解决生存问题,但最可怕的是,刀与突厥人有血海深仇,即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杀他们,却有无数种办法折磨他们,利用他们的贪生怕死来百般羞辱突厥汗国,而他们就像牲畜一样活着,从此暗无天日,生不如死。
有没有杀身成仁、以死报国的勇气?没有。如果刀没有给他们一条退路,或许阿史那咄尔等诸多贵族迫不得已之下,也只好发动最后一击,舍身赴死,但大部分突厥控弦却会苟延残喘活下去,因为塞外诸种之间的征伐太普遍了,弱肉强食,失败了就要做奴隶,然后一代代凭借军功再出人头地。在恶劣环境中,弱者忍着不死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现在李风云给了突厥贵族一条退路,那就是举兵造反,就是背叛始毕可汗和牙帐,公开分裂突厥汗国。
此举也可以活命,而从以往大漠历代强大族群的历史,以及短短几十年的突厥汗国的历史来看,分裂和战乱始终是大漠的“主旋律”,在绝对强者没有出现之前或者死亡之后,大漠诸族必定群雄并起、逐鹿称霸,常年混战。今日大漠雄主是始毕可汗,但始毕可汗继位时间太短,武功太少,威权不足,难以服众,如果不是中土在国防和外交大战略上表现得咄咄逼人,对塞外北虏诸种的生存产生了严重威胁,迫使诸种部落不得不齐心协力一致对外,不要说无法驾驭大漠诸族大联盟,就连突厥本族内部都难以慑服。
今日牙帐主战和主和之争就足以证明始毕可汗至今未能“一言九鼎”,相比他的父亲启民可汗时代,“主和”就是国策,对内对外都是主和,没有不同声音,上上下下众志成城,结果突厥汗国的元气迅速恢复,重新称霸大漠,这就是绝对强者的风范。
启民可汗死后,始毕可汗继位,继位之初就“波澜”不断,就有人举兵叛乱,有部族割据分裂,甚至有族群整体倒戈,而牙帐内部也陷入分裂,以可贺敦义成公主和一大批启民可汗旧部所组成的保守主和派,就始终掌握着强大实力,直接影响着牙帐决策,但他们在新旧势力之间的厮杀、主战和主和的斗争中,还是明显落于下风,比如叱吉设阿史那咄捺,就派驻到偏远贫瘠的碛东南牙旗,发展困难,至于步利设阿史那咄尔,更是被变相“放逐”,远赴数千里之外的东北不毛之地,监控三个东胡别部。
牙帐内部矛盾之深、斗争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也正因为如此,始毕可汗和主战派积极发动南北战争,试图借助这场战争来转嫁内部矛盾,巩固和加强内部团结,同时借助这场战争来打击和削弱政治对手,增加主战派对牙帐的控制。
所以叱吉设阿史那咄捺对始毕可汗和牙帐主战派极度不满,而步利设阿史那咄尔就不是不满了,而是怨气冲天,对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始毕可汗“咬牙切齿”,只是他实力不济,没有造反的本钱,否则以他远离牙帐数千里的便利,完全可以割据称霸,自立为王。
争做强者是每个突厥人的梦想,建功立业是每个突厥贵族的理想,而对于阿史那咄尔这种牙帐皇族来说,封号可汗统御大漠当然是最高追求,退一步也要称霸一方生杀予夺,但之前他没有“本钱”,只能把这个心魔深深隐藏。
然而,今天刀却剖开了他的灵魂,放飞了他的心魔,让他看到了梦想成真的希望。
造反的后果是什么?失败了,无非就是死,就是灭族,但一旦成功,便梦想成真。
现在投降也罢,不投降也罢,落在刀这个恶魔手上,都是生不如死,既然如此,为何不行险一搏?为何不轰轰烈烈地活一次?
阿史那咄尔当着一群贵族军官的面,就宁死不降、拱手投降、举旗造反三个选择,做了一番详细的分析和推演,最后请大家讨论、表决。
牙旗步军统领、失毕阿史那翰海问了一个问题,“刀是谁?”
=(未完待续。)
第九百十八章“绑架”
阿史那咄尔也不隐瞒,把刀的身份和盘托出,把刀与父亲启民可汗及自己之间的恩怨详细告知。
“如此说来,你并没有证据证明,刀已经背叛中土。”阿史那翰海说道。
阿史那咄尔想了一下,点点头,“这都是他的一面之辞,我的确没有证据证明他就是白发贼。”
“那么,在你看来,刀会不会背叛中土?”阿史那翰海郑重问道。
阿史那咄尔不假思索地摇摇头,“在我看来,刀不会背叛中土。当年刀虽然落难,甚至被自己人出卖,九死一生,但自始至终,中土方面从未公开缉杀他,那么他当然也不会愚蠢到公开背叛中土,引来杀身之祸,累及亲族。”
“所以背叛中土的是白发贼,而不是刀。”阿史那翰海说道。
阿史那咄尔和阿史那晃忽尔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地恍然大悟。
凭借白发贼一己之力,哪来的实力塞外征伐?背后肯定是中土的倾力支持。中土凭什么支持一个叛贼,并相信这个叛贼为己所用?之前诸多疑惑,因为刀的突然出现,而真相大白。
“如此说来,安州和东北可能很快就会纳入中土版图。”阿史那咄尔对东北局势的走向有了明确估猜。
“我们现在举旗造反,成为刀的盟友,将来进入中土,身份就很高,地位很尊贵,就能与中土讨价还价,未来即便不能重返大漠统御牙帐,也能安居中土享尽荣华富贵。”阿史那晃忽尔也立即看到了“举旗造反”的好处,当即说道,“反之,若我们以俘虏身份进入中土,则后果不言而喻。”
三个人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同时想到一个问题,刀为何给他们这样一个机会?千万不要说刀有菩萨心肠,他为了震慑异己,在云丰帐一口气屠灭三千五百余控弦,足见其心肠之狠辣,手段之血腥,如此穷凶极恶、毫无人性的虎狼之徒,怎么可能会有怜悯之心?所以肯定有迫不得已的原因,逼得他不得不网开一面,胁迫阿史那咄尔举旗造反。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刀想尽办法、穷尽手段,胁迫阿史那咄尔做他的盟友?
想一想还是可以找到答案。中土很快就会被白发贼的战果所惊讶,被安州和东北的武功所诱惑,会积极招抚白发贼,以便把安州和东北迅速纳入中土版图,把开疆拓土的武功抢到手,但白发贼显然不愿白白“为他人做嫁衣”,他的另一重身份刀也心有不甘,不想让自己庙堂之上的仇人坐享其成,于是他不但会提高要价,维护自身利益,还会割据称霸,以维护自身安全。这种情况下他就迫切需要增加谈判筹码,而最好办法就是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自身实力,于是胁迫阿史那咄尔举旗造反,把突厥人拉进他自己的阵营,便成为有效途经之一。
好算计啊。阿史那咄尔暗自叹息。事情很明显,形势发展到这一步,阿史那咄尔只能“任由宰割”,就算他不造反,不背叛始毕可汗和牙帐,刀也会假借他的名义广告天下,到那时,他和部下们百嘴莫辩,最终依旧会被刀强行“绑架”一条战船上,在刀的威逼下一步步走上造反之路。既然如此被动,完全被刀所控制,做砧板上的鱼肉,倒不如破釜沉舟,主动配合,拿到一定的自主权,竭尽所能为自己和部下们争取到最大利益,先确保退路,一旦有奇迹发生,有机会称霸大漠,有机会实现梦想,焉能得偿所愿。
=
十一月二十一,凌晨,阿史那咄尔、阿史那晃忽尔以及数名俟斤,联袂拜会李风云。
李风云一直在等待突厥人的消息。
如今战局紧张,时间宝贵,他不能为了达到理想结果而浪费时间,如果阿史那咄尔和他的部下们野心不足,勇气不够,也看不到牙帐主和派目前所遭遇的政治困境,即便李风云把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他们都不敢举旗造反,不敢背叛始毕可汗和牙帐,那么李风云退而求其次,只能当机立断,一口吃掉阿史那咄尔和松漠牙旗,哪怕为此承受难以估量的巨大风险也在所不惜。
正当李风云焦虑不安之际,留守长汉城的若干大斧和库伦达维、敖汉阿剌十万火急报讯,大贺咄罗联合迭剌部向长汉城展开了凌厉反击,依据预定之策,己方果断放弃长汉城,退守落马城,等待主力大军在少郎河战场决出胜负后,再腾出手来对付大贺咄罗。
腹背受敌在李风云的预料当中,大贺咄罗凌厉而快速的反击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出伏部就算分裂了,库伦氏和敖汉氏也不可能铁板一块,必定有人向大贺咄罗通风报信,好在联盟大军已经在少郎河战场抢占了先机,已经胜券在握,接下来不论大贺咄罗是乘势南下直杀托纥臣水,有意配合松漠牙旗的突厥大军前后夹击联盟军队,还是固守红水河静观其变,联盟大军都能腾出手来对付他了,但考虑到东北大局,李风云还是希望己方能够把大贺咄罗诱到落马城下,给大贺咄罗致命一击,彻底摧毁契丹八部联盟的核心力量,完全控制弱洛水以南、托纥臣水东西两岸的契丹诸部,一劳永逸地征服契丹族群。
李风云急书韩世谔,把自己的想法详细告知,请他加快南下速度,火速支援落马城,但必须控制节奏,千万不要打草惊蛇吓跑了大贺咄罗。
又急书留镇落马城的吕明星和奈曼青川,示敌以弱,诱敌南下,想方设法把大贺咄罗诱到托纥臣水一线,给联盟大军围歼大贺咄罗创造机会。如果大贺咄罗畏惧不前,不敢南下攻击,一门心思固守长汉城,那也不要过度反击,还是示敌以弱,竭尽全力拖住大贺咄罗,等待少郎河战事结束,主力马军移师红水河后,便前后夹击大贺咄罗。
东线战局急转直下,李风云不敢在少郎河战场浪费时间了,决定天亮后展开攻击,迅速结束少郎河战事。
就在这时,突厥人来了。李风云松了口气,心情大好,突厥人若如他所愿加入大联盟,北征达到最理想战果,那么不但大联盟实力暴涨,安州及东北更是上下齐心固若金汤,如此一来他在短短时间内就能称霸一方,就能掌握更强实力,站在更高位置上,与中土、大漠两大强者周旋,不但不怕与虎谋皮,被两大强者吃掉,还能巧妙利用两大强者的斗争,给自己牟取到最大利益。
双方坐定,阿史那咄尔开门见山,直言不讳,表明立场,可以接受你的条件,举旗造反,但前提是,你要给我两个承诺,其一,双方要互信,要互利互惠,否则如何结盟合作?其二,如果南北大战爆发,我和我的部下要保持中立,我们只坚守东北一隅,不对任何一方展开攻击。
李风云笑而不语。
安州及东北易主,对南北对峙大局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阿史那咄尔及其部下还是看得一清二楚,知道中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击败突厥汗国,打赢南北战争。
按道理牙帐不应该有此疏忽,应该重兵保护安州和东北,但百密一疏,中土东征连续两年失利,今夏中土内部又爆发兵变,而西疆又一败涂地岌岌可危,这种内忧外患的不利局面下,中土焦头烂额,顾此失彼,自顾不暇,所以在始毕可汗和牙帐看来,深陷危机的中土在南北对峙中必然会采取消极防御,固守长城,根本没有能力以攻代守,更不会出塞征伐,冒着巨大风险攻打安州及东北,结果判断错误,痛失先机。
牙帐除了低估中土这个对手外,还错误估计了西土形势。西突厥利用中土集中力量东征的有利时机,展开强势反击,不但席卷西域,还支持吐谷浑复国,从两条战线上猛烈打击中土军队,而随着中土军队的节节败退,西域形势彻底颠覆,西突厥兵临金山,直接威胁到了大漠西部的安全。牙帐措手不及,理所当然集中力量抵御西突厥,维持自己在西域的利益,确保大漠西部的安全,于是自然也就疏忽了五六千里之外的东北别部。
牙帐的这个疏忽,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如此严重的不可挽救之恶果,毕竟中土出塞作战,尤其在恶劣天气下作战,前期要做大量准备,根本瞒不过部署在北疆边陲的密探暗哨,但此次中土布局高超,先是故布迷阵,假借驱赶叛军出塞,行驱虎吞狼借刀杀人计,欺骗了塞外的突厥人,成功派出一支大军出塞征伐,接着在长城内的支援下,这支出塞作战的叛军队伍以雷霆之势横扫安州,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弱洛水两岸,挡者披靡无坚不摧,对手不要说措手不及了,甚至连敌人的真实身份和实力强弱都搞不清,稀里哗啦就一败涂地了。
回过头来看看,中土这着棋下得精妙,出神入化,神来之笔,完全出乎意外,是在不可能情况下创造的奇迹,始毕可汗和牙帐输得不冤。形势发展到这一步,大局已定,中土在南北对峙中抢得了先机,在南北大战中赢得了优势,突厥汗国已经陷入了中土和西突厥的东西夹击之中,将来战争爆发,突厥汗国就算坚持下来了,也饱受重创,必然再一次走向衰落。
这就是阿史那咄尔和他的部下们对南北大势走向的预测,他们看到了借助中土力量崛起大漠的机会,于是在这种走投无路的绝境下决定“举旗造反”,但他们若想抓住那个可能存在的机会,必须要有实力,必须要赢得大多数诸种部落的支持,于是就提出了在南北大战中保持中立的条件。
他们以为刀会严词拒绝,毕竟这个条件实在荒谬,只想好处,不想付出,世上哪有这等便宜事?
然而,出乎他们的预料,刀稍加思索后,便一口答应了。
=(未完待续。)
第九百十九章如意算盘
李风云的承诺解决了突厥人最大困扰,让突厥人的心理负担大为减轻,接下来理所当然为自己谋利益。
结盟合作就是为了互利互惠,李风云不把松漠牙旗的突厥控弦斩尽杀绝,反而费尽心思胁迫他们造反,目的正是要减轻来自中土和大漠两个方向的重压。
阿史那咄尔在牙帐属于保守主和派,但因为其身份、功勋、实力都有限,在保守主和派中只能算一个核心边缘人物,所以正常情况下,阿史那咄尔即便在东北叛乱,对大漠产生的影响也很小,然而如今中土西边结盟西突厥,东边拿下安州及东北,摆出了三面进攻的咄咄逼人之势,东北这块不毛之地的战略价值突然凸显。这种局面下阿史那咄尔举旗造反,背叛始毕可汗和牙帐,以出让东北来赢得中土的支持,直接改变了南北对峙大局,影响太大,必将在大漠引起轰动,继而产生一系列恶劣后果。
首先牙帐内部矛盾会日益激烈,随着南北对峙大局的改变,主战和主和之争也必然白热化;其次突厥人和诸种部落之间的冲突会迅速扩大,很多居心叵测、心存异志的诸种部落必然乘机叛乱,内部纷争一旦形成燎原之势,则大漠形势急转直下;再次中土和西突厥实现了对大漠的东西夹击,如果南北大战就此爆发,大漠必败无疑,所以始毕可汗和牙帐面对危局,必然积极应对,而当务之急就是破坏中土和西突厥的联盟,一方面向中土妥协,想方设法延缓战争的爆发,一方面以利益换取西突厥的合作,不惜代价说服西突厥改弦易辙,与其联手夹击中土。
如此一来,短期内,最起码在明年开春后,始毕可汗和牙帐肯定无暇顾及安州和东北,不会派出重兵进行反击,甚至干脆拱手让出安州和东北,以此巨大妥协来争取南北和平,来延缓南北战争的爆发,这就给李风云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而有这段时间的缓冲,李风云有把握利用两大强者的激烈博弈,给自己牟取到难以估量的利益。
这就是李风云的“如意算盘”,北征弱洛水的最理想战果。
如果他以一己之力,摧枯拉朽般拿下安州和东北,必成众矢之的,不但突厥人恨之入骨,倾力打击,中土也担心养虎为患,必定想尽办法予以遏制,甚至借助突厥人的力量削弱李风云,如此开春后联盟所面临的危机就大了,最终不得不求助中土,不得不“贱卖”安州和东北,白白为他人做嫁衣。
反之,如果阿史那咄尔举旗造反,阿史那咄尔与李风云结盟合作,双方共同拥有安州和东北,对始毕可汗和牙帐来说就很“头痛”,兄弟阋墙手足相残,亲者痛仇者快,白白便宜了中土,这种蠢事不能干,只能忍气吞声,耐心等待时机,而对中土来说同样很棘手,对付一群叛贼较为简单,办法很多,但加上一群突厥人,事情就复杂了,若想吃下安州和东北这块鲜美肥肉,必须付出巨大代价。
李风云的这个“如意算盘”,在他没有逼迫阿史那咄尔举旗造反之前,谁都没有想到,但一旦大家都想到了,看到了这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利益,联盟一方固然是极力促成,而阿史那咄尔也是大肆要价。
阿史那咄尔就问,我们携手结盟,精诚合作,你想达到什么目标?而我又能获得什么利益?
政治结盟,说到底还是分享利益,没有利益,何谈合作?之前李风云说他的目标是割据称霸,而允诺阿史那咄尔的则是东面称王,但实际上这是一句空话,因为两人共享安州和东北这块蛮荒之地,如果李风云称霸了,阿史那咄尔还如何称王?一山不容二虎,李风云的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