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明(完结)-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几千兵怕是要先整训改编,具体驻扎在哪个省也是未定之事,在下权限只此,不能再多做保证了。”
    话说到这里,也就足够,刘元斌的迟了下开口说道:
    “几位请回吧,那件事,咱家这边尽可能在年前办完……要是办不成,反正是山东兵马所向无敌,那就自己过来办了吧。”
    这些清查司派出的使者,在来之前,实际上已经是做了不少的前期工作,今天面谈就是个收尾。
    尽管这提督京营太监刘元斌回答地含含糊糊,而且在相谈的过程中一直是在哪里提条件,可有最后这一句话,已经是达到了比预想还要好地结果,已经是足够回去复命,并且立下了功劳。
    双方一直是客客气气,不过送出来的时候,却没有按照礼节,出来一名足够身份地军将相送,只是派了个亲兵头目带着人送了出来。
    那几名心腹军将和刘元斌都是留在了刚才的官署之中,想必是要商议刚才地事情。
    屋子里的声音放得很低,就算是站的最靠近的亲兵也无法听清里面说什么,只能依稀的有几句话传出来。
    “……五城兵马司,小的倒是有些熟人……
    “……御马监的掌印原是……”
    “番子那边……早就是散去……”
    到了临近天黑的时候,从这边的住扎营地有不少人朝着城内跑去,在京师南边的一个大车店里,一名骑士把信戴在身上,快马赶往山东,如果可能的话差不多后天就可以有消息传回来。
    清查司山东盐帮系统的哨探在刘元斌的军营外盯着,这太监承诺是年前动手,可这都腊月二十五了,却还不见丝毫的动静。
    在腊月二十六那天,在二十三来拜访刘元斌的几名山东商人中,有一人来到了他的营地之中。
    李孟盖印确认的亲笔信,上面承诺了如果办了这件事,刘元斌和手下的两万楚军都会被安排到湖广一带,不愿意当兵的,三年屯田户之后,分地变成平民,刘元斌的五千余人将放到四川和湖广交界的府县去当武装盐丁。
    得到了这个信之后,刘元斌和手下的军将们都是彻底的放松了下来,而且信上的另外一个要求更让他们心安,齐国公要求他们维持京城的治安,不允许京城出现骚乱和趁火打劫等等恶性的事件,尽可能的维持原状,平稳过渡,山东做出这样的命令,那就说明不是捞一票就走的军阀,而是有长远考虑的。
    腊月二十八那天的晚上,京城中偶尔听到一两声鞭炮,不知道是谁家没心没肺的还在准备过年。
    不过整个的京城很快就是安静下来了,皇帝在绝望,富贵人士在观望,百姓平民则是在等待,那山东又不是鞑子,还是名声不错的兵马,来就来了。
    二更刚过,三更未到,在寒冷的冬夜中,刘元斌所在的大营突然间喧闹了起来,看着各部的人马都是衣衫整齐的跑出来列队,就知道这是早就有预备的行动。
    在这奔跑之中,如果有谁的动作慢了,军官们也不喝骂,直接就是一棍子或者是一鞭子抽打过去,大半个时辰左右,士兵们已经是列队完毕,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难得的高效率了。
    大营正前方的木台周围***通明,很少出现在士兵面前的提督太监刘元斌在几名将官的簇拥下站在木台上。
    没过多久,每名士兵都是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紫禁城之中有奸人妄图劫掠圣上到关外鞑虏那边去,现在时间紧急,已经顾不得规矩,大军直接进京勤王。
    只要不是傻子,众人都知道进京城要干什么,不过刘元斌对士兵们一直是不算苛待,这就足以掌握住部队了,大家甚至都能猜到这次进京背后到底是闪动着谁的影子,训话完毕,没什么骚动的各营在军将的带领下朝着京城的东门开拔。
    深夜这个时分,京城九门早就是紧闭,可大军默默的开到门口的时候,中下层的军官和士兵们又是惊讶了一下,城门已经是敝开,甚至还有为他们照明的灯笼准备……
    崇祯十七年腊月二十九,清晨起来的京师百姓发现在各个路口有全副武装的京营士兵把守,整个京城都有一种肃杀的气氛,中午消息渐渐传开。
    崇祯皇帝被潜入京师的满清鞑虏刺客刺杀,首领太监王承恩舍命救主,也是不幸身亡。
    刺客已经被连夜进城的京营兵马围歼,暂时维持京师治安的提督京营太监王承恩发文告:
    “京师纷乱,请齐国公尽快入京主持大局……”
    崇祯纪年就在这一天终止了,据说刺客们杀皇帝的时候,没用刀剑,而是用白绫勒死。
    ……
    荒诞!





    正文 第五百二十三章 遇陛下 此生无憾
     更新时间:2009…11…23 0:14:26 本章字数:3244

    清鞑虏的刺客刺杀。现在的鞑虏那边。就连这个黑锅都传不过去。那里谈什么派刺客。
    这个解释。就连刘元斌手下自己的兵马都不相信。更不要提京师的百官百姓。不信是一方。可大家都是从心里松了口气。崇祯皇帝这么呆呆的在京师之中。实在是让山东甚至是让京师的官民难受。你说你要是懂做事。想要保全己性命。那就应该顺水推舟的封齐国公为齐王。然后加九锡。齐国公|人虽然是出身草莽。可做事一向是光明正大。肯定不会要你的性命。最起码下辈子富贵不愁。
    你要是想重新振作。天下人都知道太子在江南。那边也有成规模的基业。为什么不快些前往南京。保存大明的一丝实力。京师这边。除却孤城一座。已经成了被齐国公圈起来的死的。
    可你就这么呆在皇城里面。每日间说自己无错。就你是圣明之君。天下都是亡国之臣。亡国之民。
    这么一块招牌在那里。总有些忠心不开眼的军将要护卫。这一护卫少不的要和齐国公的马开战。这一开战。大家的安全和财产就不到什么保证。至于有官位的位的还想在新朝博个富贵。如果开打。把齐国公的火气打出来…连累着大跟着获罪。那岂不是耽误大事了。
    结果到最后。是刘公公看的明白。领着人进宫替大家了解了一桩心事想想这几千年。被下面的人勒死的皇帝有谁。还是亡国之君的。啧啧那不就是隋帝杨广吗?不懂变通的崇祯败坏了大明的三百年江山不说。还给自己找来了这样的骂名。
    所谓东林浙党楚党。甚至依附'官的阉党。以及和大明朱家有各种各样关系的贵武官集团。平素里都是把忠君爱国的口号喊的震天响到了崇祯皇被“鞑虏刺客”刺杀提督营太监刘元斌名不正‘不顺的接管了京师的防务。却没有一个人发出什么义愤或者是忠心的言语。
    尽管大家心中也是。这刘太监连皇帝都敢动手下人想要有什么反动。那凶神恶煞的楚军可不会客气。
    要说这二万多兵已经算做不错了。除却横蛮霸道。有时候买东西不给钱之外。基本上还算是军纪严明。不烧杀抢掠。做哪些伤天害理的勾当必是维持治安给那山东的齐国公做个样子看看的。
    刘元斌在做成这事情之后。连夜给山东在京师的代表送信几名使者也不避讳。换上了刘元斌手下兵卒的衣服之后。直接是进宫查看。然后在京城出发。趁夜向山东发出了六百里加急的急信。又有几名信使。向着已经进入武清县胶州营先头部队。还有已经回到河间府天津三卫等待消息的河北总兵张江发出了信息。
    二十八做成的这桩事。腊月三十的凌晨李孟接到了消息。不过这没有打搅他的睡眠。因为他正在老太监刘福来的房间之。
    老人的身体到了这年纪。突然性非常的大。本来感染了风寒。以为是小病。而且在腊月二十七左右时候还有了好转。谁想到了腊月二十九病情却急转直下。被请来看病几个山东名医都是战战兢兢。
    一名医术精深。据是给世代给看病的一名老医生猜测说。老太监刘福来可能是在年轻的时候的过什么病症。当时没有好利索。这次感染风寒。一并的引发出来。结果成了这种不可收拾的局面。
    好在李孟尽管在孔那边被传的好像是个杀神。但接触下来倒是个讲道理的人。几名医的了丰厚的报酬之后。还是交代了几句。无非是刘福来的身体怕是顶不过这几天。亲人们多陪陪吧
    腊月二十九日的晚。老太监刘的状态就有些顶不住了。陷入了昏迷之中。李孟身为子侄。也是陪在床前。
    京师那件事是胶州营排序第一等的大事。也就不管齐国公在那里。信必须要在第一时间交到他的手上。
    李孟接过信。挥|了下属。展开之后。说来也巧。就是这时候。刘福来从昏迷中醒转来。他的目光也是盯在信上。李孟会意。沉声的读了出来:
    “崇祯已死。”
    尽管李孟早知道这个结果。可还是禁不住一阵放松。边上太监刘福来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反应的更加激烈。本来很虚弱的呼吸也是变激烈起来。李孟有些着急。这么一番动静。在边上困的受不了的颜若然和木云瑶也是被惊。急忙的上前。一看到老太监般模样。都是有些
    刘福来的精神却逐渐的好起来。脸色竟然也有了几分红润。看到那两个女眷要去招呼郎中进来。连忙发声止住:
    “不妨事。不妨事。精神却比前几日的病的时候见好。先不要叫郎中进来。咱家和李孟说说话。”
    什么叫见好。屋中几人都是看的明白。老太监这根本是回光返照。李孟上前一步握住刘福伸出的手。却是低下头。不想让人看见他眼眶已经有些发红。这么多年相处下来。老太监刘福来的确已经和他是亲人了。
    边上的颜若然和木云瑶已经是忍不住流下泪来。强忍着自己不哭出声。那边刘福来的眼神都跟着渐渐的明亮起来。握住李孟的手。现在屋中的光线尽管明亮。他现在也只能是看见李孟一人了。
    刘福来带着感说道:
    “咱家上半辈|。下半辈子享福。这都是遇见了。”
    话说到这。整个人突然间变的虚弱灰败起来。那话也被一阵急促的咳嗽声淹没。李孟急上前。却看到老太监嘴还在颤动。向来是话没有说完。连忙凑过去倾听。却听到刘福来低声的说道:
    “。老奴遇陛下。此生。”
    然后再也没有什么音。李孟起身一看。刘福来脸上的微笑已经是僵住了。李孟转身冲着|外大声吼道:
    “来人。医进……”
    三名等候在外的胶州营军急匆的跑了进来。那边的木云瑶拉着颜若然闪到了屏风后面。一名军医在老太监的心口鼻间试了试。转身对李孟说道:“国公大人节哀。老人去了……”
    屏风后面的颜若然和木云瑶已经是出声来。听到这个消息。李孟闭上眼睛扬起了头。那几名军医都是躬身不敢看。很少见过齐国公如此失态的模样。还是少听少看才是最妥当的做法。
    李孟拿手在眼睛上揉了揉。没在房间中继续呆着。反倒是转身出了门。齐国公府管家罗西正在门外等候。李孟走出几步。才涩声的说道:
    “军国大事要紧。事从简。国‘府守孝三日。除却亲友之外。各处官场上下无需吊。”
    罗西恭恭敬敬的答应了。急忙转身去办理。李孟大步的走出了这片房间。下面的家人仆妇从四处赶过来。整个的齐国公府已经是变的喧闹忙碌。
    山东的这件事。只说是李孟自己的私事。对整的大局面影响是丝毫没有。京师的这次过年注定是冷冷清清。百姓们都是战战兢兢的观望。而京师百官和勋贵阶层。则是发疯了一样的互相走动商议。就是为了拿出个章程出来。
    这投靠也是分三六。大家抱成团来。就可以卖个好价钱。要是零零散散的过去。不一定会的到什么好处。没准备还被对方压价。
    目前的刘元斌算是京师留守。他这几天却有些焦躁。京师的治安有些控制不住了。大面上好。可京师这等大城可不是两万兵就能顾的过来。眼看就要被招降。就连刘元斌自己这两万兵都是人心惶惶的。城外的近十万京营兵马在听到崇祯皇帝被“刺杀”之后。从军将到下面的军兵。人心一下子就完了。紧接着就是大溃散。京师被刘元斌的嫡系兵马牢牢控制。他们也知拿不下。就能是向着周围流窜。
    京师附近的皇庄和勋贵庄众多。这次也是遭了大难。被这些溃兵窜进去。烧杀抢掠。祸害的不轻。
    大队人马进不了京师。可有些胆大包天的溃兵和小团伙。也是趁乱混进京师。在城中做些浑水摸鱼的勾。把城内的楚军和还在值守的衙役以及五城兵马司的军兵折腾的到处奔跑。苦不堪言
    腊月三十的下午。和承诺的一样。武清县的胶州营四个团赶到了京师。在天还没黑的时候。大炮已经被摆上了紫禁城和外城的城墙上。全副武装的山东士兵开始在街道上巡逻。安迅速好转
    同时。河间府的步卒和武装盐丁护庄队由河北军副韬带领。全面进入顺天府。剿匪平贼。
    济南府的驻军和武装盐丁则是|…河间府的防务。真定府保定府广平府顺德府大名府。北直隶境内各府开始由胶州营接管治安防务——





    正文 第五百二十四章 小偏厅定天下策
     更新时间:2009…11…24 0:41:41 本章字数:3420

    于天下来说,下一步就是天下如何分配,走势将会如山东来说,下一步则是尽快的接管北直隶和河南,消化这些地盘和人口,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对于济南来说,目前的第一等大事就是老太监刘福来的葬礼。
    新春佳节,齐国公府不想让这个丧事打搅了大家的兴致,可全城还是看不见一丝过节的气氛。
    就算是想要过年的,也都是去城外自己的庄园或者是其他府的亲戚家里凑个热闹,城内齐国公这边在办丧事,谁家敢喜气洋洋的过年。
    管家罗西牵头,山东巡抚颜继祖和布政使柳清嵩负责操办,甚至还有孔府负责礼节的人过来帮忙,一起来举行这个葬礼,老太监刘福来名义上是李孟的伯父,李孟此时的地位已经是贵不可言。
    要真是按照什么礼制之类的说法,这场葬礼要办的隆重无比,风光大葬,可是李孟这边有个严要求,三天内完成,不许太过张扬。
    想要让这个仪式又不失却了山东的面子,又要不太浪费时间,还真是让这几个人绞尽了脑汁,倒是孙传庭传出话来,说是如今齐国公的位置,有些事情都是给天下人看的,场面上还要过得去才好。
    有了这句话,厘金局那边立刻是划拨了银子过来,场面上总算是过得去,不过是缩短了点时间。
    正月初一到初七,本来是在家过年团圆的日子,分别在自己家中都有很高地位的郑芝豹、方应仁都是呆在济南没有回去,老大人仙去,他们这些亲近家族的晚辈,总要过来尽尽亲戚的义务。
    那慰问地厚礼自然不必说,海上的郑家,两淮的方家,那都是在天下间排上名号的富豪,银钱自然不会在乎。
    实际上,这尽管是丧事,郑家和方家的代表都是颇为的兴奋,现如今这个场面,是找个送钱地机会都难,齐国公这人又是个很讲规矩的人,平时送钱送礼没准还有反效果出现,今日间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趁机上前拉拉近乎,岂不是大好。
    郑芝豹和方应仁一个海上地大豪。一个是扬州府地富商。什么身份面子都不顾了。整日价地在齐国公府帮忙忙碌。好像是亲戚子弟一样。为地就是套近乎。
    可惜齐国公已经是有了计划。丧事仅仅办三天。要不然时间长一点。可以更加拉近关系。让齐国公有好感。
    李孟知道现在自家要办什么婚丧嫁娶地事情。肯定会有大批地无关人士蜂拥而至。送礼卖好。而今是北方攻略地要紧时候。把精力牵扯到自家地事上。实在是太不明智了。
    但他还是低估了周围这些人地钻营程度。正月初三葬礼结束。老太监刘福来被李孟安葬在了济南城旁边地历山上。
    可送礼问安地人群直到正月十五那天都没有安生。山东六府地豪富之家。士绅大族这个不必说。河南、北直隶、两淮凡是能和山东挂上点关系地豪强和商人也都是纷纷派来了自己地使者。
    然后还有京师地官员勋贵。这些人地礼品和帖子是明着送过来地。南京城内地勋贵和官员也是都是送来了礼物和帖子。不过都是暗地里送过来。大体上江北地各省督抚总兵。都是摆明了投靠之意。江南地则是要做地隐秘些。
    按照这个算计,恐怕正月过完宾客还要不停的登门,不过李孟也懒得去接待,正月初四之后,也就只有管家罗西和亲兵统领黄平负责接待客人了,凡是送礼问安的,都是拿着册子记录下来,并且保证这名册上的名字,肯定会被齐国公大人看到。
    李孟在正月初四的时候,和家里人吃了一顿团圆饭之后,就开始和孙传庭商议接下来的各项事宜。
    在内书房的偏厅之中,孙传庭依旧是带着铁面,他全家被掳到山东来,他在山东不过是身边有妻子和大儿子,二儿子已经是在亲兵大队服役了,这个年过的也是冷清,还不如来齐国公府操持政务。
    双方清晨在偏厅见面,李孟的脸色比较阴沉,孙传庭起身问候了一句,就开始正题,山东的文牍工作是很高效的。孙传庭在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这种全力以赴的工作方式,大明官员,做事讲究是个从容,哪有这等好似商人一般的勤勉不休。
    但时间长了,孙传庭反倒是对这样的体系颇为习惯,而且加以改动,让其更加适应胶州营的系统。
    在偏厅中摆着一个宽大的书案,李孟面南背北的坐着,孙传庭和几名亲卫一起来到的门前,几名亲卫抱着藤箱走进来,在书案前依次放下
    孟行礼后退了出去。
    外面带上门,孙传庭弯下腰,把藤箱中的一份份文卷拿出来放在桌上,李孟这些日子脑中一直是在回忆刘福来言语行动,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这还是第一个身边的亲近人死掉,这提醒李孟,现在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自己很身边的人也是有生老病死,也会离去。
    老太监刘福来帮了自己这么多,眼见着富贵将成,却突然间这么走了,李孟心中不好受。
    书案靠着孙传庭的那一半很快就被文卷铺满,孙传庭拿着墨在砚台上磨了几圈,掂起毛笔,刚要开始今日的日程。
    李孟沉吟了下,开口说道:
    “孙先生,把脸上那劳什子的铁面摘下了吧,憋闷了这么长时间,今后不用带了。”
    听到李孟的这句话,孙传庭身体僵了下,然后用很缓慢的动作躬身抱拳说道:
    “多谢国公大人的恩典。”
    以孙传庭的想法,自己出身隐密,尽管能为李孟参赞机要,做的是宰相一般的人物,可这辈子恐怕都不能以真面目见人了,毕竟他是被李孟用见不得光的手段从诏狱里面弄出来的。
    没想到今日间却被李孟告诉,可以用真面目见人,在济南还真是有几个人见过孙传庭,比如说巡抚颜继祖,孙传庭面具刚刚摘下,却迟疑着问道:
    “国公大人,巡抚颜大人曾经见过下官一面,这会不会有什么不方便?”
    “不妨事,不妨事,你为本公做这么多的事情,真面目示人又如何,天下人只会羡慕你的运气,又怎么会多说你什么。”
    孙传庭摇摇头,苦笑了下,把铁面具放在了桌子上,因为带了许久这个铁面具的原因,孙传庭的脸色变得苍白了些,鬓角和发际也是同样有白色,当然,这就不是因为光照不足的原因,孙传庭直接是捡起了最靠右的一份文卷,打开之后,开口问道:
    “南京城那边应该在正月初八左右才知道消息,下官推测,南京百官首要做的事情是推太子朱慈即位,崇祯当年应该已经是有类似的打算,毕竟刘宗周已经是去就任礼部尚书,马士英这边去就任兵部尚书,架子差不多搭齐了。”
    李孟低头沉吟下,开口说道:
    “一定要让马士英到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告诉扬州方家,不要怕花钱,把那些关系都活动起来……息也放出去,崇祯的老婆孩子我不感兴趣,也不想对他们如何,安安分分的,我也许他个侯爵的位置,做个太平富家翁,还是能给他的。”
    孙传庭笑笑,南京和江南各处的事情,根本不是问题,不过是按部就班的做罢了,他在那文卷上批注了几笔,然后拿起另外一份,继续说道:
    “平南将军马大人的军报,说是当年大军去往开封的船队,加上两淮商人们的船只,已经足够渡江了,今年二月十五之后,随时可以渡江而攻。”
    “安排侯山去济宁州和两淮一带督办此事,当年的船队就是他的手尾,这次做也是熟门熟路。”
    孙传庭又是批注完这一份,拿起第三份的时候,想了想问道:
    “国公大人,眼下北直隶已经全在我山东控制之中,京城乃是天下魁首之地,国公大人还是早去坐镇为好。”
    李孟接过那第三份文卷,听到这话,摇头说道:
    “还早,我不想现在就把自己圈在那皇城里面,人呆在里面就变傻了,还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北直隶的盐丁和护庄队要尽快的扩建,传令给河北总兵张江,对于那些祸害地方的溃兵,该杀就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