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人是谁?”赵无忌问道。

    “大清国太皇太后,庄妃,布木布泰。”陈近南说道。

    “啊……”赵无忌顿时便吃了一惊。

    片刻之后,在赵无忌的书房中,赵无忌端坐太师椅上,而庄妃则做出一副恭谨的神态,毕恭毕敬地跪在地上,一头触地,做五体投地状。

    “你起来罢,本官不喜被人跪拜。”赵无忌说道。

    庄妃这才盈盈站起。

    “庄妃此来,可是想劝降本官?”赵无忌单刀直入道。

    庄妃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妩媚诱人的神『色』,对赵无忌抛了个媚眼,但她心中情绪,却是十分的紧张。

    对面的这个年轻人,看起来不过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而已,庄妃却知道,在他那温和的笑容下,隐藏着怎样深沉而可怕的实力。

    大汗,多尔衮,多铎,阿济格等清廷名将纷纷败在此人手中,此人更是凭着一己之力,在辽东力挽狂澜,硬是『逼』得多尔衮不得不主动向大明朝廷求和。

    而时至今日,眼看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声势越来越大,隐隐已有谋夺大明天下之意,在这个时候,拥有雄心壮志的多尔衮,如何不会也动起趁着『乱』世,逐鹿中原的心思?

    而大清想要入主中原,最大的阻力,便来自于面前这个年轻人。

    多尔衮原本想要派遣曾经和赵无忌多次打过交道的刚林前来,说服赵无忌。

    但无论是刚林,还是多尔衮,都觉得说服赵无忌的可能『性』,十成中连一成可能都没有。

    望着眼前正用审视的目光打量自己的年轻人,不知为何,多尔衮的身影便突然出现在了庄妃的脑海中。

    庄妃咬了咬牙。

    半个月前。

    庄妃再度来到多尔衮的那间草屋之中,两人亲热了一番之后,庄妃却发现多尔衮的情绪并不高,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可是听说,今日校场演武,阿山率领五千白甲兵,于战马上以火枪骑『射』,几乎人人都是百发百中,比之赵无忌的枪骑兵,亦是不差分毫;

    如此大喜之事,却不知为何王爷会如此烦恼?”庄妃温柔地问道。

    多尔衮叹了一口气,道:“今日听范军师说,李自成,张献忠两人声势愈发浩大,而明皇崇祯却又是昏庸不明,居然会三番五次下旨催促孙传庭速战,如此一来,孙传庭焉能不败?”

    “哦?大明一片混『乱』,这对我朝岂不是好事一桩?”庄妃问道。

    “布木布泰,”多尔衮抬头看了庄妃一眼,“本王是在着急啊,眼看是如此天赐良机,白白错过着实可惜,但若是趁此机会大举攻明,本王却又担心那赵无忌难以对付,稍有不慎的话,只怕不但得不到大明江山,反而会给我大清带来灭顶之灾。”

    庄妃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多尔衮的心情。

    多尔衮就像是羊圈外面的一匹饿狼般,看着羊圈内的羊羔们,垂涎三尺,而今眼看这羊圈的护栏已经破烂不堪,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馋的这匹饿狼两眼发红,恨不得马上便跳入羊圈,大快朵颐一番。

    但羊圈内不但有看门狗,居然还藏着一头吊睛猛虎。

    这匹饿狼顿时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不进羊圈吧,但那里面的羊羔着实诱人,再加上羊圈即将倒塌,到时羊羔四处奔逃,散布野外,不去吃掉它们,着实可惜。

    进羊圈吧,但那吊睛猛虎也不是个好相与的,弄不好自己进了羊圈,不是去吃羊,反而是送去给老虎吃。

    思忖了半晌之后,庄妃温柔开口:“王爷,妾身听闻那明皇崇祯,对赵无忌猜忌非常,一直对其打压和贬斥,若是能借着这个机会,利用他心中的不满,将他拉到我大清的阵营中,那便好了。”

    多尔衮叹了口气,道:“布木布泰,你说的没错,本王打算派遣大学士刚林,前去岭南,与那赵无忌接洽,商谈此事。”

    “既然王爷早有成竹在胸,却又为何如此为难?”庄妃问道。

    “刚林与那赵无忌打过不止一次交道,对此人颇有了解,此人虽然屡遭崇祯打压,但却一直忠心耿耿,是大明朝难得的忠臣。”

    “本王今日和刚大人相商此事,刚大人对本王说,劝降赵无忌的把握,他是一分也无。”多尔衮的语气有些沮丧,“此人心志坚定,很难说服或是劝降他。”

    庄妃听了,便是轻哼一声,“王爷,这世间哪有绝对的忠诚?”

    “所谓的忠诚,只是背叛的筹码不够罢了。”

    “却不知王爷许给赵无忌的,却是什么条件?”庄妃此时此刻,倒是颇有几分女中豪杰的样子,脸上『露』出一副杀伐决断的气度。

    “本王答应他,只要他坐视本王攻明,本王愿和他划江而治,长江以南归他,以北归我大清。”

    庄妃顿时便倒吸一口凉气,“怎么?平分天下?这样优厚的条件,他也不肯?”

    多尔衮点了点头。

    庄妃顿时也开始发愁。

    犹如刚才的多尔衮一般。

    静默了半晌之后,多尔衮方才颓然开口,“罢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大清国的疆域,已经足够宽阔,便是为了子孙后代计,本王也不该冒这个险。”

    “罢了,罢了,他们愿意打个你死我活,便由他们去罢,本王只管扎好自家的篱笆,做一守成之主,足矣。”说罢,多尔衮便沮丧地低下了头。

    庄妃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她想安慰多尔衮,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明亮的烛光中,一阵微风突然从窗外吹来。

    吹动了房梁上面悬挂的苦胆。

    吹动了木床上铺设的稻草。

    也吹动了,

    年方三十的多尔衮,那已经有些斑白的头发。

    也拂过他的,

    枯槁容颜。

    庄妃的心中,不由得蓦地一痛。

    深入骨髓。

    想了一想,庄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随即慢步上前,轻轻地靠在了多尔衮的怀中。

    “王爷,让妾身去吧。”

    多尔衮的身子突然一震。

    “布木布泰,你什么意思?”

    “别让刚大人去了,既然利诱不成,那妾身便试试『色』诱。”庄妃缓慢但是坚定地说道。

    多尔衮一把推开庄妃,一向温文尔雅的他,突然便暴怒的像一头受伤的狮子,大声咆哮。

    “胡说八道!”

    “你把本王当成什么样的人了!”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劝降() 
“大人想要北上勤王?”夏允彝在一旁皱眉问道。

    赵无忌嗯了一声。

    “大人虽然对朝廷忠心耿耿,天地可鉴,但属下以为,大人此举似乎不妥。”

    “哦?有何不妥?”

    “一间烂房子,再如何修补也无济于事,倒不如推倒,重建。”夏允彝一语双关地说道。

    “更何况,属下为大人不平。”

    赵无忌沉默了一会。

    “推倒,重建固然很好。”

    “只是本官担心,在推倒,重建的过程中,很多无辜的百姓,会挺不过去,死在黎明之前。”

    “本官个人的际遇,与这天下苍生,江山社稷相比,不提也罢。”

    “本官北上勤王,绝不是为了哪家哪人,而是为了这……,天下的百姓!”

    夏允彝不禁又摇了摇头。

    “只是……,大人在此时匆匆出兵,天时地利人和,可是一样不占,大人又何必非要逆天而行?”

    “李自成已据有大半西北,而今他集结七十万兵马,正是兵锋正锐时,而其距离京城也只隔着一个山西,孙大人若是败于李自成之手,全力疾行之下,李自成只需七八日,便可率大军杀到京城之下。”

    “反观大人这边,虽然这两年新募士卒,手握四万雄兵,但佟报国率五千兵马在倭岛,刘文秀率一万兵马在台湾,李定国率兵一万南下,正在整合安南地域,此刻大人手头可用之兵,不过留守钦州的一万五千人,如何能与李自成的七十万大军对抗?”

    “更何况,便是大人现在就立即起兵,带着这一万五千人北上,这粮草辎重筹备,士卒兵马动员,调拨船只,再加上兵舰北上花费的时间,非一月时间不可。”

    “属下只担心到了那时,京师早已被闯贼攻破矣,大人带着这一万多人,便是能抵达京城,怕也是于事无补。”

    陈近南和冯锡范在一旁也是连连点头,显然对夏允彝的分析非常赞同。

    “大人,”陈近南亦是禁不住上前一步,劝道:“夏先生所说,皆是金玉良言,属下以为,皇上当时出于一己之私,蓄意打压贬斥大人,将大人派遣到这处偏远之地,而今天南地北,道路艰难漫长,大人率军勤王,时间上是绝对来不及的,这也是皇上作茧自缚,大人又何必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赵无忌紧缩双眉,默不作声。

    沉『吟』片刻后,赵无忌方才淡淡说道:“此事本官自有主张,你等不必再劝,嗯,复甫,你刚才说还有个客人想见本官?”

    陈近南一拍脑袋,啊了一声,道:“属下一时疏忽,差点忘了此事,其实是大清摄政王多尔衮派来使臣,匆匆来此,想见大人一面。”

    “此人是谁?”赵无忌问道。

    “大清国太皇太后,庄妃,布木布泰。”陈近南说道。

    “啊……”赵无忌顿时便吃了一惊。

    片刻之后,在赵无忌的书房中,赵无忌端坐太师椅上,而庄妃则做出一副恭谨的神态,毕恭毕敬地跪在地上,一头触地,做五体投地状。

    “你起来罢,本官不喜被人跪拜。”赵无忌说道。

    庄妃这才盈盈站起。

    “庄妃此来,可是想劝降本官?”赵无忌单刀直入道。

    庄妃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妩媚诱人的神『色』,对赵无忌抛了个媚眼,但她心中情绪,却是十分的紧张。

    对面的这个年轻人,看起来不过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而已,庄妃却知道,在他那温和的笑容下,隐藏着怎样深沉而可怕的实力。

    大汗,多尔衮,多铎,阿济格等清廷名将纷纷败在此人手中,此人更是凭着一己之力,在辽东力挽狂澜,硬是『逼』得多尔衮不得不主动向大明朝廷求和。

    而时至今日,眼看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声势越来越大,隐隐已有谋夺大明天下之意,在这个时候,拥有雄心壮志的多尔衮,如何不会也动起趁着『乱』世,逐鹿中原的心思?

    而大清想要入主中原,最大的阻力,便来自于面前这个年轻人。

    多尔衮原本想要派遣曾经和赵无忌多次打过交道的刚林前来,说服赵无忌。

    但无论是刚林,还是多尔衮,都觉得说服赵无忌的可能『性』,十成中连一成可能都没有。

    望着眼前正用审视的目光打量自己的年轻人,不知为何,多尔衮的身影便突然出现在了庄妃的脑海中。

    庄妃咬了咬牙。

    半个月前。

    庄妃再度来到多尔衮的那间草屋之中,两人亲热了一番之后,庄妃却发现多尔衮的情绪并不高,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可是听说,今日校场演武,阿山率领五千白甲兵,于战马上以火枪骑『射』,几乎人人都是百发百中,比之赵无忌的枪骑兵,亦是不差分毫;

    如此大喜之事,却不知为何王爷会如此烦恼?”庄妃温柔地问道。

    多尔衮叹了一口气,道:“今日听范军师说,李自成,张献忠两人声势愈发浩大,而明皇崇祯却又是昏庸不明,居然会三番五次下旨催促孙传庭速战,如此一来,孙传庭焉能不败?”

    “哦?大明一片混『乱』,这对我朝岂不是好事一桩?”庄妃问道。

    “布木布泰,”多尔衮抬头看了庄妃一眼,“本王是在着急啊,眼看是如此天赐良机,白白错过着实可惜,但若是趁此机会大举攻明,本王却又担心那赵无忌难以对付,稍有不慎的话,只怕不但得不到大明江山,反而会给我大清带来灭顶之灾。”

    庄妃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多尔衮的心情。

    多尔衮就像是羊圈外面的一匹饿狼般,看着羊圈内的羊羔们,垂涎三尺,而今眼看这羊圈的护栏已经破烂不堪,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馋的这匹饿狼两眼发红,恨不得马上便跳入羊圈,大快朵颐一番。

    但羊圈内不但有看门狗,居然还藏着一头吊睛猛虎。

    这匹饿狼顿时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不进羊圈吧,但那里面的羊羔着实诱人,再加上羊圈即将倒塌,到时羊羔四处奔逃,散布野外,不去吃掉它们,着实可惜。

    进羊圈吧,但那吊睛猛虎也不是个好相与的,弄不好自己进了羊圈,不是去吃羊,反而是送去给老虎吃。

    思忖了半晌之后,庄妃温柔开口:“王爷,妾身听闻那明皇崇祯,对赵无忌猜忌非常,一直对其打压和贬斥,若是能借着这个机会,利用他心中的不满,将他拉到我大清的阵营中,那便好了。”

    多尔衮叹了口气,道:“布木布泰,你说的没错,本王打算派遣大学士刚林,前去岭南,与那赵无忌接洽,商谈此事。”

    “既然王爷早有成竹在胸,却又为何如此为难?”庄妃问道。

    “刚林与那赵无忌打过不止一次交道,对此人颇有了解,此人虽然屡遭崇祯打压,但却一直忠心耿耿,是大明朝难得的忠臣。”

    “本王今日和刚大人相商此事,刚大人对本王说,劝降赵无忌的把握,他是一分也无。”多尔衮的语气有些沮丧,“此人心志坚定,很难说服或是劝降他。”

    庄妃听了,便是轻哼一声,“王爷,这世间哪有绝对的忠诚?”

    “所谓的忠诚,只是背叛的筹码不够罢了。”

    “却不知王爷许给赵无忌的,却是什么条件?”庄妃此时此刻,倒是颇有几分女中豪杰的样子,脸上『露』出一副杀伐决断的气度。

    “本王答应他,只要他坐视本王攻明,本王愿和他划江而治,长江以南归他,以北归我大清。”

    庄妃顿时便倒吸一口凉气,“怎么?平分天下?这样优厚的条件,他也不肯?”

    多尔衮点了点头。

    庄妃顿时也开始发愁。

    犹如刚才的多尔衮一般。

    静默了半晌之后,多尔衮方才颓然开口,“罢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大清国的疆域,已经足够宽阔,便是为了子孙后代计,本王也不该冒这个险。”

    “罢了,罢了,他们愿意打个你死我活,便由他们去罢,本王只管扎好自家的篱笆,做一守成之主,足矣。”说罢,多尔衮便沮丧地低下了头。

    庄妃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她想安慰多尔衮,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明亮的烛光中,一阵微风突然从窗外吹来。

    吹动了房梁上面悬挂的苦胆。

    吹动了木床上铺设的稻草。

    也吹动了,

    年方三十的多尔衮,那已经有些斑白的头发。

    也拂过他的,

    枯槁容颜。

    庄妃的心中,不由得蓦地一痛。

    深入骨髓。

    想了一想,庄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随即慢步上前,轻轻地靠在了多尔衮的怀中。

    “王爷,让妾身去吧。”

    多尔衮的身子突然一震。

    “布木布泰,你什么意思?”

    “别让刚大人去了,既然利诱不成,那妾身便试试『色』诱。”庄妃缓慢但是坚定地说道。

    多尔衮一把推开庄妃,一向温文尔雅的他,突然便暴怒的像一头受伤的狮子,大声咆哮。

    “胡说八道!”

    “你把本王当成什么样的人了!”

第一千零八十章指导攻城() 
面对暴怒的多尔衮,庄妃依旧镇定自若。

    “王爷,赵无忌此人,年少多金,才华横溢,身边一直不乏美女环绕,但妾身却听闻,他曾为了自己的结发妻子,而拒绝了崇祯天姿国『色』的爱女,长平公主的婚事。”

    “此人重情重义,显然,也是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风流人物。”

    “古有王昭君出塞,安定边疆,而今,我布木布泰为了大清国,便是委身下嫁给他赵无忌,那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能对我大清国有利,”庄妃语气坚定地说道,随即她抬头回望多尔衮,眼中『露』出无限的情意和温柔,

    “只要能对你有利,

    妾身愿意前去,说服此人。”

    在烛火的照耀下,庄妃的脸上,仿佛也笼罩了一层圣洁的光芒。

    多尔衮怔怔地看着庄妃,一时之间,心『乱』如麻。

    这边是征服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另一边,则是美人恩重,柔情蜜意难以消受。

    究竟该如何择决,多尔衮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时光缓缓流逝,月光如水,温柔地照耀在多尔衮身上。

    似是也在温柔地抚慰着他。

    待到多尔衮惘然回过神来,却发现屋中只剩自己孤单一人。

    庄妃不知何时,早已离去。

    只有空气中,还残留着她身上的淡淡香气。

    香气如兰,如桂。

    此刻的台湾岛上,望着乖巧侍立一旁,『露』出一副任君采撷模样的庄妃,赵无忌的心中滋味,一时也是百感陈杂。

    “本官是不会背叛大明的,庄妃。”赵无忌说道,“这一点没什么好谈的,你想『色』诱本官,未免有些把自己看得太高了。”

    “摄政王愿以长江为界,与大人平分天下。”庄妃急忙快速地把多尔衮的条件给提了出来,“妾身蒲柳之姿,若是大人不弃,妾身也愿留在这里,以为双方盟约的人质。”

    赵无忌冷哼一声,拂袖而起,“庄妃,我倒是想劝你一句,大清原本便是我大明的藩属,你来劝本官,还不如劝多尔衮早日『迷』途知返,率领大清重归我大明怀抱,明,清原本就是华夏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弊。”

    “本官很忙,不会把时间用在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此外,本官也不会为难你,你速速回去罢。”赵无忌说罢,转身便走。

    来到门口处时,赵无忌蓦地又想起一事,便又说道:“给多尔衮带句话,他若老老实实待在辽东便罢,他若是敢趁『乱』攻我大明,本官保证,多尔衮出兵之日,便是大清国的覆灭之始。”

    随即,赵无忌推开房门,匆匆离去。

    庄妃怔怔地望着赵无忌远去的背影,脸上遍布阴霾和哀怨。

    得知崇祯催战孙传庭之事后,心中已有紧迫感的赵无忌,在第二日一早,便匆匆带着刘文秀等人,快马加鞭,来到了被明军围困的热兰遮城。

    热兰遮城是荷兰人花费了足足八年时间,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方才建设起来的一座坚固城堡,这座城不但地势险要,更是以糯米,糖浆,蚵壳灰三合土砖所砌成,坚固无比。

    并且这座城还采用了当时欧洲最流行的棱堡结构,使得其更加难以被攻陷。

    所谓棱堡,简单来说,便是把城堡由凸多边形,而改成凹多边形结构,这样一来,无论敌军攻击城堡的哪一点,都会同时面临来自至少三个方向的守军火力攻击,可谓是极难攻取。

    由于荷兰人火力强,城池又坚固,以至于刘文秀率军攻击了几次之后,均是无功而返,最后只得率军将这座坚城给围困了起来,企图用围困的办法,耗尽守军兵粮,从而达到『逼』迫对方投降的目的。

    站在距离热兰遮城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上,端详了半晌之后,赵无忌放下手中望远镜,心中也为这座坚城的坚固程度,而惊叹不已。

    此城花费了荷兰人数年时间,将其修建得固若金汤一般。

    据赵无忌所知,历史上的热兰遮城最终是被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所攻陷,而郑成功当时采用的办法,也和刘文秀一样,都是采用围困的策略。

    最终荷兰人吃完了粮食,在坚持了整整九个月的情况下,不得不出城投降。

    不过,赵无忌并不打算在这里围困荷兰人九个月。

    因为他已经想到了攻破此城的办法。

    “城中守将何人?”赵无忌扭头望向刘文秀,问道。

    “启禀大人,城中守将,乃是东印度公司荷兰总督揆一,据末将抓获的俘虏供认,德弗里斯与曾德也藏在这座城中。”刘文秀答道。

    “敌军兵力如何?”

    “城中士卒约九百人,算上家眷奴隶,不超过两千人。”

    刘文秀布置在热兰遮城周围的士卒一共三千人,以二比三的比例,能『逼』得荷兰人不敢出战迎敌,也从侧面反映了黑旗军士卒的强大和悍勇。

    “哦……”

    “本官明日便会乘坐刑天号,返回钦州。”赵无忌说道。

    刘文秀顿时便是一惊,“大人为何如此匆忙?”

    “中原之地,恐生巨变,本官不得不速速返回,以应对『乱』局,不过在本官临行之前,本官会先帮你攻下此城。”

    庄妃的前来,让赵无忌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紧迫感,他仿佛已经听到了命运的齿轮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