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支点-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谢昌云向后退了一步道:“首相先生,请允许我向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夫人何欣怡女士。”
“您好,丘吉尔先生。”站在谢昌云身后的何欣怡上前两步,面带微笑的向丘吉尔伸出了手。
丘吉尔很绅士的捧起何欣怡的手,在她手背上轻吻了一下,然后道:“夫人,很荣幸能认识你!我知道你是一个多次上过前线的勇敢女性,可是我没想到你同时还有着出众的美丽,以致沙漠都变得凉快了。”
何欣怡道:“谢谢首相先生!贞德也十分美丽,不是么?”
丘吉尔道:“是的。不过那个贞德和那个时候的英国是敌人,而我们和夫人却是朋友。希望夫人在开罗能够过的愉快!”
何欣怡道:“谢谢!我也愿首相先生在接下里的会谈中能够心情愉快!”
说到这里,就听远处传来了飞机的声响,抬头一看,一架银色的dc…3已经在空中对着跑道开始下降了。
列强当中最傲慢的就是英国人,并且由于是秘密会议,所以蒋介石并没有料到丘吉尔会到机场来迎接他,直到飞机停稳了,才从王宠惠口中确认了站在跑道旁人群中居中的那一个就是丘吉尔,于是赶忙的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帽,等机舱的门打开后就第一个走出了舱门,然后有返身挽住了紧跟过来的宋美龄一同走下了悬梯。
虽然没有红地毯和仪仗队,但蒋介石此刻显然是踌躅满志。
这次轮到谢昌云来为丘吉尔和蒋介石夫妇互相介绍了,简单的寒暄完毕,众人便各自上了车驶向中国代表团的下榻地和会议的地点米纳豪斯大饭店。
米纳豪斯大饭店并不在开罗市区,而是建在紧邻金字塔的郊区,是一座专门接待旅游观光者的豪华酒店,不仅风景优美、装饰华贵,而且各类设施也十分的完备。
不过饭店主体的那幢楼房是作为英国代表团居住和会议使用,美国代表团和中国代表团都住在了附属于大饭店的一些别墅里面,谢昌云也单独分配到了一栋别墅,位置在罗斯福和蒋介石下榻的别墅之间。
谢昌云在别墅刚洗完澡换过衣服,正在楼上的客厅里隔着窗户欣赏金字塔的远景,温妮就过来告诉谢昌云罗斯福总统想马上会见他和何欣怡。
第四三一章开罗会议(2)()
这次温妮又担任了美国和中国代表团之间的联络工作,见温妮走到面前,谢昌云听听门外没有动静,便飞快的在温妮的胸前摸了一把、接着又把手放进了她的裙子里上下滑动道:“好,我准备一下马上就过去见总统先生。”
温妮向谢昌云抛了一个媚眼道:“谢,我在楼下等你们。”然后便有节奏的迈着性感的美腿、扭动着腰肢离开了房间。
这几个月谢昌云与温妮没少在资料室里干那个勾当,因此对温妮的全身都熟悉透了,温妮那双修长匀称的腿不知被他从上到下摸了多少遍,但却一直没有摸够过。
温妮也知道谢昌云最欣赏自己身上的哪个部位,于是也频频的用那双肉色丝袜包裹的美腿来诱惑谢昌云。
不过到现在为止,俩人还都是仅保持着肉体关系,并没有深一步的感情交流。
谢昌云给罗斯福准备了一套精美的紫砂茶具和一包最好的三七粉,他回到卧室里让何欣怡把这两样东西找了出来,然后便一起下了楼,跟着温妮向罗斯福住的别墅走去。
把谢昌云安排在了离罗斯福最近的别墅,应该不是一个偶然。
在别墅一楼大厅的门口,罗斯福坐在轮椅上迎接了谢昌云和何欣怡,一番很诚挚的问候之后,谢昌云便推着轮椅走进了客厅。
罗斯福道:“孩子,在白宫分手之后我就期待与你的再次见面。晚饭之后蒋介石委员长回来拜访,在这之前我想和你提前谈一下,目的是把我们的一些考虑告诉你,另外还想听你介绍一些中国的情况,对亚洲和世界的局势我们也可以进行讨论。今天说不完不要紧,我们还会有很多机会。”
谢昌云道:“我很高兴有机会与总统先生当面交换看法。”
罗斯福道:“在开罗举行的会议,我们要商谈对日作战和在曾经交战地区怎么样来建立秩序的问题。我和丘吉尔先生一致认为,日本通过历次条约和用武力在获得的领土及一切权益,都应该无条件归还给中国,其中包括满洲当然也该被确认为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对于东南亚地区将来的地位,丘吉尔先生与我们美国的主张并不一致,丘吉尔先生认为应该首先恢复到一九四零年七月以前的状态,然后再讨论东南亚各国的独立问题。关于对日作战,我们和英国也是有分歧的,我们想尽快结束中国和太平洋的战争,争取用一年的时间把日本逼回到本土去,但丘吉尔先生认为应该首先集中力量解决欧洲问题,等欧洲战争结束之后再全力对付日本。这就是会议正式开始之前我们面临的一致和分歧。”
谢昌云道:“如果中国不同意英国的主张,英国又将会怎么样呢?”
罗斯福道:“对中国他们毫无办法,但他们会利用他们在美国的势力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来限制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谢昌云道:“总统先生,对这件事您感到很为难是么?”
罗斯福道:“是的,因为有菲律宾问题的存在,虽然美国最终会同意菲律宾走向独立,但这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们无法回绝英国人关于东南亚要在原来基础上进行过渡的建议。”
谢昌云道:“中国和英国已经就缅甸和香港问题达成了协议,英国在东南亚所涉及的其实就只剩下了马来西亚和受他们影响很大的东印度群岛,另外他们肯定还会拉着自由法国来谈印度支那问题。对这几处我们可以分别对待,东印度群岛被收复后可以交换给荷兰,马来西亚我们也可以交还给英国,但新加坡要维持现状,可以从马来西亚划出来单独成立一个特区。不过荷兰和英国都必须承诺在一定期限之内使东印度群岛和马来西亚完成独立,并且在过渡期间不得实行种族歧视,不得设置贸易壁垒,保证马六甲海峡的自由通航,中国有权继续在这两地驻军直至两个地区完成独立。至于印度支那,法国自从宣布中断港口和铁路为中国运送物资之后,就已经与中国处在了敌对关系,他们没有权利再提任何要求,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不可能再恢复,但中国可以就印度支那的过渡以及法国人资产等问题与未来的法国政府进行磋商。”
罗斯福道:“你能够做出这些让步我感到非常满意,我会尽量说服丘吉尔先生同意。”
谢昌云道:“关于对日作战,英国目前只有亚洲舰队参加,而苏联由于自身原因而无暇顾及,对于中国和美国军队的节节胜利十分眼红,因此想要拖延亚洲和太平洋战争,等他们能够从欧洲脱身之后再来抢着分一杯羹,以便能恢复他们原来在中国和远东的权益,我不会让他们得逞的。我已经答应了马歇尔将军,我们将派军队参加对琉球群岛的进攻,同时我们明年将向东北发起攻势,抢在欧洲战争结束之前基本消灭在中国领土上的日军,并为登陆日本做好准备。所以我希望美国也能在明年基本完成太平洋的岛屿作战,把力量集中到日本本土。”
罗斯福道:“孩子,你还是坚持不需要苏联对日参战?”
谢昌云道:“是的,我们不需要苏联人再来插一手。”
罗斯福道:“只是完成中国大陆和太平洋的作战,不需要苏联应该是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要登陆日本,我们的参谋长们计算过,没有五百万军队和一百万以上的人员阵亡是不行的。”
谢昌云笑道:“这就是参谋长们的一个巨大失误了!他们只考虑到了通过战斗取胜的一种手段,但是却忽视了可以摧垮日本人精神来迫使其投降的另一种手段。日本与德国不同,他们的战争资源十分匮乏,把他们困在几个岛上,每天上千架飞机在头上不停的轰炸,外面的东西一点进不去,要不了几个月他们就支持不住了,哪里还用进行真正的大规模登陆作战?”
尽管有广东参加的原子武器计划进展顺利,但谢昌云也不好现在就把向日本扔原子弹的想法说出来。
罗斯福道:“这种方式倒是可以考虑。刚才你说答应了马歇尔将军派兵去琉球作战,那么中国以后是否可以考虑接管琉球呢?为了防止日本再次发动战争,我们必须把日本限制在他本土的几个主要岛屿上。”
谢昌云道:“当然可以。琉球作为中国的属国已有千年历史,现在琉球作为一个国家已经不复存在了,中国理应按历史延续接管琉球。”
前世蒋介石曾拒绝接收琉球,今世谢昌云绝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而且不光是琉球,趁现在世界各国都还不注意海洋权益的机会,谢昌云在这方面还要大做文章。
随后罗斯福与谢昌云又谈到了中国目前的状况,罗斯福道:“蒋介石委员长和目的在中国实行的独裁统治弊端很大,而且存在很严重的贪污和官僚现象,我们认为中国必须向民主化发展,国民党必须与共产党进行合作。对于中国的共产党,我收到了很多对延安有利的报告,我知道你与中国的共产党领袖有密切的关系,你能对我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谢昌云道:“我曾经是一名红军战士和中国共产党员,而且一直与延安保持着来往,对中国共产党的情况非常了解。概括起来说,就是对中国共产党不能以对待其他国家共产党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中国共产党虽然是以马克思列宁的理论为基础、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政党,但是在经过了严重的挫折之后,一直在努力探求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路线,并没有完全沿袭苏联的一套做法。特别是近几年,首先是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把中产阶级列为了可以团结的对象,其后又进一步明确了将资产来源而不是资产数量作为区分官僚资产阶级和一般资产阶级的界限,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已经承认了私有资产的合法性和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认识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通用的规律性,并在其所管辖的根据地采取了大量温和性的政策。所以中国共产党应该算是一个善于总结吸收、一个朝气向上、一个在不断进步的新民主主义政党。”
罗斯福道:“看来你确实很了解中国共产党。你认为中国除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之外,还会产生其他强有力的政党吗?”
谢昌云道:“中国有中国的特点,起码在十几年之内,没有掌握军队的政党是不会有大作为的。”
罗斯福道:“这么说只有你有这个条件了?”
谢昌云道:“我是有这个条件,但是一来我不会直接出面,二来还要看后续中国局势的变化,如果国民党和共产党能实现和平,这方面我们就不会有很大的举动。推进中国民主首先要做的就是解除党禁,我会在明年向国民党正式提出这个问题,要求国民党取消关于限制异党的各种规定。在这个问题上我有可能会与蒋介石委员产生严重的分歧,不过这是一个关系中国未来的根本问题,因此我不会退让的。”
罗斯福道:“如果你这样做,会不会导致中国发生内战,因而影响到对日本的进攻?”
谢昌云道:“应该不会。因为随着对日作战的节节胜利,限制异党活动的规定已经过时,中国的有识之士都希望尽早能够恢复和发展民主政治,而且从军事上来说,委员长和他的部下并不敢跟我真正较量。另外我留下了华东地区,蒋委员长还要把兵力用于占领这些地方,以便能够尽快迁都回南京。所以最多就是蒋委员长以后对我加以防范,并不会公开走向对立。”
罗斯福道:“对希望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我们这次会很正式的向蒋委员长提出,否则一旦对日本的战争结束,美国人民是不会允许我们再继续支持一个独裁和腐烂的政府,同时一个独裁政府的存在,也不利于美国与中国之间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我们已有计划再向中国提供五亿美元的一揽子援助,这个援助是否能最后执行,一方面要看战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看蒋介石委员长的态度。”
谢昌云道:“如果总统先生能够施加压力,我想蒋委员长肯定会认真考虑的。尽管他心里可能不愿意,但为了能够得到美援,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的承诺。”
罗斯福道:“孩子,除了建立民主制度以外,你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还有那些设想?”
谢昌云道:“一个是实现社会的法制化,一个是实现经济的市场化。”
罗斯福道:“关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你能对我详细说明一下嘛?”
谢昌云道:“可以,总统先生。中国的市场化经济将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内的经济结构,一个是对外的经济政策。对内,国家除了控制部分涉及国家安全的经济部门之外,要开放广泛的领域让私人资本进行投资经营,这个形式在美国已经比较成熟了,我就不多说了。在对外经济方面,中国的经济要做到与世界经济共融,在寻求外部市场的同时也对世界开放自己的市场,同时要推行区域的自由贸易圈、并逐步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过渡。由于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以及殖民地体制的崩溃,世界将变得更为融合,落后国家需要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来发展本国经济,而发达国家也需通过资本和技术的输出来要培养自己的市场,这就奠定了市场国际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基础,任何封闭的经济和对市场及资源的垄断,都将为大多数国家所不容。可以说今后一国国力的大小、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被世界所接纳的程度,都将与其经济的市场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为了获得稳定的资源和市场,各国也会积极寻求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在全球或区域内进行互补,这就形成了彼此对建立共同市场的要求,因此邻国或周几国寻求形成一个互为开放的经济体也将成为一种趋势,甚至还以因为此影响世界的政治格局,也就是在区域经济的基础之上形成区域的政治,以求保证区域内的安定。所以经济的全球化很大程度将体现在经济的区域化方面,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尽快走向独立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美国的经济十分强大,经济的国际化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却还没能够像谢昌云这样对未来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做出明确的阐述,因此罗斯福对谢昌云的话听得十分的认真,而坐在一旁的何欣怡眼睛里则又冒出了小星星。
对于小男人身上焕发出动无尽潜力,何欣怡再次感到了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接着罗斯福又与谢昌云谈了一些关于国际局势的问题,由于时间剩的不多,而且几天之后还要进行主要讨论欧洲问题的德黑兰会议,所以两个人只互相交换了一些粗略的看法,最后还剩的一点时间,就由何欣怡介绍了三七粉的疏通经脉和活血的功效以及服用方法。
罗斯福对谢昌云和何欣怡的细心表示了感谢。
中国代表团的餐饮分成了三类,一类是蒋介石夫妇单独,第二类是代表团正式成员、第三类是包括卫士在内的普通随员,都是由中国驻埃及公使馆的中国厨师掌勺。
不过宋美龄交代了谢昌云、何欣怡、王秋和王思雯在埃及期间与他们一起就餐,所以谢昌云和何欣怡才罗斯福处回来之后稍等了几分钟,就与王思雯一起往蒋介石的别墅去了。
王秋照例是不参加这样的场合,谢昌云只好由着她跟参谋卫士们一起吃饭去了。
宋美龄也知王秋有不愿过多交往的怪癖,见王秋没来也没有再问。
谢昌云没有对蒋介石隐瞒他去见了罗斯福,趁着吃饭的时候就把他和罗斯福谈话的内容告诉了蒋介石和宋美龄,只是有关中国民主政治的那部分被隐讳了。
对谢昌云先于自己去见了罗斯福,蒋介石并没有产生不悦,按他的理解,谢昌云与美国的关系要比自己与美国的关系密切,在自己一心想依靠苏联援助的时候,谢昌云就和美国人打得火热了,而且与罗斯福还建立了很好的私交,如果罗斯福不先找谢昌云,蒋介石反倒会决定奇怪。
而且谢昌云前去摸清了美英对一些问题的态度,也让自己在与罗斯福和丘吉尔会谈时能够有了一定底数。
第四三二章开罗会议(3)()
晚饭之后罗斯福与蒋介石的会面主要是一种礼节性的会前拜会,所以罗斯福并没有提出什么尖锐的问题,而且整个交谈也不似与谢昌云谈话那样具体,加上又有善于与西方人打交道的宋美龄调剂气氛,所以中美两国领导人一个小时的会面始终是以轻松欢快为主调。
谢昌云没有参加蒋介石与罗斯福的会面,而是被史迪威拉着去主楼酒吧与美国和英国的将领们喝咖啡去了,受到了美英将领们很热情的礼待。
美国和英国将领可以看不起蒋介石,但绝对不敢低看谢昌云。到目前为止,他们中间还没有谁能够取得与谢昌云接近的战绩,中国北非远征军更是两次率先攻破德意联军防线,在北非的盟军中威名赫赫,军人都知道这绝不是仅凭运气。
第二天上午九点,中美英三国领导人会议在米纳豪斯大饭店主楼一楼的一个大厅里正式举行,丘吉尔和蒋介石一致推举罗斯福担任会议主持者。
中国代表团的主要成员都参加了会议,谢昌云坐在了蒋介石的右手边,挨着他的是何欣怡,而宋美龄则坐在了蒋介石的左边,为蒋介石担任翻译。
三国领导人简要的表示了对会议的期望之后,罗斯福就宣读了会议的主要议题,其实这就是个形式,丘吉尔和蒋介石马上就表示了同意。
接下来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1944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对日作战的进度,罗斯福请蒋介石先发言,蒋介石却推给了谢昌云。
谢昌云也不客气,将双臂放在桌子上撑直了身体道:“盟军中国战区目前的战场已经集中在了中国境内,台湾的战斗很快就会结束,这样我们可以控制整个中国东部沿海,为将战线向北和向东推进创造了条件。我们计划从一九四四四年的一月份起就对日军展开一系列的攻势,重点是华东西部、中原地区、胶东半岛和华北东北部。全年作战要达到达目的是全部消灭中原地区日军,将华东日军压缩至长江以南,南京、芜湖以东地区,将胶东半岛的日军全部驱逐,将华北日军围困在保定、北平和天津一带,同时还要进驻东北部分地区。为了配合陆地作战,海军舰队将封锁全部中国沿海,切断侵华日军与日本本土的海上通道,并在台湾、胶州湾和威海建立海军基地,为在1945年将日军全部驱逐出中国创造条件。”
丘吉尔问道:“其中包括满洲吗?”
谢昌云道:“东北四省历来是中国领土,我说的中国是指全部中国领土。”
罗斯福知道谢昌云在英国人面前隐藏了他的部分计划,于是在谢昌云说完之后就让马歇尔接着讲解了美军在太平洋的作战计划。
马歇尔这个计划和在机场与谢昌云商讨的差不多,主要就是在1944年完成太平洋的全部岛屿作战。
马歇尔刚发言完毕,丘吉尔就提出了反对道:“谢将军和马歇尔将军,你们的计划太大了,如果想完成这个计划,需要投入多大的兵力,需要消耗多少战争物资?这势必会影响到在欧洲的投入。所以我认为你们应该削减你们的计划,我们英国的参谋部认为,在太平洋地区最多只能完成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的作战,在中国大陆最多只能消灭中国中部的全部和东部的部分日军,这样才可以避免影响到在欧洲的登陆计划。”
谢昌云道:“首相先生,你根据什么认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要排在欧洲之后呢?”
丘吉尔道:“德意日轴心之中,以德国实力最为强大,只有首先消灭了纳粹德国,才能够彻底瓦解轴心国,加快战争的结束。”
谢昌云道:“打仗并无常例,先打强大之敌还是先打较弱之敌全在于灵活运用。西欧南欧现在还没用开战,而盟军却已在太平洋和中国中国战场取得了节节胜利,在军事上这是对敌加大打击的最有利时机。如果放弃这个时机给日本以喘息的机会,将来就会付出成倍的代价。所以我们中国是绝不会停止进攻的脚步的。”
丘吉尔道:“谢将军,你只是从军事上做出了分析,但是却没有考虑到欧洲的地位要比亚洲重要得多,早一天结束欧洲的战争,世界就会早一天开始重新发展。”
谢昌云道:“首相先生的话让我很难理解。如果亚洲的地位向你说的那样不值一提,你们还要跑到亚洲来干什么?为什么还要不惜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门户?欧洲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区,说不上谁比谁重要。这是其一。另外我还想问首相先生,盟军在欧洲大陆登陆需要多少军队和物资?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