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琼芳不由一笑,口中说道:“放心,我姑父,你的校长大人并没有看出来,我与你长期相处,你的饭量与为人,我又岂会不知?除了我,别人是看不出来的,

    只是苦了你,吃了那么多的饭菜,身子可好。”宋琼芳咯咯一笑。

    “呼,你呀,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可撑死我了。”李学坤长出了一口气说道。

    “呵呵,伴君如伴虎,我是了解你的,你这样做,是在保护自己,我明白的,要不,你晚上到我家去住吧,明天还要去军委会开会呢。”

    “到你家?我们睡一起?”李学坤坏笑着说道。

    “去你的,谁要和你睡一起,我们各睡各的屋。”宋琼芳脸上现出一抹红晕。

    “呵呵,我家的琼芳也害羞了。”李学坤爽朗的一笑,就在这时,远处开过来一辆汽车,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军官从车上走了下来。

    “李大哥,你可出来了,我在外面等了你好久了。”来人正是马继援。

    “原来是马老弟,你来的可是真早。”李学坤点头示意,然后对宋琼芳说道:“琼芳,你先回去吧,我与马老弟有些事情要谈。”

    “好吧,你晚上记得早点回来。”宋琼芳说道。

    “嗯。”李学坤向宋琼芳做了个亲口的嘴型,宋琼芳俏脸一红,口中说道:“你呀,这么大的人了,也没个正形,知道的你是幽默,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个轻

    薄浪荡子,真是拿你没有办法。”

    “我先去了,晚上我等你。”

    “嗯。”李学坤微微一笑,嘴角现出一弯淡雅的圆弧。

    “晚上我等你。”这一句话,能够引起多么美好的遐想,李学坤不由嘿嘿一笑,坐上了马继援的汽车。

    汽车开动,向着前方缓结的驶去,李学坤与马继援聊着天儿。

    “李大哥,今天我请你吃俺们回民的特色菜,烤全羊,烧麦和羊杂汤。”

    李学坤一听,就有点反胃,今天他吃的太多了,一听说吃的,心里就有些恶心。

    不一会儿,二人的汽车开到了全羊馆前,下了车,李学坤一下子就闻到了一股膻味。

    李学坤差一点没吐了出来,口中说道:“我刚吃完,还是出去走走吧。”

    马继援一愣,随后一笑,点了点头,再一次上了车。

    “我们去哪里?”马继援问道。

    “就到江边儿吧。”

    “好的。”

    汽车缓缓开动,向着江边驶去,四十年代的重庆江边,看起来有些乱,此时,已是下午,江边上还有一些老百姓,大多是渔民,在那里叫卖着。

    二人下了汽车,扑面,一股寒冷的江风吹来,已是一月,正是隆冬时节,重庆的天气,也有些寒冷。

    “这重庆真暖和啊,要是在我家青海,这时,早已是漫天大雪了。”马继援笑着说道。

    “嗯,青海是个好地方,到处是草原。”

    “不止是草原,还有药材,冬虫夏草我那里还有一些,这东西补身子最好不过,哪天我给大哥拿点儿。”马继援笑着说道。

    “老弟,不知你对未来有些什么打算?”李学坤突然问道。

    马步芳是军阀,他的儿子,就是未来的军阀,所以,马继援的行为,对老百姓,有着巨大的影响。

    马继援想了想,口中说道:“未来,如果接任我父亲的职位,我一定要做个好官。”

    “嗯,老弟,我虽未到过青海,但也常听别人说起来,青海的老百生,过的很苦,希望你和令尊,能将青海治理的更好一些吧,百姓有了福利,我们这些军人,

    才是有水之鱼啊。”李学坤语重心长的说道。

    “大哥,我会记住你今天的话的。”马继援郑重的点了点头。

    “我在滁洲之所以能打胜仗,最后光复了整个安徽,非是仗着兵强,而是因为老百姓支持我,对老百姓好一点儿,自然会有回报的。”

    “嗯,我知道了。”马继援有些不奈烦的说道。

    李学坤叹了一口气,该说的自己也都说了,人家马继援听没听进去,就是他的事情了,不过,现在的马继援,刚刚二十出头,有塑性很强,希望他能多走走,体

    会到百姓的疾苦,未来治理青海与甘肃时,才能更多的考虑老百姓的利益。

三百三十章 龙云长子() 
李学坤与马继援聊了很久,他觉的,马继援还是有大志的,虽说,他现在只是一个代理军长,但是他的理想,却是大的多,他甚至想当个冯玉祥式的人物,一统

    西北,做一个西北王。

    看来,马继援受他父亲马步芳的影响太深了。李学坤不由摇摇头。

    “有的时候,战争并不是解总问题的最好途径,能不动刀兵而化解危机,才是最大的功德啊,只要动了刀兵,老百姓必然受苦。”李学坤说道。

    “可是大哥,你不也是杀了那么多的鬼子,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的吗?”马继援反问道。

    李学坤顿时有些无语,不错,自己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可不全是凭着打鬼子得来的,如果自己不打鬼子,那怎么可能有今天的地位。

    “那不一样,我打的是鬼子,而不是内战,打鬼子,死人,那也是值得的,可是打内战,再给老百姓造成伤害那就不应该了。”李学坤说道。

    “大哥,你不知道,我们马家军发迹,凭的全是战功。”

    马继援说完,向李学坤讲了一下马家军的历史,马家军分两支,一分青马,一分宁马,宁马又分马鸿奎与马鸿宾两支,这三马都是回民,合称为西北三马,马家

    军源于清末爆发的河湟回民起义。

    1863年(同治三年),受陕西、宁夏回民起义影响,甘肃河州莫尼沟大阿訇马占鳌起兵反清,青马先人马海宴此时投身军中,为马占鳌得力战将。

    1872年,马占鳌等太子寺一战“黑虎掏心”大败湘军,之后力排众议,在马海宴、马千龄的支持下,挟胜而求抚,率众归降朝廷。随后起义军被朝廷收编,重要

    头目封以官爵。此事件奠定了河州诸马崛起的基础。

    在民国以前,河州诸马军事力量为“西军”时期,仍延续马占鳌降清时的格局,即以马占鳌子系(子马安良)为首,辖制马海宴子系(子马麒,马麟)和马千龄

    子系(子马福禄,马福祥)。马占鳌降清时,马千龄无军职,后为朝廷镇压回民起义才自组民团成军。诸马先隶属于董福祥的甘军系统,后独立一系,为清廷东征西

    讨,特别是抗击八国联军时,诸马为当时清军最英勇之部队。

    民国后,马占鳌子系在政争中淡出历史,马海宴子系和马千龄子系分据青海(青马)和宁夏(宁马),先后投靠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冯玉祥、蒋介石),逐渐

    养大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军阀。

    而马继援的父亲马步方,就是青海马家军的领军人物。

    马家军做事情,向来以维护自己的地盘利益为重,重用回民,对汉人存有戒心。他们为了争夺地盘,可以大打出手,但对付外来入侵,又空前团结。

    1933年冬,蒋介石任命孙殿英为青海西区屯垦督办,令其率领所部四十一军,率大军进攻宁夏。孙殿英志在吞并西北。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等恐被

    各个击破,地盘难保,乃联合拒孙,史称“四马拒孙”战争。同时,蒋介石也希望孙殿英军阀与马家军相互攻伐,两败俱伤。四马联军约5万余人,孙殿英兵力约7万

    人。经过4个月激战,以孙殿英惨遭毁灭性打击而告终。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2。18万人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经河西走廊向新疆方向前进,企图打通与当时苏联的西北通道,红军与马家军在黄河沿岸,永昌、古浪

    、高台、倪家营子进行了激烈战斗,最终失败几乎全军覆没;西路军的五军、九军和三十军共两万一千八百人,只剩了七百余人。

    不过,马家军也有抗日的英雄历史,这也是让马继援引以为傲的。

    一九三七年,马步芳、马步青派遣军队参加抗战,征调大通、互助、湟源3个县的民团共8000余人组成。其中有回、汉、撒拉、东乡、保安、藏等各民族人民,以

    回族较多。

    全师辖3个旅。马步芳、马步青先后派出了两个师的兵力,分别是暂编骑兵第一师和暂编骑兵第二师。第一师师长是马彪,第二师师师长是马禄。

    1938年4月,骑兵师奉调黄泛区的扶沟、鄢陵、西华等县,担负这一线的河防任务,马家军在此重创日军。1939年春,骑兵师又调驻周口至界首一带的黄泛区,防

    御淮阳一线日军,淮阳之战,马彪师消灭日军1000多人,俘虏20多人,而其部伤亡也达2000多人。马家军作战英勇,并且以骑兵见长。

    在激烈的战斗中,曾发生过马家军士兵不愿做日军俘虏,数百名骑兵投河自杀的壮举。

    可以说,马家军也为抗日战争出了力的,不过,青马与宁马之间,青马之间,又存在着内斗,青马一直与宁马争夺甘肃的统治权,而青马中的马步芳,又夺取了

    马步青的权力,最后一统了青海与河西走廊。

    当下,马继援毫无隐瞒,将马家军的历史说了出来,马家军的发迹史,其实就是一部西北战争史,这也无怪马继援那么崇尚武力了。

    李学坤深吸了一口气,口中说道:“其实,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打内战,终究是不好的,我也不指望你不打内战,但希望你在内战时,多考虑一下老百姓

    就好了。”

    “嗯,大哥,我记住了。”作为一个崇尚武力的军人,李学坤不寄希望马继援放弃武力,只要他心中能有老百姓的位置存在,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马继援是很崇拜李学坤的,在他的心目中,李学坤是中国第一员抗日名将,与抗金的岳武穆岳飞爷爷并列,都可以称为民族英雄,当他说出这话时,李学坤连连

    摇头,口中说道:“千万别这么说,我怎么能与岳武穆相比呢?

    李学坤心中一动,想起了一件事,口中说道:“老弟,最近我军将有一次对华中的大行动,不知你的八十二军可否参与其中?”

    马继援想了想,口中说道:“抗日的事,我马家军自是义不容辞的,不过,一来我的部队,主力在西北,在河南只有一个马彪师,二来,能否动用八十二军,还

    需要我父亲的首肯啊。”

    李学坤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些地方军阀,视军队如生命,连蒋委员长都奈何不了他们,对于军委会的命令,马家军都是阳奉阴违,而此视华中会战,中国方面

    ,需要很多的军队参与,如果能将青马,这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拉进来,那是再好不过了。

    “大哥放心,我一定说服父亲参加这次大战。”

    “噢,对了,大哥,不知你知不知道龙大公子。”马继援说道。

    “龙大公子?”李学坤心中一动。

    “对,龙大公子名叫龙绳武,他是暂编19师的师长,也是云南王龙云的长子,他现在就在重庆,如果能通过他说服龙主席的滇军参加这次华中会战,那将再好不

    过了。”马继援说道。

    “噢。”李学坤点了点头,脑海中浮现了关于龙云的一些资料。

    龙云,字志舟,原名登云,彝族。彝名纳吉乌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乡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

    民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

    龙云少年时,进昭通城,在一家私塾发蒙读书,无奈龙云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没有兴趣,于是流浪于云南昭通与四川凉山的金沙江两岸地区

    ,拜江湖术士马得胜为师,学得一手好拳法,颇有侠义心肠,与卢汉、邹若衡并称为“昭通三剑客”。

    十九岁时,龙云只身独闯进绿林头子“顺江王”余海山的老巢一举杀掉余贼,为民除害,后因生意失败,加入滇军。

    1914年秋,龙云击败一个到昆明摆擂台的法国拳师,轰动了昆明,引起云南都督唐继尧的注意。

    龙云在滇军中如鱼得水,官职不断升迁,最后升为军长,因倾向革命,反对唐继尧投靠北洋政府,于是发动了二。六政变,赶走了唐继尧,又击败了其它的对手,

    最终成为了云南王。

    在统一云南后,龙云提出了建设“新云南”的目标。他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对东南亚各国亦采取开放政策。

    这些措施收到了相当好的成效,使地处边疆的云南成为民国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一个引人注目的省份和抗战时期的坚定的后方。

    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龙云始终以坚韧的毅力,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致使云南各方面的建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呈现出一派大好局面。龙云因而也被称为“

    云南王”。

    政治上,云南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民主气氛浓厚。宽松的环境为抗战期间各种政治力量的活动提供了舞台。

    他在整肃了各路军事武装后,又剿灭了各地土匪,使匪患渐平,民得安居。为云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保障,也为全国树立了样板。因此,抗战期间,大

    批进步教授、民主人士、社会团体和大中学校纷纷入滇。

    经济上,龙云上台后,开始大力整顿财税,巩固金融,稳定货币,兴办实业。他重用陆崇仁等,改革财政税务,取消苛捐杂税,删繁就简,另立新税。将财政、

    企业、金融合而为一。

    他大力扶植云南地方资本,支持兴办实业,扩大纺织出口,整顿发展个旧锡矿及其他钨、锑、铜、锡、盐、煤矿等,使云南省财政收入大增,经济发展呈现出比

    较繁荣的景象。

    龙云还十分重视农业和交通设施建设。主政后,大力修建公路,使通往省外的公路多达6条。扩大粮食耕地,减轻税收,存粮积谷,力争粮食自给。

    在文化教育方面,龙云在全省推广“新教育”运动,加大对教育经费,特别是边疆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当地的教育条件。

    正因为以上的这些方面,在李学坤的心里,对龙云这个人的印象一直不错,龙云与其它的军阀相比,更加的开明,如果是在治世,他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官吏,比

    其它只知祸国殃民的军阀强的太多。

    本来,在李学坤的计划当中,是希望滇军参加这场大战的,滇军的战力强悍,在整个中**队中,能与日军拼刺并战胜的,也只有滇军了,而且,滇军用的全是法

    式装备,这让他们拥有比其它军队更强大的火力。

    如果能通过龙大公子将滇军拉入这场华中会战之中,那么,将增加一些获胜的希望。

    考虑到这些事情,李学坤点了点头,对马继援说道:“龙大公子现在在哪里?”

    “龙大公子与我的关系很好,现在正住在暂19师军营之中,我们这就去找他,拉他出来喝茶。”

    马继援知道李学坤现在吃不下去,于是改而要请李学坤喝茶。

    “好,我们这就去。”李学坤点了点头。

    二人立即驱车向着暂19师师部开去。

    暂19师师部的工作人员竟然全都认识马继援,由此可见马继援确实与龙绳武的关系不错。

    马继援与李学坤大大咧列的进了师部,李学坤一眼就看到一个四十左右的男子正坐在椅子上喝着咖啡。

    云南是法国人传统的势力,所以,云南的一些高层也难免沾染上了一些法国的习气。

    “龙大哥,你看,我把谁带来了?”马继援笑着说道。

    龙绳武抬头看向了李学坤,今天的李学坤穿着美式中将军服,肩膀上的金星闪闪发光。

    龙绳武心念一动,**中现在穿美式军服的,也就那几个嫡系师,而即是中将,年纪又这样轻的,除了李学坤,还有别人吗?

    李学坤?他怎么来了?

    龙绳武一惊,他对李学坤,也是第一次见面,以前只是听说过李学坤的名字,而没有机会相见,此时见李学坤就在自己的眼前,大吃一惊。

    李学坤可是抗日名将啊,官衔又在自己之上,当下,龙绳武一个立正,向李学坤敬了一礼,口中说道:“龙绳武向李长官敬礼!”

    “呵呵,龙大哥,不必多礼,我虽然军衔比你高,但是,你年纪比我长,就叫我学坤好了。”李学坤微微一笑说道。

    “不敢当啊。”龙绳武见李学坤平易近人,心中立即升起几份亲近之感。

    “你是大哥,我们做个忘年交岂不是好。”李学坤微微一笑说道。

    “呵呵,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龙绳武哈哈一笑,少了许多的拘束。

    当下龙绳武屏退了众人,亲自煮了两杯咖啡,给李学坤和马继援端了上来。

    “不错,正宗的巴西咖啡。”李学坤品了一口说道。

    “呵呵,想不到啊,老弟对咖啡还有研究。”龙绳武说道。

    李学坤上一世是雇佣兵,常年在国外,对咖啡自然是很熟悉的,不过他自是不能说出来这理由的,于是笑着说道:“我对咖啡倒有些研究,特别是不加糖的纯咖

    啡,不加糖与奶,味道更加的纯正。”

    “不错,不过很少有人爱喝苦咖啡,老弟倒是口味独特。”龙绳武说道。

    “老弟,你们两个天我这里,恐怕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有什么事尽管开口,老哥我但凡能做到的,一定尽力而为。”龙绳武说道。

    “既然老哥说了,那我也就不客气了。”当下,李学坤将自己策划的华中会战的想法与龙绳武说了一遍。

    “嗯,倒是一个好方案,如果能成功的话,那么,华中的半壁江山,三省之地将全部光复,这将开创抗日以来最大的胜利。”龙绳武说道。

    “是啊。”马继援点头说道。

    “说吧,需要老哥帮什么忙,尽管讲,能做到的我一定尽力去做。”龙绳武说道。

    “我希望,滇军能出兵参加这次大战,为国家再立新功。”李学坤说道。

    龙绳武点了点头,口中说道:“抗战以来,我滇军一向奋勇杀敌,保家卫国,义不容辞,但滇定罪毕竟是军委会下属,所以,需要有军委会的命令才行,只要军

    委会下令,我滇军一定全力以赴。”龙绳武说道。

    “明天军委会要召开会议,讨论是否要展开华中会战,这次会议是扩大会议,各战区长官与负责人都会到场参加,我希望,龙老伯到时能助我一臂之力,使会议

    通过这项决议。”李学坤说道。

    “这个,我一定尽量做父亲的工作,但是能否成功,也未可知,但请老弟放心,你这项计划,是有利于整个民族的,依我父亲的性格,支持的可能性很大。”

    “嗯,我这个计划,并不是纸上谈兵”当下,李学坤将自己的计划讲了一遍,龙绳武听的连连点头,表示一定尽力而为。

    “好了,天色已晚,老弟我就不多叨扰了,就此告辞。”李学坤说道。

三百三十一章 说服冯玉祥() 
“那好,我送送你们。”龙绳武直把李学坤与马继援送出了司令部的大门,看着二人开车离开,这才回了屋。

    一进屋,龙绳武就看到父亲龙云正站在自己的房间之中,双手负于背后,目中若有所思。

    “父亲,刚才李学坤的话你都听到了?”

    “嗯,听到了。”龙云点了点头。

    “父亲,你觉的李学坤此人如何?”

    “此人年少得志,却没有应该具有的轻狂,也算是难能可贵了,怪不得他每战必胜,看来,确实有可取之处。”龙云点了点头说道。

    “那您明天帮不帮他呢?”龙绳武问道。

    龙云想了想,口中说道:“如果没有听他的分析,那我只会认为,这个计划是痴人说梦,不过,刚刚李学坤已祥细剖析了此役中日双方的兵力,装备与战力对比

    ,我觉的,他应该是成竹在胸,这个计划,还是可行的。”

    “所以,我决定支持他的计划。”龙云说道。

    “父亲英明。”龙绳武说道。

    “绳武啊,我们这次是一定要出兵的,但是也不能倾巢而出,中央军很多的部队现在可都在云南啊。”龙云说道。

    “您的意思是说,怕中央军鸠占雀巢?”龙绳武心中一动。

    “嗯,正是此意,小鬼子,我们云南人是一定要打的,不过,也不能把家都打没了,蒋委员长一直对云南虎视眈眈,现在,四川的刘湘完了,贵州的王家烈也完

    了,广东的陈济棠也完了,整个南方,只剩下了我们云南与广西,广西佬实力雄厚,李白又身居高位,老蒋不敢轻易动他们,我们和他们比不了,我们滇军实力弱小

    ,我就怕老蒋拿我们开刀啊。”

    “是啊,这确实不好办啊,现在整个中国的重心都在重庆,老蒋的卧塌之侧,安容他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