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俱是宣称有事,谢绝了赵无忌的盛情挽留,匆匆而去。

    赵无忌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又看了一眼身旁如成熟水蜜桃般艳丽的女子,不禁摇了摇头,随即坐了下来。

    “蒲夫人来寻本官,可是有事?”赵无忌问道。

    “无事妾身便不能前来拜访大人了么?”蒲夫人笑着反问道。

    “哦,本官日理万机,平时可是很忙的。”看在蒲夫人送来的那份十分丰厚的礼单上面,赵无忌随口敷衍道。

    蒲珊微微倾身,『露』出胸前的一抹雪白,娇媚说道:“临来之前,妾身便听闻镇南侯无敌战神的赫赫威名,今日一见,妾身这才知道,大人的容貌与才华,无一不是上上之选,难怪连那月港李家的天之娇女,都为大人所深深『迷』醉,追大人追到了福州。”

    赵无忌有些无奈地『摸』了『摸』鼻子,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话。

    看到赵无忌有些发窘的样子,蒲珊又是笑了笑,这才问道:“妾身听闻后日的聚会之上,大人将会发表有关发展福建的种种意见,却不知大人要说些什么内容,可否提前透『露』给妾身呢?”

    说罢,蒲珊再度倾下身子,吐气如兰,目光仿佛带着勾魂动魄的魔力,“只要大人能满足妾身的这点好奇心,大人想要妾身做什么,都是可以的呢。”

    说罢,她故作娇羞地低下了头,却故意挺了挺自己原本就十分高耸的胸部。

    赵无忌笑着看着蒲珊,似是在斟酌如何回答,他的脸上神『色』看上去很复杂,让人捉『摸』不透。

    不远处再次传来匆匆而来的脚步声,两人的注意力顿时便被吸引了去,很快,李恬儿的身影便出现在了两人的面前。

    看着脸若寒霜的李恬儿,蒲珊脸『色』也有些悻悻的。

    “原来是蒲珊姑姑,好久不见,姑姑既然来此,为何不跟恬儿说一声呢。”李恬儿毫不客气地坐在赵无忌的另一侧,一口一个姑姑叫得亲热无比,却故意将身子微微右倾,让自己看上去,跟赵无忌的距离比蒲珊更近一些。

    看着赵无忌身边的李恬儿,蒲珊的眼中不易察觉地闪过一丝冷意,却被她捂着嘴吃吃一笑,掩饰了过去。

    “蒲夫人何必着急,本官想说的话,到了后日,只会当众宣布,夫人又何必急于一时呢?”赵无忌似是突然想起两人刚才的话题般,便淡淡说道。

    由于有了李恬儿的加入,蒲珊也觉得有些稍稍的不自在,再加上赵无忌对蒲珊一直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语气颇为平淡,几人说了一阵颇为无趣的话后,蒲珊便悻悻然起身告辞。

    望着匆匆远去的艳丽女子身影,赵无忌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蒲珊此人好像和蒲子清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赵无忌说道,“蒲子清怎么有这么一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母亲?”

    看到蒲珊的身影消失,李恬儿脸『色』稍缓,“大人有所不知,蒲珊乃是蒲子清的继母,他们两人的关系,确实较为复杂。”

    “哦?原来恬儿姑娘也了解此事?本官对此很有兴趣,还请恬儿姑娘,为本官解『惑』。”赵无忌问道。

    偷偷地瞟了一眼身旁温润如玉的年轻男子,李恬儿强自压下心中的激动,竭力让自己像以往一样镇定自若。

    “蒲珊虽是蒲子清的继母,但她嫁入蒲家后没几年,蒲子清的父亲便因病去世,临死之前,他立下遗嘱,将名下绝大部分的财产都留给了蒲珊,却只给自己的独子蒲子清留下很少的一部分。”李恬儿说道。

    “哦?这蒲子清的父亲,却也是个不循常理之人啊。”赵无忌感叹了一声。

    在古代,像这样将财产大部分留给自己二婚的妻子,却只给自己的嫡子留下少量财产的行为,非常的罕见。

    再联想起刚才蒲珊烟视媚行,有意勾引自己的举止,赵无忌的心中顿时便有了几分猜测,“蒲子清父亲的去世,只怕不太寻常罢?”

    李恬儿眼前一亮,脸上顿时显出非常明显的钦佩之情,心想父亲说得果然没错,这位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镇南侯,其才华和聪慧,比自己可是高了不知有多少。

    “侯爷明鉴,确实如此,蒲子清的父亲蒲愈身体一向硬朗康健,然而在娶了蒲珊之后,他的身体状况便每况愈下,到了最后,更是突然没有任何征兆地暴病身亡,此事在当时的泉州,也一度掀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蒲家当时乃是泉州数一数二的巨富之家,其一举一动,也格外地引人注目。”李恬儿柔声说道。

    “所以蒲家家主去世之后,在舆论的压力下,官府介入了蒲家家产之争,最终的遗产分配,并未完全按照遗嘱执行。”

    “蒲珊分得了六成家产,而蒲子清则得到了四成,而蒲子清也付出了代价,从此之后,他再不能在泉州发展,所以他才不得不来到了福州。”

    “不过听说蒲家的财产,还是有一部分没有分割明白,妾身听说,蒲子清有去萧大人那里打官司的想法。”

    赵无忌笑着摇了摇头,“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尤其还是涉及到这种财产问题,便是萧大人,恐怕也不愿去沾惹,这种案子,很难判明白。”

    “并且,蒲珊此人一贯艳帜高照,非常的风流,据说与很多人都有过很暧昧的来往。”临到最后,李恬儿也没忘记给蒲珊补上一刀。

    嗯,谁让他觊觎自己的未来夫婿呢。

    “这可真是……”赵无忌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抒发自己的感受,良久之后,他方才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真是一摊烂事啊。”

    “刚才妾身听说,大人有意将聚会的地点改在蒲子清在城外的别业中?”李恬儿问道。

    赵无忌嗯了一声,“参与此次聚会的人数太多,超过了本官事先的预计,你家的这处府邸,现在看起来,地方有点小。”

    “大人有所不知,其实妾身的父亲在城外也有一处较大的别业……”李恬儿急忙说道。

    “哦,”赵无忌无所谓地摆了摆手,“也难得蒲公子的一片盛情,本官已经答应他了,却也不好再回绝他。”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南京兵部李邦华() 
赵无忌转过身去,却发现四下无人,商敬石早已躲得远远的,冯锡范倒是忠于职守,跟个木杆一般,依旧身子笔直地杵在不远处,尽职尽责地扮演着电灯泡的角『色』。

    果然不愧是单纯耿直冯锡范。

    赵无忌挥了挥手,将远处的商敬石招呼了过来。

    示意商敬石附耳过来,随即赵无忌低声吩咐道:“请商将军明日带人前去城外,蒲子清在那里有一处别业,你把那处别业好好地勘察一番,一定要绝对保证安全,不留隐患,因本官打算把后日的聚会,改在那里。”

    商敬石点了点头,示意明白。

    随后赵无忌将声音压得更低,“你临去之前,招呼上十九,让他带飞虎队也去看看。”

    擅长特种作战的飞虎队,很擅长发现潜藏起来的暗道和陷阱,赵无忌与蒲子清毕竟是认识不久,又涉及到自己的安全问题,小心一点也是在所难免。

    商敬石当即连连点头,答应了下来,随即他便迅速离开,去布置赵无忌给他安排的任务去了。

    赵无忌与商敬石交谈之时,李恬儿一直侧着脸,像是在欣赏不远处的一蓬开得极其灿烂的花树,直到商敬石离去,她方才很是自然地转过了脸。

    “妾身听说大人刚刚派遣刘芳亮将军率三百骑兵,前去罗源县平叛?”李恬儿伸手从面前案几上取了一只桔子,轻轻剥开,随即脸儿红红地递给赵无忌。

    赵无忌很自然地伸出右手,从李恬儿的手里接过桔子。

    两人的手指刹那之间,有过那么一瞬的相触。

    如过电一般的感觉顿时就在两人心中同时升起,两人几乎同时将手猛地向后一缩。

    啪嗒一声,桔子掉在了地上。

    李恬儿羞红了脸,难以抑制地垂下了头。

    赵无忌低下头捡起桔子,吹了两下,便将桔子放在手中,不断摩挲,“你说刘芳亮么?本官听闻在罗源县,有些百姓被人煽动而造反,熊大人亲自来找本官,向本官求援,本官便答应他了。”

    “可是这样一来,大人身边可就只有二百士卒了,妾身实在是放心不下。”李恬儿有些忧心忡忡地说道。

    赵无忌哈哈一笑,笑声中蕴含着无穷的自信,“李小姐勿忧,本官虽然手头只有二百人,但冯将军手里也有一百精锐呢,更何况本官身边士卒皆是百战精锐,以一敌百亦是不在话下,安全上绝对没有问题。”

    李恬儿有些狐疑地抬起了头,随即少女的温柔目光,便与赵无忌撞了个正着。

    看着少女美丽娇羞的脸庞,赵无忌突然有些失神。

    如同有磁力相吸一般,两人的目光彼此纠缠在一起,一时之间,竟是有些难舍难分之意。

    空气中有淡淡的花香飘来,味道香甜。

    此刻,阳光煦暖,晴空明媚,气氛慵懒而甜蜜,这,正是最适合恋爱的季节。

    次日上午,赵无忌在府中迎来了一位贵客,南京兵部尚书李邦华。

    李邦华乃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为官清廉,人品正直,因福建近期匪患频频,他也不得不带着大将何腾蛟率精兵五千来此剿匪,而今何腾蛟正在沿海一带剿匪的前线,而李邦华则在手下亲兵的护送下,前来福州。

    因组建团练乡勇之事,赵无忌和萧奕辅之间的矛盾在民间便早已被传得沸沸扬扬,而在这个时候,进城之后的李邦华直接带来赵无忌的府邸,这举动就显得格外的微妙。

    李邦华似是通过这个举动,在委婉地表示对赵无忌的支持。

    书房中,须发俱白的李邦华笑呵呵地坐在正中,萧奕辅坐在他的左侧,赵无忌则坐在他的右侧,在萧奕辅旁边,还有一位五十余岁,一脸精明强干样子的中年人。

    这中年人姓周,乃是广东巡抚沈犹龙的心腹,他之所以前来此地,也是为了赵无忌的修路之事。

    嗯,不嫌事大的赵无忌,把广东也拉了过来,他准备在广东也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修路运动,模式与福建类似,不过日期推后,赵无忌准备半年后再开工。

    毕竟他又不是真的三头六臂,也不是多核心的cpu处理器,所以只能饭一口口地吃,路一步一步地走。

    今年下半年先开发福建,待福建这边上了正轨,再转去发展广东。

    与福建不同,赵无忌并不准备『插』手广东的兵事,而只是单纯地修筑道路,是以赵无忌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广东巡抚沈犹龙的高度赞赏,并将自己的心腹手下周师爷给派了来,负责和赵无忌进行先期接洽。

    相比始终微微笑着,看上去脾气极好的李邦华,萧奕辅脸上的神情便严肃紧张了许多,他紧紧地抿着嘴,目不斜视,微微皱眉,不知在想些什么。

    周师爷则是一副既谦和又放松的神态,他跟赵无忌,萧奕辅等人都无直接的利益冲突,此番的来意,也只是代表沈犹龙来看一看赵无忌的诚意。

    虽然只是见面是随意聊了几句话,但周师爷很快就从赵无忌的态度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个镇南侯,确实是一心一意地打算在广东修筑水泥路,并且看上去,他并无所求,钱粮,人力都由他来组织筹备,广东官府只需配合即可。

    周师爷的心中当即就是一块大石落了地。

    也难怪他的心情会如此放松。

    李邦华『摸』着胡子呵呵笑了两声,看向赵无忌,道:“老夫在数日之前,便听得坊间百姓到处流传,说道侯爷打算无偿地在福建修路,不知此事可为真?”

    赵无忌急忙点了点头,道:“李大人果然是消息灵通,在下确有此意。”

    李邦华又是呵呵笑了两声,“老夫的消息,其实也不甚灵通,但架不住如今福建的百姓,似是都在传镇南侯要修路的消息,老夫便是想装作不知道,都不可能。”

    说罢,老者的目光貌似无意地在萧奕辅身上扫了一眼。

    萧奕辅也堆出一脸笑容,道:“镇南侯忠君报国之心,真是天日可鉴,那日本官听闻了镇南侯的壮举后,心中也是钦佩的紧,更难得的是镇南侯搞的这个大修路运动,完全不用朝廷掏一文钱。”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兼济天下() 
生怕赵无忌反悔,当着李邦华的面,萧奕辅准备把赵无忌为福建修路的行为再次锤实。

    周师爷心中一动,当即也是呵呵一笑,道:“在下之所以前来此地,也是受了侯爷之邀,前来商谈镇南侯在粤地无偿修路一事,此事若最终能得以顺利实施,镇南侯的善举,当会被粤地百姓永远铭记在心。”

    李邦华听了,脸『色』微变,刚才他还在揣测周师爷的来意,此刻听了周师爷的话语,让他震惊之余,顿时便对赵无忌升起了深深的担忧。

    魏国公与南京府尹李诚德,都是李邦华的知交好友,是以李尚书也一直拿赵无忌当做亲近的后辈看待,此刻在他的心目中,赵无忌明显是掉入了萧奕辅和周师爷两只老狐狸的算计中,难以自拔。

    修路之事,岂是那么简单?

    尤其还不是一条两条路,是要在整个福建,广东一地修路,工程极其浩大,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更是难以测算。

    并且刚才两人话里话外,都不忘记带上‘无偿’这两个字,显然,赵无忌给他们修路,还不能得到任何好处。

    这修路之事,分明是个坑啊,还是个天坑!

    三人的目光此时皆都齐刷刷地落在了赵无忌身上,想看看他的反应。

    其中掺杂着担忧,得意,期盼等种种不同的情感。

    赵无忌似是微微一怔,随即他伸手拿起身边的茶盏,暂时没有接两人的话。

    见状,萧奕辅脸上笑容更盛,周师爷则微微有些失望。

    李邦华手抚长须,哈哈地笑了两声,扫了一眼萧,周二人,道:“镇南侯日理万机,终日忙碌,老夫听闻皇上亦是给镇南侯下了旨意,命钦州港每年必须上交五十万两银子的税银。”

    “修路筑桥虽是利国利民之举,但镇南侯精力毕竟有限……”李邦华准备帮赵无忌打打马虎眼。

    是啊,镇南侯很忙,修路虽然是好事,但他精力难以兼顾,到时给你们福建和广东,象征『性』地修上一两条路,意思意思,也就行了。

    这便是李邦华的想法。

    李邦华话音未落,赵无忌手中茶盏已经放下,“无妨,无妨,修路这种小事,却也耗费不了多少精力。”

    李邦华顿时便有种一口气没上来的感觉。

    现在的年轻人,作死啊,老夫好意帮你遮掩,却依旧挡不住你作死的步伐,罢了,罢了,老夫已经尽力,回去在魏国公,李府尹面前,也能有所交代,这事,老夫是实在管不了了。

    在李老尚书失望至极的目光中,赵无忌慨然说道:“所谓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下官既然有了这几分才能,自然应该帮助更多的百姓,走上繁华富庶之路。”

    “福建,广东一地的大修路运动,包在下官身上便是!”赵无忌的语气,铿锵有力。

    “好,好!镇南侯真乃我国之栋梁也。”萧奕辅伸出大拇指,一张老脸笑得像是盛开绽放的老菊花。

    “当今之世,像镇南侯这样人品高洁,才能超群的贤才,实在是周某平生仅见。”周师爷亦是发自肺腑地赞了一句。

    赵无忌哈哈一笑,似是极为得意的样子,李邦华则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年轻人有热血,当然很好,但是大话说多了,容易闪着腰啊。

    气氛一时有些沉闷。

    暗自窃喜的周师爷自是不想再多说什么,萧奕辅的『奸』计得逞,他也不想过分地刺激李邦华和赵无忌,至于李老尚书,则是觉得心中十分的遗憾,不愿再开口。

    四个人便干巴巴地坐在那里,谁也没有说话。

    “修路一事,确是十分的耗费人力,”李邦华『摸』着胡子,含笑说道:“银钱上的花费,应不会太多罢?”

    在古代,修路可是一件苦差事,不但老百姓苦,官员也苦。

    因为第一点,修路是上级官员的要求,衣食住行,这里面就有个‘行’字,指的就是出行,可见其对老百姓和国计民生的重要『性』。

    在古代,官府平时运送粮食,打仗时士兵调动,府县之间的彼此沟通,互相往来,这都离不开道路。

    但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呢,也会受到损毁,所以古代的地方官员,都有一项很重要的,每年都要进行的政治任务,那就是修路。

    但古代修路,官府采用的是征召徭役为主,使用银钱为辅的方法,就是说让老百姓义务劳动,官府再少部分那点钱,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这样老百姓肯定就不愿意干了,这活又苦又累,还不给钱,更重要的是,干这个活,那自己家的活就干不了了,毕竟农民自己也有田地要耕种,做这种徭役的话,不但没钱拿,还会影响自己家的收成。

    所以自古以来,虽然修路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但老百姓都不愿意干,一个是见识和觉悟问题,另一个就是这个纯属于白干,什么好处都没有。

    老百姓不积极,这活干的就不好,活干的不好,这官员也头疼。

    但修路是政治任务,不修还不行。

    所以一直以来,这个修路的徭役,采用的是抽签的办法,抽到谁,就是谁,比如今年抽到a村,那就由a村出人出力,明年抽到b村,那这个活就是b村的,如此等等。

    此外,还有一招,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拿钱砸也行,只要给的钱多,修路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老百姓肯定就踊跃地想干这活。

    钱不是问题,然而现在的大明朝廷没有钱。

    所以这个问题一直都让大明几乎每一个地方官都头疼不已,干好了没好处,干的不好就会收到考核,很多人都头疼。

    然后现在,就在萧奕辅,周先生等人面前出现了一个赵无忌,告诉他们,你给我提供方便就行,修路这个事,出力出钱,我都包了。

    这也难怪这两人会如此激动和开心。

    好大的一个包袱,终于成功地甩了出去。

    李邦华的话语,其实又是一个给赵无忌提供的,下台的阶梯。

    普通的黄土路,修筑的成本很低,就是耗费人力,只要把道路清理干净,把土地夯实,就算可以了。

    这样一来,就算是在整个福建和广东修路,赵无忌也损失不了太多的银钱。

第一千零三十章惊人气魄() 
今日的赵无忌,似是准备在作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呵呵一笑后,他再度拒绝了李尚书的好意。

    “这个,李尚书误会了,本官所要修筑的,并非普通的黄土道路,而是水泥路,虽然价格昂贵许多,但胜在结实耐用,并且水泥路十分的平整,可以大大提高行人和车辆的速度。”赵无忌含笑说道。

    李邦华『摸』着胡子的右手颤抖着不断下移,最后抚在了他的胸口处,不行了,跟这位后辈晚生待的时间长了,老夫的心脏受不了。

    这已经不仅仅是行走在作死的道路上了,看赵无忌这架势,他是要在作死的道路上,拼命狂奔啊。

    考虑到自己今年已经年近七十的高龄,李尚书明智地决定,不再理会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晚辈了。

    否则最终不是被他给气死,就是被他给吓死。

    周师爷不动声『色』地看了赵无忌一眼,问道:“镇南侯何以会突然想起修路一事?”

    事出反常必有妖,赵无忌给他们的条件实在太好,虽然至今为止,精明强干的周师爷也没发现什么对自己不利的地方,但他还是打算多问两句。

    多了解些情况,总没坏处。

    赵无忌笑了笑,想了一想后,没有直接回答周先生,却突然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本官曾听闻过一个故事,感觉其中大有深意,故此想和几位大人探讨,探讨。”

    “据说丰年之时,村民粮食获得大丰收,他们会整日地庆祝取乐,这个时候,哪怕是偶尔路过村庄的陌生过路人,也会被他们邀请进村,盛情款待。”

    “而在饥荒之年时,或许还是同一个村庄,为了一小袋发霉的粮食,居然便会上演兄弟阋墙,甚至不惜骨肉相残的悲剧。”

    “难道兄弟姐妹还不如陌生过路人么?”

    短暂的沉默过后,萧奕辅呵呵一笑,道:“镇南侯说笑了,丰收之年,粮食有余,是以便是路人,也会受到款待;

    而饥荒之年,百姓粮食不足,饿死之人甚众,是以便是一袋发霉粮食,也是人人争夺的对象,兄弟阋墙之事,亦是不足为奇。”

    李邦华,周师爷听了,亦是频频点头,同时他们心中亦是有些疑『惑』,心想如此浅显的道理,赵无忌却为何又拿来发问?

    赵无忌微微笑着,温和的目光逐一在三人脸上掠过,“小小的故事,其中却蕴含着极为深刻的玄机。”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