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皇太子-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自成烦躁的摆摆手道:“这些朕都知道,明国小皇帝的狼子野心朕岂能看不清楚,朕只是想知道如果不接受朱慈炯的条件,我大顺是否还有其它退路。”

    “如今东进南下的路皆被明军堵死。”牛金星道:“若是圣上不愿在没有克制明军火器之法前与明军死战,那么除了朝西南进入四川和张献忠联手抗明外,就只能朝西北面退走,宋军师的卦象上不是也说西北才是大顺生路之所在吗,北方草原气候极其恶劣,粮食更是匮乏,我二十余万大军就算是想以战养战都不可能,所以就当前形势下走西北是最好的退路,不过明国小皇帝既然也有顾虑,这其中倒是不妨可以讨价还价一番,坐地起价就地还钱嘛,总不能他开口要一亿就给他一亿吧。”

    李自成的脸色很难看,明国小皇帝明确的意思是宁可发动战争也不接受讨价还价,刚才他没说只是觉得丢脸没好意思罢了

第两百七十章密谈(4)() 
“宋军师的意思是?可能再卜上一卦?”

    宋献策洒笑道:“微臣前次为大顺前途计已卜过一卦,卦象所指生路正是西北,今日明廷派人密见圣上,正应前次卦象之兆,如是再卜只怕有干天机,准与不准尚在其次,若是搅乱生途只恐反受其乱。”

    李自成很是迷信,否则也不会让宋献策这样一个方士做到军师这样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所以一听这话顿时熄了让宋献策继续卜算的念头。

    “也罢,也罢。”李自成稍想了一会长叹道:“明帝崇祯无道,天下万民苦其暴政久矣,朕本以为明怍当终,朕顺天应民当可取而代之,谁承想我大顺先遇关外清虏损兵折将,大明偏偏在这个时候降下一代英主,明国气数未尽啊,中原之地势难久留,唯有转向西北建立基业方可徐徐图之,既如此朕便答应了这两个条件又如何。”

    “微臣以为”牛金星开口道:“既然明廷没有限定时间,圣上大可先行观望一阵。”

    李自成更加郁闷,观望?人家还要你给边境驻军的的银子呢,不过这话不好说出口,只得皱眉问道:“丞相要观望什么?”

    牛金星道:“圣上可还记得,去年我大军杀入北京,崇祯皇帝自刎殉国前说的话?”

    李自成疑惑道:“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

    “还有一句。”牛金星笑道:“崇祯曾经说过‘满朝文武皆可杀’,这样的话明国的小皇帝岂能没有听过,还有崇祯十七年的最后两个月,崇祯为了对付我大顺,四处调兵勤王,可悲的是连百万两开拨银子都拿不出来,我大军进入山西,山西豪族权贵尽皆来投,这些事情那小皇帝又岂能不知?”

    “丞相的意思是那小皇帝因为崇祯之死恨透了满朝的官员,若非天下还要靠这些读书人去治理,早就将他们尽数杀绝了?也恨透了那些权贵豪族,所以想要借朕的手来铲除他们,因为他自己动手必然会引起这些权贵的警觉,以致于因这些人的反扑使得天下大乱?”

    “十有八九。”牛金星笃定道,否则无法解释明军明明有能力却不动手的原因,小皇帝是想借刀杀人,而且借的肯定不止我们大顺一把刀。

    “还有张献忠?”

    “不错,明军可不光是屯兵在河南、湖北,在云南、贵州还有雷承的星辰军和顾骏的偃武军,对着四川虎视眈眈,十几天前的那一场大战,张献忠三万人马全军覆没,按常理来说,偃武军应该立即挺入四川寻找张献忠主力决一死战,但是没有,偃武军原来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仿佛那场大战从未发生过,所以臣以为,明帝对待我大顺的战略和对待大西国战略一样,边境集结重兵却不进攻,为的就是让张献忠妥协按照明帝的路子走下去,我们的目标是甘肃、新疆,明帝给张献忠安排的应该是云贵、两广!因为这几个地方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乱,士族豪门遍地皆是,明帝要铲除他们师出无名,所以要借张献忠手里的刀来将他们统统收拾了。”

    “好大的布局!好狠的手段!”李自成狠狠倒吸一口凉气,明帝这是要打碎山河破而后立啊!

    李自成感叹道:“难怪那二人说如是朕答应了明帝的条件,明国大军非但不会阻拦还会主动让开一条路,明军是想吊在我们屁股后面收拾残局啊。”

    牛金星眼中也闪现出一丝佩服,这些尽管只是他的猜测,但他自认应该不会猜错,南京传回来的情报是明帝号令军队都是绕过军部对军队直接下旨,所以明国朝堂上的大臣对于军队的动向所知甚少,十几万大军集结边境却不进攻,他们也只会认为这是皇帝从战略方面去考虑得失,这半年来明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朝中没人敢于质疑天子的决定。

    而明帝对待大顺和大西就是赤裸裸的阳谋,他不怕你去宣扬因为没人会信,所以牛金星劝李自成稍等一等,等到张献忠那边的消息传回来,若是张献忠妥协了,大顺在中原就成了孤军,那个时候面对的就不会是三路明军而是五路,以明军的强悍战力,若是五路合围,大顺必败无疑,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不答应明帝的条件也得答应。

    反之如果张献忠没有答应,选择和明军硬撼,那么大顺可以坐山观虎斗,张献忠胜他们可以暂弃前嫌联手灭明,若败在走也为时未晚。

    李自成想了想道:“只怕明国小皇帝未必会给我们观望的时间,我们想静观其变,焉知他不会步步紧逼。”

    牛金星笑道:“这个简单,明帝不是要我们支付一亿两买路银吗?圣上可以暂时假意答应他,言称如今银子已经运出陕西地界,即便要运回来交给他们,所废时日起码也要一两个月,一两个月的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反正答应不答应银子早晚也要运回来,到时候假意变真自可从容而退,联手对敌,我大顺也自无再取道甘肃、新疆的必要。”

    “丞相此计甚妙。”李自成赞道。

    牛金星眼里却浮现丝丝忧色,义军苦战十几年,无数将士埋骨荒野,崇祯十六年后,大顺更是兵锋锐不可当,只差一步便能定鼎天下,恨只恨李自成、刘宗敏目光短浅,天下尚未大靖便尽失士绅民众人心,以至于山海关大败以后,大顺连依托雄城北京再战清虏的勇气都没有,因为谁也不敢保证,深受荼毒的北京民众会不会倒戈一击,唾手可得的山河也因此一朝尽丧。

    要知道那个时候明帝圣武尚未登基,手下也只有几万流民组成的新军,缺乏训练火器也没有如今这般多到另人胆寒的地步,否则明军北上伐清为何还要等到半年之后,只要山海关在手,大顺军顺势南下,不出旬月便能直抵南京城下,没有强大火器为依托的明军如何能是大顺虎狼的对手,只要灭了崇祯留下的这唯一血脉,大明为了皇位归属必将不战自乱,大顺借机席卷天下又有何难。

    天不亡大明,他就算有诸葛武侯之能又能为之奈何

第两百七十一章伐西(1)() 
“来人,将这两个狂徒推出去砍了!”四川成都皇宫大殿上身穿明黄龙袍的张献忠怒声狂吼。

    牛金星料算的没错,朱慈炯确实是下达了两道密旨,让天眼组织成员陆续面见李自成和张献忠,不过也有所不同,密旨交代的很清楚,若是这二人是单独召见则可将条件与退路一起说出去,若是像张献忠这般大张旗鼓的召见,那么就只说条件不谈战略,而且朱慈炯让张献忠交的银子也只有李自成的一半,仅仅五千万两而已,不是怕张献忠拿不出一亿两,而是朱慈炯对待张献忠还有更深远的计划。

    给李自成安排的退路是甘肃、新疆,这两个地方一来不服王化久矣,二来也足够穷,三来李自成只要老老实实的把这两个地方交出来,然后不管去往何处,朱慈炯一时间都鞭长莫及,至少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万里跋涉的去予以剿灭,李自成在两地搜刮所得只能是他自己的,所以朱慈炯暂时做的是一锤子买卖。

    但张献忠不同,牛金星算准了朱慈炯放张献忠一条生路是为了对付南方豪族,事实也确实如此,尤其是两广的豪族根深蒂固朱慈炯更是必须除之而后快,但两广一直以来都是大明实际统治区域而且极其富庶,张献忠若是肆掠两广必然会引起强烈反抗乃至民怨沸腾,还能够捞到难以计数的财富,这个时候如果一向犀利的明军始终吊在张献忠的屁股后面,难免被有心人看出端倪,为了在大乱之后迅速平定非议,也为了能将张献忠所捞到的好处据为己有,朱慈炯都有一百个理由将张献忠彻底剿灭,当然也不会一棍子彻底打死,至少也要给人家留点元气好去更南边的地方肆掠,为朱慈炯日后的亚洲战略先铺好路。

    张献忠霸占四川数年,将原先的蜀王府改建城了如今的皇宫,虽说远远不能和紫禁城相提并论,可也不是李自成的将军府能够比拟的了的,天眼战士想见张献忠只能入宫,本来只要张献忠愿意单独召见他们二人,入不入宫的也无所谓,偏偏张献忠一听是明国近卫军,就认定这二人是来劝降他的,对大明他也不是没降过,只要手里有兵崇祯又能奈他何,他降而复叛还不是举手之间的事。

    可让他降了现在的圣武皇帝,说实在的他还真不敢,明军战力之强悍他早有耳闻,前段日子还出手试探过更是深有体会,跟随他征战多年的田见秀和白文选都双双战死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他坐拥雄兵割据四川也没有底气对朱慈炯称臣,人家左良玉的汉口大营二十五万大军还不是被明军半日不到便攻陷了,他若降了谁知道朱慈炯会对他使出什么样的手段,他戎马一生现在只想安安逸逸的在四川做土皇帝,谁不让他安逸,他只能和谁拼命,李自成如是朱慈炯也是一样。

    张献忠召集群臣大殿之上召见了近卫军两名战士,心里存着折辱明军的心思,谁知道人家近卫军压根不提招降的事,开口没说几句就提条件,最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接让他张献忠滚出四川,否则天兵一至,势必玉石俱焚!张献忠辱人不成反被辱,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于是便有了先前的那一幕。

    “圣上且慢。”左丞相汪兆麟出列止住上前拿人的侍卫道:“圣上何必与两个小卒置气,不如先将之下到大狱,日后明军若胆敢进犯,杀之祭旗为时未晚。”

    张献忠摆了摆手,算是同意了汪兆麟的建议,原本已经站住不动的侍卫顿时上前,将两名天眼成员打翻在地拖出了大殿。

    张献忠环视群臣说道:“明国亡我大西之心不死,如今只是屯兵云贵,他日即将倾力来攻,大西该如何御敌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右丞相严锡命出列道:“圣上无需忧心,四川地势险要处处天堑,自古便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明军火器虽利,但利在野战,若是倾力来攻,我军只需处处设伏坚壁清野断其粮道,自可将其拖死在崇山峻岭之间。”

    张献忠颔首道:“右相所言深合朕意,四川乃是大西国立国之本,退可闭关自守进可逆夺中原,明帝狂妄想让朕弃此根本之地,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一旦我军退出四川失去山河之险,平原决战大西军虽勇可以血肉之躯也难挡火器之利,如今他想破我四川,朕倒要看看那小皇帝能不能承受数万明军埋骨深山的代价。”

    “吾皇圣明。”百官齐声赞道。

    严锡命又道:“如今明军有两支大军对四川虎视眈眈,一路乃是驻扎在昆明一带的星辰军雷承部,一路是驻扎在赤水的偃武军顾骏部,依微臣愚见,驻扎于昆明的雷承若是入川必然取道乌蒙山,乌蒙山地势险要沟壑无数,臣建议与乌蒙山设一部人马,多备强弓劲弩,明军火器虽利却不着甲胄,身在山中火器虽利却难以尽展其长,如此一来我军优势必然大大增加,以有心算无心,必可将星辰军主力尽灭于乌蒙山中!”

    张献忠赞道:“右相之策甚佳,艾能奇。”

    艾能奇乃张献忠义子,深得张献忠信重,张献忠称帝之后便加封其为定北王,整个大西能与艾能奇相提并论者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臣在。”艾能奇出列,声似洪钟整个大殿似乎都在嗡嗡作响。

    “朕命你率本部人马两万星夜兼程赶往乌蒙山设伏,务必将雷承部尽歼山中!”

    “臣遵旨!”艾能奇领了旨意也不逗留,转身出了大殿安排行军设伏之事去了。

    严锡命继续说道:“至于偃武军多半会走泸州过内江进抵资阳直入成都这条线,微臣以为可在这条线上遣一大将火速赶往合江与明军对峙,明军火器之威甚强,野战我军恐难是其对手,故而不可力战,当且战且退一直退过泸州,尽迁泸州百姓只留千余死士守城,将整个泸州城遍布火油,待明军攻陷泸州,举城焚之”

第两百七十二章伐西(2)()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死寂,四川消息闭塞,明军伐清之战的光辉战绩传过来以后,文武大臣很多都不以为然,毕竟他们也没和满清铁骑交过手,以清军的战力来判断明军的战力也太过武断,所以对驻扎在云贵地区随时做出进攻四川的两路明军很是不爽。

    什么星辰军、偃武军,什么雷承中将顾骏少将?还不都是无名之辈,明军不过就是一群训练不过年余的流民,即便火器厉害点又如何能挡得住大西军卒之勇!既敢犯境自然要给予其一个深刻的教训!

    于是平东将军张可望主动请缨出战,三万西军直扑偃武军赤水大营,结局却极为惨痛,三万大军死伤十不存一不说,被张献忠寄予厚望的张可望被炸的尸骨无存,后起之秀白文选也战死阵前

    赤水一战总算是将不可一世的张献忠给彻底打醒了,再也不敢小视明军战力,更是积极收集一切有关明军的情报,不过张献忠依旧认定凭明军如今的力量就想平定四川,那也是痴人做梦,张可望、白文选之死多半还是轻敌太过,没有彻底了解明军火器之威前便冒然进攻,以致于全军崩溃被明军衔尾追杀造成的。

    不过张献忠也清醒的认识到圣武朝的明军远非崇祯朝时候的明军可比,要想战而胜之,平原决战势不可行,奇谋毒计才是才是王道正途。

    当然张献忠也很清楚以四川一地对抗大明,迟早都只有败亡一条路可走,但他即便最后要降了大明也绝不会是现在,若是不能重创明军一次,明军岂不是要把他当成李自成那个废物,逃出北京不算,最后连关外清虏的影子还没看见就烧了皇宫放弃西安,惶惶直如丧家之犬!

    他要重创明军为日后降明捞取足够的政治资本,要让大明的小皇帝同意他永镇四川,做一个名义上臣服的四川王!

    所以面对两个不知死活的近卫军说出让他滚出四川的话时,张献忠差点没气吐血,他张献忠离了四川根本之地就是无水的游鱼,难不成继续去过那朝不保夕的流贼日子,他就是死也不会愿意,所以大明与大西之间必有一场殊死之战,胜了!大明的小皇帝就再不敢小视于他,乖乖的让他做四川王,败了他坐拥二十万大军又兼山川之利,死守四川扼守要道就算不能战而胜之又岂会败!

    但是严锡命的计策也太毒辣了些,为了对付偃武军就要焚了泸州城!泸州城二三十万百姓,就算撤离也不可能尽数撤完,到时候举火焚城,还不知道有多少万百姓惨死城中,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些吧,要是换作几年前,张献忠自不会将百姓的死活看在眼里,可现在他是大西国的皇帝,要让万民归心就必须处处宣示自己的仁德,泸州大火能不能烧死偃武军还未可知,但一定会烧光他在四川的民心

    张献忠的脸色阴沉的似要滴出水来,明军的强悍战力给整个朝堂群臣很大压力,严锡命献上此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计策也是无奈之举,张可望去讨伐偃武军的三万悍卒,连一朵浪花都没掀起来便折在了赤水,逃回来的千余士卒提起明军火器一个个仿佛都见了鬼一般露出深深恐惧之色。

    三百步能杀人的鸟统,满天横飞的木柄震天雷,还有用投石机发射过来的白色火药包,落地就是一个大坑,丈许方圆内必然无一活口,还有那些埋在地里无处不在的恐怖杀器,孙将军就是一个不慎被此杀器炸死

    三万大军溃灭,明军伤亡不足三百人,这仗还怎么打?

    张献忠征战多年,仅仅从这些描述里面就已经断定,西军虽勇可要与明军野战无异于以卵击石,他所唯一能仰仗的只有四川的山川地势,虽然如此一来他等于也被困在了四川,但他野心不大,能做四川的土皇帝余愿足以。

    现在明国小皇帝不让他做四川王!那么他就要靠手中的力量去争取!

    “刘文秀!”

    “臣在!”早就憋住一股劲的抚南将军出列应道。

    “朕命你率两万兵马越过泸州与明军对峙,明军若是小动不予理会,若是起营来犯,你便且战且退,一切见机行事。”

    “臣领命!”

    “冯双礼!”

    冯双礼出列:“臣在!”

    “令你率四万后军前往泸州迁移百姓,迁的越多越好,然后在泸州设防,外紧而内松,一旦明军追击抚南将军部进入泸州,略做抵抗便将偃武军引入城中举火焚之,埋伏大军于泸州四周,一旦有脱逃之明军,尽数杀之!”

    “臣遵旨!”

    “启奏皇上。”汪兆麟躬身道:“如今河南境内的两路明军,臣以为不可不防,若是其取道湖北走重庆入川必将成为四川腹心之患,当派遣一路大军扼守险要,以防不测。”

    “李自成莫非是死人不成!”张献忠怒道:“潼关明军断其东路,湖北明军防守有余进取不足,唯有河南的两支明军有能力杀入陕西,绝其根本之地,若是河南的明军杀来四川,李自成还不派军奇袭河南、湖北,那便是朕从头到尾看错了他,朕不相信他连唇亡齿寒的道理也不懂!”

    汪兆麟笑道:“李自成鼠辈尔,近年来与清虏几番大战早被杀得丧胆,明军平定湖北、河南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听说其已将大量金银财货和官员家眷秘密送往西北,由此可见李自成早已做好见势不对便逃之夭夭的打算,指望顺军牵制住明军,可能不足万一。”

    张献忠一窒,李自成要逃?这个杂碎几个月前刚逃过一次,现在又要跑,莫非逃上瘾了?可若是李自成真要弃陕西不顾逃往西北,那么四川必将成为明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到时候四川面对的就将是大明的倾国之军,四川一省之地对抗整个大明?还是兵力、军备远胜于西军的明军,这仗似乎不用打便已可预料到结局。

    看来他也要准备好退路才成了啊。张献忠心里默默想着,但是无论如何也要将眼下这一关度过去才行,于是眼神落在王尚礼脸色道,防御可能入川的河南明军,此事交给中军、左军和右军去办,朕与定国坐镇成都静等捷报!

    王尚礼、马云利、张化龙出列领命

第两百七十三章伐西(3)() 
“冥顽不灵!不知死活!”雷承冷冷的将天眼传回来的密报拍在桌子上道:“张献忠想借山川地利,将我军耗死的乌蒙山中,本将就要给他来个出其不意,让他的如意算盘尽数落空!传令各卫主将埋锅造饭,午后立即拔营横穿乌蒙山!”

    张献忠做梦也没有想到,当日朝堂上制定的战略不到三日便摆在了明军两位大帅的案头,其实也怪不得他,当日朝堂上的官员无一不是跟随他多年的心腹,这些人有的是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将军,有的是多年来为他鞍前马后屡出奇谋让他化险为安的谋士,就连殿门值守的侍卫都是一等一的心腹亲兵,这些人会出卖他?杀了他张献忠也未必会信。

    但事实胜于雄辩,张献忠被出卖了,出卖他的人乃是工部尚书王应龙,王应龙算的上是追随张献忠最早的一批臣子,张献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出卖他的人会事心腹之一的王应龙。

    是人就有软肋,王应龙最大的软肋就是他的孙子。

    王家人丁不旺,每一代能活下来的男嗣只有一个,就像是受了诅咒一样,王应龙原本有三个儿子,最后活到成年的只有二儿子,二儿子也如他一样,几房妻妾生了七个儿子八个女儿,最后八个女儿全都无病无灾的活了下来,七个儿子却接连夭折,活下来的只有一个小孙子

    然后这个小孙子落到了天眼的手里

    王家唯一的血脉落入敌手,对于王应龙的绝对是致命的打击,万念俱灰的王应龙加上对形势的分析,最终倒向了大明。

    可以说如果不是王应龙的倒戈,明军就算能攻陷四川,最后只怕也要损失惨重。

    朱慈炯给雷承、顾骏的命令是一旦张献忠拒绝条件,杀了近卫军天眼成员的话,两人可率军入川平定西贼,现在张献忠虽没有杀了两名近卫军战士,却将两人下了大牢,还安排三路大军对抗大明,天子逼迫张献忠想借张献忠的手铲除两广豪绅的计划暂时不可能得以实现,一个赤水之战既然不能让张献忠痛彻心扉,那么就看看大明铁军兵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