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才郭嘉之三国重生-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撸淦跽咧蟆N裟瓿啾冢夂钅昙蜕杏祝中南当J鼗抵鹑沃卮螅谕饨杂凶瑁灾抡秸骄ぞぃ桃馇笪取K苑接小谑虏痪鑫收耪眩馐虏痪鑫手荑ぁ怠4宋耸薄6缃翊蟮幸淹耍夂钚闹鞘侄谓砸咽炝罚鞯谋ψ侨涨魑裙獭4耸贝丝蹋夂罟闶┤收诿阒蜗拢诵淖世家炎愎唬】伤晌┒廊鄙俚氖鞘裁矗俊

    “军功!”步骘脱口而出,随即面色苍白如纸。

    “不错,就是军功。”周瑜点头为意,深思半响,蹙起眉头道,“别忘了,江东的基业都是靠军马一寸一土打来的。孙家三氏,皆是武勇盖世之辈。吴侯有胆气,少的只是运气。赤壁后他兴兵征讨合肥,可惜被张辽所阻。张辽此人乃大将之才,又有曹操雄厚实力为靠山,难以攻克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吴侯如此心高气傲之人,怎能忍受自己在战场之上一败涂地?为君者,统御四海,恩泽万方。何为君威,何为王者气仪?我想,你比我懂……”

    “所以,大都督你在月前才反复上书不绶三军主帅征讨江夏之职?”步骘声音渐趋沙哑,鼻翼上已多有细汗。

    “此番,我可为将,不可为帅。”周瑜抿嘴轻语,眸目深邃如渊,叹息道,“攻伐江夏,势在必行。如今有曹操为盟静观楼台,则我后方无患。如此大好局面,拿下江夏、江陵诸郡可谓天赐良机。虽襄阳有诸葛亮坐镇,江夏也有关羽为持,但是我们胜利的赢面还是很大的。吴侯聪慧过人,如此绝妙之机,立不朽英名之时,却……瑜不才,深思不出其间缘由。内心更是忐忑不安。”

    步骘愈闻愈是心惊,有些艰难地吞了吞口水,劝慰道:“大都督过虑了,如今宇内未靖,天下未平,吴侯仍需仰赖大都督神能。君上者,天之选。岂不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乘至尊,怎可轻试波涛?”

    周瑜欲言又止,深深地看了步骘一眼,苦笑道:“但愿如此。不过大战未起,瑜仍需上书陈述各中利害,有劳子山带到了。”

    步骘面色一紧,作揖道:“大都督为国为民,不惜金身辛劳,鏖战沙河,洒血故土。吴侯看在眼里,想必自有分晓。”

    周瑜浅浅一笑,又负手踱了几步,皱眉问道:“无极宫宫主曲念薇最近可有何动静?”

    步骘闻见此人,面色瞬间大变,扁嘴恶言道:“曲念薇此等妖女,也不知吴侯为何亲睐有加。每过旬月,必上清瑶池会晤长谈。我等清正之臣但见这妖女便是掩面而视,烦不胜烦。大臣多有劝谏,只是吴侯不听,为之奈何?”

    周瑜有些担忧地皱了皱眉头,涩声道:“过往无极宫宫主于吴侯有相救之恩,此人仪态魅佳,言语周到。吴侯对她有好感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我观此等女子心术不正,有祸国殃民之兆。吴侯绝非贪恋美色之徒,你等近侍臣子还要多加留意才是。”

    “大都督所言甚善。”步骘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似是想起重要之事,面色紧张道,“陆逊陆伯言自大都督病愈,则投军而来。如今监察司司长一职高悬而空,吴侯有意让琅邪莒人徐盛接之,大都督以为如何?”

    “哦?徐盛徐文向吗?”周瑜凝眉深索,想了想,低声道,“此人以勇气见闻,杀伐果断,颇有气魄。当日授兵五百人,守柴桑长,拒黄祖,力斩之,后复讨临城南阿山贼有功,徙中郎将。虽不熟识,名声倒是不赖。徐盛历经战火,胆识非凡,吴侯以要职任之,以某之见,并无不妥。”

    步骘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喟然道:“无极宫妖女势力愈大,在朝中多培植亲信。但凡机要之任职者,多以宫下女徒嫁予。监察司监察百官,收集情报,刺探敌情,又兼清查奸细贪官污吏,责任重大,实乃江东之腕要。徐盛刚血气盛,万不可陷在了无极宫妖女的温柔之乡啊……”

    周瑜沉默良久,拍了拍步骘的肩膀,微笑道:“未曾发生的事情就不要担心了,等我下次见了吴侯,和他好好谈次吧。”

    步骘感受着从肩上传来的亲切气息,不由大感心安,惆怅叹道:“大都督乃江东柱石,一言一行,皆可安抚人心。我真想不到若是没了你的江东,该如何是好啊……”

    周瑜轻笑不语,望着碧蓝青天,想起大哥孙策的音容笑貌,喃喃轻声道:“侠肝碧血,一怀诚烈;醉酒抛杯,缘错人间……兄长,愿你英灵不灭,卫我江东。”

    ……

    ……

    (江东的故事,让人热血,让人流泪,我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第四章 周瑜进兵()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立夏,江东之主孙权于江东建邺,筑八鼎拜将坛,大会文武百官。

    权邀周瑜登坛,拜为大都督、右护军镇国大将军,赐白旄黄钺、印绶兵符,并以令肃宝剑印绶,令掌六郡八十一州兼南楚诸路军马,水陆兵马相合共计二十余万。

    周瑜于赤壁卫国成圣,军威无双,众小官员无不叹服。礼毕,权亲执周瑜之手,并肩而立,享万民暨诸军朝拜,慨曰:“此值,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皆长,三军齐命。阃以内,孤主之;阃以外,大都督制之。”

    周瑜感其真烈,跪谢,乃立军令状,泣曰:“虽肝脑涂地,不负君上。”

    是以,荆州风云再起。

    宇内瞩目。

    后人有诗铭曰:“慷慨知音律,力欲展吴邦。擎天白玉柱,立夏展宏图。三分夸俊杰,二龙决雌雄。但闻紫金粱,四海识周郎!”

    ——《吴史·大都督列传》

    建安十八年,五月二十日子时,风起龙卷,海波汹涌。

    庐江彭蠡湖,但见旌旗招摇,战船如云;千万甲士,披甲而侍。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中军巨型战舰,黄漆为衣,钢皮铁骨,镌着“周”字的蓝底黑字大旗迎风怒展,百尺来高的金色龙头物如上古魔兽般静静矗立船首,船板厚实,卫兵林立。火把冲天,星星点点,将战舰渲染得恍如九天月宫。

    江东大都督周瑜按剑立于船首,遥望隔江,目光深沉。

    他沉默良久,举头望向如墨夜空——斑驳月光,如梦似幻,照耀江水;回首眼眸所抵,千百战船奔腾于江,似万道金蛇,翻波戏浪。

    “大都督所思为何?”周瑜身后,一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垂首微笑,他的双手俱都隐藏在厚重的狐毛皮具里,看着竟像十分畏寒。

    “大战在即,三军气势如虹。此番盛景,吾乃凡人一介,不免升起豪情壮志。”周瑜眺望江水,龙鳞白银战甲寸寸略动,在淡淡月光下,熠熠生辉,闪耀燸光。

    “大都督总领江东水陆兵马,带甲数十万,遥遥一指,众将无所不应;号令一下,无人不敢向前。如此威势,动辄山河崩裂,伏尸百万。豪情顿生,亦是常情。”文士向着周瑜缓缓靠了近来,江风寒冷,竟令他浑身颤抖。

    “立先生可是苛责本都督兵权过重?”周瑜眉头轻轻一挑,嘴角却挂起了一丝极难察觉深意的笑容。

    “大都督言笑了,在下不敢。”这名叫立先生的文士嘴上虽说着不敢,可神情之间哪有半点惶恐之色。他微笑着呵出一口热气,随意道,“此处风寒,大都督若有兴致,可愿与某手谈一局?”

    “如此甚好,瑜夜深难寐。还望立先生手下留情。”周瑜点头而笑,两人随即并肩步入船舱。

    进了船舱内室,分主客而坐。炭火早已生起,侍人埋头煮茶,不至片刻,茶烟袅袅而起。

    “立先生乃光柱寺客卿,知识渊博,聪颖绝伦,佛学造诣颇深,更难得淡泊名利,性情耿直,实属不易。”周瑜拱手为礼,执黑棋先行。落子无声,布局森严。

    “大都督谬赞。在下乃山林闲人,无所事事,乱世混口饭吃而已。”立先生终于从狐毛皮具里伸出一只如白葱般纤秀的手指,捻起白棋悉心应对。

    两人各自沉默。

    须臾后,立先生莫名一笑,目光闪烁:“大都督今番用棋,剽悍猛勇,气势磅礴。三间低夹,飞下跨断,似利剑,长驱直入。虽暗藏杀机,却刚柔不够相济。想来心中,必有芥蒂之事。”

    “哦?”周瑜不怒反笑,将手中茶盏搁置,眉毛渐渐舒展,“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不敢。”立先生极为随意地伸了一个懒腰,将手指在狐毛皮具里藏得更深了,“方丈命我随大都督出征,无任何言语交付。在下思忖良久,想来方丈念我心直口快,若有用时,必能叙他人不敢言之言,述他人不想语之语。”

    “立先生但请直言。”周瑜缓缓坐直了身体,望向对面之人的眼眸中似多了一层敬色。

    “大都督天资超逸,悠然尘外;自幼勤于修文习武,虽视功名权势如敝屣,却在乱世之中少年成名。如今大都督军功彪炳,四海闻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若说以大都督之现状,不难推敲,心结只在吴侯。”立先生慵懒地垂下了脑袋,昏黄油灯下看不出他脸上有什么表情。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道:“大都督受命于吴侯征讨襄阳诸郡,若败,威名有损;若胜……则必死无疑。”

    “叮!”

    有茶盏掉落于地。

    周瑜茫然地望着地上溅出的茶水,想不到以自己的定力,居然会闻言而乱。

    他沉默地望着眼前面无表情的文士,两人目光碰撞,谁都没有闪避开。

    “钟鸣鼎食,金阶玉堂,本是过眼云烟。大都督落拓无羁、超逸脱俗,何必自掘坟墓?”立先生愁苦地叹了一口长气,似是无限悲伤,“以大都督之智,本无在下今日多嘴之言。只是以古为镜,多少功高震主者,下场凄凉。大都督不为自己考虑,也需为帐下将士谋出路才是。”

    周瑜神情恍惚,思起随自己征战沙场多年的亲爱部署,若有一日,吴侯欲平靖宇内,肃清窦疑,自己一系一派的将领,都将血溅五步,人头不保。

    掌权者对军队的清理向来都是狠辣残酷,决无半点情面。

    内室里阒无人声。

    立先生见周瑜神情不定,当下轻笑道:“在下胡言乱语,大都督不必介怀。”

    周瑜心思何等细腻,自觉失态,顺应道:“本是你我二人闲来无事的碎语,立先生不必多虑。”

    立先生欣慰一笑,看着棋局自己全面落于下风,意兴阑珊道:“今日状态不好,输给大都督也不丢人。只是在下听闻吴侯欲称帝,不知大都督可曾知晓?”

    周瑜慢吞吞地收拾棋子,会心一笑:“帝业未成,何来称帝一说?汉室尤在,吴侯又岂是不明大义之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想必吴侯定然明白的。”

    “明白是一回事,可做不做又是一回事。”立先生目光灼灼,望着灯具里渐渐枯竭的油灯,低声道,“佛家有言,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得禅否?吴侯正当壮志之年,得大都督这等天赐神帅,兼无数江东子民拥戴,霸业扶摇直上九万里,若无夺取天下之心,天下谁人能信?”

    “即使吴侯有问鼎天下之志,但说称帝,也不当此时。”周瑜看似不经意地抿茶而笑,握杯的手指却渐渐用力。

    “兵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可人心岂受诸般限制?依某之见,吴侯奢盼九龙宝座,却只为一女子。”立先生懒洋洋地闭上眼睑,叹气道,“大都督实属不易,运筹帷幄、统兵作战已是殚精竭虑,却仍需防君上猜忌;君上两侍,谄媚小人,不绝于耳。加之曲念薇这等足以误国殃民的妖媚女子,内忧外患,令人心酸。”

    周瑜强忍心神,脑海中闪过诸多刻骨记忆——大哥孙策临终前的叮嘱、无数死去亲朋故友的音容笑貌、血海尸山中袍泽不断消逝的人影,吴侯孙权年幼时无助不知所措的眼神……

    “立先生不必多言,我选择,相信吴侯。”良久,周瑜缓缓睁开双目,眼光坚定,“本都督累了,立先生请自便吧。”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立先生起身告辞,走出房门那一刻,他静静道,“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大都督请珍重。”

    望着立先生羸弱的背影渐行渐远,周瑜幽幽地叹了一口长气。

    他负手推开窗门,举目望月,声音竟已沙哑:“皇天后土,永鉴我心。”

    ※※※※※※※※

    建安十八年,五月二十八日,江东大都督周瑜亲率东吴大军,与刘军对决于江夏。

    首战,东吴即胜。占着水军强势,战船优越,灭刘军战船百艘,杀敌千余。登豹澥、鲁湖港口,大军不作修整,直冲江夏主城而来。

    却说江夏守将乃刘军老将黄忠黄汉升,此人武艺高强,老当益壮,每尝必先登陷阵,勇毅冠绝三军。

    东吴兴兵来犯,早有细作前来相报。

    黄忠勇猛过人,却并非鲁莽武夫。

    初战失利,黄忠点将升帐,问诸将曰:“东吴势大,又有周瑜统兵。各位有何退敌良策?”

    话毕,一身材高大、黑面虬髯的关西大汉越众而出,抱拳道:“老将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东吴贼子,冒然违背同盟之谊,我等皆忠勇之辈,与其厮杀便是。某周仓愿为先锋!”

    随后,众将多有附和。

    黄忠遍览在堂诸人,竟无一人可参议。心下黯然,忙命斥候快马通报襄阳诸葛,独自思忖战事。

    五月二十九日,黄忠亲率八千弓弩手伏于江边,见东吴战船傍岸,乱箭俱发。黄忠射术精湛,虽年近七旬,仍能两臂开弓,箭矢一出,堪称百发百中。其治兵有道,帐下弓弩兵皆是一等一的好手。

    东吴士兵甫一登岸,便遭雷霆一击。须臾之间,即伤亡惨重。

    周瑜当机立断,下命鸣金收兵。

    翌日,瑜令诸军不可轻动,只伏少许精壮士兵于船中来往诱敌;一连二日,船数十次傍岸。刘军只顾放箭,箭已放尽。周瑜盖世神将,怎能放过这等良机。令旗所到,数十轻便战船长风破浪,顺风齐射。后方战舰跟上,万箭怒射,迎头痛击,岸上刘兵死伤无数。

    周瑜见事成,命太史慈率三千死士先锋开路,登岸杀敌,随后中军兵分两路,陆逊、甘宁各领精兵包抄刘军,致黄忠大败。

    黄忠不敢恋战,弃了营寨,连夜奔回江夏主城坚守不出。

    周仓乱军中捡回一条性命,身中数刀,好在皆不致命。

    黄忠亲见东吴兵强,方知周瑜之能,诚非浪得虚名。

    正摇头哀叹之际,斥候堂下急声禀报:“老将军,幸不辱命,得诸葛军师锦囊妙计!”

    ………………………………………………………………………

    好久没写了,手生的很,咳咳,打出来的都是血啊

第五章 念莄瑶() 
平湖有月,却露蔼然。

    如丝如波的雾气盘龙般潆绕在浩淼的平湖之上,不时闻见鸟鸣哀哀,更显寂静空阔。

    湖边泥泞小路,一身墨绿色武将宽大袖袍的关羽跨着赤兔战马,徐徐而行,旁边白袍小将容貌秀气青春,只是身型难免有失气派,与虎父相比,实属小雏一枚。

    “等下见了诸葛军师,莫要失了礼节。”关羽蚕眉一挑,面色虽然平静却难掩焦虑之色。

    “谨遵父亲大人教诲。”关平神色拘谨地点了点头,不过年轻人特有的活力还是让他的脸庞因为激动而产生了片片红潮。

    “恩,走吧。”关羽闷声前行,那极其伟岸的身影犹如暮色下的山石,生冷而坚硬。

    “父亲……您可有心事?”关平小心翼翼的说着话,生怕自己的言语冒犯了在他心中如神祗一般的关羽。

    “平儿,荆州此番大变,不知我们能否度过此劫……”关羽神色戚戚地喃喃自语,抬头仰望着苍穹,那刚毅的面庞笼罩在一片阴郁之中。

    “父亲……”关平并排矗立在侧,他很少见到父亲关羽会流露出这么意志消沉的时刻,不免呐呐不解道,“父亲您是盖世神将,武艺绝伦,无人可挡;诸葛军师天人之资,算无遗策,韬略无双,有你二人镇守荆州,实可谓铜墙铁壁,金城汤池,当世几乎无可匹敌之手呀?”

    关羽闻言一晒,并不接过话头,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年轻的儿子,语音低沉道:“平儿可知水镜先生?”

    “这等名士,自是知晓的。”关平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挠头道,“我还知道当年大伯落难路经水镜庄,这位隐世的水镜先生还向大伯举荐过两位奇才,言道‘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如今大伯有了诸葛和庞统军师,事业一飞冲天,扶摇直上九万里。这等传奇的美谈,也已经广传天下哩。”

    “你说的不错。”关羽的眼眸里似是露出些追忆的神彩,想起昔年之事,不免叹气道,“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年我们不仅得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的金玉赠言,还得到了仙桃居士黄承彦的占算……他说‘鬼火二神,天骄天选;乃万仞之无敌,乱世之绝诡!’”

    “那……鬼火二神,指的是何人?”关平下意识地闻言一紧。

    “仙桃居士黄承彦乃诸葛军师的老丈人,此人是隐世之高人,天文地理、水利建筑、军事韬略、占扑推理,可谓无所不精。他的话,我们自然是奉为圭臬。于是当年我们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遍访各地,却终不寻得此两人。于是我们把原因归结为他二人名声不显,或是都是当世隐士,不愿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不曾想,却是大错特错!”关羽的神情忽然变得肃然,手指遥指着天空,叹息道,“直到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后,我们才渐渐明白……乃至确定!所谓鬼火二神,乃是曹操麾下之王佐——鬼才郭嘉;孙权麾下之神帅——火神周瑜。此二人,无论才智、学识、气度抑或眼光,都不在龙凤二位军师之下!鬼火二神,天骄天选;乃万仞之无敌,乱世之绝诡……若真如仙桃居士黄承彦所说,改变乱世气运的关键,不是龙凤二位军师,而恰恰是他们这两位!”

    关平哪听说过这等天大秘辛,面目霎时发白,犹自不甘心道:“那……那不过是江湖术士胡言乱语罢了……父亲切不可当真呀!”

    “我也希望是这样……可观郭周两人所作所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两人同样名声赫赫,同样惊采绝艳,同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没有鬼才郭嘉,曹操已死;没有火神周瑜,孙权已灭。当然没有他们二人,也没有如今的我们!但是,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他们才是改变乱世气运的关键!乱世之天骄,逆境之天选!”

    “父亲……”关平艰难地吞了吞口水,此时他的后背已经被冷汗丝透了。

    “平儿,我们……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刻了!”关羽那犀利如剑的丹凤眼中射出一道寒光,他轻轻地捋着颔下的青须,远眺身后群山,轻叹道,“决战!我们无可避免……”

    良久。

    “走吧,我们去见军师。”

    关羽甩鬃而行,那曾经雄烈如狮虎的背影,已被西风打乱,岁月涂抹,只剩悲凉落寞。

    ……

    ……

    “平湖月下一曲弹,

    美酒杯杯寄心伤。

    日月轮复春秋换,

    墨染锦书绘一卷。

    浮生一梦览河山。

    落雪湮没寸白裳,

    马蹄声声碎彷徨。

    隆中一对不相忘,

    青梅煮酒酌一觞。

    一战生死又何枉,

    为报君恩舍天荒。

    棋如事演天骄,

    只念英才天眷。

    知音一去不返……”

    渐至湖圆,关羽驻足而立。

    耳边的清风摩挲着他,那悠扬清淡的琴声宛如九天之下悬挂而下的泉水,从泉眼处喷薄而出,又在扫尾处细腻而收。

    此时此刻,关羽感受到的是一种静谧。

    远离战场的安静。

    月色下,湖中的小船散发着昏暗的黄色灯光,那轻颤的船身荡漾出一轮又一轮的涟漪;琴声空明,山湖沉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透露着一种信仰的力量——即使是身背重罪的罪人,来到此地,怕也是会沐浴更衣,虔诚而拜吧。

    “军师,末将关羽深夜造访,还望见谅。”

    关羽静静等待一曲琴音结束,却不料一曲接一曲,仿佛没完没了的样子。饶是再敬重诸葛亮,此时军国大事,也顾不了许多了。无奈之下,关羽只好不礼貌地“插话”了。

    “军师?”关羽见琴声戛然而止。本有些歉意,却不料湖中的小船反而没了任何声响。

    “诸葛军师!末将关羽有要事求见!”关羽为人心高气傲,虽养气了几年,可此时诸葛亮不闻不问,也不说话,对待他就像对待空气一样,这让他这个堂堂“华夏武圣”,如何不勃然大怒?

    关羽的脸已经红得像个小苹果,哦不,是加长加宽版的巨无霸大苹果。可河对岸的那艘小船就像给索马里海盗血洗了一样,一点声响都没有。

    这让关羽好抓鸡啊有木有?

    “诸葛亮!!!”关羽终于忍不住地发出了一声深藏恶与毒的怒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