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其中的具体代表便是陈奇瑜,他在车厢峡包围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在完全可以轻易将这些流贼都杀光的情况下,他却选择了招抚流贼的方略。
结果高迎祥等人靠着假装投降得以活命,逃得生天后便斩杀了陈奇瑜派来的官员,再度扯旗造反,流窜他处。
此举直接导致了陈奇瑜的垮台,洪承畴接任。
文官中的另一派,则坚决主张剿灭流贼,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洪承畴。
洪承畴对待流贼的策略就是‘杀杀杀’,有时他甚至不接受投降,连降卒都杀,虽然因为此事,洪承畴屡屡遭到朝中的御史言官弹劾,称其是酷吏,但不可否认的是,洪承畴采用的法子很有效。
毕竟连年的灾难,以及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再加上富有的地主豪绅阶级一毛不拔,拒绝缴税,所以大明的这些官员们,手中的钱粮数量有限。
农民军也想接受招抚,但接受招抚之后,朝廷却拿不出足够的钱粮来安置自己,为了活命这些农民军便只能降而复叛。
而洪承畴就不同了,他想的很清楚,死人是不需要吃饭的,他杀得农民军越多,所在当地就越安定,吃不上饭的都被杀了,有饭吃的,也不会去造反。
就这样,凭着他的韬略以及心狠手辣,洪承畴凭着镇压农民军的军功,步步高升,最终升到了兵部尚书,蓟辽总督这样的位置,成为大明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不拘泥于教条,凡事以实用为主,这便是洪承畴行事的最高准则。
所以当洪承畴听到范文程说道,明军大势已去时,不可否认的是,彼时彼刻,他确实是动了一丝要投降的心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华夏的儒生士子,无不将这四句话当成是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将其当成做人的最高准则。
洪承畴也不例外。
在洪承畴看来,天下大势非人力而能挽回,十五万大军灰飞烟灭,大明王朝的丧钟已经敲响,兵事上再拦不住满清对大明的侵攻。
而唯一能跟清兵有一战之力的钦州伯赵无忌,如今却被崇祯打发到了岭南,便是崇祯现在立即相召,而赵无忌也接到诏书后马上起行,入京勤王,那至少也要一两个月。
对大明王朝的虚实深浅,洪承畴清楚的很,朝廷在北方剩余的兵马,连张献忠,李自成那样的流贼都挡不住,更不用说去面对清兵的冲击了。
两个月的时间,足够皇太极挥师杀入山海关,攻破京城,顺势席卷大明北方,与流贼李自成,张献忠各占半壁江山。
却不知道,虎大威有没有突围成功,自己托付给他的半生用兵心得,最后又落到了何处,想到这里,洪承畴禁不住自嘲地笑了笑。
旁边案几上,一阵清雅的茶香淡淡袭来,洪承畴随手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望着眼前茶盏上升腾袅袅的雾气,品味着嘴里的丝丝苦涩,洪承畴的思绪,突然又回到了七年前的那个夏日,他记得,那是在西北的神木县,他和当时还是神木知县的赵无忌第一次见面。
“德,变化万千,存乎一心,老夫且问你,你可知道‘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报仇之前,谁会知道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程婴,其实是个大大的义士?”
“老夫此时,被人诬为失德杀俘,那又如何?数年之后,流贼若平,世人当会给老夫一个公正的评价……”
洪承畴慢慢地放下手中茶盏,他的目光由迷茫而慢慢地变得清澈了起来,半晌之后,他仿佛如释重负般地叹了口气,站起身来。
自己终究无法逆天,只希望那少年人,能够不负自己的所望罢。
肚子里突然发出一阵阵的响动,阵阵饥饿之感亦是不断袭来,洪承畴这才想起,自己已经连续三日没有饮食了。
略一沉吟,他将目光投向了桌上的那个托盘,托盘中,饭菜已凉。
良久之后,他终于开口:“来人……”
杏山城城头之上,赵无忌带着手下众将,居高望远,不断地观察着周围的形势,片刻之后,他方才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
“多尔衮用兵何以如此保守?本官在这里待了一日一夜,等他来攻,他却迟迟不来,真叫人好生扫兴。”
一旁的虎大威顿时便有些哭笑不得,心想别人都是畏清兵如虎,生怕清兵前来攻打,钦州伯倒好,整日盼着清兵来攻,清兵不来,他还抱怨上了。
“此地,是个绝佳的用兵之地啊,”赵无忌放下望远镜,回顾众人,伸手向着东北方向指了指,“向前三十里处,便是松山城,再向前二十里,便是锦州,若是为锦州解围计,此地乃是最适合的一处驻兵之地。”
赵无忌兵少,所以他盼着多尔衮能率大军前来攻城,到时他便可以借着坚城之险和手中的犀利火器,以较小的代价,杀伤大量的清兵。
若是出城野战,这坚城之险可就没有了,到时便只能率军和十倍于己方的清兵硬拼,在对方还有炮营在手的情况下,想要取胜,难度极大。
这也是他一直待在杏山城,迟迟不走的原因之一。
“大人,”虎大威急忙抱拳禀道:“大人所言虽然极有道理,但此地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而洪大人也是因此事,而败于清兵之手。”
“哦?本官愿闻其详。”赵无忌望着虎大威,温和地说道。
skbshge
第九百零一章有前权无后守()
“好叫大人得知,无论是松山,还是杏山,最大的缺陷便是距离我军后方太远,杏山距锦州五十里,据身后最近的塔山城,却有八十里,距离宁远则高达一百二十里地之多。”
“末将曾自敌兵口中获悉,鞑酋当初曾率人暗中窥探过洪大人的营寨,深感我军防守无懈可击之余,却也发现了洪大人用兵的一个致命弱点,那便是‘有前权而无后守’。”
赵无忌的脸上露出了思索之色,“虎将军的意思,杏山此地,距离我军后方过远?”
“正是如此,”虎大威伸出手去,在城下画了一个圈,说道:“若是敌军以重兵包围杏山城,则由于此地据我军后方过远,我军很难救援到此地,路途中也非常容易遭到机动力强大的清军骑兵袭击,无论是增援,还是运粮,均是十分困难。”
赵无忌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虎大威的意思。
“虎将军言之有理,不过这一点本官已经注意到了,此外虎将军转交洪大人书信中,亦是谈及了此事;
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此地距离敌军太近,也有利于我军发起对清兵的进攻,本官的作战风格,一向都是进攻再进攻,是以驻扎于此,对本官来说,那是再好不过。”
说到此处,赵无忌禁不住想起了洪承畴的遭遇来。
赵无忌以为,洪承畴的错误之处便在于他没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向手下低头,答应众总兵提出的突围之计,若是他能坚持率军和清兵决一死战,或许局势将会完全不同。
确实,明军的阵营过于靠前,使得后方的运粮和援军,因路途过长,易遭到机动力强大的清军袭击,很容易被敌军断绝粮道。
但松山城的优点,当时洪承畴却没有看出来。
阵营过前,同样意味着明军的大军,距离清兵也很近,若是洪承畴能坚持自己的决定,率军与清兵决一死战,或是派出吴三桂,曹变蛟这样敢战又能战的将军,偷偷集中全部精锐兵力,于近距离猛然突击敌军大汗皇太极的营寨,则很有可能会取得此战的胜利。
因为明清两军距离过近,所以一旦兵力占据优势的明军率先发起突袭,清军其他部队很难及时赶来救援自家大汗,以吴三桂,曹变蛟的骁勇,数万精兵悍卒突击之下,便是杀不了皇太极,也能正面击溃敌军的中军主将。
皇太极一败,则清兵群龙无首之下,自然也会全军溃败。
只可惜明军的几位总兵被清军吓破了胆,一味求稳,反而错过了取胜的最佳机会。
两军相逢勇者胜,高手作战,最忌临阵变招,弄出个四不像出来,轻易被敌军击败。
“多尔衮既然不肯前来,本官便只得在这里多等他一日好了,”赵无忌想了一想,便转身吩咐一旁的商敬石,“商将军,把那五十名清兵士卒的头颅,都悬挂在城头的旗杆之上示众!再放回几名清兵俘虏,命他们去给多尔衮送信,就说我赵无忌如今就在杏山城,恭候他睿亲王的大驾!”
商敬石听了,当即领命而去。
虎大威在一旁,顿时便觉得有些坐立不安,露出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他觉得面前的这个钦州伯,实在是有些过于疯狂了。
毕竟多尔衮那里,可是有着七八万的精锐清兵,人数十倍于己方。
不理会虎大威的担心,赵无忌依旧是一脸的轻松,他笔直地站在城头上,任凭粗粝的风沙,不断地打在他的衣衫上和脸上,却是丝毫未有退缩之意。
城头之上,黑色的军旗迎着风不断飘扬,赵无忌望着东北方向,心中涌起强烈的战意。
时间慢慢流逝,天色由明亮而变得昏黄,最终逐渐黯淡了下去,一直到夜幕落下,清兵也没有来。
吃过晚饭后,趁着夜色的掩护,赵无忌带着十九和商敬石以及几十名精锐的明军骑士,驱驰数十里地,最终偷偷地摸到了距离清军营寨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中,准备亲自查探敌情。
多尔衮用兵多年,十分警惕,不但营寨守卫森严,便是营寨的外围区域,也不时有清兵的骑士,隔三差五地出现,放哨梭巡,以防止明军趁夜偷袭。
赵无忌蹲在地上,躲在一处灌木丛的后面,拿着望远镜,不断地观察着远处的清兵营寨。
多尔衮是满清有名的将帅,在安营结寨上,多半不会露出什么破绽,但赵无忌依旧不死心,他拿着望远镜看了半晌后,便低声对一旁的十九说道:“十九,你带人去前面看看,弄清敌军的具体兵力和分布,格外留意下敌军的马厩和炮营。”
马厩和炮营,是最好的袭击地点,一旦出事,对清兵的伤害也是最大。
十九默不作声地站起身来,带着另外两名黑衣人,如同暗夜中的鸟儿一般,很快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清兵帅帐中,多尔衮脸色铁青,坐在正中,豪格和多铎两人犹如两只斗鸡一般眼对眼,互相瞪着,各不相让,阿济格则站在一旁,颇有些手足无措。
萨哈廉站在豪格身后,亦是怒视多铎,他手扶腰间长刀刀柄,似是有上前相斗之意,站在他身旁的阿山亦是一脸的狰狞神色,看上去十分吓人。
孔有德则是一脸尴尬之色,不知该做什么好,这两边无论哪方他都得罪不起,毕竟相争两方都是满清贵族,而他只不过是个汉军旗的将领而已。
“哎呀,两位王爷何必如此?都是为了国事,又有什么不能坐下来谈的呢?”孔有德硬着头皮上前劝阻。
“滚!”豪格的回应,简单明了。
孔有德一张脸蓦地变得通红,他呐呐了两声,便摇了摇头,退了下来。
豪格不理对面的多铎,扭头望向坐在大帐正中的多尔衮,恨声怒道:“多尔衮,我且问你,赵无忌如今兵力不过数千,龟缩在一个小小的杏山城,我军坐拥八万雄兵,为何你迟迟按兵不动,却是不敢上前?”
“豪格!”多铎一伸手便揪住了豪格的衣领子,怒道:“大汗任命的统帅是多尔衮,你不过是个副帅而已,你虽然贵为太子,但也不能公开顶撞主帅!就是在大汗面前,也没这个理!”
萨哈廉急忙上前,用力拨开多铎的手,面色不善地怒道:“多铎,注意一下你的言辞!对太子殿下,你要有应有的尊重!”
豪格亦是瞪着多铎,冷哼一声,“也不知道是哪位亲王,号称大清军功最盛者,居然看到赵无忌的兵锋出现,便被吓得抱头鼠窜,连粮食辎重都不要了,本王真是很奇怪,这样的人,又哪来的自信,指责本王?”
多铎脸色一红,便待发作,没想到眼看局势日益失控的多尔衮,突然便是一声大吼:“全部都给本王住嘴,乖乖地坐回原处!如果你们还承认本王是你们的统帅的话!”
多铎听了,这才恨恨地松了手,退后两步,坐了回去,豪格也退了回去,眼中目光怨毒,死死地盯着多铎,看模样恨不得一口吃掉他似的。
多尔衮沉着脸,看向一旁的豪格,开口说道:“肃亲王,大汗曾有命令,无论谁是谁非,军中一切事务,当由主帅做主,你若是对本王有意见,你可以提,但是在大汗罢免本王的统帅一职前,本王觉得,你应该先听从本王的调遣行事。”
豪格斜了多尔衮一眼,冷哼了一声,不过却也没有出言反驳。
“大汗临行之际,带走了一万兵马以及那一万明军降卒,如今我军兵力,共有七万人马。”
“但赵无忌只有七八千人!”豪格禁不住再度开口,“我军兵力十倍于敌军,睿亲王为何如此胆小如鼠,不敢进军?”
“莫非……”说到这里,豪格的脸上闪过一丝讥诮之色,“难道传言中,睿亲王与赵无忌之间,有着某种君子协议之事,竟是真的?”
“放肆!”多铎用力一拍面前的案几,再度站起身来,伸手指着豪格便骂道:“我兄弟三人为大清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无数,岂是你这个黄口小儿所能诋毁的?”
那边萨哈廉唰的一声抽出腰刀,刀锋凛冽逼人,指向多铎怒道:“多铎!你再对肃亲王无礼,休怪本王刀下无情!”
就在紧张局势一触即发之际,多尔衮再度沉着开口:“本王说的话,不想再说第二遍,若是再有人不听本王号令,在帅帐之中随意喧哗,本王不管是你多铎,还是豪格,一律拖下去,重打三十军棍再说!”
“本王是大汗任命的主帅,你们蔑视本王,便是蔑视大汗!”
眼看多尔衮发了真火,萨哈廉和多铎两人这才悻悻地退了下去,多尔衮心狠手辣,眼下大权在握,若是真惹翻了他,谁也落不到好果子吃。
“赵无忌阴险狡诈,岂可对其等闲视之?豪格,本王还是那句话,大汗免去本王的统帅一职前,请你遵守本王的将令,可否?”
豪格撇过头去,再不说话。
skbshge
第九百零二章庄妃侍寝()
“阿济格,你来告诉他们,为了弄清楚明军的真实情况,我们损失了多少侦骑?”多尔衮沉声说道。
阿济格站起身来,脸色有些尴尬,“赵无忌手下部众十分精锐,火枪犀利,确实不可等闲视之,我军损失了五十多个侦骑,方才抓获了两名明军活口,并且这两人还不是黑旗军士卒,而是山西兵。”
豪格,萨哈廉等人听了,都是有些目瞪口呆,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多尔衮冷冷地看了他们一眼,道:“奇怪么?一点都不奇怪,赵无忌这次带来的是他手下最精锐的枪骑兵,其战斗力相比我方白甲兵亦是不遑多让,其手中三眼铳射程之远,高出我军太多,威胁极大。”
“本王乃是持重,绝非畏敌。”
微微俯身,多尔衮有些嘲讽地看着豪格,继续说道:“肃亲王,如今敌情已明,你若是觉得本王胆小,那本王便拨下三万人马交给你,由你去挑战赵无忌,如何?”
豪格听了,眼中凶光猛地一现,他恨恨地看了多尔衮一眼,片刻之后,却是冷哼一声,没有接腔。
赵无忌若是好对付,多铎也不会一见到他的旗号,就望风而逃了,便有三万兵马在手,豪格也不敢去挑战赵无忌。
眼看已经震慑住了豪格,多尔衮也便见好就收。
生怕刚才的话语会打击己方的士气,多尔衮摸了摸下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再度开口道,“不过,诸君却也无需太过忧虑,女真勇士们的鲜血并没有白流,据那两名明军士卒供认,赵无忌此番只带来了八千人马,其中步卒三千,骑兵五千。”
“除此之外,赵无忌再无其他部队。”
听说枪骑兵只有五千,帐中众人这才松了口气,开始认真思索起对付明军的办法来。
赵无忌手下的枪骑兵,作为赵无忌手头的王牌部队,当初在山东一战,可谓是大放异彩,杀得清兵望风披靡,损失惨重。
事后清军诸将总结起此战来,都对赵无忌手下的骑兵,尤其是他的枪骑兵忌惮不已,他们装甲厚,机动力和战力极强,最关键的就是他们装备的那件堪称逆天的武器,三眼燧发枪。
三眼燧发枪射速快,火力毒,关键是射程还特别远。
若是没有燧发枪,白甲兵在战力上或可与明军的骑兵平分秋色,单兵素质上也强过明军士卒三分,但随着燧发枪的加入,便是白甲兵,在明军枪骑兵面前也是处于劣势。
实际交战中,往往白甲兵还没冲到己方弓箭的射程内,还没来得及射箭,便被明军士卒在远处用燧发枪给爆头了。
加上对方也是骑兵,双方速度都差不多,所以白甲兵对上枪骑兵,是打也不是,逃也不是。
打的话够不着人家,逃的话,对方有马,被追上的话,一样会乖乖挨枪子。
一对一的情况下,白甲兵绝不是明军枪骑兵的对手,想要取胜,只能依靠人数优势,用堆人命的手段,去干掉对方。
得知只有五千枪骑兵后,众人方才松了口气。
五千枪骑兵,虽然依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清军仗着人数上的优势,总会有办法压制住他们的,毕竟清兵的战斗力也是非常强大的,所谓蚂蚁多了咬死大象。
至于赵无忌手下那三千步卒,则自动被众人给忽略了。
步卒便是再猛,也追不上骑兵,大不了打不过就跑呗,无论是多铎,还是豪格,对这三千步卒都没有太过在意。
“我等放任赵无忌在那杏山城,万一被他钻了空子,偷偷带着五千骑兵穿过战场,前去偷袭盛京怎么办?”阿济格突然想起了此种可能,顿时便有些惴惴不安。
多尔衮看了自己这位耿直的大兄一眼,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嘴里却说道:“大兄勿忧,赵无忌的根本在宁远,他若是重兵突入我方境内,本王便亲提大军,扫荡杏山,塔山,宁远几城,只要拔掉了这三根钉子,赵无忌的骑兵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再不足为惧。”
他嘴里说的自信万分,心中却在想,若是赵无忌当真杀入己军后方,到时与皇太极斗个两败俱伤,那简直就是最好的结局,没有之一。
“我军包围锦州,已有半年之久,锦州城内粮食怕是早已断绝,援军洪承畴也被我军击败,只要我等在这里坚持几日,待到祖大寿投降,再灭赵无忌,犹自不晚。”
“更何况赵无忌一向诡计多端,若是我军前去杏山,却被赵无忌觑了空子,偷袭我军,为锦州解围怎么办?那岂不是半年之功,毁于一旦?”
多尔衮的话语条理分明,便是向来与他不睦的豪格,萨哈廉等人,也不得不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
“那饶余贝勒的仇,便不报了么?”豪格气哼哼地说道,阿巴泰至今音讯全无,豪格觉得他现在很可能已经遇害了。
“谁说不报仇?”多尔衮反问了豪格一句,“只不过时机未到。”
“范先生在京师中的探子,今早传来情报,崇祯老儿命令赵无忌总督辽东兵马,营救洪承畴和祖大寿。”
“如今洪承畴已经被擒,锦州城的陷落亦是指日可待,只要我们能坚持到锦州陷落,到时不用我等出手,想必崇祯老儿那个昏君,便会替我们动手,主动除掉没有完成使命的赵无忌。”烛火之下,多尔衮的笑容看上去十分的阴森。
多铎和阿济格两人对视一眼,亦是相视而笑。
“所以,在大汗率领援军赶来之前,我等的任务只有一个,便是严守阵地,坚持到祖大寿投降的那一天!”
“只可惜曹变蛟和丘民仰两人的头颅,丢失在了杏山城下,否则倒是可以拿过来,动摇祖大寿的心志。”念及此处,多尔衮心中大呼遗憾。
其实原本这两人的头颅是要拿去锦州的,只不过皇太极对逃到杏山的吴三桂很感兴趣,想收服他,所以才会先将两人头颅送去杏山。
结果果然收到奇效,次日一早,绝望的吴三桂便弃城而逃,结果在半路上被事先埋伏好的阿巴泰所伏击,几乎全军尽没。
只是多尔衮算到了开头,算到了中间,却没有算到最终结尾,就在明军即将被歼灭的千钧一发之时,赵无忌率军及时杀到,连续杀退了阿巴泰和多铎,解围杏山。
这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多尔衮的方略既然已经定下,再无他事后,众人便纷纷告辞而去,各自返回营寨。
夜色之中,赵无忌苦等了将近一个时辰,方才看到十九等三人的身影。
十九此番又受了伤,他走路有些一拐一瘸的,来到赵无忌面前后,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