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皇太子-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姓被逼的流离失所!崇祯高居庙堂之上,何曾知道民间疾苦!十几年间,乱贼反王层出不穷,李某数次大败亏输,何以出山振臂一呼,便能有数万乃至数十万百姓附逆?说白了,还不是因为百姓苦大明恶政久矣!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草民为了能活下去,为了能为天下百姓谋取生路推翻暴政,何错之有!”

    “远的不说,元末之时,大明开国太祖皇帝,追随郭子兴反抗暴元,何也?蒙元乃是异族,心性残暴不把汉人当人,故而天下群雄并起,只不过是太祖皇帝笑到了最后,是以开创了大明社稷至今罢了。”

    “好一个猖狂的逆贼。”史可法出列,怒喝道:“就凭你一介草寇,安敢与太祖相提并论!”

    李自成哈哈笑道:“有何不敢,草民与太祖皇帝不同之处,无非成王败寇罢了,若非大明天降雄主,安知草名的大顺不能取暴明而代之!如今草民兵败被擒,无非一死而已,千刀万剐也好,磨体炼魂也罢左右不过一死,李某有何惧哉!大明若能如本朝这般国泰民安,百姓能够丰衣足食,自会永享太平,若有一日再现前朝故事,安知不会再有草民这样的逆匪横空而出,解万民于倒悬!”

    朱慈炯脸色渐渐变的阴沉,他亲审李自成自然有其目的,为了就是洗刷掉父皇、母后身上的污名,只是如今李自成侃侃而谈,渐渐已经背离了他的宗旨,尽管无形之中将他的威望再次拔高,但这种拔高却是建立在贬低父皇的前提之上,这就实非他原本之所愿了。

    但是李自成说错了,从大势上来讲并无错处,尤其还是在朱慈炯知道原本历史的前提下面,尽管取代大明的是满清,但不可否认,李自成确实是有机会的,大明的军队在骨子里面已经烂透了,以至于最后扶持南明的主力多是反王的兵马,这确实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他现在完全可以将李自成叉出去,然后磨成血泥泄愤,但如此一来就有悖于他的初衷,朝堂上的话自有史官记录,这些说辞,到不了明天就会大白于天下,他朱慈炯这个若是让李自成住口,岂非有欲盖弥彰之嫌?所以他只能沉住气听李自成满嘴狂喷,却又无可奈何,可以说,李自成能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做到这一步,即便是死也足以笑傲九泉了。

第五百六十九章演戏(4)() 
朱慈炯脸色铁青道:“五年前,你率逆军攻入北都,皇宫大殿之上,父皇曾言‘满朝文武皆可杀,勿伤百姓一人’,此言想必你不会忘记,这说明父皇心里装着的还是百姓,祸民的只是官员,父皇充其量只是受人蒙蔽罢了,父皇在位之时,建虏崛起于关外,屡屡寇边祸大明之百姓,父皇为绝异族之患,不得已征民重税,为的难道不是肃清边患,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尓等宵小之辈,却丝毫不顾君父之忧趁势而起,让大明遭受内忧外袭之危,最后满清入关,更是险些让这天下一如四百年前落入异族之手,百姓复有累卵之危,就凭这一点,你也好意思说自己无错于天下,无错于百姓?你说父皇苛待百姓以至天下反王并起,难不成还比百姓论为异族猪狗来的更为惨烈不成!”

    李自成微微一滞,他兵败被擒,想痛快一死却不可得,别看表面如此硬气,实际上对于磨体炼魂之刑有着发自内心的恐惧,因为他本身就信神鬼道术,否则岂会重用宋献策,让一个道士成为大顺军的军师,甚至于每逢大战都喜欢让宋献策卜卦断吉凶。

    磨体炼魂,恐怖的不是将浑身血肉磨成血泥,光凭这一点未必比凌迟之刑酷厉到哪去,但炼魂!那可是生生世世受业火煎熬,永世不得超生啊!此刑之烈,空前绝后啊,人死之后转世投胎,几十年后照样是条好汉,但受此刑,炼魂灼魄,等于绝了再世为人的希望,李自成自认实难承受。

    神鬼之说朱慈炯原本也是不信的,人死如灯灭,哪来的投胎转世,但他的灵魂穿越到现代,遇上石传风还能通过道法穿越回来,于是他信了,深信不疑。

    可笑的是,李自成既然相信道术,那么岂能不知阴曹地府十八层炼狱,以他的所作所为,上百万人因其而死,他还想投胎转世,岂非是天大的笑话,不在地狱里面煎熬亿万年,岂能赎罪于万一!

    所以李自成只要不想尝试一下磨体炼魂有多惨,他就必须配合朱慈炯演好这场戏,为的自然是能有个痛快的死法,哪怕现在心里无比憋屈。

    李自成憋屈是因为自己被耍了,一个假崇祯在他目前慷慨激昂的说的那番话,便是他也不得不动容,然而甲申那一日的首尾,居然都是眼前这位少年天子一手策划表演给他看的,正主早就被救跑了,偏偏他现在还只能顺着朱慈炯的话去说

    “草民自然知道崇祯皇帝乃是受奸佞蛊惑,毕竟天下百姓也是他的子民,亦是草民的君父,君父可死不可辱,是以当初当初见崇祯欲持剑殉国,草民才出手相救,后寻了一相貌酷似之人换上龙袍李代桃僵,以此蒙蔽世人”

    朱慈炯精神微微一振,这个王八蛋废话半天可算是说到正题了

    李自成叹道:“草民当初虽杀入帝都,然而对于征服天下并无太大的底气,毕竟当年大明南方尚有百万军力,以大顺军力之悍勇,大明庸兵之孱弱,即便战而胜之也要迁延日久,故而当初阻止崇祯殉国,目的只是为了能多一个要挟南方的筹码,助草民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天下,至不挤也能与南方朝廷签订盟约,划江而治平分天下!”

    “恨只恨,刘宗敏目光短浅以至逼反吴三桂,吴三桂那老贼更是毫无气节可言,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引清虏入关,害的草民一片石大败以后将到手的半壁江山拱手让人,草民连战连败,本欲南下攻明,立足江南以抗清虏,没想到明军北上反倒让草民觅得生机,只是草民同时也认识到了明军的强悍,再无南下争雄之心,这个时候崇祯便成了草民手里保命的筹码。”

    “不管是为了谈判还是保命,崇祯对于草民来说都是奇货可居,为了不让崇祯有任何闪失,草民这几年对崇祯帝后乃至懿安皇后一直执礼甚恭,在他们面前从未以王相称,隔三差五还会亲身拜见,为的自是让崇祯他们能够好好活下去,勿生寻死轻生之念!”

    “草民造反自认无错,是因为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不反要么被官府盘剥至死,要么逃离乡土倒毙路途,反尽管死多活少,但未必不能搏出一条生路,更可以将哪些视百姓如猪狗的官员贵族如割韭菜一般通通杀光,草民为何只要抓住大明王族便必屠之,就是因为这群猪狗不如的东西向来以酷虐百姓为乐,他们心里何曾将百姓当成过朱家的子民,他们因为生的好便能作威作福,那么草民就要因为他们的出身而要了他们的命!”

    满朝文武低首沉思,李自成的话就像是将他们脸上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悍然揭开,顺带着还撕下一片血肉!

    圣人言,民为水社稷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朝廷官员不把百姓当人,百姓便要覆灭了这舟,杀官扯旗当真便有错吗?如果有错,圣人的话又作何解?

    苦读圣贤书,打通仕途路的儒家大臣没有谁不明白这样的道理,但真正将圣人之言铭记于心,用于治政治天下的又有多少?吟诗作赋、清谈妄议,满嘴仁义道德,处处号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官员遍地都是,但真正以解万民倒悬为己任的又有几个?

    李自成反了,十年前大明遍地都是反贼,无数官员破家灭门,十万往日里高高在上,被往日里连正眼都懒的看上一眼的百姓如猪狗一样屠杀,甚至烹食,冤吗?他们中间或许有些人冤枉,但更多的则是死不足惜。

    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为祸乡里盘剥百姓的时候或许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会有刀刃加身的一天,等到那一天真的降临,不知还有几位能记得当初走上仕途之时的雄心壮志,什么为民请命造福桑梓,早已不知抛到了什么地方,死到临头悔之晚矣

第五百七十章演戏(5)() 
“草民无错而有罪,造反虽是被逼无奈,但不可否认,这些年来因草民造反而无辜冤死的百姓何止十万!但草民之罪罪在百姓而不是官府乃至朝廷。”李自成慨然道:“成王败寇,草民若是赢了这天下,自然有的是办法来为自己赎罪,草民若为开国之君,亦可为万民称颂流芳万世,但草民输了,自然一切休提,唯死而已。”

    朱慈炯冷笑道:“你既知必死无疑,那么可曾想过怎么死才能赎己之罪,还能消了朕心头之恨!”

    李自成笑道:“草民有罪无措,但也说过草民亦有功!”

    “何功之有,朕便在这洗耳恭听。”

    “天下百姓苦崇祯朝暴政久矣,草民起兵造反掀翻了崇祯的皇位,让大明迎来陛下这样的圣君,以致民生恢复,百姓丰衣足食,草民不敢说对皇室有功,难道还不敢说对这天下百姓有功吗?”

    “草民杀入皇宫,崇祯帝欲殉国,是草民关键时刻救下崇祯性命,这些年来对崇祯更是恭恭敬敬不敢有丝毫逾矩之处,崇祯帝后毫发无损,饮食起居甚至比草民还要好上数倍,难道这不算对皇室对陛下有功吗?”

    “草民兵败逃亡大明境外,厉经恶战,诛灭哈萨克汗国,大明新军能不废一兵一卒拓土万里之遥,草民这难道不算对大明社稷有功吗?”

    “陛下问草民该如何去死,草民身陷囹圄,生死早已不由自己做主,怎么死无非陛下一念之间,何必又在草民临死之前折辱吾身”

    朱慈炯冷笑道:“你说的这些朕心知肚明,若非看在你对朕父皇母后还算恭谨的份上,你以为朕会与你在这朝堂上浪费口舌?不过你说善待父皇他们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这一点你就不用奢望了,你不死,朕如何给天下万民给大明的社稷江山一个交代,朕给你自己选择死法,既然你不愿,那朕便问问满朝的大臣便是。”

    说完,朱慈炯的目光看向朝堂上列班的群臣道:“李自成之罪,罪在不赦,如何处置,诸位爱卿可有谏言?”

    群臣沉默,只是李自成前前后后说的话让他们不得不去反思,天子问话自有大佬应对,他们还是免开尊口的好。

    陈子壮身为内阁辅臣兼任法院、检察院,这刑罚之事,自然由他出头分说最为合适,何况天子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李自成必须死,不死不足以平民愤,但看在其礼敬上皇、上后的份上,天子亦不打算让其死的太酷烈,这中间就是一个度的问题罢了。

    “启禀陛下。”陈子壮出列道:“李自成身为乱匪,罪大恶极论罪当诛灭九族并施以炼魂之刑,然李自成当才所言三功,臣思虑之后亦觉并非妄言,故臣以为可以一功减刑一等,一功可免炼魂,二供可消凌迟,三功可抵斩首,故而臣以为可赐其毒酒以留全尸,然天下百姓苦此贼谋逆久矣,不明正典刑不足以平民愤,故而臣以为可在承天门外对其施以绞刑,尸身埋于万民祠其精铁铸像之下,以为后世者诫!”

    朱慈炯沉默半响问道:“诸卿可有异议?”

    史可法首先出列道:“臣附议。”

    高弘图:“臣附议。”

    陈邦彦:“臣附议”

    满朝大臣一见内阁诸公皆附议,谁还会多说什么,是以一个个出列附议,李自成的结局已然注定。

    朱慈炯看了眼李自成,挥了挥手,两名押解李自成的战士随即将之带出了大殿。

    朱慈炯对于李自成配合着演完这场戏,基本表示满意,所以作为交换,他也愿意给李自成一个体面的死法,勉强也算是交易成功了。

    炼魂之刑确实太过酷烈,也真的是有干天和,是以在朱慈炯眼里这天下间有太多的奸佞应该去尝一尝其中的滋味,但如今的万民祠前不过有三人受此酷刑罢了,至于余下的哪些位置,朱慈炯是留给后世之君用的。

    磨体炼魂,国刑之极,不管是否有炼魂效果,其震慑意义终归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李自成解脱了,既然必死无疑,那么能有这么个‘体面’的死法,甚至还能落个全尸,已经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这一生落魄过,意气风发过,更曾辉煌攀至人生巅峰过,这一生,至此了无遗憾。

    次日,承天门外搭起一座三尺平台,平台上临时搭建而起的绞刑架,预示着一代枭雄李自成即将走上陌路。

    数万百姓围观行刑,现场喝骂之声直冲天际,对于李自成被判绞刑,百姓更多的是不满乃至不解,李自成啊,祸乱大明那么多年的反贼头子,数百万百姓因为此人而死,围观的百姓当中更有不少与之有不共戴天的刻骨深仇!

    这样的巨贼不被判处炼魂之刑都让百姓感到不可思议,凌迟之刑总该有吧,不少百姓甚至于都准备好了银子,就等李自成身上的肉被一块一块割下来以后,好在第一时间买来吃进肚子里面呢,现在倒好,李自成不要说被凌迟,便是连刀都不用挨,这让哪些死在其刀下的冤魂如何能够瞑目!

    承天门前的皇榜,宣布了对李自成的判罚,简单的阐述了之所以判绞刑的原因,而时政报上的评论文章,则是铺天盖地的讲述大明以孝治天下的核心理论,对于圣武大帝如此宣判善待上皇、上后的逆贼表示由衷的钦佩,毕竟李自成判死已经算是给万民一个交代,至于怎么死又何必计较过甚呢?

    如此勉强算是解答了百姓心里的疑问,百姓尽管依旧不甘心,可最终也只能勉强接受,因为李自成曾让崇祯帝后体面的活着,他们敬重的圣武帝因此给李自成留个全尸,说到底并不算过分。

    午时三刻,国之巨寇李自成被绞死于刑架之上,随后尸身被收敛,甚至还有一口薄棺盛尸,掩葬于万民祠精铁跪像之下,一代枭雄至此落幕

第五百七十一章郑家(1)() 
御书房内,九位辅臣相视无言,五年了,天子终于触及到了一项祖制的根本问题。

    海禁!

    大明的海禁缘自太祖皇帝,乃至太祖皇帝钦定的基本国策,为的是防止白银外流,是以有‘片板不得下海’一说,只不过最先打破这项祖制的乃至成祖皇帝,成祖皇帝为了能恩威万国,吸取更多的外邦对大明称臣纳贡,并期望通过海上贸易来增加国库收入,是以方有郑和七下西洋。

    然而这仅仅只是官方贸易,对于百姓的海禁政策并未取消,毕竟海禁的根本就是禁止民间互市,只是事与愿违,海禁政策最终只是造成民间走私与倭寇横行越演越烈,不得已大明朝廷再次恢复海禁,官方海上贸易陷入停顿,国库平白损失海量白银,一直到穆宗皇帝宣布废除海禁时,海上早已沦为走私巨寇的天下,前有汪直后有郑芝龙,倭寇横行无忌,甚至于发生几十名倭寇从杭州湾一直杀到南京城下的奇耻大辱。

    自隆庆开关以后,大明这近百年以来,海禁政策完全可以说是已经全面取消,因为隆庆开关的根本就是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贸易,也正因如此随后的万历、天启、崇祯三朝才能在海贸当中获取数亿两白银的收入,按照史学界的说法,若非隆庆开关,让大明增加了海量的收入,大明在内忧外患、天灾不断的大环境下,绝无可能撑得到崇祯十七年

    换句话说,其实大明的海禁政策早在隆庆年间便已结束,圣武帝要开海禁完全就是多此一举,但内阁九位辅臣心里非常清楚,天子嘴里的开海禁完全和海上贸易的海禁没有任何关系!

    圣武天子的海禁是要通过战争来实现海洋霸权,重点打击倭寇消灭所有走私武装,包括海外列强的远洋舰队,鼓励民间海上商贸,大明不仅进行官方贸易,还将对民间贸易实施保护,收取商税、海税,以此彻底断绝海盗的生存空间!

    内阁诸臣都很清楚,大明与荷兰、西班牙、英国等海上列强迟早要有一战,这和海禁不海禁完全没有关系,而是因为地盘!

    圣武三年,张献忠肆掠东南,留下一地废墟,偃武军趁虚而入,以维系东南防务为名成立东南军区,偃武军扩军十万,军力分布原各国重城,哪怕这些重城早已被张献忠烧成了一片白地,但满朝官员都知道,圣武天子的大略其实很简单,他若是说这块地盘是大明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移民和设置流官,比如西北四省以及辽东三省,在这两项无法达到的情况下,就派遣大军驻镇,名为军管,诸如最新成立的哈萨克军区。

    圣武四年中,东南成立军区,圣武大帝无疑认定东南原各国地盘就是大明的盘中餐,对天下诸国宣示了大明对东南地域的绝对主权,然后这一两年来,荷兰等海上军事强国舰队频频出现在东南海域,并在各大沿海重要港口建立基地驻军,如果仅仅这样也就算了,可最近几个月,各国驻港口大兵渐渐已有朝内地发展的趋势,顾骏没有得到命令,不敢擅自出击,因而请示天子,因此才有如今的海禁之议。

    如今松江上海船坞已有十二艘巨舰下水,并按照天子的意思在港口建造了大明第一座海上军事基地,两万海军在万长明、张煌言的操练以及实战演习下,已经完全适应海战的一切操纵,现在唯一欠缺的就是用大战来验证这一年多来的训练成果!

    一想到这,高弘图心里就在滴血,海军这一年来的花费堪称恐怖,撇开所有杂七杂八的开支以外,光是为了给海军实弹演习的军火费便超过了两千万!海军能具备如今不能确定的战力,完完全全就是用银子给堆出来的!

    如今大明每年拨给军队的军饷粮草,松山船厂的造舰费用,军火铸造费用等等俨然超过五千万,到了每年的盐税都已经不足以开支的地步,高弘图已经哭穷哭了无数次,这还真不是装穷,实在是真穷啊,大明三大主体工程外加无数小工程,这开支每天往外拨出的银子简直如天河倒泄一般呐,大明就算不差钱,也经不起这般折腾啊!

    圣武大帝什么都不错,就是太能败家了!

    军乃国强之本,乃是震慑四夷的利器,乃是让大明安定百姓民安的基础,为此不要说每年投入五千万,便是一亿也在所不惜

    这是天子的原话,高弘图差点没吐血,果断不继续废话,反正天子要国库拨银子就象征性的意思意思,大头天子要么掏内库银要么从银行拨,反正他没有

    朱慈炯确实打算海上动武,狠狠打击走私武装,肃清大明海域,这是大势,无从改变!

    但要动武,朱慈炯首先要面对的便是海上巨寇郑芝龙!

    郑芝龙海匪出身,崇祯朝不是没想过将其彻底剿灭,但可惜的是明军陆地上无能,海上同样是不堪一击,郑芝龙屡剿不灭,声势反而越剿越盛,崇祯即位之初,郑芝龙率大军进攻泉州,大破大明福建舰队,崇祯帝才不得已招抚郑芝龙,元年九月郑芝龙降明,授‘五虎游击将军’,此后率部镇守沿海,官至总兵、都督,亦官亦盗,聚三万众,战船千余艘,年入数千万两,身家豪富!

    时至今日,郑芝龙麾下已有海兵六万,战船三万艘,乃南方沿海最为强大的海上势力,即便荷兰、西班牙等海上强国亦在郑家舰队的手上屡战屡败,最后不得已退出这一片海域的贸易主导权。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郑芝龙这些年以来对于大明沿海地区的稳定还是作出了特殊贡献的。

    朱慈炯即位之初,便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驻镇福建,当然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那个时候,以大明的海上力量对于郑芝龙根本就无可奈何

第五百七十二章郑家(2)() 
册封郑芝龙等于是让朱慈炯被迫认可了郑家对于福建沿海的统治地位,郑家的旗号就是商船的买安权,挂大明的旗号却未必能免了被劫掠的风险,朱慈炯如何能够忍受!

    郑芝龙的海军名义上是大明的官军,可所作所为与海盗有何区别?只怕朝廷稍不顺从其意,便会叛出大明,想来在郑芝龙的眼里,大明新军固然强悍,但海上终归以他为尊,天子诏书与他而言,与废纸又有何不同?

    海疆是大明的海疆,不是郑家的!朱慈炯要想现实海洋霸权,彻底走在世界的前列,郑氏就是拦路虎,是必须清除的目标!

    以前朱慈炯没有底气更没有必要去收拾郑芝龙,因为他还需要郑芝龙在大明海军崛起之前,抵御荷兰诸国,让沿海百姓免受异邦荼毒,但现在已经没有必要,换言之,现在的郑芝龙对于朱慈炯来说已经没有丝毫利用价值!

    如今大明第一舰队拥有钢铁巨舰十二艘,火炮数百门,郑芝龙即便带甲数万,战船三千艘,在朱慈炯的眼里与土鸡瓦狗也没多大区别!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对比性,就好像是一个浑身挂着利刃的孩童,对着大明这个巨人张牙舞爪,而巨人想要击溃这个孩童,无非就是一拳一脚的问题罢了。

    “郑芝龙”朱慈炯喃喃念道。

    “启禀陛下。”史可法硬起头皮道:“南安伯驻镇福建,这些年来还算勤勉,抵御荷兰等国更是成效卓著,臣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