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支点-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岁?谢昌云不禁有些动容。

    谢昌云接着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王秋,弟弟叫王川,都是参加红军以后改的名字。”

    “你们宣传队的人呢?”

    “我们宣传队断粮已经快十天了,先是吃皮带,这两天多时间只喝了一些野草煮的水,队长他们昨天他们就背了我们一天,今天又背了我们一段就再背不动了,所以就把我们放在这里,说等后面有粮食的人来救我们,然后他们就走了。”

    宣传队的举动看似不近人情,但设身处地,谢昌云却能够理解他们。在两天多没吃东西、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勉强带上姐弟俩,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再搭上几条性命。

    “我们这里还有点炒青稞面,你们先就着水少吃一点垫下肚子,然后和我们一起赶路。”谢昌云不忍把再这对姐弟战士丢在这里了。

    求生的本能立刻让王秋点了点头,她甚至有些不敢相信首长会带他们走。

    毕竟还是孩子,所以身体恢复得快,在吃了一些炒面又喝了几口水之后,王秋和王川都能站起来走路了,虽然脚步软绵还需搀扶,但姐弟俩的脸上在这一刻都浮出了笑容。

    渐渐两个人都可以正常走路了,话也就逐渐的多了起来。不过王川只敢和李家书他们说话,相反王秋则不那么怕谢昌云。

    “首长,你先才给我吃的是什么药?味道好怪,还好甜!”王秋咂咂嘴,看来还有些在回味。

    “那可不是药,是一种外国的糖,叫巧克力,很有营养。不过只有那么一块,刚才都被你们吃完了。”谢昌云答到。

    “外国的!”王秋吓得一吐舌头,赶紧闭住了嘴。

    不过巧克力这三个字王秋倒是牢牢的记住了。她觉得这个首长好像知道的事情都很稀奇,于是没多一会儿,又开始问起了其他问题。

    等到了宿营地之后,谢昌云想了一下,决定还是把王秋姐弟留在身边等到出了草地再说。

    估计在草地里还要走四到五天,如果这时把他们送回去,他们是很难坚持到走出草地的。就算是分点干粮给他们,最多也就是几两,在大家都饥饿的情况下,又有多少能到他们嘴里呢?没准一下就没了。

    救人救到底吧!谢昌云让张智勇把所余的食物分成了五天的量。虽然分好之后每一天的量少得可怜,五个人合起来也就是半斤左右的干粮加上一点干肉皮,但掺着些草根煮成糊糊也能对付两顿了。至于野菜什么的就别想了,早就被前面过去的部队给采光了!

    所以,作为右路军前卫的一军团虽然有探路及于敌交战的风险,但是在食物方面的境遇,应该比走在后面的这些部队要好一些,起码野菜还是能够吃到。

第八十七章万水千山(20)() 
随着红军大部队进入到了草地深处,断粮断炊的情况更为普遍,而且由于每人体质不同,所以各部队连集中行军也无法做到了,早上出发时清点一下人数,晚上宿营之后再点一遍,没跟上来的就算在了减员里,谁也无力再去回头寻找他们。

    而且,每次宿营之后,第二天早上总有一些人永远也起不来了。

    这些牺牲的人除了饿死、病死的之外,还有不少是中毒身亡的。尽管事先反复强调了不得随意采集食用不明植物,但在吃了可能会死,不吃则必定会死的情况下,饥饿的红军哪里经得住那些绚丽的野果和菌类的诱惑,很多人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相比之下,王秋姐弟遇见了谢昌云是非常幸运的了!

    见到谢昌云身边突然多了两个小鬼,陈昌浩过来问了问原因,然后叹息了一下就低头走开了,过不一会就让警卫员送来了一小纸包大约不到二两的炒青稞面,说是给那两个小战士的。

    谢昌云把青稞面倒出来了一点,其余大部分又让陈昌浩的警卫员拿了回去,并道:“转告陈总政委请他放心,只要有我吃的,就绝对少不了他们吃的。”

    陈昌浩过后对徐向前和叶剑英等人道:“在谢副参谋长眼里没有一、四方面军之分,只有红军”。

    从留下王秋姐弟这天起,谢昌云身边就热闹了起来,白天行军时有两个小家伙不停的问这说那,全无了以前的那种枯燥。到了宿营的时候他们又帮着拾干草、烧热水,有时还唱上几首歌,常常吸引了一些人围坐在了这边。

    谢昌云也很快的问清了王秋姐妹的身世。

    原来王秋的父母都是四川巴中的民间艺人,前两年带着王秋姐弟参加了红军,举家一起从事文艺宣传工作。不料今年初在向川北转移的途中,王秋的父亲被一匹失蹄滑倒的驮马带下了山谷,而王秋的母亲为了拉住丈夫也一起跌进了滚滚的嘉陵江中,本来在红军队伍里和父母羽翼下快乐成长的王秋姐弟,在那一瞬间就变成了一对孤儿。

    在这以后,谢昌云不由对王秋姐弟更加的照顾了,他不但每顿都把自己的那份稀糊糊拨出将近一半给他们,而且遇到路难走时还会背上王川一段,到了晚上则与张智勇和李家书三人合盖两床薄被,而把自己的那床被子让给了王秋姐弟俩。

    到了第七天下午,右路军的大部队终于走出了草地。但大部分人这时连欢呼的气力都没有了,只能彼此相看,流下是胜利、也是劫后余生的眼泪。

    当天的晚上,部队的粮食就得到了补充,大家都饱饱的喝了一顿青稞粥。第二天一早,谢昌云拿出了身上仅有的一块银元,又用留下来的巧克力锡纸将小刀割下了最后的十几块肉皮干包上递给了给了王秋,让张智勇拿上自己那床被子打成的背包,将依依不舍的她和王川送往了相距不远的四军。

    看着姐弟俩远去的背影,谢昌云心中凄然念道:“四军还要再过两次草地,今后能不能挺过来就看你们的造化了!”

    纵使谢昌云有心,但也不敢把王秋姐弟送到一方面军的部队里,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张国焘的亲信抓住当做破坏两军团结的把柄,不知会搬弄出什么是非来。

    出了草地之后,红军右路军很快就打下了邻近甘肃的包坐,并歼敌数千,供给条件也有了极大改善。此时如张国焘能带左路军迅速北上,两路红军合兵一处,完全可以再消灭更多的敌人,不论向西北地区的哪个方向发展,在战略上也就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然而,张国焘却在这关键时刻又变卦了,他不顾中央的说服和批评,不仅指挥左路军在草地里中途折返,而且电令右路军中的四方面军部队转头南下。,而且要求中央也跟着一起回来。

    按说张国焘不服从中央也罢了,了不得大路朝天、各走一方。可是关键是中央如果不来,不召开政治局会议,张国焘接下来要想篡夺党的最高职位的举动,就名不正言不顺了,而且极有可能得不到共产国际的支持和承认。

    所以,面对中央的严厉斥责,急于实现其野心的张国焘随时有可能采取极端的手段来迫使中央南下。

    这几天是谢昌云最为紧张的时候,他一方面强装若无其事,按部就班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则悄悄交代张智勇和李家书要在前敌指挥部里多走动一些,密切注意有无异常情况。

    至于前世传说中张国焘给陈昌浩发来、而被叶剑英截获的那份不惜对中央展开最后斗争的电报,谢昌云不能确定是否会有。即便是有,他也不敢把手伸到电台和机要部门,这可是触犯大忌而且辩解不清的事,足够枪毙条件的了。

    谢昌云唯一能够选择的办法就是等待,并做好了万一有异变,就不惜和李家书、张智勇一起采取特殊措施的准备。

    不过,谢昌云还是希望毛泽东用其敏锐的嗅觉察觉出暗藏的危险,并用其过人胆略予以果断处置。

    这天下午,叶剑英秘密通知谢昌云,让他在晚饭之后带领一方面军来前敌指挥部工作的同志,以到外面打粮以补充给养的理由离开前敌指挥部,然后立刻赶到到三军团驻地。

    虽然叶剑英没有多做解释,但谢昌云却知道这是中央已经做出了迅速脱离险境的关键性决定。

    谢昌云立刻对叶剑英道:“叶参谋长,陈昌浩总政委说这两天想找个时间和我好好谈谈,万一晚上他要找我不见,再派人出去叫我,那事情就有可能变得复杂了。所以我觉得我还是暂时留在指挥部更稳妥一些,等晚一些时候再想办法脱身。”

    徐向前和陈昌浩经常和谢昌云在一起交谈,叶剑英对此也很清楚,所以谢昌云一说,叶剑英便感到了这确实是个必须要考虑的事。

    “谢副参谋长,我看这样办。你可以先留下,等到大家都睡了以后你就和我一起抓紧离开。毛主席和可是特意向我交代过了,一定要把你带走。”叶剑英最后还是答应了谢昌云的请求。

    晚饭之后,虽然陈昌浩没有来找谢昌云,但谢昌云想起来还有一件事情一直没有办,于是就主动来到了陈昌浩的住处。

    由于北上之后军事上呈现出的有利局面、以及受谢昌云的不断影响,陈昌浩进来已开始对张国焘的南下战略产生了一定疑虑,但四方面军以前毕竟在张国焘带领下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所以,陈昌浩一时难以对张国焘与中央的纷争做出最后的判断。

    见到谢昌云此刻前来,便暂时卸去烦恼,热情的让谢昌云坐下,还叫警卫员端来了一杯开水。

    两人随意的谈了近一个小时之后,谢昌云便道:“陈总政委,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先生之子廖承志在四方面军里,我听说他现在已经被开除党籍并一直被关押。廖仲恺先生生前致力于推翻满清统治,并曾极力促成孙中山实行了‘联俄联共、扶住农工’的三大政策,是中国近代极有影响力的人物。所以,我想请陈总政委一定设法保住廖承志的安全。组织上怎么处理都可以,但是决不能危急性命。共产党建党虽然只有十几年,但是已经经历了多次的路线纷争。有些路线当时看起来是错的,可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反倒证明其是对的了。还有的当时认为是对的,但后来又成错的了。这种情况,是我们共产党人在不断的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所以万不可对有不同意见的同志采取极端措施,也不可在没有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情况下,轻率对不同意见做出其是属于错误路线的论断。如果那样,受伤害最大的是我们自己,受益最大的则是我们的敌人。”

    谢昌云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端起了茶杯,等待着陈昌浩的反应。

    “谢副参谋长,关于廖承志的事我可以找适当的机会提醒张主席。你今天谈的涉及很深,其他方面容我再考虑考虑。”沉默了一会儿,陈昌浩终于开了口。

    与谢昌云的每次长谈,都会带来一些新的震动和启迪,这次当然也不例外,而且是更为深刻。所以在谢昌云离去之后,陈昌浩再一次的陷入了久久沉思之中。

    谢昌云之所以想到了要为廖承志说情,除了对陈昌浩他说的那些道理之外,还因为廖承志与廖广恩、廖广泽有同宗之亲,中央将来对他们也好有个交代。另外,借着这个话题来进行延伸,多少也会对陈昌浩的下步举动产生一些影响。

    半夜过后,叶剑英派警卫员将谢昌云三人叫出了房间,然后一行数人便在黑暗之中匆匆离开了前敌指挥部。

    负责警卫的哨兵根本不可能知道上层的斗争,见到是指挥部的首长们出去,于是就连问都没问。

    天亮之后,人们才发现中央红军和红军大学都已经连夜离开了。

    当有人提出来要派兵追赶时,陈昌浩和徐向前却没有同意,并且派人把擅自行动的人都叫了回来。

第八十八章万水千山(21)() 
中央红军迅速的脱离了险境之后,便离开了川北草原,向甘肃南部的岷州一带进发,并在甘肃迭部县的俄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第一次明确的把张国焘与中央对抗的错误性质,定性为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确立了单独北上的行动方针,并把一方面军主力和中央纵队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

    其后,黄开湘、杨成武率领四团经过浴血奋战和采用了灵活的战术,一举攻克了红军长征途中的最后一道险关腊子口,胜利的打开了继续北上的通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红军有了明确的去向目标。接下来数日,中央根据敌情几度调整计划,基本都是在打通国际线路和在陕甘一带开辟新的根据地之间徘徊,不过北上的大方向并没有改变。直到最后通过报纸获悉了陕北根据地和红军还仍存在的确切消息,才终于定下了到陕北去的最终方向。

    进入甘南以后,谢昌云表现得异常沉静,对一些列的变动也没有提出任何建议,不仅如此,即便是中央红军余下部队整编为陕甘支队时,军委曾提出了两个相当于原来师一级的职位让谢昌云选择,也被谢昌云以想用时间考虑些长远问题为由给推掉了。

    按照谢昌云的想法,现在红军已经渡过了最艰难、最危险的阶段,接下来的一切应该顺其自然,除非是一旦没有选择陕北作为最终目的地,自己才会出来劝说毛泽东等。

    当中央最后终于确定了去和陕北红军会合的明确方向之后,谢昌云便知道自己重返红军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每当想起就要离开对自己关心备至的各级首长、和八个多月来一起流血牺牲、同甘共苦的战友,谢昌云的心里就觉得不是个滋味。

    不过有一点谢昌云还是相当欣慰。按前世的资料,由于一方面军的红五军团和红九军团留在了左路军,所以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只有八千人左右,也有说是一万人的。而现在,仅红一军团就有近八千人,再加上三军团和军委纵队以及红军大学的部分人员,一起总共有近一万六千人。也就是说,由于谢昌云的努力,至少有六千到八千的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保住了生命、或者是跟上了队伍。数千经过了长征考验的指战员,这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宝贵财富。

    更重要的是通过长征,自己与中共领导人和红军指战员们建立起了更紧密的关系,同时也显示了自身全方位的才干。

    十月十九号,中央红军终于到达了陕北的吴起镇,胜利的完成了史诗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尽管还有还有一系列稳固根据地的战斗要打,但这已无关把陕北作为中国革命新的大本营的大局。

    几天之后,谢昌云先是向毛泽东,继而又向张闻天和周恩来,提出了他要尽快返回广东的要求。

    其实毛泽东已经察觉到了谢昌云近期的异常表现,甚至猜到了他可能会再次离开红军,毕竟这个学生自己独有一番事业,而且数月以来出生入死,已经尽到了他的心意。

    因此毛泽东心里已经有所准备,不过是对谢昌云这么快就提出来要走而略感突然,事业嘴上还是劝说了谢昌云几句。

    面对中央首长们的挽留,谢昌云解释道:“我在广东已能够左右政局,而且广东有很多方面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在消除了红军在腹地的威胁之后,蒋介石随时有可能会对广东进行整治,或者是陈济棠经不起桂系的诱惑而联桂反蒋,从而失去下属的支持,并会削弱或者葬送广东新政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果。这实际上等于是削弱了将来抗日的基础,也使蒋介石实行独裁少了一个掣肘,更会使红军少了一个将来可以密切合作的伙伴。中央现在已立足陕北,西北军东北军在红军面前都不足为虑,剩下的只是怎么样尽快巩固和发展的问题了。所以,我如果在广东遥策陕北,不管在政治上、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所起到的实际作用肯定要留在陕北大得多。”

    毛泽东等知道没理由强留住谢昌云,于是和张闻天、周恩来三人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权衡,期间又集体或个别与谢昌云做了数次长谈,最后终于同意了谢昌云的请求,并由周恩来对谢昌云的离开做了更为细致的安排。

    在一间窑洞中,周恩来慎重的对谢昌云道:“昌云同志,考虑到你在白区的特殊地位,为了有利于你在广东的发展和便于今后向党内更大范围进行解释,也为了将来的全局着想,中央决定你这次离去以后,就正式与我们党脱离了组织上的关系,你以后与我们党的关系就变成了一个曾经和我们共同患难、今后将对我们继续支持的朋友关系。同时,中央决定给你一套电报密码和专用呼号,以后就由泽东同志亲自负责和你的联系。昌云同志,我代表中央,代表红军对你所做的巨大贡献表示感谢!同时,也相信你不会放弃革命信念,在另一条战线上一如既往的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谢昌云也对中央和同志们的理解、信任表示了深深的谢意。同时也表示回去后第一件事就是沟通与中央的联系,并尽快弄一批资金和药品来以解陕北急需。并可以把广东南华公司在西安设的分号作为联络转运的据点。在其他方面还能做哪些事再视情而定。

    周恩来听了,便立刻决定借送谢昌云去西安的机会,派专人把南华分号的联系点马上建立起来。

    谢昌云也表示了同意。

    在谈到广东那些被收容的红军的去向时,周恩来表示,如果恢复这些人员的红军身份,对谢昌云会造成很大的不利,而且对被俘人员回队的审查历来是很严格的,几乎没有再启用的先例,所以这部分人员就交给谢昌云了,希望谢昌云能妥善的使用和安置。

    谢昌云也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只不过要当面把话说清楚更好。

    谢昌云离开的事被控制在了极小的范围内,连身边的警卫员李家书和通讯员张智勇都不知道,但却不能瞒着贺子珍。同时谢昌云在临走之前还想和弟弟谢昌华再见上一面。于是就由贺子珍出面以想见谢昌华为由,派人到四十多里外的四团驻地把他接了过来。

    毛泽东、贺子珍夫妇当晚设家宴为谢昌云践行,同时也是款待从前线回来的谢昌华。

    谢昌云对弟弟没敢说自己要走,只是用刚领到手的生活费,给谢昌华买了一双布鞋和一双布袜。吃饭时间又对他都说了许多关心和要注意的话,并让他向四团和原来二师的同志们带问好。

    毛泽东似乎是想让谢昌云宽心,于是就说道:“三伢子也是老战士了,立过功,入了党,又读过书,是个好苗子。中央正考虑恢复红军大学,到时候就把他送去学习。”

    谢昌云道:“那我在这里就替昌华谢谢老师了!”

    毛泽东又接着嘱咐道:“以后有机会要打听一下谢先生的情况,有了消息赶紧告诉我。”

    贺子珍则一个劲的朝兄弟俩的碗里夹桌上唯一的一碗荤菜——炖羊肉。

    说是毛泽东夫妇请客,实际上这顿饭的萝卜、土豆和羊肉都是谢昌云买的。周恩来昨天亲手交给谢昌云的十块银元,但谢昌云知道红军现在十分困难,所以只留下了五块,其中一块多用来了买菜和给谢昌华、张智勇、李家书三人买鞋袜,剩下三块钱多应该可以够路上用的了,等到了西安就好办了。

    谢昌华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清早就返回了部队。而谢昌云送走了弟弟、并将鞋袜给了要去保卫局开会的李家书和张智勇之后,自己马上也要起程了。

    贺子珍不敢出去送谢昌云,只是忍着泪水给谢昌云又整理了一次简单的行李,嘴里还不住的反复叮咛着。

    谢昌云劝道:“婶娘,不要难过,我这次走了以后又不是不回来了。我估计要一两年之内我还会来看你。等有了机会,我就把你接到广东去,我给你请最好的医生,给你彻底的治治病,好好的养养身子。对了,我到西安以后,就先想办法给你弄些食品和用品来。”

    在贺子珍面前,谢昌云自己也不知怎么就变得婆婆妈妈了。

    贺子珍嗯咽道:“云芽子,婶娘可等着享你的福了!婶娘还想让你帮着办一件事,你到了广东,离赣南就不远了,你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毛毛的下落。离开苏区的时候,我把他托给了贺怡和泽覃。润之和我一直都很想他。”

    谢昌云点头道:“婶娘放心,我一到广东就派人去找毛毛,一定给你带好消息过来。”

    说完这句话,谢昌云眼含泪水,头也不回的就请走出了房间。再待下去,他怕自己弄不好会不忍心走了。

第八十九章回到广东() 
与谢昌云同路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陕北本地人,姓马,是从红十五军团临时借来的一个司务长,另一个是总部情报部的科长,姓段,会一口广东话。这俩人除了沿途护送的任务之外,情报部那个科长还要负责在西安和南华公司分号取得联系。

    由于担心穿便衣离开会引起人的注意,所以三人一直到了快出苏区时才换上了便衣,把军装存在了一个乡苏维埃,然后扮作广东商贩,经保安(志丹)肤施(延安),又在肤师雇了一辆马车,上了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