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源刚才过于得意忘形,此番眼看美梦成空,不禁又羞又恼。
“哈哈哈哈,”陈子龙一阵大笑,说道:“官场之事,变幻无常,这八个字,下官原封不动,奉还给杨大人罢。”
杨源怔了一下,知道自己留在这里也是丢人,跺了跺脚,一甩袖子,气哼哼地转身就走,不一会便走得人影不见。
赵无忌长出一口气,上前对着吴炳深深一礼:“多谢吴大人仗义援手,赵无忌,感激不尽。”
第三百一十九章张堡工坊()
吴炳轻轻点了点头,说道:“赵大人不必如此,你在葭州的作为,老夫都看在眼里,无一项不是利国利民之举,于朝廷和百姓,都是大有裨益,葭州形势已经渐渐有所起色,老夫岂能坐视杨源来此倒行逆施。”
“赵无忌,你且放心前去京城,上面有事,自有老夫在这里替你顶着,至于下面之事,陈子龙你等三人就按赵大人定下的法子,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有事向赵大人请示,老夫只做个甩手掌柜,替你们撑着门面。”
陈子龙等三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多谢老大人。”
此时酒宴也已备好,赵无忌伸手示意:“酒宴已成,吴大人请。”
吴炳笑了一声,抬腿就走,边走边说道:“赵无忌,老夫听说你家厨子号称厨艺神木第一?改日若是方便,能否教两手给老夫家的厨子?”
“区区小事,吴大人尽管让他前来就是,包教包会!”
“哈哈,赵无忌,这可是你说的,老夫这下可有口福喽。”
下午,赵无忌骑着马来到了张堡的工坊,崇祯的旨意不知何时便到,总要在临行之前,将一切都安排妥当,他才能放心离去。
顾炎武、唐维等人得知消息,纷纷出来迎接,赵无忌先去视察火器工坊,短短一年时间,这座工坊已经变成了有几百名雇工,烟囱林立,厂房众多的大工坊。
火器工坊根据制造产品的不同,又分成火枪,火炮,其他共三个车间,赵无忌皆都视察了一番,嘱咐唐维一定要狠抓火器质量,尤其像炸膛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唐维连忙答应下来。
为数众多的大明士卒们不愿意使用火器,并非火器威力不大,而是因为由于腐败和管理不严的问题,火枪质量良莠不齐,质量不好的火器非常容易炸膛,好好一个人,没死在敌军手中,却死在自己的武器之下,是以赵无忌对火器炸膛一事,深恶痛疾。
赵无忌又说道:“燧发火枪尽快研制,研制出来后尽快定型,以解决火枪雨天无法发射的问题,此外颗粒火药,火药最佳成分配方的研究也要抓紧,齐头并进,两者合二为一,早日研制出大威力燧发枪。”
唐维说道:“大人吩咐,属下记得了。”
赵无忌随后又来到火炮工坊,众多工匠忙忙碌碌的身影中,一个身材高大,一头金发的洋人显得格外醒目,他就是罗德里格斯自欧洲给赵无忌带回来的制炮工匠席尔瓦。
席尔瓦认得赵无忌,眼看他前来,急忙高兴地跑了过来。
此时的欧洲,制炮水平与大明其实相差无几,不过东西方还是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互相借鉴交流的,在唐维研制火炮过程中,席尔瓦也出了大力。
赵无忌对唐维和席尔瓦说道:“关于制造火炮,你等多听听士卒,炮手们的意见,战场需要什么样的火炮,他们最清楚,而后按着他们的要求,制造出最合适的火炮,装备部队。”
“火枪的燧发机构小型化以及火药的问题解决了,同样也可以用在火炮上,小型燧发机构防雨效果更好,火药威力增加,火炮的威力和射程也会增大。”
唐维在一旁连连点头,最后一个火器车间,生产的东西可就庞杂多了,比如像极了后世火箭发射器的一窝蜂就是在这里生产的,赵无忌看着一窝蜂,突然想起后世的手榴弹来。
于是便说道:“唐维,本官刚刚设想出一种武器,若是能研制出来,应用在战阵之中,近战威力可是十分巨大。”
唐维哦了一声说道:“大人又有新设想了吗?”
赵无忌点点头,说道:“本官以为,可以制造出一种能用手投掷的爆炸性武器,外壳以铁制成,投出之后不久,便会爆炸,以炸裂的壳体及内里隐藏的弹丸杀伤敌人。”
唐维皱着眉头想了半晌,说道:“大人,此物似是早已有之,上次在榆林卫的武库中,属下也曾带回一些来研究。”
赵无忌一听,吃了一惊,没想到明朝时,手榴弹就出现了,他急忙问道:“既如此,速速找来,让本官看看。”
唐维急忙带人去找,不多时,拿了几个陶罐子过来。
唐维随手拿起一个陶罐,说道:“大人请看,此陶罐内里填充炸药和细小碎片、弹丸,外面有根火绳,乃是守城利器。”
“敌军前来攻城时,点燃火绳,算好时间便把这个扔下去,火绳燃尽,点燃内里的火药,陶罐便会在空中或是地下爆炸,杀伤攻城的敌军。”
赵无忌接过来端详了一番,便问道:“这个野战的话,用不了罢?”
唐维说道:“野战之时,点火,投掷,火绳燃尽这个过程比较长,并且平地上也扔不远,论射程比不上火枪和弓箭,是以下官觉得这个并不适用于野战。”
赵无忌想了想,说道:“本官给你提供研制思路,第一步,把陶罐外壳改成铁质外壳,在外壳上预先制出横竖相间的线条,这样,爆炸后铁壳能裂成诸多碎铁片伤敌,内里的弹丸可以少装一些,多放一些火药,以增加其威力。”
“其二,设法研究出一种拉火装置,在这个,姑且叫做手榴弹罢,在这个手榴弹的底部设置一根绳子拉火,作战时只要拉出绳子,就会引燃内里的火药,然后将其投掷出去,片刻之后便会爆炸,以碎片和弹丸杀伤敌人。”
唐维点了点头,说道:“第一个问题似是比较容易解决,这拉火装置,尚且需要研究研究。”
赵无忌拍了拍他肩膀,说道:“有劳唐先生了,此物极为有用,一定要优先研制,重要性和优先性,摆在燧发枪、大威力颗粒火药一样的地位。”唐维点头答应了。
武器工坊自从应用了蒸汽机,效率大大提升,陌刀和铠甲的生产速度皆都大为加速,蒸汽机的大锤捶打几次,抵得上工匠捶打一整天,赵无忌看了一会,勉励了几句,也就离开了。
顾炎武跟在赵无忌身边,问道:“属下听夏先生说,大人要去京城了,那此地的这些工坊该如何处理?”
赵无忌说道:“一切照常,本官已上书皇上,请吴炳吴大人接替知州一位,他不会干涉你们,你们就跟本官还在这里一样,该如何做,便如何做,本官要把这里打造成我等的最强基地。”
赵无忌又问道:“府谷城那边的冶炼工坊,情况如何?”
顾炎武眉飞色舞地说道:“进展一切顺利,源源不断的矿石自草原运送过来,冶炼出了大量的银、铜、铅,这笔买卖利润丰厚啊大人,属下测算过,这个可比琉璃,香水的利润都大上好几倍。”
赵无忌听了,微微一笑,心忖采集,冶炼矿石一直都是暴利,要不为什么后世一说谁谁家里有钱,就说他家里有矿呢。
更何况这些矿石都是用一些铁锅,茶叶,木碗从蒙古换来的,进货价格更是低廉的可怕,不赚暴利才是见了鬼了,赵无忌想了想,说道:“冶炼工坊的利润留出五分之一用于扩大生产,其余交给夏先生,用于募集兵马,采买武器装备。”
顾炎武听了一惊,说道:“大人这又是要打仗了?”
第三百二十章未雨绸缪()
看着顾炎武惊讶的眼神,赵无忌摇了摇头:“未雨绸缪罢了,骑兵,火枪兵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军的,新募兵马,想要完全成军,也要明年了,本官觉得眼下这四千兵马,还是少了点。”
顾炎武此时虽然不过是个二十余岁的少年,然而他却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仔细,严谨和钻研精神,所以赵无忌才会把涉及到技术方面的所有事情,包括工坊,都交由他来总管,便是唐维,也在他的管辖之下。
而顾炎武也没有辜负赵无忌对他的信任,年纪轻轻,却能总揽一切,有条不紊地管理着各个工坊的建设,生产,研发等事务。
有他在,赵无忌只要给出一个思路,剩下的具体细节,如何实施,顾炎武自会与唐维等人沿着赵无忌指定的方向安排下去,最终实现目标。
“若是后金贼酋皇太极全力来攻的话,四千确实太少了,不知大人此番打算再募集多少兵马?”
“再翻一倍罢,如今已有四千,全部扩大一倍,共计八千兵马。”
顾炎武倒吸一口冷气:“大人,如此一来,咱们手头的资金可就所剩无几了。”
身为赵无忌最亲密的助手之一,他当然知道赵无忌手头这四千兵马有多费钱,募兵只是第一步,士卒的饷银,日常训练的开销都要花费许多——仅仅火枪手每天训练所消耗的火药和铅子,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为了提高士卒的身体素质,就是在极度缺粮的西北,赵无忌的乡勇们每天也至少吃上一顿肉或是鱼,还好窟野河就在附近,按照赵无忌发明的捕鱼方法,每天都能捕到大量的鱼,总算是能省下一些采购伙食的银钱。
骑兵更费,赵无忌按照一起双马的标准编制骑兵,这马匹吃的东西,比人吃的都贵,马的食量还大,这养马的费用也是一项巨大的开支。
也就是陌刀队最便宜一些,一把陌刀闯天下,士卒每日只需挥刀不停,训练阵法和刀法便可,既不需要养马也不需要耗费火药铅子,练起来也最快。
此外还有士卒的铠甲,都是用蒸汽机冲压出来的钢铁板甲,防护力固然是高得惊人,可是价格也是一样的感人,可以说,赵无忌这支乡勇部队就是几乎用钱堆出来的。
顾炎武皱着眉头算了半晌,方才摇了摇头说道:“不够,大人先前要研制的燧发枪、火药、手榴弹,这些就需要不少钱,新增四千人的武器装备,战马的费用和草料,大人,咱们目前没有这么多钱。”
赵无忌想了一会,说道:“李自成和咱们有和约,张献忠应该也被本官打怕了,高迎祥在洪大人和卢大人的夹击下,自顾尚且不暇,无力觊觎我葭州,本官想来,近期应无战事降临。”
“所以募集的士卒以训练为主,马匹暂时一人一马,铠甲也可待日后再说,省下这些开销的话,应该可以了罢?”
顾炎武侧着头又想了半晌,方才说道:“这样一来的话,应该便无问题,最近草原上运来的矿石越来越多,原有冶炼工坊处理能力已经饱和,塞外堆积了大量的矿石,属下以为,可以再多建两个冶炼工坊。”
赵无忌嗯了一声,说道:“便按你的意思办罢,再有一段时间,本官便会进京,到时这里这大事小情,宁人,本官可就拜托你了。”
“请大人放心,顾炎武必全力以赴,完成大人交代的任务。”
“对了,宋先生最近可有信件传来?蒸汽机的改进型,研究的如何了?”
宋应星与顾炎武情同师徒,他们二人之间书信来往最多,听了赵无忌的话,顾炎武摇了摇头,说道:“暂时还没有什么突破,宋先生也很着急。”
“蒸汽机虽然很重要,不过短期内,眼下的蒸汽机已经可以满足工坊的要求,让宋先生慢慢研究,不必着急。”
“大人,咱们这里产出的琉璃,清澈剔透,比南京所产琉璃品质还要高上一筹,十分畅销,属下以为,可以将琉璃工坊的生产规模扩大一倍,既能招募那些逃难的饥民,也能为大人募集兵马筹集银钱。”
“可。”
赵无忌随后又去了生产商品的琉璃、香水、肥皂等工坊等地,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加班加点生产的景象,显然是形势一片大好。
此时天色已晚,趁夜回到葭州显然不妥,好在赵无忌走后,他在县衙内的住所陈政和一直没动,于是赵无忌便索性前去神木县衙休息一晚。
赵无忌拖着疲惫的身躯进了县衙,陈政和此时还没回来,唤来一个下人一问,才知道陈政和是去田间监督检查土豆和红薯的种植情况去了,今天多半也是回不来了。
赵无忌摇了摇头,叹口气,暗忖自己这几个手下还都是勤勉之人,也给自己分担了不少压力。
赵无忌穿过县衙的前院,缓缓步入后院,未走几步,突然发现自己那间屋子隐隐约约,有光亮透出,一时不禁奇怪起来。
赵无忌走得近了,这才发现屋内燃着烛火,显然是有人在内,他轻轻推开房门,吱嘎一声响后,面前出现的是淑济那张温柔恬静的面孔:“相公,你回来了。”
赵无忌点了点头,随后关上房门,走了两步,便一下瘫在了椅子上,说道:“今天事情繁杂,一直忙到如今,可累死我了。”
淑济微笑着走了过来,站在他身后,轻轻帮他揉着肩膀,说道:“相公还未吃饭罢?妾身早已让厨子将饭菜温着,等待大人回来。”
赵无忌闭着眼睛,享受着淑济公主的按摩,叹了口气说道:“不吃了,太累,不想吃,对了,你为何来到这里?”
淑济在他身后柔柔地说道:“姐姐们说了,相公的性子,一旦忙起来,今日必然不得回葭州,怕你独自一人,身边没个体己的人照料,这才让我来了。”
赵无忌闭着眼睛,轻轻抓住淑济放在他肩膀上的手,触手滑腻,如若无骨,不禁心中一荡,便拽过淑济,便坐在他的腿上。
淑济脸色绯红,低下头去,却说道:“夫君,听说皇帝要调你入京?”
赵无忌嗯了一声,淑济又说道:“徐怡姐姐说了,我和苏泰身份敏感,若是陪你前去的话,只怕麻烦颇多。”
赵无忌沉默了一会,这才说道:“嗯,你俩一个是额哲汗之母,一个是林丹汗之女,身份是敏感了一些,进京的话,恐怕会有点麻烦。”
第三百二十一章临行会议()
淑济嗯了一声,头更低了,脸上红红的,轻轻将身子依偎进了赵无忌的怀中,赵无忌顺手抱住了她,贴着她的耳朵说道:“我们要个孩子罢,将来我外出征战之时,也好有个人,在身边陪你,让你不那么寂寞。”
淑济身子轻轻一震,把头埋进他的胸口,笑着说道:“好啊好啊。”
她转念一想,却又说道:“若是生了男孩,你会不会把额哲……”
赵无忌哑然失笑,轻轻揉了揉她的脑袋说道:“想什么呢?额哲是察哈尔部的大汗,这一点不会变的,你这小脑袋瓜,整天胡思乱想,你以为你相公是曹操那样的坏人吗?”
淑济嗯了一声,没有说话,赵无忌微一用力,将淑济抱了起来,向榻上走去,顺势吹熄了蜡烛……
次日上午,赵无忌召集手下众人,在张堡的会议厅内议事,赵无忌在葭州的核心之地便是神木县,而军工火器工坊等俱建设在张堡,对赵无忌而言,张堡又是神木县的核心之地。
能坐在这里的,都是赵无忌的心腹之人,今日,夏允彝,顾炎武,陈子龙,陈国宝,慕容先,商敬石等人皆都是正襟危坐,聚在一起,等待赵无忌开口。
看着在座的众人,赵无忌也不禁感慨万千,这两年来的点点滴滴一时涌上心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处说起。
赵无忌环顾众人,徐徐说道:“皇上有意调本官进京,应是有意重用于我,旨意不日便下,本官心忖,临行之事,总要把这里事情一一安排妥当才好。”
赵无忌要进京的传闻,在座诸人也已听到风声,此刻听到他亲口证实,倒也不是感觉特别惊讶。
“不知大人此番进京,接任者是何人?”问这话的是喻文州。
“本官已上奏皇上,推举吴炳吴大人接替葭州知州一职,本官已和吴大人谈妥,一切事务,照旧进行,吴大人不会干涉。”
“本官走后,民事不决问夏先生,兵事以陈国宝为首,慕容先为辅,本官也已上奏皇上,请授陈国宝葭州守备一职,总揽葭州兵马,工坊之事,顾炎武一言而决。”
任命陈国宝为葭州守备,是赵无忌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李定国年龄尚浅,商敬石、韩勇都是武力强悍之人,然而谋略方面有所欠缺,韩林头脑聪明,但是尚缺一些磨炼,杨延虎驻扎塞外,震慑蒙古,无人可以替代,这样一来,余下的人选,也就是陈国宝和慕容先二人了。
慕容先文韬武略无一不精,陈国宝武力更强一些,然而若是论起忠诚度,还是陈国宝更高一些,交给他的话,赵无忌是比较放心的。
崇祯皇帝好不容易调虎离山,把自己自西北调走,断然不会轻易再放自己回来,想来在今后很久的一段时间里,自己都不会再回此地任职了,正因如此,留守此地的大将人选才需格外慎重,既要能掌控局面,若是有了战事,也要能独当一面,想来想去,留下陈国宝,慕容先二将,乃是稳妥之计。
夏允彝、陈国宝、慕容先、顾炎武四人齐齐站起,拱手说道:“属下必不负大人所托。”
赵无忌看着他们,坚定地点了点头,又说道:“如今流贼势大,劫掠四方,肆虐西北,以至大量百姓家园毁于战火之中,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如今葭州之地难民数量又有逐渐抬头之势,本官打算在已有四千兵马的基础上,将士卒数量扩大一倍,再募兵四千,募兵、练兵之事,便由慕容先具体实施。”
“如此一来,即可消减难民数量,也可增强我葭州的军事力量,乃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至于士卒的武器装备,顾炎武、慕容先你二人商量着办。”慕容先、顾炎武连忙应承下来。
“粮食乃是民生之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今春耕已经结束,土豆、红薯都得到了大量种植,葭州百姓今年是否能丰衣足食,便在秋收一举,农业之事,一定要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范仲平那里也就罢了,葭州,府谷,神木三地的农耕一定要狠抓不懈,争取今年全部丰收,万万不可有所闪失。”
陈政和、陈子龙二人也皆都答应下来。
“粮食充足,则府县安稳,百姓就乱不起来,只可惜西北连年大旱,且又土地贫瘠,便是有了水利灌溉和高产粮食,产出也只是能够保证基本温饱,与江南那边的鱼米之乡,却是无法相比,这西北的难民,暂且也只能先顾一头,葭州之外的百姓,本官实在是有心无力了。”
陈子龙说道:“大人悲天悯人,拳拳之心,我等俱已知晓,天灾非人力所能左右,偌大西北之地,岂是大人一力而能解决,大人不必自责。”
赵无忌叹了一口气,心想后世的后金当真是好运气,灭亡了明朝之后,小冰河期没多久也结束了,困扰大明多年的西北旱灾,居然就这样轻易解决,想想后金也真算是运气逆天。
陈政和这时恍然大悟般说道:“大人再募兵马,想来是要为剿匪做准备?”
赵无忌摇了摇头,心想自己手下大部分都是步兵,这些流贼来去如风,哪里追赶得上?也就曹文诏这样的纯骑兵部队能做到这一点。
“流贼本官以前便说过,非是兵事问题,乃是政治问题,农业问题,只要缺乏粮食的局面不改变,流贼就永远灭绝不了,如今西北,少数富户,官员富得流油,贪得无厌,搜刮百姓,家中粮食宁可放着发霉也不肯拿出来赈济,而大部分百姓都是吃不饱甚至是没有粮食吃,两极分化之下,必然导致尖锐的矛盾,产生种种问题。”
“葭州之外的地方,本官管不到,也就罢了,只是此地日益繁华之下,必然会招来贼人觊觎,诸君与本官一起,辛辛苦苦建设葭州,可不是为了让他们来打家劫舍,抢夺胜利果实的,喻文州。”
“属下在。”
“本官会想方设法,运作你官升一级至锦衣卫千户,到时你利用锦衣卫的资源,于周边府县广布人手,搜集情报,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及时报与夏先生,流贼来去如风,防不胜防,定要早做提防。”
“属下领命,请大人放心。”
第三百二十二章组建参谋部()
“此外,本官打算建立一个参谋部,负责参议兵事,为主帅出谋划策,提供可行的作战策略和建议。”
陈国宝讶然问道:“大人,何谓参谋部?属下从前从未听说这个称谓。”
赵无忌说道:“参谋部,顾名思义乃是为主帅参谋兵事之部门,既要有熟稔兵事的人才在内,也需有善于统筹粮草后勤之人才,更需擅于搜集情报之人才、熟悉山川地理,天气水文之人才,精通算学计算之人才……,最终,参谋部根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做出分析,统筹后勤,向主帅提供最优的作战策略之所在。”
“作战,其实最终打的都是后勤,再精锐的士卒,若是粮草跟不上,武器弹药跟不上,在不利于己方的地形和气候下作战,不了解敌军的虚实,也逃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