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支点-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加上那些投降妥协势力借机公开活动、推波助澜,恐怕赞成之人或态度不明之者,也会为数也不会少。

    不过要是没有第一个条件,四战区对此完全可以不加理会,重庆那些人也鞭长莫及。

    可要命的就是这个战俘交换的条件,却把谢昌云给为难住了。

    能换回十几万的被俘官兵,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虽然除了粤系部队之外,其他部队与日军正面对阵,二比一的兵力肯定敌不过日军,伤亡比例也会远远超出。可这远不是一个只用数字计算的简单问题,它涉及到了对被俘人员的态度、涉及到了有关公约和国际看法、涉及到了无数被俘人员的亲属

    如果四战区不同意这个交换条件,那么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就要由他谢昌云和陈济棠来承担了,四战区和广东极力塑造的开明进步形象也会受到严重的削弱。

    但另一方面,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和财力、伤亡了近万人,好不容易围住了七万多日军。如果就这样放手,谢昌云实在是于心不甘呀!

    不只是谢昌云,四战区所有官兵也会是同样的心情。

    而蒋介石也是面临着和谢昌云一样的处境,而且还要面临与政敌的角逐,恐怕情况还要糟糕。

    谢昌云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愤怒,想了约一分钟之后已经基本整理出了头绪,但还是先问道:“伯公的意思如何?”

    陈济棠一直在电话里等待,听到谢昌云问话,便刻意提高了嗓音道:“时至今日,你我已是一体,这个决心你来下,我陈伯南跟随便是。但广东和四战区言明的不与日本谈判的立场余音未尽,切不可让人觉得出尔反尔。”

    从谢昌云的语气中,陈济棠听出了他有松动的意思,所以就提醒了谢昌云在策略上要注意的重点。

    谢昌云道:“伯公过谦了!四战区大局还要靠伯公来维持。我认为有必要做好交换装备,但我们不能直接出面,并且还要对日本提出的第一个条件要做以下改动。第一,双方只交换非武装人员,而且比例还要设法提高;第二,由美、英、法、德四国派出观察组,监督人员交换过程;第三,人员交换过程中,日本航空母舰不得出海、不得向华南和东南沿海运送兵力,并接受中立国海上和空中监督;第四,日军不得破坏武器装备;第五,明天中午十一点为最后答复时间。另外还有两点就是我们内部的了,第一,是否同意与日军交换,我们要依据军事委员会的正式命令执行;第二,所有换回来的被俘官兵一律交给四战区。我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了,伯公有什么想法只管加上去。这些条件日本如果不同意,时间一过那就不怨我们了。另外我们赶紧分两下活动,伯公你那里一是把我们的意见提交委员长,另一个是立刻向美英法大使通报。我这边也要向将领们说明并重新部署。”

    短促之间,谢昌云能想到这些也不容易了!

    陈济棠道:“昌云,你这几条我都同意,能争取的我一定尽力多争取。我这就去向委员长报告,对幄奇(余汉谋字)他们就难为你尽心安抚一下了!”

    放下电话,谢昌云再抬头一看,何欣怡和王秋都不见了。

    谢昌云拿起茶杯“咕咚咕咚”灌了几口,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了一会儿,又坐到桌子后面拿起笔边想边写了一阵,然后就一个接一个的打起了电话。

    此时,前线官兵和进入了睡梦的人们,还不知道后方正在酝酿着一次剧变。

    而四战区的主要将领们,在得到谢昌云可能会考虑放走日军的提前招呼之后,无一不仰天长叹、顿足捶胸!

    但细想过后,他们也明白陈济棠和谢昌云这是不得也而为之。

    换做他们,面对十几万被俘官兵的归宿,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予以拒绝。

    后半夜两点过后,一直在尝试突围的日军停止了一切行动,数百平方公里的战场上枪炮声逐渐稀落,最后进入了一片安静之中。

    凌晨四点四十分,陈济棠给谢昌云打来电话告知,国防委员会常委会经过数小时激烈争论,已经做出了接受在日本原有条件之上再增添四战区提出的内容,并将交换比例提高到二点五比一,作为决不可再让一步的最后决定。

    同时,美英法、包括德国大使在内,都对四战区的人道和宽容态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表示愿意积极给与协助。

    至于怎么样个激烈争论,电话里陈济棠不好详说,谢昌云也没有想细问。

    现在当务之急是要给空军和前敌指挥部下达新的指令,一方面做好接受日军缴械的准备,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日军使用欺诈手段借机突围。

    谢昌云已经有四天三夜没有睡觉了。

    可细细一想,要做的事情还相当之多,甚至比打仗还要麻烦,谢昌云觉得靠自己根本就理不顺。

    于是不管是醒着的还是在床上的,总参议方鸿进、战区正副参谋长、政治部正副主任、联勤部正副部长、多名处长科长等二十多人,很快就被谢昌云召集了过来。

    上午九点,广播中并没有传出人们盼望的痛歼日军的喜讯,何欣怡只是以较平静的语气,宣布了第四战区部队于夜间粉碎了日军多次突围行动的消息。

    其实何欣怡也不知道没有连夜对日军发起攻击的具体原因,只是相对昨天的巨大逆转来说,她自己都感到一夜歼敌三千余人的战绩,实在是无法鼓起自己和听众的激情来。

    将近十点钟,陈济棠又来电话,告知谢昌云说陶德曼请求将日本的最后答复时间延长到十四点,蒋介石和他已经表示了同意。另外军事委员会和国际观察组的先遣人员已飞往广州。

    两处被围的日军显然是得到了通知,天亮之后并没有进行突围,而四战区部队暂停了原来的进攻计划,天一亮就派出了大批飞机监视日军动向。

    同时日军“龙骧号”航空母舰也没有起飞舰载机,并且不知去向。

    所以从军事方面考虑,就是再延长一天谢昌云也不在意,关键是要保持占据主动的气势。

    因此谢昌云也没有力争坚持原来的期限,反而告诉陈济棠,如果日本再提出延长时间的要求,四个小时之内就由他做主了。

    中午十三点一刻,先已动身的军事委员会协调组和多国外交人员组成的观察组的两架飞机抵达了广州。

    十三点四十分,军事委员会向四战区正式下达了停止对敌攻击的命令。

    由驻广州领事馆、驻香港英军、驻湛江法军紧急抽调的国际观察员也从陆路或空中源源抵达广州或惠阳。

    下午十六点三十分,四战区部队开始分路进入日军阵地,在国际观察员的协助下收缴日军武器,对被围日军进行清点造册,并给已解除武装的日军补充了一批粮食。

    根据双方协议,日军可不算做投降,也不算作俘虏,在解除武装之后被冠以了“奉命脱离战场的非战斗人员”名称。

    这只是个形式,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过反过来看,如果不做适当让步,硬是要这些受武士道精神熏染的日军公开投降的话,恐怕最后没有多少能够活下来的。

    晚上十九点,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外宣布了由总参谋长兼军政部长何应钦、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日本军方代表板垣征四郎于当天下午在宜昌签订的军事行动约束协定书。

    没有多少愤怒,也没有多少欢呼。除了被俘和失踪人员家属之外,更多的人选择了惋惜和沉默。

    这虽然是近代中日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国占据主动地位的停战和交换协议,第一次有成建制并且数量惊人的日军被缴械,而且换回了近二十万被俘军人,还可能获得短暂的喘息。但大片富庶的国土仍在敌人控制之下,抗战的局面仍扑朔迷离,七万余日军得以免除彻底覆灭的下场。谁又能高兴得起来呢?

    同时,谁又能指责出来什么呢?

    晚上九点,何欣怡在宣布了关于四战区接受军事委员会命令、战场已经停火、日军开始缴械集中等消息之后,接着又以哽咽的声音向数千牺牲的将士和同胞表示了缅怀,向即将归来的被俘官兵表示了殷切盼望,可以说是国人此时此刻的心情的真实写造。

    不过,何欣怡最后宣布的四战区的一项广告,还是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和鼓舞。

    四战区决定对这次幸运逃脱灭亡的日军将逐一造册登记,如发现其中有人再敢对中国被俘官兵和百姓有摧残行为,第四战区将把其作为战争罪犯对待。

    最后,何欣怡以第七战区代理司令长官谢昌云的原话作为了结束语。

    “请全国同胞放心,我们能够放走日军,就能够把他们再抓回来或消灭掉!中华民族必将会迎来抗战的最后胜利!”

    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夜空中久久回荡!

    五月七日下午,除了少佐以上军官被允许保留佩刀,七万三千六百六十二名日军全部被解除了武装、并被逐一登记,两千七百一十一名重伤日军官兵被允许先行撤往海岸,六千余日军尸体也被移交。

    十二个国际观察组、六十名观察员和一百余位广东民众代表见证了这一过程。

    四战区从战场共收缴完好的120mm火炮二十六门,其余各类火炮二百五十余门,坦克装甲车二十九辆,各类枪支六万三千余支(挺),掷弹筒四百三十余具,汽车一百二十余辆、军马四千一百余匹,其余炮弹、子弹、手榴弹等弹药和军需物资不计其数。

    有人粗算了一下,这些缴获至少价值上千万元。

    但在随后对战场进一步仔细清理的过程中,又在原日军阵地上挖出了被日军埋在地下的大批毒气罐和三百余颗化学炮弹。

    这是一个十分令人震惊的消息!

    各国观察员纷纷摄影和拍照,记录下了日军违法国际公约和交换协定的铁证。

    四战区随即宣布,由于日军违反了达成的约定,将扣留对此事负有责任的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等三名将官、两名大佐等十二名日军军官,把其从应交换人员名单中剔除,并立刻将上述人员单独予以拘押。

    这一突变使得原本平静的局面又紧张了起来。

    在德国大使的紧急斡旋下,中国最后同意了日本支付十七万英镑的化学武器销毁费用、保证今后不再使用化学武器、并由十二名军官签名确认其携带并藏匿化学武器的行为作为补偿条件,并将被拘押人员重新列入交换名单,从而很快的处理了这一意外事件。

    日本偷鸡不成蚀把米,丢钱又丢人!

第二三二章是输是赢() 
二月九日,第一批由华东转来的六千七百七十八名中国战俘,乘坐中立国船只到达黄埔港。

    军事委员会主席夫人宋美龄、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张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已取消副委员长制,但仍习惯这样称呼)冯玉祥、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四战区司令长官陈济棠、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兼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广东省府主席林云陔等军政要员,在码头欢迎并慰问了归来官兵。

    四战区随即将归来官兵转移至已预备好的驻地,并派出大批医务和防疫人员为这些官兵进行体检和伤病治疗。

    随后一些天,又有许多要员和团体代表、知名人士、获释官兵家属陆续前来广东进行探视、慰问和团聚。

    中日双方的人员交换一直持续了二十一天,一直延续到了过年期间。

    之所以用了这么长时间并不是出现了什么意外。

    日本巴不得赶紧把人接回,也不敢再耍什么花招,连对那些备受折磨的中国战俘也采取了营养和医疗方面的补救措施,以免又被四战区抓住把柄做文章。

    四战区也想让这件事赶紧结束,也好安静下来过年。

    按二点五比一的交换比例,日本应该交回中国战俘一十八万四千一百五十五人,另外由于四战区又移交了六千多日军的尸体,所以最后协定按一十九万人的整数移交。

    但是由于中国的被俘人员很多被日本押往偏远之地或国内做劳工、有的则被补入了伪军部队,集中和运送都需要一定时间。

    特别是日军手上并没有这么多中方被俘人员,而四战区为了防止日本临时抓夫顶替,又拒绝接受普通百姓,而且审核极为严格,逼得日本不得不把一些成建制投降过去当了伪军的部队成批的解除武装,拿来凑够战俘的数额。

    那些带队投降的中高级军官自然是宁可失去部队,死活不会回来,有的转而投靠了他人,有的变卖军需携款躲进了上海和天津等地的租借。

    对那些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四战区虽然没有拒绝接收,不过所受到的待遇就有所区别了。

    经过检举和甄别之后,当过伪军的人员中,有三百余名对同胞犯有严重罪行的人被公开处决,另有一千余人被判处徒刑,一千余人继续接收审查。

    在交回来的战俘中还有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二千多人,其中当过红军的就有七十多人。

    原一军团红二师的有两人,一个是赣南于都人,一个是贵州遵义人。虽然谢昌云并不认识他们,但昔日战友之情犹在,谢昌云专门请了他们和另外七个原红一军团的人吃了一顿饭,并送给了每人二十元钱。

    那个在河南被俘的于都籍八路军干部,是三四三旅的一个排长,不过部队基本是分散活动,提起谢昌华的名字他倒是知道,但问起谢昌华的具体情况他却说不清了,让谢昌云很是叹惜了一阵。

    谢昌云向这些过去的红军人员介绍了独立三师的情况,表示在学习训练完之后可以给与他们特殊安排。

    这些人也知道是不能回去了,于是都选择了留下来,其他那些八路军和新四军人员的工作就有他们来做。

    对于这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被俘人员,谢昌云没有向中共提及,而中共也没有过问,两边都明智的回避了这个敏感问题。

    这次广东沿海战役,四战区总共击毙日军一万一千六百余人,另外还重创两艘航空母舰、击落或摧毁日机两百余架,而放下武器的七万余日军当然也要算作四战区的歼敌数字。

    对这个空前的战绩,国民政府毫无疑问的要给予相应的嘉奖。

    于是,含华中战役在内的数千枚勋章又颁布下来了,其中包括了二十七枚青天白日勋章和三百一十三枚宝鼎勋章,三百零五枚云麾勋章,二十二枚复兴勋章。

    另外:

    四战区增加一个集团军、三个军、九个师以及相应附属部队的编制;

    对高级将领的奖励为:

    陈济棠由二级上将晋升一级上将,兼任闽粤赣绥靖公署主任;

    谢昌云加上将衔;

    廖广泽升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加上将衔;

    余汉谋升任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加上将衔;

    蔡南升升任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加上将衔;

    李汉魂升任第三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加上将衔。

    黄光锐升任空军副总司令兼任华南空军司令;铨叙空军中将军衔。

    其他各有功将领均有不等的职务或军衔迁升。

    其中李一权获铨叙中将军衔,陈绪加中将军衔。

    晋升军衔和职务命令发布之后,陈济棠以绥靖公署新成立事务繁忙为由,呈请军事委员会获批虚领四战区司令长官一职,仍由谢昌云继续代理四战区司令长官。

    谢昌云原不想这么快就领受上将军衔,可是他的军衔要是不动,廖广泽等人的军衔就不好办了。

    再者,各战区副司令长官目前没有一个是中将,而且许多集团军或兵团总司令都是上将,在华中战役中谢昌云曾以中将军衔指挥了四个上将。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类不伦不类的情况,所以谢昌云只得听任了这个结果。

    看着领章上的三颗三角金星,谢昌云深感几十年的知识差异和预知,所形成的推力竟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一旦运用起来,就到了收拾不住的境地。

    何欣怡这次由于宣传鼓动和树立四战区形象有功,也被升为了中校,并获得五等云麾勋章一枚。

    不过谢昌云可是获得了一枚一等宝鼎勋章,因此何欣怡拿了自己的勋章只高兴了一会儿,当着谢昌云的面便不再提这个事了。

    王秋什么也没有落着。她服侍谢昌云那些事虽然实际贡献不小,但却上不了台面。再说又是王秋一心扑在谢昌云和共产党身上,对国民党这些奖赏她看得很轻。

    两名对日军航空母舰进行自杀攻击的飞行员没有被授予任何勋章,毕竟此例不好开。

    但他们还是被授予了烈士荣誉,各获赠奖金一万,由其家属代领。

    战事虽然告了一段落,荣誉也得到了,但谢昌云却伤起了脑筋。

    现在国内抗战的走势已整个被谢昌云给弄乱了套,国际形势变化的几个关键节点和最终结局他知道,但对抗战每一阶段的进程只能是宏观把握,走一步看一步了。

    就如这次广东沿海战役,本来预计是歼敌一部之后日军会很快进行大规模增援,四战区届时便以伤亡消耗过大不利再战为由,借此放弃广州、脱离沿海,在广州以远的五十至八十公里外形成一个半圆形的防御区,一面防止日军的进一步进犯,同时也对沿海及广州形成未必态势。

    为此广州等城市进行了较彻底的疏散。

    可万没料到会打出一个让日军暂时休兵的状况出来,眼见得短期内日军再不可能对广东发动进攻,让准备不足的四战区和广东省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

    谢昌云还有不可告人的一点,他祸水南引战略的实施又要延迟了,而下一步找什么理由来放弃广州,更是让他头疼的事。

    谢昌云甚至有一种在战役上赢了,但在战略上却是输了的感觉!

    不过不知情的人们对此倒没有什么怨言,打仗的事谁又能掐算的那么准呢?

    因此搬走的机关单位虽然没有动,但过年之前很多后方居民又返回到了广州等地,与亲友进行团聚,前线有近十万官兵被允许返乡探亲,还有大批交换回来的官兵的亲人来探望,以至于广东的交通状况以及物资供应方面变得突然紧张了起来。

    不过这些就不用谢昌云来操心了。就是他想管,陈济棠和林云陔等也不让。

    又要策划战略、又要指挥打仗,一个人能有多大精力呢?

    对于广州现在形成的一前一后的格局,谢昌云与陈济棠等商议,决定还是维持目前这种状况。日军早晚还会对广东发动进攻,而广州等沿海城市又不敢进行发展建设,不如借机把其后方的发展进一步推动起来。

    四战区长官部也决定于四月份迁往韶关。除了故土难离这一点之外,韶关目前的生活以及交通通讯等条件绝不亚于广州。

    停火之后没几天,何欣怡见谢昌云已经缓过了劲,便与他商量起了怎么过年的问题,当然主要是看谢昌云的意思了。

    谢昌云之前根本就没有一点准备,于是挠着脑袋想了一会儿就道:“今年不好一直呆在家里过年了。大年二十九至初五这几天我肯定要到部队去过年,自己家里的事都放在这以后,你看着安排就行。”

    何欣怡道:“当了上将代理长官就是不一样,口气都大了一截!”

    谢昌云揽过何欣怡光洁的身体,一边拉着她的一只手向下移动,一边淫笑道:“你看看别的地方大了没有?”

    何欣怡一巴掌拍在谢昌云身上的老地方,然后娇叱道:“又来了!每次和你躺着说话你就没有个形。你不想想,你过年出去不要紧,可一帮人跟你的人也不好过年了。”

    谢昌云手上放松了一些道:“这个没办法,跟前线将士们比他们够享福了!有家的都留下,我带一帮光棍去就可以了。”

    何欣怡道:“王秋你就不带去?”

    谢昌云道:“过年时间不会有什么秘密的紧要事情,我拿着密码就可以了。让王秋到赣州陪我父母去,你也先回重庆去。”

    何欣怡狡黠的眨眨眼道:“不行!我回不回重庆你就不用管了,我和王秋你必须带一个人出去,看你选姐姐还是选妹妹吧?”

    让谢昌云做选择是逗着玩的,但让谢昌云必须带一个人出去却是出自何欣怡的真心。

    小弟现在的身份地位又上了一步,而且又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哪个女孩不为之倾心?

    看长官部那些年轻女军官的表情就知道了。

    这方面自己母亲和二姨太都反复告诫过。虽然谢昌云没有明显越轨表现,但多看漂亮女军官几眼、甚至遇上了说几句话还是常有的事,让人心惊肉跳。

    所以何欣怡不敢有丝毫大意。

    这个小弟其他都好,就是这方面太不让人省心了!

    以至何欣怡下了决心,趁自己再来好事的时候,干脆就明着给谢昌云和王秋一些在一起的时间。

    两个对一个,何欣怡不相信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