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最强军师-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子玉看着赵匡胤郑重其事道:“陛下真的还要对北汉动兵吗?”
赵匡胤点点头,道:“朕要亲自为你报仇,刘纪元小儿,竟然敢对我大宋的国公动杀伐之心。”
“谢陛下对臣如此的厚爱,其实臣的这点耻辱也算不得什么。”叶子玉道。
“当然朕还有别的原因,”赵匡胤表情凝重,眼神坚毅,道:“朕答应过孟昶的母亲要让他魂归故里。”
叶子玉心道,杀了人家的儿子,一个老太太的这点无足轻重的要求也算是一个动兵的理由。
可是,叶子玉嘴上却说道:“陛下真是仁善。”
“怎么,”赵匡胤略显疑『惑』道:“难道你觉得北汉不好进攻,朕拿不下北汉吗?”
叶子玉道:“当然不是,我大宋兵强马壮,所向披靡,北汉贫弱,怎么可能攻不破!”
赵匡胤哈哈大笑,道:“朕就说嘛,西蜀何等的富饶,朕两个月就将其灭了,别说是北汉了!”
叶子玉沉默不语。
赵匡胤的心中早已经打定对北汉动兵的主意,党进,曹彬等人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叶子玉说不说其实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可是,叶子玉清楚,这一次赵匡胤亲征并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无功而返。
赵匡胤见叶子玉沉默不语,缓缓问道:“难道子玉有什么疑『惑』?”
“臣见陛下已经是下定决心要征讨北汉,也不再说什么。”
“只是,之前我们制定的计划是先南后北的,陛下一改初衷……”
赵匡胤打断叶子玉的话道:“无需再说那些,北汉恰逢少主新立,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朕要抓住这次机会,只要扫平了北汉,朕即可安心无忧地挥师南下了!”
叶子玉深吸了一口气道:“北汉兵力薄弱,自然不敢出战,所依靠的无非就是两点,一是,坚固的城墙,这次臣就是在城头,看到了太原府城墙,的确坚固。”
赵匡胤冷哼一声道:“城墙不过是死物而已,怎么可能挡的住我大宋的强兵。”
“当然,”叶子玉道:“我大宋军队兵强马壮,自然不会被一道城墙难倒,另外一个北汉所凭借的就是辽国的军马。”
“李继勋攻城的时候,辽国的军马便来得很快,两万骑兵,所以,这一次,提前要做好围点打援的准备。”
“围点打援……”赵匡胤道:“这是个不错的战法……你的意思是我们围住太原府,然后打击辽国的援军。”
“对,”叶子玉道:“只要将援助北汉的援兵打败,北汉得不到援兵,到时候必然会失去战斗的意志,主动投降。”
“好!”赵匡胤道:“这一次朕便听从你的建议。”
在赵匡胤的宫殿里,墙壁上挂着的都是各地的地图。
叶子玉与赵匡胤接着又讨论了一些具体的作战计划之后,返回了自己的府中。
迎来送往的这些事情也慢慢消停下来,叶子玉经过这次凶险,心中产生了一些连自己也变得莫名其妙的变化。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赵匡胤便确定了进攻北汉的全盘计划。
但是,此时恰好是年关,赵匡胤没有再开刀兵。
在这段时间,赵匡胤再为重新攻打北汉做准备,可是北汉的国内,尤其是太原府内,刘纪元将他祖父的儿子,还有曾祖父的儿子,都以各种名目,下了监牢,而且,很快便都死在了监牢里。
叶子玉估算的不错,刘纪元是一个非常残忍的人,酷爱杀人,尤其是那些祖辈和叔叔辈的人。
但是,刘作活了下来,他相信了叶子玉的话,送走叶子玉不长时间,便开始在家中装疯。
因为,之前他病重将死,这次又疯了,竟然也没有人怀疑。
刘作就这样活了下来,但是,此后的人生只能在关起门来清醒,打开门来就是疯子的状态中度过。
转眼,新年已经过去一个月的时间,此时已经是天宝二年。
赵匡胤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让曹彬和党进等人先领兵出发,赵匡胤处理完事情之后,从京都出发。
李继勋也带领部队从大宋和北汉的边境出发,向北汉的都城太原府靠近。
契丹的骑兵将李继勋等人赶走之后,拿了北汉刘纪元准备的劳军物资便撤回了契丹。
李继勋去而复返,刘纪元也没有什么可以抵抗的力量,除了杨继业之外。
于是,杨继业带兵在太原府外,唯一还算得上是军事要地的团柏谷吞并,准备迎战李继勋。
可是,杨继业根本就不是李继勋的对手,与李继勋的先头部队一接触,便是打败,只好带兵回了太原府。
刘纪元见杨继业又是大败而回,再一次将杨继业撤职。
可怜的杨继业,刚刚才被重新提拔上来没几天,叶子玉走后,杨继业被刘纪元狠狠地训斥了一番,所有的职务都被解除,在家闲置。
这一次,大宋兵去而复返,辽兵也走了,总要有人带兵,杨继业也的确是此时北汉唯一能用的将军了。
于是,杨继业被提拔上来,可是这才几天……
第648章明智之举()
三月,京都春风和煦,柳絮飘香,赵匡胤动身亲征北汉。
叶子玉带着张小凤随驾出征。
这一次,因为是随着赵匡胤出征,叶子玉便没有带娘子们。
赵匡胤这一路走来,并不顺利,接连遇上大雨,所以,行军的速度非常的缓慢。
赵匡胤在叶子玉的建议下,针对北汉主要依赖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坚固的太原府城墙。
另外一个便是辽国的援兵。
和上一次一样,刘纪元刚听到大宋又要对自己展开进攻,便第一时间差人到辽国去搬救兵。
针对叶子玉围点打援的计策,叶子玉对赵匡胤道:“陛下要是亲征北汉,契丹必然会出兵……出兵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定州,另外一个是阳曲!”
“这里是定州,在太原府的东面,最靠近的是彰德节度使!”赵匡胤道。
“韩重赟,韩将军,是陛下的结拜兄弟,能能征善战的勇将,要是让韩将军去定州,契丹的军队一定不会越过定州一步!”叶子玉道。
赵匡胤微微颔首,沉『吟』良久。
韩重赟是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后,义社十兄弟里,唯一掌握禁军的一个。
可是,很快,便被谗言笼罩,赵匡胤还是怀疑其带兵会对自己造成威胁,所以,将其撤了,给了一个彰德节度使的位置。
“不管陛下对韩将军是否信任,但是,这次在定州阻截契丹的援兵,无疑,韩将军是最合适的人选。”
叶子玉看了看赵匡胤的眼神,接着缓缓说道:“韩将军的战斗能力还是没的说的!”
片刻之后,赵匡胤喃喃道:“要说这战斗力和就近的距离来说韩重赟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是,”叶子玉回应,“韩将军阻击定州的契丹兵无疑就是最合适的!”
赵匡胤点点头,道:“定州方向那就交给韩重赟……”
“阳曲方面,”叶子玉道:“阳曲在太原府的北,我们需要将太原府围起来之后,才能绕道太原府,抵挡阳曲方面的契丹军!”
“此处可以让何处筠去,”赵匡胤道:“这个人选我已经定了!”
叶子玉笑道:“既然陛下有了合适的人选,臣就没什么说的了!”
叶子玉见赵匡胤良久无语,道:“太原府陛下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攻城计划!”
赵匡胤道:“朕已经吩咐,将能用的攻城器械,全部都带上,去了之后,再便宜行事吧!”
五月中旬,赵匡胤带着大宋的军队到了太原府的城下,开始对太原府进行猛攻。
在路上,除了连绵的大雨对赵匡胤造成迟滞以外,再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
与赵匡胤和叶子玉估计的一样,大宋的军队到达太原府城下,契丹的军队收到北汉的求援,便从定州和阳曲两条线来救援。
因为,赵匡胤早已经有所准备,派韩重赟在这里。
韩重赟以逸待劳,等契丹军队经过的时候,忽然发动猛烈的攻击,契丹兵败。
因为,契丹兵估计,大宋就像上一次一样,不会对他们设防,他们可以随意通过定州,到达太原府的城下,可是,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韩重赟突如其来的攻击,超出了他们的预想范围,契丹兵从定州撤走。
在阳曲,石岭关,何处筠对契丹的另一路援军也取得了胜利。
在大宋军队阻击两路援军的同时,赵匡胤也开始对太原府展开进攻。
赵匡胤亲自视察了太原府的城墙之后,觉得叶子玉所言非虚,太原府的城墙经过几代地方势力的修建,非常的坚固。
即使,赵匡胤让曹彬带了大量的攻城器械,还是无法将太原府的城墙攻陷。
此外,北汉军民的战斗意志相当的坚定,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
在赵匡胤带兵来的路上,抓到一个从太原府出来的逃兵。
赵匡胤询问之后,这逃兵道:“刘纪元统治黑暗又腐败,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就瞪着天朝的军队解放他们。”
赵匡胤信以为真,上次了这逃兵很多的钱物,将其打发走了。
结果,来了将近一个月,连续攻城,太原府的军民却没有半点消沉。
赵匡胤此时才意识到,半路上遇到的那个逃兵完全是为了自己活命,说的话都是谎话。
赵匡胤这一次也没有再派使节过去,而是,让喊话兵站在太原府的下面,冲着城里喊话。
喊话的内容无非还是一些给刘纪元平卢节度使,给其他的一些北汉官员,这样那样的承诺。
可是,北汉的官员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敢说投降的事情。
郭在先的尸体被运回了太原府。一个宰相平白无故死了,总要有一个原因的,刘纪元给他的罪行就是劝降和叛敌,扰『乱』军心。
那么多的刘姓子弟死在了太原府的监狱里,也总要在面子上给天下一个交代。
刘纪元找到的理由还是在李继勋攻击太远府时,这些宗亲不断进言要他投降,不顾刘家的三代基业,枉为刘姓子孙,都赐毒酒死了在监狱里!
在这样的威压下,北汉的官员即使是羡慕赵匡胤的许诺,为了全家老小的活命,也不敢随意动投降的念头了。
时间进入了六月份,北汉又是连绵的细雨下了半月有余,士兵已经是苦不堪言。
这次也真是天公不作美。
六月中旬的一天,忽然天气放晴,赵匡胤组织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讨论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作战。
李继勋道:“陛下,照这么攻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效果,不如我们在太原府的城墙外面建长城,这样或许能打开现在的僵局!”
李继勋的话一出之后,诸位将领交头接耳一番之后,曹彬,道:“陛下,在太原府的外城建长城费力也没有什么效果,不是明智之举!”
李继勋冲着曹彬道:“曹将军难道有什么好办法?”
“没有!”曹彬是个自爽的人,不会拐弯,他心中的确是没有更好的办法。
“陛下,”叶子玉道:“臣也觉得曹将军说的对,这并不是个好办法,费人费力,效果却不好!”
第649章鸡肋()
卢怀忠是向着李继勋的,对叶子玉道:“难道国公爷有什么好办法?”
叶子玉摇摇头,道:“并没有!”
曹彬和叶子玉虽然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可是,并没有建设『性』的意见提出来,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建长城的建议被赵匡胤采纳。
“诸位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想法?”赵匡胤懒洋洋地问道。
其实,他心中也明白,建长城的确不是什么好办法,可是,此时也不能拿出更好的策略,只能凑合着用。
每日的公文要从京都运到这里来,费时费力的,他在这里却没有对战争起到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赵匡胤有点气馁了。
“陛下!”一个粗狂的声音忽然从门口边上传来,道:“臣有想法!”
众人向着声音传过来的地方望过去,原来是留着络腮胡子的党进。
因为党进在这些人中是官职比较低的,只能坐到靠后的位置。
赵匡胤看是党进,由不住笑道:“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有些人是自带喜感,党进就是这种人。
党进站在地上,身子挺得笔直提起丹田之气,道:“陛下,此时战斗的气势最重要,北汉的军民之所以如此的顽强就是寄希望于契丹的援兵。”
“党将军,”卢怀忠道:“你这完全就是老生常谈,有没有新鲜点的。”
“卢将军,你……你……”党进一着急便稍微有点结巴,再加上在赵匡胤的面前,本身就有点紧张,“等我把话说完啊!”
赵匡胤道:“让党进将话说完,谁也不要打断他说话。”
党进之所以如此的耿直,还在于他本身就是党项族。
少数民族将领在大宋并不多,所以也不受这些汉族将领待见。
既然赵匡胤不让说话,诸位将士也不好再说话。
党进道:“谢陛下……其实臣的话快说完了,那就是我们不如将契丹士兵的脑袋砍下来,挂在太原府的城头,让北汉的军民绝望。”
“好!”赵匡胤拍手叫好,道:“党将军这个办法很好,甚得朕心,现在韩重赟那边斩杀了几千契丹士兵,让他们将那些契丹兵的脑袋都砍下来,送到太原府这边来。”
下面的将士得令。
“还有……”党进道:“陛下,我们不如让契丹的俘虏来这里现身说法,这样更有说服力。”
叶子心道,今天党进的脑袋还真是开挂了。
赵匡胤哈哈大笑,道:“你们今天这一大群也赶不上党进一个人。”
赵匡胤随即把刚才李继勋的建议和党进的想法布置下去。
半个月之后,几千契丹士兵的脑袋被挂在太原府外面几仗高的木杆上。
还有几百契丹俘虏被绑在太原府的城下,现身说法,说他们已经无法冲过阳曲和定州。
这样做的确是有一些震慑力,北汉军民的意志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
最近,攻城不是特别的勤,赵匡胤把很大的力量都用在修建长城上。
可是这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因为大宋军队修建的长城即使将太原府整个都围起来,也没有多少作为,长城与太原府的城墙之间有很宽的距离,在这个时代是很难有条件跨越过去的。
这长城修的就像是鸡肋,修了起不到实质『性』的攻击作用,不修吧,似乎又无事可干。
契丹士兵的那些脑袋虽然对北汉的士气有所打击可是终究还是没有达到令刘纪元投降的地步。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几天,天空又开始阴雨绵绵。
北汉原本是干旱地区,可是,这一年不知道是怎么了,自从赵匡胤开始动兵,这雨就没有停歇过,难道天也要救北汉这一次吗?
大宋士兵的营帐都已经被水泡了,再加上如此多的士兵聚到这里,吃喝拉撒,一日的垃圾在雨水中浸泡,发霉,变质,蚊虫满天的飞舞,疾病蔓延,苦不堪言。
赵匡胤一开始来的时候的喜悦现在早已经飞到了九霄云外。
赵匡胤已经有了退的意思,可是又觉得不甘心。
可是,叶子玉现在不能提出撤退,赵匡胤会不高兴。
叶子玉写了一封家书,让人送回去,给苗达送过去,让他找赵普,让朝中的人来劝说赵匡胤,或许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赵普现在是宰相,这边的战局一定会密切关注的,或许也早已经有了与叶子玉一样的想法。
这日,雨刚停,但天还是阴天,张小凤进来对叶子玉道:“老爷,李继勋,李将军抓住一个细作,但是此人非要见你,李将军派人过来问一声,您见还是不见,要是不见,李将军说他们就将他砍了!”
“是吗?”叶子玉将手中的活儿放下,道:“一个细作,既然已经被抓,还要求见我,说明认识我,这样的人怎么能杀了!”
“是,”张小凤知道叶子玉要去见此人,便将他的衣服拿过来帮叶子玉穿上,道:“李将军来请示您可能也就是这个意思。”
叶子玉点点头,道:“他这是在用激将法,这个人他知道不能杀,只是这个细作非要见了我才说话……”
张小凤道:“应该就是这样,所以,李将军知道这样说您一定会去!”
叶子玉带着张小凤,随着李继勋派过来的人,走了一段时间才到了李继勋的营帐。
一方面,叶子玉的营帐与李继勋的营帐原本就不在一个地方,之间间隔着十几里的路程。
另外一方面,雨后,地面坑洼,多水,湿滑,路不好走。
叶子玉随着领路的人进了李继勋的营帐,道:“真的有细作被抓住了吗?”
李继勋见叶子玉进来行了简单的见面礼,道:“是,一个家丁样子的小子,这么烦人的天气,下官怎么可能逗国公爷玩!”
“他交代了什么?”叶子玉问道。
“没交代什么?”李继勋道:“他是从太原府里跑出来的,被我们的士兵抓住!”
“一抓住,他便说自己要找安国公叶子玉!”
“我们见他好像认识您,便将他押回来,回来之后,这小子说只有见了你才会说话,别人都不说!”
第650章细作()
“这倒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叶子玉道:“那就带我去见见他吧,我们一起看看他要说什么,或许对我们真的有帮助!”
李继勋点点头,道:“下官这就带着国公爷去。”
出了李继勋的营帐,李继勋道:“这小子被关在另外一个营帐里。”
走了不远,便到了,一个士兵掀开帘子,李继勋让叶子玉先进去。
叶子玉进来就见柱子上绑着一个身形瘦小的人。
不过,叶子玉一眼便认出了此人。
他就是刘作府上的小厮,叫刘焕,当日叶子玉还开玩笑说要他跟着自己。
这小子是一个聪明人,那之后便多次向叶子玉表忠心,真想离开刘作,跟着叶子玉。
可是,叶子玉对这种人并不是十分的上心,何况又是刘作家的小厮,叶子玉也不好就这么带走,再加上当时离开太原府也匆忙,他又刚刚经历死亡,根本没有想这些事情。
叶子玉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了这小子。
刘焕见叶子玉进来,眼中满是恳切和高兴的目光,声音有点颤抖,不知道是因为恐惧,还是兴奋,“国公爷,您终于来了!”
叶子玉摆摆手,让人将刘焕的绳子解开,自己坐在一把胡凳子上,刘焕跪在叶子玉前面道:“小的就是想追随您,您就收下小的吧!”
“太原府现在被封锁,你能跑出来不容易,一定费了很大的周折,难道你如此费力跑出来,就是为了跟我说这些!”叶子玉没好气道。
“是,也不是……只是,这是我的最终目的!”刘焕道。
叶子玉心想着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心中有点失望,道:“刘作现在如何?”
“老爷疯了!”刘焕道:“自从国公爷您走了,老爷就开始慢慢的发疯,现在更是疯的不成样子了!”
“你的意思是他还没有死?”叶子玉道。
“没有!活的好好的,身体比之前好多了!”
“没死就好!”叶子玉喃喃,心道,看来这是听从了自己的劝慰,故意装疯了。
叶子玉道:“我从你这里得到了刘作的消息,也算是你的一件功劳,我也不处罚你抛弃主子的罪责了,你去吧!”
叶子玉随即转头,对李继勋道:“我身上没带银钱,麻烦李将军给他几个银钱,将他送出去吧!”
李继勋面无表情,看来是心中并不高兴,还说抓到一个从太原府中逃出来的细作,能得到一点利好的消息,现在看来又要失望了。
李继勋点点头,道:“国公爷放心吧!”
刘焕赶紧道:“别呀,国公爷,小的还有重要的事情禀报!”
“你确定这次说的是重要的事情?”叶子玉道。
刘焕连连点头,道:“这一次一定是重要的事情,何况,小的历经艰难出来投靠国公爷,怎么也得有一个丰厚的见面礼才行啊!”
“你说!”叶子玉道。
“杨继业准备突然袭击大宋军队的攻城器械!”刘焕道。
叶子玉和李继勋大惊,异口同声,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应该差不了,”刘焕道:“我有一个同乡的兄弟说的。”
“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会告诉你?”叶子玉警觉道。
“因为我要出去,本来是想和他探听消息的,所以,带了不少好东西给他。”
“太原府被围了两个月了,当兵的很苦,我给他带了不少的好东西,他是喝多之后说漏嘴,小的无意间听到的!”
李继勋看着叶子玉问道:“此人靠谱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