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午的朝会结束后,皇太极留下了代善,萨哈廉,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豪格,阿巴泰,范文程,孔有德等臣子,进一步安排此番进攻大明之事。
“此次,朕的目标乃是明国的锦州城,此番,朕要开疆拓土!”御书房内,皇太极目光炯炯地望着众人说道。
“这些年来,朕屡次率军征伐大明,虽然多次破关而入,却始终无法得到明国的尺寸之地,原因便在于山海关的阻碍。”说到这里,皇太极叹了口气,“欲取山海关,则必取关外松山,杏山,锦州,宁远四城,此四城正是山海关之屏障!”
“朕打算取锦州!明军之宁关锦防线,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而锦州为先锋,只要攻下锦州,便可在明军防线上打开缺口,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济尔哈朗摸着下巴皱眉说道:“锦州位置重要,城池坚固,更兼守将祖大寿有勇有谋,十分难以对付,我军之前曾三番五次攻打锦州,均是无功而返,我军新败不久,臣窃以为,此时攻打锦州,有些不妥。”
“正因为困难,才更要知难而进,明国有句话,叫做两强相遇勇者胜,如今敌强我弱,我军更要主动出击!从地图上看,锦州是大明的先锋之地,明国若是前来攻打我辽东,必会先从锦州出兵;
拿下锦州,既可以打掉明军的前进基地,更可以大大地震慑明军,重振我军之士气,此战,乃是我大清与明国的国运之战,只能胜,不能输!”皇太极语气坚决地说道。
萨哈廉望着地图上的锦州,也是觉得有些头疼,“锦州城坚固无比,要攻破此地,非堆积消耗大量人命不可,但我军若是在此地损失太多的话,却又无力对抗来援的明军大军……”
皇太极嘴角浮现出一丝狡猾的笑容,“朕这次不打算强攻,乃是准备通过围困,尽量迫使祖大寿主动投降。”
多尔衮听了,突然心中一动,当下便抬头看向皇太极,微微笑着,“大汗之意,莫非又要打算围点打援?”
皇太极听了,禁不住放声长笑,“不愧是睿亲王,一眼便看穿了朕的打算,不错,朕确实是打算围点打援!包围住锦州之后,朕便会屯重兵于锦州周边地带,利用我军机动力强的优势,一点一点的吃掉明军的援军,最终迫使祖大寿率军出降!”
“只是明军如今已然占据了旅顺口和皮岛,臣听闻赵无忌虽然已被明皇崇祯调去广西,但仍然在旅顺口留下了几千精兵,为首之人正是李定国的副将刘文秀,此人文武双全,原是八大王张献忠手下四将军之一,相比沈世魁,强了不止一筹,
我军若是以重兵全力攻击锦州一线,只怕到时刘文秀会再度故伎重演,偷袭我大清内部腹地,此举不可不妨。”多尔衮看了皇太极一眼,摸着下巴说道。
今日皇太极有句话,多尔衮还是极为赞同的,便是在如今明军实力超过清军的时候,满清贵族们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才能度过眼前的难关,战胜大明,这时若是再内斗下去,只会便宜了崇祯,使大清更快的覆灭。
多尔衮知道,自己和皇太极其实都是一类人,两人之间,迟早会有一战,不过在此时此刻,团结一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皮岛总兵沈世魁不足为虑,不过睿亲王说得有理,刘文秀此人,却是不得不防,当初李定国偷袭我军腹地,刘文秀便全程参与,我军若是出兵锦州,此人必会在后方袭扰。”阿巴泰曾和李定国,刘文秀交过手,知道此二人的厉害,于是此刻也禁不住出言提醒皇太极。
皇太极笑而不语。
范文程含笑看向多尔衮,又看了阿巴泰一眼,说道:“睿亲王,饶余贝勒请放心,下官昨日得到的消息,而今旅顺口的守将乃是皮岛总兵沈世魁的侄子沈志祥,至于刘文秀,此人前几日便已率军离开旅顺口,而今正在前往广西的途中。”
代善听了,当即就是又惊又喜,“啊?赵无忌为何会出此昏招,把刘文秀带去广西?莫非,莫非他因崇祯贬斥他去广西,是以心生怨恨……”
第七百零一章杖毙()
从地理位置上看,旅顺口和皮岛,正如两把锋利的刀刃般,抵在大清国的后背处,皮岛距离辽东距离稍远,旅顺口却就在辽东半岛之上。
旅顺口原本就是坚固的要塞,赵无忌派兵夺下此地后,又派遣顾炎武率施工队在此地建造了大量的水泥碉堡,地堡,城池也得到加固,此地更是固若金汤,易守难攻。
清兵拿旅顺口没什么办法,旅顺口不但坚固程度堪比锦州,更难得的是它还是一处良港,明军可以从海上源源不断地增援兵力,粮草到此处,清兵可以围困锦州,却无法围困旅顺口。
明国诸将中,又以赵无忌麾下的军队最为锋锐,这一点在满清诸位贵族间早已达成共识,而今大清正准备进攻明国时,却没想到抵在自己身后的两把刀却被明军主动撤回了一把,这叫他们如何不喜?
听了代善的话,范文程摇了摇头,“据下官所知,刘文秀从旅顺口撤走乃是崇祯的意思,赵无忌自从救回那五十万百姓之后,在山东,河北等地极得民心,被那里的老百姓们视若神明一般,加以膜拜;
所谓功高震主,崇祯担心赵无忌一旦造反,将无人可制,是以对赵无忌的旧部大加打压,不但旅顺口的刘文秀被崇祯撤职,便是乐安港的龙江宝船厂,也就是赵无忌当初的造舰基地,也被崇祯所裁撤;
下官听闻原临淄县的知县连元,因当初和赵无忌走得太近,也遭到了清算,就在前些日子,和刘文秀一道,被贬斥到了广西地区。”
代善听了,禁不住放声大笑,“哈哈哈哈,明国有如此昏君,当真是我大清之幸!”
在场众人的脸上也都露出欣喜之色,只要对手不是赵无忌,清兵的士气和战力顿时便重新爆棚,既然己方后顾无忧,举大清的全部兵力,包围锦州城,此战取胜希望不小。
“不知哪位将军,愿为先锋,为朕取下这锦州城?”皇太极含笑环顾,目光在场中众人的脸上一一掠过。
“儿臣愿率精兵一万,为大军先驱,前去讨伐祖大寿!”皇太极话音未落,他的长子豪格便站了出来,意气风发地率先请战。
多尔衮望着豪格,突然心念一动,他想了想,便偷偷地给多铎递了个眼色过去。
多铎茫然地看了多尔衮一眼,他先是迟疑一下,随后便也站了出来,“臣也愿领兵前去,为大军先锋,攻击锦州城。”
多铎的主动请战,显然是大大出乎皇太极的预料,皇太极看看多铎,又看看豪格,一时之间,颇有些难以决断。
多尔衮于是也恭谨出列,禀道,“大汗,便让多铎去罢,也好给他个将功折罪的机会。”
此战的先锋,皇太极原本是打算让自己的长子豪格担任的,毕竟关宁的明军一向喜欢龟缩城内,用兵保守,让豪格做先锋,既可以刷声望,危险性又不高。
但是自己刚刚惩罚过了多铎,没收了他一半的牛录,而今多尔衮以此为由,希望让多铎将功折罪,皇太极一时却也是不好拒绝。
眼看皇太极陷入两难境地,济尔哈朗想了想,便也含笑而出,“臣愿陪同豫亲王一同前去锦州,为大军先锋,肃亲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此等冲锋拔寨之时,还是交给臣等代劳罢。”
皇太极略一沉吟,便点了点头,“如此也好,便有劳两位亲王了,出兵之日,便定在半月之后。”
皇太极与众人在御书房中商议了许久,关于此次进军的路线,沿途的补给,有哪些将领会参与,而又留下那些将领镇守盛京,以及万一明军从旅顺口,皮岛两地袭扰时该如何应对,逐一地商量并敲定了对策。
随后,皇太极又令饶余贝勒阿巴泰率四千人镇守金州,以震慑旅顺口和皮岛的沈世魁所部,又令朝鲜出四千士卒相助阿巴泰,再出一万民夫以及粮草若干,协助清军在锦州的军事行动。
在与赵无忌的交战中,见识到黑旗军火器的强大威力之后,皇太极又决定大力发展孔有德的炮队和火枪队,他一口气投入了十万两银子的巨款,交给孔有德造枪造炮,以及训练招募士卒之用。
皇太极最后留下大贝勒代善率三千人镇守盛京,其余精兵悍将,悉数跟随皇太极的主力大军,在一月之后,出征锦州。
此战意义重大,若胜,将重新树立对明军的战略优势,若败,则大清国便会遭到灭顶之灾,可以说,皇太极是把国运赌在了这一战中。
一直商议到天色已晚,众人方才纷纷散去,眼看御书房中再无他人,皇太极这才有些疲倦地坐了下来,刚才在众人面前那副神采奕奕的样子早已消失不见,此刻的他,看上去有些虚弱。
为了今日的朝会,为了对付多尔衮,皇太极暗中谋划了许久,前几日有关多尔衮的流言,也被皇太极所利用,他不但不加以禁止,反而有意无意地纵容流言的传播,目的就是为了给多尔衮施加压力,激起其他满清贵族对多尔衮三兄弟的不满。
随后在得到蒙古王公们和满清大部分贵族的支持下,皇太极方才召开朝会,并在朝会之上,狠狠地把多尔衮三兄弟之中最为跋扈的多铎给收拾了一番,再度竖立起了自己在朝中说一不二的威信。
断臂之处经过几个月的休养,如今已经不再疼痛,但是皇太极心灵上的创伤,却是迟迟难以愈合。
皇太极一动不动地坐在龙椅上,他把头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似是已经熟睡过去,直到半个时辰之后,他方才站起身来,步伐坚定地向外走去。
刚才的疲倦和低落情绪俱已消失不见,此刻出现在宫中的,依旧是那个威严庄重,犹如海洋般深不可测的大汗。
皇太极在宫中缓步而行,很快,他便来到了内宫,此刻,在他面前的,乃是五座宫殿。
中间是正宫清宁宫,右面是关雎宫和衍庆宫,左面是麟趾宫和永福宫,其中皇太极最为宠爱的宸妃海兰珠,便住在关雎宫。
略一沉吟之后,皇太极便抬脚向左走去。
他前去的方向,是庄妃布木布泰,也就是大玉儿的寝宫永福宫。
不一会,皇太极便来到了永福宫的门前,在这里,他停住了脚步,他站在门口处,望着傍晚在斜阳的照耀下,金光灿灿的宫殿,一动不动地站了好一会,方才抬脚拾阶而上,在他的身后,一品带刀侍卫索尼领着四个亲卫以及四个小太监,紧紧跟随。
皇太极刚刚迈入永福宫,便有两名宫女在门口盈盈下跪施礼,皇太极停止脚步,他背着手,面无表情地说道,“传朕的旨意,将永福宫中所有太监宫女,一律活活杖死!”
此言一出,跪在地上的两名宫女顿时便惊叫了一声,瘫倒在地。
得了命令的索尼先是一怔,随后便急忙派人前去召集人手,很快,数百名宫中亲卫便出现在了永福宫中,他们如狼似虎地闯入宫殿各处,将宫中除了庄妃之外的所有人强行地拖出宫外,直接就在永福宫门口,喝令这些太监和宫女趴下,然后便有专门施刑的太监走上前去,一棒子一棒子狠狠地打在这些人的身上。
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喊声凄惨,面对眼前的这一切,皇太极依旧是无动于衷的表情,他瞥了一眼索尼,用低沉的声音问道,“宫里的人都齐了么?”
索尼立即就是单膝跪地,恭谨答道:“大汗,永福宫中除了庄妃以外,所有人都已被属下押到了这里。”
皇太极重重地点了点头,“很好,把他们统统杖毙,一个不留!”随着皇太极的命令,那些太监手中的棒子打得更急,很快地,便有十余人慢慢地不再出声,被活活打死,满地的鲜血流淌,连屎尿都被打了出来。
皇太极冷冷地看着这一切,他脸上的神情平静,但眼神却露出了狰狞疯狂的光芒。
远处传来一阵纷乱的脚步声,很快,花容失色的宸妃海兰珠便出现在了皇太极面前,她悲呼一声,便重重跪倒在地,“大汗!请大汗看在臣妾的面子上,饶了庄妃吧!”
皇太极听了,急忙转过身去,将庄妃轻轻扶起,“海兰珠,你怎么来了?”
庄妃抬起头,一双美目中全是泪水,她哽咽着说道:“大汗!请大汗饶了妾身的妹妹罢。”
皇太极将庄妃缓缓抱入怀中,伸手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宸妃多心了,朕不过是惩罚这些奴婢而已,却又关庄妃何事?”
听了皇太极的话,庄妃这才松了口气,放下心来,皇太极环顾左右,沉声说道:“来人,快把宸妃送回关雎宫。”
两名宫女心惊胆战地上前,小心翼翼地扶着宸妃回去了,在她们的身后,阵阵凄惨的叫声依旧在不断地传来。
“你们在外面守着,朕自己进去。”皇太极眼看宸妃已经走远,这才吩咐了索尼一声,于是便抬起脚步,向着永福宫的深处走去。
第七百零二章鞭挞()
庄妃布木布泰脸色苍白地坐在椅子上,她的右手紧紧地抓住自己的衣角,因为紧张而过分用力,她的指节处已经变得一片雪白,远处不断传来那个男人的脚步声,他在慢慢逼近。
没多久,皇太极便出现在了庄妃面前,庄妃倏地站起身来,有些惊慌不安地看着皇太极,“臣妾恭迎皇上。”庄妃低声说道。
皇太极冷冷地盯着庄妃的脸,半晌没说话,直把庄妃盯得浑身发毛,坐立不安。
“转身。”皇太极沉声说道。
庄妃身子轻轻一颤,她用有些绝望的眼神看向皇太极,但此刻中年男子的眼神深邃得让人看不透,此刻的皇太极,浑身都散发出一种冷意。
庄妃最终低下了头,她缓缓地转了过去,以后背对着皇太极。
皇太极看着庄妃玲珑有致的背影,一股怒气突然爆发开来,他的左手猛然扬起。
皇太极的左手上有一根鞭子。
啪的一声,皇太极狠狠地一鞭子抽在了庄妃的身上,庄妃痛苦地嘶喊了一声,却是一动也不敢动。
“不许出声!”皇太极冷冷说道。
庄妃身子一震之后,便是缓缓地点了点头,随后,皇太极左手执鞭,用力地一下又一下地抽在了庄妃的身上,片刻之后,庄妃的衣衫便被打碎了很多,裸露出大块大块的雪白肌肤来。
此刻庄妃的身上遍布红色的鞭痕,在皇太极无情而冷酷的鞭打下,庄妃一声也不敢吭,只是痛苦地不断地扭动着身躯。
皇太极足足打了一盏茶的功夫,方才恨恨地停了手,他随手扔掉手中的鞭子,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不断地喘着粗气。
皇太极今年将近五十,精力已经没有年轻时那么充沛了,再加上他有伤在身,这么一会的鞭打,似乎便已耗尽了他身上的大部分力气。
庄妃依旧背对着皇太极,她觉得后背上和腿上火辣辣地疼,但她依旧是咬着牙一动也不敢动。
她的眼神有些绝望,她和多尔衮的绯闻,如今也已经传入了宫中,对这一天的到来,她也早有准备。
她脸上神色惊慌失措,但眼中却隐隐含着一分恨意。
片刻之后,皇太极终于恢复了几分力气,看着衣衫不整的庄妃,他的内心深处突然生出了一丝冲动。
皇太极站起身来,上前两步,一把拉住庄妃的右手,用力将她向宫中深处扯去……
十余日后,钦州府,此时赵无忌正在书房中和夏允彝,顾炎武,归庄三人议事,商谈开发钦州以及海外贸易的事宜。
夏允彝等人是三天前到的钦州,跟随他们前来的,还有五千多名来自北方的百姓们,钦州这地方物产丰富又靠海,粮食并不是问题,于是这五千人便被赵无忌暂时安排在了钦州城外。
“太冲留在了青州?”眼看只有他们三人前来,却不见黄宗羲,赵无忌心中有些疑惑。
“大人不是打算把南洋书院也搬迁到这里么?太冲这几日一直在忙着在书院教书和搞科研,他说打算等这边的书院建好后,他到时会和学生一起过来。”顾炎武恭谨说道。
“也好,”赵无忌看了三人一眼,“那本官便步入正题,这些日子以来,本官曾派人前去周边查探,钦州这里矿产很丰富,铁矿,磷矿,铅矿,石灰石矿都有,不过却是没有石英矿,而防城港也是本官的下辖地区,工匠们在那里发现了几处石英矿。”
“大人的意思是,把玻璃工坊建在防城港?”夏允彝挑眉问道。
赵无忌摇了摇头,“不,此地形势稍有复杂,为安全计,本官打算把所有的工坊都建在钦州,石英矿山设在防城港,到时把石英矿开采出来,运到钦州工坊来生产处理。”
夏允彝摸着胡子,微微颔首,“大人言之有理,广西这边既有大大小小的土司头人,又有那些远洋而来的佛郎机人和红毛人,这些夷人船坚炮利,既是海商,又是海盗,把工坊建在钦州,确实较为稳妥。”
赵无忌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这才说道:“本官在此地的当务之急,便是发展经济,开发钦州和防城港,此外,这几日本官打算和那些夷人商谈他们上岸贸易之事,尽早制定对外贸易的规则,允许这些夷人来我大明合法贸易。”
“对外贸易之事,事关重大,牵扯众多,大人似可不必急于一时罢?”夏允彝有些不解地问道。
“上古时期,洪水泛滥,百姓深受其苦,大禹之父鲧向仙人借来息壤,采用‘堵’的方法,结果洪水反而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拾,及至大禹治水时,采用了疏导的方法,洪水这才慢慢退去,不再为患。”
“这世界之大,远远超乎诸位的想象,我大明一向自命天朝上国,但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诸位可知道我大明的国土,占据整个世界的土地面积大约多少?”
要说起对世界各地的了解,顾炎武,夏允彝等人虽然都是学问高深的大儒,但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却都不如穿越而来的赵无忌。
归庄踌躇了一下,报了一个数字:“百分之六十以上?”赵无忌编制的数学课本里,引入了百分比这个概念,而归庄尤其擅长数学,平时他也最喜欢以数据,数字说话行事。
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夏允彝年长,顾炎武稳重,两人对此都不了解,所以也都没有说话。
赵无忌笑了笑,“归庄,你说多了,大明占据的土地,不到整个世界所有土地的百分之七,大约百分之六点四左右。”
赵无忌此言一出,众人皆都是吃了一惊,心中也都是十分的震撼,虽然此事听起来骇人听闻,但三人知道,赵无忌从来都是言无不中,言出法随,他既是如此说,那此事多半为真了。
“所以说,我大明想要屹立这世界之巅,便不能闭关锁国,如鸵鸟般地对外面的世界视而不见,闭关锁国只意味着落后,最终封锁的,只能是我大明自己,只会使我们越来越落户,所以,我等只能主动地走出去,接触世界,征服世界。”
“对外贸易,便是本官准备带领你们,走进外面世界的第一步,外面的世界,绚烂多彩,种种珍禽异兽数不胜数,也有着无数的黄金白银等稀世珍宝,有着无数壮丽奇异的景色,更有无数的夷人,其肤色或白,或黑,或棕。”
顾炎武点了点头,知道赵无忌所言不虚,这些洋商都是白人,黑色的昆仑奴,古书上也多有记载,在广州和月港,黑人也并不少见。
“而本官之所以急着对外贸易,还有一点便是夏先生刚才所言,这些夷人平时既是海商,也是海盗,如今洋货已经在我大明境内占据了不少的份额,与其闭关锁国,不如开放贸易,这就是所谓的堵不如疏,通过贸易,把这些杀人如麻的海盗们,尽量地转变成为我大明缴纳商税的合法海商。”
说到这里,赵无忌望向归庄,“尔礼,你把这几日调查的结果,给大家说说罢。”
归庄点了点头,打开自己手中的一本簿子,看了看说道:“按照师父的吩咐,徒儿这几日在钦州城内走访了诸多商家店铺,对于在我大明流通售卖的洋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由于钦州并非是我大明指定的通商口岸,因此在市面上售卖的几乎所有洋货,都是走私而来,具体种类以及占据比重如下。”
“第一种是茶叶,主要以红茶为主,印度红茶在钦州市面上大约占据了,嗯,百分之十一的份额。”
“此外是丝绸,占据了大概不到百分之十一的份额,夷人的丝绸优点是便宜,大约比本地丝绸便宜百分之二十左右,品质却是远远不如本地的丝绸。”
“还有香料,这一点洋商占据绝对优势,他们占据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份额,利润十分的丰厚,这些香料都是来自于南洋。”
“鸦片,几乎所有的鸦片都来自于夷人之手,所有的鸦片馆都从夷人那里进货,夷人通过鸦片获利不菲。”
“布匹,印度土布因为价格便宜,质量也不错,在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