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造反成功后-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曹家能交代这边对陶氏多有照顾。
陶氏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当初是我自请离开的。”
严舒锦忽然想到于姑姑提到的一件事情,曹家的三爷是外室所出,不过自小被养在曹老夫人身边,曹老夫人对其照顾有加,甚至多次去娘家,才说服娘家把侄女嫁给了这个外室子。
“陶氏你既然是宫中出身,为何会给曹老爷子当外室?”严舒锦倒不是故意去揭人短处,而是这中间着实让人怀疑,陶氏曾在宫中不管是当宫女也好当女官也罢,怎么看都与曹家扯不上关系,就算真有什么,也该是给曹老爷子当妾室,而非外室的:“还有一件事,你是怎么出宫的?”
是先和曹老爷子有首尾还是先出宫,也是让严舒锦怀疑的地方。
于姑姑倒是知道一些,只是此时不好开口。
陶氏其实不愿意说太多关于曹家的事情,毕竟她的亲生儿子还在:“前朝皇帝喜欢狩猎,更有一个私下的爱好,猎人。”
严舒锦有些疑惑,看向了于姑姑。
于姑姑低声说道:“前朝皇帝喜欢选宫中容貌姣好的宫女或儿童,把他们带到猎场,让他们四散逃跑充当猎物。”
严舒锦已经明白过来了,吸了口冷气,她并不知道这件事,甚至没想过有人竟然会喜欢做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
陶氏说道:“有些世家是知道这件事的,只是并不会去干涉阻止,那时候曹老夫人的儿子走丢,不知道为什么就出现在这个猎场里,我当时也是被选中的猎物,见这样一个小男孩很可怜,就带着他藏起来,躲过了那一次的狩猎。”
“躲过了那一次的狩猎?”严舒锦问道:“你的意思是,还有第二次?”
“对,就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陶氏语气带着讽刺:“没有死的‘猎物’都被养在山上,每天会有人扔一些食物,然后等前朝皇帝再一次来狩猎之前,还会再送进来一批猎物。”
严舒锦没忍住骂了句脏话,只是曹家的嫡子会出现在这其中,怕是有阴谋在里面,或者是被人设计的,是曹家的政敌?还是旁的?
如果曹家的嫡子就这样死了,等曹家知道真相了,会甘心吗?
不说曹家,就是当时前朝的皇帝知道了这件事,怕是心中都要忌讳曹家了,这样的话也给了其他世家机会,曹家哪怕势力再大,也不能明面上和皇帝作对的。
陶氏想到那时候的日子,如果不是心软为了那个孩子,她恨不得直接死了好,而不是过着那样朝不保夕的日子:“后来曹家的人来,就顺手把我们都给救了。”
严舒锦点了点头,这样的话也就说的过去了:“那你怎么成了外室?”
而且这也说的过去,为什么曹家早早开始支持自家伯父。
陶氏有些羞愧,说道:“是我……我动了不该有的心思,趁曹老爷喝醉,爬上了曹老爷的床,是我对不起老夫人。”
严舒锦皱眉。
“我无颜留在曹家……”
“不对。”严舒锦直接打断了陶氏的话:“你在撒谎,这根本说不过去。”
陶氏神色变了变,却不愿意再说:“是我爬上了曹老爷的床,没曾想一次就有了身孕,生下孩子后自请离开。”
严舒锦皱眉。
陶氏说道:“我发誓,这件事和曹家没有任何关系,公主……求您不要再问了。”
严舒锦微微垂眸说道:“也好。”
陶氏松了口气。
严舒锦说道:“你要是还有什么需要收拾的东西,明日早上就让侍卫陪着你去收拾,我们巳时出发。”
陶氏动了动唇说道:“是。”
其实她不愿意去京城的,可是又有些期待回京城,想要再见到那个人。
严舒锦说道:“玉润带着陶氏去休息。”
“是。”
玉润引着陶氏离开。
严舒锦才皱眉说道:“于姑姑,你觉得陶氏说的是真是假。”
于姑姑恭声说道:“陶氏说的这几件事,倒是对的上,只是真假,我也不太知道了。”
“我觉得这位曹老夫人很奇怪。”严舒锦手指轻轻敲着扶手:“难不成是感激陶氏救过自己的儿子,这才这般善待曹氏的儿子吗?”
于姑姑忽然想到一个传闻,低声说道:“公主,曹老夫人是曹老爷的继室,按照曹老夫人的出身,本不该给人当继室的,当初这桩亲事订的突然,怕是其中有什么隐情,除了长子外,其他子嗣皆为妾室所出,而且曹老爷和曹老夫人关系极其冷淡。”
严舒锦想不明白,只是问道:“曹老夫人是个什么样子的人?曹家呢?曹老夫人的娘家没出面吗?”
如今曹家的当家好像是曹老夫人的儿子,而曹老夫人一直深居简出的,严舒锦只在过年的时候见过一次,不过说话的多是曹夫人,曹老夫人很是安静。
于姑姑说道:“倒是听说曹老夫人乐善好施,其余的并没有什么了。”
严舒锦点了点头,想不明白就先抛之脑后了,她觉得这件事应该和钟家的事情没什么关系:“任家呢?这边的知府……我记得杜先生提过,也是最早投靠伯父的人。”
当时城里的人根本没有抵抗,知府带人打开了城门。
“伯父好像还嘉奖了他。”严舒锦有些不记得了:“好像过年的时候,还有单独的赏赐。”
第177章 金包子生病了
严舒锦已经想起来了; 此时觉得有些一言难尽; 钱将军是伯父看好的人; 而容将军是被戒备的; 可是最后钱将军投敌了。
如今一个被伯父看好的知府; 私下和世家勾结; 侵占土地。
严舒锦心中都有些期待伯父知道这些事情的心情。
哪怕躺在床上; 严舒锦还是想着任家的事情,又觉得好像辜负了楚先生的一番好意,他本来不想让自己参与到这些事情之中,直接站在世家的对立面的; 可是没曾想,不过是在蔡城歇脚一日,就让严舒锦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这还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不过到底要如何去做; 严舒锦还没想明白,说到底这件事的选择也不在严舒锦这里; 而是要看严帝。
其实严舒锦心里明白,伯父此时会动世家; 却不会涉及到世家的底线,隐田哪怕要查,也不是这个时候,钟家……可能得不到真正的公道了。
就算有严舒锦帮着出面; 最多钟家的三兄妹能要回地和一些赔偿,任家损失的只是银钱或者一个管事而已。
这件事哪怕证据齐全,任家都可以推到管事身上; 只说毫不知情就是了。
而能做出这些事情的管事,一般卖身契都是在任家的,哪怕知道是死罪,这些人也都会把罪名承认下来,除非他们知道任家要完蛋了,否认绝对不会出卖任家的。
严舒锦想了一会,缓缓吐出一口气,强迫自己不再去想,闭着眼睛入睡了。
什么时候睡着的,严舒锦都不知道,只是梦见了那个中年和尚,一下子就惊醒了,此时天色已经微微亮,严舒锦捏了捏鼻梁只觉得满心的晦气,忍不住嘟囔道:“我连韩宁安都没梦见过,怎么梦见了一个大和尚?”
严舒锦甚至有一种诸事不顺的感觉,这也使得在见到蔡城知府的时候,严舒锦依旧是面无表情的。
蔡城知府很会为人,他带着夫人来送行的,还准备了不少东西,大多是蔡城的特产,知府夫人还特意准备了不少姑娘家爱吃的东西。
知府夫人是个微胖的妇人,容貌更是普通,就好像普通的妇人一样,只是说话的时候,轻声细语的,让人觉得很是顺心:“也不知道公主喜欢什么,就每样买了一些,只是不如公主平时吃的精细,公主只当尝个新鲜。”
哪怕因为没睡好而心情不佳的严舒锦,此时神色也缓和了许多,说道:“有心了。”
知府夫人笑了下说道:“公主不嫌弃就好。”
严舒锦没有说什么,只是在送知府和知府夫人离开的时候,让于姑姑送了一些皮子。
于姑姑也是个会说话的:“公主年岁小,这一路着实累了,太后想的紧,大家也不敢多休息。”
知府夫人闻言偷偷取下腕上的金镯子塞给了于姑姑:“多谢姑姑提醒,我们老爷这也是第一次见到公主,就怕不小心惹了公主不喜。”
于姑姑笑了下,直接收下了镯子说道:“公主若是不喜,哪能送这些皮子?这可是公主在西北特意收来的,想要带回京城送给太后、皇后和王妃的,这一路上可从没给过旁人。”
皮子虽然值些钱财,可是知府这样的人家也不是用不起的,如今在于姑姑口中,又贵重了许多。
知府夫人也是笑了起来,两人又说了几句,知府和知府夫人这才离去。
马车上,知府脸上的笑容消失了,说道:“夫人觉得如何?”
知府夫人一时也拿不准:“其实细想永福公主往日的所作所为,手段直接但都暗和圣意,说到底那些是她自己想的还是得了吩咐才去想才去做的就不得而知,只是这次西北之行,陛下能让永福公主孤身前往,给暗中前往的宣王打掩护,想来永福公主也是有些本事的。”
“夫人觉得钟家的事情……”知府在今早才知道钟家那三兄妹和陶氏都被永福公主接走了:“要不要与任家打个招呼?”
知府夫人沉思了一下,说道:“这件事还是夫君拿主意,我一个妇道人家总归见识短了一些,只是觉得永福公主的态度不像是要与我们为难。”
若是真的要查钟家的事情,怎么也不可能次日就离开,要是说不查的话,却又把陶氏和那些个孤儿一并带走了,着实让人费解。
而且永福公主对他们的态度,也是奇怪,说对他们有意见偏偏又送了皮子给他们,虽然天气已经暖和了,快用不上了,可这也是特意从西北那边收了带回来的。
“其实从束城到蔡城一路枯燥没什么风景,马车里也是憋闷的慌,而且坐着也并不舒适。”知府夫人说道:“就算我这样的年纪,这一路怕也是要不舒服的,公主年岁还小,想来也受了苦头。”
知府闻言也觉得有理:“若是真的有意见,想来也不会收了那些礼,而且这位于姑姑一直跟着永福公主的,她还特意解释了一番。”
知府夫人点了点头,却依旧觉得心里有些不对:“回去仔细把钟家的事情砸实了,就算……夫君记得所有事情都往任家管事身上推就是了。”
知府有些犹豫,思索后说道:“我知道了,我这就回去与任家写信说一下。”
两个人又商量了一下,觉得已经妥当了,才不再吭声。
于姑姑直接把手镯给严舒锦看了。
严舒锦笑了下:“瞧着这重量,想来是知府夫人特意戴着就为了送人用的。”
于姑姑随手放在桌子上,说道:“公主可是身子不适,要不要请太医来给公主瞧瞧?”
等人走后,严舒锦就歪在了椅子上,有些懒洋洋地说道:“不过是没睡好,不耽误上路的。”
于姑姑有些心疼,发现严舒锦虽然没什么精神,脸色却是极好的,这才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特意在马车上多铺了几层被褥,等上车后,严舒锦就可以躺着休息。
果然没多久,严舒锦就睡着了。
赵忠也听说公主身子不适,有些担忧,来问过后,确定没什么大碍,这才说道:“只是这次启程的晚了些,怕是要在路上休息了。”
于姑姑果然有些担心,说道:“没有能借住的地方吗?”
赵忠说道:“我去问问侍卫。”
于姑姑应了下来。
赵忠又去问侍卫,这一路的行程都是他们安排好,经过赵忠同意的,此时被问了,倒是有一个中年侍卫说道:“我记得再走大概一个时辰,从一条小道过去,走半个时辰的话有一个小村子。”
“安排人去确定下。”赵忠说道:“总不好再让公主风餐露宿了,若是没问题,提前让人把屋子打扫干净,多给些银子就是了。”
“是。”
侍卫队长当即安排了中年侍卫带着几个人先去探路了。
于姑姑担心严舒锦身体不舒服,特意留在马车上守着,让玉珠和玉润去把陶氏带来的那十一个孩子登记一下,看看那些孩子都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年纪多大。
严舒锦醒来的时候,还是觉得头有些疼,就连胃口都有些不好了。
于姑姑轻声把赵忠的安排说了一下:“马上就要到了,公主到时候好好休息一下。”
严舒锦嗯了一声:“姑姑一会请太医来一趟。”
哪怕严舒锦不说,于姑姑也会去请太医的。
村子很快就到了,赵忠看了眼心中松了口气,这村子有些偏,而且他们从来没有来过,他心中不放心,只是如今瞧着村子人里面所有人加起来也才四十来人,其中大半还是老人和孩子,赵忠也就松了口气。
村长有些不安,他们还没见过这样多的人,村子里最好的房子就是村长家,如今已经腾出来了,村长家的妇人更是把屋子重新打扫了。
侍卫已经给了钱财与村长,并让人准备了热水一类的东西,吃食他们是不敢让外人去准备的,不过可以买一些菜一类的东西。
不仅村长家腾出来了,周围的几户人家也都给腾出来了,这才勉强够严舒锦一行人住,这些院子被用的,也都高高兴兴去和同村关系好的挤一挤,毕竟这一行人出手大方,只是借住一晚,就给了他们不少钱财,甚至还买了几只他们这边的鸡,比市集的价钱都高。
只是这些人身上都配着刀,看起来凶神恶煞的,倒是没多少人敢上前。
玉珠和玉润赶紧收拾了一间屋子,出来,严舒锦这才裹着披风下了马车,玉珠急匆匆请了太医过去。
赵忠一看也没心思和村长打交道了,只是让人赶紧把老母鸡收拾干净炖上,这东西最是滋补。
太医给严舒锦把了脉,又仔细检查了,说道:“公主太过劳累,最好静养两日,吃一些清淡的。”
严舒锦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太医说道:“公主今晚怕是会发热,我先去给公主抓些药,若是起了热,记得马上唤我。”
于姑姑正色道:“我记下来了。”
严舒锦已经知道赵忠在外面等着了,说道:“请赵公公进来。”
玉珠起身去请赵公公,玉润跟着太医去抓药熬药,于姑姑留在严舒锦身边。
赵忠脸上的焦急并不是假装的,如果永福公主出了什么事情,怕是他落不得好,太后和皇后有多疼这位公主,他都是看在眼里的。
严舒锦说道:“赵公公,我怕是不能跟着赶路了,只是姓魏的事情也不能拖延,你给我留几个侍卫,你明日带人先走吧。”
赵忠哪里敢让永福公主生着病赶路:“这……”
“我会写信和伯父说一声的。”严舒锦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他也不想落了病:“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 宝姐:人啊,只有爱惜自己,难不成还指望别人?
第178章 金包子的病情
还没到夜里; 严舒锦就起了热; 整个人躺在床上没有精神。
太医的药她已经用了; 又喝了碗清粥; 感觉有些力气了; 就起身让于姑姑研磨; 写了几封信; 因为有些无力,所以每封信写的都不多:“于姑姑,再把那些皮子按照我以前分的,都收拾好贴上签子; 一并让赵公公带回去。”
于姑姑说道:“是,公主我扶您躺下吧?”
严舒锦笑了下说道:“不用,我稍微动一下; 就自己去躺着了。”
于姑姑只是给严舒锦添了件外套,倒是没有再多劝。
“对了; 叮嘱赵公公对楚先生用心一些。”严舒锦说道:“如果伯父没有宣的话,就先让楚先生住到我家。”
于姑姑记了下来。
“陶氏和那些孩子; 也一并先送回我家。”严舒锦身边实在离不开人:“让母亲收拾个院子给他们住着,等我回去再说。”
于姑姑恭声应了下来,见玉珠和玉润都留在屋中,这才去办严舒锦吩咐的事情。
其实除了皮子外; 严舒锦沿途中还买了不少东西,都是送给谁的,于姑姑心中有数; 当即就去分了下,又贴好签字,这才去找了赵忠,把事情说了一遍,并把信交给了赵忠。
赵忠闻言赶紧央着于姑姑带着他去看了看那些箱子,又仔细辨认了一番,说道:“让公主放心,我绝对给办得妥妥当当的。”
这样能露面讨好的事情,赵忠肯定会用心的。
于姑姑又把楚先生和陶氏的事情说了一遍,赵忠都一口答应了下来。
赵忠说道:“我给公主留下二十个侍卫,包括侍卫队长。”
于姑姑正色道:“公主言这些都交给赵公公安排,不过太医……”
“太医自然是要给公主留下的。”赵忠一脸严肃说道:“等到了前面的镇上,我再请个医术高明的跟着就是了。”
于姑姑松了口气。
赵忠说道:“让太医选了用的着的药材,都留下来,东西都先紧着公主。”
于姑姑点了点头,也没有和赵忠客气。
赵忠也是有心的,留下的大多是王府的侍卫,和宫中的相比,这些人严舒锦也更熟悉一些。
关于严舒锦的安排,于姑姑也特意找了陶氏说了,陶氏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他们还有这么许多孩子,先去京城是最好的,当即同意了下来。
于姑姑说道:“王妃最是心善,公主还特意留了王府的侍卫跟着赵公公走,到时候他们会护送你们去王府的。”
陶氏说道:“多谢公主了。”
于姑姑其实注意到,她过来的时候,屋中这几个孩子神色有些不好,想来是发生了口角,陶氏正在这边劝说,于姑姑也没想参与,笑了下就离开了。
谁知道还没到门口,就听见里面的哭声:“我不要卖身,我不要当奴婢,都怪你,都怪你,这是拐了我……”
于姑姑脸色一变,虽然那哭喊的女孩马上被人捂住了嘴,可是于姑姑已经听了个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她记得陶氏收留的孩子中有几个女孩,哭喊的这个应该是略大的那个。
屋中陶氏脸色难看,那女孩是被另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捂住的,此事还要哭闹挣扎,陶氏却已经顾不上她,快步出门就看见门外面色阴沉的于姑姑,当即行礼道:“于姑姑,小孩子不懂事,嘴上……”
“无需和我解释。”于姑姑沉声说道:“既然这般不愿意,尽管离开就是,难不成我们还能拦着?”
其实于姑姑都觉得公主是操心钟家的事情才会太累,如今病了的。
于姑姑看着屋中那些孩子,直言道:“难不成你们觉得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王府伺候?若不是公主善心,你们连王府的大门都踏不进去。”
陶氏张了张嘴,却说不出反驳的话,其实她心里也知道,就算这些孩子想卖身王府都是不可能的。
于姑姑冷哼了一声:“京中不比旁处,陶氏还是好好教教他们什么是祸从口出。”
说完于姑姑直接离开。
陶氏还想上前,却不知道能解释什么,只能叹了口气,重新回屋。
有些年纪大些,已经懂事了的人惶惶不安地问道:“陶奶奶,公主会不会惩罚我们?”
陶氏摇了摇头:“既然于姑姑留下与我们说这些话,是不准备追究的意思,只是……”
钟宇更是不安,他一手搂着妹妹一手紧紧握着弟弟:“陶奶奶,是不是我做错了?”
陶氏看向钟宇,上前轻轻搂了搂他们说道:“你没有错,和你们没有关系的。”
哭喊的女孩狠狠推开捂着自己嘴的,她是几个孩子中年级最大的,也是陶氏收养的第一个孩子,对她难免娇宠了一些:“就是他的错!要不是他,我们也不用这样离开家。”
因为女孩的话,有些孩子年纪小,还没什么辨别能力,也觉得有道理,如果不是钟宇去告状,他们也不用这样匆匆的离开了家。
钟宇的妹妹钟妞妞才两岁,此时忍不住哭了起来。
钟妞妞还不太会说话,只是一个劲的叫哥、哥的。
“陶燕儿你够了!”说话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他自小被人拐了去当偷儿,后来自己逃了,被陶氏给救了,陶氏也给他办了户籍,就一直留在陶家,他平时也帮着照顾年纪小的,而且还会编些东西去赚钱:“只要是人,都会想要给父母报仇的!”
陶氏也说道:“燕儿,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也要为旁人着想。”
“而且于姑姑说的话,是真的,就算你想要卖身进王府,王府也不会要你的。”陶氏沉声说道:“王府根本不缺人伺候,你这样的性子……”
话还没说完,陶燕儿就扑到了陶氏的怀里,哭的可怜:“我怕,我害怕……”
陶氏也觉得心软,伸手搂着陶燕儿:“你害怕,旁人就不害怕吗?你说那些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会伤了弟弟妹妹们的心?”
陶燕儿却不吭声,只是哭个不停。
其实也怪不得陶燕儿,本来在家中过的好好的,虽然家中不富裕,可是衣食不愁的,而且陶氏对他们都很好,特别是对她,她心里也知道,因为自己是陶氏第一个收留的孩子,肯定比旁人特殊,自然日子也比其他孩子过的更好一些。
可是正在睡觉,忽然被人匆匆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还没等陶燕儿反应过来,他们又坐了马车要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