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极品赘婿-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杨元良真的是在造银子?”赵家的小子问一个秃头的老人,这个秃头老人是杨元良厂子中的一个力巴,也就是专门出力气的人。
“千真万确,我起初也不知道是银子,有一天抬箱子的时候,箱子掉在了地上,我才知道,杨元良朝着船上运的全部是白花花的雪花银!”这个秃头的老者十分的肯定。
“杨元良这是要造反啊!”赵家小子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乐开了花,私自铸币就是造反,凡是银楼金铺在大辰皇朝都有造册,杨元良没有,现在和他做生意的人都固定了。
杨元良想过把银子存在十六家钱庄中置换新的银票,后来发现这个太麻烦,直接让人把银子拉走就行了。
这个赵公子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里美滋滋的,回去找他族长的爹去了,寻着一个没有人的功夫,把他爹拉倒一个偏僻的角落中,兴奋的说到:“爹不知道,杨元良私自铸币,他这可是谋反……”
话没有说完,赵氏的族长上去就是一个大嘴巴子:“你这个成事不足的败事有余的东西,杨元良干什么管你什么事情,你每日拿着钱花天酒地就好,大人的事情不需要你操心!”
赵家的公子瞪大了眼睛,他不知道自己的爹为什么会这么严厉的责备他,甚至于动手打了他。
要是他和他爹一样,心中明白杨元良现在,已经掌控了广州城大半的渔船海船,他也会知道杨元良的厉害,可是他只会吃喝玩乐,不知道杨元良的厉害之处,以为杨元良就是一个大商贾。
于是他在被他爹教训之后,自作聪明去找了一个他的同年好友,所谓同年就是一起考试的书生,这种书生的关系非常的铁。
他找的这个同年姓吴,贵州人,正好就在湖南做官,他寻思自己的老爹家族不管杨元良,姓卢的知州和杨元良又是一丘之貉,我写一封信去湖南,让我的同年帮我递上一个折子,定杨元良一个谋反之罪,然后等杨元良抄家的时候,就能去玩鱼英颜了。
谁不知道这封信还真就给寄出去了,上面写着杨元良在什么什么地方锻造银元宝,又写着杨元良煽动民夫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从广东到湖南没有两三个月信送不到,一切也就相安无事,杨元良还在攀升科技,并且试射成功一发炮弹。
第六十八章国王的心思()
杨元良造的炮是‘没良心炮’这种炮诞生在二战后期,原本是在汽油桶中加一块木板,里面放上合适的火药,木板的上面放置炸药包,手榴弹包,利用火药的推力把这些东西弹出去。
射击距离不算太远,大概在一百五十米左右,还没有迫击炮射的远,不过这个东西对重型工事有很好的销毁作用,打坦克也行。
实射成功之后,杨元良又试射了一门青铜火炮,这可是真家伙,虽然不是后堂装弹,笨重无比,但这玩意要是装在船上,绝对是一门利器。
砰的一声巨响,青铜火炮也试射成功了,接下来的几天中,杨元良不停的让自己最亲信的五个学生不停的开炮,然后在打了二十发炮弹之后,这一尊青铜火炮炸镗了。
同时数据也测试了出来,这一门青铜火炮使用实心的圆铁弹,射程在六百米左右,前面八发炮弹准头很高,后面的准头不行。
这一门火炮制造周期是四个月,杨元良还有两门这样的火炮,想来质量也是差不多,杨元良让人把这两门火炮给刷成了木头颜色,一门船上摆放一门。
这玩意能发射炮弹的事情只有杨元良和自己的这五个徒弟知道,其余的人都不知道杨元良做这个青铜玩意是干嘛的。
大炮是制作出来了,杨元良现在面对一个纠结的问题,他现在十分想要去印尼那边殖民,搜刮硫磺和各种资源,同时把厂房也搬运到印尼去,这样的话只要两年左右,他的船只全都装备火炮,就算大辰皇朝怎么厉害也没用了,来一艘打沉一艘。
杨元良现在缺的是一个大量聚集流民的机会,现在没有战争,没有人祸,也没有洪水地震之类的天灾,老百姓虽然过的不是怎么好,但也算是安居乐业,愿意和杨元良去折腾的人没有几个。
杨元良这边也不着急,就让刘海洋的叔叔,尝试着去印尼那边探听一下情况,然后再做打算,就在这个时候,赵公子的信到了湖南。
这个姓吴的小官一看,当时脸就吓白了,刚忙就让人给赵公子过去了一封回信,这回信中就说道,事关重大,还请见面一说。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老皇帝生病了,好几天都没有上早朝,老皇帝睡在床上看着摆着的玻璃佛像发呆很久,老皇帝也怕死。
旁边的太监看见皇帝看了那么久,试探的问道:“官家要不要老奴把佛爷请过来?”老皇帝咳嗽了几声后说道:“小德子,你也跟了我几十年了,你说这个世界上面有没有神仙?”
“回管家的话,老奴认为有神仙!”这个太监说完之后,老皇帝又说到:“你去把这个佛像捐给明山寺,然后让杨元良来临安。”
“把佛像捐给明山寺老奴明白,可是召杨元良到临安是为什么?”老皇帝又咳嗽几声,咳出了血来。
老太监要去叫太医,老皇帝不准,拖着病危的身体说到:“我的芳儿是一个苦命的孩子,我万一要是走了,她以后命可就更苦了,我不敢想以后的事情,我要为她做点事情,我让杨元良来,是带她走的,隐姓埋名走的越远越好,也算是尽到了我这个做父亲的责任。”
老皇帝虽然不是一个明君,也不是一个昏君,他知道只要他死了,这个寡妇女儿肯定没有好的下场,不是被太子弄死,就是被有心人算计,这个公主倘若是进了司马家还好,以后有司马家这个大靠山,现在公主的处境太难了。
老皇帝这一生都觉得亏欠这个女儿,看见了这尊佛像就想起了杨元良,杨元良杀官的那些破事老皇帝知道,他是考验一下太子怎么办,结果太子的做法让他十分的失望,同时失望中也带着几分的高兴。
若是换成自己的二儿子或者三儿子,他们肯定不会责罚杨元良,还会把事情个拦下来,好似千金买马骨一样,能获得一个文武双全的猛将。
但是大辰皇朝不需要这种皇帝,大辰皇朝需要的是沉稳的皇帝,老皇帝一辈子都想要收回北方失地,再现武朝时候的雄风,但是他做不到,朝廷中的这些官员才是最大的阻碍。
差不多二十年前,老皇帝还年轻那会,也就是刚即位不久,意气风发的时候,发动了那场战争,结果是以失败告终,从那天起老皇帝的心中就明白了,难打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这边的朝堂。
理由很可笑,南方的家族门阀不愿意出钱出粮出人建设北方,他们的势力范围呈现一个平衡的状态,他么不想打破这种安宁,觉得这半壁江山很好。
至于北寒为什么不打过长江,同样也是这个理由,因为北寒中的民族过多,在于大辰对持的日子中,后方已经开始内乱了,分为黄金家族和中央王庭两个派系。
于是两个国家的皇帝一琢磨,没事找点小事情做,大型的战争谁都不会打,因为一旦打起来,后果难料,便宜了西灰和东桑之类的就不好了。
这样一来,老皇帝的继承人,就不能是二皇子或者三皇子那种激进的人,必须是大皇子这种死板外加优柔寡断的人才行,老皇帝借着驸马案,肃清了很多能给大皇子添堵的人,让老三带着西北一脉和司马家缠斗。
这样另外两个皇子的生命也能保住,老大需要他们镇守一方,就不会出现同胞相残的悲剧,唯一可怜的就是这个女儿,这个女儿的母亲是一个才人,当年的事情老皇帝确实对不起她。
于是一张圣旨就把杨元良从广州调到了临安,老皇帝圣旨中写的好,让杨元良火速赶来,参加明山寺的请佛大典,因为杨元良是献宝爵,这件事情少了他不行。
对于老皇帝的这个做法,朝野上下没有人反对,老皇帝或许是心事了却,也或者是后路都给儿女们铺好了,精神反而好了许多,病情也逐渐的好转了起来。
等圣旨到广州的时候,杨元良发现鱼英颜也有了孩子,顺道就把人带回去了,同时吩咐刘海洋和姚劲,一些不重要的物资暂时不收购,全力制作青铜大炮和炮弹,玻璃罐子和橡胶也是全力制作。
一番颠簸又是一年,杨元良让人捎信之后直接去了临安城中,拿着圣旨杨元良找到了管事的人,一番打听后才知道,请佛仪式还有几天。
杨元良就去了玲珑诗阁中看看,正巧顾祁婷在诗社中,上次的事情过去了有三年,早已被人们淡忘,入境的报纸办的还不错,十天一个版,这些玲珑阁中的才子佳人们,按照杨元良的路线忙的也是乐此不彼。
“杨元良,听说你在广州那边发财了,出手就是好几千万,怎么才给我们报社这么一点点。”顾祁婷笑着,开杨元良的玩笑。
杨元良苦笑一声:“钱是赚了那么一点,可是用钱的地方多,左手进来右手出去,落在我口袋中的只有那么一点点,自然是不多了!”
“我才不相信你的鬼话,这一次你恐怕要有封地了,真不知道你的运气怎么那么好,能够求来那样一尊佛像!”杨元良只是笑笑,脱退自己的运气真的好。
这个时候杨元良的心中在滴血,要是把这个佛像给卖了自己那边就有钱了,要封地有屁用,他买的田都快遍布整个广州了。
告别玲珑诗阁的众人后,杨元良带着礼物又去了冯天佑那边,冯天佑那边和玲珑诗阁差不多,冯天佑可是忙的不可开交,他对于诗歌无比的爱好,每天都能看见全国的读者来信,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赌坊杨元良也去了一次,张赛现在感慨万千,杨元良封爵了不说,还是出了名的大商贾,他依旧是一个小赌坊的老板,日子不温不火凑合过。
最后杨元良带着礼物去了苏家,苏老太爷正好在家中,现在苏老太爷没事就不回苏州了,身体也有点不行了,在临安城中定居了下来。
看见杨元良来了,苏老太爷赶忙把杨元良给请到了自己的屋子里面,这个屋子里面还有三个人,全是苏家的当家。
苏老太爷的眉头皱着很不开心,语气很不好的对杨元良说到:“这个八达商行给我们找了很多的麻烦,他们的织造机我也弄了一台,效率比不上我们,可是我们架不住他们的机器多。”
杨元良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就问:“具体怎么回事?”苏老太爷旁边的一个老掌柜的说到:“自从用了杨公子您的织布机以后,我们苏家棉麻布匹的产量提高不少,成本也降低不少。
可是传统的丝绸制品我们还是用苏家自己的工艺来制作,这一次八通商行的这个织造机出来后,其他地方的棉麻织品大量出现,他们的成本也降低不少,我们已经赚不到什么钱了。”
杨元良没有说别的废话,“走带我去看看机器!”杨元良跟着这些人去看了一下八达商会的制造机。
这个织造机很简单,两个人就能操纵,产布量比不上蒸汽织布机,大约是蒸汽织布机效率的十分之一左右。
看到这里杨元良终于明白差距在那里了,这种织布机用的是人工动力,只要有人就能生产。
蒸汽锅炉苏家不能量产,蒸汽织布机苏家也不能量产,八达商会弄十台这种机器怼苏家一台,苏家根本就弄不过,本质原因科技够高,劳动力基数不够。
“多加几个锅炉再上几台机器提高效率,将来逐渐增加机器,他们远远不是苏家的对手!”杨元良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苏老太爷忧心的说到:“我岂能不知这个道理,关键是没有钢,阿四那个孩子尝试把一些零件换成别的代替品,终究还是不行!”
“齿轮磨损度,简易轴承,传动装置……”想到了乱七糟八的零件,杨元良发现这些关键的地方换成其他元件还真的是不行。
“机械差不多也就这样了,再提升功率我也做不到,只能从钢铁上面想办法,这个东西我真的帮不上忙了!”杨元良也是无奈。
苏老太爷深吸一口气之后对着杨元良说到:“八达商行的这种制造机,你有没有办法改一改?”
杨元良点了点头:“有办法改!”苏老太爷长舒了一口气:“那就好,我不要全钢铁的,我就要这种木头的,你尽快给我弄出来!”
杨元良叫来一些人,直接开始徒手拆纺织机。
第六十九章驸马()
这种织布机工艺水平并不高,杨元良三两下就把原理给弄清楚了,当即就开始改造,差不多两天的功夫,新式的织布机就诞生了。
这种织布机不能使用机械动力,必须两个人操作,苏老爷很是喜欢这个机器,因为苏家的人多,两个人操作一台这样的织布机,要比蒸汽织布机好太多了。
蒸汽的织布机要求的技术太高,这种织布机就算是普通的农妇都能学的会,杨元良起初搞出的那个东西太超前了,不符合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要求。
苏老太爷准备大量的制造这种织布机,然后把他们租给自己治下的自耕农,让他们在下地劳作后可以织布,然后苏家统一收购。
杨元良不问织造方面的事情,弄好机器之后,又过了几天,要请佛入寺了,那一天明山寺中张灯结彩,老和尚小和尚,一干人等接迎玻璃佛。
礼官把杨元良请去,代替皇帝宣读佛愿,弄了一个上午之后,让杨元良明天早上去金銮殿中听封,晚上一个老太监又把杨元良给领进了皇宫中。
老皇帝病好了之后,身体消瘦了许多,杨元良再次见到老皇帝的时候,老皇帝没有什么精神,杨元良跪安之后,老皇帝让人给杨元良找了一张椅子坐下。
老皇帝看着风华正茂的杨元良,一拍桌子:“大胆杨元良,你意图谋反证据确凿,你可知罪?”杨元良吓的一激灵,他以为老皇帝是要问他佛像的事情,没有想到老皇帝玩这一手。
杨元良赶忙跪下,也不敢坐着了,口中答道:“草民冤枉啊!草民没有要谋反啊!”老皇帝怒目看着杨元良,呵斥道:“你杀了柴强不说,在广州强占民宅,豪夺民田,与北寒商人勾结,与当地官员勾结,私自铸币,不是谋反是什么?”
“陛下,我可是冤枉死了,我在广州的宅子和民田都是用银子买来的,与北寒商人勾结就更不可能了,我做一点小生意也知道分寸,盐铁这种东西小民可是碰都没有碰过。
至于勾结当地官员,私自铸币,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有啊!你就是给我天大的胆子,我也不敢做这种掉脑袋的事情。”
老皇帝笑了,从袖子中拿出一本奏折甩在了地上,“你自己看看。”杨元良拿起奏折后,看了起来,这个奏折就是赵公子的朋友写的,上面把杨元良的罪行写的是清清楚楚。
杨元良看后背后冷汗一直在冒,老皇帝看见杨元良这种表情后,冷哼一声:“杨元良你可知罪?寡人可否无赖与你?”
杨元良沉着冷静的回答道:“这是赵氏家族污蔑草民,草民不认罪,若是陛下不相信可以派遣钦差查证。”
“起来坐在椅子上!”杨元良那里敢起来,还是在地上跪着,老皇帝又问杨元良:“你做这一切,我不需要查证也知道这里面写的是真的,我想要杀你早就杀了,我就是想要知道你做这一切是干什么?你老实说我或许不杀你。”
“广州的西南有一片大海岛群,差不多有整个广东那么大,上面居住的全都都是土人,资源非常的丰富,我想要做他们的生意,抢他们的财富,这些都是做准备!”老皇帝一听,心中乐开了花。
“是不是爪哇那边?听说还不错,你放手去干吧!”老皇帝现在需要一个人稳定南边的局势。
他就怕杨元良是一个怂包,保护不了自己的女儿,将来要出问题,就算杨元良谋反他也不怕,大辰皇朝禁军一百万,虽然这个水分很大,代甲军士不过十万人,要灭杨元良是足足够够的了。
“我现在要和你说重要的事情,这件事情办成了,我保着你的脑袋,这件事情你办不成,我立刻就杀了你!”老皇帝说的十分的认真。
杨元良的心可是悬着,不知道老皇帝要干什么,支开了旁边的人之后,老皇帝开始诉苦,把宋芳淑的事情讲了一遍。
过几天老皇帝会让长公主诈死,以后就再也没有长公主这个人,转而是杨元良多了一房平妻,这个妻子是常家员外郎的女儿。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老皇帝先是处理政务,然后老皇帝说到:“昨晚寡人做了一个梦,梦见佛祖与寡人交谈,他老人家十分的高兴,说是要保佑我们大辰皇朝风调雨顺!”
别管皇帝说的是真的假的,这群臣子都说皇上圣明之类的,老皇帝一看造势差不多了,就让人把杨元良给叫了上来。
“既然是杨爱卿不远万里从海外带来的佛像,寡人觉得应该嘉奖杨爱卿,就赐予封地一百亩,仆从两百如何?”老皇帝说出这个条件后,没有人觉得不妥。
赐个杨元良这个地和仆从说白了还是照顾长公主用的,一干臣子纷纷附和同意,老皇帝就把封地给定在了广州。
说白了还是杨元良自己的地皮,一百亩封地能干什么?屁都干不成,至于仆从,则是从教坊司找一些女子,宫中找几个太监,其他人杨元良自己招募,就算成了。
因为杨元良和朝廷中的所有人都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老皇帝给的又是一个虚职,谁不知道杨元良很有钱,这就是做个样子给天下人看,让天下恩知道献宝给皇家有好处而已。
杨元良这个献宝爵爷算是做实了,然后就是杨元良带着人去了绍兴,开始招募仆从之类的,可是杨元良这次没有立刻就走,他在临安明则访友喝酒,实则等人,等长公主死,全国节哀才能走。
老皇帝怎么设局杨元良就不问这个事情了,他按照老皇帝的吩咐,耐心的在家中等待,同时大张旗鼓的宣扬,自己和一个姓常的员外郎混在了一起。
没有几天报纸上面传出了长公主重病的消息,诚招天下杏林圣手给长公主治病,这个时候杨元良放出风声,要娶这个姓常的员外郎的女儿为平妻。
家中的几个女人可就纳闷了,这个姓常的员外郎他们都没有见过,不知道相公怎么回事,武兰香的意见是最大,她觉得这个姓常的也就是一个员外郎,女儿过来做妾还差不多,怎么能做平妻?
带着孩子找杨元良闹腾了一下,杨元良只能好言相劝说是生意上面的伙伴,娶到家里之后,几千万的生意就成了。
王秋萍还算是知书达理,没有去闹,鱼英颜无所谓,她现在肚皮鼓了起来,母以子贵,管他纳几房小妾和娶几房平妻,她就是一个妾,管不了这么多的事情,再说她厉害的很,是一个狠角色。
迎娶长公主那天,老皇帝和太子都便装送行,王老太常可是认识公主的,娶回来之后,人都哆嗦了起来,老皇帝也没有给人添堵,就是扮作一个寻常的父亲送亲,看着女儿离开家门而已,没有走远。
女儿送走以后老皇帝哭了,哭的就像是一个心疼的父亲一样,此刻他不是大辰皇朝的天子,他就是一个年迈的父亲。
“父皇不必伤心,妹妹嫁给了杨元良要比她守活寡好很多,只是杨元良这个人我不太放心,怕妹妹跟着她受苦。”太子这也算是即位前和老皇帝的交易。
老皇帝把虎符交给了太子,语重心长的说到:“儿啊!父皇也知道他不老实,但他翻不起什么大浪花,看在你可怜妹妹的份上,就任由他闹去把,只要他不举旗,你就不能杀他。”
“儿臣知道了!”太子也觉得杨元良没有什么威胁,虎符在手也就算是掌控了天下,没有几天传来了长公主的死讯,举国节哀,司马家的祖坟里面多了一个死人,杨元良的家里多了一个活人。
老皇帝无心朝政,就让太子代替他上朝,除了太子没有做龙椅,其他的地方已经和皇帝差不多了,太子已经快四十岁了,年轻力壮,处理各种政务也是得心应手。
老皇帝答应太子,就算是自己不死,再过两年把所有的障碍扫清后,就退位把皇位传给太子,至于杨元良就让他舒舒服服的带着长公主过小日子去把。
长公主下嫁给了杨元良之后,新婚的当天,杨元良看见了长公主的身体上满是伤痕,长公主对这些伤痕娓娓道来,这是她在冷宫中被别人打出来的。
起初的时候别人都以为她是某个宫女的贱种,时常的揉虐她,若不是被发现,她一直都会过着被别人欺凌的日子。
同时杨元良也知道,上次杀柴强的时候,长公主是顶着多大的压力才把自己给保了下来,杨元良十分的心疼这个不怎么好看的女孩,于是让她跪在桌子上面,给了她无限的爱。
杨元良这次在绍兴待着的时间非常的长,一直待了大半年,等鱼英颜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