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极品赘婿-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良了。

    辗转反侧多方打听之后,知道杨元良来到了广州,这几大家族中,派遣能干事的人,脑子好的人,组团来找杨元良了。

    杨元良也算客气,在酒楼摆了一桌,三杯两杯的酒喝下肚子之后,这些人也就开始切入真题,想要杨元良的机器。

    杨元良让人从橡胶厂中随便拿了几张工程图纸出来,让这些人传看,这些人根本就看不懂,他们也和苏老爷子一样。

    “这就是一部分的机械零件,这个蒸汽纺织机,我就算吧图纸给你们了,你们也做不出来,你们要是真心想要机器还是需要去苏家购买!”

    杨元良一说这话,这七个人开始议论了起来,里面一个姓万的中年矮胖男子就问了:“杨公子我们不缺钱,苏家怎么能搞的出来?”

    杨元良指着图纸说到:“苏阿四是我的徒弟,这人脑子好,善于思考,动手能力非常的强,再加上苏家投资大量的银子,弄了块两年才弄出来一个锅炉和成套的纺织机,我就算是给你们图纸,你们没有两年也弄不出来。”

    杨元良这话说的不虚,从那到图纸到生产这中间还就真的差不多两年了,那个时候杨元良的孩子还没有出世,这回孩子已经可以跑了。

    说完之后这里的七个商人又开始嘀咕了起来,商量好了之后,这七个商人中一个代表说到:“杨公子,我们出钱,出力气,你能不能帮我们造机器,苏家给你多少钱,我们加倍的给你。”

    杨元良呵呵一笑:“你们能给我多少钱?你们要知道倾尽苏家之力,两年才弄了一套机器出来,你们这里有七家,要是给的钱不够可是造不出来机器。”

    这七个商人中,一个很有威望的六十老头就闻到:“杨公子你说,要多少钱,我们觉得合适,就给。”

    杨元良想了一想然后说到:“锅炉这东西是苏阿四做的,成本大概是三十万两银子,我的橡胶要一百万两银子,还有各种设备,以及备用的零件,加在一起,差不多一套和苏家一样的要三百万。”

    这些人一听,背后都吓出了冷汗,三百万两银子太多了,他们能拿的出来也肉疼,一个留着长胡须的就小声的问道:“能不能便宜一点?”

    杨元良又是一笑:“当然可以便宜,这个机械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冶铁,我又没有苏家的门路,你们也知道这个铁是管制品,钱多半都花在了打点上面,如果要是有合适的冶铁地方,估计两百多万能拿下来。”

    这七个人又开始嘀咕起来,其中一个人说到:“这个冶铁我还真的有个好地方,就在安徽的万字营中,那里我熟悉。”

    杨元良冷笑一声:“这位兄台,要是你一家造机器,在这个军营里面冶炼当然是没有问题,问题是这里还有六家,你认为一口气在军营中弄这么多的东西出来,不会被当谋反定罪吗?

    杨元良一说这话,剩下的六个人不干了,他们只是要机器,谋反的事情,真的还就把他们给吓到了。

    这一伙人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有一个结果,然后这些人就问杨元良,“杨公子有何高见?”杨元良让人去把东南亚的地图给拿来了,指着上面说到:“这些海岛上面,我们可以建造一个冶炼厂,你们负责运输铁矿石,这样差不多两年机器就能造出来。”

    这些人可都是能当家做主的人,江南的布匹市场现在乱成了一锅粥,也就是家大业大的还能撑着,小手工作坊早就被苏家给排挤死了。

    生丝棉麻涨价到了疯狂的地步,布匹降价也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们这些人也是走上绝路了,不跟着杨元良一起干真的就是不行了。

    杨元良让他们先回去准备一下,杨元良和他们说的清楚,要驱赶吕宋岛上面的土人,还需要冶铁的师傅。

    小土高的冶铁炉子杨元良会做,但不能杨元良自己亲手去做,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些人得到了杨元良肯定的答复之后,纷纷回家准备去了。

    另一边的苏家也在不断的加大产能,吞噬市场,大量的小手工业者失业,这天苏家的老太爷收到了一封杨元良的信件。

    里面写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杨元良要出售第一代机器,让苏家老太爷准备一下,杨元良在苏家的半年可不是白待的。

    他和苏老太爷以及苏家的几个管事,深入了交流了一下,整个大辰以及周边各国的布料行情,以及新的机器苏家能够霸占多久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讨论的结果是,苏家最多霸占新的机器五年,五年之后整个大辰皇朝的纺织行业将被苏家吞并,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盐帮就是例子,苏老太爷也意识到了整个问题的严重,可是苏家投入了那么多,光指望一两年的布匹出售也不能回本,杨元良就给苏家老太爷支招,那就是和苏家合伙出售机器,并且保证苏家的机器永远是最新的。

    这才有了苏老太爷设局,让其他人知道这个机器是杨元良造的,通过杨元良的嘴,把这个机器的报价给说出去,炸这些死对头一些银子。

    起初苏家的高层是不同意这样做的,当杨元良拿出了新的染布方子之后,这才让苏家的高层妥协,染布比织布简单多了。

    虽然这个时代也有花布,可杨元良那是随便染色,想要花鸟鱼虫都能染出来,苏家是真的怕杨元良搞事情,一旦这方子给别人了,足以搞死苏家。

    杨元良去广东之前,把前世和现在都回忆了一遍,终于找到自己为什么是那么悲催的根本原因了。

    因为杨元良是一个搞科研的人,官场上的事情他根本就不是那些人的对手,华夏自从汉朝独尊儒术以来,每一个皇朝中都不乏一些儒生。

    这些儒生误国害人,他们成天就想着怎么把自己抬高,或者是怎么拉低别人,这才有了党派之争。

    杨元良是一个实干的人,前世的时候很有才华,不会溜须拍马在科学院受到排挤,好不容易做出一点东西想要交给祖国,还被人坑了一道。

    在这个时代似乎也是这样,本来没有事情,赚点小钱搞个小报纸,只要不被人捆在火刑柱上烧死就算是完事大吉了。

    可是事实不是这样,有很多双的眼睛盯着杨元良,有很多双的脚,想要踩着杨元良上位,杨元良觉得这个世界要改变一下了,不然白瞎了这次的穿越。

    他在家中列举了一个计划,就是从广东办义学开始,招兵买卖,以工厂的名义拉拢江南的豪强地主阶级,殖民东南亚,在东南亚站稳了脚跟之后,派海船去美洲。

    同时建立实验室,把基础工业必须的东西给造出来,杨元良很想直接步入电器时代,可是基础工业跟不上,根本就进入不了电器时代,现在就连高精度的机床也做不出来。

    大半的零件依靠手工后期加工,现在就是要造一些基础的东西,解放生产力,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杨元良还定制了一个五年计划。

    时间过的很快,这边杨元良正在办义学培养基础工业的人才,另一边长公主出嫁了,最是无情帝王家,长公主虽然很喜欢杨元良,想要嫁给杨元良却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最终还是嫁给了司马凯。

    临安城中一片喜气洋洋,老皇帝有三个儿子,只有这一个女儿,婚事办的是体体面面,杨元良走后的报社,就是顾祁渊在支撑,花费了三个板块大吹特吹这一次的婚事。

    杨元良只知道结婚的消息,不知道另外一个消息,长公主嫁给司马家,对于二皇子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司马家要是成了保皇党,那么他荣登大宝的机会就少了。

    二皇子不是一个甘心等死的人,他手中现在可是兵强马壮,欠缺的只是一个恰当的机会,在长公主大婚拜堂后,一个刺客窜入了驸马府,当着众人的面,一刀就把新婚的驸马爷给砍死了。

    当抓到这个刺客的时候,这个刺客已经服毒自尽了,这件事情让老皇帝震怒了,一口气杀了好几百人,女人出嫁的那天就守寡,这种事情换成是谁也受不了。

    老皇帝气的半个月没有上朝,刑部的官员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也不问背景不背景的了,凡是当天和这个刺客有接触的人,全部都抓回来打,一定要打到老皇帝满意为止。

    二皇子得知事情办成了之后,带着一伙人走到海边,站在礁石山吹着海风,双手掐腰,眺望着远方说到:“要不几年,我的精兵就会从这里登陆。”

    同样的时间,杨元良带着一伙孩子站在海边,杨元良指着远方说到:“在海的对面还有一块大陆,上面生活的是土著人,他们很落后,只要我们的船开到那里,黄金白银随便拣,别说你们想要给自己家赚几亩地,就是几万亩都没有关系。”

第六十章文明延续() 
这群孩子都十分的相信杨元良,每天在实验室中做各种实验的他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杨元良十分的有钱,对于这些关门弟子,给钱吃好的,给钱穿好的。

    没事就让他们去广州城的街道上面花钱去,同时告诉他们,要是有人问起工厂的事情,你们就说工厂赚钱,比种地强上十倍。

    这些孩子都是本地人,这样的一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州城中的一些穷苦人家,就想要去杨元良的工厂干活。

    其实杨元良的工厂早就停工了,苏家需要的橡胶也就那么一点点,橡胶轮胎杨元良自己造出来几个玩,看一看质量怎么样,这玩意在大辰根本就卖不出去。

    现在杨元良的厂子四周都是栅栏,这些本地人也不知道里面生产什么,反正街面上都说很赚钱就对了,不然杨元良也不会办义学之后给孩子们发钱花。

    随着杨元良在广州的名气越来越大,周边的不少人都把孩子送到这个义学来,杨元良一个人是忙不过来,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大胖。

    大胖现在不从文了,改练武去了,但是他的人脉很好,这天他收到了杨元良的信件,杨元良在信件里面写到自己在广州开办了一个工厂,工厂很赚钱,希望大胖介绍几个有本事朋友来帮忙。

    大胖一看感动的都快要哭了,他的那一群朋友被从北寒放回来之后,仕途就算是断了,只能在家中混吃等死了。

    这些人中,家庭富裕的不多,就算是家中富裕,出了这样一档子事情之后,也会被家族冷落,一看杨元良要他帮忙,大胖二话不说就开始写回信了,然后他就准备给杨元良介绍几个人过去。

    因为驸马案,大辰皇朝的官场算是地震了,这也是二皇子想要的效果,现在大辰皇朝的官员,各个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生怕自己被牵扯到驸马案中。

    “听说父皇封地三弟去西南?”二皇子就问他身边的谋士胡先生,这胡先生留着山羊胡,三角眼,面相不是很好看。

    他就回答:“去西南好啊!这就代表皇帝给司马家一个交代,把没有兵权三皇子弄到西南,估计是一辈子也回不去了。”

    “没有了三弟在临安,我还真的有些不习惯啊!”二皇子呵呵的笑了两声,这个胡先生一撸胡须,得意的说到:“熬不了三五年了,三皇子一走,估计太子要心急了,上次恩科的那伙人就是为太子培养的班底,可惜杨元良这厮鸟人,激灵先跑了!”

    二皇子对杨元良也很上心,他可不是大皇子,性格中那么优柔寡棺好大喜功,他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他的兵马可不是大辰皇朝的兵马,而是放在东桑的圈养的兵马。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二皇子要养三万兵马,其中一万是精兵,这就需要钱,这些钱全都是海商供给,二皇子可以说是控制了东桑八成的交易量和大食五成的交易量。

    杨元良的肥皂他十分的喜欢,可惜这个东西被三大皇商给插手了,他也是有心无力,杨元良的动态他也时刻掌握者,知道杨元良去广州办了一个橡胶厂,也知道蒸汽机的事情。

    布匹这块就算是二皇子也插不上手,二皇子自己做的生意是海盐和茶叶,蒸汽机橡胶对于海盐和茶叶没有什么用,二皇子也就没有放在心中,二皇子只是可惜,现在不能招纳杨元良。

    现在二皇子正在策划驸马案,让整个京城的官员人人自危,不给他大哥卖力,对老皇帝有成见,这样等到时机成熟他振臂一挥才有把握夺得大宝。

    这时候杨元良现在带着一伙学生来到了广州城的郊外,也就是后世白云山那一块,杨元良在几十个学生的注视下,随便从地上拣了一根小拇指长的树枝。

    “科技的发展十分的迅速,这是人类独有的天分,任何人都不能阻止人类的进步。”杨元良说着话,这些学生现在就在旁边看着。

    杨元良拣了一些枯树叶,又拣取了一根笔直干燥的枯树枝,在然后从地上拣去一个石片,开始刮木屑做火绒。

    杨元良的这一课十分简单,就是钻木取火,随着木杆的转动,火绒被点燃,杨元良加上一把干燥的枯树枝,吹起了火焰。

    “你们都照着做!”这群学生在班长刘海洋的带领下,纷纷开始找树枝钻木取火,杨元良在旁边介绍要点,“树枝和火绒一定要干燥,转木杆要的是速度不是力道……”

    几十个学生中穷苦孩子不少,可是现在都用打火石取火了,钻木取火真的没有人用,没有多久就有孩子手上钻出了水泡。

    差不多过了一会之后,终于有人点燃火了,这个孩子叫做刘大壮和刘海洋是一个村子里面的孩子,生的高大,十六岁看起来像是一个大人一样,很有力气,也是力气让他取巧,点燃了火。

    半个时辰之后,这群孩子中还有七八个孩子没有点燃火,杨元良让他们停下了,杨元良随便找了一点任性很好的树皮,把它们竖着撕成条状,开始撮绳子。

    杨元良绳子撮的也就那样,这群孩子里面有绳子撮的好的,很快一根手臂长的绳子就做好了,杨元良要用这个绳子加工成一个生火弓。

    杨元良拿起自己的生火棍。用石片在一头削开一个凹槽,把绳子的正中心卡在凹槽中,随便的转动了几圈,让绳子缠在生火的树枝上。

    再找一根树枝,把草绳的两头分别拴在树枝上,把生火棍子树立起来,一拉辅助的树枝,生火棍子就转动了起来,不到半分钟的时间,火绒就被点燃了。

    杨元良冲着一伙孩子说到:“该你们了!”这种方法简单,几个心灵手巧的孩子,很快就做好了点火弓,这一次时间很短,全体都点燃了火。

    杨元良对着他们说到:“这就是科技的魅力,同样是生火,只要有了简单的机械帮助,可以让我们省去很多的麻烦,这种生火弓你们回家用好木头好绳子做一个,明天带上锄头,我教你们新的东西。”

    这群孩子学会了一项技能很高兴,虽然不知道杨元良明天要教他们什么,还是回家照做了,穷人家不管这些,富人家的孩子手都摩出水泡了,家长有点心疼。

    可是一想,曾经有人去杨元良那里闹过,说是不教四书五经了,杨元良连带家长和孩子都给赶出去了。

    杨元良的义学中不需要第二个声音,第二天早上杨元良又带着这些孩子来到了野外,检查了这些孩子的打火弓之后,杨元良十分的满意,然后让这些孩子扣树皮去了。

    树皮要求二宽的长方形,两片,这些孩子很快的找到了,杨元良用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刀,把自己的打火弓底下给划开了一个十字,把树皮的正中间也给切开,这样一套,好似一个螺旋桨。

    杨元良把打火弓朝着地下一转,发出呜呜的风声,然后杨元良把早就做好的鼓风机外壳给套在了这个打火弓箭上。

    这个鼓风机的外壳是一个圆形类似脸盆一样的东西,只不过这个脸盆的底部被削去,有一个长长的风嘴伸出去,杨元良转动打火弓之后,风嘴吹出了强列的风。

    “刘海洋你作为班长你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风嘴会持续不断的吹出风!”刘海洋挺胸抬头,站立的像是一个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大声的喊道:“是的老师!”

    然后刘海洋解释道:“因为这个鼓风机从上面吸入空气,不论怎么旋转,因为压强的关系,风总是会从下面吹出去,这一课流体力学这本书的第三十章讲述过。”

    杨元良满意的点了点头,起初以为自己讲课超越了这个时代太多,怕是这些孩子听不懂,事实上只要课程讲的好,一些基本的东西这些孩子学的还是很快的。

    “一个简单的打火弓,几个简单的零件,就可以做出提高火焰温度,能够炼制出好铁的鼓风机,把扇叶换成钻头,就是一个好的打洞机器。

    如果我在这个扇叶后面加上马达,它可以变成一个螺旋桨,正是工具让人类进步,明天我教你们炼铁。”

    杨元良把孩子们带回去后,准备明天去教导他们炼铁,炼铁很简单,首先找到含有铁的泥土,这种泥土自然界中的小溪河流边一般都有,呈现红色流质状态,让他们带锄头就是挖土用的。

    要炼制这种铁非常的简单,把这种泥土收集起来,用挫绳垒罐法,弄一个小炉子出来,把泥土中掺上草木灰和炭,燃烧的过程中起到置换作用,只要保证温度,可以得到铁块。

    有鼓风机加热,现成的木炭燃料,杨元良炼制出来了一块巴掌大,很难看的铁块,这对于杨元良来说很简单,但对于大辰的千万人来说,这可是巨大的一步。

    这些孩子拿着自己挖的土,学会冶铁之后,杨元良的铁矿石才有人炼制,不然就把杨元良一个人给累死了,这些孩子学会土法炼铁后,杨元良没有教授实际的东西,就是囤积煤炭木材,每天让人去烧炭。

    给孩子们上课也是讲述的机械零件和机械工作原理,以及怎么样去炼钢,怎么样去烧红砖,怎么样去制造土窑。

    炼钢的技术比较高,需要转炉和平炉,至于投资小见效快需要电能的中频炉,这三种技术杨元良都有,可基础工业跟不上只能先炼铁,用最简单的高炉炼铁,练出优质的铁再说。

    至于杨元良给苏家的炼钢方法,是改良后的灌钢法,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

    这玩意产量低,估计整个禁军中的军械厂,所有的老铁匠一起上,差不多能满足一个苏家的需求,那种钢铁产量一个月也就几吨,还要造兵刃,一分下来几乎没有什么了。

    杨元良只要把平炉转炉其中一个凑合捣鼓出来,原料够的话,一天就是几吨,和那种工艺没法相比,最要命的是,杨元良知道特种钢的配方,一旦这种钢铁做出来,造大铁船也不是问题。

    杨元良现在也不着急,先把孩子们给教导好再说,杨元良现在正在会见投靠他的书生,也就是大胖介绍来的那伙人。

    #####不吹比,真的能一个人把科技攀升到铁器时代,在没有任何现代工具的情况下,估计要五到七天就能进化到铁器时代。

第六十一章临安旧事() 
这伙人都是老面孔,基本上也都在玲珑诗阁里面见过,这次来的有七个人,那个和大胖玩的最后的苏州三才的公子没有来。

    来的人基本都是生活困难过不下去的人,不然也不会不远万里跑到广州投靠杨元良,既然他们来了,杨元良就领着他们去上了一堂课。

    看着黑板上的机械齿轮,杠杆化学方程式,这些才子都蒙逼了,他们可没有学过这些,一元二次方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极限了。

    除了文学之外,这里的孩子甩他们几条街,杨元良让他们来是教导基础的文字,辅导一些孩子们的文学知识,要是他们教的好,杨元良决定交给他们一些工业的知识。

    “元良兄,我们也算是老相识了,你教导这些孩子,奇技淫巧;只能以悦妇人,论将来,还是读四书五经的要好!”

    “元良兄你才名满天下,只要你教四书五经,这些孩子将来一定很有成就,我们也能沾光。”

    “我知道元良兄学贯古今,这些东西我看也能教导,但还是多教四书五经的要好!”

    三个秀才也不看杨元良的脸色,就在那里劝导了起来,这个时候来投靠的人中,一个姓胡的秀才,看着黑板说到:“我觉得教这个很好,我看见这里的孩子骨头里都带有一股看不起我们的傲气,说明这个东西并不差。”

    杨元良在心中给予了这个人很高的评价,这人的好友又说到:“可惜我们不能为元良兄分忧,我既然来投靠元良兄,只要给的起钱,我什么都愿意教。”

    对于这个人,杨元良心中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这种人就是为了钱来的,十分的坦白,一旦杨元良不给他钱了,他一定会走,但只要利益足够,这个人一定不会走,这个人姓姚,杨元良也记住了。

    还有两人,一个决定留下来,还有一个人决定是留下来试试看,至于另外的三个恩,杨元良赠与一人五百两银子的路费钱,让他们滚蛋了,这个学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