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红之日-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嘎川崎!你没看到那是什么炮吗?死我一个对战局有影响吗?你死了不会有人伤心吗!”这个叫高木的男人反驳道。
“行了!别吵了!我们三个都能活着回去!”东史郎摸着昏沉的脑袋,坚定的说着。
刚刚听到溃兵的报告,负责城防的大野联队长二话不说,带着身边所有能动弹的人迎着他们几个溃兵就往缺口方向反冲击。很快,他们与膏药旗一起消失在东史郎的视野里,在硝烟中变得模糊不清。
很快,多处骨折要被送到后方的东史郎就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大野联队长讨死,但是突破口封上了。虽然这只是暂时的,人民军调集了5门大口径列车炮,每一门都可以将城墙轰成齑粉。东史郎也没有力气去评论这些,刚开始还不知道疼,现在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高木把一封信塞到他怀里,东被送到后方,一定能寄信,这封家书就是报平安。说是这么说,东史郎知道,这就是一封遗书,因为高木不仅给了他信纸,而且还给了照片和钱。川崎也跟着把家书给他,东史郎不禁唏嘘,虽然嘴上都很硬,但动作都还是很老实的。
“放心”东史郎用仅能动作的右手把信件揣进怀里,吐出两个字。
刚刚说完,护士已经过来接手,招呼士兵把他抬到卡车上,这辆车脑袋圆圆的,一看就是中国人生产的卡车,只见护士在外面蒙上红十字标志,卡车绝尘而去。
中国卡车驾驶座在左边,日本在右边,不过现在的日本人已经顾不上了,抓着什么用什么,就像人民军轻装师弄到什么炮用什么炮一样。
1935年7月,徐州。
菱刈隆不顾前线的战事,急匆匆的跑到徐州,面见杉山元。
当他打开门的那一瞬间,杉山元震惊了,不过短短的一个月,菱刈隆似乎老了二十岁,虽然乡音无改,但却是鸠形鹄面,已经憔悴的不成样子了。
“司令官阁下,我恳求您,务必下令撤退,归德根本不可能守住。”菱刈隆用沙哑的嗓音,低声说道。
杉山元看着他两鬓的白发,干枯的面容,一身征尘,两脚烂泥,不由起了怜悯之心。“战局到底有多糟糕?”
菱刈隆的眼睛突然放了光,上司这句话明显是给他申诉的机会。他咳嗽两声,放开嗓门说道:“那个该死的寺内寿一,把重炮旅团都葬送在郑州,现在支那人的重炮是我们的两倍,原本不起眼的迫击炮现在可以肆无忌惮的开火,我们只能隐藏起来,偷袭敌人,即使拿到部分制空权,作战依然艰难。”
“这样吧,我跟航空队联系,先想办法炸掉他们的巨炮,然后再利用他们装甲部队无法行动的机会组织一次反击!在此之前,请你务必再坚持一个月!”
“这不可能!再过一个星期,116师团就该打光了,根本不可能支撑一个月!”
杉山元的眼睛里凶光毕露,狠道:“既然这样,那你坚持三天即可。三天后,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
菱刈隆心里有点忐忑,徐州方向有多少兵力他是知道的,而且国内那十个补充师团什么战斗力他也是知道的,三天战局就能有改观,无论怎么看都不太可能。但上司这么说了,就一定有他的道理,他也不再多问,只是怀着殷切的心情敬了一个礼。
杉山元抹着自己的八字胡,把那张报纸放到桌面上,中国人到苏联谈判,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在讨论怎么对付日本人,要在以前,大日本帝国根本不在乎,不过现在嘛关东军精锐被大量抽调到中国战场支撑局面,对苏联人是要多睁一只眼睛的。
“阁下,东乡大尉到了。”卫兵传道。
杉山元热情的赶上去握手,让这个大尉军衔的男人受宠若惊。来人光头,没有胡子,脸上干干净净,倒是鼻子上有一道明显的痕迹,显然是经常戴口罩的缘故。
“石井大尉,哦不,应该已经是少佐了吧。”杉山元在关东军见过这个人,没错,他是一位戴口罩的医生。
“司令官阁下,我真的没想到您会亲自见我。”
“你的企划我已经看过了!但是我有点不放心,二十多万支那军队,真的可以一夜之间束手就擒吗?”
“司令官阁下!”石井少佐用咬牙切齿的肯定语气回答,“我敢保证!我的虎烈拉无药可治,而且豫东缺水,只要我们在水源地投入这种武器,支那人一定会迅速发病而失去战斗力!另外,为了防止支那人垂死一击,在正面战线上布撒‘黄一号’,这样就能让支那人不战而溃!”
杉山元点点头,只是心中还有一丝顾虑:“如果支那人发现并且报复怎么办?”
“阁下放心,我的人都是专业人员,他们会知道怎么做的天衣无缝。”
“好!我让樱木涉少佐的挺进队与你合作,这件事一定要做得天衣无缝!”杉山元得意抚了抚自己的胡子,“黄一号”运到还需要三天时间,刚好合适。他送走石井四郎,又拿起那份报纸,看着中国代表团访苏的新闻。
李德胜笑容可掬,热情的与李维诺夫拥抱,脸贴着脸,一起对着镜头微笑,简直跟情侣似的,这当然了,人家都是共产主义者嘛。
不过这张照片可是难坏了苏联人,李德胜脸比较圆,而李维诺夫脸比较细长,属于马脸,这就显得中国脸大,苏联脸小,这要发表在苏联报纸上,真理报一干编辑人等下半辈子就要在西伯利亚挖煤了。
那年月也没有扭曲时空的ps技术,但修照片的大神还是有的!苏联人愣是想办法把李维诺夫给修高修胖了,还把李德胜的脸给修黑了,黑色显瘦嘛。这种无礼的行为让陈世俊义愤填膺,几乎当场要找苏联人交涉,不过李德胜按住了他,弱小的愤怒毫无意义,也不会有人在乎。
为了摸清情况,李德胜找来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党员,询问情况。这所大学还是为纪念孙中山设立的,傅钟、李卓然、曾中生等人都在里面学习过,说是要无私的帮助中国同志。
从眼前这位名叫罗章龙的同志嘴里,李德胜听到了不一样的真相
斯大林见了一面之后,根本没有再理会他们,仿佛中国代表团根本没有来过苏联一样。罗章龙告诉代表团,这是斯大林常用的手段,就是要冷落对方,施加压力。同时,他还告诉李德胜,这一次主要和他接洽的不是别人,正是斯大林跟前的红人——赫鲁晓夫。
他很红,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很聪明,而是因为他很忠诚,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罗章龙悄悄拿出了一份赫鲁晓夫的资料。
1929年赫鲁晓夫进入斯大林工业学院继续接受教育,在这个地方,他没有拿到文凭,但是却飞黄腾达。要说没有拿到文凭却飞黄腾达的其实也不少,比如说比尔盖茨,不过赫鲁晓夫的方式却和旁人不大一样,他靠的不是溜须拍马,而是——出卖。
当时工业学院正充满反斯大林的“右派分子”,赫鲁晓夫积极响应学校党委攻击那些右派分子,并协助真理报指控和告发他们,同时,他还认识了斯大林的老婆。很快赫鲁晓夫赢得了政治上的成功,他被委派主持修造莫斯科地铁,面对满目英文,一个字看不懂的图纸,赫鲁晓夫就一个命令——24小时施工,用革命精神战胜生理极限。这道“革命”的命令很快有了效果,地铁隧道大规模塌方,工程进度延误,赫鲁晓夫又亲临第一线抢险,终于用自己近乎疯狂的革命精神打动了斯大林,那一年他获得列宁勋章。
顺便说一句,话说列宁勋章是鲜血染红的,赫鲁晓夫证明了这一点。
1934年,斯大林发动大清洗,虽然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但据说是因为苏联正在研发的秘密坦克资料泄密,证据就是斯大林在报纸上看到德国出口了一批明显苏制特征,带有倾斜装甲的坦克给意大利。赫鲁晓夫再次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在他工作过的地方,在莫斯科市委和省委党组织的38名高级官员中,只有3人得以幸免。在莫斯科地区的其他城市与地区的总共146名党委书记中,有136人“被镇压”。
这还没完,根据斯大林的命令,莫斯科潜藏着3。5万名敌特分子。等等,斯大林怎么知道有3。5万人呢?关于这个问题这是马克思托梦告诉他的。等等,好像马克思不会俄语吧?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反正领袖知道有3。5万人,其中有5000人要枪决。
赫鲁晓夫抓耳挠腮,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他已经竭尽全力,查出了3300多名“前富农分子”,这些人都隐藏的很好,kgb可是花了好大一番功夫,翻了无数的族谱才给抓出来的。
但是!
不够!
赫鲁晓夫伸出两个手指头,对秘书说道:“才抓了3300人,还差2700人!你告诉我,怎么才能把人抓满!啊!”
秘书脊背发凉,一个字都不敢吐,这种时候万一说错话,赫鲁晓夫非把他也给抓去“凑数”不可。“中国代表团的同志想见您。”
“你提这个干什么,他们能凑够2700人吗?”赫鲁晓夫怒道。
秘书战战兢兢:“是这样的,斯大林同志要求您摸清他们的底牌,而且我听说中国人对2700人的事情很有经验,比如那个叫蒋介石的就这么做过。”
赫鲁晓夫想了想,对哟,行,那就走吧。
按说苏联是主,中国是客,应该代表团去见他才对,但赫鲁晓夫不敢,因为那个地方已经被监视了,如果不是去那里而是在他的办公室接见,监视的人一定会说中国人秘密会见赫鲁晓夫,这可是十个脑袋不够砍的。
一开始,李德胜对赫鲁晓夫的印象是不错的,这种不错其实也包含着对斯大林的尊敬。赤色狂魔斯大林虽说人品不怎么样,但能力是顶尖的,所以一开始李德胜认为,能力出众的人跟前的红人一定也是能力出众的人,人言繁华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头发少,就赫鲁晓夫那个脑袋,一看就是聪明人。
可惜啊,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有多好,几番坦率交换意见之后,李德胜马上意识到,赫鲁晓夫纯粹就是一个傻瓜。如果说李德胜畏惧斯大林,却又深深的理解斯大林的话,对眼前这个光头胖子只有纯粹的鄙视了。他除了对斯大林无比“忠诚”,其他什么都不是。而这个“忠诚”也必须加上引号。
中国人的老祖宗说得好,大孝为忠!一个人连亲戚朋友爹妈同事都能出卖,他还有什么不能出卖的?显然,赫鲁晓夫就是这么一个人。当然,他这个时候嘴里对斯大林还是满满的崇拜,李德胜初来乍到,也不好说穿,心里也知道跟这个傻瓜啥也谈不下来,要是他能当家倒是能骗来不少东西,可惜啊,现在他除了整人屁事不顶。
李德胜打开话匣子,跟他侃大山,李在党内有第一现场的美誉,最拿手的就是搞实地调查,去过的地方很多,侃起大山来大家都爱听,逗得赫鲁晓夫大笑不止。这一笑,竟然就到了晚饭时间,赫鲁晓夫不淡定了,浪费了一个下午,什么底牌都没摸到,而且也没有抓人的头绪,这可就不好笑了!
李德胜看着赫鲁晓夫的秘书在耳边窃窃私语,仿佛明白了什么。
果然!赫鲁晓夫旁敲侧击的说问题,李德胜也旁敲侧击的回答。
赫鲁晓夫:“我们这里有很多潜藏的敌特分子,隐藏的很深。”
李德胜笑笑:“变节和敌特分子都是意志薄弱的人,理想坚定的党员是能经受任何考验的。”
“我听说,您在中国是最接近真相的人,你觉得,什么人最有可能是意志薄弱的人?”
“据我所知,工人和农民都对生活充满热情,只有小布尔乔维亚才会动摇,通常,不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最容易动摇。”
赫鲁晓夫恍然大悟!“亲爱的达瓦里氏,我看到你的革命精神了!非常感谢!”
李德胜微笑着握手,把他送出门外,潇洒的点上一支烟。
陈世俊不太明白。“刚才你最后那几句话为什么他那么高兴?”
“他在清洗反革命,抓不够人呢。那个,我给你翻译一下。”李德胜拿出一张纸。
赫:我抓不够人,怎么办?
李:你把软骨头抓起来就行了。
赫:我怎么知道谁是软骨头。
李:那些“专家”骨头最软了。
陈世俊恍然大悟,这对话黑得。当年国民政府拖欠李德胜工资,胡适等无良知识分子还欺负他,这梁子到今天算是挑了,不仅挑了,还挑国外去了!
赫鲁晓夫创意上脑,说干就干,果然,没多久就凑足了2700人,高兴得给代表团送来了鱼子酱。
秘书高兴的说道:“终于凑足了5000名反革命分子。但是好像数字有点问题。”
“什么问题?”
“3300人加上2700人,不是6000人吗?我们是不是弄错了?”
赫鲁晓夫大吃一惊,幸亏及时发现,要不然这个错误可是“革命态度”问题。“还真是6000人”
“那要不要把最后一千人放回去?”
“你逗我!”赫鲁晓夫怒道,“把他们放回去,承认伟大的斯大林同志犯了错误?向上报告,我们超额20%完成了任务!”
秘书不敢再说,把数字一改,又重新漂漂亮亮的抄了一份,这才送到上面去。
赫鲁晓夫饮下一杯红酒,看着李德胜递过来的意见书,心情无比畅快。寻求一个中苏都能接受的方案也符合苏联人的利益,李德胜提出的这个搁置蒙古问题先行建交的提议,既能满足斯大林赤化亚洲,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影响力的野心,又不至于在中国国内引起大的反弹,确实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至于劳动党尾大不掉,推行修正主义,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的问题反正和现在无关。
第260章 黄一号()
1935年8月,武汉实验机场。
国民党给中国做过不少好事,至少在修机场这一块还是可以的,虽然数量很少,但修出来的都是相当不错的货色,武汉机场就是其中一个。
名谦站在停机坪上,看着三架崭新的银鹰。他们分别是,来自601所杨总的s…9,来自611所成总的p…5,来自马尾海军工程处曾诒经的“鸿鹄”号。
曾饴经与海军关系非常密切,他一辈子服务于海军,而他这一辈子的出息也是拜海军所赐。当年民国海军继承满清的衣钵,有一艘名叫“飞鸿”号的巡洋舰,因为财政困难而不得不拍卖出售,当时的中国还是袁世凯当政,这位没有争议的骂名人物人品不怎么样,却有眼光,他用这笔钱作为公派留学生的学费,结果证明,这艘船卖得是非常的值当!这批留学生不仅全部成才,而且都是大才,巴玉藻、王助、王孝丰、曾诒经,每一个都是独当一面的猛人。除了巴玉藻不幸在国外被日本间谍刺杀之外,其余都汇集到这个小厂里。
一开始,孤陋寡闻的劳动党工作人员没有注意到这个地方,只是按照一般单位接收过来,给了他们普通技师的待遇,为巡洋舰建造水上飞机,给的发动机也都是别处淘来的旧货,连零件都不通用。没想到,南海破袭战,马尾工程处的水上飞机性能出众,一战成名,劳动党这才注意到,这几个人里不仅有波音公司的首席设计师,而且都是美方重金挽留的人才!
名谦如获至宝,按照高级技术人员的标准给予相应待遇,按接收之日算起,工资全部补发,同时福建那边交通不便,人民军动用交通工具,帮他们把整个工厂搬迁到柳州,授权随时使用风洞群。并且邀请他们参与新式战斗机的设计制造,不过时间非常紧迫,只有一个月时间,必须完成设计并且制造出全尺寸模型。
这简直就是开玩笑!不过好在只是建造模型而不是要飞起来,在战时背景下,这个要求并不算太过分,因为设计是可以修改的。
名谦一路参观过去。
很显然,这一次诺斯罗普纠正了完美主义的错误,p…5战斗机无处不垂直,除了水冷式发动机的圆弧过渡段之外,机翼和机身几乎都是便于制造的外形,名谦对这款飞机非常满意,特别是他那台硕大的液冷发动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液冷发动机,当然,在航空发动机这个行当,最大并不是什么褒义词。排气量42l,12个汽缸v型排列,创造了最大迎风面积液冷发动机的记录,拥有两级机械增压,在5000米空中仍能输出1200马力。在当时,无论是罗…罗还是奔驰都在使用33l排气量的1000马力级液冷发动机,劳动党这款“太行”发动机确实证明了排量即正义。
剩下的两款机型都使用沈霍伊山寨的“秦岭2”14缸气冷发动机,1000米高度输出功率1200马力,超过4000米则功率急速下降,这款机子明显偏向低空,排量也是42l,重量上比液冷机轻了15%,仅此一条便极具诱惑力。虽然使用劳动党独有的硅基乳胶失蜡法铸造技术,但两种发动机都偏重,测试中推重比反而不如排气量小的欧美产品,当然,这是山寨货的固有缺陷,只能通过设计师的巧手去减小阻力和重量,挽回这些劣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的起点不比德国人低,因为最重要的几种金属中,土耳其有铬,苏联有镍,挪威有钼,中国除了镍其他全部都有,还有稀土,造出来的稀土钢硬是比德国人的碳素钢要轻,这就纯粹是靠祖宗欺负人了。
在停机坪里,沈霍伊介绍了他研究所更为疯狂的计划,研发18缸54l重型航空发动机!预计出力1800马力,给名谦列了一大堆的高温合金材料研究项目。
名谦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文件,拿在背后。他看过这几架模型机和发动机之后,意识到研发应该以充分挖掘现有设计的潜力为主,不然发动机越做越大,灵活性和耗油量都不好控制,实际上高空活动的p…5战斗机设计航程就从s…7的1600公里急剧下降到900公里,甚至不如老式的霍克3,这可是不行的。
“对不起书记,那份文件您必须看一看。”陈秘书小声提醒。
名谦粗略一看,是归德方面白崇禧发过来的,大概是战报吧。“没什么,让白司令员不用着急,稳扎稳打,消耗日军有生力量为主。”
“不是的书记,出大事了。”
8月3日凌晨,归德城内。
曾中生站在城头上,两侧的城墙都已经被列车炮炸成粉末状的灰黑色尘埃,他是爬着梯子上来的。虽然关麟征表示这一带已经被人民军占领,但他还是小心翼翼的通过砖孔观察战况,在战场上永远不要显得自己很重要。
整个归德城都在燃烧,人民军除了要肃清残余日本兵,还要将来不及撤走的平民疏散掉,或者这些群众本来就是日本兵扣押下来防止人民军大规模炮击的。下作的日本军人脱下军装,试图混在平民里,用手榴弹袭击人民军战士,甚至在平民身上捆扎炸药,做人肉炸药包。
人民军战士对这群日本畜生只有一个回应——杀!
不管日本兵如何挣扎,战线还是缓慢的向东移动,死守的日本兵把自己置于毫无退路的地方,被一个一个的消灭掉。
望着黎明中此起彼伏的冲锋枪闪光和断断续续的手榴弹火球,曾中生满意的拿起电话,躲在女墙下边,嘴巴贴着女墙,好吸入一些潮气润润嗓子。“给我接前指。”
“首长,敌机!”
曾中生抬头,果然有日本飞机,不过数量不多,而且人民军防空部队也已经在城外待命了。“没关系,有防空的管着,你少咋呼,省点水。”
“前指!我是曾中生,攻击顺利,但是水很缺,问问工程兵那边,机井打打我眼睛怎么有点!”
“首长!毒气!”警卫员一个箭步冲过来,闭着眼睛,愣是把防毒面具套在他头上。
曾中生抓着防毒面具的外壳,双手痛苦的抓挠,他的眼睛仿佛有无数只蚂蚁在撕咬,又红又肿,泪水不由自主的往外流。
日机投放的有毒气溶胶非常微小,随风飘散,无孔不入,只要接触到,无论是眼睛还是皮肤,都会红肿发炎,而且几乎是立即见效。警卫员不知道这种毒剂有多厉害,但是他战术动作非常纯熟,很快就戴上了防毒面具,背着中毒的曾中生爬下城墙,此时城内黄雾弥漫,犹如毒海淖涛,狰狞的吞噬着生命,惊恐的哀鸣在城中此起彼伏,紧接着就是哭喊声。没有防毒面具的日本伤兵脸上慢慢的出现了红斑,皮肤就像被开水烫了一样,逐渐起泡,一点一点蔓延,任凭他们怎么捂都无济于事,因为很快手背上也出现了水泡,水泡连成一片,皮肤从中间裂开,脓血翻滚流出,他们绝望的挣扎着,用手抓挠喉咙,但是火辣的空气无情的充满内脏。他们因为窒息而挣扎,皮肤慢慢的溶化,露出血红色的肌肉,血管,肌腱是那么的清晰分明,颤动的血管还在把血液送往不存在的皮肉,这是一副活的解剖图,会动的模型,鲜活的肉体。
人民军战士都配发有防毒面具,但是群众没有,日本伤兵其实也没有。而且日军投放的“黄一号”毒气是芥子气和路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