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无忌对这份图画传单很满意,他笃定,这一番声势造下来,多尔衮和庄妃两人的风流韵事,就属于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老百姓最喜欢讨论和传播这种香艳的故事,更何况故事的主角一个是英俊潇洒,高高在上的腹黑王爷,另一个则是美艳动人,身份高贵的惹火妃子,光是想一想,便让人兴奋不已。
这一万份传单发下去,赵无忌感觉比一万发炮弹都有用,应该足够皇太极和多尔衮狠狠地喝一壶了。
纵使庄妃和多尔衮二人清清白白,但所谓人言可畏,只要老百姓们认为这事是真的,这对于皇太极的皇权威严就是一种极其沉重的打击,无论真假,皇太极都无法忍受此事发生,也因此事,他迟早会和多尔衮翻脸。
皇太极乃是满清地位最高的君王大汗,说一不二,称孤道寡;多尔衮则是满清贵族中实力最强的亲王,更有阿济格和多铎两位强势亲王的帮助,乃是是皇太极之下的大清权贵第二人。
这满清实力最强的两人若是心里有了芥蒂,耿耿于怀,进而发生内斗,那可就真好看了。
所以李定国和小岛茂他们二人的行动对赵无忌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不赵无忌也不会把麾下攻击力,防御力以及机动力都是最强的两千重甲骑兵,分出一千五百人给李定国。
李定国和小岛茂在满清腹地闹得越欢,破坏得越狠,造成的声势越大,赵无忌这里受到的压力就越小,更何况李定国还有解救被劫掠的大明百姓和离间多尔衮,皇太极的重任。
所以赵无忌把原本就不多的兵力,分了一千五百人给李定国,而李定国最终也没有让他失望,圆满地完成了赵无忌交给他的任务。
而此刻,远在山东的皇太极,终于接到了来自国内的两封十万火急的文书。
皇太极此刻正在行军途中,他稳稳地骑在马上,马儿晃晃悠悠,载着他一路前行,皇太极拿出了第一封文书,打开之后在阳光下仔细看去。
这一封文书是济尔哈朗写的,他在信中说道,明军有一支三千多人的军队,打着青州府黑旗军的旗号,浮海而来辽东,这伙明军十分之凶悍,战力也极其强横,他们先是攻克了旅顺口,随后便在辽东一带到处侵袭府城,沿海一代多个府县被其荼毒。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明军的队列中还加入了两千倭兵,据说是被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派来协助赵无忌的,这些倭兵出手狠毒,动不动就屠村屠城,暴行令人发指。
哦,你们满清屠城没事,别人同样地对待你们,就令人发指了?
此后阿巴泰亲自率军五千前去迎敌,结果也被这股明军击败,明军士气如虹之际,更是一鼓作气攻下了前都城——东京城,将东京城彻底毁坏,济尔哈朗在信中一面请罪,一面希望大汗能派回援军,驱逐消灭这伙入寇的明军骑兵,请大汗早做定夺。
另一封文书则是来自蒙古,乃是科尔沁部的留守王公孟恩写来的,这也是一封求援信,孟恩在信中说道就在六七日前,察哈尔部突然兴兵前来犯境,为首之人乃是察哈尔部大将多隆,他率骑兵一万,在蒙古草原上到处烧杀劫掠。
据孟恩所知,已经有数十个部落惨遭他们的毒手,连财物带人,都被抢得干干净净,文书的末尾,孟恩希望希望大汗尽快派出大军回援,因为草原上已经没有多余的援军,可以对付多隆率领的察哈尔部精锐了。
皇太极随手把这两封书信扔在地上,跟在马后一路小跑的一名奴婢急忙上前将两封书信捡了起来,轻轻拍了拍上面的灰,便小心翼翼地将他们收了起来。
皇太极原本开朗的脸色慢慢地变得阴沉下来,察哈尔部出征草原,与此同时明军也开始跨海袭扰大清腹地,这一切显然不是什么巧合,在这两件事的背后,皇太极似乎都看到了同一个人的身影——赵无忌。
袭扰大清腹地的是赵无忌的黑旗军,袭扰蒙古草原的察哈尔部,嗯,赵无忌是他们的摄政王,派出一万军队,赵无忌是有这个权力的。
想起已经两天没有消息回报的岳托,皇太极不知为何,对岳托隐隐有些担心。
岳托坐拥三万重兵,而赵无忌据说只有六千人,按道理讲,岳托应是一个稳胜的局面,但是皇太极就是心中不安,他有种预感,就是这次岳托可能会吃亏。
皇太极晃了晃脑袋,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件事,此刻他正在返程途中,残破的济南城已经被他甩在身后,如今满清大军已经来到了临邑城附近,听说山东总兵倪宠带着五千士卒守在这里。
倪宠碌碌无为,皇太极此番抢劫的也是盆满钵满,早已吃得肚子溜圆,他现在没兴趣去动倪宠和临邑城这条小虾。
再吃也吃不动了,整个满清大军,已经吃撑了。
关于敌军袭扰后方之事,得想出个应对的章程出来,皇太极暗自想道,嗯,蒙古那边自己不能不管,毕竟这些蒙古王公是己方最坚实的盟友,听从自己命令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和明军作战,若是放任多隆在蒙古四处侵袭而不管,定会寒了这些蒙古王爷之心,到时下次出征谁还敢出力?
一出力,敌人就来抄你老窝!这样下去,谁受得了!
察哈尔部的多隆,皇太极是有所了解的,相对来说算是个不错的将领,但还算不上什么能征惯战的名将,对付他,有一千白甲兵,也就够了。
至于自己的国内,皇太极想一想便觉得头疼,一千五百名重骑兵,攻击力高防御力高,机动力还很强大,想要对付他们,非要有两倍以上同样强大的重骑兵不可,普通的部队基本没法对付他们,步卒追不上骑兵,派再多的人去也没用,能对付重骑兵的,只能是数量更多的另一批重骑兵!
对付这些来犯辽东的明军重骑,最稳妥的做法,最少也要有三千白甲重骑兵,这样才可以稳胜这些明军重骑。
不过这样一来,自己最大的倚仗,八千白甲精锐,派回去四千后,手头可就只剩四千人了。
听闻崇祯已经命令三边总督洪承畴率西北大军前来此地,洪承畴这个人,皇太极倒是不怕他,那个卢象升据说是大明很厉害的战将,外号卢阎王,名气比洪承畴更大,作战也更猛,还不一样很轻易地中了自己的计策,陷入重围,被自己手下那些勇敢的女真将士给击杀了?
不知怎地,皇太极现今最担心的,不是统率十几万大军的洪承畴,反而是只有六千士卒的赵无忌。
以六千之众,能全歼清军三千精骑,数百骑兵便能夜踹连营,把孔有德的炮营给一窝端掉,想来想去,皇太极觉得赵无忌手头这六千兵的战斗力,着实不可小觑。
清军长长的队列自临邑城外不远处缓缓走过,相比刚来大明之时,如今的满清大军变得臃肿了很多,队列中增加了劫掠来的大量汉人青壮男女,和一车车装得满满登登的粮食,大批的金银以及各类物资,更有一人也在队列之中,他就是崇祯皇帝念念不忘的皇叔,封地在济南城的德王朱由枢。
第六百零二章议事()
昔日养尊处优,高贵无比的德王,如今就像一条狗一样被清军给牵着走,他的处境也许还不如一条狗,他的双手双腿上都拷着粗大的镣铐,双手合十,手上的镣铐通过一根长长的绳子,被拴在一匹马的马鞍上,马儿拽着肥胖的德王在地上走,马上的清军骑士马速控制得很好,马儿有时快有时慢,戏弄着这个肥胖的明国王爷。
德王此刻浑身破破烂烂,披头散发的样子,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脚上的鞋子早已不知丢到何处,双脚也是鲜血淋漓,身上满是血糊糊的擦痕,那是快马将他拽倒,在地上拖行时活活擦出的伤痕,若不是皇太极觉得他还有点用途,吩咐手下留着此人一命,德王恐怕早就已经被这个鞑子骑士给虐待死了。
由于多了大量劫掠而来的人口和财物,粮食,清军行军返回的速度比来时要慢了很多,长长的队伍走过,站在临邑城头的明军士卒,肉眼也能看的非常清楚。
一些嚣张的清军士卒打起了‘吾等班师,无需远送’的大字条幅,嘲笑着城中的明军士卒,更有一些清军士卒带着一些劫掠来的女子,特意跑到临邑城下,做那种不堪入目之事。
在城下清军放肆而又嚣张的大笑声中,饶是躲在城墙后面,偷偷观察着清军队列的山东总兵倪宠脸皮再厚,此刻也不由得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疼。
这实在是太丢人了。
但是没办法,己方技不如人,自己打不过清军,清军不来攻城,他就已经要谢天谢地了。
让他去打清军,救援德王和百姓?这不可能,他手下这五千人,估计都不够清军塞牙缝的,卢大人的天雄军,高起潜的关宁军,哪个不是赫赫有名的强军,也都被这些鞑子轻易击败,倪宠自忖己军的战斗力距天雄军和关宁军相差太远,所以当他看到清军打出‘吾等班师,无需远送’的条幅时,他的心情其实是轻松愉悦的。
太好了,这些凶狠的鞑子终于要走了。
清军长长的队伍往前看,看不到头,往后看,依旧看不到头,被劫掠来的百姓们在后面推,在前面拉,运输着清军缴获的各类财物和粮食,向着辽东而去。
清军这次入侵的战利品,实在是太丰厚了,粮食,财富和抢来的百姓奴隶,足够他们每个人都过上很长一段时间的好日子,所以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大明真是个好地方。
大汗真英明啊。
清军的队列犹如一条长蛇般,向着北方缓慢地移动着,骑着马的清军士卒时不时在劫掠来的青壮队列中跑前跑后,一旦发现行走太慢的,或单纯只是看不顺眼的,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鞭子抽下去,打得这些可怜的人一边躲闪,一边赶紧加快了行军的脚步。
即便遭到如此虐待,百姓们也不敢反抗,只能是按照清军士卒的心意加快行走,因为他们亲眼看到,这几日来,这些凶狠的鞑子杀掉了多少无辜的百姓,这些鞑子杀起人来,当真是吃饭喝水一样,十分的漫不在意。
皇太极看着如狼似虎而又嚣张无比的己方士卒,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微笑,刚刚心中因明军犯境而引发的不快之情,顿时也是烟消云散。
明军如此孱弱怯战,而我军如此勇猛锋锐,这当真是我大清之福啊,大明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真是上天赐给女真人的天然畜牧场。
四千白甲精兵,在皇太极的命令下,已经出发了,他们分成两队,一队前往蒙古,去战察哈尔部的多隆,另一队则快马加鞭返回辽东,前去征讨那批胆大包天的明军。
白甲兵的战斗力,皇太极是信得过的,有他们出手,入侵之敌一定会被打退。
自己终究还是疏忽了啊,此番倾尽全力出征大明,却忘记了赵无忌这个变数,以至被其所趁,抓住己方后方空虚的机会猛捅了一刀,若是再有交手机会,朕一定不会放过这个赵无忌!想起赵无忌,皇太极不禁又想起了岳托,刚才的那种莫名担忧不禁再度袭上心头。
就在这时,在队列后方的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马上的骑士似是十分着急,拼命地打马飞奔,马儿奔跑的虽快,皇太极却能听出马儿的步伐已乱,究竟是什么事情,如此着急?
皇太极皱着眉头勒住马头,扭头看向疾驰而来的骑士,一股不妙的预感油然而生。
很快,马上骑士便来到了皇太极马前,他当即就是滚落马下,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皇太极面带不悦之色,眯着眼睛看着下跪的骑士,“成亲王那边怎么样了?”他已经认出来了,此人是岳托身边的亲兵。
那骑兵跪在地上,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见他如此,皇太极心情愈发烦躁起来,正要发怒,那骑士终于开口,“启禀大汗,我方右翼军在马连山麓,葫芦峪败于赵无忌的黑旗军,死伤过万,巴雅尔图统领战死沙场,成亲王正带着剩下的兵马赶来与大汗汇合。”
“嗯?”皇太极眯着的双眼猛地睁开,精光四射,“啊?岳托,竟然败了!”
次日中午,清军营寨内,在皇太极的金帐中,岳托,阿济格两人垂头丧气地跪在大帐中间,两人脸色黯淡,满是一副挫败之色。
范文程,宁完我,豪格,马福塔,多尔衮,多铎等文武大臣等人陆陆续续地也进了金帐之中,看到跪在大帐中间的岳托和阿济格,众人的脸上均是闪过一丝了然之色。
岳托兵败葫芦峪的事情,已经在清军大营内传了开去,两人因此而跪在地上请罪,也是应有之意,并不意外。
多尔衮一副面色沉重的样子,拣了一处斜对着阿济格的椅子坐了,他貌似无意地迅速扫了阿济格一眼,心中闪过一丝赞许之意,大兄此番终于把自己的建议听了进去。
第六百零三章分兵之策()
此番满清右翼军之败,损失最大的是科尔沁部,在黑旗军猛烈的炮火轰击下,科尔沁部一万精兵几乎损失殆尽,其次是岳托手下的士卒,同样遭到黑旗军炮火的痛击,以及重甲骑兵的突袭,不过岳托撤退的早,所以大约损失了六七千人,阿济格的部队损失最少,只损失了不到一千人,基本保持住了战斗力。
阿济格所部只是小挫,没有伤筋动骨,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赵无忌的黑旗军果真厉害的紧,事到如今,大清战功最著的四大名将,皆都败于此人之手,也只有大汗还没有和他交手过,多尔衮在心中暗自想道。
眼看众人已经到齐,躲是躲不过去了,岳托轻咳一声,就准备开口向皇太极请罪。
他是右翼军的主帅,此番战败,他的责任最大,他已经做好了接受惩罚的打算。
岳托正待开口认错,没想到皇太极却已悠悠开口。
“成亲王此败,非战之罪,是朕轻视了赵无忌,却催促成亲王尽快与之决战,这是朕的错失,怪不得旁人。”皇太极略略低头,垂下眼帘,“是朕小看了此人,成亲王,英亲王你二人不必自责,快快请起。”
岳托缓缓抬头,眼中泪花闪动,声音哽咽,“大汗,都是臣的不是,请大汗责罚臣吧。”
阿济格也急忙抬头道:“大汗何必自责,都是我等无能,才导致葫芦峪之败,臣也愿接受惩罚。”
皇太极摇了摇头,他目光温和地看向两人,“你二人都起来吧,都坐,招呼诸君来,是因为朕有些事情,想和诸君商量一下。”
岳托和阿济格感激涕零地站了起来,在皇太极的示意下,在一旁找了个位置坐下。
岳托还未坐稳,便心有不甘地望向皇太极,“大汗,赵无忌此人擅用火器,十分厉害,其火枪,火炮射程又远又毒,假以时日,定是我大清一心腹大患,臣以为,此人宜早除之,越早越好。”
皇太极嗯了一声,“成亲王所言极是,朕也是如此想,当初是朕小觑了他,此外,因为此人一直患病在床,所以朕此次出征,也并未把青州府的兵马考虑进去,谁能想到此人早不醒,晚不醒,竟然会在此时醒来……”说到这里,皇太极也是摇头不止,眼中露出遗憾之色。
“大汗,”岳托看向皇太极,目光诚恳,“此人虽然厉害,但其手下士卒并不多,只有六千人,这是此人唯一弱点,大汗,我军坐拥十万雄兵,实力远强于彼,不如……”岳托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掌,做了一个向下砍的动作。
皇太极摇了摇头,“朕说过,朕小觑了他,不光是朕,你也小觑了他,哼,你以为他就没有后手吗?”
看着岳托和阿济格茫然迷惑的眼光,皇太极长叹一口气,“就在前几日,察哈尔部将领多隆率一万骑兵,进犯蒙古草原;与此同时,三千明军与倭兵的联军,浮海而来,不但攻下了旅顺口,更是趁我方后方空虚之际,在我大清腹地到处破坏侵袭。”
不动声色地瞥了两人一眼,皇太极脸上露出沉痛之色,“就连先皇亲手建造的东京城,也惨遭明军毒手,被大火付之一焚。”
“啊?!”岳托和阿济格双双站起,脸上满是不敢置信之色,“东京城也被明军攻破了?赵无忌的主力,不是正在此地?他又哪来的兵马?”
皇太极眉头紧皱,“据济尔哈朗所言,明军有一千五百名重骑兵,数量不算太多,此外还有两千倭兵和部分炮手相助,东京城正是被明军的火炮攻破。”
“难怪如此。”阿济格和岳托两人脸上顿时露出了然之色,这个年代的重骑兵部队,就跟后世的坦克兵团差不多,攻击力强,防御力强,机动力也超级强大,非常难以对付,己方这回全力出击,后方并未留下多少重骑兵,也难怪这股明军如此猖獗。
对付重骑兵的,只能是同样的重骑兵。
“所以朕暂时只能放过赵无忌,”皇太极环视帐中众人,缓缓说道,“辽东是我等的根基,根本,更是我大清的龙兴之地,断然不容有失,朕已经先行派遣四千白甲精兵星夜兼程,赶回辽东,急援济尔哈朗。
我军此次出征大明至今,作战目标基本完成,如今大明各地勤王兵马纷纷赶来,我等再留在大明已无任何意义,所以朕决定退兵。”
众人听了,也是连连点头,清兵此番入关,收获甚丰,再和明军死拼确实没什么意义,赶紧返回辽东,享受胜利果实才是正理。
“关于退兵,朕和范先生商量过了,朕打算分兵而退。”皇太极威严的目光扫过帐中每个人的脸上,最后他的目光停在了范文程身上。
范文程摇着羽毛扇站了起来,“下官的意思,我军可兵分三路,一路走德州,一路出乐陵,另一路自海丰离去,三路大军,从三个方向进入河北,最后在大明的京师附近汇合,共同出关。”
阿济格面露疑惑之色,“范先生,分兵乃兵家大忌,更何况赵无忌正在我军背后紧紧追赶,分兵岂不是给了他各个击破的机会?范先生为何会有分兵的想法?”说到最后,他的眼神已经变得凶狠起来,看得范文程心中也微微有些打怵。
岳托,多尔衮,多铎等人,此刻也都是心中疑惑不已,心想范文程这次的计策,可是有些大失水准。
范文程不慌不忙,先是轻轻摇了摇羽毛扇,随后又呵呵笑了两声,“英亲王有所不知,我军最近截获了几封明军的文书和邸报,明皇崇祯已经升任赵无忌为兵部侍郎,总督山东省内明军兵马,明皇并下令赵无忌,并命其收服济南城,再救出德王朱由枢。”
多铎听了,脸上不禁露出嘲讽之色,“范先生说的可是那个大胖子王爷?此等人除了身份特殊,几乎一无是处,就是个超级饭桶,若不是大汗拦着,本王早就一刀把他斩了。”
范文程急忙摇头不迭,“豫亲王万万不可,我军若是想平安退去,非有此人不可,也正因明皇崇祯的这个命令,下官方才想出了分兵之策。”
多尔衮露出不悦之色,扭头看向多铎,“范先生乃是我朝重臣,小弟不可待范先生无礼,且先等范先生说完再说。”说罢,他又看向范文程,“范先生请继续讲,小王洗耳恭听。”
范文程最怕多铎,因为多铎当初曾把范文程的妻子抢到了自己府中,亵玩了半个多月,方才在皇太极的压力下将他妻子送还,范文程惹不起多铎,只得装聋作哑,掩耳盗铃,佯做没有这回事一般。
如此奇耻大辱,他居然也忍了下去。
不过从此之后,范文程在心中,对多铎就有了阴影,此刻眼看多尔衮呵斥多铎,为他解围,不由得心中暗自感激不已。
他稍稍定了定神,这才继续说道:“下官的想法,我军可兵分三路,每一路兵马,分别押送财物,人口,以及德王朱由枢及其子女宾妃,赵无忌这个官位来自崇祯皇帝,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崇祯既然已有旨意给他,赵无忌而今的头等目标,便是抢回德王。”
多尔衮若有所悟,“哦,范先生的计策,是打算用德王吸引赵无忌的注意力,然后我等大军则带着缴获来的人口和财物,趁机快速返回辽东?”
“正是如此,”范文程点了点头,“我军缴获众多,行军速度极慢,若是不分兵,如此下去两三天后便会被赵无忌的黑旗军赶上,若是他一直在旁袭扰,与我军纠缠,则我军行军速度还会大大下降。”
“下官听闻大明西北三边总督洪承畴已经率十余万大军星夜兼程赶来此地,若是我军被赵无忌缠住,而后再面对十余万的秦军,定会有一番恶战,到时若是想把这些缴获来的人口物资安然带回辽东,显然难度极大。”范文程徐徐说道,“所以下官打算用德王这个诱饵,将赵无忌所部远远引开。”
“哦,”多尔衮沉吟了一下,再度抬头,看向范文程,“这么说来,分兵倒也是条妙计,却不知范先生打算如何分配各军的差遣?”
范文程急忙谦虚一笑,“睿亲王说笑了,万万不要折煞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