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极品赘婿-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战要是赤马萨打,绝对是推着钢板把火炮给推过去,重机枪扫射骑兵他可是没有少干过,步枪打不透的盔甲,在重机枪犹如暴雨一样的洗礼下,五百重骑兵被打成了筛子,战场上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司马仁这边的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无坚不摧的重甲起兵,在一阵火光之下,全都躺在了地上,不用看全都死了。
佛山守军这边也蒙逼了,一个基数的子弹扫射结束,人全死了,还准备近身丢手雷能,看来没有必要了,守卫的军官当时发令到:“还愣着干什么,吹冲锋号,都给我上,打他娘的。”
一万多人,抱着各种枪械,朝着司马仁的大军冲了过去,司马仁下令:“垒战鼓,全军突击,弓箭手掩护。”
第一百九十三章贩私盐()
“混账!”杨元良看见战报后,气的都要吐血了,一万多人是把十万大军给逼退了,可是自己死掉两千多,伤了三千多,死伤的人中多半是被第三轮箭羽齐射给弄死的。
杨元良在电报局骂道:“我们的优势就是火力强大,负重轻,打不过跑的过,端着枪和人白刃战,怎么不去吃屎。”
杨元良火气很大,姚劲安慰道:“我们的人没有经验,以为打胜了追击,冷不防的吃了一波箭羽,情有可原,打仗没有这么好的!”
杨元良气氛的说到:“我在军校中说过,我们的士兵不需要铠甲,拉开距离的子弹就是我们最好的盔甲,你看看,一阵箭雨就弄死了我一小半的人马,你让我怎么和这些战士的家人交代。”
“交代的事情我来做,现在不要想着过去的事情了,现在佛山是守住了,黄埔的军官也都到齐了,然后我们怎么打?”姚劲问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杨元良说到:“尽快的收复广州失地,广州失地收复之后,慢慢的打广西,一定要慢慢的打,具体的事情我们晚上开会再说,打快了我们有危险。”
杨元良把战报夸大了一点发了出去,太上皇一看,不由的着急了,“佛山一战城墙被攻破,死伤军民五万余人,浴血挡住了司马仁十万大军。”
“咳!咳!”太上皇不能淡定了,死伤五万余人,只是挡住而已,不知道下面的仗要怎么打,太上皇不敢去给广州增援,各地的势力趋于平衡,贸然的支援可能要出大问题。
现在八百里加急还没有传回来,具体的事情都是杨元良说的,内情有多糟糕,太上皇根本就不知道,只是这个战报让他忧心了起来。
全国的军队他可是心知肚明,西北军最能打,禁军不能动,飞龙军已经炸了,剩下的就是边军和杨元良的水师了。
这次杨元良损失这么大,太上皇没有一点点心疼的意思,相反心中还有那么一丝丝的窃喜,他高兴的是两边势均力敌,谁也吃不掉谁。
难过的是这次杨元良死掉了这么多的人,其他地方不知道能不能守住,其他省份的军队战斗力没有杨元良的军队强盛,又没有大炮这种利器,要是遇见西灰的铁骑攻城怎么办?
“泽贤,你让御林军中会使用大炮的人,跟随禁军去湖南支援,不论是西北军,还是广西军,要进攻到临安来,必须经过湖南,有四川作为战略缓冲区,我们在湖南布防最好,记得大炮火药尽可能的多带去。”
太上皇说完之后,一边的顾祁婷说到:“陛下,其实我们还有好的武器,就是杨元良海船上面的重机枪,这个东西十分的厉害,即使万人冲锋,只要有重机枪在,也能反败为胜,现在杨元良的船上正好有这个东西,我们给要来。”
“这么好的东西,我们能不能仿造?”顾祁婷叹气的说到:“图纸我都有,子弹造不出来,这个子弹的制造工艺要求非常的高,需要冶炼和化工的支持,杨元良自己造子弹,一发大约是五两银子左右成本,我们根本就造不出来。”
“工部的人都是饭桶吗?成天吹嘘他们是能工巧匠,小小的子弹都造不出来,一群废物。”顾祁婷劝解到:“太上皇,您先息怒,这个子弹我们真的造不出来,枪械我都造出来几百只了,子弹这玩意我有图纸,一发都没有造出来,这个不怪我们的工匠,只怪杨元良太厉害了。”
“你说的那个重机枪,一定要搞来,孙童不还关着能吗?从他的船上拆,要是不给我们就去抢!”太上皇真的是怒了。
顾祁婷赶忙拍电报,去找杨元良要枪,杨元良回答也很光棍,让杨天佑回来,枪可以给,顺道让孙童他们的船去东桑收保护费,杨元良要贩盐给东桑。
太上皇一听,火冒三丈:“这个杨元良胆大妄为,盐铁乃是国之利器,贩卖给东桑算什么东西,不就是粮食吗?我这边也有,你告诉杨元良,要是他敢给东桑一粒盐,别怪我翻脸认人。”
别看东桑四面环海,因为气候冬暖夏凉,食盐不够吃,全国都处于缺盐的状态,不是海岸就能晒盐,这要看技术,还要看地形,杨元良的盐场中,盐都堆积送给老百姓玩。
七斗米教的道馆,没有事情也送点盐给老百姓吃,属于无本的买卖,北寒内乱之后,盐的需求没有这么多,和南果交易倒是不少,这回杨元良想到了和东桑通商,把盐给他们,换去粮食。
“杨元良来电报了,说是五百万吨食盐,上好的食盐换取,五百万吨的粮食,什么样子的粮食都可以。”太上皇皱着眉头问道:“五百万吨是多少?”
顾祁婷说到:“大约是五百五十万石!”太上皇倒吸了一口冷气,一边的宋泽贤说到:“他那里来的这么多食盐。”
“这个还真的有,他印尼有晒盐的工厂,一天差不多就是一个海船的产量,现在大辰的食盐,以及北寒西灰南果,三分之一都是他贩卖的,白家在这里有牵连。”
宋泽贤问道:“这么大的事情,课税司怎么没有说,我每年的盐税都在增加,这是怎么回事?”顾祁婷支支吾吾的说到:“这个事情牵扯太大了,陛下既然问了,我只能说我知道的。”
宋泽贤说到:“你只管说。”顾祁婷说到:“往年老百姓吃不起高价的盐,食盐的销量很少,虽然是暴利,却不如现在,老百姓能吃的起盐,消耗大了,盐税就多了起来。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杨元良直接卡着白成,不让他逃税,尽可能的把贩卖食盐赚来的钱上交国库,据说杨元良给白成的食盐价格比大米便宜。”
杨元良给的价格就是比大米要便宜,海盐厂里面的食盐,晒好了不收起来,下雨就弄坏了,闲着也是闲着,收起来之后,没有多余的地方放,消耗量就这么大,不如做人情半卖半送给白成了。
白成给课税司的钱多,课税司不敢问这个事情,盐价现在掉了一半还要拐弯,各地的盐商从白成这里都能拿到低价的盐。
盐帮自己也有路子销售,大家都舒服,坐在临安皇宫里面的宋泽贤自然是不知道这个事情了,官方的盐价格还是那么高,白成全都包圆了。
这笔账很好算,好比官盐五十文一两,杨元良的私盐一文钱一两,白成开条子,把官盐包圆,官盐的产量很少,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白成把一文钱一两的大量私盐掺杂在里面。
售价十文钱一两还是有的赚,老百姓也愿意买,盐帮也没有少赚,往年是五十文的进价,六十文七十文的出售,现在是十文钱进价,二十文的出售。
官府也不问这些事情,大盐商全都听白成的话给包圆,按照包圆的比例从白成这边拿便宜的食盐,拿官府二十斤盐,就能从白城这边拿到两百斤甚至于更多的食盐,傻子才去检举告发,都在闷声的发财。
“好一个杨元良,好一个白成,真的是不把官府当一回事了!”宋泽贤气愤的牙痒痒,太上皇说到:“拍电报给杨元良,一斤大米十斤食盐,若是讨价还价,给我要到五斤。”
吩咐人之后,太上皇说到:“盐铁乃是国之重物,这铁被杨元良弄一下,他广州一个月抵得上我这边一年,这盐更是可怕,若不是这次打仗我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他曾经对我说过,他想要这个世界进步,他还弄了一个进步党出来,里面全都是他技校的学生还有就是工人。”顾祁婷把话说了出来。
“这个我知道,我问的是,他弄这些东西出来干嘛?若是要谋反,他也是兵强马壮了,成天在我面前装孙子,到底图什么?”太上皇真的是想不明白了,或许是年纪大了糊涂了。
宋泽贤说到:“父皇,现在不要管他杨元良图什么,反正不是好事,我觉得这次战争结束,必须要把他给弄到临安,不能再让他在广州了,要是他再待在广州可能要出事。”
太上皇看了看这屋子里的人,“再议吧,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给杨元良多少粮食合适,重机枪怎么样给搞来,能够搞多少子弹,枪我用过,没有子弹一点用都没有,子弹才是关键。”
和杨元良谈好了之后,太上皇带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了皇宫中,杨天启屁颠的跑过来,献殷勤到:“我给姥爷捶捶背!”
矮胖的太上皇蹲在地上,让杨天启的小拳头砸在自己的后背上,“你爹要是有你一半乖就好了,你哥哥有没有欺负你?”
杨天启回答道:“我哥哥没有欺负我,我哥哥今天给太监和宫女上课,他们都跪着听课。”太上皇眼皮一跳,就问旁边的太监:“怎么回事。”
这太监跪下说到:“回禀太上皇,杨天佑在给小的们讲封神榜的故事,那个里面都是神仙打架,小的们害怕,所以很多人都跪下了。”
“姥爷我没有跪下,我哥哥说我是土行孙转世,和他平辈,他是哪吒三太子转世,见他不要跪拜。”太上皇一脸的漆黑。
“明日安排杨天佑去太学,学礼仪,学会了才让他出来。”太监得令后,知道去找谁,杨天佑得知这个消息后,哈哈大笑:“现在都打起来,还有空给我小鞋穿,真的是不知道死活啊!”
“左使,我们太学中还有探子,您看要不要?”杨天佑好似大人一样,挥手说到:“即使没有我们的人,我也要他有,我要是去太学,不弄几十个信徒出来,白瞎了我师傅教导我的一身本事。”#####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在拼了老命更新
第一百九十四章战略方针()
杨天佑文没有学成,识字差不多,武学到了家了,打十几个人不是问题,他最厉害的却是变戏法,比变戏法还要厉害的就是忽悠,比忽悠还要厉害厉害的就是怼人。
杨元良怎么不让杨天佑去技校读书?就是因为这孩子在技校里面,其他的孩子读不下去了,不要三天的时间就拉起了一只队伍,杨元良直接骂是王八羔子。
杨天佑送去太学之后,太上皇也没有空管他,现在打仗关乎国运,叮嘱了一下国子监的祭酒,严格要求之后,这个事情就算是过去了。
“杨天佑,大家都在读圣贤书,你笑什么?”杨天佑和其他学子一样坐在教室中,老先生刚刚让大家读了几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杨天佑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看着恼火的先生,杨天佑满不在乎的说到:“孔孟在你们眼中算是圣人,在我的眼就是一个小神,你们不知道吧?天庭也是分派系的,我乃是原始天尊门下的三代弟子,我为什么要读孔孟之道?你这就好比逼着和尚吃肉一样,不讲道理吗?”
国子监祭酒说到:“请戒尺来!”杨天佑衣袖一摆,把手指树立在嘴边,忽的一吹,口中喷出火来,“哈!”杨天佑熄灭了火焰,对着国子监祭酒说到:“你打啊?我看看是三味真火厉害,还是你的戒尺厉害?
不要说是你了,就是孔孟从天上下来,见到我之后,也要恭敬的叫一声师兄,你算什么东西,居然敢打我?你把孔老二从天上叫下来再说吧!”
国子监的祭酒被怼的吐血,他天天把圣人挂在嘴边,可是这圣人那里是他能请下来了,这个时候一个太学生说到:“子不语怪力乱神,他肯定是用了什么手段。”
杨天佑斜眼看他说到:“既然不说怪力乱神,你天天拜孔老二做什么?国子监里面怎么不弄你爹的雕像来拜祭,你解释清楚,解释不清楚就不要放屁。”
“来人给我哄出去!”国子监里面也是有护卫的,先生教课教不下去了,只有把杨天佑给轰走了,杨天佑一甩衣摆,从袖子里面拿出几个黄纸剪出来的小人。
用手指在小人身上点了几下,对着前来的护卫说到:“你们最好客气一点,我已把你们的身家性命钉在这小人身上,如若敢使坏,七日之后你们就和小人一样。”
喀嚓,杨天佑拧掉了小人的头,小人脖子处,鲜红的鲜血流了出来,这群太学生那里见过这个场面,前来抓人的护卫也都是吓傻了。
杨天佑的地位很高,在教会中到处都是吹捧他的人,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这些护卫对于杨天佑可是有耳闻的,一个胆小的直接吓尿裤子跪下了。
“神仙爷爷饶命啊!小的只是混一口饭吃。”
他这一跪,杨天佑叹息一声:“我无意为难你们这些凡人,算了,我跟你们走吧!”杨天佑走了几步,回头对着祭酒说到:“至于你,我今天给孔老二一个面子,就不为难你了,若是下次,你再敢冲撞冒犯我,文圣人也救不了你。”
“这叫怎么一回事啊?”国子监的祭酒都要哭了,要是寻常的学生赶出去就是最大的惩罚,从此官路就断了。
可是杨天佑是侯爷的孩子,还是七斗米教的左使,他压根就不却做官,赶走杨天佑不是问题,问题是太上皇那边没有办法交代,太上皇可是说了,要杨天佑来学礼仪,这就是拿着绳子拴在国子监祭酒的脖子上面,逼他去上吊自杀。
逼人自杀的事情还有司马仁,司马仁暂时退兵,当天他看情况不妙之后,立刻鸣金收兵,顺便阴了一波没有盔甲的民兵。
司马仁拿着缴获的霰弹枪,对着木盾就是一枪,上好的木盾被炸的都是窟窿,司马仁又让人拿来铠甲,一枪下去也是窟窿。
再后来司马仁让人拿着双层盾牌,攻城的时候,防止雷石的那种,碰的一枪打上去,铁沙子卡在了盾牌里面,司马仁心中终于安心了下来。
“这枪支的威力相当于重箭,普通的甲胄挡不住,但这种双层盾牌,完全可以抵挡,前几日我看杨元良的士兵缺乏锻炼,近战绝对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现在应当以退为进,拆房砍树刷桐油,包瓷片,造厚盾,只要这个厚盾数量足够,攻下佛山,直插广州不是打问题。”
这边司马仁看出了门道来,主动命令士兵后腿,争取时间拆老百姓的房子,这个时代老百姓的房子多半是木头做的,砖瓦房子只有广州多,这一闹腾占领区的老百姓开始叫苦了。
司马仁不管这些事情,这些百姓没有刀枪,对抗不了他的大军,自古就是兵过如筛,爱民的将领又有几个?
杨元良这边也在开会,杨元良对着黄埔的学生们说到:“我为什么第一时间把迫击炮给调入战场?而不是调集重机枪,战列炮这种重型的武器?”
“校长,我可以说说吗?”杨元良点头,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杨元良认识,叫做戴军,是黄埔的优秀学生。
戴军站起来说道:“迫击炮的射程要比重机枪远很多,火力充足,五个人为一个战斗小组,一个班里面携带一门迫击炮,其余五人能够携带常规武器,如果遭遇敌人,可以灵活的战斗,进可攻退可守,最重要的就是灵活两个字。
重机枪需要车马,对地形要求很大,对弹药要求也很大,机动不灵活,遭遇大股敌人撤退不方便,重炮和战列炮同样不方便。
我认为校长的意思就是游击,扰乱敌人的计划,这种大的战略方针下,用迫击炮最好不过了,我说完了。”
杨元良点头道:“戴军你可以毕业了,官职稍后给你。”又对在坐的众人说道:“戴军说的很对,这个是战略上面的事情,我来说说百姓方面的事情。”
杨元良清清嗓子说道:“每一个战士都是有爹娘,都有家人,都是宝贵的生命,我不想要任何一个人牺牲,在别人的军队中,逃兵很可耻,在我这里没有这回事,只要你们倾尽全力去战斗,我不需要你们牺牲。
阵地战我可以打,那样会死很多人,我要你们带着县大队,区小队,在整个广东给我打游击,按照家乡划分战区,你们都给我记住了,吃掉敌人有生力量即可,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我要你们都好好的活着。”
“是校长!”戴军首先站起来,高举自己的右手,全体军官起立高举自己的右手,杨元良摆手示意他们坐下,然后说到:“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你们都是本地人,有了不可估量的优势,带着队伍回家,救百姓与水火之中。”
杨元良不和十万大军正面刚是有深沉原因的,作为一个决策者,杨元良不希望这场战争就这么快的结束,不然就放化学武器了。
从佛山一战中暴露出来了很多的问题,指挥官光有书本上面的知识,没有实战的经验,民兵训练之后,只能进行简单的战斗,和正规军还是有很多的差距。
把大部队化整为零后,才能体现出来杨元良的优势,民兵多是来自一个农庄里面,互相都认识,班长是他们自己选的,连队以上配备军校的指挥官,按照地区划分,配合协同作战。
司马仁是外来人,乡间小路他肯定不知道,后方肯定有兵马留守,就在司马仁拆老百姓房子,抢老百姓粮食的时候。
装备精良的游击队到了,弓箭手可都是军队中的精锐了,跑去拆房子的人里面很少的有弓箭手,碰了一声枪响,神枪手一颗子弹就能干掉一个普通的士兵。
没有重甲的保护,没有盾牌的保护,没有火炮的支援,这些留守在广东的司马家士兵,好似一只只绵羊一样,被杨元良如虎似狼的军队啃食。
司马仁看见战报后,气的吐血,这几天运粮队被劫了六支,派出去收木头的人,死了一半,就连中军大营,也遭受到了炮火的袭击。
身为一个将军,他从来都没有这么吃亏过,这比北寒人,骑着马射箭就跑还要让人头疼,北寒人看见几十个汉人的小股部队也不敢吃。
杨元良的人可是带着迫击炮的,看见几十个人的小股部队最为喜欢了,一炮打过去,放几个冷枪,立刻掉头就跑。
广东的老百姓都认识这种没有头发的军队,真的遇见围剿的,老百姓帮着藏,帮着躲,还有老百姓通风报信的,告诉游击队,司马仁的军在什么地方。
短短的一个月中,司马仁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从起初的势如破竹,到现在的进退两难,如果退,广西门户大开,四川方面也会遭受杨元良的攻击。
如果是进军,这八万人不知道吃下佛山之后还有多少,这可都是他的私兵,因为大辰皇朝给的粮食,现在没有粮食危机,不然这军心肯定就乱了。
“大帅不能再拖了,杨元良让人在佛山城外面修建塔楼了。”司马仁缴获的也有望远镜,可以看见杨元良开始建造塔楼了。
杨元良这不是建造炮楼,司马仁有大炮,建造炮楼就是给士兵建造坟墓,杨元良这是为了安稳军心,估计让人去盖的,就是引诱司马仁出兵来打,他好进行炮战。
他知道司马仁的军队大炮射程不行,那种大炮还是最为落后的火盆大炮,只是数量太多了而已,杨元良知道这种大炮打不了几发,就要出大问题。
果然,看着杨元良盖起的炮楼,司马仁果断下令军队推进,把这些在野地上面的炮楼给炸了,印尼炮楼的事情,司马仁可是听说过的,杨元良最擅长的就是以这种炮楼为据点,依靠火力优势,步步雯推。
第一百九十五章真实意图()
看着大炮正在轰击炮楼,从印尼探亲来的张文放下望远镜,对着旁边的捕奴队兄弟说到:“这个炮楼和城墙如同纸糊一样,我在印尼建造菱堡的时候,一次炮弹炸了,只是炸伤一点皮毛而已,不明白侯爷为什么弄这个豆腐渣工程。”
要是真的有菱堡在,就是给司马仁五百大炮,也是攻不下来的,不是菱堡多厉害,而是炮弹的威力不大,对于钢筋水泥的菱堡没有威胁。
一旁的人说到:“侯爷严令禁止我们出击,就他们那种阵地,我一个人一把枪,一天就给荡平了。”这个人后面背着一米五的定制长枪,是杨元良这边最新的阻击枪,雷霆四号。
要是这个人潜伏到合适的位置,司马仁的炮兵还真的不够他杀的,张文双手环胸站在城楼上面:“侯爷肯定有他的意思,我听说侯爷前几天脾气很大,把人都骂了一个通透。”
“脾气能不大吗?民兵死伤五千多人,我们在印尼总伤亡也没有这么多,这些人都是菜鸟打仗没有经验啊!”一边的守军听见之后,不高兴的说到:“你们有本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