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皇太子-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是对的,那么反对的人自然就是错的。

    说一千道一万,主要还是因为朱慈炯对于历史上明末的绝大多数臣子内心深处感到失望,正如崇祯殉国前所说‘百官皆可杀,勿伤百姓一人’一样,明末时期的文臣和宋亡之时的文臣在道德操守上相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

    但朱慈炯想要堵塞的只是官员的言路,却没有打算堵塞百姓的言路,相反他准备大力提倡百姓论政,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加入到对政治得失的讨论当中,不但能听到最底层人民的心声,更能够对官员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后世网络舆论的威力朱慈炯可是知道的很清楚。

    提到舆论就不能不提舆论的载体之一报纸,眼看五老慢慢从思索中回过神来,朱慈炯眼中闪过一丝亮色道:“现如今读书人也好官员也罢,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清谈,不管对错都想要把自己的政治见解给说出来,朕和诸卿身处庙堂之高,想要听到底层士子乃至百姓的声音难之又难,但朕又不愿意天下大事全都由官员的嘴来告诉朕,那不仅少之又少,而且朕对各地灾害乃至民间疾苦一无所知,官员是不会告诉朕这些的,粉饰太平报喜不报忧才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所以朕决定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广开言路。”

    五老脸色又是一黑,天子这话再一次表达了他对于官员骨子里面的不信任,这其实归根究底也不能怪今上,虽让北京城破的时候那么多的儒家文臣东林‘君子’变节降贼甚至降了异族呢,这些人背叛了今上的父皇,论谁摊到这样的事,不心存芥蒂也是不可能的,要想改变今上对儒家文臣的印象,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终有一天能让今上知道他们东林君子的赤胆忠心,当然在这之前得要把今上交代的事情办好。

    现在听到今上又要成立新的部门,五颗心顿时又悬了起来,一个个竖起耳朵想要第一时间内捕捉到新机构存在的目的和意思,乃至会对朝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方便他们能够及时做出应对。

    “新机构不是衙门。”朱慈炯喝着茶淡淡得说道:“是以朕的名义开设的一家报馆,就叫‘大明时政报’吧,南京城内的馆址就设在午门大街,以后各省城府城乃至县城都会开设分馆,天下的官员、喜欢清谈的士子、乃至最普通的百姓都可以将见到的听到的猜测到的,或者对于朝政上面的见解写下来通过匿名的方式投给报馆,一旦录用就刊行与世,朕也会派出专门的人去到民间了解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官员执政的得失看法,让大明上下所有的百姓都知道国家有什么样的政策,有利还是有弊等等。”

    五老稍稍松了口气,这什么大明时政报听上去似乎就是一个增大版的邸报,让士人百姓多了一个畅所欲言的途径,而且是匿名还不用担心被追责,今上裁撤了锦衣卫,就弄出这么个报馆,想要知道天底下发生的事情,怎么说也是无可厚非,是以五老谁也没把这样的‘小事’放在心上,可如果他们要是知道过不了一年半载,这大明时政报展现出真正的威力,数以千计的官员因为报纸披露后被调查,最终被罢官甚至斩杀的时候,回头想想今上当初轻描淡写的说建报馆时的场景,不知道会不会笑话自己目光短浅。

    “韩公公。”

    韩赞周一怔赶紧答道:“奴婢在。”

    “建报馆以及派人去往民间倾听百姓心声的事就交给你一手负责,下去的人不一定非要用宫里人,可以在民间自行招募读书人,按月发放月银,记住朕要看到的是真话,而不是歌功颂德的道德文章。”

    “奴婢领旨。”刚才朱慈炯说的那些话,韩赞周可是一字不落的听在耳朵里面,万岁爷对文官整体失望,那么对于他们宦官来说就是绝佳的机遇,如果他办好这件差事,而内阁没有办好交代下去的几件事,万岁爷必然对文官更加失望,那么宦官集团不敢说能取代文官集团,但以后万岁爷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办,必定会首先考虑内廷的人,那么内廷宦官离权势熏天就不远了。

    韩赞周如今可是司礼监秉笔大太监,他想拥有魏忠贤一样的权势却不想有魏忠贤那样的下场,魏忠贤为什么那么得熹宗皇帝信重,还不就是能把熹宗交代的事情办的妥妥帖帖,顺带着狠狠打击了失去皇帝信任的文官群体,如果不是熹宗英年病逝,魏忠贤的权势不知道还要延续多少年,崇祯一朝也不至于被文官祸害到那种地步,崇祯‘殉国’前不也是因为想起长兄临终前让他倚重魏忠贤的话,加上司礼监掌印大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若是厂公在,事必不至此’才幡然醒悟,最后收敛魏忠贤遗骸建坟立碑的吗?

    万岁爷如今年仅十六,多半是因为父皇的缘故对文官同样不信任到了极点,韩赞周相信若非天下还需官员去治理,没准这些官员早就被罢免一空,相比较而言,对宦官的信重就要好的多,看看苗大监,人家到了南京以后几乎没消停过,安置流民、组建新军、负责军工厂、北上救帝、督建梅山工业基地,现在更是直领一卫新军督办全民教育,手持天子剑诛杀十几名官员连眼睛都不带眨的,面对官员弹劾苗宣的奏章是什么态度?三个字!杀得好!

    当然,人家是陪伴天子长大的大伴,韩赞周比不了也不敢比,身为内廷宦官是最容易得到天子青睐也是最容易失去圣眷的,韩赞周比谁都会做人,加上他当南京镇守太监多年,做事的能力也绝不差,所以才能得到天子的信赖,最终没有选择文官而是让他北上押解满清太后皇帝和是数千万两金银入京,归根究底天子还是怕文官从中巧立名目谋取私利罢了。

第两百四十六章改制(6)() 
现如今韩赞周对提督东厂已经不抱任何希望,锦衣卫都撤了东厂复兴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锦衣卫也好东厂也罢,实际上充当的角色就是天子耳目,近卫军中谍卫情报组织起到的作用也是一样,这个谍卫组织名义上的首领是金恩泽少将,但实际上负责的就是他韩赞周。

    对于这种情况,朱慈炯显然是默许了的,所以金恩泽才会对谍卫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近卫军存在的第一职责还是护卫天子和皇城的绝对安全。

    现在万岁爷要在全天下建报馆广开言路,聆听百姓对于朝政得失的看法,实际上就是情报机构的一个分支,不过谍卫是暗中搜集,报馆是明面征集,这样的机构当然不会交给文官去办,否则万岁爷想要听到底层百姓的声音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但交给内廷,韩赞周现在铆足了劲想寻文官的不是呢?交给他去办自然再合适不过。

    果不其然,五位阁臣一听建报馆的事交给韩赞周,脸色顿时一黑,尽管报馆在他们的眼里无足轻重,可这大明时政报接受的毕竟是舆论,舆论不让文官去引导反倒让宦官去署理,万一有刁民肆意诽谤朝政诋毁官员怎么办?以阉人和文官之间的刻骨仇恨,宦官接收到这样的消息岂有不推波助澜落井下石的道理,天子这么做算几个意思?

    史可法等人心里郁闷,却只能接受现实,现在要是想从韩赞周的手里夺走报馆,不但天子不可能会答应,还势必会得罪韩赞周,在文官不得天子信任的时候开罪内廷实权人物,这无疑是极其愚蠢的做法,还是那句话,要想重获天子信任,让其不偏向内廷,唯一的办法就是办好当下几件事。

    于是内廷外朝对于朱慈炯交代的事都极力想要去办好,内廷韩赞周是想用办事能力彻底压倒外朝,重现天启年间的风光,外朝是一心想要挽回北京城破,无数大臣投降后给天子造成的负面形象,这无疑也是朱慈炯最想看到的良心竞争。

    从皇宫回到内阁已是日暮,五位阁臣浑然已经忘了先前进宫时抱着的那一丝决然,什么犯颜直谏,什么为了东林道统不惜和天子决裂,乃至罢官入狱也在所不惜,在天子对东林乃至儒家文臣的一番诛心点评下通通都是浮云,现在摆在五人面前的只有去办好天子刚刚交代下来的几件事。

    为了不让方才君臣谈话传出去造成轩然大波,让他们去办这几件事的时候产生太大的阻力,五老恳请朱慈炯交代内廷之人守口如瓶,天子答应了,不过当时看韩赞周一脸失望的样子,就知道如果不是他们提出来,这个阉货必定会把天子对东林极度不满的事情宣扬的沸沸扬扬,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就要被百官诘难成为众矢之的,什么事都不用指望能办好,真要到了那种地步,他们五个除了引咎辞官外已是无路可走。

    年逾六旬,渐渐感觉有些力不从心的高弘图深深的叹了口气道:“首辅,各位大人,天子让内阁半年内必须将交代的几件事办妥,如今户部、刑部重组倒还好办,可裁撤锦衣卫和废除屯兵制,诸位大人可有良策。”

    良策几人当然没有,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总不能坐等内廷看内阁的笑话,然后想办法取而代之吧,依今上的心性,若是办不好,恐怕连内阁都不会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如稍稍透露一点风声出去。”王铎言道:“废除屯兵兹事体大,百官若是知晓天子有意废除屯兵,必然上书言事,若能罢朝给天子施加压力,没准事情尚有转机。”

    “这是找死!”姜曰广寒声道:“如今今上已恶群臣,这个时候以罢朝要挟,最后只会自食其果,湖北平定,天子却迟迟不委派官员赴任,仅让望月一军对湖北全境施行军管,目的何在?就是要告诉我们,大明天下即便没有我们儒家官员去治理,今上也可以暂时用军队进行统治,何况这天下读书人有多少?有功名在身的又有多少?就算朝堂为之一空,天子也可以很快简拔别人充斥朝廷,六部官员、十三道言官等等官员只要敢闹事,今上绝对会全部罢免永不录用,甚至今上很有可能希望有官员出去闹事,如此一来罢免其官正遂了他的意。”

    王铎老脸一红,他也就是这么随口一说,真要让他冒着丢官的风险去做这件事,那就是借他十颗胆子也不可能敢去干的。

    姜大人此言不差。马士英同样叹息道:“今上方才所言就是告诉我们他现在对满朝大臣已然失望,甚至于将北都陷落,先帝殉国的责任也推到了吾等文臣的头上,要怪只能怪北都官员只顾争权夺利不顾社稷危亡,要怪也只能怪降顺降清的官员多如过江之卿,要怪”

    “怪谁都没用!”史可法冷冷的打断马士英话头道:“如今当务之急是怎么办好眼前的差事,否则让今上从此倚仗武臣重用阉竖,等待我等文臣的就是灭顶之灾!”

    内阁顿时又是一片哀叹

    “军部行文,以天子旨意令各省在籍锦衣卫火速上京。”史可法断然道。

    “首辅大人此为何意?”四人同声问道。

    史可法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道:“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直接裁撤锦衣卫根本不可能,唯有让天下锦衣卫全部来到京城,然后借助近卫军弹压,将数万锦衣卫就地改编,裁汰老弱发放安置银,其中精壮编入公检法税司财政衙门,各级锦衣卫将领按天子旨意遣往江心洲大营整编,不服者就地格杀!”

    四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史可法这是要趁锦衣卫不备,将其一网打尽啊!没了各级将领,数万锦衣卫只能是一盘散沙,就地整编就要变的简单的多,以近卫军之强悍对付几万解下绣春刀的锦衣卫还不跟玩似的,这一招釜底抽薪果然是用的绝妙。

第两百四十七章改制(7)() 
“那屯兵之事何解?”高弘图忍不住问道。

    史可法说道:“这三个月内户部拨银给省府州县,由工部官员督建各地有司衙门,严惩从中贪墨渔利之官员,吾等文臣要想改变在今上心目中的印象,唯有自己动手肃清内部不法之臣,待锦衣卫整编过后,令其各归原驻地加入有司,一旦形势稳定,公检法各司衙役联合各府州巡防营,即往屯兵各营地宣读今上废除屯兵的旨意,若有胆敢抗旨者就地格杀!挑选原各屯营兵充入有司衙门,裁汰掉的屯兵发放土地就地安置。”

    高弘图四人思量了一会,发现首辅大人的办法虽然有些过激,可无疑是解决锦衣卫和屯兵的良策,于是一个个点头赞同不再多说。

    史可法略显疲惫的坐到椅子上,然后看了一眼王铎,刚才为了保密,内阁里面的属官全部被肃清了出去,现在要行文给各省各府州,自然需要把属官文书叫进来,否则那么多份行文也要让阁臣亲自去写,岂不得要累死,王铎会意转身走了出去。

    不大一会专门负责起草行文的几名属官走了进来,对内阁五老行了一礼便端正坐到书案后面,拿起笔一丝不苟的写了起来,王铎方才已经把要写文书告诉了他,他只需写好加盖内阁大印,便是正式有效的内阁公文,当然召集全天下锦衣卫进京朝见天子这样的大事,还需要送进宫加盖天子印玺,不过这也就是一道程序而已,朱慈炯想要看文臣的办事能力,就没有理由拒绝内阁用这个法子解决锦衣卫。

    “去知会解学龙解大人、杨廷枢杨大人、左懋第左大人、刘宗周刘大人、黄宗羲黄大人、孙嘉绩孙大人、熊汝霖熊大人。”史可法淡淡得吩咐道:“史某今晚于醉月楼设宴,几位大人务必赏光一叙。”

    高弘图几人相视一笑,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传为美谈,如今史首辅也想玩一出杯酒解官职,当真是不想古人专美于前啊。

    内阁的折子很快递进宫里,朱慈炯正百无聊赖的喝着酒,他在现代时候为了应酬也算是酒经沙场,但不代表他很喜欢喝酒,但是自从当上皇帝以后,和大臣放对烦心事一件接着一件,渐渐也就有郁闷的时候小酌一杯的习惯,不过今天小酌却是因为心情太过舒畅,压在心里的几块石头可算是搬掉了一块。

    朱慈炯相信今天自己的一番话已经足够让内阁五老惊惧,只不过他没有想到五老最后会认为自己不怕官员反弹的底气是用军队接管天下,当然就算想到也不可能去说破,以军治国那是军国主义,他可没打算让大明的子民变成狂热的军国主义疯子。

    他只是传递了一个信号,现在朕已经不相信你们能治理好这个国家了,既然东林没有能力治理好国家,就要随时做好滚蛋换人的准备,然后顺便把锦衣卫和屯兵这两块烫手的山芋扔出去,能接住办好了,恩!说明东林还有用,办不好也不用等着被罢官,趁早自己走免得难看。

    现在看效果出奇的好,不过一个时辰,内阁居然就想好的应对之策,并且赶在宫门落锁之前将公文递进来,意思让司礼监连夜用印,明日一早就传达各府州,效率之高前所未有。

    韩赞周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裁撤锦衣卫和屯兵在他看来都是棘手无比,以前朝的尿性要想出应对办法起码也要耽搁十天半个月,现在居然一个时辰就有注意了?让全天下数万锦衣卫入京,外朝这算几个意思,想干什么?诚心想压过内廷一头?

    韩赞周憋住一股气,最后把这股气化作动力,决定明日一早就安排人手前往各府州督建报馆,为了防止户部拨银子时候故意拖沓,他甚至打算先拿银子垫着,然后再慢慢问户部要,谅高弘图也没胆子欠他的银子。

    朱慈炯可没心思去管身边这个亲信什么想法,办报社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如今的文人士子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妄谈清议,明明只是一个秀才,偏偏把自己放在朝中大员的位置上指手画脚,针贬时弊,要是让他们上得金殿当面和天子分说,只怕会吓的一个字都说不出口,那么自然而然朱慈炯就不可能听到底层士子百姓的声音,文官也就可以可着劲的忽悠自己。

    办报无非就是给臣民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或许会畏手畏脚,但朱慈炯相信只要稍稍引导,比如安排记者下去采访,写出几篇文章刊载以后,必然会出现一大波投搞风潮。

    这股风潮一旦形成规模,全民舆论就会出现,到时候那些鱼肉百姓的官员就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所作所为会不会落在记者百姓的眼里,捅进报社最后让天子知晓。

    遍及天下的报社出现将会成为大明迈向近代社会的里程碑,但还远远谈不上决定性因素,真正让大明进入近代社会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工商业的全面爆发,让全天下的百姓有地可种有工可务,并让务工的脱产劳动力能够拿到较高的报酬,走英国十六世纪初时候走过的路线。

    英国十六世纪的时候,经济快速增长使得城市极速扩张,务工人员的工资水平堪为世界之最,城市的扩张和商业的发展是引导工业变革的源动力,比如伦敦的扩张导致木材燃料价格飞速增长,进而引发英国东北部地区煤矿出产的煤炭如潮水般涌入伦敦市场,如此一来经济得以高速增长带动城市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商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城市扩张,城市扩张又推动了人口的快速繁衍,人口的繁衍又带动了整个国家的殖民风潮。

    十七世纪时候的欧洲,因为经济刺激而产生的殖民风暴集中体现在英国、荷兰两个国家,比如荷兰人将印度尼西亚等位于亚洲的几个国家殖民了好几个世纪,掠夺的资源生生造就出一个时期内的海洋霸主。

第两百四十八章改制(8)() 
英国从十七世纪开始海外殖民,一直到十八世纪以后,因为海外殖民造成庞大的贸易使得国内的经济飞速发展,当然殖民的好处不仅于此,随着殖民地的扩大,发掘的能源越来越多,使得能源的价格更为廉价,各地农作物的引进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农业水平提高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的基数,城市与农业结合再次成为刺激经济发展的动力,当然这也是经济迅猛发展造就的必然结果。

    商业和农业的发展促进国家走向工业化,乡村工业遍地生根,导致全英国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长,大大小小的农场主想法设法改良耕作方式,增加农牧业的产量来满足市场需求。

    英国和荷兰刺激欧洲国家全面走向殖民道路,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开辟领土,还将东南亚的菲律宾收入囊中,组建起庞大的殖民帝国,英国先将北美大片土地殖民,随后又将加勒比海盛产蔗糖的群岛霸占,接着依靠海上力量进入亚洲夺取孟加拉,法国占领北美、加勒比部分地区又占领印度大片地域,葡萄牙征服整个巴西以及非洲、南亚部分地区

    荷兰在欧洲列国当中表现的最为出色,十六世纪就将全国实现高度城市化,以此为基础开展全球殖民活动,殖民带来的好处反过来进一步加快本土城市化进程,使其在十九世纪远远走在世界前列。

    亚洲和美洲输入的新型消费品在欧洲各国深受欢迎,人们加班加点,就为了多赚钱来购买这些海外既廉价又好用的舶来品,随之也就激发了欧洲各国更加强烈的殖民野心

    说这些并不表示朱慈炯准备在未来让大明走向全球殖民的道路,历史证明殖民虽然能带动经济发展,可占领的土地最终并不是自己的,哪怕签订合约殖民一百年两百年都一样,最终领土的主权还是要返还回去,朱慈炯要的是侵略!是征服!

    在如今的世界大环境下,先进行武力侵略随后进行文化侵略,征服一块土地站稳脚跟,过不了百年这一块土地就会成为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等到全球迈入现代化,被征服的土地就是国际承认的国家版图。

    因此朱慈炯早已认定,殖民十个国家不如将一个国家纳入自己的实际统治,开府设县,让其国人民成为大明治下的一个民族。

    头一仰将杯中的酒饮尽,韩赞周连忙续上,朱慈炯饮酒最多不超过五杯,这已经是第五杯,按理来说韩赞周不会再续,可见万岁爷一脸沉思的模样,他还是识趣的接着倒上。

    朱慈炯想的确实深远,按理说国内尚未平定的时候就去考虑国际事务有点好高骛远,可现在国内的几股流贼在朱慈炯眼里就是枪下游魂,已经不成气候,其威胁还没有还没有国内官僚利益集团来的大些,对于流贼靠军队靠枪杆子,对付满天下的官员只能循序渐进,操之过急最后只能适得其反,所以这次朱慈炯只是先改户部、刑部两个文官部门,裁掉锦衣卫和屯兵两个武官统属,等这些办完了,自然会有更具挑战性的任务等着史可法他们。

    醉月楼是南京城里数一数二的大酒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都不足以形容醉月楼的豪奢,纸醉金迷烟雨金陵脂粉地,能在这座酒楼里面消费的无一不是权贵豪商,能在这样的酒楼里面办上一桌酒宴,靠的可不全是银子,最重要的还是身份和地位。

    醉月楼的东家乃是江南这一块有名的八大盐商之一赵之平,不过八大盐商被朱慈炯杀鸡儆猴砍了两个以后,便只剩下六个,去年盐场竞标,醉月楼东主赵之平便以四百余万两的代价拍下大盐场一座、中型盐池两座和十余座小盐场。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别看醉月楼随便吃上一顿就能花费十几二十两银子,差不多相当于普通百姓一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