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支点-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派驻大使,日本即可考虑停止在华军事行动,并在上海实行双方共管的特殊体制。
十一月二十日,中国政府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声明中国军队在上海已经给予了侵略者沉重打击,迫使日本不得进行不倾国动员。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上海是为了保存抗日的有生力量、与日寇做持久抗争所必须。中国政府绝不会在未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状态的情况下与日本进行任何谈判,中华民族必将用抗战的最后胜利来一雪百年之耻辱。
第一四五章危城()
上海的陷落并没有影响谢昌云执行预定部署。
在山西方面,太原以北和以东两个方向上担任逐次防御的第二战区部队,在完成了滞敌任务之后,于十一月十七日下午放弃了距太原二十至三十公里不等的最后阵地,全部转移至了周边地区充当战役屏卫,只有三十八军十七师一部和教导团共五千余人,按谢昌云的命令在十七师师长赵寿山带领下进入太原,以加强太原的防卫力量。六十六军一个炮兵观测组和一个联络组,穿着三十八军的军装也同时进驻城内。
受上海派遣军胜利的刺激,山西日军在获悉中国军队防御线全线溃退之后,稍作休整便连夜挺进,十一月十八日中午,日军东、北两路两万余人会师于太原城东北五公里处。
狂妄的日军迅速在太原外围布置了少量的警戒部队后,于当天下午就迫不及待的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开始对太原北门外城关的中国军队阵地发动了试探性进攻。
日军这次试探性进攻投入的地面兵力只有一个大队和三辆战车,在连续两次攻击失利、损失了一辆战车和八十余人之后,便很快退回到了两公里之外,针对中国守军的布防情况制定了正式的攻城计划。
十九日早上七点,日军的百余门大炮突然向太原北面和东面的两处城墙以及城关开始了猛烈炮击,密集的炮弹爆炸声震耳欲聋,整个城墙上下内外都笼罩在了烟雾之中,城墙上多个掩体被摧毁,城内的多处房屋也被远弹击中,有的还燃起了熊熊大火,城关阵地上的守军伤亡惨重,在城墙上担任警戒的官兵也在突至而来的炮火下损失了近百人。
更主要的是,里面是夯土,外面是用烧砖或条石砌起来的城墙,在日军炮火轰击之下多处开始出现坍塌,其中北侧最严重一处已经被打开了一个七八米宽的豁口。
三十分钟的炮击刚一停止,日军就各以一个大队和十余辆战车,从东、北两面同时发动了进攻,而城内的炮火已经城墙上和城外阵地的各类武器,也开始向进攻日军展开了猛烈的射击。
经过四十多分钟的激战,日军的进攻终于被打退了。
但这只是恶战的开始。守城部队还没来得及完成对城墙豁口的封堵,十余架日军轰炸机和战斗机就飞临到了太原城上空,在盘旋两圈之后,便按目测和地面指示的目标,对太原城内外展开了轮番的轰炸和扫射。
守军设置在城内的六门高射炮和十余挺高射机枪,也立刻对日军飞机进行了还击。
但由于对空火力太弱和平常训练不够,日军只有一架战斗机在俯冲扫射时受了轻伤。
而轰炸却给守军造成了至少三四百人伤亡、两门高射炮、三挺高射机枪、四门野炮、一辆装甲车、十余挺轻重机枪被毁的重大损失。此外城墙多处受损,北面和东面又各有一处城墙发生了严重炸坍塌,徒手顺着塌下来的土石混合的陡峭斜坡都可以爬上城墙的豁口。
这样,含第一次垮塌的城墙,日军就在的面和北面共获得了三个可供突破城墙防线的攻击点。但由于城墙外围的阵地还在中国手中,使得日军步兵暂时无法对城墙进行直接进攻,而是集中兵力和火力意图首先清除中国军队的外围阵地。
近中午,日军在炮火和连续两个批次的飞机协助下,终于迫使城外防线的守军全部沿城墙撤离到了西面和南面,使得通向城墙坍塌出的道路洞开。
中午刚过,日军就向太原城墙发起了不停息的攻击。
守城的晋绥军一面用炮火封堵日军的后队,一面凭借城墙上的有利地形对沿着斜坡攀爬的日军拼命的射击。
攻城的日军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尤其是北面的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堪称是日军精锐中的精锐,以几十人一个小队的梯次配置虽然投入兵力不大,但由于其士兵射击技术好、战术意识强,动作凶悍敏捷,面对居高临下、数倍于己的守军竟毫不吃亏。
而傅作义手下的晋绥军抗战以来经过几次大战,人员损失极大,士兵大多是后补充的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连排一级军官的也多是由士兵提拔起来不久,战斗力已大不如从前。
所以日军在利用掷弹筒、轻重机枪的精准射击给暴露出身体的守军以很大杀伤后,基本压制住了守军的近程防御火力,并很快的攻击到了城垛近前。
见日军破城在即,一个头上受了伤的晋绥军连长抓起了的一颗手榴弹扔了出去,接着又抓起了一颗手榴弹大喊道:“弟兄们,丢手榴弹,就像我这样!快!快丢!”
军官喊话间又是连续两颗手榴弹扔了出去,把刚爬到垛口的三个日本的给炸翻了。
多亏是城墙上手榴弹备的充足,守军士兵们躲在城垛后面,将手榴弹不管拉弦还是没拉弦的铺天盖地一般的朝豁口处扔,炸得正在向上攀爬的几十名日军躲都没处躲,不一会儿就伤亡殆尽,这才勉强保住了城墙不失,并把城下的日军逼退了几十米。
“弟兄们,少露头!等会儿只管听我命令就用手榴弹炸狗日的!”连长又把一箱子手榴弹搬到了身边,然后探出了戴着钢盔的半个头观察起城下的动静。
日军又继续攻击了几次,但都是只爬到半坡,就被密密麻麻丢下来的手榴弹给炸了回去。
找到了这种有效的防御手段之后,就有更多的手榴弹被迅速的运送上了城墙。这些木柄手榴弹都是太原兵工厂自己生产的,太原城里有得是!
看着天色已渐暗,负责指挥整个攻城行动的日军指挥官、二十一旅团旅团长三浦敏事便下令停止了进攻。
一整天的战斗下来,日军死伤八百余人,而守军的伤亡则有一千三百余人。
对这个敌我伤亡比例,傅作义等晋绥军将领已经感到很满意了。但反过来,日军对这种伤亡却不堪承受。
三浦敏事等觉得太原现在已是一座孤城,占领它是早晚的事,也不必急于一时,于是决定未来两天暂时不再发动大规模的攻势,而是改用炮火继续对城墙的垮塌处进行轰击,一方面可以给守军施加心理压力,造成其可能的自乱,一方面也可待豁口的坡面扩展到足够宽度时,使用战车来打头阵并投入更多的兵力进行攻击。
所以,二十日一整天,除了日军偶尔发起的小规模进攻之外,更多的则是日军持续不断的隆隆炮击声,并没有出现傅作义等预料到激烈战况,甚至空中连敌机的影子都没见到。
但是,日军在城外的不断炮击,以及城内汉奸特务四处散布的太原城外的国军全都撤到了很远、傅总司令也计划当晚出城逃跑、日本军队明天将对太原城进行大轰炸等谣言,还是在城内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天刚黑,先是有零零散散的高级军官和家属来到了尚未出现严重敌情的南门,有的指挥手下去搬开封堵城门的土袋和砖块,有的则迫不及待的用绳索冒险坠城而下,然后越过城外的汾河桥很快跑得不见了踪影。
接着,就有更多的人涌向南门。不到两个小时,由上万人和大量汽车、骡马车、人力车、甚至还有两辆装甲车组成的洪流堵塞了几百米长的街道,竟把原来已快被打开的南门又重新堵了起来。
躲在暗处的汉奸借着混乱朝人群中开了几枪,然后就大喊“北门破了!日本兵打进太原城了!大家快逃命吧!”
枪声和喊声顿时让人群炸了窝,所有的人都一齐向前涌去,而惨剧也就随之发生了。之间成片成片倒地的人被踩踏在了后面人的脚下和被车轮碾压而过,哭喊声伴随着撕心裂肺的惨叫声震天动地,街道上不一会儿就血流成河。
而四处还有更多的人向南门聚集而来。
就在这时,暂时没有承担守城任务的三十八军的数千人出动了。他们在赵寿山指挥下,先是组成人墙堵住后面的人流,并喊叫着劝说人们保持镇定赶紧疏散,可这些做法一点效果都没有起到,自己的人墙反而倒快支撑不住了。于是士兵们便发起了狠来,也顾不上面前是什么人了,用枪托砸、用枪口顶,用皮带抽,终于奋力的将人群分做了几段,并架上机枪将通往南门的路口全部封锁了起来,然后就开始将驱散那些聚集在街道上的人群。
等傅作义闻讯派出了自己的警卫部队赶到时,三十八军已经控制住了曾极度混乱的局面,主要街道上再没了拥挤不堪的人流,而是遍布着奇形怪状的军人、老百姓甚至还有孩童的尸体、被遗弃的车辆、物品、以及遍地的鲜血,其状惨不忍睹
听到南门守军报告了有大量官兵越城逃跑的情况,傅作义忙令各部连夜清点人数。
结果把傅作义吓了一大跳,自己手下的两个旅还好一些,只有两百余人不见了踪迹。而那些配属来的其他部队,竟有七八名团长以上级别的军官和四千余官兵无法找到下落。
不算奉长官部命令于封城之前进驻太原的三十八军,城内守军死伤和逃亡者已去了总数的两成,其中逃兵竟占了大半。
于是傅作义一面重新调整部署,将自己的亲信部队全部派往了城墙阵地,并令与晋绥军没有瓜葛、六亲不认的三十八军担任了全城的警备以及南门的防务任务;一面又将太原城的发生的情况电告了阎锡山,除了重申自己与太原共存亡的决心之外,还要求他扣押和严惩那些擅自逃离的军官。
阎锡山很快给傅作义回了电报,并没有提处罚逃跑军官一事,而是告诉傅作义,原来依城野战的计划并没改变,只要他能再坚守一天,战局必会有根本转变。
“依城野战?城还在,可是野战军在哪里呢?”不知有“扫地行动”的傅作义无奈的摇着头,把阎锡山的电报顺手扔在了一边。
这位阎长官,自抗战以来说话不算话的次数多了!
不过这次傅作义倒真是冤枉了阎锡山。
十二集团军的六十五军、独立三师,并加强一个步兵团、一个装甲旅、一个炮兵团,以及从二战区补充的一个汽车团,共计五万余人,已于当天上午全部抵达了预定集结地,并计划于当天夜间展开攻击部署。
第二天,“扫地计划”的核心环节——太原战役终于拉开了帷幕。
而率先打响这次战役的,竟是一只谁也没有料想到的奇兵——苏联援华航空自愿队。
第一四六章激战太原()
十一月二十一日上午十时三十分左右,从西安和洛阳两个机场起飞的苏联航空队的二十八架轰炸机、四十八架战斗机,几乎是同时攻击了设在河北正定、山西原平的两个日军主要机场以及太原城外的日军阵地,一举击毁停放在机场的日军飞机七十余架,并炸死炸死太原城外的千余名日军、摧毁大小火炮六十余门。
轰炸刚过,第十二集团军就以五十余辆坦克和装甲车、以及三百多辆汽车组成的装甲机械化突击集团,分四路以迅猛的速度向聚集在太原城北和东南的日军集群的后翼展开了包抄,而更多的步兵则在上百门火炮的掩护下,从几个侧翼向日军发起了进攻。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到下午三点钟,第十二集团军消灭或击溃了日军小股部队的多处阻截,迂回的装甲机械化集群最长突击距离三十多公里、正面步兵和配合的少量装甲部队推进最少十二公里,终于将日军两万余人攻城集团的后路全部切断,并成功的将其从三面分割包围。
围攻太原的日军在受到空袭时就意识到了中国军队要开始反击,但之前以几乎是一比十的兵力取得了一边倒的胜利,使得他们对中国军队的反击不屑一顾,加之受到了城内守军的牵制,竟没有再派出兵力去加强侧翼保护,等他们感觉到了这次中国军队的反击非比寻常、再想变更部署时,却已经来不及了。
十二集团军在天上不见敌机踪影,地面没有太多敌人炮火威胁的有利情况下,根部不给日军以喘息的机会,在经过半个小时的补充调整之后,就立刻向还没来得及构筑工事和组织反击的日军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
此刻,经过了沪杭战役考验和磨砺的第十二集团军官兵的战斗力已更上了一个台阶,而且对战斗的胜利充满了信心,所以各种武器和战术运用自如,第一次冲锋就将日军所战据的区域拿下了四分之一,使包围圈内日军的核心地带处在了己方八一毫米迫击炮的射程之内。
于是,战场总指挥廖广泽下令暂停进攻,改用以炮火对日军兵力集中处和主要火力点实施密集射击。
不算留作预备队的六十四军的那个团,六十五军和独立三师以及配属炮兵共携带了六零和八一迫击炮二百余门,七五山炮和野炮六十余门,再加上太原城里还存下来的几十门各类火炮,此刻一起射击起来可谓是惊天动地。而且由于可以利用城墙和城外的几个高地为炮火提供校正,所以日军只要是稍有集结,炮弹就会长了眼似的随之而至,而那些不便转移的战防炮和残余的大口径火炮,更是在不到十分钟之内就被摧毁殆尽,稍灵活一些的重机枪和少量的迫击炮泽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只得由射手们抬着到处乱跑躲避迫击炮弹的追踪,而且数量也在不断减少。
但日军也不是任人宰割之辈,尤其是太原北门外的第五师团二十一旅团更是日军精锐中的精锐,军官和士兵都深受武士道精神熏陶,即便是面临绝境也仍然没有放弃顽强的抵抗的决心。
负责指挥太原北门攻城行动的二十一旅团旅团长三浦敏事,从战场的形势很快判断出了要想从其它方向突围几乎没有可能,于是便使出了极为凶险的一招。
当中国军队的炮击还在继续之中时,只见数十名的日军军官突然一齐拔出了指挥刀狂吼起来,然后就举着刀向太原城方向冲了过去,数千名的日军士兵也从地上爬起来,黄呀呀一片紧跟在官佐们身后、嚎叫着向城墙的坍塌处扑去,而那些掷弹筒手和重机枪手也不顾会受到炮火打击的危险,纷纷架起手中武器,以最快的频率向城墙上倾泻着瓢泼般的弹雨。
日军这一疯狂的举动,同样也把城内和城外的中国军队搞了个措手不及,虽然是炮弹手榴弹一个劲的朝日军脑袋上砸去,日军也成团成片的被炸翻,但大部分的日军还是很快的接近了城墙,突前的一部分已经蜂拥的顺着倒塌的城砖在往上攀。此时,外围十二集团军的迫击炮射程已不够,其它中远程火炮和城内的火炮一样,因怕误伤自己人而不敢向城下射击,而城墙上的守军也被日军城外精准而密集的射击压的几乎不敢露头,守城的形势岌岌可危。
如果是让日军突破进了城内,不光城内的守军和百姓要遭受巨大的损失,而且这些日军还可以凭房据守,再想收拾他们就必会徒增更多的消耗和伤亡,并且由于作战时间的延长,十二集团军还必须分兵去阻击敌人的援军。
如果把整个战斗拖至明天,日军一旦恢复了正定或原平机场,或是抢建起了其他临时机场,十二集团军就只能冒着日机的空袭来作战了,其后果可以说是相当严重的。
所以尽管还有数千的日军在进行防御,但在此危急情况下,廖广泽迫不得已向部队提前下达了开始总攻的命令。
这个命令同时也意味着本想稳扎稳打的十二集团军,将付出比原来预想要大的伤亡。
又一轮炮火急袭过后,十二集团军近三万步兵和数十辆坦克装甲车一起出动,很快就和防守的日军混在一起,展开了一场昏天黑地的厮杀。
总攻的命令一下,团长陈绪就立刻领会到了上司的意图是想尽快解除日军对城内的威胁。
于是他脑筋一转,便迅速调集了周围的四辆旧式轻型坦克和二十余辆卡车,由四辆坦克打头,在每辆卡车上都装载了一门迫击炮和一挺通用机枪,看准了日军兵力较为薄弱的地方,便亲自率队不顾一切的杀了进去。
这个临时组建的突击队一直冲了一千五六百米才停了下来,然后用坦克驱散了附近的日军,并和十余挺机枪一起建立了一个防御圈。而二十余门架设在卡车上的迫击炮则迅速的测定了目标,随即便对集结在城墙豁口下的日军展开了轰击,连续上百发炮弹落下之后,城下的日军死伤累累,进攻的队形也被炮火拦腰截断。
而城上守军就此得到了短暂的喘息机会,便迅速集中了兵力和火力进行反击,很快就把已经爬到城墙上和正在攀爬的数百名日军消灭或打了回去,并立刻重新布置了防御,城内几十门迫击炮也按照命令开始在调整射击方位。
这就是在战术素养与装备方面的差距了。
向刚才那种情况,十二集团军只要电台一呼唤,炮兵三两分钟之内就可以重新确定目标并进入射击状态,而晋绥军在电话不畅的情况下,要想重新确认炮击目标,大多情况下只能靠通信兵来回奔跑传达命令。
见到危机暂时得以缓解,在据北门不远处督战的傅作义等,才来得及摘下帽子擦拭汗水。
但仅仅七八分钟的时间,孤注一掷的三浦敏事又发起了第二轮的进攻,而且还派遣了近千日军转头向突然出现的中国军队的临时迫击炮阵地扑来。
同时,在临时防御圈周围几百米处散落的日军,见到这群机动炮兵对攻城的主力构成了严重威胁,便全都自发的向这个方向围拢过来。
虽然陈绪所部有四辆坦克和二十余挺机枪的掩护,但是无奈日军分布太广,虽然可以暂时可以阻拦其接近,但却无法顾及全部火力点,所以仅几分钟的时间,就有两辆卡车和三个机枪阵地相继被日军的掷弹筒所命中。
“撤!”见到城内的曲射炮火发射的炮弹已经在城下的敌群中纷纷炸开,陈绪便下达了撤退命令。
于是剩余的卡车立刻四下散开接回了机枪和射手,然后在坦克的护卫下加足了油门顺着原路拼命的往回撤,虽然中途又有两辆车被日军掷弹筒打坏并造成了十余人的伤亡,但伤员和其余人员都被迅速转移到了其它车辆上,再向后又撤了七八百米后就与自己正在进攻的部队汇合了。
这次规模不大的突击,陈绪的部下一共阵亡二十一人、重伤八人,轻伤二十九人,包括陈绪自己的下颚也被弹片划了一道口子,弄得脖颈和前胸上满是鲜血。
但正是这次果断奇特的突击行动,顿挫了日军的进攻气势,为城内守军的调整争取到了关键的二十几分钟时间,也使得十二集团军的部分进攻部队趁日军注意力转移之机突进了日军防线,为下一步聚歼日军的战斗得以全部在野外进行创造了条件。
下午五点一刻,鏖战一个多小时的十二集团军六十五军的两个师终于接近到了距城墙只有一千多米处,并和由城内沿城墙上的豁口处主动出击的三十八军教导团一起,肃清了城北外围的零散日军,从而将敌二十一旅团主力压缩在了最宽处仅两公里多的地段上。
而城东的独立三师和六十五军的另一个师,也同时将敌一零九师团三十一旅团、以及二十师团的两个大队消灭了大半,并且打乱了其全部建制。
早上从城北迂回越过了汾河,企图切断城南汾河桥的日军另外两个大队,也被卫立煌部一个旅和城墙上赵寿山的十七师用数十挺机枪组成的火力网,牢牢的压制在了原地。
整个战斗的关键,就看对城北敌二十一旅团剩余的三千余人的战斗了进展程度了,只要这股最凶悍的日军被消灭,其余零散之敌则根本算不了什么。
但这个时候,从北面忻州方向和东面寿阳方向来的两股日军援军共计一万六千余人,不顾十八集团军等部在沿途对其进行的不断袭扰,已经进至到了距太原仅二十八到三十五公里处。如果没有大的阻碍,两股日军只要再有四个多小时就可以威胁到十二集团军的后翼了。
凭十二集团军现有的兵力和装备并不惧怕这两股日军援军,按正常情况完全可以动用预备队、再另外抽调三分之一的兵力,去阻敌一路援军并包围另一路。可关键问题是十二集团军这次长途奔袭由于时间紧张和运力所限,所携带的弹药有限,刚才几个小时的激战已经用去了大半,剩余弹药、特别是炮弹,已经不足以再供在几个战场的同时大战了。
谢昌云把日军援军的情况通报给了廖广泽,并听他报告了战斗进展和弹药预存情况,稍做考虑后便道:“根据目前战况,我们不必太顾虑日军的援军,只要你们能在四个小时之内基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