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炎武侧头看了赵无忌一眼,赵无忌微微点头,顾炎武这才轻咳一声,开口说道:“下面由我为大家说一下咱们青州府以及周边府县的最新形势和动态。”
“大人巧施妙计除掉了李梓及其背后的李懋芳后,在青州府,大人的威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征收税费比以往更加顺利,而城管大队的工作也愈发的稳健扎实起来,受到民众百姓们的一致好评,青州府的日益繁华是可以期待的。”
“卢大人遇袭之后,会加大对流贼的讨伐力度,在卢大人和洪大人的联手围剿中,相信流贼的活动范围会逐渐缩小,直至被两位大人完全剿灭,短期来看,半年内青州府不会受到来自流贼的正面威胁,这正是我们全力发展农业商业,发展青州府经济的大好时机。”
“而今冬季将至,属下以为,是否可以仿照西北故事,大量制作蜂窝煤,以低价出售甚至赠送煤炉子,让民众百姓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季,这样也可以大大提升青州府百姓的安定感和幸福感。”话音刚落,顾炎武便微微侧身看向赵无忌,目光中隐隐有请示之意。
“可,”赵无忌赞许地点了点头,扫视了在场众人一眼,说道:“治政理民其实很简单,只要给百姓们以安全感,再让他们感觉到幸福,就是最大的成功,宁人的提议很好,就这么做吧,蜂窝煤的利润不要超过半成,煤炉子以成本价向青州府百姓出售,若是家境贫寒的百姓,持有本地里正的证明材料,可以免费领取两个煤炉子,诸君要时刻牢记我们的宗旨,赚钱不赚钱的都是次要的,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黄宗羲和归庄今年刚刚拜赵无忌为师,对赵无忌在西北的事迹了解不多,此刻看到自己的师父处处为百姓着想,甚至要自掏腰包赠送煤炉子给贫寒的百姓,心中不由得更增添了几分骄傲,觉得自己等人的选择没有错,师父既有渊博的学识,又有着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这样的师父,值得我们终身追随。
“如今石英砂矿和石灰石矿都已被勘探出来,天气慢慢又变得寒冷,已不适合再进行修路等建造活动,属下以为水泥工坊可以暂时停工,直至明年开春,这期间工坊的重点应放在玻璃工坊和铁器工坊上。”顾炎武又说道。
“嗯,玻璃依旧是如今庆记最赚钱的产品,铁器工坊则与蒸汽机和机床密切相关,顾炎武的安排很有针对性,有了他为我统筹一切,确实为我分担了很多事务和压力。”赵无忌暗暗想道,便点了点头,“可以,就按宁人你说的去做吧。”
“水泥工坊的停工,会闲出来大量的雇工,这些人可以参加到蜂窝煤的生产过程中,哦对了,马车的销售情况如何?”赵无忌看向王盈儿问道。
王盈儿向赵无忌点了点头,娇笑说道:“马车的销售情况非常好,在青州府和济南府一共收到五十多辆马车的订单,订单金额合计一百万两银子以上,最贵的尊贵型和便宜一些的舒适型销售最好,顾客们都希望能尽快提到新车。”
“马车需要大量的精铁,轴承,百炼钢,以及弹簧,为了保证质量,不能盲目地赶工,暂时属下粗略估算,工坊的月产量大约是每月十五辆马车。”顾炎武给出了马车生产的进度上限。
“嗯,让他们不要着急,此外在旧有订单生产完成之前,暂时停止接受马车新的订单。”赵无忌想起后世的‘饥饿营销’战略,脸上不禁也浮现了一丝微笑。
所谓物以稀为贵,四轮马车作为这个年代的奢侈品,如何控制产量是一门大学问,奢侈品并不是产量越大越好,产量过大,反而会拉低马车的出售价格,此外,缺乏橡胶也始终限制着马车的大规模生产,皮革制成的轮胎太麻烦,也不够结实,暂时还是要小步慢跑,不可着急。
“这次救援卢大人的行动,重甲骑兵表现的很好,骑兵成军不易,将来本官是要大用的,未来一年,还要更加严格的进行训练,陌刀兵,火枪兵的训练也要狠抓不懈。”赵无忌看向自己的爱徒李定国,如今商敬石的角色更加类似自己的亲卫队长,李定国文武双全,赵无忌有心把他和刘文秀培养起来,争取让二人早日独当一面。
李定国长身站起,抱拳施礼,“请师父放心,宁宇定然不会辜负师父的期待,定会全力以赴!”
黄宗羲虽然是江南有名的大儒,学问高深,门生弟子无数,然而在这里,他只是赵无忌的徒弟之一,更只是个新人而已,看到一举击破五千闯军右营的重甲骑兵,赵无忌居然还有些不满意的样子,心中也是暗自震惊,看来自己的师父果然是胸怀天下,志在长远之人,即使是这样的强兵,也希望他们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黄宗羲沉思了一会,也举起了手,在得到赵无忌的许可之后,他开口说道:“南阳学院的教学进度非常好,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至于师父提出的物理、化学等知识的攻关,徒儿也组织了一批天资聪颖的学生,在徒儿和归庄的带领下,让他们分成几个小组,互相竞争竞赛,只不过随着学生越来越多,以及研究进度的不断深入,学院的经费已经有些不够使用了,师父你看,是否可以加大给学院拨款的力度?”
别的学院收学生,要交学费,在南阳学院,反而是学院发给学生钱,而研究科学的过程中,购买大量的试验材料也是应有之理,略一沉吟之后,赵无忌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好,经费的事情不用担心,太冲你列个单子,把各项开支写上去,会议结束后交给夏先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再穷不会穷教育,南阳学院的任何要求,本官都会尽力满足。”
第四百九十四章有女怀春()
黄宗羲心满意足地坐下,开始计算一会应该向夏允彝申请多少经费比较合适,他学问与顾炎武相差仿佛,但是两人的性格和爱好都不相同,顾炎武是喜欢实践的实干派,终日做一些务实的工作,而黄宗羲更喜欢教书育人,研究那些高深莫测的学问,算是理论派。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赵无忌提出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所吸引,心甘情愿地主动拜赵无忌为师,在他的心里,赵无忌提出的这些理论,惊世骇俗而又奇妙深邃,足以使他开宗立派,成为一派宗师,自己选择能者为师这很正常。
赵无忌如今大把大把地赚钱,同样也在大把大把地花钱,首先,倒贴学生的南阳学院就非常烧钱,此外,出售马车得到的一百多万两银子,也要给崇祯送去五十万两,为大明的财政收入略尽一份绵薄之力,水泥路虽然看似日进斗金,实际上远远还没到收回成本的时候,机床,蒸汽机,再加上养兵每个月也要花掉他大量的银子,总体看来,在收支平衡的情况下,还是略有一定的盈余。
孙曦则汇报了城管大队近期取得的成绩以及将要进行的一些工作安排,赵无忌提醒他要注意难民的安置,一旦发现难民,及时送到临淄这边的工坊来,这边工坊刚刚起步,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样既改善了府城的环境,也为这些难民提供了一条生路。
由于最近没有什么太有价值的情报,所以蒙着面纱的杜红儿没有开口,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侧着头,饶有兴趣地听着别人发言。
归庄对蒸汽机和机床非常感兴趣,他希望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把蒸汽机小型化的研究提上日程,却被赵无忌给否决了,蒸汽机研发实在太过费钱,真正实用的蒸汽机还没有研制出来,这时搞蒸汽机的小型化,不但没有那么多的资金,也是为时过早。
赵无忌知道蒸汽机小型化乃是未来的趋势,未来的铁路机车和铁甲船的出现,都有赖于实用性的小型蒸汽机才能得以实现,归庄只是步子迈得太大了一点,方向却是完全正确的,所以虽然他拒绝了归庄的提议,但还是勉励了归庄几句,特意对他说,小型蒸汽机不是不搞,而是要留待以后再搞,按照如今的条件,研究小型蒸汽机还不够成熟。
燧发枪的最近进展非常顺利,在毕懋康和唐维的共同努力下,造出了共一百支燧发枪,赵无忌吩咐唐维将这批枪转交韩林,由火枪队试用一两个月,在试用中不断积累发现的问题,再反馈给工坊逐渐改进,近期暂时没有大的战事,正是潜心研制武器的大好时机。
会议很快就结束了,众人纷纷起身离开,夏允彝故意慢了几步,跟在赵无忌身后,两人最后出了会议室。
眼看周围没有旁人,夏允彝这才开口说道:“恭喜大人,恭喜大人。”
赵无忌背着手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不解地问道:“哦?夏先生为何如此说?本官何喜之有?”
“属下在会议之前刚刚接到的消息,十天之前,苏泰夫人已经自草原启程,前来山东了,此外淑济夫人有喜了,已有四个多月的身孕,属下特向大人贺喜。”
赵无忌听了,眉毛挑起,嘴角带笑,心中高兴万分,“这可真是太好了,淑济,她也跟着苏泰来了吗?”
夏允彝摇了摇头,“据报信的人说,淑济夫人怀有身孕,不宜远行,如今正在归化城内养胎,囊囊太后也派人送信,说道请大人放心,定会派人小心照顾淑济夫人。”
赵无忌微微点头,他记得自己离开西北,前往京城上任之前,曾与淑济公主春风一度,没想到居然一枪中的,这就让淑济怀上了他的孩子。
有囊囊太后在那边,想必定会照顾得淑济无微不至,这一点倒是无需自己操心,一会回到府中,也该给淑济写封信,安慰安慰她,再表达自己的一番思念之情,自己和苏泰,淑济,也有很久没见了。
夏允彝在一旁也是激动不已,他们这些人,早已在心目中隐隐视赵无忌为主公,主公子嗣众多,对他们这些属下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有利于整个团体的凝聚。
老天当真待我不薄,赵无忌在心中暗自想道,有了孩子和家庭,自己这个穿越者,也就正式地在这个时代扎下了根,下一步就是尽自己的全力,发展经济以富裕人民,击败后金这个华夏民族的凶恶敌人。
赵无忌回到了府邸后,淑济怀孕的喜讯此时早已传了开去,叶婉儿,陈圆圆都是一脸欣喜之色,只是看着自己依然没什么动静的肚子,陈圆圆又有些暗自伤感,也有些着急。
为什么自己还没怀孕呢?也许该找个大夫给看看了,陈圆圆暗自想道。
吃完饭后,赵无忌抱着瓷娃娃一般的赵毅,在那里逗弄他,赵毅睁着大眼睛,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奶声奶气地啊啊着,总想去抓赵无忌的头发,赵无忌故意不让他抓到,赵毅抓不到自己爹爹的头发,便哇哇大哭,气得陈圆圆走过来,啪啪在赵无忌身上打了两下,心疼地把赵毅给抱了过去。
陈圆圆如今还没有自己的孩子,对于可爱的赵毅她是非常喜爱,看着陈圆圆抱着孩子远去的背影,赵无忌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一阵香风袭来,叶婉儿温柔的身影出现在赵无忌的身边,夫妻二人坐在榻上,彼此相依,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心意却是相通。
叶婉儿靠在赵无忌的肩上,伸手抱住他的腰,半晌之后方才幽幽说道:“夫君,为什么圆圆妹妹还没有怀孕呢?”
赵无忌伸出手去,摸了摸她的头发,笑道:“你夫君我又不是神仙,这个我也不知道啊。”
叶婉儿猛然想起一事,坐直身子若有所思地说道:“圆圆妹妹平时最喜欢擦脂抹粉,听说她亲手调配的脂粉中含有少量的砒霜,婉儿劝了她好多次,她只是不听,说这样调配出的脂粉会让皮肤更加白嫩细腻。”
赵无忌听了,吃了一惊,“啊?这个为夫倒是没注意到,砒霜可是剧毒,对身体有害,难怪这么久了,她还没有怀孕,等晚上为夫找个机会,一定要劝劝她,这个习惯可不好。”
叶婉儿嗯了一声,点了点头,又想起一事,便说道:“夫君可还记得兰儿和珠儿?”
赵无忌有些茫然地摇了摇头,“这,这又是谁?”
叶婉儿一阵轻笑,用粉拳捶了一下他的胸膛,“赵大人当真是贵人多忘事,妾身记得,她们二人当初还是高煜送给夫君的呢。”
“哦,”赵无忌这才想了起来,当初为了贿赂自己,高煜曾送了自己大笔银子和四个美女,当时自己为了迷惑高煜,所以全部收下了。
高煜死后,如何安置这四个女人,让赵无忌也颇为头疼,最后有两个美女想要返回家中,赵无忌还送了她们一笔安家的银子,还有两个美女则选择暂时留在赵府,想必就是叶婉儿刚才所说的兰儿,珠儿了。
“哦,为夫想起来了,不过婉儿你为何突然提起此事?”赵无忌有些迷惑不解,他平时忙的都是大事,经常在外奔波劳碌,在家中的时候很少,几乎都没有留意过这两个女子。
叶婉儿捂着嘴,吃吃笑道:“好叫夫君得知,这两个小妮子春心动了,又不敢开口和夫君说,也是婉儿心细,再三盘问,方才问出了究竟。”
原来如此,听到婉儿的话,赵无忌的脸上也露出了温和的笑容,“这是好事啊,不知她们看上了谁?”
“她们喜欢的是夏先生。”叶婉儿说道。
夏允彝是赵无忌的左右手,世事练达,才学过人,虽然他早已结婚,然而那成熟的儒雅气质,确实很容易让兰儿和珠儿这样的女子动心,能够嫁给夏允彝这样的大才子做妾,也算是她们比较好的归属了。
“不知夏先生意下如何?”赵无忌问道,恋爱乃是两个人的事,若只是两个女子的单相思,那反而不美。
“婉儿曾旁敲侧击地试探过夏先生,夏先生对她们也很有好感,只不过碍于大人,不好意思直接和大人开口。”婉儿嘻嘻哈哈地笑着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叫人去把她们二人唤过来吧。”赵无忌想了想,决定玉成她们的好事。
片刻之后,两名美女姗姗来到赵无忌的书房中,她们有些忐忑不安,不知赵无忌打算做什么。
说心里话,其实两位美女开始其实是看上了赵无忌,只是赵无忌忙于事业,终日不在府中,而赵无忌身边又不缺乏美女,叶婉儿温柔大气,陈圆圆美艳无匹,杜红儿妖娆风骚,各个都是绝色,两位美女虽然也是绝色,但是比起赵无忌身边的女人,依旧是稍逊一筹,于是两名美女慢慢地便灰了心。
第四百九十五章辽东督师()
夏允彝儒雅风范,一表人才,算是个老帅哥,他又是赵无忌的心腹手下,俗话说,宰相家仆三品官,赵无忌贵为青州府知府,皇上的爱将,夏允彝作为他的心腹,行情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于是两位美女便把目标转向了夏允彝,夏允彝对她们也很有好感,奈何两位美女的身契虽然已被赵无忌撕毁,早属于自由之身,但名义上她们还是赵无忌的奴婢,他有些不好意思开口要人,没想到却被叶婉儿看了出来。
看着两位美女略显不安的样子,赵无忌温和地笑了笑,“两位姑娘,当初本官便曾与你们约定,若是你们寻到了良人,本官定会高高兴兴地送你们出去,如今本官可是听说,两位姑娘已经有了心上人?”
两女一听,顿时脸上红的什么似的,双双唰的一声,垂下了头,彼此对视一眼后,这才不约而同地轻轻嗯了一声。
“窕窕淑女,君子好逑,你们命运坎坷,夏先生为人正直厚道,你们能有这样的归宿,本官也就放了心,也由衷地为你们高兴,你们父母早已不在,本官这里就是你们的娘家,本官会使人选择良辰吉日,为你们成婚,一应嫁妆,都由本官准备,不知两位姑娘意下如何?”赵无忌温言说道。
两位美女听了,热泪盈眶,齐齐跪在地上,“大人厚恩,妾身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一切愿听从大人安排。”
赵无忌哈哈一笑,看向身旁的叶婉儿,叶婉儿悄悄地伸手过来,轻轻握住了赵无忌的手,眼中温柔无限。
次日一早,赵无忌吃过早饭,便打算出门,他这次想要去临淄工坊再看看,如今青州不比西北,在西北那边,他不过一知县,一知州,而在青州府,他却是堂堂四品知府,管辖的地方更多了,肩上的担子也重了,去临淄,他主要是想督促一下蜂窝煤和煤炉子的事情。
这次的蜂窝煤,将会在全青州府推广售卖,所需的煤炭和煤炉子的数量,更是一个大得惊人的天文数字,关系到整个青州府民众百姓冬日的供暖,虽然顾炎武做事非常稳妥,但赵无忌还是想要去看一眼,方才放心。
赵无忌刚刚穿戴整齐,却见孙曦匆匆而来,一大早登门来寻自己,想必是有要事发生。
孙曦上前拱手一礼,“大人,属下有要事禀报。”
“怎么?城管大队那边有什么事情吗?”赵无忌不解地问道。
“哦不是,大人误会了,属下昨晚收到高苑县孙知县一封信,因属下与他有旧,故此他托我将此信转交给大人。”说罢,孙曦自怀中掏出一封信,恭恭敬敬地递给了赵无忌。
拿着书信,赵无忌并未马上拆开,高苑县知县,孙铨,嗯,似乎有些印象,四十多岁,高高瘦瘦的一个人,文质彬彬,平时不苟言笑,很是严肃正直,甚至有些迂腐的一个人,却不知他给自己写信是什么意思。
“孙知县说道,他的父亲此刻正在高苑县,想与大人见上一面。”孙曦继续说道。
“他的父亲?”赵无忌隐隐把握到了事情的核心。
“正是,孙知县的父亲乃是孙承宗老大人,前任兵部尚书,想必大人还不知道罢。”孙曦恭敬说道。
“孙承宗!”赵无忌眼中蓦然闪出精光,天启皇帝的老师,明朝末年的文坛领袖,曾任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辽东督师,一手打造了关宁锦防线,无论在兵事上,还是在学问上,都有着极高的造诣,其才能和人品,在后世常常为人所称道。
半个时辰后,赵无忌带着李定国等人,骑着马匆匆离开了青州府,他此番前去的目标不是原定的临淄,而是高苑县,能够得到孙承宗这样大佬级牛人的邀请,赵无忌颇有受宠若惊之感,反正煤矿那边有顾炎武看着,先见孙阁老才是头等大事。
赵无忌等人都是骑马,马速甚快,当天晚上,赵无忌等人便到了高苑县,此刻天色已晚,于是便找了家客栈歇息,准备明日一早,再去登门造访孙承宗。
次日一早,梳洗打扮整齐后,赵无忌带着李定国前往县衙,去见孙承宗。
得知青州知府赵无忌亲自前来,高苑县知县孙铨急忙出门迎接,见了赵无忌,拱手说道:“下官见过赵大人。”
“孙知县免礼,请问令尊可在府中?相烦通传一声,就说赵某特意前来拜访。”
“家父如今正在书房相候,请大人随我来。”赵无忌的到来,孙承宗早已吩咐过了,于是孙铨领着赵无忌,穿过几处院落后,来到了后院一间幽静的房子面前。
很朴素的一间房子,前面栽着一小片竹林,旁边还开出了一小块菜地,不过如今已是深秋,菜地上只有稀稀落落的干枯发黄的植物根茎,不时有寒风吹来,黄色的枯草随风起伏。
孙铨上前,轻轻地敲了敲门,“父亲,赵无忌赵大人前来看您了。”
很快,屋子里传来了一道略带沙哑的声音,“请赵大人进来罢。”
孙铨上前推开门,恭恭敬敬地请赵无忌进去,赵无忌走了进去,只见一个须发俱白的老者,身材消瘦,青衫布衣,半眯着眼睛,正坐在一张竹制的椅子上,看着自己。
想来这就是孙承宗了,赵无忌当即举步上前,深施一礼,“下官赵无忌,见过孙阁老。”
老者淡淡地摆了摆手,“赵大人请坐吧,不必客气,老夫老了,如今也不是什么阁老,一介山村野人而已。”
赵无忌依言在一旁坐下,依旧恭恭敬敬地侧身看着孙承宗,昔日的文坛领袖,辽东军曾经的中流砥柱,对这样一个人,如何尊重,都不为过。
老者眯着眼睛打量了赵无忌几眼,微微点头,“不错,不错,有几分袁承焕当年的样子。”
赵无忌顿时便有些受宠若惊,“下官何德何能,敢与袁督师相比,孙阁老谬赞了。”
老者将目光自赵无忌身上移了开去,望向窗外蔚蓝的天空,语气中隐隐有些感慨之意,似是想起了曾经很遥远的一些往事,“袁承焕那个蛮子,当年他若是能有你的几分机变圆滑,又岂会是那样的结局,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啊。”
赵无忌脸上的神情依然恭敬无比,身子也坐得端端正正,“袁督师的气节和才能,下官一直都钦佩的很。”
老者依旧眯眼看着窗外,“少年人不错,这样的身姿和气度,倒是与当年的曹文诏仿佛相似,假以时日,必成我大明威震一方之悍将,如此良将,赵大人可要珍惜。”
赵无忌知他说的是侍立在自己身后的李定国,自己来自后世,因此才知道南明战神李定国的厉害,而孙承宗不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