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支点-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在战役策划中也遇到了一个大的问题。
由于有鄱阳湖的阻隔,从鄱阳湖以东的九江向湖西的彭泽调动重装备,只有鄱阳湖和长江连接处的湖口这唯一一个渡口,而且湖口以东地区一直到彭泽县城,基本都是地势较平的冲积区,日军飞机对这个方向侦查监视频繁,十分不利于装甲集群隐蔽机动并选择合适的出击地点。
为此,谢昌云和廖广泽等大费了一番周折,采用了一个谁都没预想到的长距离大迂回机动的方案。
按照这个方案,除了参加作战的师级装甲部队和炮兵,可利用几个夜间由湖口过渡之外,其余六十五军的装甲旅和炮兵旅、以及从三十二集团军抽调的六十六军装甲旅和两个摩托化步兵营、一零五榴弹炮营、两个高炮营,则在独立三师接管长山防御之后,就分别从南浔线和浙赣线的樟树用火车运输至了浙赣线的鹰潭附近,然后沿鄱阳湖东部的山区陆路向北隐蔽机动两百公里,于两天之前全部到了达彭泽东南的丘陵地区,并于昨日完成了作战部署。
这样,主要装甲突击力量就与日军的一字长阵的部署形成了垂直结构,虽然出击距离有十多至二十公里不等,但却不必穿过整个日军阵地,因此只要接近日军之后,很快就可以将日军拦腰截尾切为数段,其突击效果更为明显。
当十一点三十分炮兵向日军炮阵地开始射击时,部署在日军右翼的装甲部队就立刻随着炮火开始了四路突击,并于炮击停止后十三分钟之内,就将猝不及防的日军一零六师团切为了三段,而且将第九师团第六旅团后撤稍慢了一点的大半个联队合围了进来。
日军第六旅团立刻向中国军队的装甲部队展开了两面攻击,试图接应被围的部队冲包围圈。
但十二集团军事先不知道日军第九师团的第十八旅团和骑兵联队、山炮联队已经调往了江北,为了阻击整个第九师团为一零六师团解围,特意准备了四个装甲营和两个摩托化营来负责截尾。
现在用近百辆坦克装甲车、一千多步兵、几百名装甲车载步兵来对付第九师团不到半数的兵力,简直是游刃有余。
不到半个小时,在包围圈内的日军第三十五联队就被横冲直撞反击过来的几十辆坦克装甲车以及迅速建立了阵地的步兵消灭了近一半,眼看其余的中国坦克装甲车有再度突击合围的趋势,第六旅团旅团长秋山义允少将便连忙下令部队急速后撤,脱离于中国军队的近距离接触,企图将中国军队引诱到舰炮射程之内给予致命打击,然后再趁势回头接应第三十五联队突围。
虽然有希望追上第六旅团主力,但再往前一点的那道山丘就是上级划定的不准逾越的界限,所以六十六军装甲旅旅长不得不下令停止追击,在这个方向部署了一定的防御与防空兵力之后,便集中力量对付起第三十五联队的残兵。
秋山义允见中国军队并没有上当,气得几乎要发了狂,但面对已经布置好了阵势的几十辆坦克和上千步兵,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而负责围歼日军一零六师团的六十五军的二一一师和新一军二一六师、二一七师,在新一军军长李一权的统一指挥下也进展顺利。
二一六师首先从己方的防御阵地发起攻击、在付出了数百人伤亡之后,很快的就突破了日军还没来得及修筑完毕的阵地,并将担任掩护的日军一零六师团的一个联队与主力切开。
而二一一师和二一七师的步兵则在炮击和装甲突击开始之后,从日军左翼三公里外的预伏阵地出击,于二十多分钟之后逼近了一零六师团主力,并与先期突入日军后方的六十五军装甲旅回合,将以不等兵力分布在十三公里长度内的日军各个集群大部分割包围了起来。
接下来的战斗就与昨天十分相近了,十二集团军拉散开了阵型,一面保持对日军前沿的压力、并以迫击炮、掷弹筒、坦克炮等消灭日军的主要火力装备,一方面则以大量防空火力与飞临战场上空的日机展开了激战。
第二一零章差半天的结局()
与昨天黄梅的战斗相比,今天日军飞机出动的数量有所减少,而且轰炸扫射时的飞行高度也要高了一些。
昨天有十三架战斗机和轻型攻击机被击落,还有多架飞机受伤,十七名飞行员或阵亡或被俘,这种损失是日军航空兵也难以承受的。
而十二集团军则迅速总结了昨天在野战条件下大规模防空作战的实战经验,采取了步兵进一步拉开散兵线距离、并在原地迅速构单兵坑;装甲车辆即时实行小范围机动;多个火力集中攻击一个目标等一系列方法,有效的减少了被空袭造成的伤亡损失。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谢昌云心里的担忧多少放下了一些。
但是,日军第九师团在避退之后迟迟未见进一步的行动,却让他一直困惑不解。
日军首尾相接并不远,第九师团主力就在长山西侧,按说不应该单纯考虑伤亡而置被围困的部队于不顾。
“难道日军是想迂回对我军侧后进行突袭?”谢昌云反复比量着地图上的距离,最后否定了这个想法。
“是日军的舰队马上就可以向上游进行移动了?但江北还留有海军的两个秘密观察点,有情况应该会提前报警,这方面与海军联络一直没有中断。”
不过谢昌云还是立刻让人又向海军询问了一次,得到的答复还是五天之内,日军舰队不可能通过马当航道。
“这真是怪事了!起码日军炮兵联队的几十门山炮应该有所动静吧?”
谢昌云考虑再三,虽然已想到了日军第九师团主力有可能不在长山以西地区,但他还是与廖广泽通了电话,让他命令六十六军装甲旅不顾敌机威胁,迅速打烂被围敌军,给后防线留下回撤余地,之后再分出一部兵力到右后侧进行警械。
说实在,就从能这么快就决定将一零六师团回撤这一点,谢昌云对冈村宁次这个对手多少还是有点怵,因此不得不慎重一些。
就在谢昌云为日军第九师团的动向大伤脑筋的时候,冈村宁次更是焦头烂额、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从昨夜到今晨,冈村宁次对照大量情报反复进行了分析。
虽然认为十二集团军在黄梅至少出动了两个军的兵力,并在鄱阳湖以东没有大量兵力驻扎,也未见其又异常调动,因此在彭泽一带紧接着再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战的可能性不大。但冈村宁次还是决定将一零六师团撤回至目前第九师团所处的位置,待第十一师团到达和长江航道疏通之后再重新沿江推进。
但遗憾的是冈村宁次并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迫近,对一零六师团下达的并不是紧急回撤的命令,只要求其在三十六小时内到达指定地点即可。
三十六个小时,只有不足三十公里的距离,除去夜晚时间,就是散步也走到了!
所以一零六师团虽然执行了命令,也按规范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措施,但实际并没有太当一回事。
现在中国军队却出人意料的突然在彭泽发动了反击,并一举围困了一个师团并一个完整的步兵大队,而且根据其出动的兵力数量来看,又是想快速解决的战斗,冈村宁次接到报告后仿佛一下就掉进了冰窟。
攻取武汉的战役还没有进入最关键时期,如果中国军队再次得逞,自己所帅第司十一军的兵力就将损失三分之一,即便自己在有天皇陛下的庇护不至于受到最严厉的处罚,甚至还可以继续留在军界,但面对这种空前的损失,想要再执掌指挥权是不可能了。
可冈村宁次现在手上已经到了无兵可用的境地。
“一天,就差一天!不!甚至可能是半天,结局就不会是这样了!”
冈村宁次确实是一个军事造诣很深并极有思想的将领,但其欠缺之处就在于没有大兵团实际作战的经验,虽然前后担任过联队长和师团长,但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投入过战斗。
要说冈村宁次作为高级将领统兵作战,还真要从这次进军华中开始算起。所以即便是在前世,他在对武汉的进攻中也是错误频出,甚至最初还选错了主要攻击方向和放弃了舰船优势,试图突破南浔线直插湖北咸宁迂回武汉,结果在赣北山区遭到了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险些使一零六师团全军覆没。
只是在吸取了这些教训之后,冈村宁次的实战经验才逐渐完备起来。
但这世的冈村宁次,还未真正出道就遇见了不仅有着两世知识,而且已是身经百战的谢昌云。真可谓是时运不济!
下午十六点,谢昌云接到了五十四军军长霍揆章的电话,被告知日军一零一师团师团长伊东正喜中将、一零二旅团旅团长工藤义雄少将的尸体已经从湖中打捞出来,波田支队支队长波田重一的尸体也在芦苇泥泞中找到,并经相片集对照和俘虏确认无误。
连同最先被击毙的一零一旅团旅团长佐藤正三郎,日军江北集群的四个将军全部毙命。
谢昌云问道:“霍军长,你们的伤亡怎么样?”
霍揆章的语调一下放低了许多道:“连上阻击战,阵亡五千五百多,重伤五千一百多。”
谢昌云略顿了一下道:“代价不小呀!十二集团军阵亡了也有二千九百多,这几天还有抢救不过来的,估计要过三千了。霍军长,你对战果分配有什么想法没有?”
霍揆章道:“要只凭我们五十四军,牺牲一半人能顶住敌人就不错了,现在不但消灭了敌人,而且还保存了那么多弟兄,哪里还敢分战果?”
谢昌云道:“不能这么说。如果没有五十四军前期的阻击战,日军早就打到长江北岸了,十二集团军连江都过不去,还谈什么歼敌?这样吧,我说一个方案,连同阻击在内,歼敌数给你们一万一千;四个将军,给你们两个少将旅团长;再加十辆战车、二十五门大炮。霍军长你看怎么样?”
“谢副长官,太多了、太多了!每样减一半我都占了便宜了!”霍揆章赶紧叫了起来。
不是霍揆章怕功劳大,而是实在承受不了!想想抗战以来,除了十二集团军之外,有那支部队一个军就能歼敌上万的?
现在贪图虚名,日后还不让人万般耻笑?
谢昌云也只其中隐情,而且昨晚到今天,五十四军打扫战场也没有少得,于是就又提道:“别的不变,歼敌数八千,工藤义雄归你们。就这么定了!完了我告诉廖总司令一声。霍军长,江南彭泽还在打仗,不能和你多说了。”
霍揆章忙抢着问了一句:“打什么仗,有多大?”
谢昌云道:“把一零六师团围住了!”
说完就放下了电话。
那头霍揆章举着话筒呆愣了好半天!
谢昌云刚放下电话一会儿,廖广泽又来电话报告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
“彭泽战场上空的日军飞机余留了几架在空中盘旋,而且也不进行扫射和投弹了!”
谢昌云一愣道:“什么意思?难道是他们没有弹药了?”
廖广泽道:“我们分析也是这样。日军昨天出动了那么多飞机炸了半天,今天又是大半天,估计是几个前线机场的弹药储备用完了,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补充没有跟上。”
谢昌云道:“不管这么多了,天上他们也折腾不出什么新鲜名堂来。通知李一权准备总攻!争取零点之前解决战斗,这样装甲部队就可以趁夜间撤回山区隐蔽。另外九江渡口用不了那么多渡船,黄昏以后调一部分到湖口,尽量往回抢运部队。”
廖广泽道:“好!我马上通知李军长。”
在彭泽战场,经过二十分钟的准备之后,十二集团军提前两个小时向一零六师团发起了总攻。
而日军第九师团的那个大队,面对大半个装甲旅和千余名步兵,仅余下的四百余人早就被分割成了十几小块,只是考虑天上敌机的威胁,才暂未对其进行歼灭。
现在总攻令下,六十六军装甲旅仅用十余分钟就把几百名已是等死的日军屠得一干二净,然后留下了步兵打扫战场,一部分坦克装甲车继续警戒,其余的坦克和装甲车又隆隆向十公里外的战场杀去。
下午将近五点半,蒋介石没有预先知会,就携宋美龄一起来到了九战区长官部。
宋美龄一般不会在正在作战的场合里出现,此时前来,无疑是带有提前祝贺慰问的性质了。
到了这个时候,以十二集团军的战斗力,谁都知道这场战斗已经是胜券在握!
在来的路上,蒋介石对宋美龄道:“昌云答应我这次华中作战要消灭日军三个师团。波田支队是一个加强旅团,再加上第九师团的一个大队,沿江的仗真正算才打了一个月,他就差不多完成了任务。就是他明天要请假,我委实都不好不允。年轻人,不可估量呀!”
可以听出,蒋介石现在的心情是难得的松快!
宋美龄笑道:“那你就再给昌云再加两个师团。“
蒋介石道:“君子之约,岂能言而无信?还是让他尽力而为好了!”
九战区的正门是一座中式台阶门楼,汽车无法开进去。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车来到九战区门口停下后,正看到门前有几个手里提着罐子的妇女和正在和卫兵说着什么,看那意思好像是要进去。
前面一台车上下来的侍卫也靠了过去,让几个妇女站开一些。
那几个妇女一听就不干了,竟和侍卫吵了起来。
蒋介石今天心情不错,于是就自己打开了车门下了车,刚想过去问个究竟。刚走了几步,就见何欣怡穿着一身军装从大门里匆匆的走了出来。
一溜三辆卧车停在门口十分抢眼,何欣怡往左边扫了一眼,立刻就发现了正走过来的蒋介石和宋美龄。
“你们不要拦她们!李伯母,你们先等一下。”
何欣怡对侍卫和妇女吗说了一句,然后就向前迎了过来。
侍卫们都是认识何欣怡的,而且几个这时妇女也认出了蒋介石和宋美龄,两边便马上停下了争吵。
门口的两个卫兵也赶紧持枪立正。
武汉是大城市,委员长的画像贴得到处都是,而且还经常上报,普通老百姓和士兵对蒋介石夫妇的形象并不陌生。
“委员长、夫人,你们怎么突然来了?赶快请先进院里。”
看到街道上有行人过往,有的还停住了脚,何欣怡也担心怕不安全。
“欣怡,这几个妇女你认识?”蒋介石边走着便随口问了一句。
何欣怡道:“最前面那位是新一军李军长的母亲,是给昌云送排骨汤来的。”
“哦?”蒋介石立刻站了下来。
新一军正在彭泽打仗,蒋介石是知道的。同时,对李一权曾经是共产党他也很清楚。
而宋美龄听了何欣怡的话也突然想起什么来,于是问道:“新一军李军长的母亲,那不是昌敏的婆婆吗?”
何欣怡道:“夫人记忆真好。李一权是武汉人,家就离这里不远。”
宋美龄转头对蒋介石道:“李军长的母亲是昌云他姐姐的婆婆。”
蒋介石立刻一副笑脸的走过去。
“大嫂,还专门给昌云送汤来,辛苦你们了!”
还没等李一权母亲回话,何欣怡赶紧上前道:“伯母,你们都先请进去再说吧!委员长和夫人也请!”
进到大门内,何欣怡就先问道:“伯母,我请你帮煮一罐汤,怎么拿来了这么多呀!”
李一权的母亲道:“今天报纸上不是说九战区打了大胜仗吗?你又说昌云还在忙打仗的事,我就和几个老姐妹商量了,多买了一些排骨分到几家的炉子上煨了。今天煨的是罗卜,喝了可以清火。我这一钵子是给昌云你们的,其它的就算是慰劳大家的。委员长和夫人也请尝尝,我们几个老姐妹煨汤都煨了好几十年了!”
蒋介石听得眉开眼笑的道:“要尝的,要尝的!有民众的热心支持,我们国军一定能多打胜仗!夫人,不如我们一会儿就在这里吃饭吧?”
宋美龄笑了笑点头道:“好呀!谢谢几位大嫂们!李家嫂子,你儿媳妇昌敏我可是认得的,七月份我在广州寥府还和昌敏一起吃过饭。”
正说话间,陈诚和谢昌云等将领已经迈着快步赶到了面前。
见蒋介石要往作战室去,宋美龄便道:“辞修,昌云,你们陪委员长去,我和这几位大嫂找个地方坐着说会话。”
何欣怡招了下手,周围麦德彪等几个卫士和勤务兵便跑过来接过了妇女们手中的砂罐。
何欣怡交代道:“这两罐送到小食堂,留下两个人在那里看着。那三罐送到作战室,再告诉食堂给作战室送饭的时候多拿些碗过去,明天记得把砂罐还回去。”
说完,何欣怡便引着宋美龄等向后院的会客室走去。
在这些琐事上,何大小姐的吩咐就等于是谢副长官的亲自交待。不,不是等于,而是要高于。麦德彪赶紧带着人按何欣怡说的去办了。
第二一一章战后杂事()
蒋介石前来九战区长官部主要是为了体现以下作为最高统帅对重大作战行动全局上的掌控,并通过一些点睛式的提示,让部下领悟出谢昌云这一系列的部署都是事先经过了他首肯的。
至于正在进行的战斗,蒋介石只是了解了一下进展情况,说了几句勉励将士再接再厉、夺取最后胜利的冠冕话语,很明智的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干预。
但周围众将领一个个都是面色肃然、认真聆听,仿佛蒋介石的每一句话都事关战役成败。
而宋美龄那里却要轻松得多。
虽然这个时间几位妇女家里都有一堆的琐事,有的还要操持家里的晚饭,但与能和第一夫人坐在一起说话相比,家里人饿一会儿肚子就微不足道了。
而且城市里这些四五十岁的妇女正值饱经世故、能说会道的年龄阶段,话语的分寸大多能把握得住,朴实中含有投其所好,竟把宋美龄哄得眉开眼笑。
当然,宋美龄也不单单是想消磨一下时间,五个妇女里面就有四个军属,再看看一旁忙着记录和照相的九战区政治部人员,就知道第一夫人又要出彩了!
不过反过来看,最高统帅和第一夫人相得益彰的配合,时机把握又恰到好处,消息发表之后,也确实能起到鼓舞军民士气的作用。
围歼日军一零六师团的战斗进行到晚上十一点刚过就全部结束了,其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亲手焚毁军旗之后破腹自尽,两个少将旅团长则全被击毙。
由于时间还充裕,所以步兵们在装甲和炮兵部队转移之后,又仔细打扫了一遍战场,然后留下二一六师继续配合十六军担任彭泽防务,其余的部队也不慌不忙陆续撤回到了鄱阳湖以东。
与此同时,前一天在江北没有来得及过江的部队,也在前半夜就全部返回了江南。
半夜一点,审核完了十二集团军报来的初步战报,谢昌云就突然连着打起了哈气。
“啊哈!困死了!走了!欣怡姐,我们回去睡觉!”谢昌云说罢就站起身往外走。
“死小弟,你又在胡说八道!”何欣怡立刻羞红着脸朝谢昌云的肩膀就是一巴掌下去。
谢昌云刚才那句话说得不清不白,让人听了有些暧昧,而且王秋也在屋子里呢!
不过谢昌云刚才也就是没有经过脑子的随口一句,现在除了想闭眼睛睡觉之外,他的脑袋里再容不下任何事了!
果然,回到住处之后,就何欣怡去拿衣服、王秋去准备热水的那一会儿时间,谢昌云就躺在沙发上再也叫不醒了。
何欣怡没办法,只得和王秋俩人把谢昌云的外面衣裤和鞋袜脱了下来,用热水搓着毛巾给他把身上擦了一遍,又把脚从沙发上挪到盆子里洗了擦干,等把谢昌云搬到床上之后,俩人已经是累得香汗淋漓。
一次大捷余波未尽,紧接着又是一次规模差不多的大捷,让人们震撼之余,似乎也看到了以国军之善战,日本人想打到武汉根本就是一个妄想。
由于这次发表的战报仅提到第九战区,所以当上午九点何欣怡十分不忍的把谢昌云叫醒时,外面已经是锣鼓欢声震天。
谢昌云支撑着沉重的眼皮,晕忽忽的想了足有十秒钟以上,才明白了外面的热闹动静是怎么回事。
连续两天,一天一个大胜仗,合计歼敌六万八千六百余人(实际五万六千余人),不隆重庆祝一番才怪了!
不言而喻,庆祝之后肯定还有着进一步的期待。
谢昌云将注意力从外面收回来,看了看身上,又看了看床铺,向何欣怡问道:“我昨天洗澡了?”
何欣怡嘲弄道:“回来一转身你就在沙发上睡得跟个死猪一样的,怎么弄都不醒,是我和王秋给你擦洗了又把你搬到床上的。都是你害的,让王秋进房间里把什么都看到了。”
谢昌云和何欣怡房间的床上两个枕头并排摆着,而且只有一床被子,以前从未有人进来过,连卫生都是何欣怡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