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支点-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欣怡无疑做了一个很正确的选择。两个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实际上谢昌云从何欣怡先前的那一丝迟疑中就已经感出了她心中有事,短短几秒钟时间就猜到了也只有王秋这件事会使她挂心。
只不过何欣怡一瞬间又恢复了俩人欢好时的常态,同时用一声肺腑的呼喊,表现出了一种释然的心境,而且动作上体现出了更多的爱抚。
何欣怡的表现让谢昌云反倒生出了怜惜之心。
在俩人平息下来之后,谢昌云便搂着何欣怡光洁的身体主动问道:“欣怡姐,你还记得我给你说过的那对在草地上差点饿死的红军姐弟吗?”
“记得。你怎么又想到了这件事?”何欣怡心中砰然一跳,随即就已经猜出了个大概。
“新来的译电员王秋就是那个姐姐,她的弟弟王川在第三次过草地的时候病死了,全家现在就剩下了她一个人。我上次去延安的时候正巧遇见了王秋,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就把她要过来了,然后通过刘湘那里给了她一个新的身份。欣怡姐你也知道我和延安的关系,所以我身边必须有一个让两边都能放心的人来掌握互相的联系。”除了是毛泽东提出让王秋到谢昌云身边这一点之外,谢昌云把其他的来龙去脉全都如实对何欣怡说了。
“她弟弟死了?就是你说的那个可爱的小红军?”何欣怡紧抓住了谢昌云的手,她显然对这点更为关心。
谢昌云道:“是的。在延安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在某种程度上王秋已经把我当成了她唯一的亲人看待。草地上曾经濒临死亡而又复生所留下的印记,对她这样年龄和经历的女孩子,恐怕永远难以磨灭了。而我也确实不忍心再让她经受一次失去亲人的痛苦,以后就只当我又多了个妹妹吧!我也希望欣怡姐你同样能把她当做妹妹看待。”
何欣怡原来已经听说过王秋父母双双遇难的过程,只不过当时谢昌云没有说出王秋的名字,现在又听说王秋的弟弟也不在了,再加上谢昌云说得动情,何欣怡的眼泪竟止不住的一串串流了出来,只一会儿就把枕巾给浸湿了。
谢昌云赶紧起身下床,披上睡衣到外面屋子用暖瓶的水拧了一块拿热毛巾,踢踢踏踏的小跑着回来把毛巾递给了何欣怡,然后一翻身又钻进了被子里。
何欣怡接过毛巾擦了擦脸,然后使劲抱着身体有些冰凉的谢昌云道:“我真佩服王秋的坚强,这么小的年纪就遭受了这么多的不幸,竟然还可以挺过来。”
谢昌云道:“王秋心里的痛苦到底有多大?我们不临其境根本无法真正体会。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应该给王秋更多的关心,让她尽快治愈这些创伤。”
“你放心好了,我知道怎么做了!”
何欣怡对谢昌云说出的“我们”二字感到很宽心,不由把身体又往谢昌云身上贴的更紧密了一些,然后又微微笑道:“不过小弟,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最好是先告诉姐姐一声。你不要忘了,这可是我们以前说好了的。”
“这完全是两回事,再说你的要求是带有前提的,我可没有答应。姐姐老婆!老婆姐姐!”谢昌云说完就猛的低下头吻住了何欣怡双唇,企图这种香艳的方式阻止了何欣怡的反驳。
但何欣怡还是在谢昌云腰间使劲的拧了一把。
“这哪里只是收留一个妹妹这么简单?”
第二天,谢昌云再次来到汉口租界的万国医院,看望在这里住院治疗的刘湘。
“昌云,你看你前两天刚来过,现在第九战区组建时间不长,你又兼任着四战区的事,公务必定繁忙,以后就不必总往我这里来了。”嘴上虽然是这样说,但刘湘对谢昌云能这样关心自己还是感到十分高兴,并让随从人员赶紧给谢昌云端茶拿水果。
“刘长官,我今天正好过江来装备到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就顺便往这里拐了一下,也费不了多少事。”谢昌云昨天接到了周恩来的电话之后,确实约好了今天在八路军办事处今见面。
“唉!我还算什么长官。第七战区马上就要撤销,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的职务军委会已经明令他人接替了。”
刘湘说罢这句话便挥了挥手,等随从都出去之后,他又接着道:“对唐式遵这个人我算是看走眼了!以我和他这么多年的关系,他竟然事先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安然接受了集团军总司令的任命,明显是已经投靠了蒋介石。昌云,其实你今天要是不来,我也准备这两天派人去叫你。我这次不知道能不能闯过这个鬼门关,所以有些事情还是要提前安排以便有备无患。我本想通过全力支持抗战,来与蒋介石彻底摒弃前嫌,可是看来蒋介石并不这样想,反而借抗战之机抗战对我们进行分化瓦解,下一步还不知会做出什么事来。川康本来就体系众多,只不过因我们甫系(因刘湘字甫澄,所以其系统被称为甫系)的势力要稍强一些而暂时压住了其他人,但我如果弃世他去,这些人是不会服从任何人的。所以,整个川康的事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只想让跟着我多年的弟兄们今后能有个好结果。而我普观周围,也只有你能助我圆了此愿,只要你首肯,我自会向仲三(川军将领潘文华字)等人交代明白。”
刘湘说这段话,无疑意味着他准备将所辖川军托付给谢昌云照管。
而谢昌云虽然心里知道刘湘熬不过多久,但在刘湘说完之后还是劝慰道:“甫公不必过于悲观,我看不出多日你一定会康复如初,我们之间的合作还是一如既往。”
刘湘苦笑一下后摇摇头道:“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我这几十年孽债深重,折了不少阳寿,报应也该到了!昌云,你一定要答应我刚才的请求,不然我是死不瞑目!”
谢昌云见此觉得不答应也不行了,于是便道:“甫公放心,我随时都愿与川军弟兄们同舟共济。”
虽然话说得婉转,但意思已经完全表达清楚了。
于是刘湘脸上露出了真正的笑意,“昌云,你今天来了解了我最大的一个心结。我也不多留你了,等会儿见到周恩来先生,请代转我对他的问候!”
俩人又谈了一阵,看看快到了与周恩来约定好的时间,谢昌云又安慰了刘湘几句,然后便起身告辞了。
周恩来这次约见谢昌云,主要是想向他当面引见新四军军长叶挺,然后再一起商谈有关新四军的装备以及训练问题,并且将延安刚更换的密码本以及与新四军联络的密码本一并交给谢昌云。
虽然派遣了王秋当译电员,但仍首先将密码本交到了谢昌云的手里,这也体现了中共对谢昌云的完全信任。
周恩来现在的公开职务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中将副主任,作为特例享受上将待遇,但党内职务却是中共长江局副书记,还排在了从苏联归国不久的长江局书记王明之下。
因此,密电码的事周恩来可以单独掌握不让任何人知道,但与谢昌云进行关于新四军的会谈,从中共的组织程序上却无法直接绕过王明。
第一六一章不同态度()
果不出所料,谢昌云虽是应周恩来之约前来,但当他到了八路军办事处与王明、周恩来、秦邦宪、董必武、叶挺、项英等见过面之后,到任不久的中共长江局书记王明,便在会客室里摆出了一副最高负责人的架子,从大到抗战形势、国际态度、抗战既武装保卫苏联,小到新四军需要多少军事教官、多少装备、应该怎么样训练,当仁不让的一人包揽了与谢昌云的谈话。
虽然心里不能不承认王明的口才出众,对于王明的喋喋不休讲话,谢昌云仍是报以了一脸的冷漠。
他先是哼哼唧唧的应付了一阵、不做任何实质性的回应,到了最后感觉实在是耐不住了,于是干脆就打断了王明的话道:“对不起王明同志,我身为两个战区的副司令,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军事上的事最好还是让我直接与叶军长和项副军长谈比较好,你说的其他方面问题我回去以后再慢慢理解消化。”
谢昌云的话令王明顿时陷入尴尬,刚想发作,却又想起来了谢昌云的特殊身份,于是只能坐在椅子上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干生气。
谢昌云心说:“你王明从苏联回来之后,就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打压制张闻天,并处处与毛泽东作对,一心想要掌握中共的最高领导权,现在还指望能从我这里捞到资本?想的倒挺美!”
在参加会谈的人中,叶挺虽然是第一次与谢昌云见面,但从广东同乡以及周恩来那里已经大致的了解了谢昌云的情况,而且谢昌云在新四军设立广州办事处以及转运海外捐赠物资方面还给了新四军以诸多便利,因此对谢昌云不免带有一种自然亲近的感觉。
而项英在油山打游击和下山集结期间,更是直接受到了谢昌云的多方关照,感激之情多少有一些,同时也对谢昌云在某些方面的固执有着深刻的体会。
秦邦宪(博古)则更不用说了,那是和谢昌云从长征一起走过来的人,虽然最初因谢昌云与毛泽东的关系在心理上对谢昌云有所隔阂,但随着谢昌云长征途中和西安事变等几次紧要关头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和卓越才略,特别是在认识到了自己以前错误的根本所在之后,也逐步把谢昌云当做了一个可信的朋友。而且,对王明与毛泽东之间的纷争,秦邦宪也十分清楚。
所以,当谢昌云摆出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身份,对王明表现出了藐视的态度之后,竟无一人出面指责他。
面对这种情况,在王明抢着出面时就预感不妙的周恩来,只好居中当起了和事佬,“王明同志,外面有国民党的特务盯着,昌云同志在这里也不便太长时间,还是让他抓紧和叶挺、项英同志具体谈谈,我们就不必打搅他们了。昌云,完了以后你再留一下,颖超和子珍同志还有话要让我带给你。”
“那好吧!正好我和恩来、邦宪同志也有一个小会要开。我们换个地方,昌云同志你们就留在这里谈。”王明也借坡下驴,叫上周恩来和秦邦宪一起出了会议室。
因为前几天谢昌云刚与顾祝同达成了交易,又有周恩来和叶挺的努力,新四军集结以后常用的武器装备和编制内的军饷第三战区肯定会解决,而且由于叶挺通过海外华人募集了大量钱物,新四军一段时期内的经费应该比八路军宽裕许多。有了这些大的基础,所以谢昌云与叶挺和项英就把商谈的重点放在了给新四军加强部分自动武器和电台、帮助新四军培养部分专业人员、协助新四军进行基础战术训练、为海外捐赠物资通过第四战区防区时提供保障、允许新四军在南昌、九江、赣州、韶关等地设立办事处等方面。
谢昌云对此一概大开绿灯,有些回复甚至超过了叶挺和项英的预估,所以三个人的会谈进行的极为顺利,不到两个小时就把大小二十余项事项全部确定了下来。
公事忙完,项英就对谢昌云谈起了谢昌敏的事道:“昌云同志,我已经接到了中央同意谢昌敏同志和李一权结婚的通知。另外长江局已决定廖承志同志任新四军驻广州办事处主任,所以我想谢昌敏同志以后就固定在广州协助廖承志同志工作,担任办事处副主任。你觉得怎么样?”
谢昌敏和李一权的婚姻关系一旦明确,虽然还是共产党的干部,但肯定是再不可能回到共产党和新四军的核心机构去了。项英不过是以照顾谢昌敏为由而未直接提出来。
“我没意见。我代表我姐姐和李一权谢谢项英同志了!我姐姐是新四军的人,李一权要娶我姐姐也得给娘家下聘礼才行。我就替他做主了,三千支特效消炎针剂、五十门六零迫击炮、一千发炮弹。对了,再加一汽车喜酒。不能白白便宜了李一权。”
“要是这样,我们新四军还可以再嫁一百个姑娘出去。昌云同志是不是能帮助牵牵线呀?”
“哈哈哈哈”
虽然谢昌云与叶挺和项英是言欢而散,但当单独和周恩来在一起时,谢昌云却显得忧心忡忡的道:“周副主席,新四军的领导机构是个比较复杂的结合体,军长和副军长在将来任务、建军思路、战略战术运用上明显不一致,这很可能会影响到新四军下一步的发展。”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呀!叶挺是我们党和国民党双方都能接受的唯一人选,如果不这样,要么是我们把新四军的领导权彻底交出去,要么是我们散落在南方各地的游击武装迟迟不能集中,这两种结果都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不过我们会尽力做好叶挺和项英同志的工作,让他们在经过一段磨合之后能够很好相互配合。昌云同志,你是不是有什么建议?”这几年周恩来对谢昌云已经十分的了解了,知道只要他一提出问题就不会是小事,而且十有八九会应验,而且他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一般都会附带解决的办法。
果然,谢昌云立刻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在两个人的关系方面,我觉得关键是要做好叶军长的工作。新四军在短时间内还达不到正规军的标准,即便是达到了,但今后几年之内仍然是要以开战敌后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式。所以叶军长不管是在生活方式上,还是在治军理念上,以及战略战术原则上,都要尽快的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不然就很难被新四军指战员所真正接受。如还是不行,则可以考虑把新四军分为两部,由叶军长带军部和少部分部队留在长江以南,同时继续保持与海外以及第三战区的联系,项英同志则率大部份部队到江北去,这样,新四军对外仍是一个整体,但发展的空间却要大了很多。所以我建议新四军在完成组建和初步训练之后,应该尽快把主力部队转移到苏中和长江以北地区去创建独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争取和华北以及山东的根据地连为一体。”
“你是说把叶项分开,主要发展长江北地区?”
“正是这个意思,如果说得更准确一些,就是长江以南,陇海线以北、平汉线以东直至海边这片广大的区域。江南除了苏南地区还有一些发展空间之外,其他地区都是国民党重兵密集的腹地,根本不可能让共产党在这里拥有政权和持久盘桓。不过叶挺军长有心投身抗战和重新追随共产党,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我们也不能伤他的心。如果中央同意,我可以另外给新四军配置一批部队,让叶军长在指导江北新四军作战的同时,可以直接指挥这支部队在江南的一切行动。”
“昌云,我个人觉得你后面这个办法的可取性倒是很大,不但新四军的受我党领导的性质没有改变,同时希夷也比较容易接受,国民党方面也挑不出大的毛病。我会把你的建议尽快向中央汇报。”周恩来没有说要与王明商议,免得又引会起谢昌云心里不高兴。
但谢昌云很明显的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他接着又道:“周副主席,我们刚才谈的是新四军内部团结和战略发展问题,但是我觉得中国共产党内怎么样保持更高程度上的一致,才是最大的问题。由于我已不在党内,这个方面我不好细说,但是如果一个地区的中央局违背中央精神而自行其是,带来的后果将是很严重的。我对王明的很多观点和动机抱有怀疑态度,所以在中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会把中央和长江局、王明和周副主席分开看待,这点还请您谅解。”
虽然比不了毛泽东与谢昌云那种好似一家的那种亲近关系,但周恩来也算是从谢昌云十五岁起就看着他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见证人了,因此周恩来知道谢昌云绝不会给自己下不了台,之前在会议室里的那通脾气不过是针对王明的夸夸其谈的,并包含了有不希望王明再插手他与中共之间往来的意思,而刚才这番话语,则从更深的角度上点透了这一点。
因此,对自己在党内的地位有所下降之后,谢昌云仍能始终坚持对自己的敬重,甚至把刚才那番原来只会对毛泽东提出的建议首先讲给了自己,周恩来立即就体会到了谢昌云珍重感情、力挺自己的良苦用心。
但党内、共产国际方面的关系错综复杂。张闻天过于文弱和善;毛泽东日益强势,又有着谢昌云在外部的鼎力支持;而王明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聚集在他旗下的人也不少。所以周恩来的处境也很微妙。
在与谢昌云谈完话并把两份密电码交给他之后,周恩来考虑再三,于是没有再喊其他人,而是独自一人把谢昌云送出了八路军办事处。
关于谢昌云再次看望刘湘、以及在十八集团军办事处滞留三个多小时的情报,当天就送到了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二处处长戴笠的手上。
“我们的人为难过谢副长官没有?”戴笠刚看了几行字报告,就急忙的询问部下。
二处布置在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外面的特务人员,经常会跟踪一些从办事处里出来的人员,又时会上前盘问,对个别甚至会把他们扣留下来进行审讯。
所以,戴笠生拍哪个不长眼的部下去招惹了谢昌云。
“没有。他们虽然不认识谢副长官,但看到是十二集团军办事处的车号和中将军阶,又看到是周副主任亲自送出来的,就估计出来了此人是谢副长官,所以只记下了进出的时间,并没有其他行动。”
“这就好!”听到部下的回答戴笠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又吩咐道:“以后对于四战区和十二集团军的所有监视行动也照此办理,有情报先报到我这里,没有接到我的命令不得擅自进行任何干预。”
十二集团军屡建战功,谢昌云的威望正如日中天,而且其自身的情报体系也遍布各地,并经常与二处互有合作,同时二处的人员也要不断的经由广东进出香港和前往国外。所以戴笠虽奉有蒋介石的下达的监视十二集团军的指令,并在广东和十二集团军中发展了一些内线人员,但具体执行起来却是小心了又小心。
戴笠相信,一旦被谢昌云抓住了把柄捅到上面去,那自己的二处绝对就是一个替罪羊。
可戴笠却不知,自从美国和广东进行军事以及情报方面的合作以来,广东在情报技术手段方面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他在十二集团军里内线人员基本都被十二集团军情报处掌握清楚,只不过是这些人目前并无多大危害,所以情报处按谢昌云的指示暂时没有采取行动,只是继续加强监视,并时而有意的透露一些情报出来以稳定这些人。
第一六二章收拢()
谢昌云由汉口返回到武昌的战区司令部后,接着就一连参加了三个会议,连晚饭也是在司令部小食堂吃的,直到晚上九点多钟才在李廷秀和另外三个卫士的护送下回到了住处。
九战区副官处给谢昌云安排的住处离长官部不远,而且同在一条街面上,是一个很普通的两层小楼再带一个院子,谢昌云和何欣怡当然是住在楼上,楼下则是李一权母亲帮找的一个女佣人住。
由于前后左右的房子几乎住的都是九战区的高级军官,长官部警卫团的岗哨林立,安全上绝无问题,所以谢昌云的卫队也轻松了许多,只需在院子门口放一个卫士以备召唤,每隔两个小时换个班即可。
谢昌云回到住所刚上了二楼,却发现王秋竟然和何欣怡一起迎了上来,并且身上同样是没有穿军装,而是在一套裙装在外面裹着一件呢子大衣,一副居家的装扮,只是神情上看上去有些怯怯的。
“王秋,这么晚有什么事吗?是谁送你过来的?”
王秋这两天和谢昌云的卫队以及从十二集团军带来的随从人员一起,都住在一百多米外的十二集团军办事处武昌招待所,而且作为机要译电人员决不能一个人单独外出,所以谢昌云虽然看王秋的穿着不像是有事的样子,但他还是带着疑惑问到。
何欣怡笑吟吟的走上前接过了谢昌云的公文包,“小弟,王秋妹妹一个女孩子在外面也不方便,我们已经说好了,她以后就和我们住在一起,连行李都搬过来了。”
“这好,好!还是欣怡姐想得周到。王秋,既然欣怡姐已经安排了,你就安心住下来好了,生活上需要什么只管找欣怡姐。”谢昌云本来就想给王秋一些特殊的照顾,有了何欣怡的出面,问题就好办多了,同时心里不由被何欣怡表现出来的大度所感动。
听谢昌云痛快的答应了,王秋的表情立刻变得眉开目笑,一转身便迈着轻盈的步子为谢昌云准备洗脸的热水去了。
“欣怡姐,王秋是住楼上还是楼下?”看了一眼王秋的背影,谢昌云转头向何欣怡问到。
“小弟,你想让她住楼上还是楼下?”何欣眨了两下眼,捉暇的反问了一句。
“这”
住楼下怕委屈了王秋,可要是住楼上,自己和何欣怡的关系岂不就暴露给了王秋?
谢昌云也不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看到谢昌云左右为难的窘样,何欣怡开心一笑,将手指在谢昌云额头上轻轻一点道:“王秋是你的妹妹,怎么能住在楼下呢?有些事我已经和王秋说透了,你就放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