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支点-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何雅君、温妮、艾莉丝和四个小姑娘加入了垂钓的行列,张湘茵、邓汉祥夫人、何欣怡则一边照看着几个孩子、一边坐在一旁饶有兴致的观看着这热闹而又温馨的场面。
钓鱼期间,谢昌云又处理了九份电报,都是和前面一样的分类简单回复。
这么大量集中发来的电报,毫无疑问的说明了蒋介石的隐退讲话一发表,全国大部分的目光就转到了自己这里,身在高原的谢昌云现在真有了一种坐在高出观风景的感觉。
到了五点钟,四战区情报处关于各地和各界对蒋介石下野的动向的报告接连发来了,数量不少,这些情报谢昌云都是仔细过目的,于是就放下鱼竿叫上邓汉祥一起回了书房。
虽然从七月一日起,第五和第七两个战区的情报处开始全面独立工作,但还是接受四战区情报处的统一指导,尤其是在要提供给谢昌云的情报这一块,还是由四战区情报处负责汇总。
所以今天的电报虽然是四战区发来的,但覆盖面却包括了东北和华北以及西北。
电报有四张,谢昌云和邓汉祥交换着看,因此两个人差不多同时看完。
放下电报后邓汉祥就道:“总的看来和估计的情况差不多,对全国的震动都很大,具体反映是普遍担忧,华中和华东很乱,其他地方相应平稳一些。再就是文官鼓噪串联、将领相对沉默。还有一项很有蕴意,中央空军竟不肯派出飞机前往九江,这恐怕是周至柔率先做出的不听命与他人的表态了,少不了是蒋夫人和陈诚的授意。中央空军如此,至少六战区会步其后尘,一战区和九战区也随时有可能跟随。”
谢昌云道:“飞机不出动,轮船还是可以开的,明天上午庐山就该热闹了。这几天应该都在等待劝谏蒋委员长收回公告的结果,各方暂时不会有实质动作。所有人里面孙科和何应钦这两个人要特别注意,你看,往他们那里活动的人特别多,如果这两个人今晚不启程去庐山、或在芦山逗留时间很短,那就说明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了。”
邓汉祥点头道:“确是这样。何应钦曾三度代理蒋委员长主持军务,每次都另行其事,很不如委员长的意;孙科自持先总理嫡传,两度与蒋委员长分道扬镳,自汪兆铭离去之后,国民党内能与蒋委员长抗争一二的政界人物也就只有他了。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是这两个人出头。”
谢昌云道:“:不过只要蒋委员长还在庐山,何应钦、孙科、还有cc系、政学系这些人也就只能进行串联准备。国民党肯定是要开中央全会,时间就看蒋委员长何时下山归隐而定,应该在月下旬吧。到时候我还要上庐山一次去送送蒋委员长。”
邓汉祥道:“蒋委员长延迟下山,其实也有要看看各方反应、尤其是你会如何做的意思。”
谢昌云道:“蒋委员长只能看到我什么也没做。在昆明再住几天我们就到迪化去,新疆我还没有去过,该去看看那里的情况了。等蒋委员长差不多要走了我再露面。”
接下来几天,尽管每天还是有不少电报,但凡涉及蒋介石下野的事情,谢昌云的回电一律是那八个字。
不过对日常军政事务的办理谢昌云还是很认真的。蒋介石的下野文告一公布,谢昌云也就安下了心,每天至少集中六个小时用于工作,一些早晚中午需临时需处理的事情所占用的时间还不算。他掌管的范围太大、领域太多,不可能真正清闲下来。
倒是何欣怡几人每天悠游自在,在谢昌云工作的时候或是去游览风景、或是去逛街、或是琢磨着做点好吃的、或是给小姑娘们讲讲课,也没有什么固定的约束。
温妮和艾莉丝都是第一次来昆明,与何欣怡她们一样,上了一次街以后就对昆明的小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钟爱过桥米线、烤饵块、凉拌豌豆粉和腌苦菜,也不管是否被人围观,每天都要上街大快朵颐一番,还会给谢昌云带上一份回来。
至于极受欢迎的汽锅鸡,云水阁的厨房则是顿顿不断,最后推陈出新,演变出了汽锅排骨、汽锅鱼、汽锅牛肉、汽锅鸭、汽锅菌类等系列品种。
这期间还有一件较大的事,鉴于军事上上的惨败,西藏当局派出了和谈代表与四十一集团军进藏部队接洽,初步表示了愿意确认西藏为中国一部分的态度,请求中央军队暂时停止向拉萨进军。
谢昌云对潘文华指示道:“告诉西藏当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停止进军的问题。要么缺一不可的接受我们提出的八项条件,要么叛国出逃,其他别无选择。”
在昆明住了九天之后,谢昌云终于动身前往新疆。
由于业务上不能耽搁太长时间,所以何其轩夫妇和何雅君就不能一起去新疆了。本来何其轩夫妇想把朵朵和点点带回上海,但谢昌云没有同意,主要是不想让一对小儿女感觉父亲偏爱他们的哥哥。这次出门,谢昌云有意对朵朵和点点留意的时间超过了果果。
谢昌云一旦表态,而且得到了何欣怡和何雅君的一致赞成,所以何其轩夫妇只好单独返回了上海。
有何欣怡这个亲姨在,还有王秋、二妮子和一个保姆以及五名女卫士,朵朵和点点的生活料理上根本不用担心。
七月二十一日,谢昌云一行经停兰州加油过后,于晚上二十点二十到达了新疆省府迪化。由于新疆省府主席张治中几天前赶往了武汉和庐山,所以到机场迎接谢昌云的最高官员是省府副主席项英和省保安司令。
第五八八章新疆求稳()
迪化这里看似偏远,但先是受了英国、后又是收了苏俄影响,所以城市的房屋建筑并不落后,欧式风格的大小楼房比比皆是,谢昌云被安排住进来的省府交际处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谢昌云的到来,占地约四十亩、拥有一栋主楼和一栋辅楼、以及大片绿荫的的省府交际处整个都被腾了出来。
何欣怡看到主楼有十几套带有洗浴间的房间,而且洗浴间里还是安装的抽水马桶,主卧室的金晃晃的欧式卧床既宽大又华丽,地面满铺着松软的地毯,墙壁二分之一都被木板镶嵌,不由一下就改观了她对迪化的原有概念。
谢昌云也是差不多,虽然他听说过新疆省府的交际处不错,可没想到竟然好到了这个程度。
由于已经是将近晚上九点了,所以稍事洗漱,谢昌云一行就在项英等的陪同下来到了餐厅就餐。
别看是盛夏季节,而且天空还在晚霞映照,但迪化的气温却已经降下来了,所有人都趁着洗漱的时候换上了长袖衣服,何欣怡还给体质稍差一些的朵朵加了一个薄毛背心。
按何欣怡的要求,随行的卫队和其他人员都被安排在了一起就餐,连陪同人员一起,在装饰的富丽堂皇的餐厅内整整坐满了九张大圆桌。
谢昌云笑着对项英道:“项副主席,今天是你出钱还是省府出钱?”
项英道:“放心!这顿饭是我请客,到新疆两年多,我也攒下了好几千元钱,这顿饭钱我还是花得起的。”
谢昌云道:“算了!项副主席意思到了就可以了,你那点钱还是留着吧!这次来新疆我定一个标准,住宿用车的账不好细算,其他开支限制在两千元,超过部分全部由我自己付费。”
谢昌云一直严格控制公款消费,而且有参议院的审核,像经济实力居全国第一的广东省,省府每年的接待费预算不过十八万元,广州市政府的接待费预算才有十二万元,县府最高为八万元。
其余各省自然不敢超过广东的标准。新疆今年的财政预算谢昌云看过,接待费一项是十五万元。
这方面谢昌云自己也身体力行,因为有老婆子女、佣人和小姑娘们,所以这次出来的三架飞机,其中一架是由他自己出钱。谢茂学夫妇前去张家口,坐的飞机也都是付费的。
项英的简朴在共产党里也是出了名的,担任新疆省副主席以后任然保持了这一作风,所以对谢昌云提出的要求也没有拒绝,这样大家都安了心。
饭后,谢昌云与项英进行了单独谈话,首先谈到的是新疆的多方合作的体制的运行状况。
项英道:“由于我党方针的调整,并且中央对我党在新疆的工作给以了特别的指示,所以总体看来,三方合作的体制还是很成功,不论经济还是民生都提高很快。我个人也感受到了要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并非只有一种革命的道路。”
谢昌云道:“项副主席的认识转变很大,而且也切中要害。实际上在中国各阶层和各政党中,真正不愿意中国摆脱落后地位的人是微乎其微,这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不过在这种主流之下,不同的阶层有自己不同的目的和方式,这就构成了各类的矛盾,对这些矛盾处理不当,就会发展到你死我活的程度。新疆三方执政之所以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各方都寻求到了把新疆稳定和发展起来的这个根本点,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主张和利益进行了调和。比如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和我这一方参加政府,共产党放弃了赤化新疆、把新疆作为背靠苏联的大本营的政策,而我呢,则没有急于把广东等省的做法全盘推广到新疆来,就是给了各方一个彼此适应和缓冲的空间。所以新疆这种体制,也可以说是中国未来联合政府模式的一块试验田。”
项英道:“总体是好的,但是也有一些问题,主要是在各方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影响到了做出决策的速度。”
谢昌云道:“这个方面是要引起注意。但关键的有两条,一条是要具体分析争论往往发生在哪一类或哪几类的问题上,看看是不是与某一方的某项利益发生了冲突,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依此找出化解矛盾的办法。第二条,在多方联合的体制下,我们要把不断产生争论看做是一种正常现象,要适应这种节奏。”
顿了一下,谢昌云又道:“对于某些类型的事务,或许缓慢决策和比仓促决策还要好一些。”
项英道:“昌云你这个提法我现在还不敢完全苟同,不过我承认非战争条件下的政务管理和战争条件下的政务管理有很大区别,是需要多一些耐心。但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蒋介石下台之后国民党可能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了,新疆这种体制将面临一个重新调整的状况,国民党方面的官员都情绪低落,政府的运转明显受到了影响。”
谢昌云道:“项副主席认为应该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项英迟钝了一下道:“我们两方面是否能再派出一些人员接手?”
谢昌云没有直接回答项英的建议,而是道:“这样吧,这几天我在新疆的视察参观,让全部国民党籍的政府厅长和局长都来陪同,场面大一点就大一点吧!”
项英听出来了谢昌云的想法可能和自己不一样,于是就没有在就这个问题继续说了。
接下来,谢昌云又主要的询问了新疆的移民安置、产品外销、民族事务这三个方面的情况。这也是他这次来新疆要视察的重点。
最后项英有意的提到了近期中共对华北人民政府做出的重大人员调整,语气中多少表现了一些不满。
项英虽然在中国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但毕竟曾是中共的核心领导之一,现在仅担任一个不被共产党所真正控制的省份的副主席,而没有进入中共政府机构的中枢,有些想法也是当然的。这也说明毛泽东与项英的恩怨并没有彻底化解。
毛泽东有些记仇,而项英则性情耿直、刚愎自用,虽然今世逃脱了被叛徒杀害的命运,但谢昌云知道如果不是自己把项英留在了广东一年多、并提议他到新疆任职,项英就连这个中央委员也不可能当上。
所以对项英的怨言谢昌云就不好说什么了,再次突出了一下新疆的重要性之后便结束了于项英的谈话。
送走项英之后,谢昌云又和邓汉祥就今天与项英谈话中间暴露的问题进行了商议,决定调整一下策略,把谢昌云在新疆的视察活动对外公布出去,以此体现不管政局如何动荡,但谢昌云抓经济、抓发展的决心仍然没有变,同时也可以给国民党内的务实派予以安抚。
邓汉祥对谢昌云要国民党官员陪同视察的决定很是佩服,认为这是一个点睛之笔。
谢昌云与邓汉祥正说话,就见王秋送来了一大盘的西瓜,“邓先生,哥,这里的西瓜真好吃,你们快尝一尝。”
一看绿皮、粉瓤、黑籽对照分明的西瓜,谢昌云顿时来了瘾头,王秋手里的盘子还没有放下,他就抓了两块起来,一块递给了邓汉祥,另一块立马就送到了嘴边咬了一大口。
也就几秒钟时间,一块西瓜就进了肚,谢昌云伸手又拿了一块,连吃两块过后才来得及道:“又脆、又沙、又甜!没吃过这么好的西瓜!丫头,你也吃两块。”
王秋一笑道:“我都吃过了,要不然怎么知道好吃?交际处送来了二十个西瓜,连卫队都有呢!”
谢昌云问道:“有没有葡萄?”
王秋道:“没有。还有一些杏子和李子,知道你嫌吃着麻烦就没给你拿来。邓先生,已经给你房间里送了一些。”
谢昌云道:“还是来早了一些,要是过半个月再来估计就什么水果都有了。丫头你帮记着,我们走的时候尽量多带些西瓜水果。”
邓汉祥道:“新疆的瓜果是中国的一绝,而且产量又大,今年兰新铁路开通了,内地就能大量吃到新疆的瓜果了。”
谢昌云道:“我刚才问过项英,今年新疆的水果产量预计必去年要翻一番,主要是移民的产出。新疆省府和铁路公司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现在已经开始在大批外运了。不过汽车的运力和铁路的运力还不匹配,这是决定新疆人民收入的关键时候,我准备明天就命令新疆驻军投入大部分车辆帮助抢运水果,另外还可以从甘肃的三十六集团军调一部分车辆来。还有,哈密瓜可以耐久存放,可以考虑大量出口的问题。明天我们就先到铁路货场看看瓜果的装运情况。”
邓汉祥道:“这些举措都应该及时报道出去。欣怡不是在这里吗?不如由她来和各地的报纸广播联系一下。”
谢昌云道:“要是跟欣怡一说,只怕她自己就手痒痒要亲自写文章了。职业病,改不了了!”
邓汉祥笑道:“那不更好!欣怡写的稿件可是最抢手的,分量也最重,这样我们的新疆之行的意义就显得更丰满了。”
谢昌云送邓汉祥来到了走廊上,就听得一间屋子里喧闹声一片,于是走过去一看,竟是何欣怡带着温妮。艾莉丝、一帮女卫士和小姑娘们正在会议室里围着满桌的瓜果大快朵颐,西瓜皮不多,但杏子李子的皮核却一堆堆的。
看来女人对体型小的水果更感兴趣一些。
看谢昌云进来了,马菊儿便当先跑了过来,把一个大白杏一掰两半递给了谢昌云。
几秒钟过后,谢昌云看着眼前的一片拿着水果的纤手,不由一头的黑线,何欣怡则在一旁笑得乐不可支。
不用说,这肯定是预谋好的!包括王秋也参与了其中,而主谋毫无疑问是美人姐姐!
虽然被捉弄了一番,但只要两个怀孕的老婆能开心,谢昌云就绝不会有任何怨气。
希望一家人在一起能欢欢乐乐,何欣怡和王秋也是拿准了谢昌云这个性格。
从到新疆的第二天早上起,谢昌云就开始对交通运输、市政建设、移民和退伍军人安置、垦荒、水利建设、农业种植、矿物开采、轻工业生产、基础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密集视察,并且还专程飞往了哈密、阿克苏和伊宁三个地方。
在视察中,谢昌云特意更多的向那些国民党籍的官员询问问题和让他们进行汇报,并对他们的工作成效表示了很高赞赏。
来新疆垦荒的移民大部分是河南人,跟谢昌云来的一群小姑娘们与这些移民见了面,本来就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再谈到了大饥荒年月的悲惨和劫后余生的幸福,所表现的就是一遍遍的抱头痛哭了。
其中一个小姑娘竟然奇迹般的在哈密遇到了自己的表舅。于是小姑娘们的手绢湿了一次又一次,临走时瓜果鸡蛋也抱得满怀。
而何欣怡也不辞辛苦,挺着已经出怀的肚子全程跟随谢昌云,每天都向主要报纸和广播电台发出数篇稿件,其中还加上了她自己的分析和评论,甚至还带有对新疆产品的广告推介内容。
“原来谢副委员长正在为新疆的发展忙碌!”随着大量的报道,不但人心有所安定,谢昌云的声望也有增高了几分。
在视察的最后一天,谢昌云召集了新疆的各地专员、省府处长以上官员和迪化附近的部分县长、驻军团以上军官共近百人,谈了他在新疆七天考察的感想,在对新疆的工作予以了基本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新疆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积极的估计。
最后,谢昌云说出了大部分人等待的一段话:“新疆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是新疆各族民众以及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新疆的各级官员总体上是称职的,今后的任用不是看其政治背景,而主要是看其工作能力,看其是否能够遵循致力于一个地方或一个范围的发展这个基本原则。所以我建议新疆面前的官员结构应该以稳定为主,同时考虑到新疆的长足进步以及工作环境的相对艰苦,建议新疆省府提取每年财政收入增长数额的一定比例,对各级官员予以奖励。新疆驻军官兵的薪饷根据驻地不同,可同时增加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四十。”
谢昌云的话激起了到会者们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散会之后,谢昌云还设宴招待了这些军政官员。
在其后与项英的单独交底中,谢昌云道:“新疆的政治结构目前就是突出一个‘稳’字,这是我与中共中央达成的一致意见。”
当然,对自己要给国民党留下一定根基的意图,谢昌云绝不会轻易对项英暴露。
谢昌云这种意图不光是从战略上考虑,抗战期间肩并肩浴血奋战七年多,要说是没有打出一些感情那是假的。
第五八九章又飞庐山()
七月二十六日蒋介石给谢昌云发来了一份电报,告知他将于二十九日上午离开庐山前往宁波,这样谢昌云就没有时间返回广州了,便决定从新疆直接去庐山。
蒋介石发布下野文告之后,国民党的军政要员差不多都赶到了庐山,何应钦、孙科和陈果夫也在其中,不过他们没有像大部分人那样住在庐山死谏蒋介石收回决定,而是上山之后当天就离开了。
何应钦和孙科是早就心怀叵测,而执掌国民党党务大权、本来对蒋介石忠心耿耿的陈果夫,则是见了蒋介石退隐决心不可动摇之后临时起意尽快返回武汉决心布置,试图趁这个良机进一步扩大党权以压过军权。
于是这三人回到武汉以后就各自展开了活动。
何应钦的目标是军委委员会的委员长职务,首先广泛的联络黄埔将领,同时也对冯玉祥、程潜、阎锡山、李烈钧等老派人物伸出了橄榄枝。
而孙科则是看准了国民党总裁的位置,依仗自己是孙中山的唯一传脉,大造自己才是国民党正统的声势。
陈果夫自知声望和资历不够,于是就盯紧了国民党副总裁一职、并且窃视行政院长的职位,也就是汪精卫曾经达到过的那个高度,试图把党政实权都控制在手。
然而孔祥熙也知蒋介石一下台自己就会失去最大的依靠,为了保住行政院长这个职位或争取更进一步,也不甘坐以待毙,借留在庐山的机会在高层人物中间开展了积极联络,当然先天得利的夫人路线是少不了要利用的。
所以尽管都感觉到了谢昌云会是决定中国今后局势的最大因素,但为了把眼前的该抓的抓到手,国民党这些顶级大佬暂时都忽略了谢昌云,因此谢昌云于二十八日下午突然出现在了庐山,竟让各方都大吃一惊,一时都紧密注视着蒋谢会面之后会产生哪些变化。
其实谢昌云与蒋介石已经没有什么再多可谈的了,彼此都心照不宣,谢昌云这次来主要还是礼节上的表示。
在威廉斯别墅只停留了半个小时,谢昌云就领着何欣怡、王思雯和三个儿女、带上了一些新疆的瓜果来到了美庐。
在美庐的台阶下面迎接谢昌云的是蒋经国夫妇。对蒋经国出现在这里谢昌云并不吃惊,江西是他的重点地盘,不用通过岳父王如中,对哪些人上下了庐山他他也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所以谢昌云也没有做作,而是直接对蒋经国道:“经国兄,知道你一家都在这里,我和欣怡特意多带了些新疆的水果来,让嫂夫人和孩子们都吃个够。”
接着谢昌云又与蒋经国夫人蒋方良握手相见,然后闪开了身,让跟在后面的何欣怡和王思雯上来。
相互见礼完毕,蒋经国一边把谢昌云往房子里让,一边道:“虽然没有得到你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