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神大军阀-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股票的利润可以让任何人疯狂,沃伦斯先生也不例外。他很快出售了自己的水果铺,典当了所有的房产,将资金集中起来投入了股市之中。看着节节上涨的股价,沃伦斯已经飘飘然了,步入股票大厅之时,他的脑海中却想着今天应该去哪个饭店吃饭。
最近海克乔路刚开了一家饭店,那里的小牛肉非常嫩。或许应该再加上一瓶1892年的红酒,妻子的外套有些旧了,应该再买些细呢和蕾丝花边。
正在沃伦斯想着家里的烦杂事务之时,他突然听到了一阵惊呼声。这声音并非一个人发出的,它从整个交易大厅的各个角落几乎同时发出,那声音之中的恐惧和焦虑让人不寒而战。
沃伦斯猛然抬头,股票计价板上大片的红色让他感觉有些刺目。这不可能,沃伦斯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自己看错了,他拼命的揉了揉眼睛,再次看向计价板的时候,那红色却依然如旧。
西大陆和新大陆各国的股市计价规则中,绿色是代表上涨的,而红色则代表下跌。看着满眼代表下跌的红色,沃伦斯直感觉到天旋地转。他很快冷静了下来,一边安慰着自己那些下跌的股票都是传统股票,橡胶股票应该是上涨的,一边在计价板上寻找起那些熟悉的名字。
沃伦斯的脸色彻底变了,他发现整个股市居然没有一支股票是上涨的,而且那些跌的最惨的正是橡胶股票。沃伦斯立刻反应过来,他拼命的挤向柜台,希望在赔本之前将自己所有的股票都卖出去,然而其他人所想的也和他差不多。
整个证券大厅顿时乱了,柜台前顷刻间排起了长队,人们互相推拥着,希望能够尽快的将股票脱手。可是股票的下降速度实在太快了,就在填写卖单的时候,股票的价钱就已经低过了卖单的价格,结果谁也卖不出去。
第三百二十六章接连而来的噩耗()
看着暴跌的股票,所有人都疯狂了,他们拥挤着想要出售股票,哪怕是按照买入的价格卖掉也行,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股票的下泄速度太快了,很快跌破了发行价,一只上涨到两百英镑的橡胶股票竟然在一个小时之内,跌破了十英镑。
沃伦斯已经绝望了,看着跌倒谷底的股票,他知道自己完蛋了。想到自己的破产,被抵押的房产将被银行收回,妻女会被迫离去,自己成为一钱不名的流浪汉,他就感觉到浑身发冷。
“啊”的一声惨叫传来,随后是沉重的落地声,那声音敲在每个人的心头都是沉甸甸的,终于有人受不了破产的刺激自杀了。这一天伦敦自杀的人特别多,大本钟前、泰晤士桥下几乎都成了停尸场,原本负责救火的消防队当起了收尸队,他们竟然忙了整天都在收尸,整个伦敦完全陷入了混乱之中。
其实西大陆各主要城市的情况都差不多,随着这一波橡胶股票的崩溃风潮,其他传统股票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整个股市的所有股票纷纷应声下跌,整个世界的经济再次陷入了低迷。
这场风波是从昨日的光海开始的,让所有洋人都想不到的是光海这个孱弱国家的城市,竟然当了一次世界股市的晴雨表。利用光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交易所开门相差的十几个小时,沈若雪来了一次完美的阻击。
这是一次事先毫无征兆的砸盘,在各大洋行丝毫没有准备,也来不及撤离资金的情况下股灾就开始了。刚刚开盘沈若雪就开始大量出货,将手中的各类股票统统砸了出去,紧接着一个消息被传了过来,数家橡胶公司都是空壳,他们既没有橡胶种植园,也没有在东斋尼群岛占有土地。
东斋尼自卫军围攻巴达维亚的消息也出现了,在经过一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刘伯昭和张云峰率领的东斋尼自卫军持续壮大,战斗力也不断增强。终于刘伯昭抓住了一次机会,他在二次围攻三宝垄的战斗之中,用诱兵之计将红毛舰队引入港口,然后派出突击队在港口处布设大量水雷,将红毛舰队困死在港口之中。
随后东斋尼自卫军以优势兵力打垮了红毛守军,将红毛海军全部缴获了。失去了海上屏障,红毛人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沿海城市被一个个攻克,人数太少的红毛人根本无能为力。
很快刘伯昭纠集了三万大军进攻由一千五百红毛人驻守的巴达维亚,这是爪哇岛上红毛人最后的据点,也是红毛总督府的所在地。一旦失去了这里,红毛人在东斋尼群岛上就失去了最大的据点,他们的势力将不可避免的被大幅削弱。
更可怕的是巴达维亚有着完备的修船厂,东斋尼自卫军一旦占据此地,就能够利用这些设备维护那支红毛海军,只要有足够的船员,他们就能横行整个东斋尼群岛,随意占据任何红毛人的地盘。而当初借助海上力量耀武扬威的红毛人将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由对方搓扁捏圆,甚至无法让守军形成合力。
东斋尼自卫军一旦搅乱整个东斋尼群岛,就意味着大量橡胶产地被迫停产,许多在那里拥有种植园的橡胶股票将毫无例外的破产。这个严重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光海,也间接的影响到了股市的走向。自从前一天开始,沈若雪已经在期货市场上大肆买空,由于她的资金充足,而洋人的资金不可能大量保存在东大陆,这让他们难以招架。
期货的动荡很快就影响到了股市,在这样多重影响下,股票自然一落千尺,让众多股民根本来不及抛售。原值1675两的兰格志股票跌到105两,橡胶股票一路狂泻,不管是华兰人还是洋人都成了受害者。
陈逸卿损失200余万两,戴嘉宝损失180余两,陆达生损失120余万两,光海城的钱庄已经是银根紧缩,完全想不出办法来。渣打银行损失180万英镑,汇理银行损失超过400万法郎,正金银行的700万日元打了水漂,不少洋人在光海的洋行、船厂等工厂因为投资股票而资金匮乏,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
然而这些外国产业的抗打击能力毕竟稍强,首先破产的还是华兰人钱庄。7月21日,正元、谦余钱庄率先倒闭,22日,兆康、森源钱庄宣布关门,23日,元丰破产;24日,会大等三大钱庄也步了后尘。
捆绑炒股的八家钱庄相继关门歇业,引起全市银钱业的极大恐慌。八家钱庄倒闭后,所欠光海外国银行庄票139余万两无法归还,自身难保的外国银行当即扬言,要收回拆借给光海银钱业的款项。
当日的国风报上报道:“钱庄里的华商资本完全枯竭,各银钱业之间也完全无法通融。然而洋人银行也难以为继,他们同样处于破产边缘。”光海金融业面临着崩盘的危险。
面对光海动荡的金融市场,光海道台蔡乃煌已经已经顾不上再找秦仲义的麻烦了。当初因为将话说的太绝,现在蔡乃煌也不好再去求秦仲义出手相救,为挽救危局,他只好会同光海商会总理周金箴于24日晚星夜驰往南都,拜见两江总督张人骏。回程蔡乃煌又去苏州拜见江北巡抚程德全,请求他们向朝廷奏明光海的危机并设法加以挽救。
朝廷的旨意还没有下来,源丰润票号的老板严义彬偕刘安生又来找蔡乃煌,希望光海地方政府赶紧采取措施维持市面。无奈此次风潮影响面太广太深,仅严义彬与刘安生合开的德源钱庄,在投机中就亏损200万两,损失额已与倒闭的正元钱庄相当,只因有了源丰润的竭力支持才得以不倒。
可是处于倒闭边缘、急待救助的何止德源一家,蔡乃煌认为,严义彬、刘安生“皆宁江省著名巨富,仓卒来求虽有贵重产业,一时无可抵用。倘不出而维持,必至牵连歇业,使光海银钱业雪上加霜。”
第三百二十七章金融动荡()
帝都自然不能看着这种情况坐视不理,一旦光海金融市场并亏,整个国家都将遭受重创。7月27日朝廷下旨:“张人骏电奏光海正元、兆康、谦余三家钱庄同时歇业,债务纠葛,沪局岌岌,筹议大致办法等语,着即按照所筹各节妥为办理。并饬光海道将善后事宜悉心筹画,慎防流弊,以维市面,而定人心。”
有了朝廷的旨意,蔡乃煌收了严义彬、刘安生价值300万两的地契、股票之后,赶快出面与汇丰、红毛、花旗等九家外国银行商议订立“维持光海市面借款合同”,打算借款350万用于恢复钱庄信誉,没想到各国银行都受创颇巨,根本无力借款,最后只有花旗银行答应借款,但条件极其苛刻。
到了这个时候,蔡乃煌也顾及不了许多了,在请示了载沣之后,他咬着牙用光海大量土地和产业为抵押,从花旗银行借款350万两白银。另由道库拨借官银300万两,存放在源丰润、义善源,使市面暂时得以稳定。
每年9月,朝廷要支付庚子赔款,按例光海道应承担190万两,这笔款子平时由光海道经手存放于资本雄厚而信誉卓著的源丰润、义善源钱庄。但1910年的9月,离正元等钱庄倒闭尚不足两月,市面银根吃紧,而光海官库又将官银拿去救市,早已“库空如洗”根本没钱上缴。因此蔡乃煌上奏朝廷,请求从后金帝国银行拨银200万两垫付。
由于蔡乃煌在前述贷款过程中“稍分利润”,中央的资政院、度支部等处官员们出于各种理由开始谴责他。他们指出光海道为借款作担保违反了“商借商还”的原则,认为他在光海收购时事报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
度支部左侍郎陈邦瑞乘机挑动江北巡抚程德全参劾蔡乃煌。巡抚参道台,自然一参一个准。朝廷颁旨斥责蔡乃煌接管道库以来“屡以周转不灵,请部接济”,这次又“以市面恐慌为恫吓,以还期迫促为要求”,实则是“罔利营私”,“不顾大局”,将其革职,并勒令两个月以内“将经手款项缴清”。
蔡乃煌接到朝廷的革职令又羞又愤,向源丰润等钱庄火速追还官款。10月7日,各外国银行突然宣布拒收21家光海钱庄的庄票,8日,源丰润应声而倒,亏欠公私款项达两千余万两,它在帝都、天风等地的17家分号也同时歇业。
朝廷的事情却不因此算完,因为这次股灾受创的可不止有钱庄等民间资本,朝廷府库也损失惨重。为了解决开支不足的问题,朝廷在1909就投入了一千万两白银进入股市,虽然因为用度而提现少许,但见到利润的度支部在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的首肯下,于1910年又先后投入两千万两白银进去。本来朝廷还指望着从股票上大捞一笔,这样几年内的国家用度就足以支撑了,却不想这次全都赔了进去。
朝廷府库同样没钱,这也是载沣为什么没有救援光海的原因,实在是因为有心无力啊。光海的金融动荡很快波及到全国,就连中川工厂的产品销售情况也受到了影响,好在赵守宏大笔一挥,命令所有工厂继续扩建,多余产品直接压在仓库里,这才没有影响发展建设。
有汉兴集团的维持,中川经济还算稳定,但全国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昔日繁华的光海城满目凋零,周边工厂纷纷破产。这一次的清理可谓干净,由于各国银行资金短缺,纷纷收缩贷款业务并追讨贷款,使得周边工厂无不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陷入绝境,就连那些外国工厂也是一样。
因为赵守宏的警告,秦仲义始终没有插手金融市场,所以此时他成了整个光海城资金最为充裕的人。借着金融危机的机会,他开始调集资金,在整个光海大肆兼并工厂,重点就是各个洋人产业,他首先下手的就是造船业。
祥生船厂创立于1862年的浦东地区,由撒尔人包义德创办,未满3年已修理船只17艘,总量在四千吨以上,号称“东大陆修船设备最完备的企业之一”。
撒尔人另外一个大船厂就是耶松船厂,它成立于1865年,最初是一家白鹰国企业,刚开业时是租用光海与浦东两船坞公司的设备并加以修建,后来撒尔人的股本渐增,最终将其变成了撒尔人的独资企业。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船厂扩充规模改良设备,增强修造船舶的能力。1892年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1900年,耶松船厂与祥生船厂联合,改组为耶松船厂公司,资本增至五百五十七万两。1906年更是改名为耶松有限公司,成为东大陆地区最大的私人造船公司。
如果按照历史的走向,在江南船坞衰落之后,耶松船厂会垄断华兰船舶修造业达三十余年,成为撒尔国在华兰工业投资中最大的企业之一。可正是这样一个大公司,如今却面临着倒闭的危机。
此时经理格兰特正满面愁容的坐在办公室里,心中思索着到底应该如何应付船厂的危机。为了赚取巨额利润,船厂所有的经费都被投入了股市之中,本来打算下个月提现以支持船厂的运营,结果现在全都打了水漂。
如今船厂之中的船坞里还躺着六条八千吨级大货轮,建造进度从三成到六成不等,但他手中的钢板材料已经无法支持任何一艘船建成了。想要让船厂继续维持下去就必须有资金,可是钱从哪里来?他已经跑了几家撒尔国银行,得到的消息都是拒绝贷款,银行正在调集资金自保,根本无力发放贷款。
如今别说是撒尔国银行,白鹰国、条顿国、罗刹国,乃至倭国的银行都岌岌可危,不光是他们在东大陆的分行,就算其国内也爱莫能助。面对这次波及了大半个世界的橡胶股票危机,没有人可以救得了别人。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仆人突然敲门走了进来道:“经理先生,秦仲义先生来访。”
第三百二十八章收购船厂()
“什么?”格兰特茫然的抬起头来,这个名字让他心头一颤。因为秦仲义就是躺在船坞中六艘半成品的主人,而交货日期就在一个月之后。“快请秦先生进来,去沏茶,沏大吉岭红茶。”
秦仲义一身西装,头顶带着高高的礼帽,手中一根油光的文明棍,完全是西大陆绅士的打扮,他的身后则是一身黑衣黑裤的霍元甲。两人走入格兰特的办公室,秦仲义微笑着说道:“格兰特先生你好,这次来叨扰了。”
“没有什么,秦先生快请坐,您是否又打算继续扩大订单。我们耶松船厂造船速度快,技术水平高,绝对能满足你的要求,哪怕是万吨巨轮也没有问题。”虽然心中烦闷,但面对客户格兰特依然是笑容满面,语气也十分轻松。
秦仲义脱去礼帽坐在沙发上,他对着格兰特笑道:“当然,耶松船厂的能力我们是认可的,否则我也不会弃自家的江南船坞不用,跑到您的船厂来造船了。”秦仲义这话倒是实话,如今江南船坞的技术力量不足,还在用五千多吨的货轮练手,八千吨的货轮已经太难为他们了。
听到秦仲义的话,格兰特眼前一亮,如果对方能够追加订单,就会付给部分定金,这样他就有周转资金了。只要有了周转资金,先造完两条船交货,他的船厂就算是彻底盘活了。
然后秦仲义下面的话,却好似重锤一般,砸的格兰特目瞪口呆。“如今光海滩因为股票的事情动荡不安,我早就说过,那些东西是不能碰的嘛。可是今天我听到了风声,说格兰特先生的耶松船厂也出了问题,难道您的资金短缺到无法继续造船了吗?”
“绝无此事。”格兰特摆着手道:“我们耶松船厂技术力量雄厚,资金充足,保证可以按时交货。”
“如此就好,我就是有些担心过来问问。既然格兰特先生担保,我自然是相信。不过一个月后就要交货了,格兰特先生可不要逾期啊,否则这赔偿费用可是很高的。”秦仲义笑着说道。
格兰特嘴里满是苦涩,一个月之后交货,他到哪里去找钱维持生产啊,一个月后恐怕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格兰特突然眼前一亮,他谄笑着走到秦仲义身边道:“秦老板,我们能不能打个商量。”
“格兰特先生请说,有什么事情我一定帮忙。”秦仲义笑道。
格兰特低声道:“我们耶松船厂面向老顾客,今年有一项优惠活动。只要提前一个月结清尾款,我们打九五折。”
“什么?”秦仲义当即色变:“难道格兰特先生不打算按照合同办事,要我们先交钱,这不和规矩。我秦某人私下里可以给朋友帮忙,但在生意上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决不能含糊。”
格兰特面现愁容道:“不瞒秦老板,耶松船厂在这次股灾中也受创严重,现在没有资金周转,已经无法购进原料了。如果我们无法按时造好船,您也会受损失嘛。我想能不能这样办,请秦老板支付十万银元,就当是我向您个人贷款也行,一个月后保证归还,利息按照六厘如何?”
“对不起,我们光明集团我只是总经理而已。集团公司没有银行业务,我也不敢私下里答应你,除非总裁同意。”秦仲义摇头道。
“原来如此,还请秦先生美言几句。”格兰特说道。
秦仲义冷笑一声:“据我所知耶松船厂还有两笔花旗银行的贷款,一笔渣打银行的贷款没有结清,总款项高达十五万撒尔镑,如今银行都在召回贷款,只给你十万银元恐怕也无济于事吧。如果我们集团贷款给你,你却携款跑路了,我们岂不是财货两失。”
“这”格兰特被秦仲义说的瞠目结舌,他没有想到秦仲义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如此清楚,竟然张口就说出了自己的贷款数额。
格兰特的冷汗顿时冒了出来,他的眼睛有些发直身体微微颤抖,他知道自己的船厂恐怕要破产了。当初炒股也是为了尽快还上贷款,如今他这个资金漏洞却是再也堵不上了。
看着即将精神崩溃的格兰特,秦仲义将语调放缓道:“其实格兰特先生的困境,我倒是有个好主意。”
“什么好主意?”格兰特的眼睛微微发亮,如今他已经是走投无路,如果能够让船厂起死回生,他自然愿意答应任何条件。
“我买下你的船厂,所有贷款也由我来承担如何?”秦仲义微笑着看向格兰特,而后者的脸色当时就变了。
“这不可能,我怎么能将船厂卖给你,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格兰特挥舞着双臂咆哮起来,这是他多年的心血,绝不可以就这样放弃。
秦仲义一句话也不说,他安坐在沙发上,等着对方发泄完情绪才说道:“格兰特先生可要想清楚,以耶松船厂如今的境地,恐怕一个月后就要宣布破产了。到时候我可以直接接手破产的产业,还能将银行贷款一笔勾销,到时候价格将更加低廉。我是看在大家合作多年的交情上,希望购买你的船厂,也让你能够衣锦荣归。”
秦仲义的话让格兰特沉默了,尽管不想承认,但他知道对方的话没错。由于各大银行都不发放贷款,他根本没有资金盘活企业,何况那几笔贷款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如果不将船厂变卖,他只有破产一途。
格兰特打定主意抬起头道:“如果秦老板想买我的船厂,我想知道价格如何,而我手下的那些工程师和工人你打算如何安置。”
秦仲义笑道:“我知道船厂按照以前的注册资本有五百多万两白银,我就按照五百万两白银的价格,折合成倭元购买你的船厂如何?至于你手下的那些工程师和工人我全盘接受,工钱一分不少,格兰特先生你看如何?”
格兰特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他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给自己如此优厚的条件,简直是让自己没有任何损失的带走所有资金。格兰特微微皱眉道:“秦老板的仁义我很感激,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折合成倭元?”
第三百二十九章大撒倭元()
秦仲义纵纵肩道:“这也是无奈之举,最近我接了几笔倭国的大买卖,搞得手中倭元太多。而如今光海城金融混乱,一时间难以进行外汇兑换,所以我也只好用倭元付账了。”
格兰特恍然大悟,他点点头道:“我很感谢你的慷慨,秦老板是我真正的朋友,如果你今后在撒尔国有什么事情,我一定全力帮忙。耶松船厂我可以卖给秦老板,我们明天就可以办理过户手续。”
秦仲义点了点头:“那就明天办理吧,我要收拢资金,毕竟这么多钱也不是小数目。”秦仲义带着霍元甲趾高气昂的走出耶松船厂,而格兰特则笑着一直送到门外,此时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秦兄,我有一点不明白。”在船厂里一直没有说话的霍元甲此时出声问道。
秦仲义笑着带上礼帽道:“霍兄也是自己人,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我自当解答。”
霍元甲道:“买下撒尔人的船厂的确不错,可是我们给的钱似乎太多了,而且为什么一定要给倭元?”对于倭国人霍元甲十分厌恶,他不明白什么一定要用倭元购买。
秦仲义微微一笑道:“这个其实是老板的意思,他要我足额赎买船厂,并且给我调集了大量倭元作为资金,其中什么缘故恐怕要问老板才能知道了。不过据我所知,这次是由二夫人全权掌控,所图可不小啊。看来咱们的光明集团要大大扩充了,走吧咱们去下一个地方。”
这几天秦仲义几乎成了散财童子,他挥舞着手中海量的倭元,大肆收购外资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