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影向下抛出一段绳子,小船上又站起一人,用绳子牢牢地把画舫和小船连接起来,随后船上的黑影也顺着绳子爬上了画舫。
这两个黑衣人正是王大,王二,他们早已打探清楚,陈圆圆的住所就在这画舫的最高处,王二从身上摸出一个吹管,用手指轻轻点破画舫一层窗户上的窗纸,然后把吹管探入,鼓足力气,将早已备好的迷药吹了进去。
两人又等了半晌,确定迷药完全发挥药力的时候,这才蹑手蹑脚地登上了二楼。
谁想到陈圆圆的贴身丫鬟春桃,半夜出来起夜,猛然看到甲板上多了两个人,都是一身黑衣,连头面都被包裹在一块黑布中,只露出来两只眼睛,顿时吓了一跳,当即喊道:“谁?你们想做什么?”
此时正是夜深人静之际,春桃这一声喊,传了很远,王大王二也吓了一跳,愣了愣神,听到画舫一层并没有动静发出,想来是迷药已经发挥了效力,王二向前一步,左手一把抓住春桃,右手拿着尖刀,顶在春桃脖子上面,压低声音说道:“别出声,再喊就杀了你。”
春桃看到雪亮的刀刃,又感受到脖子上的一丝寒芒,顿时吓得不敢做声,王二冲着他哥挥了挥手,王大于是便手持利刃,打开陈圆圆的房门,冲了进去。
第六十一章水上惊魂()
陈圆圆正在室内,不知为何,她今日心情有些烦躁,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这时突然听到窗外春桃一声惊叫,然后便没了动静,心里知道不好,急忙翻身起床。
陈圆圆刚刚穿上鞋子,就听见房门一响,然后一个身穿黑衣的彪形大汉手持一把尖刀,闯了进来,陈圆圆一介弱女子,深夜猛然看到这样的情形,顿时吓得浑身发抖,花容失色。
大汗闯进来之后,手持利刃威胁,同时出手如风,不多时便把陈圆圆绑了起来,嘴里也被塞上一只麻核桃,出声不得。
这时王二也把春桃绑了个结实,小声对王大说道:“大哥,这个丫鬟身材倒是不错,面貌也是漂亮,不如一并掳了去,也让我们兄弟二人爽爽可好。”
王大看着春桃那丰满的身子,点了点头,二人又在室内搜刮半晌,将陈圆圆的积蓄一圈而空,打了个包袱,背在背上。
王二小声说道:“大哥,咱们这次发了,这女子的首饰怕不值得一两千两银子。”王大点点头:“快走。”
当下王二把包袱背在背上,抱起春桃,当先出了房门,来到甲板,王大也把陈圆圆背起,到了甲板之后,轻轻放下陈圆圆之后,王大这才纵身一跃,跳到了小船之上。
王大上了船,冲着上面挥了挥手,王二于是把背上的包袱扔了下去,王大一把接过包袱,随手放在船上,王二又依次把陈圆圆和春桃扔了下去,王大一一接住,将二人抱进船舱。
陈圆圆没想到此番为歹人所趁,料想必无幸理,心里害怕难过,眼泪不由得就流了下来。
王大看着陈圆圆,惊叹她的美貌之余,见她流泪,便嘿嘿淫笑道:“小娘子莫要哭了,等会有你爽的时候,不知该多开心呢。”
王二把系在画舫上的绳子解开,自己也一跃而下,跳到了船上,兄弟二人对视一笑,知道事情已了,心情欢畅,当下便悄悄摇桨,慢慢地离开了画舫。
两人划了半天,感觉已经渐渐离的甚远了,王二心急,便去船舱,对着春桃摸摸捏捏的,春桃被绑得结实,只是嗯嗯地不断扭动身子逃避他的魔爪。
王二淫性大发,当下就要脱衣解带,这时忽然听到船尾王大的声音:“兄弟,不好,好像有船追了上来,你快别胡闹了,赶紧出来看看。”
王二急忙把刚脱下的褂子再度穿上,他被人坏了好事,心中气恼,拿起一把长刀,来到了船尾。
王大面色沉重,正在看着后面一艘急速追来的小船,这艘船比他们的船大了一倍,船上的人数也比他们多,看着大概五六个人,一起划桨,动作飞快,很快就追到了跟前。
王大双手抱拳,遥遥说道:“不知是哪路好汉途经此地,在下江东王澜,这厢有礼了。”
只见那船上站起一名彪形大汉,手持一把长刀,也不说话,腰腿稍一用力,便往小船上跳了过来。
王二见这汉子来得凶猛,当下也不敢怠慢,双腿微微下蹲,双手举起长刀,用尽浑身力气,迎面对着那汉子劈了过去。
那汉子人在空中,无处借力,只喊了一声好,只见他左手向后一挥,猛一拧腰,右手单手持着那长的出奇的长刀,就那么横着刀锋,向着王二用力一劈。
那汉子的长刀竟是锐利非常,王二手持的钢刀也是相伴了他十多年的宝刀,然而两把刀对撞之际,一阵刺耳的声音响起,王二的钢刀竟然被那大汉的长刀一刀砍断!
大汉的长刀势头不减,顺势向前一抹,王二的头颅飚的一声飞起,掉入了江中,无头身躯犹自冲天猛喷了一阵热血,这才扑通一声,倒了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一刀砍杀了王二之后,这大汉已经跳到了船上。
眼看弟弟被杀,王大一声悲鸣,血红的双眼狠狠瞪向大汉,举起刀来,就要上前拼命。
然而王大乃是积年巨寇,头脑灵活,弟弟的武功犹自在自己之上,却被这大汉一刀杀了,可见自己也不是大汉的对手,大汉手中还有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自己万万不可与之力敌。
想到这里,王大对着大汉喝骂一声,猛然举起钢刀,作势要向大汉砍去,大汉随后举刀招架,谁知王大这招乃是虚招,他突然手臂用力,将钢刀当做暗器,直直向大汉掷去。
大汉眼看他挥刀掷来,也不敢怠慢,右手持刀迎上,用力一磕,早把王大掷来的钢刀磕飞,掉入江中。
王大掷刀之后,也不细看,猛地转身,用力一跃,便跳进江水之中,大汉一时追赶不及。
王大水性甚好,当年在江湖中,江湖中的朋友曾送给他一个外号,唤做水下蛟龙,就是夸他水性精熟,此刻他当机立断,跳入水中,心里虽然悲痛兄弟之死,却也暗道侥幸,还好自己逃脱了性命。
眼看王大就要借水逃逸,这时从后面追来的船上,站起一人,对着王大入水之处,弯弓搭箭,飞快地就射出一箭。
这一箭射的又急又狠,王大正在侥幸之中,猛然觉得脑袋一疼,眼前一黑,顿时便失去了知觉。
射箭之人眼看江中涌起一股血水,便知已经得手,果然不多时,王大的尸体便浮了上来。
追来的小船上又站起一人,吩咐说道:“把这两人的尸体捞起来,一会绑上大石,再沉入江中。”
于是便有一人跳下水里,将王大的尸体和王二的头颅都捞了上来。
刚才射箭那人也跳入小船中,与那大汉一起,进了船舱,看到陈圆圆主仆都被绑住,躺倒在地,急忙上前给陈圆圆和春桃松绑。
此时后来的大船也靠了上来,两人连忙扶着陈圆圆和春桃,登上了后来的船只,射箭之人心细,看到小船里还有个包袱,转身又跳了回去,取了那包袱,扔给了春桃。
那大汉又取了个锤子,三下两下在王氏兄弟的船底下开了几个洞,顿时船里就呼呼地开始冒水,大汉这才跳回自己的船,众人眼看着王氏兄弟的小船,缓缓下沉,慢慢地沉入江底。
眼见事情已了,一个年轻人对着陈圆圆笑着说道:“圆圆小姐且安心,现在已经安全了。”
陈圆圆惊魂未定,这才看着眼前众人说道:“多谢几位壮士救命之恩,陈圆圆没齿难忘,不知几位壮士高姓大名?”
这少年笑着说道:“在下韩林。”又指着大汉和射箭之人说道:“这是韩勇和慕容先,圆圆小姐,是赵无忌赵公子派我们来暗中保护你的。”
第六十二章脱困()
陈圆圆骤然逃出生天,欣喜若狂,一听到竟然是自己赵无忌派人前来拯救自己,脸上唰地浮起一抹绯红,她低下头说道:“如此一来,可要多谢你家公子了。”
韩林说道:“我家公子说了,会有坏人在一旁窥探圆圆小姐,万一圆圆小姐身处险境,就让我们及时出手相救。”
他摇了摇头,赞叹不已:“公子真是神机妙算,我们在小姐画舫附近潜伏了两天,就碰上了坏人行凶。”
韩林继续说道:“公子曾言,一旦有坏人袭击小姐,让我们在救出小姐之后,便带着小姐暂时返回赵家庄,因为那坏人势力很大,唯恐他一计不成再施奸计,再次加害小姐。”
陈圆圆点点头,想起那日周奎看自己时那贪婪的眼神,已经知道了赵无忌说的是谁,也知道了今天的贼人是谁派来的,周奎有钱有势,自己一个弱女子,继续留在秦淮河风险极大,也只好暂时去赵家庄稍避风头了。
想到这里,陈圆圆便低声说道:“如此甚好,便麻烦各位壮士了,小女子便听从赵公子的安排罢。”
当下韩林下令开船,众人行得远了,这才登岸,寻了几块大石,将大石牢牢绑在王大,王二的尸首之上,沉入江中,这才悄悄地寻了个地方上岸。
韩林当即派人前往赵家庄送信,不多久便来了一辆黑色马车,韩林等人将陈圆圆主仆送上马车,便在一旁护送,一行人直奔赵家庄而去。
马车进了庄园,也不停留,一直进了赵无忌的宅子,方才停下,陈圆圆下了马车,就看到赵无忌和叶婉儿已经站在一边了。
陈圆圆低头向赵无忌福了一礼,说道:“多谢公子救命之恩,陈圆圆没齿难忘,公子的大恩大德,圆圆永远记在心中。”
赵无忌笑了笑,说道:“圆圆姑娘不必客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是我辈应该做的。”
“周奎身为国丈,心思腌臜龌龊,三番五次想对姑娘不利,在下看在心里,所以才派人前往姑娘身边贴身保护,幸好姑娘吉人天相,虽然有歹人偷袭,也并未受到损伤,也是可喜可贺。”
叶婉儿在一旁,仔细地看着陈圆圆,果然不愧是秦淮八艳之一,举止落落大方,言谈温文有礼,容貌也是十分美丽,难怪那国丈会动了歹心。
赵无忌已经把事情的始末和叶婉儿说了,叶婉儿很同情陈圆圆的坎坷身世,当下便上前拉着陈圆圆的手,说道:“姐姐既然来了,就暂且在这里住些日子吧。”
陈圆圆见叶婉儿温婉和气,心里也是喜欢,跟赵无忌道了谢,便和叶婉儿手拉手进了内宅,春桃也背着包袱急忙跟了进去。
宋应星,夏允彝,顾炎武听说陈圆圆来了,纷纷来到赵无忌这里探听情况,夏允彝打趣赵无忌艳福不浅,赵无忌只得把那日发生的事情一一说给众人听了。
听完之后,夏允彝叹息说道:“像周奎这样自私自利,吝啬贪婪的人,居然还被皇上委任来督促盐证,皇上用人不明啊,这等小人如何能够成事?”
顾炎武也叹息说道:“身为国丈,却行事阴险狠毒,为难一个弱小女子,也难怪公子要仗义出手。”
宋应星捻着胡子笑眯眯的说道:“听闻那陈圆圆貌美如花,公子英雄救美,以后也是一段佳话啊,哈哈。”
赵无忌不敢说出自己救陈圆圆的目的是为了扭转历史的轨迹,于是便跟着众人哈哈了一阵罢了。
周奎在家等了两天,没等来陈圆圆,连王氏兄弟也不知所终,他派人打听,听说陈圆圆主仆二人当夜被歹人劫掠而去,其他人中了迷香,对当晚发生之事浑然不觉,此事已经上报官府了。
周奎略一思忖,心想定然是王氏兄弟见色起意,得手后带着陈圆圆远走高飞了,他又不敢大张旗鼓地寻找王氏兄弟,眼看到手的美人儿飞了,他就把管家周贵叫过来,吊在树上一顿毒打,一边打一边骂:“你这老贼,出的好主意,如今老夫的美人没了,保镖也跑了,都是因你这老贼而起。”
周贵被吊在树上,连喊冤枉,叫道老爷饶命,周奎怒气冲冲,一顿抽打,把周管家打的死去活来,周奎发了一阵火,无可奈何之下,想着这天下之大,又去何处追捕王氏兄弟,也只好不再过问此事,就当从未发生过一般。
近来南京城内,令老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两件大事,第一件就是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失踪案,据说就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有贼人偷偷潜入圆圆小姐的画舫,用迷香将船上众人迷晕之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掳走陈圆圆小姐及其丫鬟春桃。
在南京最为繁华的秦淮河,发生如此大案,受害者又是名动一时的陈圆圆小姐,应天府尹李诚德非常重视,派出捕头任成刚日夜缉拿人犯,奈何陈圆圆主仆二人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再无踪迹,即使任成刚多方打探,也没有探知贼人的下落。
另一件震惊南京城的大事,就是传说中已经被李府尹内定上榜的赵无忌,在本年乡试报名截止之前,没有报名,这也意味着他放弃了此次乡试。
赵无忌号称第一才子,春江花月夜和人生若此如初见名震江南,又得府尹大人青眼有加,众人都以为他此次高中魁首乃是板板钉钉之事,没想到他竟然错过报名日期,不能参加今年乡试的话,待到下次已经是三年之后了。
赵无忌才华横溢,他不能参加今年的乡试,令人不由得扼腕叹息,李府尹对此也非常惋惜,他本来是想把赵无忌收为门生的,没想到出了意外。
有阴谋论者猜测是不是有人针对第一才子,故意设下陷阱,使其误了报考日期,然而很快就从赵家庄传来消息,赵无忌亲口承认,是自己不打算参加今年乡试的,因为他认为八股取士,并不能反映出考生的真实能力。
第六十三章东林党()
赵无忌放话不参加乡试,原因当然不是他表面说的那么冠冕堂皇,真实原因是,他还不会写八股文。
虽然这个身体的前任是个神童,小小年纪就考取了秀才,但是这身学问本领没有给赵无忌留下多少,通过科举出仕这条路,赵无忌早就已经不打算走了。
但是在外人看来,赵无忌这次可真是白白错失了良机,尤其还是李府尹那么看好他的情况之下,南京城内的老百姓,很多人都替赵无忌感觉惋惜,这么有才学的人,而不能为朝廷所用,既是他自己的损失,也是朝廷的损失。
尤其赵无忌的名声甚好,他带头安置难民,带着一群难民干得风风火火,硬是从无到有,建立起了一个异常富裕的赵家庄,如今赵家庄附近,十里八乡家里有女儿的,都托人找关系想嫁到赵家庄去,无他,赵家庄如今太富裕了。
不看别的,就看赵家庄外面那些新建的房屋,清一色都是崭新的红砖大瓦房,家家户户每家最少都养了二十多只鸡,有些专业养鸡的甚至几百只一起养,赵家庄的工匠和家丁们,薪水都很高,基本加上奖金每人每年差不多能拿到四十多两银子。
所以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把赵无忌视为拥有经天纬地之能的大才,古人云,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赵家庄的兴起全赖赵无忌一人之力,赵无忌已经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他可以带领一庄的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那么如果把他放在知县的位置上呢?他会不会带领一县的百姓走上富裕之路呢?如果再把他放到更高的位置上呢?
但是如今赵无忌竟然自绝出仕之路,实在是让很多有识之士扼腕叹息,慨叹明珠蒙尘,英雄埋没。
比如钱谦益,老头当年也是曾站立在朝堂之上的大员,作为曾经的礼部侍郎,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听闻赵无忌退出乡试的消息,他也替赵无忌觉得可惜,觉得这么一个人才埋没民间实在是太可惜了。
思前想后,老头竟然想效仿三国时的司马徽,向朝中的往日同僚推荐赵无忌出仕,就如同司马徽推荐卧龙凤雏二人一般。
于是凭着自己的庆记股东身份,借着考察的名义,钱谦益去了一趟赵家庄,而他看到的赵家庄的富裕景象,更加坚定了他的认识,赵无忌乃是个大有才能的贤才,于是在与赵无忌单独见面时,隐晦地向赵无忌提起自己有意向朝廷举荐他的意思。
奈何赵无忌或是听不懂,或是真心不想出仕,任凭钱谦益如何暗示,他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不接钱谦益的话茬,弄得钱谦益只好郁闷而归,从此就断了这番心思。
其实,钱谦益的意思,赵无忌听得很明白,他之所以没有开口答应,是因为他对东林党的印象很不好,他虽然也想出仕,但是不想和东林党扯上关系。
历史上,很多人谈及魏忠贤,就认为他是奸人,是邪恶的一方;谈及东林党,便认为东林党是正义的一方,是忠臣,难道事实果真如此吗?
赵无忌的看法恰恰相反,两派人马没有一个是好人,但是相对来讲,魏忠贤还是要比东林党对国家更有利一些。
众所周知,如今大明朝廷入不敷出,然而,在魏忠贤倒台以前,大明的财政状况一直良好,每年都有盈余,魏忠贤死的时候,还给崇祯皇帝留下来两千万两银子的盈余。
魏忠贤作为侍候皇帝的太监,他深知只有皇帝的信任,才是自己最大的依仗,所以凡事大局上都是为国家考虑,所以他虽然捞钱,但是给皇上带来的税收更多,所以魏忠贤活着的时候,虽然大明也在与后金交战,将士们却从来没有缺少过饷银,也并未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然而代表地主缙绅利益的东林党人上台之后,这一切都变了,满口仁义道德的东林党人,以国家不能与民争利为借口,把魏忠贤当初设立的商税,矿税,海税三大机构统统撤销,虽然断了在其中渔利的各地税收太监们的财路,但是伤害最深的是把国家的一大财路也给断了。
这颇像是为了杀死粮仓中的老鼠,索性一把火把粮仓都给烧了,老鼠固然是烧死了,粮食却也都没有了。
历来国家的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少了,能用之于民的地方也就少了,这才有了崇祯皇帝竟然没有钱去赈济灾民的情况发生。
有人失去,就有人得到,减了税,这么大一笔钱,最后是被谁得到了呢?答案是被民间的地主缙绅们得到了,减去的税收,都变成了他们的额外收入,而代表了地主缙绅利益的东林党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而受损的是大明朝廷的利益。
魏忠贤出身寒微,深知平民百姓之不易,所以他设立的税监,如商税,海税,矿税,都是针对富人而设置的税,并不直接对平民百姓征税,所以他活着的时候,普通百姓负担不重,大规模的起义造反几乎没有。
东林党人上台之后,废除了魏忠贤建立的这些税收,使得大明朝廷的财政渐渐出现了缺口,具体表现就是开始入不敷出了,开销还是那些开销,收入却减少了,这回该怎么办?
代表地主缙绅利益的东林党人坚决拒绝对地主缙绅的税收,于是他们把征税的目标放在了老百姓身上,就这样,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最终的结果就是各地频频爆发农民起义。
如此一来,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农民起义需要派兵镇压,出兵要有饷银,没钱就要对农民加税,农民被加税活不下去了,就开始造反,于是局势愈演愈烈,直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李自成以闯王来了不纳粮为口号,吸引了大量无路可走的农民,攻破了京城,逼死了崇祯。
总而言之,赵无忌认为,东林党人就是盘踞朝堂之上的大明王朝的吸血鬼,他们越健壮,大明王朝就越虚弱,立志匡扶天下的赵无忌,实在不想和这群表面道貌岸然,内里男盗女娼的伪君子们扯上什么关系。
第六十四章从良()
周奎在江南待了一个多月,收受了不少官员的孝敬,搜刮了大量的财富之后,终于心满意足地返回京城了。
陈圆圆在赵家庄内待得很开心,她自小父母双亡,寄养在姨夫家里,她自小便冰雪聪明,能歌善舞,后来被姨夫卖给青楼,因为她长相漂亮,而又多才多艺,被入云阁的妈妈朱四娘视若珍宝,万般爱惜。
古代的青楼也分几种,那种做皮肉生意的是最低级的一等,而像入云阁这样的青楼,往来皆是富贵子弟,而作为入云阁头牌的陈圆圆,色艺双绝,为人伶俐,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却从来都是卖艺不卖身,即使如此,专程前来的达官贵人,文人骚客依然是趋之若鹜。
人性的心理都是如此,越是得不到的,越是觉得可贵,陈圆圆靓绝秦淮,等闲人想见其一面也不可得,然而在众星捧月的光鲜背面,谁又知道青楼女子背后的心酸。
青楼女子人老珠黄之后不得善终之事比比而是,而很多女子所期盼的目标,就是从良。
所谓的从良,也有很多种,一种是才子配佳人,两情相悦,最终幸福地结合在一起,这属于青楼女子的最佳结局。
也有人嫁到大户人家做妾,运气好的,家里大妇不能生育,而妾恰好生下一子,这种情况下,多半会被丈夫和大妇善待,基本也会有一个很好的晚年。
有人的人运气不好,家里大妇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