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掌珠-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空上不时有鸟雀叽喳的声音划过。陈桃握拳置于唇边,又止不住地咳嗽了起来。往前在宫里,在太子少沔跟前伺候着,他总不敢放声咳嗽,嗓子里再痒也得死死忍耐下来。
    他年纪日渐大了,早晚有一天得从宫里退下来,但只要他还能在太子少沔身边多呆一天,他便一定要留住了。他的身子骨一天天的大不如前,可终究不是什么急症,一时半会还要不了他的命,但凡瞒住了上头,暂时就不会有事。
    勉强忍住了咳嗽声后,陈桃便先向苏彧告辞了。
    他久留不得,只好先走一步。
    苏彧亲自将他送出了二门,回来时,若生正靠在树干上沉思,闭着眼睛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想得很入神,面上神情也格外的严肃。
    察觉苏彧走近后,她睁开了眼睛,笑了下询问道:“见过了年长的陈公公,那不年长的是谁?”
    苏彧站在她一步之外,闻言也笑了一下。
    笑得很温柔。
    平日里他并不大爱笑,若生刚认得他的时候,他更是不同她笑。就算如今笑的次数多了,也多是冷锐的,淡淡的。但这一刻,他笑起来的样子,温柔得像是另一个人。
    太温柔,以至于周身的气韵都变得和煦了。
    眉眼间更是和缓放松的。
    “永宁。”苏彧笑着道,“他叫永宁。”
    若生琢磨着这个名字,怎么像个姑娘家,心里头更是奇怪了,但她前脚才见了陈桃,后脚再见什么意外的人物,也不该意外了。
    她佯装镇定,不动声色地向前走了一步,同苏彧道:“给本姑娘带路吧。”
    苏彧闻言仍在笑,笑意还是温柔的,但这里头更多的是自在痛快,是一种同她呆在一起时才会有的舒适欢喜。
    若生看了他一眼,满意地移开视线,催他快走。
    正说着,她猛地瞧见远处庑廊下多了两个人,一大一小,小的手里还抱着个藤球。
    俩人正在朝她和苏彧走来。
    她便听见苏彧唤了一声“忍冬”,然后大的那个身影便停下不动了,只弯下腰低头同那小的说了一句什么。那小孩儿听完,先迟疑了一下,然后才将手里的藤球交了出去。
    虽然交之前犹豫不决,但真给了,倒也干脆利落。
    手里没了东西,他转过身开始慢慢地向苏彧二人走来。
    小小的一个,步子也小,但走起路来并不着急,背挺得直直的,不似一般孩童,这会怕是早已耐不住边跑边走了。渐渐走近后,若生看见他张了张嘴,似乎喊了一声什么。
    但树下有风,吹得绿叶哗哗作响,盖过了他的声音。
    若生并没能听得清楚。
    她问苏彧:“永宁?”
    话音刚落,她忽然听见那孩子又喊了一声。
    这一次,她听清楚了。
    那小小的孩子嘴里喊的是两个字——“爹爹”!
    喊的是谁?
    这里只有她跟苏彧两个人,这“爹爹”总不能是在喊她!
    她心里咯噔了一下。
    下意识地思忖起了这孩子今年多大,苏彧又多大,若是他的孩子,那又是他什么时候有的……这么想了一通,他要是十四五岁上有了孩子,倒也不是什么办不到的事儿!
    心慌意乱的时候,她听见那已经走到他们俩跟前的小童口齿清晰地又叫了一声爹爹。
    这回,他是眼巴巴看着苏彧叫的。
    若生自觉受到了天大的惊吓,手脚都僵硬了,也只好眼巴巴地看着这个孩子。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眉毛眼睛鼻子嘴,秀秀气气的,也看不出来像不像苏彧,但她莫名其妙的就是觉得像了。
    看哪哪像,简直一模一样。
    于是她斜睨了苏彧一眼。
    苏彧弯腰打横将小童抱了起来。
    若生屏住了呼吸,而后听见他口气平静地道:“这是永宁,长孙少藻的孩子。”
    呼——
    若生屏着的一口气艰难地喘匀了。
    但不过转瞬,她的脸色就变了:“长孙少藻?你说的难道是那一位?”
    苏彧想了下道:“放眼大胤朝,应当没有第二个叫这个名字的人,所以你心中所想的定然便是我说的那一个。”
    得了准话,若生的脸上没了血色。
    苏彧察言观色,面上却仍是淡然地道:“这世上,算上永宁,你是第四个知道这件事的人。”
    即便是一直在开药为永宁调养身体的慕靖瑶,一直贴身照料永宁的忍冬,都并不清楚内情。知道永宁存在的人,一半以为是苏彧捡来的弃婴,剩下那一半则暗暗揣测永宁是否是他的私生子。
    若生的脸色愈发得难看了。
    良久,她开了口,既不问他为何不早些告诉自己,也不问他为何先太子的孩子会由他养育,更没有问及永宁为什么叫他爹爹。
    她只是眼神凝重地望着他,低声问道:“你是否确信这世上除了我们四人外,再无人知晓这件事?”
    苏彧静静地看着她,道:“有九分确信。”
    万事没有绝对,话不能说满,再如何确信也只是九分而已。
    若生没有言语。
    但苏彧是何等聪慧的人,不用她明说,他也知道她在担心什么。
    他的眼神还是那样的清宁淡定,叹了一口气后,他低低唤了一声“阿九”。
    若生咬了咬唇瓣。
    苏彧冷静地道:“你一直在担心你记忆里的那场大劫,但你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缘由,而今见了永宁,知道了他的身份,思来想去只怕觉得这事才最有机会成为导火索,是以才会问我有几分确信。但……”
    这时候,被苏彧抱在怀里的永宁忽然鹦鹉学舌般也喊了一声:“阿九?”软糯的童音里带着十分的好奇,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若生。
   
  第315章 和盘托出

    那眼睛里,似乎有光,很亮,亮得像夜空上的星辰,又像是烈阳下的湖水波光,粼粼点点,仿若碎金。
    若生不由得想起了若陵,一颗心便融化了。
    她向着永宁伸出手。
    永宁便也伸出小手抓住了她的一根手指,动作轻轻的,带着两分怯生生,但并没有因此而松开。若生对他展颜笑了笑,而后也叹了口气侧目问苏彧道:“倘若你料到自己要出事,你会如何安置永宁?”
    前世她见到苏彧时,他已身受重伤,后来更是没能活着离开她的那间陋室,那么那个时候的永宁呢?会在哪里?是生还是死?
    听到她的话,苏彧瞳中神色忽显深沉,过了须臾方才道:“若是尚有时间能做打算,自是送得远远的。”
    怕就怕,那个时候的他根本没有时间做什么准备。
    如果有,他也就不会落到那个地步。
    若生再次无声地叹了一口气,仰头望了望天空,轻声道:“起风了。”
    已经是秋天,风一大便隐隐有些冬日的寒意。
    她收回目光,仔细地看了看苏彧怀中小童的脸色:“瞧着像是不禁冻的,还是进去说话吧。”
    ……
    过了会,三人走到廊下,苏彧说起了慕靖瑶:“永宁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体虚畏寒,一直照着曼曼开的方子在服药,近些日子已是大好了。”
    “贺问之呢?”若生不觉问道。
    苏彧抬起眼:“他不知情。”
    若生道:“半点也不知?”
    “半点不知。”
    若生忍不住感慨起来:“曼曼姐一声不吭瞒着他竟也真瞒住了,你们俩背着他行事,他也真的就一点也没察觉,真是太容易相信人了。”言罢,她又问道:“倒是曼曼姐,你是如何对她交代永宁的来历的?若是胡诌一通,恐怕骗不过她。”
    贺咸和慕靖瑶,性子截然不同,一个好哄,另一个却是难得很。
    苏彧认得慕靖瑶也有年头了,自然知道她不好骗:“不过是明白地告诉她,是秘事罢了,于是她不问,我也不必提。”
    说着话,他们已经走到了门前。
    忍冬候在那,抬手打起了门帘子,一面请示苏彧道:“五爷,小公子可由小的带下去?”
    主子们谈事情,留个孩子在边上总是不方便。
    再一个,已是午后,永宁也该犯困了。
    苏彧低头朝自己怀里看了一眼,发现他果然睡眼惺忪,便动作小心地将人递给了忍冬。
    他并不会带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照料,还是交给忍冬更放心。
    进到东次间,他和若生依次临窗坐下。
    有扇窗大开着,有阳光照进来,落在案几上,一片金红。若生方才僵硬过的手脚舒展开了来,她往后靠了靠。风透过窗,徐徐地吹在她脸上,有些微痒,也有些微凉。她莫名的,也有些犯起困意,但才闭上眼睛,她便瞧见了记忆里的那个苏彧。
    ——苍白的,没有生气的苏彧。
    她有些神色仓皇地睁开了眼睛,胸腔里的心跳得很快,似乎要挣破身体迸出来,念头一闪,她故意拣了不要紧的话问道:“永宁怎么唤你爹爹?是故意为之么?”
    苏彧捡起永宁不知何时落在这的九连环,信手把玩着,慢慢解释道:“百教不会,只肯叫爹爹,没法子也就只好随了他去。”
    他转过头,看向窗下挂着的护花铃,锈迹斑斑,已是十分陈旧,不晓得什么时候坏了,风一阵阵地吹来,它在窗下随风摇曳,就是发不出声音来——
    就仿佛那段已经湮没在岁月长河里的旧事。
    他的口气像个说书人,缓慢的,将一切娓娓道来:
    那是三年前的一个盛夏,如今的太子殿下还不是太子,那时候的太子还是他的兄长,是长孙少藻。陈桃陈公公一路瞧着太子少藻长大,对陈公公而言,太子比他的命还重要,自幼便疼得眼珠子一样。
    太子少藻则是个平庸的人。
    样样过得去,样样也不出挑。
    这样的人未来成了国君,在位期间想必也就是不功不过,不出大纰漏毁了祖宗基业,也不大能做出什么流芳百世的举措。
    他平平常常地长大,奈何却挡了三皇子长孙少沔的路。
    三皇子的生母莞贵妃在世的时候十分得宠,可惜红颜薄命,在三皇子八岁那年便死了。
    那之后,现如今的陆相陆立展便义无反顾地站到了三皇子身后。
    当时没人明白为什么,现下知道了陆相年少时爱慕莞贵妃的事,便也就不觉古怪了。
    陆相这一站,就是多年。
    三皇子日渐长大,羽翼渐丰,终于盯上了太子之位。
    他想要,一定要。
    因而密谋、设局、陷害……终于一步步将太子少藻打入了地狱。
    而太子少藻猝不及防,大难临头终于机灵了一回,他先让陈桃假装倒戈投诚三皇子,再想方设法选了苏彧托孤。当时,他有个侍妾身怀六甲,很快便要临盆,受了大惊后早产了。生产时胎位不正,挣扎许久还是没了。于是太子少藻对外道,母子都没能活下来,背地里便将孩子托付给了苏彧。
    半个月后,太子一家被流放西荒,如他所忧,无人生还。
    消息传回京城的那一天,苏彧给太子少藻的孩子取名为了永宁。
    永世安宁,长命百岁。
    ……
    这是苏彧第一次同人详详细细地说起永宁的来历,说完后,他面上如常,心里却松了一口气。
    秘密这种东西,憋得久了,总是不好受。
    若生深知其中滋味,忍不住靠过去揽了一下他的肩,又像是不好意思,匆匆坐回了原位。
    苏彧嘴角微扬,过了会掏出一碟子果脯来,放到案几上,推向了若生。
    若生拣了一块来吃,神色却有些意兴阑珊的样子。
    苏彧眯了眯眼睛,不经意般问道:“在想玉寅?”
    “不全是,但也愁他。”若生老实点了头。
    苏彧便不说话了,只定定看着她。
    若生后知后觉地想起他知道她过去喜欢玉寅的事,不觉有些窘然。但他刚知道时,并不是这样的。
    不过他们现在可是定了亲的……
    若生小心翼翼凑过去:“苏大人呷醋了?”
    苏彧别开脸,斜睨她一眼:“笑话。”
    闻言,若生索性头一歪靠在了他肩上,掰着手指头开始算:“前世我遇见你的时候你已经二十二岁了,谁知道你娶妻了不曾?有没有妾室通房?保不齐孩子都能识字了!”
    苏彧忍俊不禁,看着她的手指在日光下有着近乎透明的白皙,抓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说:“罢了说不过你。”

  第316章 会面

    指尖酥麻,若生脸红了。
    恰巧这时,外头传来了忍冬的声音:“五爷,小公子醒了。”
    孩子年纪小,身子又不好,时常犯困,一天里要小憩多回,因而每回睡得也不久。不像若陵,一旦睡着便埋头呼呼大睡,任凭外头天打雷劈,他自昏睡百年身也不翻一个;一旦醒来,又是生龙活虎四处乱蹦,恨不得今日会爬明日便会走,后日就能健步如飞了。
    若生匆匆将手从苏彧掌中抽回,方才坐定便见帘子后闪出了个小小的人影。
    今年才三岁的永宁生得粉雕玉琢的,也不知上哪儿摸出来两块桂花糖,摇摇晃晃走过来,仰头看向她,长而浓密的眼睫轻颤着,将手摊开,奶声奶气地道:“阿九,给你吃糖。”
    声音柔软,目光坚定。
    桂花糖静静地躺在他小小的掌心里。
    跟在后头进来的忍冬见状很焦虑,小声提醒道:“小公子,您不能这么喊——”可到底该怎么称呼呢,忍冬心里一下子也没了数。
    称姐姐?不成。
    连三姑娘可是自家五爷的未婚妻。
    那称五婶?也不成。
    到底还没正式过门呢。
    但不管怎样,小公子喊“阿九”决计是不当的。
    忍冬很犯愁。
    没想到若生却一点也不在意,只是笑着向永宁道了谢,接过他手里的桂花糖,然后将小人儿抱进了怀里,笑吟吟道:“不妨事,只是个称呼而已,叫什么都好。”
    她低头逗起永宁,笑着问他叫什么名,今年多大,又为何不肯管苏彧叫五叔……然而不知怎地,她面上笑着,心里的忧虑却更重了。耳边听着永宁乖巧的回答,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太子少沔和陆立展。
    如果这俩人发觉了永宁的存在,那这孩子还有几分活命的机会?
    不过历经了三灾八难,不幸中的万幸是,太子少沔对此一无所知,满心以为自己当年便已斩草除根。
    他如今心心念念的,只有如何对付昱王这一件事。
    在他眼里,昱王近年来,几次三番地同自己作对,早前更是试图离间自己和陆立展,妄图借此削弱自己的势力。如若不是他的冷静足以令自己忍耐下来,指不定他同陆立展已是撕破了脸。
    要知道,陆立展可是他的左臂右膀,岂是轻易能砍的?
    也好在陆立展尚算识趣。
    眼下,他的长女陆幼筠已被赐婚给了太子少沔,俩人之间便可算是重新结盟。姻亲关系,较之旁的,理所应当的更加稳固。将来太子少沔如愿登基,陆幼筠封后,二人若得麟儿,便封为太子,从此以后这江山就也有了陆家一份。
    白捡一般,何乐而不为?
    太子少沔自觉陆相这算盘打得妙,心底里对其颇为不屑,但境况如此,他仍然需要陆相在侧辅佐,那些小儿般的脾气只得收敛再收敛。
    午后红日满窗,他和陆相私下见了面。
    太子少沔穿着葱白纱过肩蟒袍,白玉螭龙纹带扣,站在窗边,叫阳光一照,显得格外英姿勃发。
    可陆相走进门时,第一眼瞧见的却是那个正在书案前弯腰研墨的年轻人。
    他作内侍打扮,衣着整洁,肤色白净,左边眼角下,生着一粒小小的痣。
    最令人侧目的,则是他的唇角,似乎天然带着微微的笑弧,瞧着分外讨人喜欢。
    但陆相看着看着,不由觉得有些头痛。
    世上有生得相像的人,却鲜有这般凑巧的事。
    他向来不信巧合,今次也没有例外。
    进到里头后,太子少沔招呼了他,请他入座,他便坐下了。那内侍研成了墨,便来奉茶,一盏送到他跟前,恭恭敬敬地说了句:“相爷请用。”
    陆相不动声色地看着他,闻言双目一敛。
    没错!就是他!
    尽管面相阴柔了几分,尽管声音轻了、细了,但的确就是他。
    少顷,这内侍叫太子少沔给打发了下去。陆相低头轻啜一口茶水,抬起头来看向太子少沔,话音平平地道:“方才那位公公,可是瞧着既眼生又眼熟呀。”
    太子少沔挑起眉:“哦?这说法倒是新鲜。”
    言罢,他将手中茶盏往边上稳稳一顿,漫不经心地笑了笑说:“也罢,人你也见过了,说不说也无甚分别。这人原唤玉寅,是云甄夫人身边的人,而今留在我手下,改了个名儿叫卫麟。”
    陆相不想他就这么一点不遮不掩地将卫麟的来历说了,不觉有些惊讶。
    他略微沉思了片刻后道:“殿下,此人……怕是不一定可信。”
    小人小人,多半居心叵测,做事不可能全无目的。
    玉寅逃离连家后便音讯全无,再未联络过他,而今一见,其却已是太子身边的内官,怎不叫人疑心。
    然而太子闻言却道,是他多虑。
    “卫麟有个哥哥死在了连家,他一心一意想要报仇雪恨,一心一意想要连家覆灭,一心一意想要云甄夫人的命,正是与本宫不谋而合呀!”
    太子少沔将话一气说完,低头去吃茶,心里隐隐有些不痛快——陆立展以为他是不知事的小孩儿吗?
    他早便命人去一一打听过。
    那卫麟的确有个兄长,也的确死在了连家。
    卫麟言及兄长时伤心的口气,也不似作伪。
    更何况,他想要云甄夫人不好过。
    仅凭这一点,太子少沔就忍不住要夸一夸他。
    云甄那个女人,死有余辜!
    可奈何父皇宠信她,连家又富贵滔天,她不仅活着,还一直活得好好的。
    太子少沔咬着牙,切齿般一字一顿道:“既是云甄想要弄死的人,那本宫便偏要保!”
    陆相心头莫名一跳,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他一直十分不解,为何太子这般厌恶云甄夫人,有时说起,那口气简直犹如杀父仇人。
    ……论说,不应当呀。
    陆相思来想去,终于还是问出了口。
    闻言,太子少沔转过脸来定定看了他一会,眼神有些迷离,仿佛反问一般轻轻呢喃了句:“为何?”
  
  第317章 为何

    于他而言,任凭岁月如何绵长,往事如何远去,都无法磨灭他对云甄夫人的厌恶。
    十二岁那年的事,他至今仍然记得清清楚楚,云甄夫人说过的话,他每个字都能背诵出来——
    生母莞贵妃去世的时候他尚且年幼,父皇膝下又远不止他一个皇子,他既非嫡,又非长,没了母亲后,更是举步维艰,在宫中处处小心,生怕一着不慎碍了谁的眼便要遭殃。
    那时候,太子之位还是他三哥长孙少藻的,虽然一样没了母亲,但身份不同,处境也是大不相同。
    他自觉孤立无援,恨不得事事争个先,好叫父皇对自己另眼相看,但没想到,他百般努力,落在云甄夫人眼里却成了坏事。
    那日万里无云,天清气朗,是阴雨连绵的春日里难得的好天气。
    他一早去上课,得了老师的夸赞,便想将自己写的文章拿给父皇看,不想到了地方却见父皇屏退了众人,正和云甄夫人坐在那下棋。他候在一旁,等着他们一局下完这才随内侍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将手中文章递给了父皇。
    父皇粗粗看罢,忽然将文章递给了对面坐着的云甄夫人。
    他眼也不眨地看着,心下十分不以为然,一个女人,一个满身铜臭嫁不出去的女人能懂什么?
    他的锦绣文章,真论起来,她应当还不配看。
    可是他没有想到,云甄夫人不但看了,看明白了,还笑着同父皇说了那样一句话。
    她说,殿下这篇文章好是好,只是可惜了……
    可惜了什么?
    他心里咯噔一下,转瞬便听见云甄夫人口气淡淡地道,急躁了些。
    还是个半大孩子的他听见这话后,下意识急急地朝她看了过去。
    映入眼帘的那张脸保养得宜,肤白薄透,不过就是个寻常美貌妇人罢了。
    她算什么东西?她也配点评他的文章?她也配说他急躁?
    她也配么!
    她不过就是个仗着父皇宠信的蠢女人罢了!
    他恼火至极,实在忍不住,面上便带了出来。
    云甄夫人却还是神色不变地看着他,眼里丁点波动也不见。
    他忽然意识到,这个女人不怕自己!
    自己在她眼里什么也不是,根本不值得她费心去怕去生气去在意。
    她连轻视的眼神都懒得给他一个。
    年少的长孙少沔何尝被人这般对待过,他贵为皇子,母妃在世时又是深得皇帝喜爱的宠妃,他自幼纵不算是众星捧月般长大的,也是时时有人敬着小心伺候着的。即便母妃去世后,他的处境大不如从前,那也从来没有人敢向云甄夫人这般视他为寻常。
    他越想越恼怒,什么文章不文章的,早已抛之脑后,满心满眼只有云甄夫人和她的那一句“可惜急躁了些”。
    然而父皇对她的话却很是赞同。
    虽然面上带笑,但父皇口中所言绝非他满怀期待想听的。
    他往日同兄弟们争,同兄弟们夺,费尽心机拿来的一切,在云甄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