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两家离的比较近,两人关系一向也不错,于是张锐便没有坐自家的马车,而是上了朱中兴的车,这样一路上两人还能说说话,不那么无聊。
张锐喝得有点多了,他打了一个酒嗝,无力地揉了揉脑袋,说道:“真不知赵无忌哪来的自信,四十万两!想起来我都替他头疼,徐怡也是糊涂,今日又大张旗鼓把赵无忌带来赴宴,难道她真想委身下嫁?”
昏暗的车厢中,朱中兴的眼睛却显得格外的明亮,成国公的子孙后代,酒量一向都很好,他也不例外,今天喝的这点酒,对他来说,也就是漱漱口的程度。
“茶馆这事,我也看不明白,不过徐怡一向聪慧,他俩的事我也琢磨了半晌,他们要成亲,其实还是有可能的。”
“国公郡主下嫁给他?就算是平妻,也过不了魏国公那一关!”
“但如果徐怡不是下嫁呢?”
“朱兄的意思是?”
“如果赵无忌能被封为国公,甚至被封王呢?”
怔了一会之后,张锐哈哈大笑:“朱兄,你想得太多了吧?咱们大明,已经一百多年都没出过一位国公了,更何况是封王……”
“……”
三日之后,京师中的几位纨绔再聚得意楼,依旧是二楼最好的包房,在这里一眼便能看尽楼下路口穿梭不停的人群,大多都是行色匆匆的路人,偶尔也会有一两个逛街的貌美小娘子路过。
徐世龙一副心思重重的样子,他为赵无忌、李怀仁赌约见证一事被他父亲,定国公徐允祯知道了,就把他唤过去狠狠一阵申斥,说道当今皇上喜怒无常,为人苛刻,贸然参与其中,赵无忌赢了还好,若是输了,难免会被皇上迁怒,我家勋贵世家,无过便是有功,你胡乱出什么风头!
徐世龙被他爹责备,心中闷闷不乐,一连几天都打不起精神,今日聚会他也本不想来,奈何朱中兴再三相邀,京师之中的京营军队,向来都由历代成国公掌握,可谓是军权在握,同为武将勋贵,不好驳了他面子,于是也只得强打精神过来了。
与徐世龙的萎靡不振相比,李怀仁则显得容光焕发,不断嘻嘻哈哈地劝大家喝酒,张锐见状,便故意逗他:“衙内最近可是春风得意啊,有什么开心的事情,说出来,让大家也乐呵乐呵。”
李怀仁一口干了杯中酒,啪地一声将酒杯重重地放在了桌子上:“我原以为他是个有才能的,没想到果然是个欺世盗名之徒!皇上给他的银子,大部分被他买了茶馆!当真笑死人了。”
虽然没有提及这个“他”是谁,但是在场之人皆都心中有数,晓得说的就是赵无忌。
李怀仁环视了一眼众人,身子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我怀疑他已经把皇上给他的两千两银子,都花掉了。”
徐世龙一个哆嗦,筷子一松,刚刚夹起的一口菜又掉到了盘子上,他望着李怀仁,半信半疑:“衙内如何得知此事?”
“我这几日一直都派人留意着他呢,他买下的那些茶馆,我都唤了卖家来问,卖价俱是清清楚楚,买茶馆他花了大概一千五六百银子,他还要装修,这也要钱,前几日我手下来报,赵无忌把剩下的钱,俱都买了铅字,油墨,又找了一些落魄秀才,说是要办一个叫什么‘报纸’的东西。”
“这‘报纸’又是何物?”
“这个本衙内也不太清楚,不过听说他售价也是极低,一文钱就能买一份,还免费赠送了一些报纸给一些客栈……”
张锐听了,一拍大腿:“他莫不是疯了,皇上给他的钱,就做了这些事!一文钱一份,还要免费赠送,这其中如何赚钱,倒是让人揣摩不透。”
徐世龙听了,一颗心直如铅坠一般,沉了下去,完了完了,这赵无忌看着挺聪明的一个人,又是好大的名声,没想到这一出手就露了怯,眼看这赌约,似乎是要输了。
京师东郊的一处民房之中,空气中处处都弥漫着油墨的味道,赵无忌拿起一份刚刚印刷好的报纸,对夏允彝说道:“本官原也不想劳烦夏先生,只是此事干系甚大,这办报纸的合适人选,本官想来想去,也只有夏先生才能胜任了,是以千里迢迢,请夏先生来此。”
夏允彝翻看着手中的报纸,也觉得分外的新奇:“大人客气了,这个报纸,看似与朝廷的邸报差不多啊。”
“夏先生说的是,确实与邸报有些相像,待本官为先生介绍一二,咱们这第一份报纸,暂时四开八版,以后再慢慢增加版面,第一版,主要就是一些时政消息,向百姓们介绍最新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第二、三版,主要内容为关于时政的评论,京师之中关心时政的御史言官,太学生一向不少,夏先生可以考虑向他们约稿,请他们来写,抒发他们对时政的看法,针砭时弊。”
“这第四版么,”赵无忌叹了口气,可惜红楼梦一百多万字,他实在记不住,否则若是在报纸上连载红楼梦的话,这本四大名著之首,定然会有力地推动报纸的销售,“第四版可以向士人秀才们约稿,主要是一些市井故事,咱们起步之初,暂且先连载西游记、三国演义罢,这个老百姓爱看。”
“大人,可是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在普通书坊皆可买到啊。”
“大明还是有很多百姓买不起书的,咱们这报纸才一文钱,还有免费赠送,连载这两本书,还是会有人看的,等以后报纸起来了,稿子多了,再慢慢把这两本书拿下去。”
“第五、六版主要写一些生活常识,这个可以包罗万象,比如怎么做菜好吃,介绍一些菜谱,怎么养花,怎么养鱼等等等等,关系到老百姓的普通生活,这个他们也一定喜欢。”
“第六版呢,可以印刷一些四书五经上的内容,再在上面加以详细的注释,让老百姓懂得圣贤道理,咱们办报纸,也要考虑到教化百姓的责任嘛。”
“第七版主要介绍我们大明以外的一些地方,比如蒙古,后金,倭国,高丽等地的种种风土人情,后金乃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要战胜对手,就要先了解对手,让老百姓们都知道后金鞑子的残暴之处!”
“这第八版呢,暂时先和第七版用一个内容,也是介绍域外风情,这个版面今后本官还有大用,到时再说。”
“对了还有最重要一点,无论哪一个板块,一定要留下四分之一的空白,用于刊登广告信息,切记,切记。”
“敢问大人,这个广告又是何物?”
“某些商家想要宣传自家产品,这广告就是有关他们产品的介绍,百姓看了介绍,若是觉得好,便会前去购买,这样可以提升商家的销售。”
夏允彝捻着胡子,闭上眼睛,如老僧入定般思忖了半晌,这才微微睁眼,叹了口气,看着赵无忌,神色郑重地说道:“这个,以老夫多年的阅历和经验来看,百姓肯定是不爱看广告的,大人若是想要这报纸畅销四海,老夫教大人一个法子,这个广告最好是不要刊登上去,广告越少越好。”
赵无忌悻悻然看着夏允彝说道:“感谢夏先生传授的报纸速死法,夏先生你可是有所不知,报纸赚钱,全在广告之上!”
第三百五十八章微服私访(上)()
半个月之后,在一片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盛况中,无数京城百姓翘首以待的万达茶楼终于开张了,开张第一天,京城内十四家万达茶馆皆都是是宾客盈门,百姓们蜂拥而至,只为来看一看这万达茶楼有何特异之处。
李怀仁与赵无忌的赌约,因其赌注惊人,更是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为百姓们所津津乐道,京城的百姓,大部分都认为赵无忌赌约必输,而今天,便是赵无忌在京师第一次商业上的亮相。
赌约的双方,一个是不世出的少年天才,文武两开花的第一才子赵无忌,最近更是与魏国公嫡女徐怡每日出双入对,卿卿我我,端的是羡煞旁人;另一个则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李长庚李阁老最疼爱的孙子,权势逼人,号称京城四大纨绔之一的李怀仁,双方的激烈碰撞之下,必然会是火星四溅,地动山摇。
众人都是非常好奇,为了赢得赌约,赵无忌必定会在万达茶楼上花费大量的心思,采取种种手段招徕顾客,以完成他赚到四十万两的任务,所以这些京城百姓都抱着看热闹兼尝鲜的心理,纷纷前往万达茶楼,查探这里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万达茶楼在京师一共有十四家连锁店,其中以京城西侧的万达茶楼一号店以及京城东部的万达茶楼二号店规模最大,来这两家店的顾客也是最多。
看着人头攒动的万达茶楼一号店,一身富家翁打扮的崇祯总算是稍稍放下了心,他略一沉吟,对身后的王承恩说道:“一会叫赵无忌来见朕。”王承恩急忙答应下来,崇祯看了一会这茶楼的外观和装饰,便迈步走了进去,他的前后左右,二十多名乔装打扮的宫中禁卫警惕地护卫着皇帝的周全。
崇祯皇帝自从那天给了赵无忌两千两银子,让他奉旨赚钱后,一直密切关注着赵无忌的一举一动,当他听说赵无忌将银子全花在报纸上和茶馆上时,心中也是有些七上八下。
崇祯虽然贵为天子,但他对民间的情况也是略知一二,办茶馆并不是什么赚钱的买卖,至于那报纸,售价才一文钱一份,想指望靠他卖够二十万,那非得把报纸卖到大明各地不可,若是大明百姓人手一份,或许可以实现二十万利润的目标。
所以今日万达茶楼开业的第一天,崇祯早早处理完了政事,便不顾王承恩的强烈反对,带着几十个侍卫便出了宫,说要微服私访,无奈之下,王承恩也只得换上衣服,装成他的仆从,跟在崇祯身后。
崇祯皇帝慢慢走进茶楼的第一层,只见这里似乎跟一般的茶馆并无两样,依旧是一排排的桌子摆放的整整齐齐,前来喝茶的客人围在桌子旁边,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若是说有什么不同之处的话,也就是人比较多,非常多,特别多,拥挤不堪。
茶楼的东南角,有个茶楼的伙计正拿着一份报纸,在那里念的口沫横飞,一大群不识字的客人们,紧紧围在他的周围,听他讲述报纸上的内容,个个都是听得津津有味。
崇祯见状,当即也挤了过去,他身边的护卫急忙上前替他开道,在客人们不满的眼光中,为崇祯在人群中挤出了一个宽敞地方。
那伙计正摇头晃脑地念着报纸:“生活小常识,喝过的茶叶不要扔掉,可以倒在花盆中,有利于花的生长,此外,也可将喝过的茶叶晒干,缝到枕头里,有增益睡眠,益肝明目的功效。”
伙计话音刚落,周围的听众们便连连点头:“哎呀,我家以前喝完茶,剩下的茶叶都白白扔了,早点看到报纸,早点得知这个就好了。”
“是啊是啊。”
那伙计又开口念道:“张家米行,货真价实,百年老店,童叟无欺,地址在京师城东XX胡同。”
崇祯听了,怔了一怔,才反应过来这伙计在读广告,只见这伙计每读一段报纸上的内容,便会读一条广告,旁边这些听众,听完一张报纸上的内容后,基本把报纸上的广告也都听了三四遍了。
这茶楼的西北角也聚集着一群人,看似比这边听报纸的人更多,崇祯见状,于是也踱步走了过去,挤进去之后,发现这里有两块大木板竖立着,上面粘贴上了许多纸条,几个识字的正凑上前去看那些纸条,更多不识字的,则围着茶馆的一个伙计,听他逐个在念纸条上的内容。
只见这伙计说道:“各位老少爷们,咱们东家设立这个地方,不为赚钱,只为方便诸位交流,互通有无,谁家里有个大事小情,旧物转让,或是房屋出兑出租等等,都可以到这里来发布。”
说罢,他清了清嗓子,看着那木板上的纸条便念了下去:“城东xx胡同王记饺子铺出兑,价格面议,位置好,客人多,接手便可营业。”
“出售马车一辆,黑色,保养好,马匹不卖,只卖车,有意者请联系城东xx胡同x府。”
“宋记成衣铺,招聘雇工三人,要求岁数不能太大,针线活好,薪水丰厚,地址xxxxxx。”
“张家米行,货真价实,百年老店,童叟无欺,地址……”
崇祯听了半天听明白了,这里是茶馆免费设立的一处地方,是为了方便普通的百姓招工求职、买卖、房屋出租出兑等信息,当然时不时的这些伙计照例插上一条报纸上的广告,念给听众们。
只见此处的人,既有身着长衫的书生,也有一身短打扮,浑身冒着汗臭气的粗豪汉子,估计是来求职的,间或也有几个女子混迹其中,想来是想寻个针织活做。
崇祯看了,暗暗点头,这个好,给老百姓带来方便和实惠,互通有无,又给茶馆带来了客流,这可是一件多赢的好事。
崇祯再看这茶楼一层,也没什么地方可看了,除了有几个伙计在读报纸,其他地方与一般的茶馆并无二致,就是来往的人特别多,很多求职,买卖旧物的人甚至根本不喝茶,来此听伙计念完木板上的内容后,扭头就走。
热闹确实是热闹,只是似乎依旧不像是能赚大钱的样子,崇祯刚才已经派人打听过了,茶水价格只要一文钱一碗,还可以免费续上两碗,别看茶馆里的人多的出奇,但是大部分人也就要上一碗茶,茶馆并不会多赚太多钱。
眼前一条楼梯直通茶馆二楼,崇祯想了想,便拾阶而上,想看看二楼相比一楼,有何不同。
第三百五十九章微服私访(下)()
崇祯上了二楼,只见这里围上了几扇屏风,将二楼里面挡得严严实实,屏风外面,有个女子坐在一张椅子上,面前有张案几,有想进屏风后的,便需要付款八文门票钱,才能进去,屏风后面,隐隐约约有叫好声传来,崇祯以目示意,王承恩当即去付了钱,崇祯这才带人走了进去。
这二楼与一般茶馆截然不同,看起来却有点像戏院,二楼最后面,是一排排长椅,凡事买了门票进来的顾客,都可以在此就坐,在这里就座的人也最多,基本上已经坐满了。
再往前,则是一张张八仙桌,每张桌子上都摆着一些瓜子,茶水,米花糖等小点心,这里也叫雅座,乃是专为一些有钱的富人准备的,想要坐在这里,每桌一两银子,崇祯走上前去,挑了一张桌子,坐在旁边,王承恩自去付款不提。
最前面就是戏台了,此时一个说书先生摇头晃脑,正在上面说得正欢,崇祯凝神听去,原来这说书先生讲的是叫做‘画皮’的鬼故事,内容似乎便是有个恶鬼,披上人皮,在人皮上化妆,装成美貌妇人,勾引一名书生企图谋害他,最后幸好被道士所救。
崇祯听了半晌,只觉得后背发凉,慢慢感觉毛骨悚然,尤其当那说书人说道恶鬼撕开那书生的胸膛,扯出书生的心脏,一口吞下时,不仅是崇祯,这些听众也都是齐齐倒吸一口凉气,更有胆小的当场便叫喊起来。
然而这些听众们,听得越害怕,越是想听,有些小孩一个劲的往大人怀里钻,便是这样,依旧是眼睛瞬也不瞬地看着那说书先生。
不知不觉,那说书先生已经讲完了一段,只见他一拍醒木,说道:“今天的书就到这里,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张家米行,货真价实,百年老店,童叟无欺,地址在……”
那说书先生下去后,不多久,便上来几个人,身穿戏服,开始咿咿呀呀地唱戏,崇祯向来不喜欢听戏,但是观众们却都是听得入迷,有的人甚至听得摇头晃脑,双手也在不断跟着戏曲打着节拍。
崇祯坐着正在无趣,忽然一人躬身快步走了过来,崇祯定睛看去,正是赵无忌,赵无忌正要行礼,崇祯低声说道:“今日朕是微服私访,爱卿不必见礼了,坐吧。”
在古代,皇帝是九五之尊,高居所有人之上,赵无忌哪里敢跟皇上坐在一起,于是便走到崇祯身前侍立。
崇祯眼睛看着戏台上的戏子,口中说道:“卿家这茶楼弄得很好,有声有色,又能给百姓们带来方便,朕很喜欢。”
“臣惶恐,这茶楼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的。”
“是真的不错,刚才说书先生那个故事很好,这个茶楼,刚才朕也看了,几乎是人山人海,宾客如潮,怕是整个京师,再也没有比你这里更热闹的地方了,对了,你办的那个报纸,如今销售情况如何?”
“启禀皇上,报纸如今面世已有十天,臣将其命名为‘京师晚报’,连卖带送,每日都是一万份的销量。”
“哦?送到哪里?”
“俱是一些茶馆,客栈之所,一般每家会赠送十份报纸,臣打算免费赠送一个月,此后便须他们花钱来买了。”
“报纸售价几何?”
“启禀皇上,一份一文钱。”
崇祯哦了一声,扭头看向赵无忌,目光温和:“一份一文钱,还有一部分赠送,那这个报纸,想必利润不高吧?”
“皇上圣明,报纸暂时还没有赚钱,去掉人工和材料的成本,目前只是维持了收支平衡。”
“那茶楼的利润怎么样?今日这么多客流,收入想必不菲吧?”
赵无忌迟疑了一下,这才回答道:“虽然客流多,但是很有一部分人是专门为了获取求职雇工,买卖信息而来,并不在店里消费,并且所有的茶楼一楼都是保持原价,利润并没有高多少,二楼因为有戏台,有雅座,所以利润会稍高一些,据臣的测算,一所茶楼,一个月应该能赚三四十两银子这样。”
“爱卿很坦诚啊,朕事先也调查了京城市面上茶楼的利润,像这样一月三四十两银子,半年下来有二百多两银子,已经相当不易了,不过比之二十万两,依旧是杯水车薪,朕很好奇,爱卿打算如何利用报纸和茶楼,完成目标呢?朕可是听说你把两千两银子都给用光了。”
赵无忌凑近崇祯,压低了声音说道:“请皇上无需忧心,臣已成竹在胸,茶楼和报纸,无一不是在为完成赚钱目标而铺路,真正赚钱的方法,还需要得到皇上的首肯。”
“嗯?你且说来听听。”
“皇上,臣打算如此如此……”
崇祯听了,闭上眼睛,凝神想了半晌,这才徐徐开口:“你这个做法也不是不行,朕可以答应你,一应压力,朕替你扛住,不过,你确定这个法子可行?”
“请皇上放心,此举必然有效,一旦实施,银钱必然滚滚而来。”
“银钱滚滚而来”这六个字似乎对崇祯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他沉吟了一会,终于下定了决心:“好,这事朕便答应你,卿家尽管放手去做,朝堂之上,朕替你顶着。”
时间缓缓流逝,不久便到了一个月后,这一个月,发生了很多大事,最为轰动的,莫过于剿匪总兵官曹文诏之死,崇祯八年,六月二十八日,骁勇的曹文诏再次孤军深入,杀入农民军大军之中,可惜这次他却不幸中了埋伏,率军左冲右突之下,依旧不得突围,最后寡不敌众,兵败力竭,只得自刎而死。
得知曹文诏的死讯后,崇祯悲痛莫名,追赠他为太子少保,左都督,子孙世袭指挥佥事,还为他立了庙,春秋两季都会去祭奠。
赵无忌得知消息后,也是扼腕叹息,看来历史果然不是那么轻易能改变的,号称‘万人敌’的曹文诏之死,预示着大明王朝的黄昏即将来临,大明的忠臣良将们,在随后的几年中,不断地身死陨落,待这些将星逐一消散殆尽之时,也便是后金入寇中原,华夏民族沉沦之日。
第三百六十章发财大计()
名将曹文诏之死,在大明朝堂上激起了轩然大波,而在民间,一件看起来不那么显眼的小事,也在一些权贵和富人的圈子里面悄悄流传着。
“你听说了吗?定国公世子徐世龙前一阵走了眼,买了一间不赚钱的胭脂铺。”
“这都是旧闻了吧?早就听说了,听说那卖家使了些手段,蒙蔽了世子,把个不赚钱的铺子卖掉,拿到钱就跑了,现在还找不到人。”
“听说那铺子又火了,天天都有小娘上门买胭脂,人太多时还得排队呢,你说奇怪不奇怪。”
“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最近不知怎地,现在老百姓买米都去张家米行,他家门口每天客人都要排长队,明明我家的粮食价格更低,这些百姓也要排队去买贵的,就连街上的小孩,都在唱什么‘张家米行,童叟无欺,’真是奇哉怪哉。”
“还有成国公家的布行,最近也是火得不行了,因为客人太多,忙不过来,他们已经开始增招人手了。”
“嗯,最近怪事频出。”
“据我的分析,这些怪异之事的发生,都和一个人有关。”
“谁?”
“第一才子赵无忌!”
定国公府,依旧是那座幽静的亭台,依旧是一样的四个人团团而坐,徐世龙满面含笑,举起酒杯:“多谢赵大人的帮助,我那胭脂铺子,最近一月销量翻了三倍之多,本来因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