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和洋人谈判罢。”众人急忙也答应了下来。
随后,赵无忌便请众人在府中用了一顿便饭,饭后自有夏允彝和归庄,孙曦三人和李掌柜这几人商讨接下来谈判时的对策以及具体贸易的细节,而赵无忌则带着顾炎武,前去城外工匠们的住所。
珍妮纺纱机,宜早不宜迟。
赵无忌的诸多工坊中,最赚钱的是玻璃和香水工坊,而赵无忌最重视的则是铁器和火器工坊,人数最多的则是水泥工坊,纺织工坊相对来讲,在众多工坊中的位置,是稍稍靠后的。
前几日顾炎武带人前来,召集了铁器,玻璃,水泥三大工坊的负责人,向他们宣布准备开始筹备工坊建设的时候,没有被选中的工坊负责人心中都有些酸溜溜的。
毕竟先开工,就能先赚钱,没有活干的时候,这些工匠也有薪水拿,不过拿的可就是最低薪水了,只能说是聊以糊口而已。
工匠们的住处,依旧延续着赵无忌一直以来的特色,还是足足可住二十人的大通铺,这些简易的房屋,都建在用篱笆墙围起来的大院子里。
南方气候炎热,这些刚从北方过来的工匠们很不习惯,此时此刻,众人都是十个八个的在院子里聚成一群乘凉,扯上几条凳子,各自围着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上放着两把大茶壶,一个里面是滚烫的茶水,另一个里面是晾凉了的白开水。
每人的面前都摆着个大碗或是杯子,里面倒着凉开水或是茶水,一边聊着天,一边喝着水,夏日的微风时不时从旁边掠过,给众人带去一丝丝的清凉。
铁器,玻璃,水泥三大工坊的工匠们如今都在外面忙着筹备建设工坊之事,留在这里的,都是那些暂时没有事情做的工匠们。
大部分工匠们聊的都是家长里短,天南地北的奇闻异事,聊到高兴时便往往会爆发出一阵的哄笑声,而其余的工匠都是一些技术狂人,便是在休息之时,他们聚在一起,商量的也是一些技术问题,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常有一些奇思妙想,便会在闲聊之中不经意的得到。
这些奇思妙想可是好东西,只要能在工坊主管面前证明它的价值和作用,再由主管将其作为技术上的突破革新上报上去,几日之后,通常就会有一笔不菲的奖金发下来,根据这些点子的价值和作用,奖金的数目也不尽相同,从几两银子到几百两银子不等。
赵无忌对工匠们的重视,在大明可谓是无人能出其右者,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白花花的银子砸下来,技术上的突破便会逐一而来,日积月累之下,早晚会由量变进化到质变。
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除了那些已经深深地沉浸在技术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的少数工匠们外,其余所有的工匠们都不约而同地停止了聊天,人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殷切的期待之色,翘首望向马匹驶来的方向。
片刻之后,赵无忌等人的身影便出现在了众人面前,一名亲兵纵马奔了过来,冲着这些人大声喊道:“纺织工坊的老郑,老郑在不在?大人找你议事,把你工坊内的技术骨干都带上,大人有话询问。”
“在在在,小老这便去,这便去。”一个六十余岁的瘦小老头急忙站起身来,忙不迭地应着,随即他便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招呼上工坊内二十多个技术骨干,跟随这那亲兵而去。
很快,亲兵便将老郑等人带到了赵无忌和顾炎武的面前,老郑见了赵无忌,就打算下跪行礼,没想到赵无忌却抢先一步上前,伸出双手扶住了他。
“郑老来到这里,可还习惯?”赵无忌和蔼地问道。
“习惯,习惯,小老原以为广西这地方是个蛮荒之地,如今看来,却是小老妄加揣测了,这里还真是处世外桃源般的所在,吃得好,也蛮繁华的。”老郑恭谨地说道。
来不及跟老郑聊一些家长里短的话,赵无忌直接便步入了正题,“郑老,咱们纺织工坊最近的技术可曾有所突破?本官交代你的,先进织布机与先进纺纱机的研制进展如何?”
一提起机器,老郑顿时便是眉开眼笑,“大人放心,大人的工钱给得慷慨,大家伙平时也都是拼了命的干,唯恐误了大人的要事,小老带着这群伙计们一直对大人的吩咐牢记在心,时时不敢或忘,这两种新型机器,如今都已经初具雏形。”
第七百零六章指引方向()
说到这里,老郑回过头去,冲着自己手下的几个工匠很有气势地挥了挥手,“你们几个,赶紧去咱们屋里,把那两台新型机器抬过来,给大人看看。”
这几名工匠当即就答应下来,随后便转身快步向着他们的住处走去,老郑猛然又想起一事,于是便又扯着嗓子在后面喊了一句:“你们几个给我记着,一定要找块布把机器盖好了,再抬过来,这可是咱们的宝贝,万万不可被人看到,泄露了机密!”
工匠们应了一声,便快速去了,过了半晌,这些工匠们便吃力地抬着两架巨大的机器慢慢走了过来,按照老郑的吩咐,这两架机器的全身上下都用黑布盖得严严实实,让人看不到内里的情况。
不多时工匠们便来到近前,他们犹如放置什么了不得的珍宝一般,轻轻地将这两个巨大机器赵无忌等人的面前,商敬石对身边的亲兵们使了个眼色,于是这些亲兵便纷纷骑着马散了开去,在远处将众人围在了中间,这样一来可以隔阻外人窥探的视线,二来便是在外围警戒放哨,以防不测。
老郑犹如献宝一般,兴高采烈地走上前去,当着赵无忌的面,将两台机器上的黑布一一给扯了下来。
霎时间,两台崭新的机器便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这两台机器的框架以实木制成,每一根木料都是整整齐齐,经过抛光打磨,带着工艺之美,框架之中,一排排的零件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机器内部,经线纬线遍布其间。
老郑脸上露出得色,他伸出手去,指向身后的两台机器,对赵无忌说道:“大人请看,这便是小老团队这半年的心血结晶,左边这款大一些的,便是织布机,右边这款稍小的,便是纺纱机,这两款机器的共同特点便是速度快,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好。”
赵无忌哦了一声,随即就背着手,上前仔细地开始打量这两台机器,他先是绕着织布机转了好几圈,聚精会神地在机器的各处看来看去,看得十分仔细,他的脸色很严肃,半晌也没有说话。
老郑见了,不由得心中有些紧张,他看着赵无忌的表情,暗中猜测着,看大人脸色如此严肃,莫非,莫非这机器不合他意?
“郑老,这款织布机,相比市场上常见的织布机,主要有何优势?”赵无忌突然开口问道。
老郑急忙答道:“好叫大人得知,咱们这款织布机,最大的特点便是快,相比常见的织布机,速度要快上两成左右。”
赵无忌听了,点了点头,说实话,对于织布机和纺纱机,他是完完全全的外行,他看了半天,什么都没看出来,也没看懂,他想了想,便皱着眉头问道:“郑老,你这织布机,可曾使用了飞梭?”
“飞梭?”老郑先是一愣,随即便反应了过来,“大人说的是梭子么?这个有。”
随后老郑便走了上去,当着赵无忌的面开始示范,在他的操作下,很快织布机便开始运转,老郑手里拿着一支梭子,非常熟练地在经纬线之间掷来掷去,随着他不停的动作,一小块布匹慢慢地便出现在了机器中间。
赵无忌有些发蒙地看着老郑的动作,他的注意力集中在那梭子上面,他可以肯定,老郑手中的梭子,绝不是工业革命时英国使用的那种飞梭,只是,真正的飞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赵无忌又不是纺织业的专业人士,前世也没有接触过纺织机,他的脑海里,只记得飞梭和珍妮机的故事。
赵无忌目不转睛地盯着老郑的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郑的额头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来,他也顾不得擦,他手上的动作也渐渐地慢了下来,最后他终于停了下来,擦了擦额头的汗,转过身来有些歉意地对着赵无忌笑笑,“大人见笑了,小老岁数大了,这活干久了,胳膊就疼,坚持不住。”
赵无忌所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再度上前,拿起织布机上的梭子,仔细打量。
飞梭,飞梭,赵无忌思索良久,突然心中一动,他想起了后世的缝纫机,缝纫机之所以又快又好,原因就在于只需用腿脚出力,蹬动滚轮出力缝衣,双手则只负责掌控缝纫机上衣料的方向和角度这种轻松的活计。
这织布机使用起来,显然最累人的便是这梭子,需要人用手把它在经纬线之间掷来掷去,若是能改用腿脚代替手臂来控制梭子的动作,这岂不是省力得多?也可以大大地提高织布机的工作效率。
想到这里,赵无忌便转过身去,含笑看着老郑,说道:“郑老,本官以为,这织布机似乎还有可以改善之处,本官有个想法,郑老你听一听,看看是否可行。”
这些工坊的负责人,人人都知道自家大人天资聪明,并且几乎是百事皆通,他有时不经意地说上两句话,就往往能说到关键的地方,并能直接导致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是以老郑也不敢怠慢,当即便做出一副全神贯注之态,看着赵无忌说道:“大人请讲。”
赵无忌手里拿着梭子对老郑说道:“郑老,是否可以在织机上加个脚踏板,用腿脚来控制梭子的移动?把操作者的双手解放出来,用脚踩可比用手扔轻松多了。”
老郑听了,眼珠转了转,脸上先是一片茫然之色,随后便眼睛一亮,他用力一拍大腿,露出了一脸的惊喜之色,“哎呀,小老这把年纪,算是活到狗身上了,用踏板来代替手控制飞梭,小老怎么没有早些想到!”
赵无忌见状,顿时心中大定,晓得自己又说对了,于是便含笑看向老郑问道:“郑老,看来本官的提议可行?若是可以实现,是不是这织布机的效率也能大大提升?”
老郑连连点头,“能实现,能实现,以小老想来,嗯,踏板放在这里,这里加根控制杆,这里再加一根线……”他在织机边上,嘴里一面絮絮叨叨地说着,手里也不停地做着手势,模拟着在织机上添加脚踏板等部件的动作。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老郑终于有些疲倦地转过身来,兴奋地看向赵无忌,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添加脚踏板,只需要稍加改动即可,此举可行,大人这一妙想,足足可使织机功效提高一倍有余,小老稍后会再和大家伙商议研究一下,连夜赶工,争取明日把改进后的机械拿给大人看。”
在一旁的众工匠心中也都是钦佩不已,他们花了好几年功夫,集中了众多能工巧匠的智慧,结果才不过把织布机的功效提升了两成,而赵无忌短短几句话,便可以把织布机的功效提高一倍。
相比之下,高下立判,众人看向赵无忌的眼神,满满的都是崇拜之情,心想果然不愧是星宿下凡的赵大人,一眼便能看出问题的要点并予以解决。
赵无忌的心中也是十分欣喜和激动,看来,织布机的飞梭问题算是就解决了,随即,他又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的纺纱机。
围着纺纱机转了几圈,赵无忌依旧是没有看懂,也没有看出什么端倪来,不过他倒是发现了一个纱锭,这个纱锭看上去,就是一个缠满了线的棒槌,赵无忌仔细盯着纱锭看了半晌,嗯,这个纺纱机只有一个纱锭,并且纱锭还是平放的,看来可以用珍妮机的思路对其进行大幅改良。
伸出手指,指着那个纱锭,赵无忌扭头看向老郑,:“郑老,这个纺纱机只有一个纱锭么?”
老郑听了,脸色有些奇怪,心想这天下所有的纺纱机不都是只有一个纱锭么?不过赵无忌既然问起,于是他也便恭恭敬敬地答道:“启禀大人,正是如此,纺纱机向来都是只有一个纱锭的。”
“郑老,你来看,”赵无忌指着纱锭对老郑说道:“如果增加多个纱锭,嗯,先增加到八个纱锭,是不是便可以同时纺出多根棉纱?还有,郑老,你看看能不能把这个纱锭立起来。”
老郑又是愣了半晌,然后又是哎呀了一声,“小老这把年纪,真真是活到狗身上了,研究了一辈子纺纱机,却不如大人随口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大人,此举完全可行,若是增加到八个纱锭,足足可以使纺纱机的功效提高八倍!”
提高八倍!顿时众人对赵无忌的崇拜之情又深厚了几分。
“好!郑老,你看大概多久,纺纱机可以按照本官的要求改善完成?”赵无忌和蔼地问道。
“小老现在就带人去研究,今夜就是不睡觉,也要按大人的要求,把纺纱机和织布机搞出来,大人您就瞧好吧,明日一早,一定能完成!”老郑拍着胸脯说道。
赵无忌连连颔首,“好,郑老,这两个机器事关重大,一定要注意保密,从今天开始,你们工坊里的所有人,没有本官的命令,谁也不许离开这里,也不许往外写书信。”
第七百零七章选址()
“本官宣布,明日一早,若是诸位能把这两台机器都搞出来,每人赏银一两!当场发放!”赵无忌大手一挥,开始实施奖金激励。
毕竟织布机,纺纱机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其重要意义并不比蒸汽机差多少,在上面投入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随后赵无忌又转向身边的顾炎武,“宁人,你给郑老寻一个足够宽敞的房屋,供他们研究改进新型纺织机使用,在此过程中,无论他们需要什么材料,出现了什么问题,都要第一时间帮他们解决。”顾炎武点了点头,郑重地答应了下来。
眼看赵无忌对新型纺织机这么重视,老郑当下也是不敢怠慢,他打起精神,当即就指挥着手下的这些工匠,重新把这两台机器用黑色布匹包裹严实,随后就把带人机器抬起来跟着顾炎武而去。
看着他们的背影,赵无忌转身对商敬石说道:“商将军,将纺织工坊列为最高级的安保地点,多派人手,严加警戒,无关人等一律禁止出入,以防泄密,最好是外松内紧,外面一切如常,以免被人看出来,反而走漏了风声。”商敬石当即领命而去。
第二日一早,赵无忌匆匆吃过早饭后,便带着顾炎武和商敬石,骑着马前往城外,去寻老郑,去查看新型纺织机的研制成果。
花费了半个时辰之后,众人便来到了城外工匠们的住所,得到消息的老郑早早地便迎接了出来,赵无忌抬眼看去,只见老郑的脸上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脸上神色也有些憔悴,但是整个人浑身上下都是一副神采奕奕的气质,眉宇之间也有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
赵无忌见了,顿时便是心中一喜,晓得这两种机械多半是研制成功了。
“郑老,那两款新型机器,可是已顺利完成?”赵无忌翻身下马,走向老郑问道。
“恭喜大人,都成功了,按照大人的指点和吩咐,小老将织布机和纺纱机都做了针对性的改进,而今两种机器的改进型都已完成,其中织布机的功效可以达到市面上机器的一倍半左右,而纺纱机的功效则可达到十倍之多。”老郑兴奋地说道。
“好!”赵无忌很高兴地点了点头,便由老郑领头,走进了那间存放着纺纱机和织布机的屋子。
商敬石在门口处转过身去,轻声吩咐了几声,随后便有十余名亲卫骑着马围着这间屋子分散了开来,负责保护这里的安全。
赵无忌进屋一看,只见屋子正中摆着两台崭新的机器,右边的一台是织布机,仔细看去与昨日确是有所不同,老郑果然按照自己的吩咐,在织布机的下面加了一个脚踏板,脚踏板又通过几个机械部件,直接连接到了飞梭之上,使用的时候,只要操作的工匠踩动脚踏板,梭子就会在经线纬线之间灵活地穿来穿去,完成织布的任务,相比以往用手飞梭,省去了操作工很多力气。
看着焕然一新的织布机,赵无忌赞许地点了点头,随即他又看向左边的纺纱机,老郑按照赵无忌的指点,不但把纺纱机上的纱锭从平躺改为直立,还将纱锭的数量增加到了八个。
不等赵无忌开口,老郑便站了上去亲自示范,只见这机器运转起来之后,八个纱锭同时转动不停,以往一台机器同一时间只能驱动一个纱锭,而今这种新型纺纱机可以同时驱动八个纱锭,速度相比以往有了巨大的飞跃。
看样子速度算是上去了,赵无忌想了想,又问老郑,“郑老,在本官看来,这两台新型机器,速度上是大有提升,却不知这个产品的质量,以及机器的耐用性,故障率怎么样。”
“请大人放心,”老郑拍着胸脯说道,“小老改动的并不多,这两台机器的原型机经过这几年的反复验证,质量和耐用性都没有问题,故障率也非常低,机器的构造并不复杂,万一产生故障,也很容易自己动手维修;
这两种机器已经基本完善,随时都可以按照大人的要求,投入大规模的生产,除此之外,,纺纱机将来的改进余地还很大,如果将纺纱机的体积做的再大一些,到时甚至可以把纱锭的数量从八个增加到二三十个。”
赵无忌微微颔首,“郑老的想法不错,但是,毕竟具体使用机器的还是普通的织工,纱锭太多,会不会比较难以操作?本官给你的建议就是,今后随着纺纱机的投入使用,随时留意织工在使用中的反馈情况,在不影响织工操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增加纱锭,这一点便是纺纱机短期内的改进目标。”
老郑点了点头,“大人放心,小老晓得了。”
眼看两种机器已经胜利研发完成,赵无忌便命人抬来几盘银子,当众把奖金发了下去,凡是有份参与的工匠,每人都可以得到一两银子,而老郑作为工坊的负责人,他得到了三两银子,拿了银子的工匠们各个欢天喜地,这下子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赵无忌又嘱咐了老郑一番,让他继续改进和完善这两种机器,并且做好以这两种机器为蓝本,大规模生产的准备,另外,赵无忌又格外地强调了一遍保密的重要性。
纺纱机和织布机的意义可谓是十分重大,更是直接影响到千千万万大明百姓的就业和福祉,对于安全和保密方面的事情,便是再小心也不为过。
赵无忌随后又让商敬石去找刘芳亮,从他手中调二百名骑兵过来,专门负责保护这些纺织工坊的工匠们,随后便带着顾炎武,离开了工匠们的住处。
“宁人,这几日工坊的筹建工作,准备得如何了?”赵无忌骑在马上慢悠悠地往前走着,随口向身旁的顾炎武问道。
“启禀大人,属下如今已经广派人手,前往钦州各地查勘矿产,确定各个矿井的位置,却不知大人打算将工坊建设在哪里?是分散建设在矿井周边,还是集中起来,建设在一处?”顾炎武用手拉着缰绳,侧过身来看向赵无忌。
“嗯,矿山的位置我们影响不了,但是本官打算把工坊都集中起来,修建在一处,这样既有利于安全和保密,也比较方便管理和协调,在各个矿山与工坊之间,到时可以修建水泥马路,方便运输矿产。”赵无忌想了想说道。
“至于建设工坊的地点,本官和夏先生商量了很多次了,本官打算把工坊建设在钦州城西面的飞马岭附近。”
“哦,原来是飞马岭,大人把工坊建设在山中的话,确实是既安全又隐蔽,保密性很强,这个地方属下也曾研究过,确实不错。”钦州城周围可供建设工坊的地点顾炎武都一一研究过,飞马岭距离钦州城不算太远,周围群山环绕,中间有处偌大的平地,正适合在那里建立工坊。
“这地方是不错,本官前几日去看了,非常满意,所以本官已经和田仰大人吩咐过了,手续也已办妥,本官将那附近的土地都买了下来,那地方原本就是荒山野岭,便宜得很,本官买下三万多亩的土地,总共才花了不到四千两银子。”赵无忌有些得意地说道。
三万多亩?!顾炎武顿时吓了一跳,“大人,这个,建设工坊并不需要如此之多的土地罢?有个几百上千亩,应该就差不多了。三万多亩有点大了。”
“宁人你说得对,不过这块地不是全部给你们工坊的,”赵无忌点了点头说道,“本官留下三千亩的土地给工坊,应该富富有余,剩下的土地,本官打算把他们开发起来,对了宁人,本官的伯爵府,和未来的南洋书院,也会建设在那里。”
顾炎武听了,顿时就吃了一惊,他急忙出言劝阻道:“大人,此举万万不可!建府之事,关系到大人和朝廷的体面,堂堂伯爵府,如何能建在荒郊野岭之处?将来传了出去,大人岂不是为人所耻笑?
属下窃以为,大人便是再缺钱,也不应将伯爵府建设在那里,大人还是在城中另择地点,建设伯爵府为好。”
赵无忌满不在意地摇了摇头,“无妨,宁人勿忧,钦州城内寸土寸金,在那里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