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杜聿明命令孙立仁断后,在孙立仁看来,这是杜聿明为了保全第五军而排除异己的作法,刻意牺牲新三十八师,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两个人立即激烈的争吵了起来。
这个断后,是个九死一生的活儿,孙立仁自然是不想干的,李学坤思考了片刻,看来,历史的悲剧不可避免,杜聿明是执意要翻越野人山了,自己已无法阻止他,那么,如果想改变些什么,自己只有留下来,做最后的努力。
想到这儿,李学坤站了起来,口中说道:“还是我们二百师断后吧。”
“你?”杜聿明诧异的看了李学坤一眼,眼神之中有些感动,他当然知道,断后意味着什么。
“既然如此,那么我将上报委员长撤退的序列,二百师最后断后。”杜聿明动容的说道,眼眸之中闪过感激之色,李学坤这是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将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廖耀湘与李学坤的关系还算可以,他也很是感动,口中说道:“学坤老弟,这次,让你受累了,你要多加小心啊。”
李学坤微微一笑说道:“廖师长,你放心,我们二百师,必然掩护大部队安全撤退,大不了一死而已。”
李学坤的话让现场的气氛凝重了起来,是啊,大不了一死而已,李学坤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多少将军无地自容。
杜聿明很是感动,口中说道:“学坤,有困难尽管提,我一定会力支持你。”
李学坤淡淡一笑,口中说道:“武器弹药我就不要了,太保贵,你们一路突围,没有补给,所以,我一颗子弹,一颗米都不要你的,但我要人,我的二百师现在缺的就是人,特别是有战斗经验,会开车的士兵。”
二百五十一章 让鬼子尝尝重炮的味道()
杜聿明二话不说,直接从新二十二师和九十六师抽调了四百名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三百名战车操作手归李学坤指挥。
反正其它两个师的战车已在腊戍全部损失了,这些战车操作手也没有了用武之地,给李学坤正好,人尽其用了。
李学坤也很是高兴,二百团原有一千多名老兵,虽然补充了两千新兵,但是会操控战车的人却没有,老兵也很是缺少,有了这批人的加入,二百师的两个坦克营,三个装甲营就可以建立起来,战斗力将大大提升。
杜聿明第一时间将撤退的计划上报给了军委会,他本以为,李学坤是蒋委员长看重之人,蒋委员长应该不会同意他去冒险断后,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蒋委员长却很快给杜聿明回了电,同意了他的作战计划与撤退序列。
杜聿明心中不由一动,暗想蒋委员长这是什么意思,怎么会同意李学坤冒这么大的危险呢?
杜聿明不明白,但即然上峰已做了批示,事情也就算定了下来,不能再改动了。
大军源源开拔,向着北方如潮水般的撤退,回想三个月前,他们初到缅甸,是那么的意气风发,而现在,他们的心里,却只剩下了撤退二字了。
李学坤心中很是感慨,自己提醒过杜聿明,让他小心八莫和密支那,然而杜聿明却充耳不闻。
其实,与穿越野人山相比,去印度是一个更好的选拔,最起码不会有大的损失,然而,杜聿明是不会同意的,蒋委员长也是不会同意的,在他们看来,面子很重要,中国虽然败了,但绝对不会托庇于他人,这是民族精神问题,这是大国之魂!
远征军的大部队已经撤退,而李学坤的部队并没有停留在原地,他们的卡车拉起了所有得自梅苗的大部分物资,包括粮食与弹药等等,至于余下的物资,他统统交给了杜聿明。
这对杜聿明是一个惊喜,杜聿明正愁没有足够的物资支撑第五军翻过野人山,现在有了这几千吨的物资,杜聿明知道,第五军有救了。
不提杜聿明对李学坤的感动,李学坤的特战大队,将曼德勒向北通行的公路布成了一个巨大的雷场。
到处是地雷与诡雷,前后长达一公里,宽度占据整个公路,这几乎用光了李学坤部三分之一的手雷和所有的地雷。
李学坤相信,日军如果硬闯这片雷场,必然会遭到惨重的损失,而如果不从这片雷场经过,他们又无法追上远征军,如果日军排雷,等他们排完了雷,相信自己早已走远了。
在后面紧追李学坤所部的是日军第215原田联队,原田联队几乎没有经过抵抗就占领了曼德勒,这让他们士气大振,一路向着远征军撤退的方向狂追了下来。
然而,在追击的过程之中,原田如一只无头的苍蝇,一头撞进了李学坤布下了雷阵中。
在被炸死了一百多人后,原田终于放弃了快速追击的念头,小心翼翼的排起雷来。
而在排雷的过程中,他的工兵又被诡雷炸死了几十人,最后,当原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通过雷区时,中*队已经走远,追之不及了。
此时的李学坤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与杜聿明一起通过野人山,这条路是一条回国的路,如果选择了这条路,再想返回缅甸,可以说是千难万难了。
另一条路是通往印度,如果选择了这条路,那么,还是有机会杀回缅甸的,不过,却要寄人篱下,最重要的是,从野人山回国,可以得到蒋委员长的信任,而去印度,一定被蒋委员长所痛恨。
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李学坤一路上想了许久,自己来到缅甸,如果不能把日本人打垮就回国,那么,历史还是那个历史,自己来这里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自己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去印度,将来再反攻回缅甸。
只要去了印度,就可以在那里组织中国驻印军,得到美援,然后重新杀回缅甸。这样做,虽然有失面子,但对于未来的缅甸作战是大有好处的,也可以最终夺回滇缅公路的控制权。
可是,自己是蒋委员长的嫡系,有什么借口直接去印度呢?如果得不到蒋委员长的命令而去印度,那么,必然失去蒋委员长的信任,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么,自己未来在中*队中的前途,也就算到了头儿了。
想来想去,李学坤终于想出了一条瞒天过海之计。
这时,孙景福来找李学坤,问李学坤是不是要布置第二道雷区,因为日军的行动很迅速,已经追了上来。
布雷?李学坤微微一笑,这一次,自己能否去印度,就要看日本人的了。
“景福,我们在这里多呆一秒钟,那么,远征军就多一秒钟的时间撤退,所以,我们不但不能撤退,反而要与鬼子打上一仗。”
“与鬼子打一仗?”孙景福一愣,现在,整个远征军都撤走了,只剩下了二百师断后,打的话,极有可能被日本人包围。
“师座,你是不是再想想。”孙景福说道。
“不必说了,执行命令。”李学坤说道。
“是。”孙景福向李学坤敬了一礼,二百师虽然有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可是,现在很多英国的坦克刚刚接手,并没有形成战斗力,原二百师的战车驾驶员开着走倒是没有问题,不过要是开着战斗,一时之间却也力有不及。
不过,李学坤的目标却是全歼215联队,原因很简单,在仁安羌战役中,215联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现在,215联队缺编严重,真正能战斗的,只有两千多人,李学坤的二百师上万人,要拿下第215联队,还是蛮有把握的。
李学坤并不担心这样做会激怒日军,如果日军被激怒,那正中了他的下怀,他就是要让日军都扑过来,这样,一来可以掩护杜聿明翻过野人山,二来嘛
第215原田联队在通过李学坤所设的雷阵后,发了疯似的全力向着李学坤追去,原田联队已经实现了摩托化,所有的士兵都坐在卡车上行动,这也让他们的前进速度大大加快。
“联队长阁下,前面发现中*队。”
原田心头一动,立即拿出望远镜向前方看去,果然,远处的平原上,一队中国士兵正在拼命的向前跋涉着。
“呦西,支那人的两条腿还是逃不过我们的汽车轮子,这一战,我要全歼支那军的后卫!”原田哈哈一笑说道。
“联队长必然成就大功。”
“前进,一定要追上支那人的军队!”
“哈依!”
缅甸的道路是如此的崎岖,这让原田的汽车队前进的速度不快,原田联队的近百辆汽车形成一条长龙,在崎岖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着。
就在这时,前面的另军队突然消息了,原田不由一皱眉,举起望远镜看了起来,四处寻找着。
“嗖嗖嗖”
“咻”
“轰!”
巨大的爆炸声从车队的前方响起,随后,原田看到,无数的炮弹从天而降,最前面的那辆汽车,竟然被巨大的爆炸炸的飞了起来,在空中翻滚了一个跟头,然后砸在了第二辆汽四上,第二辆汽车上正好装着弹药,弹药瞬间殉爆,巨大的声响在空中回荡,一团刺目的火球燃起,浓烟滚滚上升。
这炮弹的威力怎么如此巨大?
不对!
这是150毫米榴弹炮在射击!
该死!支那人什么时候有了150毫米的榴弹炮?
原田大叫了一声,前面已经过不去了,很显然,这是支那人有预谋的一次袭击,在原田看来,很可能这是后卫部队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而起行的一次伏击。
轰!
轰轰!
爆炸声不断的响起,原田部队的汽车一辆接一辆被掀飞到空中,原田无比震惊的看着这一幕,这绝不是小股部队掩护性的袭击,否则,不可能有这样强大的火力!
看来,自己是落入了支那人设计好的埋伏之中。
“撤退!快撤退!”原田大吼着。
二百五十二章 撤到印度()
“撤退!快撤退!”原田大吼着。
然而,然而,他的汽车全部挤在狭窄的公路之上,前进不得,后退不得,除了殿后的几辆汽车退出之外,其余的全部不能动弹。
轰!
原田只觉眼前一花,一枚巨大的炮弹在他所乘坐的汽车前方爆炸,一股无比强大的火焰径直冲入了驾驶室,原田的世界变成了无比漆黑的一团。
150毫米榴弹炮的威力无疑是巨大的,每一炮都能给地面造成一个巨大的大坑,如果汽车被击中,那必然是肢离破碎。
在150毫米榴弹炮轰炸半个小时之后,重炮营的战防炮出动了,面对着这些不对动弹的汽车,战防炮挨个点名,将它们轰成了一团团燃烧的火球。
这是一场彻头彻底的屠杀,日军两千多人被堵在了缅甸崎岖的路上进退不得,被中*队的炮火一一打爆,包括215联队长原田在内的两千多人,除了车队后方的一百多人逃走之外,其余全部被击毙。
日本人与中国人作战,最为依赖的无疑是大炮,大多数战死的中国士兵,都是死在日军的炮火下。
而现在,形势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日军士兵,几乎全部死在了中*队的炮火之下。
在战防炮点然后,一个营的中*队冲了下来,他们快速的扫荡着日军残余的部队,打扫战场。
此时,远在同古的日军第十五军军长饭田祥二,身着和服,跪坐在地上,悠闲的喝着日本特有的清酒,脸上写满了笑意。
他原本只是一个中将,然而,现在却成为了大将,坐镇一方,麾下拥有第五十五师团,第五十六师团,第三十三师团,第十八师团,已及加藤重炮旅团、摩什山地旅团等一系列部队组成了南亚方面军,其兵锋直指印度。
回想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自己一路春风得意,挥师进入缅甸,大败英中军队,兵锋直指印度,自己的功绩,足以载入日本的历史了,而且,自己现在已经是大将,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根据最近的消息,在第十八师团攻占腊戍之后,中英军队已全部崩溃,英*队已撤退到了印度,而中*队,正在向野人山方向前进,在滇缅公路的退路被断之后,中*队想回到中国,必须经过野人山。
呦西,就让中国人葬送在野人山的瘴气与疾病之中吧。饭田祥二得意的想着。
野人山的情况饭田祥二还是了解的,中国人就算真的走出了野人山,也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将军阁下!”
门外,一个中军中佐慌张的快步走了过来。
“比江君,有什么事吗?”饭田祥二问道。
“将军阁下,出大事了。”比江岛让说道。
“噢?”饭田祥二皱起了眉头。
“215联队追击中*队途中,中了埋伏,全联队,自联队长原田真知以下两千五百六十人,除一百二十三人幸存外,其余全部玉碎!”
“啪!”
饭田祥二手中的酒杯应声而碎,饭田祥二先是沉默,随后,他的胸口剧烈的起伏起来,呼吸开始粗重。
“八嘎!”饭田祥田轻吐出了这两个字之后,强自压制了自己起伏的情绪,口中说道:“查清了吗?是支那人哪支部队干的?”
“已经查清,是二百师干的。”比江岛让说道。
“二百师?他们不是在同古之战中就全军覆灭了吗?”饭田祥二有些费解的说道。
“大佐阁下,二百师绝大部队已在同古之战中被歼,但是,支那人很快又重组了二百师,由从同古突围出来的支那名将李学坤担任师长,这次消灭215联队的战斗,就是李学坤指挥的。”
“李——学——坤!”饭田祥二一字一顿的说着李学坤三个字,最后将拳头砰的一声砸在桌面上。
“即然可以消灭二百师一次,就可以消灭他两次!我命令,第三十三师团,第五十六师团,全部出动,切断李学坤部进入野人山的通道,一定要歼灭二百师!”
“哈依!”
在得知215联队被中*队全歼的消息后,日军从上到下都陷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几乎所有的指挥官都以歼灭二百师为己任,为215联队报仇成为每个日本军人的心愿。
日军的前头部队穿挺到了野人山附近,与李学坤所部相距并不太远,他们切断了李学坤部向野人山前进的可能,与李学坤一起被隔断的,还有孙立仁的新三十八师,而九十三师与九十六师、新二十二师则已进入了野人山中。
情况万分危急,而此时的李学坤,嘴角上却挂着一丝淡定的笑意。
日本人终于被激怒了,他们一定认为自己会进入野人山,可惜,自己的终极目标却是印度,日本人这一次恐怕会落空了。
至于孙立仁,他不进入野人山,并不是因为他被日军隔断,而是因为,孙立仁根本就不想进野人山。
在孙立仁看来,进入野人山,一定损失巨大,与其这样,还不如务实一些,退入印度,虽说是寄人篱下,但却可以全身而退。
孙立仁在西方军事学校学习过,而并没有黄埔的血脉,所以,他的原则是以务实为主,至于政治,他却是很少去考虑的。
所以,孙立仁并没有与杜聿明一起进入野人山,而是打通了通往印度的去路,先行撤退到印度了,孙立仁有自己的解释,史迪威与远征军司令罗卓英已经下达了命令,让他撤退到印度去,他又怎么能抗命呢?
事实上,孙立仁的行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却为他后半生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蒋委员长就是从这时开始,对孙立仁不再信任,而美国宠爱孙立仁,甚至后来想以孙立仁取待蒋委员长,这更加深了蒋委员长对孙立仁的不信任,直到炮制出孙立仁事件,囚禁了孙立仁半个世纪之久。
不过在这个时空,李学坤却不想看到孙立仁发生这样的悲剧,这样的一位抗日名将,却被囚禁了半个世纪,这对他太不公平了。
不过很显然,孙立仁在走另一个时空的老路,李学坤知道,孙立仁是对的,但是,自己却不能走他的老路,所以,李学坤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比如现在,李学坤在全歼了215联队之后,就陷入了日军的重围之中,去野人山的路已被封死,李学坤还象征性的派出了一个连,攻击野人山,但是与日军一接触就撤了下来。
然后李学坤向蒋委员长去电,我军前往野人山的道路已经被封死,现日军三十三师团与五十六师已将我包围,另有日军十八师团和第五十五师团正在赶来,我部唯有一死明志。
这封电报给蒋委员长吓了一跳,蒋委员长之所以同意让李学坤上担任远征军的后卫,是因为他想历练李学坤,让他立下大功,为以后的重用打好基础,他并不是想李学坤被日本人消灭。
更何况,二百师是机械化师,有三百辆战车,蒋委员长可不想这支精况力量被消灭。
就在这时,孙立仁向李学坤发来了电报,希望李学坤与他一同撤往印度。
此时的新三十八师孙立仁部,已经请示了蒋委员长,蒋委员长也同意他撤往印度,已避免被日军围歼的命运,而李学坤却并没有发出这样的请示电报,很显然,李学坤是打算与日军血拼到最后一个人了。
蒋委员长当然不能看着自己的心腹爱将死在日本人的手里,更何况,他手下的那一万多人,是中国最为精锐的部队,所以,蒋委员长亲自下达命令,让李学坤不要做无谓的抵抗,马上撤往印度。
二百五十三章 亮剑印度 上()
“大功告成!”李学坤接到蒋委员长的信后大喜,自己可没有要撤往印度,这是蒋委员长自己下达的命令。
李学坤二话不说,当即命令部队总突围,沿着新三十八师和前进的路线退往印度。
此时,日军的包围并没有完成,而且,新三十八师在前面已打通了道路,所以,李学坤所部从容不迫的退往了印度,而且,由于李学坤部都是机械化部队,他的撤退速度极快,在最短的时间赶上了新三十八师,李学坤根本没的打算翻过野人山,一路上,用坦克与装甲车摧枯拉朽,横扫日军,成为第一支进入印度英帕尔的中*队。
一路上,李学坤的机械化部队先后超越了新三十八师,相比于李学坤部军容严整,新三十八师部队要逊色的多。
他们身上的军服已然破旧,很多人身上打着补丁,他的的人员减员严重,原本一万多人的一个师,现在,只剩下了不到七千人。
而李学坤部在何苗得到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每个军人身上都穿着崭新的英式军服,一大半儿人配备上了司登式冲锋枪,每天吃着肉罐头,让士兵们养的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全师兵员充足,人数有一万一千人。
第二百师的前面,是英国在缅甸溃退的军队,二百师尾随着他们来到了英帕尔边缘的普拉村,英国人在这里设有驻军。
前面的英国人逃的极是狼狈,他们几乎丢掉了所有的重武器和装备,衣衫褛褴,这与二百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当军容严整的第二百师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英国当地的驻军不由暗暗纳闷儿,怎么同样的部队,差距就这么大呢?
特别是,当地驻军看到了二百师的坦克与装甲车组成的钢铁洪流,不由更加激动了起来,这哪里是一支打了败仗的军队,这分明是一支百战百胜的钢铁雄狮啊。
当地驻军本来并没有把中*队当回事儿,可是见此情景,驻军有些害怕了,立即向新德里发报,请示如何对待这些中*队。
当新德里的亚历山大上将得知中*队撤到印度,军容俨整之时,亚历山大的心里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想利用这些能征善战的中*队拱卫印度,帮助英国人抵御日本人,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这些中国人与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搅在一起,影响到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权衡利弊,亚历山大觉的,还是应该利用这些中国人来对付日本人。
英印军诸将的见解也并不统一。
印缅边境的驻防军司令官艾尔文不赞成一支他国的败军进入自己防区,因为他目睹英军败逃入境的狼狈相,而脱胎于满清的中国草鞋军的名声更是一塌糊涂,担心这样一支军队溃散而入会给自己的辖区带来大堆麻烦,于是上报印度总督韦维尔,准备将中国的“败兵”全部缴械。
在新德里的亚历山大上将闻讯立即去见韦维尔,告诉他在两个月前英军之所以没有在缅甸全部溃灭,就是得益于这个中国师;刚退入因帕尔的英国第1军军长斯利姆则直接去见了艾尔文,首先劝告他不要恩将仇报危害救英军脱离危难的友军,然后再忠告他不要与这支友军发生冲突。斯利姆的理由很简单:当地英军的战斗力根本不能与眼前这支中*队抗衡。
因为两个月前,司利姆亲身体会过这支中*队的力量。1942年4月16日,撤退中的英缅军第1军第1印度师主力7000余人在缅甸任安羌被日军相近人数的一个联队截断了退路,英军动用了坦克大炮强攻两天也没有撼动日军阵地,而日军第三十三师团主力正在源源包围上来。第1印度师士气下降到极点,师长考斯特连续向斯利姆求救无果,也丧失了信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