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抗旨不遵?”周皇后檀口微张,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
“哼,朕让他前去拯救德王皇叔,他居然不听从朕的旨意,一意孤行前去追赶皇太极,朕连下了三道圣旨,他方才勉为其难地派出了两千骑兵前去拯救皇叔,两千骑兵!这点兵力能干什么!岂能救出皇叔?他这是在敷衍朕!他这是在藐视朕!朕,要处罚他!”说到最后,崇祯皇帝已然是声色俱厉。
周皇后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皇帝,这时的崇祯,让她突然感觉非常的陌生,陌生得像一个初次见面之人,这还是那个睿智,贤明,温和而宽宏大量的皇帝吗?
震惊的周皇后,狂怒中的崇祯,一时之间两人谁也说不出话来。
乾清宫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之中。
半晌之后,周皇后看着崇祯皇帝,缓缓站起,“皇上,臣妾虽是妇道人家,不懂什么国家大事,却也分得清事物的轻重缓急,孰轻孰重,皇上,臣妾听闻赵无忌追赶皇太极,乃是为了拯救那五十万被清军劫掠而去的民众百姓,他这,他这又何错之有?”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而君为轻,臣妾觉得,赵无忌放弃皇叔不救,而是去拯救五十万民众百姓,正是符合圣人之道,并无任何不妥之处,请皇上三思。”周皇后迎着崇祯那愤怒的目光,温和但是坚定地说道。
“……”崇祯一时语塞。
是的,周皇后说的没错,历朝历代的贤明君王,无不奉此为金科玉律,大明满朝文武大臣,将儒家的孔子奉为至圣先师,而将孟子奉为亚圣,圣人的思想体系都是一脉相承,道理相同。
便是崇祯贵为天子,也不能质疑圣人之道,更不能否定圣人说过的话,否则不止是满朝文武,便是全天下的儒生,都会因此视崇祯如寇仇。
崇祯明白,自己或许可以有这个想法,但是万万不能拿这个理由去处罚赵无忌,民重君轻这是每一个儒家士子的共识和根本观念,自己若是以此为由,处罚赵无忌,只会引火烧身,自取其辱。
到时所有的朝臣,天下的士子,都会坚定地站在赵无忌一方,而把崇祯看成是不遵圣人之道的昏君,口诛笔伐。
电光火石之间,崇祯心中便有计较,他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副沉痛之色,“别人不理解朕,难道连皇后都不理解朕吗?朕岂是那种为了皇叔,而不顾百姓生死的昏君?”
崇祯皇帝转过身去,微微抬首,看向天空,在夜色中,他的身影是那么的孤寂,还带着深深的悲怆之态。
“朕之所以生赵无忌的气,之所以发这么大的火,乃是因为,乃是因为,朕做的这一切,其实是在回护他,朕岂是那种小鸡肚肠的人!”崇祯的背影,充满了不被人所理解的悲愤。
“皇上,”周皇后轻呼一声,突然跪倒在地,“臣妾罪该万死,不该胡乱指责皇上,请皇上责罚。”
崇祯急忙转过身去,快步走到周皇后面前,将她轻轻扶起,“皇后又何罪之有?皇后的谏言,朕岂会不听,只是,只是朕也有朕的苦衷啊。”
周皇后睁大迷茫的美目,不知所措地看着崇祯。
崇祯长叹一口气,随手一甩宽大的衣袖,再度背过身去。
“皇后有所不知,皇太极此番将其兵马分成三路,这三路军中,以鞑酋皇太极所率领的中路军人数最多,实力也最强,更有能征惯战的百战悍卒,八千白甲兵在其麾下,当初朕的良将卢象升,便是死于此人之手……”
说到卢象升,崇祯的声音有些低沉下来,“而挟持了皇叔的那一路兵马,乃是清军之中最弱的一支,为首的三人,多尔衮,多铎,阿济格都曾是赵无忌的手下败将。”
顿了一顿,崇祯缓缓转过身来,“皇后,朕让赵无忌去拯救德王,乃是出于对他的回护之意,赵无忌只有六千兵马,如何能敌得过皇太极的数万精锐?倒不如让他择弱者而击之,方为上策,而能否救出皇叔,其实并不重要。”
“朕岂会为了皇叔而折损自己一员猛将?”
“多尔衮兄弟三人被赵无忌接连打败,而今早已成了惊弓之鸟,朕让赵无忌去对付他们,只是单纯的从兵事的角度出发,并无他意。”
崇祯看着周皇后,满脸都是不被理解的痛苦,“朕岂是那种不顾百姓的昏君?只是赵无忌又岂是凶悍皇太极之敌?若他有三万兵马,朕立刻便会让他前去拯救百姓,救万民于水火。”
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说到最后,崇祯觉得脸上有点发烫,心中也有点发虚。
周皇后满脸的歉疚之意,“臣妾万死,竟然妄自揣测皇上的心意,是臣妾错了,请皇上责罚。”说到最后,她的美目中已有泪水流下。
崇祯摇了摇头,上前轻轻抱住周皇后,拍着她的玉背,温言宽慰了半晌。
崇祯一面抚着周皇后的玉背,一面暗自也是叹了一口气。
朕这也是没有办法,朕是天子,一言九鼎,无尽威严,难道让自己承认,自己其实是在瞎指挥?让自己承认,自己犯了错误?
自己是贤明君王,如何会有错?便是有错,那也是属下臣子们的错,而非朕的错失。
越是在这局势危难之际,朕越是要镇静,冷静,承认自己犯错,那岂不是自乱阵脚,否定自己的权威?
朕,不能有错。
所以,错的只能是赵无忌。
周皇后轻轻擦干眼角的泪水,慢慢推开了皇帝,望着崇祯的双眼,脸上满是诚恳之色,“皇上,赵无忌是我大明的名将,臣妾听说,他与满清诸王数次交锋,未尝一败,次次都能挫败敌军。”
“臣妾曾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之上,局势瞬间便有千万般变化,皇上远在京城,虽然贤明睿智,但臣妾以为,对于赵无忌,皇上还是不宜干涉过多,放手让其施为,方是上策。”
“……”崇祯再次语塞。
第六百二十五章漫长的一夜(三)()
“皇后有所不知,”崇祯定了定神,强打精神继续开启忽悠模式。
“行军作战,最重要之事便是令行禁止,赵无忌连朕的旨意都不听从,如何能让朕放心使用?更何况,皇太极拥强兵兵数万,岂是他区区几千兵马所能应付?皇叔乃是父皇在世之时最疼爱的子嗣,若是皇叔有个三长两短,朕又有何面目见父皇于地下?”
崇祯抬起双眼,看向周皇后,“朕要他去救皇叔有何不妥?难道要朕做个不孝之君?”
周皇后此刻也觉得脑海里一团乱麻般,剪不断理还乱,皇上的说法,听起来,好像也有几分道理。
半晌之后,周皇后长长地叹了口气,决定从此事抽身,“国家大事,臣妾不敢随意评说,皇上自行处置罢,对了,今日几位诰命夫人,想让臣妾为她们指婚……”
“不准!这样桀骜不驯的臣子,朕生气还来不及,岂会为他赐婚!此事休要再提!”崇祯一口回绝了周皇后。
夜色重重,青城县外,多尔衮三兄弟骑在马上,看着手下士卒们忙碌地开始搭建营寨,为了躲避陈国宝的重骑兵,他们从邹平率军跑了整整一天,方才来到这里,而今天色已晚,明军是追不上来了,清军开始安营扎寨,准备歇息。
阿济格揉了揉被风吹得有些发红的眼圈,恨声说道:“这些明军简直是阴魂不散,天天跟在我等后面追个不停,”他将目光投向多尔衮,“总这么下去也不行啊,每天都这么跑,马都跑掉膘了。”
多尔衮也是满脸的风霜之色,他紧紧皱着眉头,左手无意识地晃动着马鞭,“那又能如何?总不能转身回去,跟明军恶战一场罢。”
“有何不可?我等三万大军,却如此畏敌如虎,只怕在明军眼中,我等三人已成敌军笑柄!倒不如反身一战,挥师吃掉身后这股明军!”阿济格恨恨说道。
多铎在一旁叹了口气,“大兄,你就是太容易冲动了,笑柄又能如何?那也比咱们被大汗坑,要强多了吧?”
顿了一顿,多铎继续说道:“大兄,那是两千重骑兵,不是轻骑兵,连人带马,都身披铠甲,想吃掉这股明军,大兄准备消耗多少条将士性命上去?”
多铎此言一出,阿济格顿时便不再作声。
这些明军重骑兵确实是不太好对付,多铎说得对,要消灭这股明军,只能是拿人命硬往上填,靠着人海战术来弥补装备上和明军的差距。
同样拥有重甲的白甲兵如今正在皇太极处,多尔衮这边基本上都是轻骑兵。
轻骑兵要战胜重骑兵,那只能仗着人多的优势,拿命填。
明将陈国宝也是十分机警,向来都是宁可拖慢,也绝不冒进,明军那四百多侦骑更是让人头疼,火枪射得又远又毒,清军士卒往往还没到弓矢的射程之内,便被明军抢先开火,以火枪轰杀至死。
全灭这些明军,嗯,说难其实也不难,拼上七八千条人命,也就能把这些明军消灭的差不多了。
但多尔衮不敢,他承受不起这份损失。
多尔衮和庄妃的风流韵事,如今在清兵中几乎是人人皆知,多尔衮可以想象,如今的皇太极,对自己必然是满怀的愤恨,在这种情况下,和明军拼个你死我活,然后受一身重伤,坐以待毙,等着大汗下手收拾自己?
除非他脑子进水了,才会做这种事。
被明军追杀,不过是丢了面子而已,跟明军硬拼而两败俱伤,那才会让皇太极笑掉大牙。
不过阿济格说得对,这种情况确实不能总是如此持续下去,明军追的太紧,己方的兵马跑得太累,如此下去,不等皇太极动手,己方士卒便已全体被活活累死。
“本王思虑了一番,而今的破局之法,唯有与明军谈判。”沉思半晌之后,多尔衮缓缓说道。
“谈判?”
“不错,必须让赵无忌明白我等的想法,我军并无意与之交战,让他手下将士不要逼的太紧,以免造成无谓冲突,若是赵无忌肯配合,将来本王便是将朱由枢还给他,又能如何?”
多铎看向多尔衮,心中有些担忧,“兄长,弟可是听说,明皇崇祯给赵无忌下了三道旨意,让其救援德王,崇祯逼迫之下,只怕赵无忌未必就肯配合我等。”
“哼,他若是真的听了崇祯的话,这次来追击我等的就不是陈国宝,而是亲率大军的赵无忌,若本王的猜测没错,赵无忌对德王兴趣不大,他在意的应是大汗,所以他应该会选择与我等合作。”多尔衮沉声说道。
“此事兄长做主便是,弟并无意见。”多铎首先表示了支持。
“也好,不过如何把我等的意思,传递给明军呢?”阿济格想了想,出声询问。
“明日启程之后,本王会择一能言善辩之人留在此地,等待明军到来,到时将我等的意思转达给赵无忌,看赵无忌如何说。”
多尔衮叹了一口气,心想自己被赵无忌暗中阴了一把,而今还不得不选择与其合作,想起此事,当真让人郁闷不已。
但政治不就是如此么,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走吧,好好歇息一晚,等待明日赵无忌的回复,或许过了明日,我等便无需如此辛苦。”多尔衮骑着马,率先向着自己的营帐行去,多铎和阿济格彼此对视一眼,当下也分别驭马离去,骑在马背上跑了一日,两人也已是疲惫不堪,只想一头睡倒,直至天明。
时间不断流逝,夜色慢慢地变得更深,明军的营寨之外,马福塔带着手下三百白甲兵,再度来到这里,准备伺机袭击明军,扰乱对方。
不过,今日的明军营寨,似是与以往有所不同。
明军营寨的最外围处,钉上了一根根的木桩,每根木桩相距大约两丈左右,木桩与木桩之间,似是有线条相连。
这又是什么东西?
马福塔悄悄地隐蔽身形,向前靠了过去,离近了方才看清那些线条,顿时便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些线居然是铁线,铁线之上,杂乱无章的金属线头露出,闪着灰黑的金属光泽。
想要进一步靠近明军营寨,非要穿过这些铁丝铁线不可。
盯着面前的这些铁丝网,马福塔不禁有些犯愁,这可怎么穿过去呢。
这时他身后的一名白甲兵压低了声音说道:“首领勿忧,请看属下以刀砍断这些铁丝,然后我军便可从此经过。”
马福塔缓缓点头,没有做声。
只见这白甲兵趴在地上,悄悄地向前爬行,很快他便来到了铁丝网前,再也无法前进。
夜幕中,这名白甲兵缓缓起身,慢慢抽出身上的长刀,双手持刀,高高举起,突然如闪电般猛地下斩。
叮铃叮铃一阵铃声响起,那铁丝竟是有一定的韧性,受到刀砍后只是向下狠狠地一堕,很快便再度反弹了上去,并未被斩断。
寂静的夜里,清脆的铃声是那么的响亮,又那么的刺耳。
远处五六名正在巡逻的明军士卒听到铃声,猛然转身,举起手中的火枪,冲着铃声响起的地方乒乒乓乓地就是一阵猛射。
马福塔目瞪口呆地看着刚才刀砍铁丝网的勇士浑身中弹冒火,被铅弹打得颤抖不止,最终身中十几枪,浑身冒血,扑通一声倒了下去。
马福塔不用看便知道,自己的这个属下,如今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此处危险,不宜久留,马福塔立刻便行动了起来,他像条蛇一般在地面迅速地爬行,在明军士卒赶到之前,急忙离开了这里。
此处戒备森严,换个地方或许会好一点,马福塔如此想道。
片刻之后,马福塔带着手下,来到了明军的另一处营寨之外,这里依然有铁丝网拦在前面,这让抱着侥幸心理的马福塔有些失望。
经过刚才的一幕,马福塔已经明白,明军的铁丝网上面还连接着铃铛,一旦大力触碰铁丝网,铃铛就会响动,从而招来明军。
明军手中的火枪射程极远,从铁丝网到明军士卒的这段距离,清兵的弓矢射不到明军,但明军的火枪却能打到清兵身上。
看样子只能绕过去,马福塔心中暗自庆幸,明军虽然处心积虑地弄出来了这种奇怪的铁丝网,但百密难免一疏,经过观察,马福塔发现这些木桩和铁丝网并不是特别高,己方的士卒,应该能够跳过去。
仿佛猜到了他的心意,身后另一名白甲兵凑了过来,“首领,我看这铁丝网不算很高,应该可以跳过去。”
马福塔缓缓点头,把声音压得很低,“你去试一试。”
这名清军勇士得了命令,于是便趴在地上,不断前行,很快他也接近了铁丝网,夜幕的掩护下,马福塔看到他缓缓站起,然后微微下蹲,随后纵身便是高高一跃。
他跳过了铁丝网!
太好了,此计可行!
马福塔正在高兴,就听到扑通一声,这名跳过铁丝网的勇士,落地之时,脚下突然一空,瞬间地上一个陷阱出现,他还没来得及反应,便掉入到了陷阱之中,惨叫之声随即响起,不知明军在陷阱中放置了什么。
不等远处的明军巡逻士卒赶来,马福塔早已默默转身,迅速地在地上爬向了下一处目标……
片刻之后,马福塔等人终于来到了又一处地点,望着远处的明军营寨,马福塔以锐利的眼光立刻判断出,前方便是明军的辎重营,这也是他前两次一直努力想袭击的目标。
缓缓爬向铁丝网,很快,马福塔便爬到了铁丝网近前,他头也不回地向后挥了挥手,一名手下很默契地将一根长长的棍子递到了马福塔手中。
马福塔的手臂穿过铁丝网,用棍子在铁丝网后面的地面上捅了起来,他捅啊捅啊,捅了好几下,终于确定,这处铁丝网的后面,并没有陷阱,而是坚实的地面。
于是出现了第三名清兵勇士,这名勇士在地上爬啊爬啊,很快来到了铁丝网前面,下蹲,跳跃,落地一气呵成,什么都没有发生,安全落地!
马福塔心中兴奋,他猛地一挥拳头,没想到明军百密一疏,在最重要的地方,居然没有挖设陷阱!
铁丝网另一侧的清兵勇士机警地微微弯腰,以隐蔽自己的身形,他抬起右脚,向前走了一步。
嗯,好像绊到了什么。
突然间,火团闪现,猛烈的爆炸声传来,无数铁片铁珠自火团中激射开来,正站在铁丝网后面准备跳跃的五六名清兵士卒顿时便被炸飞,至于那爆炸的中心,那名清兵勇士,已被炸得尸骨无存。
马福塔来不及痛苦或是伤感,他趴在地上,赶紧开始往后爬。
大清第一勇士马福塔,准备开始撤退。
第六百二十六章狠毒()
天空慢慢变得明亮,火红的太阳徐徐升起,散发出万道光芒,照耀大地,明军的营寨之中,赵无忌坐在自己的帅帐外面,正在吃早饭。
古代没现代那么多的工厂和汽车,这里的空气清新怡人,无丝毫的污染,所以赵无忌很喜欢在室外,一边呼吸着新鲜空气,一面吃早饭,今日的早饭很简单,有一个煎的金黄的荷包蛋,一碗小米粥和两个包子,这都是北条兰亲自下厨为赵无忌做的早饭。
昨晚马福塔带着清兵趁夜袭营,结果被早有防备的明军迎头一顿痛击,最终马福塔狼狈地丢下了十余个清兵的尸体,带人逃了回去,而明军无一人损伤。
睡了一宿安稳觉的赵无忌,今早起床后,只觉得浑身都充溢着无穷的精力,三下两下便吃完了早饭,这时佟报国匆匆前来,向赵无忌禀报昨夜的战况。
听着佟报国的禀报,赵无忌微微点头,有了拉弦地雷和铁丝网这两种利器,再加上佟报国针对性十足的警戒部署,果然昨夜马福塔吃了个大亏,看来至少短期内,在马福塔找到破解铁丝网和地雷阵的方法之前,他是不会再来袭扰了。
望着眼前一脸恭谨之色,微微弯腰的佟报国,赵无忌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佟百户,你昨夜做得不错,本官很看好你,待到此战过后,本官会向朝廷为你请功的。”
“多谢大人提拔栽培!”佟报国依旧是一脸恭谨的样子,他知道自己是满人,身份敏感,所以行事一直小心翼翼,为人向来也很低调,可谓是夹着尾巴做人。
“在本官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汉人,满人还是蒙人,好好干吧,佟百户,你的功绩,本官记在心中。”
“多谢大人!”
“嗯,快去歇息吧,昨夜辛苦你了,今日的夜间警戒,还要仰仗你等出力。”赵无忌看着佟报国,温言说道。
佟报国又抱拳对赵无忌施了一礼,这才转身离去。
片刻之后,养足精神的明军士卒在赵无忌的命令下,匆匆拔寨启程,向着北方疾驰而去,目标正是皇太极率领的清军。
同一时刻,远在陵县的清军大营中,皇太极穿着龙袍,戴着金色的冠冕,身后跟着范文程,宁完我两个心腹谋士,正在营寨中缓缓穿行,一品带刀侍卫索尼忠心耿耿地带着十余名白甲兵,紧跟在皇太极的身后。
皇太极走得不快,一路巡视着己方的营寨,他目光所及之处,像是被他的大汗威严所摄,几乎所有的士卒都赶紧谦卑地低下了头。
嗯,不低头的话,被大汗看到脸上的笑容就糟了。
清兵们忙碌地拆卸营帐,收拾行囊,为稍后的继续前行做着出发前的准备。
皇太极满意地看着面前这井井有条的一切,以及这些恭顺而服从的士卒,他欣慰地笑了,浑然没有注意到,自己身后传来的一道道诡异的目光。
“大汗今天心情好像不错,刚才还冲我微笑呢。”
“是啊,似乎大汗还不知道睿亲王和庄妃的事。”
“不知为何,看到大汗那充满自信的神情,我就想笑。”
“我也是,好像如今只有大汗自己不知道这事吧?”
“哎,你们俩在这干啥呢?居然敢议论大汗?”
“你?”
“大汗就在前边不远处,等他走远了,你们俩再议论也不迟嘛,你们这么大声,万一被大汗听到怎么办?”
皇太极今日的心情确实不错,在死亡的威胁下,这两日被劫掠来的汉人百姓强忍疲惫和疼痛,咬着牙跟着大军一路急行,清军的行军速度也明显加快了很多,这样看来,再有两日,清兵便能到达德州,过了德州之后,不远处便是河北地界。
赵无忌总督山东兵马,但对河北的兵马他可没有管辖权,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清兵到达河北,在崇祯有新的命令下来之前,赵无忌是不能率军进入河北地界的。
也就是说,进了河北,便可以暂时摆脱背后穷追不舍的黑旗军了,没有皇帝或兵部的命令,调动兵马进入别人的地界,这几乎就是谋逆之举。
皇太极猛然想起一事,便向后招了招手,索尼犹如一条忠犬般急忙一路小跑过来。
“这两日来,这些汉人奴隶的状态如何?”皇太极很关心的问道。
这些抢来的汉人百姓已经被皇太极视为私有财产,这些百姓,男的可以做工,耕种,放牧,女的可以纺织,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