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支点-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段经历和王秋倒是有些相似。家世还算清白,但最好还是让情报处调查一下。”谢昌云听完卢静的讲诉之后,在心里做了打算。
听到卢静说的南京那个女子中学的名称有些耳熟,谢昌云想了一下,才悟过来王思雯好像就是在哪所学校念的书于是就问道:“王思雯你认不认识?和你是一各学校的,年纪也差不多。”
谁知卢静一听就站了起来道:“王思雯?大哥,你说那个王思雯她父亲是不是当过财政部次长的?”
谢昌云道:“是的,你真的认识她?”
卢静道:“我和她是一个班的,我当然认识她,我们还是比较要好的朋友呢!大哥,你也认识思雯?”
这下谢昌云又一次感叹地球太小了,连这种关系居然也撞到了一起!
谢昌云于是就婉转的回答道:“不但认识,而且还是一家人。思雯的父亲和我父亲是世交,我母亲把她当女儿待,现在就和我们住在一起,在四战区政治部当上尉干事。”
张明全等人还在旁边,谢昌云也不好把和王思雯的关系说得太清楚,不过就这也令卢静大为吃惊了!
“大哥,你回去的时候我写封信请你给思雯带去,记得一定要让她给我写回信,我有好多话想对她说呢!”听到了好同学的消息,卢静显得很激动。
谢昌云道:“明天再给你照几张相,一起带回去给思雯看看。就这一身打扮最好,显得威风凛凛。”
久不说话的王秋也道:“思雯要是知道了肯定高兴的不得了!”
这时房间里没了别人,谢昌云便让王秋才挎包里拿出了一叠钱,从里面数出了三千元分成三份,然后道:“肖股长、张教导员、两位嫂子,这是我和王秋给侄子侄女们的压岁钱,你们可不能推辞,不然我以后就再不跟你们来往了。卢静,这一千元算是我代我父母给你的见面礼,你一定也得收下。”
听谢昌云一下就把话说绝了,肖火旺和张明全只好用眼色示意爱人从王秋手里接过了那叠钱。
不过肖火旺随即就打趣卢静道:“小卢,你可要想好了,收了婆家的礼就不能再反悔了!”
张明全接着道:“要是不收呢?就是不同意和昌华继续谈恋爱,小卢你也得想好了!”
见卢静红着脸进退不得,谢昌云忙替她解围道:“卢静,两位老大哥是开玩笑。这个钱没有那么多的含义,就算是我们给抗日女战士的慰问。两位嫂子都收了,你也不要见外。”
“这钱不收肯定是不行,羞人就羞人吧!”卢静一横心,就从王秋手里把钱拿了过来,引得张明全和肖火旺一阵大笑。
卢静是个心里有主见的女子,到新四军几年来,组织出面和个人介绍,起码有七八个新四军干部向她表示了结为伴侣的心意,职位最高的有支队政委和副支队长,可她的觉悟还没到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的奉献给组织的程度,对婚姻极为谨慎,不是觉得对方年龄大了、就是觉得对方文化低了,咬着牙始终都没有答应,因而得罪了不少人。
哪想到对婚姻已经不做好的指望了的卢静,到了地方之后却在一次军地联席会议上遇见了谢昌华,并立刻被谢昌华的谈吐和身上具有的独特气质、以及是长征过来的红军的经历所吸引。
而谢昌华也注意到了这位十分醒目的新来的县青年部长。
接下来县委书记半开玩笑的一句撮合,还真让这一见钟情的俩人走到了一起。
不过几次的见面,谢昌华只是向卢静说了自己的父母和姐姐,并没有提起哥哥谢昌云,他并不是想对卢静长期隐瞒,只是觉得与卢静接触时间不长,还不便说出自己有这么一个足以地动山摇的哥哥。
而卢静原来对谢昌华与谢昌云的关系有些猜疑,毕竟名字的像似程度太大了,但谢昌华一直没有讲,她就以为是名字相似的巧合,直到今天谢昌华坐着汽车去接她的时候,才知道了谢昌云与谢昌云原来真是亲兄弟、而且谢昌云还老远的来专程看望谢昌华,不由庆幸自己在婚姻上的坚持。
女孩子家,再革命也避免不了为自己的将来考虑。有了谢昌云这样一个强大的背景,卢静知道自己今后自己面前就一条坦途了。
刚才吃饭时听到谢昌云介绍了他多次去延安和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相处的情况,卢静心里更是坐定了这个想法。
见几人都把钱都下了,又见张明全直给自己使眼色,谢昌云这才想起了答应过他的事,于是就道:“敌后根据地的条件很艰苦,苏鲁豫的部队今后一段时间可能也安定不下来。两位嫂子,我今天在旅部的时候跟肖股长和张教导员说了,想把你们的两个孩子带到广东去上幼稚园,平常就住在我家里,等你们的条件好了再给你们送回来。你们看怎么样?”
肖火旺道:“菊英,昌云不是外人,孩子在他那里肯定不会受委屈,我已经先答应了。”
谢昌云道:“我家里有我母亲在,还有保姆,房子也有的是。我前年在河南收养了一个孤儿,就让肖股长的儿子和他住在一起,张教导员的女儿可以和我姐的女孩和杨政委的女孩住在一起。”
张明全道:“清明,昌云说的杨政委就是我们以前的老首长杨成武政委,现在是晋察冀野战纵队司令员,他也要把孩子送到昌云那里。”
肖清明道:“老张,你是不是也同意了?”
张明全道:“我是有这个意思,好事不能让老肖一个人占了。再说老肖和我们的孩子平常都是寄放在老乡家,你们也不怎么顾得上,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孩子在昌云那里都受一些教育。”
肖清明道:“上级如果知道了会不会有看法?”
王秋听了却不满的道:“毛主席和贺婶娘来广东都住在我们家里,我爸妈也在延安毛主席家里住过好长时间,你们的上级能有什么看法?”
谢昌云道:“小孩子的事,就只当去亲戚家了,提都不用跟组织上提。那么多干部把孩子都寄养在了老百姓家,也没见谁汇报过。”
肖清明又道:“谢参谋长,那你是不是过两天就要把孩子带走?”
谢昌云道:“我这次不直接回广东,带着孩子不方便。再过十天半个月吧,广东以后会经常有飞机来临沂,到时候我让人来接就行了,嫂子要是不放心,跟到广东去看看也可以。”
肖清明道:“孩子能走,但我们去国统区可不是所走就走的,不能找那个麻烦。我虽然舍不得让孩子离开,但为了孩子的将来还是要狠狠心,而且又是把孩子交给谢参谋长,老张,我没有意见。不过谢参谋长,明天还要麻烦你给孩子照张相,来接她的时候把照片一起带来,我想她的时候也好看看。”
张明全听得连连摇头道:“昌云你看,这小知识分子就是想象丰富。”
谢昌云道:“可以理解,我夫人想起儿子来也是一样,连晚上坐着飞机往家赶的事都做得出来。”
又说了一阵话,见时间已经快十一点了,谢昌云便起身道:“不好再打搅你们休息了,明天我们接着再聊。对了,明天上午我要去看石小旦两口子,你们去不去?”
张明全道:“去,我和老肖陪你一起去。昌云、昌华,你们明天早上过来吃早饭。”
肖火旺赶忙道:“说好了明天在我家的。”
张明全道:“我这里有房东帮忙。你家地方小厨房也小,嫂子还带着两个孩子做饭也不方便。反正已经都见过了面,这两天你们也别开伙了,过来一起吃还热闹些。”
肖火旺想了想道:“也行!反正我们俩家在一起过年也不是一次了,这两天就让菊英过来帮帮忙,再把我家的吃的也都拿来。”
第四四三章半夜敌袭()
肖火旺和张明全一直把送到了旅卫生队的院子里。
这里靠近村北,原来是一个大车店,早些年主要是供前往枣庄贩运煤炭的商贩过往往来歇脚,后来枣庄被日本人所占,煤炭都被日军当做了战略物资所控制,贩运煤炭的生意就冷落了下来,这个大车店的老板也不知跑到何方去了,留下的大车店就成了高村的一处公产。
由于是做过大车店的,所以这个院子的大门和院落都很宽敞,所以谢昌云带来的十几辆大小车全都开进来停在了院子中央。
七旅卫生队有二十多个医务和勤杂人员,有三十多张床位,但现在病号只有五人,七旅工兵连抬了些床板和门板、用土坯支着临时搭了几十张床,把谢昌云带来的随从全都安排住下了,晚饭则是卫生队的炊事班给做的大米饭馒头、肉片炖白菜粉条、炒鸡蛋和香油拌罗卜丝,菜虽然不多但却很实惠。
张明全和肖火旺看了谢昌云住的房间的被褥和地火龙的温度,感到还满意,又向卫生队的值班人员交代了几句这才离去。
王秋和卢静是与两个女卫士住一间屋子,知道谢昌云兄弟俩要说话,和卫士一起把洗脸的热水给他们准备好之后,便拉着卢静回到了住的房间。
谢昌云哥俩两年没见,确实有很多的话要说,洗漱完靠在床上之后,谢昌云先向弟弟讲了父母姐姐的身体和家里的主要情况,接下来就直截了当的告诉谢昌华,王思雯现在已经是他的四嫂了。
谢昌华瞪大眼睛道:“哥,你你连思雯都要了?你到底要给我找多少嫂子?”
谢昌云道:“应该不会再有了。欣怡姐她们三个的情况你都知道,思雯和我,主要是爸妈和王伯父一直都有结亲家的心愿,思雯又一心想跟着我,我也挺喜欢思雯的,所以就成了怎么一个结果。”
谢昌华道:“哥,我看你也是幸亏离开了红军,要不然你这作风早就被撤职了,打多少胜仗都没用。”
谢昌云道:“我跟你几个嫂子都是感情真挚,先都没有那层关系,但因为特殊情况相处的一久,也就舍不得分开了。现在要是让卢静去跟了别人,你试试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谢昌华道:“这个不能比,反正你是多吃多占了。”
谢昌云道:“好好!就算我多吃多占了,反正现在已经既成事实,你还是得挨个的叫嫂子。”
谢昌华道:“那是你自己的事,我不跟你说这些了。哥,我今天听六十三军那个司机把你这三年打的仗都说了一遍,我没想到会有那么多那么大,我这里却最多只和日军一个大队较量过,还让日军跑了差不多一半,没办法比呀!”
谢昌云道:“你用一个团和日本一个大队打,还叫没办法比?你这一个团现在有多少人?”
谢昌华道:“有一千六百多人,是人数最多的团了,去年换的装备,除了大炮,其他装备和四战区都差不多。”
谢昌云道:“老兵多还是新兵多?”
谢昌华道:“两年以上的老兵有一大半,去年秋天补充了三百多新兵,还行,差不多都在地方当过民兵,被分到了主力团一个个都高兴的要命,现在我正使劲的训练他们。”
谢昌云道:“训练用的弹药够不够?伙食能保证吗?”
谢昌华道:“于总司令那里一直在给我吃小灶,够了。”
谢昌云道:“石小旦那个团呢?”
谢昌华道:“他原来兼着营长的时候我还能经常给他匀一点,现在他当了副团长兼参谋长,我就顾不过来那么多了。”
谢昌云道:“你们要不了多久就会打大仗,而且是攻坚战,你这个主力团肯定是要用在刀刃上的。到时候可千万要用脑筋大仗,不然你一个团搞不好一仗下来就给打残了。我也得给你吃点小灶,等你们要行动的时候,我再给你派两个联络官过来,让你能直接和我们的空军联系。大炮我不好给你,迫击炮还要不要?”
谢昌华道:“当然要,一百毫米的最好再能有几门。不过我们没有汽车,那东西连炮弹一门就要六匹马伺候,要给就得连驮马一起给。”
谢昌云道:“炮可以给你六门,让你再装备一个重迫击炮连起来。还给你留几万块钱下来,连买骡马的钱都在里面了。另外再给你四挺高射机枪,几百米以外打日军的机枪火力点最管用了。”
谢昌华高兴的道:“哥你真舍得!有了这些重武器,我打一个县城都能打下来。”
谢昌云道:“什么舍得舍不得的?要不是怕影响,我就直接给你派一个榴弹炮营过来了。”
哥俩就这么随意的聊着,一直到了后半夜将近两点都还没有困意,只是煤油灯的灯捻突然暗了下来,估计是里面的油烧得差不多了,谢昌华正想下床去找卫士的的值班人员要点灯油,突然就听外面传来了“啪啪”两下清脆的响声。
谢昌云和谢昌华不由都一愣!这时临近过年,放鞭炮晚的小孩不少,可是这么晚了,而且又有点不太像鞭炮的声音。
就这一愣的时间,外面的声响就连续大作了起来,接着又传来了一声爆炸声。
“有情况!”哥俩同时喊道,随即便翻身下床穿起了衣服,谢昌华还顺势吹灭了床头处闪动的煤油灯。
谢昌云刚把皮鞋登上,窗外就有一名值班的卫队班长报告道:“长官,村子四面都有枪声,这里被人包围了!”
谢昌云道:“你上房顶去看一下,我马上出来!”
院子里连卫士和六十三军的警卫至少有二三十人在值班,谢昌云不担心这个院子的安全,主要是想尽快弄清情况。
等谢昌云提着挂有左轮手枪的皮带出了房门,卫队和警卫部队也都从各个房间里跑了出来,有几人已经端着冲锋枪堵在了院子门口。
“长官,枪声大部分是三八式和歪把子,可能是日军。”
麦德彪一边往身上披挂武器,一边跑了过来,和四名卫士一起把谢昌云护在了中间。
谢昌云在漆黑的夜色中看到了王秋和卢静的身影,便对麦德彪道:“把刘营长叫来。”
十几秒钟后,六十三军警卫营的刘营长就跟在一名卫士后面跑了过来,“谢长官有何指示?”
谢昌云道:“刘营长,你有多少兵力和装备?”
刘营长道:“警卫部队连我七十七人,冲锋枪七十四支,手枪七支,枪榴弹发射器六具,士兵每人手榴弹四枚;汽车兵十八人,六支冲锋枪、十二支手枪。汽车上有备用子弹五千发,手榴弹一百二十枚。”
谢昌云道:“家伙不少,都听我的指挥。卫队和汽车兵守护院子,警卫营派两个班在街道上建立阵地,再派几个人去村子里探明情况,其余的人在院子里散开待命。”
这时先去了房顶上观察的那名卫队班子在谢昌云住的这栋房顶上喊道:“长官,村子外面的敌人已经冲进来了,距我们这里还有不到七八十米,新四军正在抵抗。”
谢昌云道:“既然新四军已经打了起来,肯定就是敌人来了,而且肯定是日军。按我先前的命令执行,昌华,刘营长,我们也上去看一看。”
谢昌云和谢昌华以及警卫营长顺着搭在房头的木梯上了房顶,居高一看,村子里大部分地方都发生了战斗,就剩这块和村子中央以及东头还比较安静一些,敌人显然是来了不少,而且看情况七旅的部队已经有点扛不住了。
七旅在这个村子里只有一个警卫连和一个战斗力差一些的工兵连,要对付几个方向的敌人,兵力显然是不够用。
看到这里,谢昌云就问道:“昌华,你看我们该怎么打?”
谢昌华道:“敌人在主要攻击方向在村子南面和西面,旅部靠西面,攻击敌人主要是冲着旅部去的,我们在的北头是佯攻,没动静的东头估计会有埋伏。北头既然是佯攻,敌人的兵力肯定不会多,我觉得我们坚以一部分人坚守在这里应该问题不大,另外旅部是个关键,这条街直通旅部,中间好像还没有敌人,我们在坚守这里的同时还要以一部兵力向旅部方向增援,如果村里情况不妙,就把旅部的人撤到这里来,然后还可以集中兵力从这个方向突出去。”
谢昌云点点头道:“总的来说可以,但是既然背面敌人不多,我们只进行坚守就太被动了。这么办,你带一部分人往村外打,我带一部分人往旅部打。”
谢昌华道:“哥,要不我们换一下吧?”
谢昌云道:“也行!多注意安全。”
下到院子里,谢昌云便布置道:“刘营长,你派一个排加一个班听谢团长的指挥,抓紧补充一下弹药。剩下两个班给麦队长,再补充一具掷弹筒过来,两部步话机你们带走一部,这里留一部。你留下把卫生队和司机组织起来,等我们打通了通往村外的路,就开着车冲出去,电台一定要带上,卫生队的人一个也不能丢下。”
刘营长道:“谢长官,还是我带队往外面打吧!”
谢昌云道:“别废话了!就这么办!麦德彪,给我拿支冲锋枪来。”
麦德彪早就看出了谢昌云今天非得要亲自上阵不可的架势,提前就有了准备,听得谢昌云一说,忙把从驾驶员那里拿来的冲锋枪、子弹袋和作战服递了过来。
谢昌云把呢子军装脱下来扔给了王秋,一边披挂着装备一边道:“王秋,你和卢静还有吴参谋先在院子里呆着,重点护住电台和密码本。对了,先给苏鲁战区发电报,把我们所在的地点和情况告诉于总司令。”
连两名女卫士,院子里还留下了七支冲锋枪和十几只手枪,汽车上还有不少手榴弹,堵住大门应该是足够了。
王秋一贯是谢昌云怎么说就怎么办,听了谢昌云的交待“嗯”了一下就不再做声了。
经过几分钟的准备,谢昌云和谢昌华便带着人出了院子,沿着街道分头向两面打去。
谢昌云刚跑出了四五十米远,就遇见了正在和日军交火的一些新四军,于是马上报出姓名道:“我是谢昌云上将,你们这里的人现在归我指挥。我们马上往前打,你们在后面保持五十米内的距离为我们提供掩护。麦德彪,看到日军那两个机枪没有?让掷弹筒把它干掉。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两个小组在街道上用火力吸引日军,其余的在两侧翻院墙迂回。”
谢昌云下达完命令,便带着十几名卫士和一个半的警卫部队进到了右手边的一座院落,然后踩着一名卫士的肩膀跃入了另一所院子里。
就这样迅速的往前翻了两所院子,前面的几名卫士就与同样想迂回的日军迎头撞上了。
谢昌云这些卫士身上高超、枪法准确,手里拿的又都是自动武器,七八名日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他们全部击毙。
街道上的日军一听旁边院子里想起了密集的枪声,就知是中国军队迂回过来了,两名日军撞开了院门端着枪刚想往里冲,就被已有准备的谢昌云两个短射给打倒在地。
抗战六年多了,谢昌云指挥部队消灭了近百万的日军,但自己却是第一次亲手对日本鬼子开了杀戒。
几名卫士也紧跟着谢昌云上了街道,差不多都是同样的动作连续射杀着日军,而另一侧的麦德彪,也于十几秒钟以后带着人向日军开了火。
三面火力的夹击,街道上的几十名日军很快就被大的死的死、逃的逃。谢昌云命新四军前压建立了火力支援阵地后,便带着人又进入了旁边的院落,再一次开始了从侧面迂回出击。
第四四四章反复冲杀()
十几分钟的战斗,谢昌云和所带的人至少消灭了五六十名日军,终于把这个方向上的余下的日军赶出了村子。
在后来的两次突击中,谢昌云和卫队都使用了手枪。在三四十米的近距离内,手枪可要比冲锋枪方便多了,而且个个都是用手枪的高手,即便是是抬手就有,混战中谢昌云就是用左轮手枪击毙了三名日军。
在卫生队房顶上始终观察这边的警卫营长,见出村的通路已经打开,便立刻命令全体人员上车,以一辆配有四支冲锋枪的粤豹打头,将汽车开到了院子,沿着不宽的街道向北面冲过去,汽车一颠一颠的不断碾压着街道上的尸体也顾不那些了。
而谢昌云带着几十号人一路追杀者溃逃的日军来到了村子北头之后,便很快向三面散开,占领了两百多米长宽的一片地域,并接应车队开到了这里。
麦德彪向谢昌云报告了人员的清点结果,警卫营有一名阵亡、两名重伤,四名轻伤,卫队有一名阵亡,一名重伤、两名轻伤,乘车突出来的人都完好无损。另外有十七名新四军也跟了出来。
听到卫队有人伤亡,谢昌云心里虽然很不好受,但也不暂能顾及此事,于是又抓紧布置道:“弟兄们打得不错!休息一会,补充弹药。刘营长,快和村子里联系。”
刘营长赶紧叫备着来步话机的通讯兵开始了呼叫,喊了几声之后,那面就有了回应。
谢昌云接过话筒用广东话道:“我是谢昌云,你们现在在哪里?”
那头一个人也是用广东话答道:“长官,我是警卫营的排长王德水,我们现在已到达新四军的旅部,大部分人都在外面战斗,我在这里等候长官消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