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范文程也顾不得摇他的羽『毛』扇了,他的脸上全都是惊慌之『色』,“大汗,赵无忌此人极为凶悍亡命,大汗乃千金之体,身份贵重,何必与其硬拼?如今敌军凶悍杀至,我等不妨暂且撤退,较为稳妥。”

    “更何况我方援军正在不断向着此处增援而来,眼前明军已是瓮中之鳖,迟早束手就擒,大汗何不稍退一步,以避敌军之锋芒?”

    望着来势汹汹的明军,范文程和孔有德皆已有了惧意,但又不能丢下皇太极先跑,是以两人竭力想要说服皇太极撤退。

    望着前面竭力支撑,且战且退的马福塔等人,又看了一眼正在奋勇挥刀,向着自己这个方向冲杀过来的赵无忌,皇太极沉默地注视着势不可挡的明军士卒们。

    熊熊跳动的火光,映得皇太极的脸『色』也有些阴晴不定。

    “大汗,赵无忌有一把『射』程极远的火枪,大汗定要小心,以防其故伎重演。”一旁的侍卫索尼亦是上前禀道。

    赵无忌当初用ak47打断了皇太极的一根胳膊,此事一直被皇太极视为奇耻大辱,是以索尼也仅仅是点到为止地提醒一下,并不敢多说。

    望着远处的滔天大火,以及在火光中杀气腾腾向着这边冲来的明军,一股强烈的愤怒之情猛然便在皇太极的身上迸发了出来。

    沉默中的男人突然爆发。

    唰的一声,皇太极抽出了那把努尔哈赤遗留下来的宝刀,用右手将其高高举起。

    “父汗当初以十三副铠甲起兵,披坚执锐,打下偌大一片江山,朕虽不才,但岂能临阵而退乎?”

    “取朕的龙椅来!朕哪里也不去,哪里也不走,朕就在这里,看一看究竟是他赵无忌厉害,还是朕的女真勇士更胜一筹!”

    “父汗的在天之灵,定会保佑我等,取得此战的胜利!”皇太极举着宝刀,厉声喝道。

    “今日朕就在此地,坐看女真勇士们破敌!”

    满清在发展初期,之所以能屡战屡胜,这和他们始终选举最强者做他们的首领有很大关系。

    就拿努尔哈赤来讲,当初他曾经带着三个手下,奋勇杀向敌军的八百士卒,结果最终大胜而归,从此威名远扬,能以四人击破八百人,可见努尔哈赤的悍勇。

    而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也确实是以军功,而不是什么别的因素,得到了满清众多贵族的拥戴,成为至高无上的大汗。

    所以说清军这边实力最强的战将,既不是多尔衮,多铎,也不是第一勇士马福塔和战死在归化城下的鳌拜。

    清将中战力最强者,其实正是皇太极。

    当皇太极表明绝不撤退的决心,且又亮出了努尔哈赤曾使用过的宝刀以壮气势后,立即便稳定住了原本有些慌『乱』的清兵军心。

    大汗一步未退,可见明军攻势虽猛,但局势并非不可收拾,我等更是无需慌『乱』,只需听令即可,这便是大多数清兵士卒心中的想法。

    兵是将之威,将为兵之胆,尤其是在古代的社会,优秀的主将确实可以弥补手下士卒的弱点,指挥一群弱旅,战胜强大的敌军。

    如果作战时主将先害怕了,那士卒们有样学样,也会跟着害怕,这样的话在战场上就很容易失利。

    就拿松锦之战来说,明明是大明的军队在局面大占优势,兵多将广不说,武器弹『药』也极为充足,但就因为这些总兵们起了畏惧之心,不敢跟清兵硬拼,提出突围撤退的主张。

    而在突围过程中王朴更是率先逃跑,这直接导致了十五万精锐士卒的全面溃败。

    从小便跟随努尔哈赤征战四方,临敌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皇太极,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打仗就是掉脑袋的事情,一点风险也不想冒,力求稳妥,那最终只能是战败,被敌军杀死。

    两强相逢勇者胜!

    所以皇太极不但不后退,反而当众宣布要坚守在这里,又拿出努尔哈赤的宝刀来鼓舞士气,是一招非常高明的策略。

    熊熊火光照耀下,皇太极端坐龙椅之上,面『色』平静地望着不远处正朝着自己疯狂杀来的明军士卒们。

    皇太极气度威严,脸上全是一副大局尽在朕掌握中的镇定之『色』,所谓渊渟岳峙,不过如此。

    努尔哈赤的那把宝刀,被皇太极深深地『插』到了地上,就在他的右手边,索尼、孔有德率领着数百名精锐亲卫,手持强弓和鸟铳,护卫在他的两侧身边。

    在皇太极身旁的一片黑暗中,借着跳动的火光,三千兵白甲兵的身影时隐时现,他们人人身披三层重甲,骑着高头大马,手持狼牙棒,连枷和强弓等等武器,伫立在黑暗之中,围拢在一起,默默地守护着他们的大汗。

    定下心来的清兵渐渐地便稳住了阵脚,随着来自四面八方源源不断的援军杀到,赵无忌等人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就在距离皇太极还有五六百米的地方,明军的攻势终于停滞,他们被清兵死死拦住,再难以前进一步。

    李定国率领两千枪骑兵不断在清兵阵中冲锋陷阵,但他又不敢脱离赵无忌的主力部队太远,担心赵无忌有失。

    固山额真巩阿岱此时也率领八千骑兵赶到了战场,在皇太极的命令下,他立即就加入到了对明军的阻击中。

第九百五十六章狂风怒啸() 
倾尽全力斩出一刀,砍下了前方一名凶悍清兵的头颅,于血花飞溅中,赵无忌迅速地后退几步,从厮杀的最前线撤了回来。

    将陌刀拄在地上,赵无忌弯着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已经不知和前方的清兵们厮杀了多久,数倍于己方的敌军,给予明军士卒以极大压力。

    饶是赵无忌体力强健,此刻却也是被累的不轻,挡在面前的清兵实在是太多,而他还必须尽快解决战斗。

    令赵无忌感到有些绝望的是,借着闪烁不定的火光照耀,他察觉到有大批的清兵不断地向着皇太极所在处集结了过去。

    夜袭敌营的先手优势,正在一点点的逝去。

    此时此刻,赵无忌也明白过来,皇太极一定是放弃了对杏山城的包围,而将所有手下的士卒都调遣了过来,一心一意地对付自己。

    所以自己这边的压力才会越来越重。

    环顾左右众人,虎大威率领的两千官军士卒相对较弱,损失也最为惨重,厮杀到现在,虎大威的麾下只剩下了五百人不到,火枪手和枪骑兵损失也不小。

    赵无忌举目看去,周围到处都是精疲力尽却依旧咬着牙和强大敌手厮杀的己方士卒,地面上横七竖八的尸体密布,残肢断臂举目皆是,血腥味道四处弥漫,此情此景,宛若修罗场。

    突然间,平地里猛然卷起一阵狂风,风愈来愈大,向着明军将士劈头盖脸地刮了过来。

    狂风呼啸中,赵无忌顿时心中便是一紧,而在明军前方不远处的皇太极,看着身前被狂风刮得笔直的白『色』大纛,却是心中大喜,暗道一声天助我也。

    略一沉『吟』后,当机立断的皇太极命令索尼率两千白甲兵上前助战,再度给明军施加以沉重压力,而在清军重重包围中的赵无忌,则不得不下令全体步卒原地结阵,命所有大盾兵开始居前防护。

    明军是逆风,而清兵是顺风,风向对空中的弓矢影响很大,顺风『射』箭不但『射』程远,威力也大,逆风『射』箭『射』程近,威力相应减小。

    是以皇太极才会将手头的两千白甲兵预备队全数派出,希望能借着狂风之势,尽快解决面前的明军。

    随着四周的清兵越来越多,遮天盖地的箭雨亦是连绵不断的袭来,明军士卒的伤亡也是越来越多。

    军阵核心处的赵无忌沉着脸向四周望去。

    黑暗中,影影绰绰不知有多少清兵的身影在晃动,嗖嗖嗖的冷箭声亦是不绝于耳,弓箭『射』在精铁打造的盾牌上,激起了一阵犹如雨点般密集,叮叮当当的声音。

    赵无忌身边的士卒也慢慢地有了伤亡。

    军阵核心处尚且如此,可知军阵的最外围,那些骁勇的士卒们又承担了何等的压力。

    啊的一声惨叫,突然在赵无忌身旁响起!

    就在赵无忌身后几步远的地方,那名一直举着赵无忌帅旗的年轻士卒,不幸迎面中了一箭,那箭从他的眼窝上狠狠地扎了进去,箭杆几乎全部没了进去,沾着鲜血的箭羽,在风中不断抖动。

    脑海中所有思绪在这一刻戛然而止,年轻的士卒无力地松开了擎着大旗的双手,脸上带着对这世界无比的留恋向往和不甘,向后倒了下去。

    赵无忌圆睁怒目,望着他倒下的身影。

    这个士卒赵无忌很熟悉,他只有十九岁,平时特别爱笑,昨日赵无忌还不经意地听他和别人说起,说道家中父母为他在钦州寻了一门亲事,只等他此战结束,便回去成亲。

    却没想到,他终于没能等到成亲的那一天。

    期盼的幸福生活尚未来临之前,他的生命便以永远地定格在了十九岁。

    狂风之中,虎大威高大宽厚的身影在黑暗中突然闪现,他顶着狂风,手里牵着一匹战马,大声向赵无忌喊道:“大人,敌众我寡,局势不利,不如暂时撤退吧!李将军那里还有两千骑兵,定能护得大人周全!”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人,快撤吧!”

    “末将愿拼死断后!”虎大威浑身浴血,身上铠甲处处残破,大腿上还有一支折断的箭杆,手中陌刀刀锋上也是缺口处处,但他的气势依旧雄浑,眼中仍有战意。

    狂风怒啸中,赵无忌似是没有听到虎大威的话语,他只是死死地盯着那名倒地士卒的尸体,他的双眼慢慢地变得血红一片,他的胸膛起伏,不断地喘着粗气。

    几百名护卫在赵无忌身边的士卒,亦是同时将目光投向了他们敬爱的主帅。

    “大人……”虎大威上前一步,将缰绳硬塞到赵无忌的手中。

    赵无忌猛地甩开虎大威持着马缰的右手,猛地举起手中陌刀,斜斜指向前方的天空。

    “打起本官的军旗,让所有人都看到,本官绝不会后退半步!无论何时,本官就在这里,和你等一起共存亡!本官说过,此战,有进无退!”赵无忌手持陌刀,他的脸『色』有些扭曲变形,眼中充满决绝之意,大声喊道。

    商敬石一个箭步上前,从那倒地士卒手中拾起军旗,再度将它高高举起。

    “点上火把,让所有人都看到,本官就在这里,只要本官不死,旗帜不倒!”赵无忌大声吼叫道。

    黑暗中迅速地燃起了十几支火把,熊熊的火焰驱散了黑暗,在狂风中不断颤抖,但始终顽强地燃烧着,不曾熄灭。

    火把照耀中,赵无忌的身影显现,他目光坚毅,哪怕在狂风中,他的身姿也依然挺拔。

    猛烈的狂风不断地吹拂着少年的发梢和衣衫,少年的目光,只是坚定地看向前方,看向几百米开外,同样是火光簇拥中,那个身穿龙袍的中年男子的身影。

    皇太极,你我今日便在此处,一决雌雄!

    望着火光照耀下那骄傲的少年将军,望着那面在狂风中屹立不倒,烈烈飞舞的黑『色』军旗,信心重新又回到了每一个明军士卒的身上,滔天的战意,亦是在他们的心中慢慢显现。

    赵无忌双手紧握陌刀,犹如一只逆流而上的鱼儿般,迎着狂风,率领手下开始向前方的清军发起新一轮的突击。

    借着外围大盾兵的掩护,在赵无忌的率领下,明军的火枪手和弓手们,顽强地逆着狂风,继续给围攻过来的敌军以迎头痛击。

    明军缓慢而艰难地开始逆风而进。

    在明军盾阵的不远处,李定国浑身是血,带着两千枪骑兵,围绕着己方盾阵不断地拼命厮杀着,以火枪和陌刀,势若疯虎般地屠戮着任何企图靠近盾阵的清兵们。

    但数量庞大的清兵,在皇太极的严令下,不顾明军的顽强冲杀和己方的损伤,依旧紧『逼』过来,便如同一条巨蟒般,慢慢地开始收缩身躯,收缩包围圈,企图绞杀里面的明军。

    场面依旧是清兵占优。

    局势,在一点点地向着不可逆的方向慢慢发展。

    偷偷望着身后不远处的这一切,满身鲜血,躺在地上装死的徐三重重地叹了口气 ,一种沉重的宿命感和无力感,突然袭上了他的心头。

    当兵吃粮,当兵的目的就是吃粮,可不是送死,厮杀半晌后,眼看敌军越来越多,手臂上中了一刀的徐三索『性』便躺在地上,企图靠装死来逃过一劫。

    他的运气不错,战场上交战的双方,谁也没注意这么一具浑身是血倒地的尸体。

    看着身后不远处拼命挥刀厮杀的袍泽们,徐三有些愧疚地闭上了眼睛,身子继续一动不动。

    几里地之外。

    刘芳亮拼了命地挥动陌刀,砍杀着一个又一个挡在面前的敌军士卒,仿佛疯了一般。

    他原本灰黑『色』的铠甲,如今大部分已经变得血红一片,大部分都是敌人身上的鲜血,也有他自己身上流出的血迹。

    眼前的清兵实在是太多,仿佛无穷无尽般,总是也砍杀不尽,手中陌刀传来的手感,让刘芳亮知道,自己手中的这把陌刀,多半是已经有了缺口,或是卷了刃,砍杀时总有一种拖泥带水的感觉,完全失去了最初的干净利落和爽快。

    在他的身后,也只有不到千余的枪骑兵紧紧跟随,清兵此番抵抗的意志出乎意料地顽强,虽然被明军杀伤了许多士卒,但依旧没有半点撤退或是崩溃的迹象。

    不仅陌刀,就连身上坚固的铠甲也慢慢地出现了破损和缺口,刘芳亮的后腰和左腿也中了一刀,不过伤势不重。

    仅仅几里地的距离,对刘芳亮来说,却仿佛是天堑一般的难以逾越,他的对手是同样老练而勇猛的苏克萨哈,依仗着人数上的优势,拼命地与面前的这股明军周旋着。

    清脆的火枪声依旧在不断响起,明军的枪法依旧精准,几乎每次枪响,都有清兵应声倒地,但望着眼前无穷无尽的清兵,刘芳亮的心中突然涌起了一股绝望之情。

    他几乎可以肯定,短期间内,他是无法杀穿敌阵,前去救援己方主力部队了。

    却不知自家大人的部队,在重重清兵的围困之下,还能坚持多久。

第九百五十七章破敌(上)() 
刘芳亮在这边久攻之下却迟迟无法突破苏克萨哈的封锁,禁不住心急如焚,而赵无忌那边,此时的战斗也进入了最白热化的阶段。

    机警狡猾的皇太极,除了在身旁保留了一千白甲兵作为护卫之外,几乎把他手下的所有士卒,全部都派了出去,前去围攻面前的明军。

    通过望远镜,皇太极欣慰地看到,那杆令自己和无数满清将领心惊胆战的黑『色』战旗,如今正被己方如『潮』水般的大军,给死死地围困在那里,不得寸进。

    一名传令兵匆匆一路小跑过来,扑通一声跪在了皇太极的面前。

    “大汗,英亲王有书信送到,塔山守军没有任何异动,秦翼明所部依旧被我军困在塔山城,此外也有侦骑来报,宁远城的吴三桂亦是一动不动,并没有任何想要出兵救援杏山的迹象,请大汗放心。”

    “哈哈哈哈哈……”一阵狂笑中,皇太极猛然站起,他上前两步,望着不远处摇摇欲堕的明军阵营,目光阴冷,脸上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赵无忌,此战终究是朕胜了!”

    望着不断缩小的己方包围圈,皇太极欣慰地叹了一口气,转身返回龙椅上坐下,并将身子舒舒服服地靠在了龙椅那宽大的椅背之上。

    一旁清兵急忙捧着一件灰『色』貂裘奉上前来,皇太极接过,笑着将其披在身上。

    “给朕取酒来!朕要在这里,笑看儿郎们破敌。”皇太极得意地笑着,目光阴冷,一股强烈的自信和威严,再度返回到了他的身上。

    任你再有三头六臂,可惜笑到最后的,却是朕。

    念及此处,皇太极脸上笑容更盛。

    自觉胜券在握的皇太极,已经开始思考起战后的诸项事宜。

    此战取胜后,留下颖亲王萨哈廉在此,集结兵力,继续拔掉塔山以及宁远两城,在大将军炮的帮助下,塔山城轻易可破,至于吴三桂镇守的宁远,虽然比较棘手,但问题依旧不大。

    而自己,则将速速领兵回援,收回借给多尔衮的三千白甲兵,并歼灭那股正在己方腹地四处破坏的明军。

    明暗不定的火光照耀下,在无穷无尽的喊杀声和厮杀声中,皇太极陷入了沉思。

    围攻赵无忌所部的清兵越来越多。

    在清军一波波的冲击下,明军的阵营不断地出现着缺口,就连赵无忌,也不得不手持陌刀,率领手下的几十个亲卫,在军阵中四处增援补漏。

    他每出现在一处,都能给坚持在那里的明军士卒以莫大的信心和鼓舞,而在不断的奔波和增援中,赵无忌觉得自己身上的体力,也在迅速地不断逝去。

    明军阵营便如同狂风巨浪的大海上一艘孤舟般,在清兵宛若巨涛般的攻势中,似是每一瞬间都会被巨浪打翻,沉入海底,然而巨浪过后,却又总能屹立而不倒,格外的顽强。

    一波波的巨浪过后,明军阵中的火光,看似微弱,但却依旧存在那里,散发光芒,黑『色』的军旗依旧迎着狂暴阵风,不断飘扬。

    感受着自己越来越重的脚步,赵无忌咬紧牙关,手持陌刀,向着又一明军阵营中的缺口处冲了过去。

    李定国带着手下骑兵,在清军阵中不断冲杀厮杀,他手中的钢枪,此刻也变成了一杆血『色』大枪,枪身上处处都是血迹,不断地刺死挑飞一个又一个的敌人,李定国的心中并没半点喜悦,而是慢慢变得惶恐起来。

    眼前清兵,似是杀之不尽一般,源源不断。

    望着如黑『色』『潮』水般涌来的清兵,一股急躁之情慢慢地在李定国的心中滋生,他自然是看得出来,面前的局势,对己方非常的不利。

    赵无忌的脸『色』依旧沉稳而坚定,他似是永不疲倦的战神一般,不断挥刀,斩杀,怒吼,激励着前线上己军将士的士气。

    皇太极端着酒杯,脸上笑容更盛,他看得出来,面前明军看似凶猛,其实已是强弩之末,己方军队依旧稳稳地包围着敌军,歼灭面前这股明军,应用不了半个时辰。

    取胜只是时间问题。

    皇太极猛一仰头,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随即他站起身来,微微仰头,正待哈哈大笑时,突然身后不远处传来一阵震天般的喊杀声!

    皇太极犹如突然被人掐住脖子的鸡一般,笑声戛然而止,浑身剧震!

    不可思议的目光转向身后,皇太极双眼瞳孔突然缩小!

    又一杆黑『色』军旗,出现在了己方身后!

    黑暗之中,无数手持白蜡杆大枪的明军士卒,在狂风中纷纷涌出,当先一将银盔银甲,手持大枪,威风凛凛犹如天神下凡!

    马万年手持钢枪,望着不远处苦苦支撑的赵无忌所部,望着那杆高高飘扬的白『色』大纛,马万年来不及多想,猛然便是大吼一声!

    “鞑酋皇太极就在眼前,报效大人的时候到了!”

    “白杆兵,随本将冲杀!今日,有进无退!”

    随即马万年双手持枪,率领着犹如『潮』水般的白杆兵,向着不远处的清兵大汗处,奋勇杀了过去。

    马万年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当日赵无忌在杏山城分兵之时,曾给秦翼明和刘芳亮分别留下两个锦囊。

    给秦翼明的锦囊内,赵无忌定下计划,若是明军取胜,则命秦翼明单骑撤入塔山以『迷』『惑』清兵,而留马万年率三千白杆兵潜伏在外,伺机听令而动。

    白杆兵一向擅长山地作战,匿迹隐踪亦是其拿手好戏,得到命令后,秦翼明于是便率辎重和赵无忌的手令退入塔山,从塔山守将马科的手里接过了塔山的指挥权,并在塔山城城头上打出了自己的旗号,以误导清兵。

    而马万年则率军昼伏夜出,不求速度,只求隐蔽为上,一路小心翼翼地不断向着杏山城靠近。

    由于是步卒,机动力没有骑兵那么快,再加上还要躲过清兵侦骑的查探,隐藏踪迹,是以马万年所部行动极为迟缓,今夜他们在赵无忌苦战半晌之后,方才及时抵达战场。

    望着不远处脸『色』颇有些惊慌失措的清兵们,马万年双手稳稳地擎着大枪,步伐稳健地向着前方不断冲去。

    马万年的爷爷是马千乘,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秦良玉是他的祖母,在浑河大杀四方,震慑敌胆最终壮烈战死的秦邦屏则是他的舅祖父。

    望着不远处的白『色』大纛,马万年此时此刻,突然想起了当年的浑河之战,想起了战死殉国的秦邦屏,想起了当年的那一支威震天下,震慑敌胆的白杆兵。

    马万年的怒吼声,在风中传的很远。

    “以本将舅祖父的名义,此战哪怕我军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后退!”

    “诸位,随本将冲锋!屠戮敌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