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阳公主-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述拥炉向后靠着,微微掀起帘子,看着外头渐起的雪,没有首尾地说了一句,“这场雪应当各地都落了吧。”
  不知道河南道冷不冷。
  回府时,雪粒子越来越大,黑色的马车顶上都被敷上了一层白。
  地上积了薄薄一层雪,脚步匆匆走过去时,行止间带起的风将雪粒子打起了小旋儿,转了一阵,随着书房门关上的声音,慢慢又落了下去。
  李述在桌后坐下去,提起笔来,将近日朝中与宫中事写作一封长信,细细地告诉了七皇子。
  太子要重新出山了,以后诸事都要慎重再慎重,否则一旦被挑出错来,太子党就会循着错,拼命将老七打压下去。
  一封书信流畅到尾,潇洒字迹满篇,直到最后,却忽然停住了。
  行云停,流水破,笔尖悬停纸上,显得十分滞涩。
  吧嗒。
  墨点子落了下去,摔在纸上,四溅开来,凝成一个抹都抹不掉的黑点。
  老七最近正在洛府督工。
  笔尖这才动了起来,这回的笔迹却没那样疏阔,反而横平竖直,仿佛稚子初习笔墨,生怕一撇一捺都要落错。
  “天寒日冷,多添衣裳。”
  她说。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完毕,补上了昨天的断更。
真的很不好意思!
*
感谢手榴弹和地雷:
与黑恶势力谈笑风生扔了1个地雷
还在吃上?g??扔了1个手榴弹
默俞扔了1个地雷
breathesky2007扔了1个地雷
萧然扔了1个地雷
云弓一骑扔了1个地雷
22859479扔了1个地雷
lalala~扔了1个手榴弹
感谢大家的营养液!
感谢大家的评论!

  ☆、第 82 章

  #82
  洛府地段; 无论是治理黄河还是赈济灾民; 用“不容易”三个字来形容,这都是夸奖了; 简直都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了。
  洛府是最先决堤的地方,李勤不查不知道,一查简直让人心惊胆战。堤坝都不知是用什么黑心材料修的; 比豆腐还脆; 好像一捏就要随风碎了。
  幸亏当时灾情发现及时,否则整个洛府都会被淹。
  因此黄河沿岸堤坝,修理任务最重的就是洛府地段; 得将整个堤坝从里到外翻修一遍。
  此地官员又大多无能,李勤事事都得盯着。
  可李勤是万万没想到,在其他州郡都推行的顺畅的事情,到了洛府这里; 偏偏就遭到了灾民的抵制。
  怎么有钱不先急着给我们赈灾,反而先去修什么劳什子堤坝?人命就这么不值钱,连堤坝都不如了?
  没办法; 拨下来的赈灾款项有限,就算官员一分钱不贪; 可赈灾款就那么多,平摊到每个人头上; 一碗粥只有几粒米,一件棉服一户人换着穿,如此凄惨; 也不怪民怨沸腾。
  种种怨言交织在一起,灾民除了领粥,就是成日价去堤坝上哄闹,堤坝修理的进度被一拖再拖。
  李勤焦头烂额,不知该怎么办。
  “还闹!修堤坝明明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怎么他们就这么短视!”
  听着营帐外灾民闹事的声音,李勤再好的脾气都被闹没了,在营帐里气得团团转。
  他就是想不通了,怎么那些人眼光不能放长远一点!
  正跺脚,营帐被人掀开帘子,紧接着传来两三声咳声,听一个声音道,“殿下别气,臣刚把他们劝回去。”
  洛府下辖,就静仁县灾情最重,堤坝也是最要重修的地方,闹事的灾民都是静仁县的,沈孝这个县令脱不了干系。
  沈孝以拳抵唇又轻咳了一声,嗓子微哑,“都是静仁县的灾民来闹事,说到底是臣管理不当。”
  他还是那身青碧色官袍,为了御寒,外头披了一件黑色的棉披风,饶是如此脸色冻得都有些青白。
  他比从前更瘦,反而显得更高,孤直一道身影。
  李勤见他这样,无奈叹了一口气,“也不是你的错,朝廷拨的赈灾粮就那么点,你的县又是灾情最重的县。”
  其实沈孝失势,李勤失去了朝中的一大助力,说不失望那是假的。但他也不是兔死狗烹的性子,更兼沈孝来河南道后,同他互相配合,实事的政绩做了不少,他心中的失望也渐渐散了。
  李勤低调了这么多年,在政治上并不像李述那么受不了输,如今也不觉得难捱。
  沈孝做县令做得是焦头烂额,这两个月没日没夜地忙着赈灾,忙着安抚灾民,可都见效甚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拨的赈灾款项不多,他什么本事都施展不出去。整日不是拨弄算盘精打细算,就是去其他州郡借钱周转。
  没办法,穷啊。
  不仅沈孝穷,府库也穷;不仅府库穷,国库也穷。
  今年大灾小灾不间断,国库花钱就跟流水似的。
  先是关中大旱,好不容易旱情过去了,可如今冬小麦才下地,要等关中长出粮食来,还要等明年夏天。关中百万人口嗷嗷待哺,都等着朝廷赈灾粮食。
  紧接着又是黄河出了事,修理堤坝又是好大一笔款项。
  因此到如今给灾民拨的赈灾款项,就真不剩下多少钱了,国库若是有肾,这会儿肾都要被掏空了,虚得不成样子。户部的官员成日价苦着脸,再问要钱就自杀。
  更兼洛府特殊,之前高进在位时,将洛府搜刮地干干净净,田间地头的百姓都是赤贫,又有这么大的灾情,失去了仅有的一点薄产,怨愤的情绪比其他受灾的县来得重的多。
  灾民无事可做,满心怨愤,穷凶极恶什么都不管了,就开始在堤坝这儿闹事。有钱治理黄河,凭什么没钱给我们吃饭?
  可以说李勤这修理黄河的差事能不能好好完成,就得看沈孝怎么好好赈灾。
  李勤也急,病急乱投医,困兽一般在营帐里转了几个来回,忽然道,“我问平阳皇姐要点粮去!”
  骤然听到这个名字,沈孝怔了怔,脸色微变,就见李勤已经冲到了桌后,提笔就要写信。
  沈孝忙道,“不行。”
  李勤手中笔一顿。
  他知道这俩出现了分歧,他之前担心的事儿都成了真。但犯得着为私事耽误公事么?
  就听沈孝道,“赈灾是长远事,明年秋天地里才有收成,大半年的时间,静仁县这么多人口,殿下可算过要多少万石粮食才撑的过去?”
  沈孝顿了顿,才以正常语气道,“她拿不出这么多粮。”
  “再者她若没来由地忽然运粮来静仁县,这事也太扎眼。就算折成银票,洛府粮价奇高,根本就不划算。退一万步讲,就算真从她手上得了足够的粮,别人问起来我怎么赈灾的,我又怎么说。”
  二人之间越少牵扯越好,不然谁知道陛下又想什么。
  李勤闻言,知道沈孝说的有道理,啪一声把笔摔到了桌上,“干脆我调兵过来,再有灾民闹事,直接抓几个带头的,看他们还敢不敢干扰本王修理堤坝的进度!”
  沈孝叹了一口气,知道李勤急了。
  不止李勤,他也急。赈灾一事沉沉压在他心头,再不好好安抚灾民,怕是天气越冷,越容易酿成大事。
  他选的本来就是下下策,最难走的一条路。如果他还留在长安,哪儿至于面对如今这困境,整日忙的看不到头。
  沈孝捏了捏袖中玉簪,不管如何艰辛,他总是不后悔。
  他沉下声音,劝道,“我知道殿下急,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带兵镇压灾民。您跟太子不同,不在朝堂和他们争,走的是民间的路子,更要拉拢人心。灾民闹事,虽说是短视,但到底是情有可原,若是为此调兵过来,岂不是要失了民心?”
  “这个法子也不行,那个法子也不行。难道就让他们成天闹事?本王这堤坝还修不修了?”
  李勤都有点不耐烦起来。
  沈孝掀开营帐厚厚的帘子,一道冷风从黄河畔直刮了过来。他却不躲,越冷越助思考。
  他看向不远处黄河岸边的堤坝,刚驱散了闹事的灾民,这会儿劳工又开始喊着号子干活了。
  大冬天的,但他们却干的热火朝天,不少人都脱了身上衣裳,露出精壮的身体来。
  黄河是个时不时出事的隐患,怠慢哪儿都不敢怠慢这里,户部勒紧了裤腰带,掏空了国库让七皇子修理堤坝。七皇子手又干净,不动这些钱,因此修堤的钱勉强算是富裕。
  沈孝眯着眼,看着冬日阳光洒在那些劳工身上,有一个想法忽然冒了出来。
  “臣有一个法子,能同时解决修理堤坝和赈济灾民的难题。”
  沈孝转过身来,笑了笑,“以工代赈。”
  *
  天冷路滑不好走,李述的信使足足花了五日才到了洛府,结果发现七皇子已经离开了洛府,去其他地方巡视黄河治理情况了。
  信使在洛府郊外捕了个空,只看到黄河堤坝上劳工忙忙碌碌,城外摆起了粥棚,粥竟然十分浓稠,插上筷子都不会倒,可排队领粥的灾民竟然数目不多。
  信使心中生奇,心想,洛府不是灾情最严重么,怎么竟没几个灾民领粥?
  这疑问跟了他一路,直到他在河南道边界上追上了七皇子一行,他进了七皇子营帐,将李述密信递了过去,终于还是没忍住,道,“小人还以为洛府遍地都是饥荒灾民,没想到……”
  李勤接过信,堤坝修理顺畅,他心情也好,一边撕信一边解释道,“本王正要让沈大人去上折子,说把这个赈灾的办法都推广出去。”
  信使忙道,“小人愚钝,到底是什么好法子?”
  李勤笑了笑,“正好,告诉了你,你回去也好给皇姐说一声,这都是沈大人的本事。”
  李勤简直是逮着机会就要做月老,拉红线拉上了瘾。
  “说也简单,不过就‘以工代赈’四个字。”
  “归根到底,一切事都是钱的事。洛府灾情重,可朝廷拨的赈灾款项不够,灾民饥饿,又失了地,无事可做,聚在一起难免要闹事,妨碍本王的堤坝修建。沈大人说,不妨就雇那些灾民来修理堤坝,一者他们能得口粮,不至于饿死,二者能让他们忙起来,不生事端,三者救济粮也能省下来,给那些动弹不得的老弱病残更好照顾。”1
  大道理说起来都不复杂,信使听得连连点头,十分叹服,“沈大人当真厉害。”
  有了这等政绩,三年考课后想要升官,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说罢话,李勤这才低下头去看信,一边看一边皱眉。
  太子重新出山,肯定会盯上他的。当初是怎么狠命去撕二皇子的,如今就要怎么狠命撕他,他的势力还远不如二皇子呢。
  李勤捏了捏信,知道自己从今往后要打起一万分精神,经手的事情不能出一点差池,否则被太子盯上了,不死都要脱层皮。
  黄河治理,他要更打起精神来盯着。
  李勤一目十行看到了信尾,目光就是一顿。
  天冷日寒,多加衣裳。
  哎呀这是平阳皇姐说的话么,根本就不像啊。没想到平阳皇姐除了在政事上帮衬他,还担心他的身体呢。原来平阳皇姐看着冷情,对他的姐弟之情还是很深的。
  李勤将信叠起,问,“皇姐还说了什么?”
  信使忙道,“没旁的话了,还有个包袱让小人送过来。”
  他拆下背上背着的包袱,放在李勤桌子上,“另外送了两个人过来,是百里挑一的好手,没跟公主出门过,不显眼。公主说注意安全。”
  哎呀平阳皇姐真是太照顾他了,他身边侍卫挺多的,她还专程给他送了俩。李勤简直都受宠若惊了,心想年关进京后一定要好好跟皇姐一叙姐弟之情。
  李勤拆开包袱,抖搂出一件灰鼠皮的大氅来,衬里细细密密,摸上去就觉得软,外头的面料却只是普通的墨灰色绸子,穿上身应当是保暖却不扎眼。
  李勤拎起来就觉得不对劲,这大氅都到他脚跟了,明显就不是他的尺码。且若真是给他做的衣服,外头的料子根本就用不着那么低调。
  这是给谁送的,简直是显而易见。
  嗨呀,自作多情了,李勤想。合着他就是个传声筒。                        
作者有话要说:  1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罗斯福新政,最重要的办法就是以工代赈。这里权作参考。
*
感谢地雷:
酥皮粉扔了1个地雷
默俞扔了1个地雷
JJ8586扔了1个地雷
感谢大家的营养液!
感谢大家的评论!

  ☆、第 83 章

  #83
  次日; 洛府黄河畔。
  一场大雪昨夜落下; 今日行马就格外艰辛,好不容易赶到黄河畔; 远远地就见乌泱泱一片人头,喊声震天响,声音混杂着; 就听不出具体内容; 只听出连天砸地的一片愤怒。
  沈孝下了马,喘出的粗气在干冷的空气里凝成了水雾。
  以工代赈施行了刚几天,一切都往好的方向走; 灾民有事可做,有粮可吃,沈孝也从繁重的赈灾里稍微抽离出来,有功夫琢磨别的事情。
  今早他本在县衙里筹谋着开春后的耕种事宜:黄河淹过的地方都盖了一层泥沙; 最是肥沃,等秋天时收成肯定会好。
  没想到就传来堤坝劳工聚众闹事的事情。
  李勤前几日刚离开了洛府。
  快年关了,他是皇子; 肯定要赶回去参加祭天和各种宫宴的,因此要在离开前最后一次巡视黄河沿岸; 确保没有大事。
  故洛府这段的黄河修建,这几日都是沈孝盯着。
  怎么会忽然聚众闹事!
  沈孝浓眉紧皱; 大步朝堤坝走去。行走间风吹开披风,直直灌进他胸膛里,仿佛一柄刀直插身体; 让他忽然生出些不好的预感。
  刚走了几步,身后就传来脚步声,侍从跑得直喘粗气,“大……大人,那位派人来了。”
  侍从比划了个“七”,沈孝这才停脚,“怎么了?”
  侍从喘匀了气,道,“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儿,就给您送了俩人高马大的侍卫过来,还有一身过冬的衣裳。”
  沈孝皱起了眉,这都什么跟什么?
  侍从又接着道,“还……还有一张小纸条。”
  侍从说着就伸手要去怀里掏,可沈孝一扬手,“行了,什么琐事非要在这关口说,等我处理这头的事再说。”
  又是衣裳又是侍卫的,估计纸条上也不是什么大事。七皇子怎么忽然变得婆婆妈妈起来了。
  毕竟目下灾民闹事是更重要的事情,沈孝脚步匆匆,继续朝河岸边走去。
  那张从信上专程被撕下来的,以稚子一般持重字迹写下的“天寒日冷,多加衣裳”,就没有被侍从掏出来。
  民怨非常激愤,沈孝赶到的时候,他们甚至都跟督工堤坝的兵丁起了冲突,有人甚至扛起了锄头铁锨就往堤坝上砸,堤坝修理刚上正轨,竟然就又做了废。
  看到沈孝身上那身青碧色的官袍,灾民汹涌的愤怒终于找到了发泄点,一个个眼红地就朝沈孝冲过来。
  沈孝只带了几个县衙捕快,都是些拿刀都手抖的货色,见劳工如此激愤,各个都吓得抖如糠筛。
  劳工扛着锄头,直直朝沈孝扑过来,可沈孝却根本不避,一双寒星似的眼直直就盯了过去,将冲在最前的劳工直接逼了回去。
  “闹什么闹,有什么事好好说,闹能解决问题吗?!”
  他冷着嗓子,怒吼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许是沈孝那身浑不怕的气势惊住了作乱的灾民,又许是他自上任以来跟之前只顾敛财的官不一样,是个干实事的人,灾民慢慢都静了下来。
  冲在最前头的人眼眶猩红,“大人,既然说是以工代赈,那我们都是凭力气挣口粮的,凭什么给我们吃的是发霉的陈米?”
  沈孝听的一愣,旋即斩钉截铁地否认,“这绝无可能!”
  怎么可能是霉米,那是要吃死人的,再怎么想省钱,也不会拿人命冒险。
  他忙道,“这件事一定是出了什么岔子,本官这就着令去查,保管给你们一个交代。吃霉米会死人,本官绝不会做那种事!”
  他话音刚落,就听灾民堆里一个人冷笑了一声,“大人,你说不可能,可已经吃死人了。”
  人命消息突如其来,直接就砸在了沈孝身上,他没站稳,趔趄了一下,看到面前的灾民一个个眼眶都红了,像是难过,可更像是愤怒,都死死盯着他。
  先是受灾,死了多少乡里乡亲。再是迟迟吃不到赈灾粮,又有不少人去了。如今好不容易来了个以工代赈的法子,刚吃饱了几天饭,可没想到吃的是断魂饭!
  再怎么孱弱的百姓,这会儿都被激起了浑身的怒意。
  一双双眼睛像野兽一样死死盯着沈孝,难道这些官儿就真不把百姓的命当一回事儿?
  信不信他们反了他娘的!
  灾民纷纷都静了下来,只闻粗重的呼吸声,紧绷的弦一触即发。
  沈孝知道自己若是现在劝不住他们,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他忙道,“诸位放心,本官一定彻查此事,还你们一个公道——”
  “——公道个屁!”
  他的声音被一个愤怒的声音打断了。
  沈孝朝说话的方向看过去,那人的脸却隐在人堆里,只能听到他极有煽动性的话语。
  “咱们平白无故受了这么大的灾,土地牲口都没了,从前都是直接去领粥的,凭什么如今为了一口吃食,还要辛辛苦苦来干活?咱们受了灾,凭什么还要受累?”
  群情激愤之下,本来就没有什么冷静思考的能力,灾民眼眶更红,继续朝沈孝围拢过去,“凭什么!受了灾还要给你当牛做马,凭什么!”
  那声音又道,“什么以工代赈,说的好听,我看就是这位沈大人他想贪污咱们的救灾粮!”
  沈孝厉声道,“本官如有此心,天打雷劈!你们若不信,去我府上看看,若能找出一分余产,今日我就把命撂在这里!”
  他低声对旁边捕快吩咐道,“快去把那个说话的人给我揪出来!”
  捕快得令就往灾民堆里冲,那人的声音换了个方位,不知道又从哪儿飘过来了。
  “大家伙儿想想,市面上新米多少钱一斗,霉米又多少钱一斗?他说是让咱们干活挣口粮,自己帮自己,可事实上给咱们发的都是霉米,中间的钱他自己都中饱私囊了!”
  他的声音骤然就拔高了起来,响彻堤坝,“可咱们吃霉米吃死了人,天杀的官员,连咱们的命都恨不得吞下去。今日就毁了这堤坝,砸了他的县衙,抢了他的府库,再也不受他的欺负!”
  他的嗓音沙哑又粗粝,极有煽动性,灾民本就因吃死了同伴,正是心中愤怒时候,闻言立刻就开始骚动,纷纷往前冲去。
  捕快见灾民要涌过来,连忙就拉着沈孝后退了几步,沈孝却一把推开了捕快。来之前就派人去州郡借兵,但事情紧急,兵没来,没成想却已经到了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
  若是真让这些灾民过去了,烧砸县衙,那就是流民造反。
  沈孝知道厉害,扬臂拦在他们面前,拔声怒斥,“你们都给我退回去!谁敢再动一步,形同造反!”
  造反二字听得灾民一愣,都知道那是砍头诛九族的罪,更兼沈孝直挺挺拦在路中间,一副“有本事从我身上踩过去”的模样。
  灾民踟蹰片刻,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前进,可打头阵的人忽然感觉被人推了一把,直直就朝沈孝冲过去。
  有人先动手了,其他灾民也都来了勇气,跟着他纷纷扑了上去。沈孝顿时就陷在了人群里,左推右搡,被挤的站都站不稳了。
  跟他而来的捕快也都被灾民冲散了,沈孝正是孤立无援的时候,忽觉身后传来一股力量,一道力带着他往黄河边上走。
  仓促间沈孝回过头来,终于看清了那个煽动人心的人。
  陌生人,有一双鹰一样的眼睛。
  他根本就不是灾民,是谁派他来故意煽动流民作乱的。
  “你——”
  那人打断了沈孝的话,阴毒地笑了笑,“沈大人,一路保重。”
  “哗啦”一声,沈孝落水的声音被淹没在群情激愤的灾民怒吼中,一时无人察觉。
  *
  八百里加急,三日后消息传到了长安城,信使下马时腿都冻僵了,一路上拉屎撒尿都在裤子里,抬上宫殿时浑身都是臊臭。
  “洛府灾民叛乱,砸毁堤坝,烧抢府库,静仁县县令沈孝殉职,求皇上速速派兵镇压!”
  正元帝这几日身体刚刚好转,又开始在含元殿处理政务。骤闻消息,他猛然一拍桌子,桌上笔墨纸砚都跳了一下,“叛乱?!”
  赈灾怎么能出叛乱的事情,是不是沈孝中饱私囊,克扣了灾民口粮?
  前朝作乱就是这么来的!
  正元帝气急,噌一声就站了起来,准备绕过桌子去细细质问信使。可他忘了自己身体情况,站得太急,又怒火烧心,两厢交加,眼前登时就是一黑,只觉得脑子嗡嗡响成一片,还没反应过来,就觉得自己直挺挺向后倒仰过去。
  洛府前脚叛乱,后脚陛下大厥,卧床不起,无法处理政事。1
  没办法,一国政务必须有人担着,群龙怎能五首。于是太子刚解了禁足不久,就开始全面监国。
  东宫权柄更盛往日。
  所有人心里头都揣着琢磨——隆冬将至,陛下能不能熬得过去,这还另说呢。
  如今该去烧谁的灶头,这简直就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了。
  *
  五日后,含元殿。
  太子监国,第一件事就是下了一道急召,命七皇子李勤速速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