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五十九章悲催的任老三() 
任老三和韩忠两人,奉张献忠之命,各自带领手下弟兄前往葭州各地煽动民众,韩忠前往吴堡县,结果为杜红儿手下所擒,任老三并不知晓韩忠已经被擒,他去的地方是府谷县。

    葭州道下辖四个县城,葭州城,吴堡县,府谷县,神木县。其中神木县地方最小,人也最少。

    在任老三想来,葭州乃是知州吴炳的驻所,戒备森严,兵力也最多,去那里煽动民众实属不智,既然韩忠去了吴堡县,他便选择了府谷县。

    任老三与手下混在府谷县外的难民中,本想等难民数量多起来以后,再行煽动之事,只是没想到府谷知县贾垣丝毫不顾及官府的脸面,竟然强行派士卒驱赶难民前往他处。

    任老三跟随难民们来到神木,他惊喜地发现神木的难民数量远远超过府谷县,居然有四五千之多,他稍一打听,才知道神木县知县赵无忌乃是难得的好官,据说来此的难民都会得到安置和救助。

    任老三闻讯大喜,于是便安排手下,四处前往周边县城释放流言,宣传神木县种种的好处,期盼把难民们都吸引到神木来,方便自己行事。

    任老三手下释放流言相当成功,没有几天,前来神木的难民人数就已经达到八千人之多,眼看形势一片大好,任老三心中兴奋,只待人数再多一些,便开始执行大帅交给自己的任务。

    任老三跟随张献忠多年,做这种事情也算是轻车熟路了,一般情况下,难民们背井离乡,远走外地,心情本来就不会好,再加上居住条件恶劣,而又缺衣少食,一旦官府赈济中再出点差池,此刻只要有心人稍作煽动,就会如一粒火星投入火药之中一般,难民们积攒已久的怨气便会瞬间爆发。

    自己到时候再喊一些贪官污吏故意不给老百姓活路之类的口号,煽动难民们造反那真是轻而易举,难民们为了获得食物,为了活下去,也只能沿着造反这条路走下去了。

    眼见局面一片大好之时,却不见韩忠前来汇合,这令任老三感到迷惑不已,韩忠虽然平时爱喝酒,为人又有些粗枝大叶,但是对待大帅交给他的任务,每次都是尽心尽力去完成的,如此之多的难民聚集神木,却不见韩忠的身影,这倒是有些古怪了。

    任老三原打算只要难民数量突破了一万,自己便不再等韩忠,直接凭自己手头这些弟兄来执行煽动的任务,他已经提前查探过了,神木县只有官兵四百名,此外还有乡勇八百名,难民数量破万的话,在数量上便是对官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造反成功的机会是比较大的。

    谁知道这神木县的知县,搞出了难民营这个东西,任老三眼看难民纷纷进营,为了完成任务,自己也好跟随一起进去。

    进去之时,首先要登记,这个任老三随便编了一个名字和籍贯便混了过去,随后便有人搜身,严禁带兵器进营,任老三也只好把自己的兵器寻了个隐蔽地方,做个记号,偷偷埋了起来,以备日后再来取回。

    随后进了难民营,一个房屋里一共二十人,其中一人是班长,进去之后第一天,所有的班长便都被知县叫去训话,回来之后便向大家传达知县大人的要求。

    首先,每人每天只有两顿饭,每顿饭只有一碗粥,初次听闻此事的任老三心中颇为不屑,没见过施粥还施得这么吝啬的知县,别的地方赈济难民,都是一日三顿,粥也不限量,这神木县怕是缺粮缺的厉害罢,任老三心中这么想着。

    知县还要求,难民们要互相监督,一旦发现有歹徒企图煽动难民,就要立即向守卫难民营的士卒们举报,一旦查实举报为真,便会给予举报人十个馒头的奖励。

    任老三听到这个要求,几乎笑掉了大牙,这神木县该有多缺粮啊,十个馒头的奖赏也好意思拿出手?真会有人为了十个馒头而去告密吗?

    然而在难民营住了三天之后,任老三就笑不出来了,连续喝了三天稀粥之后,饿的任老三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他只觉得浑身无力,手脚都有点发颤,走路发飘,心中暗叫不好,他目前这个状态连刀恐怕都握不住,现在造反的话,恐怕十个任老三,也打不过外面一个士卒。

    别的难民来此只求活命,虽然天天喝粥,是饿了点,但是饿不死人啊,只要每天有粥喝,就能活下去,虽然难民们心中也有不满,但是倒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任老三看到整个营寨都是走路晃晃悠悠的难民,心中这才知道上了那个笑眯眯的年轻知县的恶当,就这些仿佛一阵大风都能吹倒的难民,就算煽动起来,又能如何?只怕一百士卒,就能将这几千人统统剿灭。

    任老三在心中把那个笑面虎知县骂了不下几千几万次,但是也只能在心里骂骂而已,没想到这个年轻知县用心如此险恶,任老三现在绝对百分之百笃定,每天两顿稀粥,绝对是这个年轻知县故意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难民因为吃不饱,而丧失战斗力,没想到自己居然也着了他的道,如今自己手无提刀之力,就算能煽动难民成功,估计也是个惨败的下场。

    眼看任务无法完成,任老三便打算脚底抹油,溜之大吉,谁知这难民营进来容易,出去却难,这位知县要求,难民营只能进,不能出,没有他的命令,谁也出不去,得知这个规定后,任老三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任老三的一个部下,实在忍受不了现在这种每天两顿稀粥的生活了,铤而走险,大着胆子,企图诱惑跟自己一个房屋的其他人起来造反,结果第二天,任老三便看着几个士卒从那房屋里,把自己那个部下拖了出来,不知带往何处去了,随后便看到有个难民欢天喜地地抱着十个馒头走了回来,看着那些雪白的馒头,从前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任老三,发现自己竟然流出了口水……

    任老三才明白自己算是栽在这里了,这位知县是个狠人,这次神木之行,自己好像是来错了……

第一百六十章陈国宝的想法() 
眼看涌入神木的难民越来越多,在周边府县的官员眼里,有人认为赵无忌好大喜功,邀买人心;也有的认为他妇人之仁,不忍下手,其实早就该以雷霆手段驱散流民的;也有人认为他是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还有像范仲平这样的,一面暗自庆幸自己早早把流民驱赶走了,去了一个大麻烦,一面又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情等着看赵无忌笑话的。

    赵无忌目前面临的处境,陈国宝很清楚,所以他也很着急,一万人每天消耗的粮食是个巨大的数量,即使仅仅是每人两顿稀粥。

    西北连年旱灾,本来就属于缺粮之地,如今还没到三月,最早的一批新粮上市,最快也得六七月,在这之前,粮食只会越来越紧缺。

    赵无忌手头粮食并不算少,但是支出粮食的地方也多,首先他要保证神木县的限价粮食供应,这是他的根本,万万不能中断的。

    其次,赵无忌最近和蒙古林丹汗的察哈尔部也达成了战马换粮食的协议,以六万石粮食,换取两千匹蒙古战马,这样算下来,又少了六万石粮。

    林丹汗部如今缺粮缺的厉害,面临的局势比神木县还要严峻,据贵奇恰所言,近期已经有蒙古部落因缺粮而饿死人的事情发生了,以粮食换战马,倒还真不是赵无忌有多需要这些战马,赵无忌最重要的目的是,以供应林丹汗部粮食,来避免林丹汗因缺粮而孤注一掷袭击大明。

    若是林丹汗部落缺粮缺的狠了,必然会外出劫掠粮草,林丹汗打不过后金,那他只能把主意打到大明百姓的身上了,虽然赵无忌不惧蒙古人,但是能在谈判桌上解决的问题,为何要在战场上争个高低呢?

    粮食换战马,则大明、蒙古双方都有利可图,若是真正爆发起战争,林丹汗一旦入侵,大明境内的百姓必然会遭受兵灾,而赵无忌若是全力在战场上对付林丹汗,那他又哪里有精力和人力去种植他的土豆和红薯呢?

    所以粮食换战马,势在必行,也不容中断,否则林丹汗狗急跳墙,大举入侵大明的话,最终必然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而无论是大明还是蒙古,都承受不起这样沉重的代价,只能白白便宜了皇太极。

    所以实际上,赵无忌手头真正能用在难民身上的粮食,其实是不多的,在陈国宝看来,这一万人就是个巨大的负担,大人如果不能当机立断,尽早解决难民问题的话,早晚会被这些人给拖垮的。

    陈国宝是孤儿出身,出身寒微,如今他担任乡勇队的把总,待到赵无忌四千人募兵计划的完成,他就会是带兵千人的军将,官职上大概类似官军的千总一职,而对于他来说,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固然离不开他自己的刻苦和努力,也和赵无忌对他的提携和培养是有很大关系的。

    所以赵无忌对陈国宝来说,既是难得的师长,也是有知遇之恩的上官,是以陈国宝一向对赵无忌忠心耿耿,绝无二话。

    如今赵无忌面临难民问题的困境,陈国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以前几天赵无忌召集手下商讨难民之事时,陈国宝便再度提出驱赶难民的计划。

    陈国宝向赵无忌进言,既然难民中混有张献忠的探子,那正可以此为由头,首先把混在其中的探子抓出来,找不到的话便胡乱抓几个难民,然后用难民中混有奸细,企图聚众谋反的理由,将难民驱赶到别的地方,分散开来。

    如此一来,哪怕只能驱赶六七千人离开,那剩下二三千人,神木县便也负担的起了,困扰大人的问题,也便得到解决了。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别人抓不住把柄,首先难民中确实混有奸细,其次一万多难民一旦群起造反,这责任谁也承担不起,所以将这些难民分散开来,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只是陈国宝的建议,当场就被赵无忌给拒绝了,理由是这些都是大明的百姓,驱赶他们去外地,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路,此举虽然官面上看来无可厚非,然而从情理上,却是万万不可。

    只是赵无忌虽然否决了陈国宝的提议,但是其他人却也提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了,于是这次会议也是无果而终。

    陈国宝事后想来想去,仍是觉得只有自己的方法才是上上之策,但是大人为什么不同意呢,他思索良久,最后终于自觉领会了赵无忌的意思,大人是要做大事的人,官声最为紧要,驱赶难民,会使大人失去民心,而这是大人不愿意看到的。

    只是最近赵无忌的举动越来越反常了,前些日子他每天都要去一遍难民营,查看难民营的情况,了解新增难民的数量,如今随着难民数目的不断增多,他慢慢地已经不去那里了,而改为天天去张堡的火枪训练场,跟那些火枪兵一起,训练枪法,尤其是最近这两天,他不但不去难民营,连新增难民的数目都不问了。

    俗话说主辱臣死,赵无忌的表现,看在陈国宝眼里,他也替赵无忌着急,从内心深处希望自己能替赵无忌分忧,只是他也想不出什么别的刚好的办法来解决此事了。

    陈国宝最终还是想明白了,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既然大人要保持自己爱民如子的形象,那这个恶人,只能自己去当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大人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终于有一天,他便在赵无忌观看火枪兵射击的时候,在旁边说道:“大人,今天一早我去难民营了。”

    赵无忌轻描淡写的哦了一声,似乎并没有听进去他的话。

    陈国宝微微叹了口气,又说道:“大人,我今早去看,流民营的人数已经超过一万三千人了,你看是不是。。。。”

    赵无忌转过头,看着他,说道:“啊,已经来了这么多人了啊?”他皱起眉头想了想,自言自语地说道:“也到了该行动的时候了啊。”

    陈国宝立刻正色说道:“请大人放心,所有干系,陈国宝一力担之,一定做得干干净净,绝不会连累大人的,末将现在就去集合兵马!”

    赵无忌奇怪地看着他,说道:“嗯?集合兵马?你想做什么?”

第一百六十一章同僚来访() 
陈国宝看着赵无忌,眼中已有泪光闪烁,“大人,属下这条命全赖大人所赐,没有大人,陈国宝早已变成南京城外的孤魂野鬼,眼下难民越来越多,县内的粮食已经供他们吃不了几天了,属下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却也知道主辱臣死,知恩图报的道理,为今之计,属下愿当这恶人,率一部兵马,以流民作乱为由,驱散这些流民至他处,所有恶名,国宝一身当之,事后任凭大人处置,属下绝不会说半个不字!”

    “啊?”赵无忌没想到陈国宝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他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国宝,你跟着我也两年多了,你看看,这两年来,我身边也聚集了一些人,宋先生,夏先生,顾炎武,商敬石等等,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聚集在一起吗?”

    “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还这天下一个太平,内平流贼,外驱鞑虏,让这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幸福平安地过好自己的日子,这就是我们之所以都站在这里,共同奋斗的原因。”

    “有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去解决也就是了,如果按你所说的去做,我们和那些杀良冒功,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僚又有什么分别?你当初也是难民中的一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我看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啊。”

    陈国宝被他说得惭愧地低下了头,他呐呐地说道:“大人。。。。。”

    赵无忌伸出手来,放在了他的肩膀上,“国宝,你是我一手教出来的,你能有这样的念头,说明我对你的教育没有做好,这也是我的责任,但是以后,你要记住,切切不可再起这种念头了。”

    陈国宝一时羞愧的无地自容,赵无忌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是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你也不要太自责了,好了,国宝,驱赶难民之事,此后不要再提,走,我们再练一会火枪。”

    赵无忌正打算和陈国宝进场训练,忽然远处跑来一个手下,跑的近了方才对赵无忌说道:“大人,府谷知县贾垣与吴堡知县范仲平前来拜访大人,已经到了县衙了。”

    神木县县衙内的会客厅里,吴堡知县范仲平正与神木县县丞陈政和相谈甚欢,王师爷含笑站在范仲平身后,听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寒暄着,府谷县知县贾垣则坐在另一侧,一脸不耐烦的神色,他身后站着一人,正是府谷县衙的李捕头,神情恭敬。

    原来葭州知州吴炳那日视察神木以后,虽然赵无忌跟他保证这些难民不会有事,但是他事后想来想去,这一万多人可非同小可,万一稍有疏忽,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则必然是大事。

    吴炳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派人快马命令吴堡县范仲平,府谷县贾垣,命两人迅速前去神木县,一来要学习一下赵无忌安置难民的经验,二来也让两人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帮神木分流一部分难民,帮赵无忌减轻一下压力。

    上官有令,两人虽然都是暗自腹诽不已,但也不敢怠慢,于是今日便双双来到了神木县城,只是知县赵无忌并不在城内,而是去了张堡,是以县丞陈政和一方面暂时出面,接待二人,一方面速速派人去通知赵无忌。

    贾垣等了半晌,还没见赵无忌回来,便开口说道:“陈县丞,赵大人去了哪里?为何迟迟不来?”

    陈政和见他询问,便忙说道:“赵大人应该是去了张堡,下官已经令人飞马前去通知了,想必赵大人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还请两位大人不要着急。”

    贾垣哼了一声,没有说话,范仲平笑着说道:“赵大人勤于政务,真乃我辈楷模,我等今日左右无事,却是不急,不急。”

    范仲平话音刚落,便听到门前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哈,没想到是两位大人大驾光临,赵某迟来一步,恕罪,恕罪。”

    范仲平与贾垣闻声望去,只见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做书生打扮,长相俊秀,文质彬彬,冲着两人拱手说道:“劳烦两位大人久候了,赵某惭愧。”

    陈政和急忙站起,跟两人介绍说道:“这就是我神木县知县,赵无忌赵大人。”

    然后他又指着范仲平,对赵无忌说道:“大人,这位是吴堡县知县范仲平,范大人。”范仲平含笑与赵无忌微微点头。

    陈政和又指着贾垣说道:“这位是府谷县知县,贾垣贾大人。”贾垣也站起身来,笑着对赵无忌拱拱手。

    范仲平心机深沉,为人却十分圆滑,他虽然心里嫉恨赵无忌,表面却是堆出满脸笑容,笑着对赵无忌说道:“久闻神木知县赵无忌乃是人中才俊,今日一见,果不其然,赵大人以弱冠之年,便能主政一方,实在是让我等惭愧。”

    赵无忌也笑着说道:“范知县谬赞了,赵某才疏学浅,初来乍到,以后还请两位大人多多指教。”

    范仲平笑道:“赵大人太谦了。”

    贾垣性子比较直,这几天府谷县的难民慢慢又多了起来,他正发愁如何处理呢,所以对于此番前来神木,他心里也是不太痛快的,所以他只是对赵无忌笑笑,却不说话。

    赵无忌说道:“两位大人快快请坐,来人,给两位大人上茶。”随后便有人给三人端上香茗。

    赵无忌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这才说道:“不知两位大人来此,有何见教?”

    贾垣正待说话,范仲平哈哈笑了一声,这才说道:“听闻赵知县处置难民得力,我二人闻名而来,想来看看赵大人是如何安置这些难民的,另外也奉了吴知州之命,前来协助赵大人,尽量解决神木当前面临的难民问题,不知神木如今,难民数目几何?”

    赵无忌闻言,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安置难民,本官也是迫不得已,得力却是谈不上,至于这难民数量,如今已经超过一万三千人了。”

    范仲平,贾垣两人听了这个数字,不禁齐齐被吓了一跳。

第一百六十二章夜宴来宾() 
范仲平原本以为神木县的难民顶天了算也就七八千人,没想到实际数量比他料想的居然翻了将近一倍,看来传言不虚,赵无忌果然是对难民照单全收,并没有驱赶他们,这么大的数量,怕是陕西的难民大部分都跑到神木来了。

    他又想起知州吴炳要求他们帮赵无忌分担难民压力,只觉得头大如斗,自己那边这两天陆陆续续又聚集了将近两千人,由于吴炳的命令,他也不敢驱赶他们,不用多说,赵无忌这边哪怕分给他两千人,他也承受不住。

    贾垣也是皱着眉头,久久不语,范仲平想了想,便说道:“听闻赵大人安置难民十分得力,还营造了两座难民营给他们居住,本官打算前去看看,不知赵大人意下如何?”贾垣在一旁听了,也升起兴趣,便点头赞同。

    赵无忌见状便说道:“既是两位大人想去,那赵某便陪两位大人一起前去看看罢。”于是三人当即启程,赵无忌骑马,贾垣,范仲平坐轿子,不到一个时辰,便来到了张堡之外的难民营。

    范仲平等人进了难民营,所见之处,都是干净整洁,秩序井然,与他们想象中的臭气熏天,遍地饿殍的情景截然不同,心中不禁也是暗自叹服,范仲平心想,难怪吴知州如此推崇此人,看来此人确有过人之处,就是性子有点迂。

    想到这里,范仲平便问道:“赵大人,这营造难民营,费用不少罢?这难民每日吃喝,想必也需要不少米粮罢?却不知这费用和米粮,又是来自何处?”

    赵无忌闻言便说道:“范大人所言极是,一万三千人,确实耗费甚大,还好这营造费用乃是神木县内的庆记商行捐款而得,而难民每日食用的米粮则由神木城中的叶记粮行捐赠。”

    范仲平与贾垣互相交换个眼色,心想果然如此,这赵知县,还是吃大户的套路,只是这么多人的吃喝用度,全靠捐赠,时间长了,不知道这神木县的缙绅们能否受得了。

    范仲平想道,这赵知县不驱赶难民,又找大户捐钱捐粮,养着这些难民,如果他没疯病的话,想必就是个好大喜功,喜欢沽名钓誉之辈,这一点自己似乎是可以利用上的。

    几人草草转了一圈,范仲平又吹捧了赵无忌几句,也便回了神木城。

    此时天色已晚,赵无忌便安排几人在神木县衙内暂住一晚,又设下晚宴,招待二人。

    几人席间杯觥交错,谈笑风生,几杯酒下肚,顿时也便熟络起来,范仲平举杯说道:“赵老弟,愚兄虽然痴长几岁,然今日一观,老弟之才,愚兄叹为观止,只看这难民营,便知道老弟是个有大才学的。”

    赵无忌说道:“范大人谬赞了,只是难民,归根结底,也是我大明百姓,赵某实在不忍看他们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是以才吩咐商户募捐钱粮,以作安置,赵某年纪轻轻,经验尚浅,以后还要向两位大人多多请教才是。”

    范仲平故意叹了一口气,说道:“实不相瞒啊,我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