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支点-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装护航。
另外一个就是据预报,未来三天左右海面风力可能要增强到十级以上,还会有持续暴雨伴随,估计从后天开始,舰载机将至少有五天时间无法出动。
而且珠江口内的风力也将达到八级左右,届时登陆将十分困难。
根据以上情况,日军本部给二十一军下达的命令是七月七日晚之前,必须完成主力三个师团的登陆。
时间已不容日军再拖延。
日军来不及再重新做充分部署,便于黎明前分四个登陆点,在宝安以北三十多公里的珠江口东岸开始了全面登陆行动。
天亮之后,华南空军出动了大批轰炸机和战斗机对日军登陆点进行轰炸。
日军则出动了七十余架舰载战斗对登陆部队提供掩护。
于是双方又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空战。
到中午一点,华南空军已损失九架战斗机的代价击落日机四十六架、另击伤八架,使得残余日机再也不敢出动,彻底的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
剩下的时间里,华南空军不断出动战机,对登陆的日军实行了不间断空中打击,使日军的人员和物资装备损失惨重。
同时,四架中型轰炸机载着四战区的最后四枚机载鱼雷,对日军舰队展开了最后一次攻击。
其中一架轰炸机冒死飞近到了距日军一艘运输船四百多米处时才投放了鱼雷,还不及转向拉高,旋即就被日军驱逐舰的防空机炮所击中爆炸,三名飞行员全部殉难。
而那艘日军大型运输船也没有躲过鱼雷近距离的拦腰一击,带着六百余日军和三千余吨物资迅速沉入了水底,水面上还有数百名日军在挣扎漂浮。
晚上七点,四战区宣布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命令,为了避免城市和无辜民众毁于战火以及维护海上航运的安全,自七月八日零时起,将把广州市及东南一百公里地区列为不设防区域。
国民政府外交部随后也发布了对外公告。
许多国家的政府也纷纷发表声明,对中国政府的决定表示了理解和赞同,英、法、荷兰、比利时等国还向国联提交了将广州列入非军事区的紧急提案。
美国虽然不是国联成员国,但也表示了对提案内容的支持,并声称美国已经在研究对日本采取进一步的制裁措施。
德国虽然与日本已经结成了盟友,但其本身又有在华的特殊利益,而且又一直充当中日间主要调停人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也不得不表示希望能够避免华南战火的进一步扩大。
虽然很快将失去南部最大城市的消息给中国民众带来了极大的痛心,但四战区几天来连续发布的多项战报,其击落击沉日军飞机战舰数量之多,还是让人感觉到了四战区并非无力打击日军进犯。
七月七日是“七七事变”两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华南空军战机尽数出动,对珠江口和大亚湾的日军实施了整整一个白天的持续打击,大量地面炮火对日军的轰击更是一直延续到了零点整。
连续十九个小时的地空饱和打击,造成了日军数千人的伤亡。
零点一过,广州市及东南方向的四战区部队便开始撤离行动,同时一个保安总队佩戴了新的徽章标识进驻铁路和港口区,受美英法雇请担任以上地区的保护任务。
另外一千多英法士兵也分别从香港和湛江抵达了广州的租界区。
第二四一章非武装区()
七月八日,国联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将中国广州市列为非武装区的提案。
这一提案虽然对退出了国联的日本没有任何约束力,但日本政府迫于前线形势和国际上的空前压力,只得宣布有条件的同意国联的提案,并接着提出了非武装区必须禁止任何反日活动、日军有权进入非武装区抓捕反日人员、黄埔港和广九铁路不得运输军事物资和主要为军事服务的战略物资、并允许日方随时进行检查等条件。
中国政府立刻严辞拒绝了日本的无理要求。
四战区空军也随即出动,一批接一批的在日军头顶上盘旋示威,使日军不得不放弃了想利用四战区单方停火和撤离的机会大举推进的计划。
后经国际调停,将日本提出的部分条款改为了由中立国来监督执行,广州成为非武装区的才最后得以确定。
七月十二日,日军两个师团进驻广州周边地区。
七月十四日,珠江口恢复商业航行。
七月十六日,一个师团的日军在海南岛登陆,近万名保安和地方警卫队退入岛内山区。
广东的大规模战火终于暂告平息。
整个第二次广东战役,四战区共毙伤日军一万一千八百余人,击落日机两百零六架,击沉日军舰船二十三艘,另击伤多艘。
上次广东战役打出了一个临时停战,这次又打出了一个非武装区!两次都出乎谢昌云的预料。
不过第二次的结果是再好不过了!
谢昌云历经坎坎坷坷,总算带有一些体面的完成了“祸水南引”的战略目的。
虽然自己战无不胜的记录被中止,但也不能说是败绩,以后有的是机会挽回影响。
七月十五日,在香港停留了六天的何雅君终于乘火车来到了韶关。
几个月不见,何雅君最大的变化就是比上次回来显得成熟一些了,除了与谢昌云在床上依旧是疯狂程度不减之外,其余的言行举止大有向姐姐何欣怡看齐的趋势,而且谈吐的内容也证明她确实扎扎实实的学到了不少知识。
据何雅君自己宣称已经通过了十一门课程,剩下一个学期拿下另外五门课和通过硕士生毕业答辩绝无问题。
对这点谢昌云和何欣怡毫不怀疑。
何雅君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成绩就一直很不错,而且又是上的教会中学和教会大学,语言方面并无多大障碍。
何雅君的回来,也预示着谢昌云与何欣怡举行订婚仪式的时间已经近在眼前了。
好在是日军在占领广州周边以后并没有急于北进,而其他战线上的日军也没有进行大规模进攻的迹象,战场总体再次呈现相对平静态势。
所以在何雅君到达韶关的第三天,何其轩夫妇便从重庆赶来了韶关,一方面想尽快看到日思夜想的小女儿、兼顾着看看大女儿和女婿的新居,另一方面还计划到赣州去与谢茂学夫妇协商一下儿女的订婚仪式怎样操办。
在韶关机场,谢昌云竟意外的见到了与何其轩夫妇同机抵达的史迪威。
“嗨!约瑟夫,你怎么来了?难道是对粤菜又情有独钟了?”谢昌云向何其轩夫妇道好问安之后,接着就和史迪威握手并开起了玩笑。
史迪威放开谢昌云的手,先向三个漂亮姑娘一一恭维了一番,这才满面笑容的对谢昌云道:“谢,我收到了回国的调令,顺路来和你告别。当然能在离开中国前吃到地道的粤菜,就可以给我的第四次中国之行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虽然突然,但也是意料之中。
谢昌云于是道:“约瑟夫,很感谢你临走前能来看我!同时从你的表情可以想到你获得了理想的职位。祝贺你!史迪威将军!”
史迪威摇头道:“不、不!现在还是史迪威上校。不过等我述职完毕之后,晋升准将旅长的任命很快就会下达。”
谢昌云笑道:“那我现在可以称你史迪威准准将先生了!”
史迪威道苦着脸道:“谢,中国的语言很丰富,随便你怎么说吧!”
由于史迪威第二天上午就要启程去香港,所以谢昌云把他送到战区的小招待所安排下之后并没离去,而是叫人沏上了一壶凤凰单枞乌龙茶,坐在藤椅上和史迪威漫谈起来。
也许是没有了外交身份的顾虑、也许是在临离开中国之前不吐不快,几杯茶过后,史迪威便第一次向谢昌云谈起了他对中国现状的看法:
“谢,我从一九一一年第一次到中国,先后来了四次,一次比一次时间长,在中国住的时间加起来整整有十二年,所以我对中国有着很深的感情。但是我这种感情主要是针对一个古老而勤劳的民族而言。我接触过中国的乞丐、难民、农夫、普通士兵、商人、达官贵人和几个时期的最高统治者,对中国这些掌握实权的上层人物,用你们中国话来说就是不敢恭维,他们对权利和私欲的追求心太重了,也包括你们现在的蒋委员长在内。你和他们不一样,在你身上结合了欧美文明和中国传统的优秀部分,并且能够按照你的意志征服其他人,我很愿意长期和你交朋友。”
谢昌云道:“我也希望这样,约瑟夫。但我觉得一个没有再中国执掌过相当权利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因此我也希望你最好不要卷入中国的政治,负责就很容易出现你不愿看到的结局。不过对你的夸奖我还是很乐意接受,吸收世界上先进的观念和知识,同时输出中国的优秀文化,一直是我的努力方向。”
史迪威道:“谢,你狠直率。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谈政治了,在我回国之前,我很希望再听听你在军事发展方面又有了哪些新的想法,或者是希望我回国以后能给你什么帮助?要知道,美国陆军部和海军部都一致认为,你在很多方面正在引导着我们美国的军事发展,这也是我们一直愿意和你合作的重要原因。”
“看来这家伙是想再带一些资本回去!”
不过这方面谢昌云倒是不介意,于是便把他对今后几年军事战术以及军事技术方面的一些设想详细讲给了史迪威。
在西楼吃过晚饭之后,意犹未尽的史迪威向何其轩夫妇表示了歉意,便又把谢昌云拉回了招待所。
一直到了晚上十点钟,谢昌云才腾出时间来与何其轩夫妇和何欣怡单独坐在了一起。
何其轩夫妇既然到了韶关,也想要先询问一下女儿女婿对订婚仪式的想法。
“昌云,说起来现在已经是七月中旬了,你和欣怡订婚的事你们想过怎么来办没有?”这类的问话,一般都是张相茵首先开场。
谢昌云迅速看了一眼低着脑袋的何欣怡,然后道:“爸、妈,我昨天和欣怡姐商量了,时间也不用另选,就趁着你们这次来,而且雅君也在这里,正好就可以把这件事办了。”
张相茵惊讶的问道:“怎么这么急?我们可是连一点准备都没有,是不是太草率了?”
谢昌云见何欣怡还是不抬头,只得自己来解释道:“订婚就是为了明确我和欣怡姐未婚夫妇的关系的一个形式,而且现在国难当头,广州也才刚刚丢失,所以一切个人私事都应该以简单为主,千万不能造成不好影响。我和欣怡姐的意思是在赣州请两三桌客,只请自己亲戚和好友。然后我们和我父母一起回重庆,也是仿效赣州的形式小范围内请下客。韶关这边就由我和欣怡姐回来以后自己向同僚简单表示一下。爸、妈,我理解你们的心情,理解你们对儿女的关心爱护。虽然这次没有能如你们的愿,但我向你们保证,等到我们大反攻的时候,我和欣怡姐一定举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婚礼,让你们做长辈的风风光光,也为我们的胜利增添一些喜庆。”
何家之事现在实际上是以谢昌云为主,只不过除了发展大计之外,谢昌云平日无心插足其他。但只要他对某件事认定并说明了原因,这事就只能按他的意思做了。
何况何欣怡虽然一直没有说话,但从表情上可以能出来她确实和谢昌云商量好了。
何其轩怕再出波折,等谢昌云话音一落便抢在夫人面前表态道:“昌云、欣怡,现在的确不是铺张的时候。不过这样简陋,你父母会不会赞成?”
谢昌云道:“按我们家乡的风俗,订婚在于程序而不在于场面,一般也都是在自家亲属范围之内。我们几处安排已经是破格了,而且我父母节俭惯了,不过作为男方家长不好先表示意见,只要爸妈你们没意见,我父母肯定不会说什么。”
张相茵心想“欣怡早就是你的人了,我们还能有什么意见呢?”
不过她也不能放弃的这么快,另外也有考虑到女儿年纪不小了的原因,于是就问道:“昌云,既然你们准备把婚礼办得隆重,这订婚简单一些我们也没有不说什么了。但是你们结婚也要有个期限,不一定非得要以大反攻时间来定,那样还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谢昌云正色道:“妈,不会很长时间。三年左右,我们一定会在广州举办婚礼!”
何其轩惊问:“昌云,你是说三年左右你一定会夺回广州?”
谢昌云进一步肯定道:“是的,那时我们不仅要夺回广州,而且至少要兵临武昌城下。”
何其轩夫妇不由倒吸一口气。
“女婿的气魄胆略和雄心壮志实在是让人仰视!”
说实话,即便是没有任何的仪式,这个女婿何其轩夫妇也绝不会放手,把两个女儿都贴进来了也毫无怨言,反而是心里更踏实,只不过面子上还是想风光了再风光。
有了女婿三年左右在广州举办一次轰轰烈烈的婚礼的补救承诺,何其轩夫妇便不再对简单的订婚仪式发表什么异议了。
见谢昌云一个人把事情搞定,何欣怡终于抬起头来对谢昌云报以会心一笑。
何雅君知道了姐姐与昌云哥马上就要订婚的消息后并无丝毫的不愉,而是四肢紧缠住谢昌云兴奋的问道:“昌云哥,以后我是叫你姐夫呢?还是继续叫你昌云哥呢?”
“这丫头,问什么不好,偏要问这个问题,你只是我的小姨子吗?你将来就不想有毛毛吗?按你的岂不越叫越乱套?”
谢昌云想着,便将一只手从何雅君滚翘的臀部往下滑去,直到触到了那个湿润之处才道:“我也说不准,要不你去问问欣怡姐的意思?”
感觉到谢昌云的手在敏感之处不断的拨弄,何雅君脸上快意荡漾,“我才不去呢!要不姐姐又要挠我的痒痒了。昌云哥,你给姐姐准备戒指了吗,能不能先拿给我看看?”
谢昌云道:“准备了。也没有时间选式样,就廖先生直接从英国订了一个。白金镶钻的,我看着挺漂亮。不过在书房锁着,等明天再拿给你看。”
虽然二楼有大小九套房间,但属于谢昌云能够单独使用的就只有其中一间不大的书房,连拥有一间单独卧室的权利都被何欣怡给剥夺了。
不过谢昌云本身也十分乐于这样,甚至还表扬了何欣怡会勤俭持家。
何雅君现在被谢昌云弄得迷魂颠倒,要这让她放开谢昌云去拿钻戒她才不肯呢!
这时只听谢昌云又道:“雅君,将来我也给你准备一个更漂亮的钻戒好不好?”
谢昌云哄女孩子的手段从来就是直击要害!
话音刚落,就听一声“昌云哥”的娇唤,谢昌云就被何雅君紧紧的吻住了,一只滑软的小舌头接着游入口中,腹下的隆起处也使劲摇摆着的往前贴,谢昌云甚至清晰的感到了丝丝芳草在滑动。
“小色妞你敢主动挑衅,这可不是非武装区!必须立刻反击!”
一场疯狂战斗又上演了!
第二天一早,谢昌云来到了战区小招待所为史迪威送行。
飞机场谢昌云可以去,但火车站他却不敢轻易露面,所以只能到此为止了。
史迪威临上汽车前谢昌云对他道:“约瑟夫,我很期待你能带着三颗星(美国陆军中将)第五次来中国,和我们一起并肩战斗打日本人。”
史迪威道:“谢,你的邀请很有吸引力,但可惜你不是美国陆军参谋长!”
中将哪有那么好当的?史迪威今年已经五十六岁了,如果不是这次被拟定提升为准将,马上就将面临退役的结局。
谢昌云又道:“我能掐会算。你今年当准将、明年当少将、后年或者大后年就该当中将了。你们美国迟早要卷入全球战争,如果让你在欧洲和中国之间做一个选择,你会选择哪里?”
史迪威耸耸肩,根本就没把谢昌云耸听的“掐算”当成一回事,反而将眼睛一直盯着李廷秀手里提着的一个提包,直到李廷秀把提包放到了卧车里这才安下了心。
汽车开动之后,史迪威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提包。
里面是十个精美的小竹罐包装的茶叶、和两套薄得能看见手指头的白瓷茶具。
第二四二章内外局势相连()
三天过后,谢昌云和何欣怡的订婚仪式在赣州举行。
除了自家人和李一权一家、以及蔡南和几个赣州的头面人物之外,谢昌云还特意把担任赣南县长的蒋经国给请来了,勉强算是凑够了不大的三桌。
随后到重庆、回韶关,一切都是低调进行,两处各请的人也不过十余个,以把握不失基本礼节为度。
尽管如此,消息还是迅速传开,四战区那些驻外的高级将领们都相继打电话向谢昌云表示祝贺并发了一通怨气。
但也仅是说说而已,连廖广泽都没有回来参加谢昌云的订婚宴,其他人哪会还会真的认为是谢昌云疏漏了自己?
后来趁战区召集会议的机会,这些将领还是痛宰了谢昌云一顿,但每次开会都少不了这么一出,而且时过境迁,也算不得谢昌云声张了。
何欣怡的地位虽然从谢昌云的姐姐“降级”到了未婚妻,但涵义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李廷秀和麦德彪等立刻公开集体倒戈,日常内务首推以何欣怡的意见为第一位,然后就是“小内副”王秋,把谢昌云这个代理司令长官基本给无视了。
这天,谢昌云在金属研究所与专家们就合金材料的运用问题讨论了半天,刚回到办公室坐下,王秋就笑吟吟的送来了一封译好的电报。
“这丫头平时送电报来也没有这样高兴过呀?一定是有什么特别好的消息。”
谢昌云一只手微微伸出了一些,趁王秋走近前递过电报的机会,另一只手飞快的在王秋鼻子上挂了一下,惹得王秋立刻就往后蹦了两步,可几秒钟之后又凑到了谢昌云的面前。
谢昌云拿起电报一看,原来是于学忠发来的,告知他和五十一军主力已进入了鲁南山区,五十七军不日也将到达。
于学忠电报里没有详细讲述千里挺进敌后的过程,也没有提及伤亡数字,但谢昌云估计他们的损失不会太小。
谢昌云委托带给八路军的武器弹药,于学忠已经全部转交给了在苏皖交界处接应他们的三四三旅,旅长陈光亲自打了收条,并请于学忠代转他和三四三旅对谢昌云的感谢。
最后于学忠才告诉谢昌云,在陈光和罗荣桓的帮助下,他在苏北见到了刚担任六八五团一营副营长不久的谢昌华。
至于详细过程于学忠在电报中就不好细细说了,只是赞誉了谢昌华几句,然后简单转达了谢昌华对父母和姐姐哥哥的思念与问候。
难怪王秋会这么高兴!
谢昌云更不用说,放下电报一把将王秋拉到了大腿上坐下,然后紧紧搂着她的细腰拿起了电话,要总机立刻给他接通赣州。
要是何欣怡在这里,免不了又会被谢昌云兴奋的抱起来转上几圈。
苏日“满蒙”边境冲突愈演愈烈,进入八月份以后达到了十余万人直接交战的规模。
虽然日军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在装备以及机动性上却处于劣势。苏军战役指挥员朱可夫将他的“装甲机械化部队纵深突破理论”首次运用于大规模实战,给了日军以连续沉重打击。
八月二十三日,当苏军全线总攻取得了决定性战果的当天,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日本政府被德国的盟友这一突然举动弄得晕头转向、甚至有些气恼,于是一面急令再次向边境大举增援的关东军不得轻举妄动,一面命令驻苏联大使立刻与苏联就停止冲突开始进行的谈判。
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就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一事征询过谢昌云的看法。
谢昌云给蒋介石的回答是:
这是苏德对打破英法将祸水东移阴谋的回应,也是为了各自利益互相妥协的结果。在对中欧进行共同瓜分之后,他们将按照自己不同的战略方向开始新的扩张。因此苏德这个条约,极有可能是引发欧洲新一轮国与国战争的导火索,我们静观其变就是。
而在给毛泽东的回电中,谢昌云对上述观点的提法就要婉转多了,但基本意思还是表达出来了,同时还更进一步分析道:“经过诺门坎与日军正面较量,苏联不会再高估日军的实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极有可能会逐步削减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态度也极有可能会随之调整。希望中共能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对苏德条约并不是谢昌云之前关注的重点,也是事到临头,他才想起来了有这么一回事。
几天之后就是九月一号,德国入侵波兰,其后英法对德宣战,那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德国对波兰的进攻采取的是“闪电战术”,但这只是就时间和进攻方式而言,战略上却早就已经公开化了。德国重兵聚集波德边境,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