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化淳接了旨意之后,也是连夜赶路,一路急行,直到前几日到达了冀州,方才不再前进。
再往前,就进入了清兵侦骑的活动范围,左良玉这五千铁骑虽然也是西北的精锐,但在满清的数万大军面前,依旧是有点不够看,于是曹化淳也只得在这里暂时停留几日,躲避清军的锋芒,他又命左良玉日夜派出侦骑前去打探消息,只待清兵散去后,便立即急赴山东,去寻赵无忌。
就在昨日,左良玉已经探知消息,皇太极如今正在德州一地驻足不前,似是有回师与赵无忌所部决战之意,消息传来,曹化淳顿时便是忧心不已,今日一早,更是情不自禁地在纸上写上了‘德州’两字,并陷入了沉思之中。
就在这时,只听得门帘响动,战甲上甲叶撞击的清脆声音和脚步声一同传来,曹化淳扭头看去,原来是跟随他前来的总兵官左良玉走了进来。
左良玉见了曹化淳,当即恭敬地抱拳一礼,道:“末将手下刚刚探知的消息,鞑酋皇太极已经再次分兵,他亲率主力部队驻扎于德州一带,对赵大人以逸待劳,而遣其长子豪格,率两万精兵,继续押送劫掠来的百姓北上。”
其实左良玉的侦骑只探知了豪格率军北上,至于豪格到底有多少兵马,因清军侦骑厉害,明军侦骑不敢过于靠近,所以便远远地目测了一下,粗略估计了一个五千到一万的数字,而左良玉便索性把这数字说到了两万。
一来绝了曹化淳可能派自己前去救援百姓的心思,清兵那可是连卢象升那样的猛将都能灭掉的存在,对付他们,左良玉心中实在是并无把握。
二来若是万一今后左良玉与这支清兵交手而战败,他自己也有借口可说,方便减轻战败的责任。
五千骑兵败给两万清兵,并非左某无能,实在是敌方兵力庞大,远胜我军,情有可原,这样一来,便是崇祯也不好处罚他的败战之罪。
其实这也是大明官场上常见的伎俩了。
无数的将领和官僚们,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睁着眼睛胡说八道,把大量或真或假的情报给崇祯送了上去,他们对大明王朝的危害,并不次于满清对于大明的伤害。
“两万?”曹化淳听了,禁不住皱了皱眉,“怎会有这么多?皇太极既然打算去和赵无忌决战,他在后面留这么多军队做什么?”
左良玉一时语塞,他怔了一怔,方才说道:“也许是鞑酋觉得此战必胜,所以……”
曹化淳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点了点头,他想了一会,便起身向着外面走去,左良玉也急忙跟上,到了门口,曹化淳停了一停,扭头对身后的两个小太监说道:“杂家不过随便走走,你们两个便不必跟来了。”
待到曹化淳和左良玉出了门,这两个小太监顿时便放松了起来,两人各自活动活动了胳膊腿,又分别找了椅子坐下,其中一人这才说道:“你发现了没?自从出京以后,曹公公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年龄稍长那人也是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这次宣旨非同小可,对方可是赵无忌,有名的大将,连满鞑子都打不过他,咱们这是去剥夺他的兵权,你说,曹公公能不担心么?”
“赵大人对鞑子连战连胜,却会被皇上免职,皇上的想法,当真让人猜测不透。”小太监想了想说道,“不过到时赵大人恐怕不会束手待缚,乖乖地交出兵权,你说,他会不会一怒之下,起兵造反,再把咱们捉拿起来,统统杀了?”说到后面,小太监的语气中已经带上了几分惊恐。
“这个……,不能罢,”年龄稍长的太监犹豫了一下说道,“咱可是听说他一向爱民如子,官声很好,这次又是为了救百姓才会屡次违抗万岁爷的旨意,咱们不过是奉命行事,他应该不会为难咱们罢。”
“如此最好,都以为咱们是天子家臣,其实也不过是看似风光而已,对了,你说,皇上为什么会免赵大人的职?”小太监问道。
年龄稍长的太监顿时便是一阵左顾右盼,在确定营帐里只有他二人之后,他这才压低了声音,看向面前的同伴,“卢大人、高公公的十万大军都败在了满清的手下,而赵大人凭着一万人就能屡次战胜清军,赵大人这是功高震主啊,我猜啊,皇上这是担心他会谋反!”
小太监顿时便是一脸的吃惊之色,他一时激动,嗓门情不自禁地就高了点,“啊?皇上怎么如此的昏庸……”,
小太监还没说完,大太监便急忙一把捂住了他的嘴,低声道:“禁声!你不要命了?小心隔墙有耳!”
此时在明军的营寨之中,曹化淳背着手,步伐轻快,一副云淡风轻之态,随意地走在明军的营寨里,左良玉在他的身后,左手扶着腰间佩剑,紧紧跟随着他。
左良玉个子不高,他今年三十余岁,脸色有些黑,体型略有些肥胖,此刻,他便带着数十个亲兵,紧跟在曹化淳身后,亦步亦趋。
左良玉虽然体型肥胖,平时接人待物,未曾开口便带上了三分笑容,为人十分圆滑世故,但他之所以能走到今日,还当真大半是凭借他在战场上建立的军功而来。
左良玉,字昆山,他从小就不识字,是个大老粗,但是他的武艺确实非常不错,最擅长在马上以双手左右开弓,射术如神,并且与他外表的粗莽形象不符的是,他作战时其实很喜欢用计谋,不论其他的方面,单纯以战场上的表现来看,他其实是一名智勇双全的将领。
左良玉和虎大威,猛如虎等人差不多,他也是自基层一步一步起来的,不过相比心思单纯的虎大威等人,左良玉的心思更为复杂一些。
曹化淳一边走着,一边扭头随意地左看看,右看看,他貌似无意地随口说道:“关于此次前去山东宣旨之事,昆山,你怎么看?”
如何让赵无忌乖乖地接旨,这几日左良玉也着实暗自在心中掂量筹谋了一番,毕竟崇祯命他与曹化淳随行,此事若是失败,他也脱不了干系。
此刻听曹化淳发问,早已打好了腹稿的左良玉,当即便是快走一步,来到了曹化淳的身旁。
“末将以为,如今皇太极与赵无忌正在两军对垒,我等可在此静观其变,若是皇太极取胜,赵大人身死,这宣旨一事自然也便万事皆休,若是赵大人惨败之下,实力大损,则我等宣旨便会减轻不少力气。
倘若赵大人居然能取胜清军,那我等便继续前行,待到了山东之后,曹公公可遣人命赵无忌前来我军大营接旨,赵无忌势必不得不来,到时大人便可借宣旨之机,在营寨中趁机将其拿下,
而若是赵无忌拒不前来,便证明此人已有反心,曹公公可速速上书一封,禀报皇上,命洪大人亲率十万大军,前来山东平叛!”
曹化淳听了,不由得便停住了脚步,他转过身去,挑眉望向左良玉,正待说话之时,却突然听到一旁的营帐中,传来一阵阵男子放肆的笑声和女子哭喊的声音。
曹化淳先是一愣,随即便是脸色一变!
第六百六十六章苦难行程()
听到动静的曹化淳一阵错愕过后,顿时便反应了过来,他怒气冲冲地快走几步,循着声音来到了一处营帐门前,只见他唰地一声,掀起了营帐的门帘,便闯了进去。
只见里面一个明军士卒正脱得赤条条的,露出黑黝黝的一身肉,压在一处白生生的身子上面,正打算行那禽兽之事,那下面的女子不住地哭喊着,一双腿胡乱踢着,再细看,地上还有一个用女子衣服随意卷成的包袱,包袱的缝隙里露出了一些锦缎和细软,想是这士卒不知从哪里抢掠来的。
那士卒听得动静,扭头一看营帐里进来个人,他被人撞破好事,顿时变怒气冲天,正待破口大骂之时,他便看到了左良玉的身影也匆匆出现在了他的面前,顿时便住了口不敢出声。
“这,是兵?是匪?”指着面前的明军士卒,曹化淳回首望着左良玉,淡淡说道。
左良玉脸色变得铁青,他冷冷地看着这士卒,大喝一声道:“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敢淫辱良家妇女,你胆子可是不小!来人,把这厮拉出去,重重打上二十军棍!”
他身后的士卒当即便如狼似虎般上前,抓住这士卒的两个胳膊,便将他拖了出去,这女子此时早已匆忙在身边抓过一件衣服,堪堪地遮住了自己的身子,又捂着脸低头只是哭。
曹化淳看着这女子,又低头看了看地上的包裹,他的脸色变得十分阴沉,当即冷笑了一声,“看来,此人不仅仅只是淫辱妇女……”
他此次出京,去寻赵无忌宣旨,还需仰仗左良玉许多,是以并没有说太重的话,否则以他的性子,刚才就会和左良玉翻脸。
就这样军纪败坏的队伍,居然还是大明的精锐!想到这里,曹化淳心中怒气更盛。
左良玉听了,顿时便吓得魂飞魄散,曹化淳为东厂提督,掌管着整个大明的特务机构,真要翻脸杀他,也就一句话的事。
左良玉急得满头是汗,情急之下,他当即对着手下士卒又是怒吼一声,“把那不长眼的杀才,再打上二十军棍!绑在营寨大门口处示众!”
随后左良玉便来到曹化淳面前,扑通一声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道:“末将平时疏于管教,御下不严,请曹公公责罚!”
曹化淳原本也没有为难他的意思,心忖过几日还要借重他,今日敲打他一番,也就是了,于是便走上前去,扶起了左良玉,“此事非昆山之责,昆山不必如此,但以后,杂家不想再看到此等情形出现!”
左良玉心知自己已然过关,于是就势站起,又是脸色诚恳地跟曹化淳好一阵检讨,曹化淳的脸色这才稍缓。
左良玉眼看曹化淳怒气已消,他想了一想,又踌躇了一番之后,终于大着胆子向着曹化淳又凑了上去。
他一面小心翼翼地陪着笑,一面脸上却又露出了几分的为难。
“这些士卒,平日就是无法无天!只是……,军中也有军中的难处,不瞒曹公公说,末将麾下的这些儿郎,已经被拖了快一年的饷了,直到这番来京勤王之前,洪大人方才东拼西凑,给末将补了三个月的饷银,末将马上便全数下发;
刚才那厮虽然混蛋,但打仗却是个不怕死的……,”
曹化淳紧紧盯着那地上的包裹,听了左良玉的话,他的身子微不可查地颤了颤,没有说话。
“所谓皇帝不差饿兵,这些人总也要吃饭吃粮,这却也不是末将有意纵容他们,只是,这总比任由他们聚众闹饷,落草做匪要强罢……”左良玉依旧在絮絮叨叨地说着。
“把这女子送回去。”未等左良玉说完,曹化淳便打断了他,随即就背着手,向着营帐外面走了过去,他的背影似是突然之间便有点偻了下去,走路的姿态也不复刚才的云淡风轻,而是带上了几分孤单萧瑟之意。
左良玉给身边几个亲卫使了个眼色,那几名亲卫会意,急忙上前帮那女子收拾,又询问她家在何处,准备送她回去,随后左良玉便是快步向着曹化淳追去。
“曹公公,曹公公,”好不容易追上了大步而走的曹化淳,左良玉再度施礼道歉,“末将确实是御下不严,末将任凭曹公公责罚……”。
他话音未落,曹化淳便停住了脚步,猛然转身,双眼紧紧地盯着他,问道:“杂家若是让你去和那批押送我大明百姓的清兵作战,你有几分胜算?”
左良玉没想到他会突然问到这个问题,怔了一下之后,他方才答道:“敌军兵力是末将四倍,若是末将单凭麾下这五千骑兵的话,取胜的把握应不超过三成。”
曹化淳盯着左良玉,半晌没有说话,直盯得左良玉头皮发麻。
左良玉虽然是拥兵自重的一方军阀,但曹化淳的权势比他高了岂止一个级别,不但如此,此番出行,曹化淳身边还带了五百名精锐的东厂番子。
作为东厂提督,司礼秉笔太监,以及总提督京营的曹化淳来说,他便是想在这里杀掉左良玉,当真是易如反掌。
毕竟曹化淳作为天子近臣,身份又是钦差,在某种程度之上,他代表的,是崇祯皇帝的意志。
天气虽然还十分寒冷,但不知为何,此时左良玉的脸上已经有豆大的汗珠开始滑落。
曹化淳这才收回目光,他微微叹了一口气,转过身去,倒背双手,望着天空。
“立刻派人通知高起潜,命他速速率领他手下的所有辽东骑兵赶来此地,准备陪同杂家,一起前去德州,寻赵无忌宣旨。”曹化淳冷冷说道。
赵无忌一万兵便敢硬撼皇太极十万大军,左良玉五千兵,却说对上两万清兵只有三成胜算。
曹化淳想了想,觉得只带左良玉前去的话,就算加上虎大威和吴三桂,也怕是压制不住赵无忌,高起潜那里还有为数不少的辽东铁骑,据说数量不到两万,若是集合两方之力量,或许可以逼得赵无忌乖乖低头,接旨返京。
左良玉恭谨地答应了下来。
曹化淳沉默了片刻,再度开口道:“冀州城内,有杂家的几位朋友,粮饷之事,左将军切勿慌张,杂家在他们面前,还是有几分薄面,跟他们讨要上几两银子,总还是有的。”
左良玉站在他的身后,急忙大声应道:“多谢曹公公体恤下属!末将代手下这些儿郎,谢过曹公公!”
曹化淳没有出声,他背着手望着南面阴云密布的天空,不知为何,他突然有一种深深的无力之感。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德州北面一百里外的官道上。
昏黄的太阳悬在半空,明明是上午,看着却像是黄昏一般。
如今已是春季,但料峭的春寒,却依旧让人感觉到那种渗透至骨髓深处的冰冷,一阵凛冽的寒风迎面刮来,李大牛禁不住哆嗦了一下,不禁把身上那张早已破烂不堪的羊皮袄子,裹得更紧了一些。
就连这个到处是窟窿的破烂羊皮袄,还是李大牛从路边的一个死去百姓的身上扒下来的,原本李大牛身上穿的,不过是一件同样破烂的单衣而已。
迎着凛冽的寒风,裹着破烂的皮袄,双手被粗大的绳索紧紧地束缚着,李大牛踉踉跄跄地跟着长长的队伍继续着自己苦难的旅途,他也是被皇太极劫掠过来的五十万济南城百姓中的一个。
李大牛是个孤儿,今年刚刚十八岁,平时住在济南城外,仗着有几分力气,平时以打柴卖柴为生,那日他挑了一担柴火去城里卖,结果非常倒霉地被清军堵在了济南城中,进退不得。
及到济南城破,清军在其中大肆杀戮和抢劫,李大牛原本以为自己也难逃一死,没想到那清兵见他年纪轻轻,且又生得粗壮,便留了他一命,把他捆了起来,跟大批的百姓一起,一路驱赶着向着北方走去。
这一路上,李大牛看惯了清军视人命如草芥的嘴脸,平时清兵对他们这些百姓们,动辄鞭打喝骂,随意杀人也是寻常之事,至于汉人中的女子,更是屡屡被清军士卒从队伍中强拉出去,就在路边被强行凌辱。
李大牛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也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是他每次看到此情此景,皆都会怒发冲冠,恨不得立刻去抢下个武器,和这些清兵拼命。
若是那样,李大牛也不会活到现在了。
李大牛之所以能活到现在,全赖他的身旁还有一个人始终在拉着他,阻拦他,那便是他的好友,陈二狗。
陈二狗和身材高大粗壮的李大牛不同,他从小便生的瘦小,原本在济南城的一家客栈做小二,他为人机灵,又爱说话,平时闲暇之余,最喜欢和南来北往的客商们聊天结识,也因此,他跟着来自辽东的参客们学了几句满语,没想到这项技能居然在清兵屠城之际,救了他的一条命。
清兵见他瘦小,原本是准备杀了他,后来发现此人竟然会说满语,于是感觉这人还有点用,这才把他也编入到了奴隶的队列里,让他侥幸逃得性命。
陈二狗身材瘦弱,体力远远不及李大牛,这一路上,有时他累了,李大牛便靠着他近一些,把着他的手,搀着他往前走,两人就这么互相扶持着,宛若乱世中的两朵浮萍一般,在波涛汹涌的湖面上不由自主的随波逐流。
不过这些日子以来,形势变得有些奇怪,看守押送他们的清兵最初非常多,足足数万人,每天都能看到数不尽的清兵得意洋洋地在队列前后纵马驱驰。
后来清兵的数量突然便减少了一大半,不知去向了何方。
而就在前几日,清兵的数量又再度减少了将近一半,李大牛暗中算过,似乎是已经达到了一名清兵看守一百名百姓的地步。
百姓中的有心人很多,很多的人都注意到了这个现象,这也让他们动起了逃走的心思。
听说大家伙将要去往的辽东,乃是自古以来的苦寒之地,到了冬天,且不论那厚度直接到人腰间的大雪,就说那白毛大风,吹在人身上,也跟小刀子似的,痛沏心肺,便是穿上厚厚的羊皮袄都挡不住。
更何况大家伙去了那里,是要做奴隶的!被这些梳着金钱鼠尾的野蛮人当成奴隶使用,做牛做马,成为这些野蛮人的私有财产!
如今看守的敌人越来越少,此时不逃,更待何时?
只是想要逃走,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且不说人人都被这粗大绳索给束缚着,挣脱不得,便是能挣脱了束缚,偷偷逃出了去,一旦被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清兵发现,在这荒郊野外的平原之上,两条腿的人如何能跑过四条腿的马?
第六百六十七章曙光初现()
虽然每天都有人试图逃走,但是显然成功逃脱的几率不高,大部分逃走的人最终都会被清军骑兵驭马赶上,而最终被当场砍杀。
每天李大牛都会看到这些清兵士卒,带着凶狠的眼神,马脖子下面拴着一连串逃走百姓的头颅,血淋淋地在百姓的队列中梭巡,震慑那些还抱着逃走打算的百姓们。
不过李大牛还是想试上一试,因为现在看守百姓的清兵不但越来越少,并且清兵原来的那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神情如今已逝去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忧虑,甚至还有些灰心丧气,清兵的士气相比他们刚攻破济南城时,已经大为低落。
眼看附近那名来回巡逻的骑兵身影已经远去,李大牛压低了声音对身旁的陈二狗说道:“二狗子,要不今晚寻个机会,咱俩也跑!”
陈二狗瞥了李大牛一眼,轻轻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李大牛顿时便急了,“反正横竖都是个死,现在跑,或许还有活命的希望,待到大队清兵返回,到时便是连跑的机会,都没有了!你当真愿意去辽东给人当奴才?”
陈二狗又瞥了他一眼,眼见他着急,便叹了口气,又四处环顾了一下,看着无人注意两人,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大牛,先不急,再等等,我可是听说,朝廷的兵马已经来救咱们了!”
李大牛原来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还以为他有什么锦囊妙计,此刻听了陈二狗的话,顿时便狠狠地往地上呸了一口,“指望那些官兵老爷来救俺?二狗子,你不会是发烧把脑子烧糊涂了吧?这话你也信?”
陈二狗见他不信,顿时也急了起来,他再次小心翼翼地查看了一下左右,这才用比刚才更低的声音说道:“千真万确!这是我听那些清兵说的!”
李大牛这才想起陈二狗懂一些满语,顿时心中便是一阵惊喜,“你快说,那些鞑子都说了什么?”
“大牛,你没发现么?最近看守咱们的鞑子越来越少了,就是因为后面正有官军在追击着这伙鞑子,鞑子不得不分兵回去迎战官兵去了。”陈二狗很小心,他的声音依旧压得很低。
“俺可是听说卢大帅的天雄军和辽东的关宁铁骑都败给了鞑子,卢大帅更是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却不知是哪路的官兵,还惦记着咱们这些老百姓,赶着要来救咱们?”李大牛有些疑惑的样子,“再说了,鞑子这么厉害,他们能打过么?”
陈二狗做出一副神秘的样子说道:“别人或许不成,但这个人一定成,他就是青州府知府赵无忌,那位赵大人啊。”
他凑近李大牛,继续低声说道:“那些鞑子以为咱们不懂他们的满语,所以一些机密的话,他们也不避着我,我在一旁听得一清二楚,告诉你,赵大人先是击败了鞑子的成亲王,随后又击败了鞑子的大汗,鞑子大汗实在抵敌不住赵大人的攻势,这才不断地从咱这里抽调兵马,你没发现看守咱们的鞑子,比起最初,已经少了很多么?”
李大牛听了,顿时便是一副恍然大悟状,“难怪俺这几日来,感觉这些鞑子各个愁眉不展的,原来是这么回事。”
李大牛的脸色随即又变得欣喜非常,“赵大人还真厉害,这么凶猛的鞑子,都打不过他!”
陈二狗点了点头,道:“所以咱们现在就安心等着就好,我以前就听青州府那边传言,说赵大人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一身仙术,法力无边,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