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十一章脱罪()
黄秀才在旁看得是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些人与他素不相识,却主动为他开脱,一时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刚才与黄秀才,严秀才一桌的众人,眼见局势如此翻转,一个个也是瞠目结舌,不知所措,一时出声不得,这时席中恰有一人名唤王珂,以前是见过赵无忌的,刚才尚未认出,此刻定睛一看,才知道作证之人乃是江南第一才子赵无忌。
赵无忌安置难民,在南京城内名声甚好,由于香水和玻璃利润颇大,赵无忌索性就把肥皂这样的日常用品,价格降到了刚刚过了成本线之上一点点,普惠广大百姓,老百姓都知道赵无忌是庆记的大股东,感恩庆记之余,也纷纷觉得这个文曲星赵秀才,实在是个宅心仁厚之人。
王珂等人对严秀才刚才的作为也是颇为厌恶,此刻见第一才子出面力保黄秀才,当下便也开口说道:“嗯,这位捕头大哥,嗯,我们刚才亲眼所见,嗯,这位严秀才确实是自己跌倒的,嗯,与他人无关。”
严秀才躺在地上,听到众人异口同声地诽谤自己,歪曲黑白,气急攻心,一口气没上来,一翻白眼,晕了过去。
茶馆老板怕他死在店里,影响自己的生意,连忙上前,扶起严秀才,猛掐他的人中,严秀才啊的一声,又醒了过来,眼看他又活了过来,茶老板这才长出一口大气。
任成刚乃是应天府四大捕头之一,为人一向精明强干,不夸张地说,一只苍蝇飞过,大捕头都能立刻辨认出来它是公的还是母的,此刻见严秀才一脸伤痕,衣服破烂,显然不可能是仅仅跌了一跤造成的,内中必有隐情。
然而赵无忌作为第一才子,名动江南,自己的顶头上司李府尹也对赵无忌异常欣赏,听说在他的庆记商行也有股份,此刻他既然站出来作证,想来即使到了应天府,府尹也会采纳他的意见。
而在场众人,包括与倒地的严秀才一桌的众人,也作证说是严秀才自己跌倒的,既然大家众口一词,自己何必枉做歹人。
想到这里,任捕头神色一肃,对着犹自头晕眼花的严秀才厉声说道:“你这老儿,好不晓事,既然是自己跌倒,为何要诬赖他人?我看你年纪大了,此番便不与你计较,你若再行这诬赖之举,休怪任某官法无情!”说罢,又把严秀才呵斥了一番,这才与众人拱手告别。
眼见任捕头带人离去,黄秀才急忙上前致谢赵无忌,赵无忌摆了摆手手,说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此等数典忘祖之人,人人得而诛之!在下还有事情,且先告辞了,黄兄弟保重。”说罢,与黄秀才拱了拱手,这才带着赵宁等人飘然而去。
严秀才白白挨了一顿打,又被任成刚呵斥一顿,心里又恼又羞,觉得此番真是丢了大人,只好便以袖掩面,仓皇而去,
眼看赵无忌和严秀才都走得远了,王珂这才说道:“哎呀,黄兄弟,你这次可是莽撞了,那严秀才虽然招人讨厌,但是你在光天化日之下行此粗鲁之事,要不是刚才赵公子给你解围,恐怕就是牢狱之灾了。”
黄秀才晃了晃脑袋,说道:“各位也知道,这严秀才十分可恶,身为大明人士,却处处为那后金说话,巧舌如簧,颠倒黑白,小弟今日也是一时义愤,这才出手,却说刚才那位赵秀才口才真好,三言两语便把那任捕头说得深信不疑,当然这也多亏了王兄仗义援手。”
王珂摇摇头笑着说道:“你这莽人,真是好笑,你以为任捕头是那么容易糊弄过去的吗?应天府四大捕头,哪一个是省油的灯!你以为他看不出来这其中的猫腻?”
黄秀才讷讷地说道:“那任捕头还把严老儿呵斥了一顿?”
王珂撇了撇嘴,说道:“你知道刚才那位赵秀才是何人?”黄秀才摇头说不认识,王珂说道:“那就是赵无忌赵秀才,庆记背后的大股东,江南第一才子,有他给你作证,你说任捕头能不相信吗?”
黄秀才哎呀一声,猛拍大腿说道:“都传言赵无忌宅心仁厚,义薄云天,我今天算是见到了,果然闻名不如见面,今日一见,这般嫉恶如仇,仗义执言,果真名不虚传。”
赵无忌等人拿着眼镜和放大镜,直奔魏国公府而去,赵宁一边走着一边说道:“唉,长这么大,头一次撒谎,颠倒黑白,这心里,这心里,这心里怎么这么舒服呢?”
赵无忌闻言噗嗤一笑:“那严秀才实在可恶,颠倒黑白的是他好吧,揍他一顿算是轻的了。”众人说说笑笑,正行走之间,突然听见背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此地正是闹市,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听得马蹄声声快速临近,人群急忙避望两侧,偏偏有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像是被吓着了,木木地站在路中央,一动不动。
此时马蹄声渐渐离得近了,赵无忌定睛一看,只见一匹骏马从后面疾驰而来,马上骑士看到路中间有人也不勒马减速,眼看小女孩就要丧生在马蹄之下了。
赵无忌来不及多想,一个健步冲了过去,抱上女孩顺势在地上打了个滚,险之又险地避过了马蹄。那骑士没想到有人从侧面冲出来,吓了一跳也急忙勒住了马。慕容先等人急忙上前查看,眼见赵无忌平安无事,方才放心。
这时路边才冲出来一名妇女,应该是小女孩的母亲,抱住小女孩喜极而泣,看到赵无忌从地上爬了起来,她也不说话,一个劲的要给赵无忌磕头,赵无忌急忙把她扶了起来。
周围的人群中也爆出了雷鸣声般的叫好声,众人都说道:“果然是个好汉子!”“侠之大者,见义勇为!”赵无忌也只好微笑着向周围团团作了个揖。
此时那马上骑士扬起马鞭,凌空抽了一个响鞭,指着赵无忌骂道:“你这汉子,好不晓事,竟然敢拦大爷的马,若是大爷这马有个三长两短,你可赔得起吗?”
赵无忌定睛看去,只见此人身材彪悍,一脸大胡子,一身服饰浑然不似大明人士,头上的头发几乎剃个精光,只在正中留下一个比小拇指都细的发辫,像个老鼠尾巴似的,原来此人是个后金骑士。
第七十二章冲突()
后金骑士居然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大明的辅都,赵无忌惊讶之余,顿时觉得此事蹊跷,一时愣神,那骑士以为赵无忌被他吓住,哼了一声,趾高气扬地说道:“兀那汉子,还不给大爷赔礼道歉?”说罢用力挥出一鞭,向赵无忌头上抽去。
这一鞭去势甚急,若是被其抽中,必然头破血流。
韩勇在一旁看得真切,心里大怒,他眼疾手快,顺手抽出背在后面的陌刀,自下而上,一刀向那骑士使鞭的手腕撩了过去。
韩勇平时日夜苦练武艺不休,又加上赵无忌的军体拳训练,俨然已经是赵家庄冷兵器第一人,他这一刀又快又狠,那骑士眼看刀来,急忙往回抽手,只是韩勇快刀如风,说到就到,这骑士想撒手已经是迟了,只见一蓬血花溅出,那骑士的右手已经被韩勇砍落在了地上。
眼看韩勇一刀制敌,围观的百姓们纷纷又喊了一阵好。
后金骑士失了右手,只感觉一阵剧痛传来,浑身一阵颤抖,他用左手牢牢捂住伤口,对着韩勇说道:“你,你竟敢伤我?你可知道我是何人?”
赵无忌在一旁冷冷说道:“你这蛮子胡吹大气,伤你算得了什么?韩勇,给我斩了他!”
韩勇一声得令,一挥手中陌刀就要上前,那骑士吓得一个跟头从马上滚了下来,蹬蹬蹬连退了好几步,这才一屁股跌在地上,嘴里大喊道:“你不能杀我,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这时远处又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声音高喊道:“住手,不得伤人!”话音刚落,又有三十多个骑士赶了过来。
此时一匹马上的骑士微微欠身,说道:“这位壮士请刀下留人,此人乃是我魏国公府贵客。”
赵无忌抬头看去,却是识得此人,这人正是魏国公府的一名家将,名唤徐彪,也是一身好武艺,当下便上前拱手说道:“原来是徐将军,赵无忌有礼了。”
徐彪也是认得赵无忌的,当下也在马上施了一礼,说道:“原来是赵公子,不知赵公子因何事与此人起了冲突?”
赵无忌眼看骑士们分成两拨,一拨以徐彪为首的四个骑士,都是大明人士;另一拨二十五六个人都是一身异族打扮,都是后金骑士,正在一旁嗷嗷乱喊些什么,似乎要上前报仇的样子,不过都被最前面的一个年轻后金骑士给压制住了。
赵无忌这才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徐彪说了一番,徐彪听了,便转身对那后金年轻骑士说道:“这壮士虽然斩掉贵使一只手,但是也是贵使在闹市纵马狂奔在先,挥鞭意图伤人在后,倒也是有因有果,我看不如让他赔偿贵使一些银两算了。”
这时后金骑士中站出一人,一身长袍,看来是个汉人文士,只见他年近四十,身材消瘦,国字脸,两缕长须,细长的眼睛里不时透出来奸诈的目光,只见他对着徐彪缓缓说道:“徐将军,我将士虽然有错在先,但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纵使他有过错,也应交给我们自己处罚,如今凶手砍掉我将士一只手,仅仅赔偿一些银两,未免太轻了罢?”
赵无忌说道:“这蛮子无事生非,寻恤滋事,若不是我这手下一刀拦住他,”说着他低头捡起后金骑士掉在地上的长鞭,只见这鞭子乃是用纯牛皮编成,里面还有铁丝间杂其中。
赵无忌举起鞭子,继续说道:“诸位请看这长鞭,如此粗大,牛皮编成,内有铁丝,若不是我手下及时拦住,这一鞭下去,恐怕学生这一张脸就会毁了,所以我手下出手,也是纯属自卫,事出有因,迫不得已。”
这文士还想争辩,这时后面的那个年轻的后金骑士轻轻咳嗽了一声,他在众人中似乎威望甚高,只是咳嗽了一声,那文士便不再说话。
那年轻骑士慢慢纵马走了上来,赵无忌仔细一看,只见此人也是二十岁年纪,与自己相仿,虽然也是头上刮的精光,只留一缕辫子,然而目光温和,自有一番文质彬彬的气概,与其他后金骑士截然不同。
他看了一眼赵无忌,又看了一眼韩勇,赞了句:“好雄壮的勇士。”随后便转身对那失去右手的后金骑士说道:“斡准,刚才我不是吩咐过你,此处人烟稠密,不可马速过快吗?你为何违反我的命令?”
此言一出,那断手骑士顿时簌簌发抖,低下头去不敢作声,年轻骑士又转身对徐彪说道:“我等此次专门为拜访魏国公而来,不想多生枝节,此事也无需赔偿,就此作罢好了,请徐将军速速前方带路吧。”
徐彪闻言大喜,知道这事就算结束了,当下点点头,又给赵无忌递了个眼神,这才一抖马缰,当前带路,众多后金骑士跟着那年轻骑士紧随其后,慢慢地行得远了。
后金骑士一行人走后,围观的百姓顿时轰地一声,喝起彩来,纷纷上前赞扬赵无忌和韩勇两人,后金鞑子屡屡侵犯大明边疆,坏事做绝,如今在这里白白吃了个瘪,百姓们只觉得心中畅快,欢喜非常。
赵无忌心里记挂着还要去魏国公府办事,另外也要打探一下,这些鞑子是什么来路,所以也无心倾听百姓们的赞美,对着四周众人拱了拱手,谢过了各位百姓,便带着几人也望着魏国公府而去。
赵无忌一行人到了国公府,门子认得赵无忌,便说道:“赵公子可是有事?”
赵无忌说道:“有些小事,特来拜访徐管家。”门子于是便派人前去禀报,不一会就有人出来,领赵无忌进了国公府,赵无忌吩咐慕容先等人在门口等他,便随着这人三拐两拐来到一处侧厅,这仆人告诉赵无忌在此等候。
赵无忌找个椅子坐了,没等多久,徐管家就过来了,出乎赵无忌意料的是,徐怡也同时而来。
赵无忌赶紧起身见礼,说道:“草民赵无忌见过郡主,见过徐管家。”徐怡摆摆手,示意他坐下,便吩咐仆人上茶。
宾主双方坐定,徐怡轻轻啜了口茶,这才抬头说道:“赵公子最近春风得意啊,听闻新婚没多久,你又把秦淮八艳之首的陈圆圆娶回了家?”
第七十三章神奇的眼镜()
赵无忌心想这话让我怎么接?尴尬之余,只得嗯了一声,并未说话。
徐怡又说道:“听说你还去了一趟安国寺,顺便破了一件案子,帮大悲禅师洗脱了冤屈?”
赵无忌心想倒是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于是只好说道:“哦,实在是在下当日恰巧去找大悲禅师有事,没想到禅师却被抓入大牢,于是在下只好前去一探究竟,没想到因缘际会之下,却碰巧把案子给破了。”
徐怡哼了一声:“不知赵公子前去安国寺是为了什么?”
赵无忌觉得今天的徐怡很奇怪啊,情绪有些不对,并且话里话外好像都处处针对自己似的,但是对方是郡主,自己可得罪不起,当即说道:“哦,是这样的,听说安国寺的观世音菩萨非常灵验,在下是前去许愿求子的。”
“原来如此。”徐怡若有所思的样子,只见她微微皱起好看的眉毛,更显得秀丽动人,似乎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赵无忌见状,小心翼翼地问道:“郡主询问安国寺,可有事情吗?”
“本郡主要做什么,难道还需要你的同意吗?”徐怡冷冷地说道,赵无忌讨了个没趣,心里暗自猜测,自己是何时得罪了这位郡主。
徐管家对赵无忌说道:“不知赵公子今日来找老夫,可是有何事情吗?”
赵无忌一听他问到了正题,当即起身,上前把手里拿的盒子端端正正地放到了徐管家旁边的桌子上,:“这是我赵家庄最新研制出来的两种产品,特意前来请徐管家品鉴的。”
徐管家于是便打开盒子,看到里面摆放了一些圆形的玻璃片,被镶嵌在一些木制架子或是竹制架子里,他随手拿起一幅放大镜,好奇地端详着,说道:“敢问赵公子,这是何物?”
赵无忌说道:“好教徐管家得知,这个称为放大镜,徐管家可以尝试把它放在你想观察的物体前面,然后通过它去看那物体,就会发现能把这个物体看得清清楚楚,纤毫毕现。”
闻言徐管家便随手把放大镜放在茶杯前面,顿时便震惊地咦了一声:“啊,果然是好东西,连这茶水中的茶叶的脉络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徐怡本来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坐在一旁,听闻徐管家之言,也拿起一个放大镜,对着自己手腕上一个玉石手镯看了上去,当下也是啊了一声说道:“果然好神奇!”
徐怡拿着放大镜,一会看看自己的手镯,一会看看自己衣服上的花纹,看了半天,爱不释手,徐管家也是拿着放大镜看个不停,不住地频频点头。
良久,徐怡方才依依不舍地把放大镜放入盒子中,又取出一副眼镜,说道:“赵公子,这就是你说的另一样产品了?”
赵无忌说道:“不错,这个是为眼睛看不清楚的人准备的,若是郡主,倒是不需要这个。”
徐管家听了,便说道:“这个可以给我试试,唉,老了老了,年纪大了,眼睛也有点花了。”
赵无忌急忙上前,找了一副眼镜,轻轻地给徐管家戴上,徐管家闭着眼睛,任由赵无忌施为,赵无忌将眼镜替徐管家戴好之后,便开口说道:“徐管家,可以睁眼了。”
徐管家睁开眼睛,顿时又啊了一声,拍手叫好道:“真清楚,真清楚,老夫已经许久没有看得这么清楚了。”说着只是上下左右地看个不停,时不时再看赵无忌和徐怡一眼。
徐管家有点老花眼,平时若是离得远了,便有点看不清人,今日戴上这所谓眼镜之后,顿时感觉好像视力又回到了年轻时一般,将附近的事物一项项看得清晰无比,不由得欣喜若狂。
徐怡看着徐管家高兴的样子,对赵无忌说道:“这两种产品,成本高不高?”
赵无忌说道:“成本与普通玻璃一样,只是多了外面的框架钱而已,不过这眼镜,要根据每人的近视程度不同而配制。”
徐怡想了想,说道:“你回去之后,多制作一些这样的放大镜和眼镜,明日我带人去你那工坊看看,有事情与你商议。”
赵无忌听闻徐怡要来,急忙说道:“郡主大驾光临,在下蓬荜生辉,荣幸之至。”
徐怡说道:“好,这些眼镜和放大镜我就留下来了,感谢赵公子,你有心了。”
赵无忌便起身说道:“郡主这是哪里话来,既然如此,在下就先告辞了。”
赵无忌走后,徐怡看着犹自戴着眼镜,东看看,西看看,喜不自禁的徐管家,心中暗想,这眼镜和放大镜倒是个好东西,听说皇上最近心情很不好,如果让赵无忌制作一些精美的眼镜和放大镜,送给皇上和皇后,想必皇上一定会很开心。
我徐家虽然是世代尊贵,但是凡事处处还是要以皇上马首是瞻,讨得皇帝欢心的话,我徐家在江南行事也能多一些便利。
不过此事涉及到进贡朝廷,还需要父亲首肯,想到这里,徐怡拿上赵无忌带来的盒子,就走去找魏国公徐文爵,想和父亲商量此事。
徐怡来到会客厅,却发现父亲正在和几个人说话,正待躲避,已经被几人看在眼里,原来和徐文爵说话的,正是来访的多尔衮和那位汉人文士。
多尔衮正在与徐文爵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不咸不淡的话,突然看见外面走进来一位绝色美女,衣着华美,气质高贵,巧笑靓兮,美目盼盼。虽然他作为后金大贝勒之一,也算阅女无数,但是感觉以前见过的所有美女,都没有这位女子漂亮,一时间竟然看得呆了。
徐怡转身欲走,这时多尔衮旁边那位文士开口说道:“魏国公,不知此女是?”说话之人正是范文程。
范文程,后金文臣之首,著名汉奸,诡计多端,乃是后金一代重臣,历史上为后金最终灭亡明朝起了很大作用。
魏国公徐文爵只好给他们介绍:“此乃小女徐怡。”
“哦,原来是小郡主,范文程失礼了。”说着范文程对徐怡作了个揖,徐怡微微一礼,扭头走了。
第七十四章建设新区()
范文程回头,恰好看着多尔衮呆呆地看着徐怡远去的美丽背影,目不转睛,当下心里了然,也不说破。
多尔衮一行,奉皇太极之命,来大明议和,想实施缓兵之计,没想到崇祯此时也是焦头烂额,大明内部乱民四起,后金前来议和,正中崇祯下怀,两边竟然想到一块去了。
于是双方在北京谈了又谈,做足了架势,每个细节都要争论一番,始终没有什么进展。
多尔衮想起临行前皇太极的吩咐,就留下手下一些低级官员在那里和大明扯皮,自己则宣称素来仰慕中华文化,想瞻仰一下大明天朝上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带上范文程就此南下,今日到了南京城,照例要来拜会南京守备,魏国公徐文爵,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徐怡,徐怡美貌,令多尔衮惊为天人。
徐怡当日待多尔衮走后,才去问父亲那几个后金人所为何来,徐文爵说道那乃是后金前来大明议和的使者,仰慕中华文化,来此欣赏大明的风土人情。
徐怡冷冷一笑:“只怕是来刺探大明虚实的吧。而今大明内忧不断,后金连年征战,连战连捷,气势已占上风,父亲可曾听说强者主动与弱者议和的事情吗?皇太极征战多年,师老兵疲,正需休养生息,此必然是后金的缓兵之计。”
徐文爵捻着胡子,微微点头:“我儿所言不错,不过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没有皇上的命令,暂时还动不了他。对了,我儿今日来此可有事情?”
徐怡说道,赵家庄新近研究出来眼镜和放大镜,效果十分神妙,以此两个物品观察事物,皆能看得清清楚楚,纤毫毕现,女儿想把此二物献给皇上。
徐文爵试了试眼镜和放大镜,也是赞叹不已,当即便同意下来:“好,这是好事啊,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话说多尔衮从魏国公府回来之后,眼前总是闪过徐怡的靓影,每当想起魏国公府那美丽女子,便不禁长吁短叹,颇有些茶饭不思的意思。
范文程见状,知道他犯了相思病,于是自告奋勇,要去魏国公府提亲,多尔衮觉得自己和徐怡身份,年龄都相当,倒也是般配的一对,听闻范文程要前去提亲,心里大喜。
次日,徐怡带着徐管家来到赵家庄,得知消息的赵无忌亲自赶到门口迎接,恭恭敬敬把徐怡一行人接进赵家庄。
徐怡感觉比起以前来,赵家庄的规模又扩大许多,庄园内,各大工坊黑烟滚滚,无数工人忙忙碌碌地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赵无忌领徐怡参观了香皂,玻璃,香水工坊后,方才领徐怡来到庄内的会议厅。
赵无忌把近日做出的很多凸透镜,和玻璃镜片整整齐齐地摆在会议厅的大圆桌之上,远远望去,在阳光的照耀下,玻璃闪闪发光,犹如稀世珍宝一般。
徐怡见到如此之多的镜片,心中喜欢,于是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