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支点-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由于十二集团军已对日军构成了致命的威胁、以及广州已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出海通道这两个原因,也能不排除日军在彻底打通津浦线之后,有暂停在华北的军事行动,而同时开辟华中和华南两个战场的可能。

    但由九月底之前广东沿海是多风季节、气象条件不便于大规模登陆作战的因素,日军最大的可能就是首先对华中展开全面进攻以夺取武汉,而对广东则暂时采取空中打击、海面封锁的策略,待九月下旬之后再实施大规模登陆行动。

    这一切,都要看日本国内进行战争动员的进度、以及向中国再次投送兵力的规模与速度来决定了。

    而目前的情报显示,日本进一步扩大战争的动作速度非常之快。

    五月中旬,日本华北方面军在津浦北线的进攻受到重挫,而不得已将在鲁南一带的剩余兵力缩回于泰安、日照两地进行防御,再加上之前对冀中地区清剿作战的惨败,使得日本大本营感到了极度的震怒,并迅速做出了再度向中国战场大举增兵的决定。

    自五月中旬开始,便大批的日军陆续从日本本土和台湾分别被运抵了华北和华东,到了五月底侵华日军新增兵力已达到了计划的四个师团、又三个旅团共十五万多人和一个航空兵师团。

    得到了强大支援后,日本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遣军很快就完成了南北对进,占领徐州、并围歼中国第五战区主力的战役部署。

    一场仅次于淞沪会战的大战已迫在眉睫。

    这一次,当蒋介石在会议上再度征询谢昌云对徐州方向的作战意见时,谢昌云不再隐晦,而是明确建议到:

    坚守徐州战略意义不大,而以徐州为中心与敌重兵决战的胜率极微,但几十万部队被敌包围的危险性却相当大。所以鲁南、淮北方向应以部分兵力配备充足弹药对日军进行节节抗击、以迟滞和消耗日军,而大部兵力应部署在外线对敌侧翼形成威胁、并适时接应内线阻击部队转移。而后,一战区继续在陇海线由东向西对敌实行多梯次抗击,五战区主力则撤到阜阳至大别山东麓一线,依托丘陵山地建立起防卫武汉的外围屏障,并利用有利地形伺机歼敌。

    同时,还应将我军预备放弃地区的所有铁路线路的钢轨、钢梁以及可利用设施全部拆除,转用于后方在建和待建的线路,花费两三百万人力运力成本,即可节省上千万支出。

    而这些铁路干线的重要性迫使日军不得不进行恢复,因此就必须耗费宝贵的钢铁和能源、运输等资源,从其国内进行调运所需材料。

    我省千万、而敌耗费千万,还不计延迟日军进攻以及对我资源掠夺的步伐。而且,待我抗战胜利之后,这些财富都将为我所有。

    军事仗和经济仗同时考虑,这是谢昌云突出于其他将领的显著特点。面对如此巨大反差,蒋介石马上点头称赞,并当即责成各战区会同交通部、经济部迅速实施对干线、支线铁路的拆除行动。

    另观总体的局势演变,抗战近一年,虽然丢失了平津、上海、南京、太原、杭州、济南等重要城市,兵力伤亡达数十万,但同时也严重迟滞了日军的进攻势头,致使其付出了损兵折将二十余万、耗费大量战争物资的惨痛代价,仍未按计划实现过一次战略意图、甚至从未成建制的消灭过一个中国主力师。

    以上战绩,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战争之初蒋介石等人的预想,其中谢昌云运筹帷幄、妙策连出、调兵遣将、功不可没,所以蒋介石和参谋本部基本认同了谢昌云的建议。

    如按此方案实施,从徐州战场整建制转移出来的数十万中国军队,将在江淮、大别山、长江北岸构筑起强大的纵深防御体系,并握有充足的机动兵力。

    而长江南岸又有包括十二集团军的十个师、十余万中央军和近十万其他各路军队在内、总兵力达四十多万的第九战区负责镇守。

    只要指挥上不出现太大失误,谢昌云估计至少可以将日军占领武汉的时间延至到明年初。这样,各地及中央军在后方编成和整训的大量二线部队就可以担当起新设防线的防御任务,而原来在一线作战的主力则可以腾出时间休整和部分换装,接下来即可在长大广阔的战线上对日军展开机动作战。

    此外,日军对广东的进攻也可能会因此延迟。

    再另一个方面,由于主战场的牵制,日军无法分出过多的兵力去对沦陷地区实行有效占领,八路军和新四军等部就可趁此在敌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时间。

    然而,谢昌云这一全盘设想,却因第五战区的李宗仁极力坚持其徐州决战的方案,而没有得以实现。

第一八零章大幅扩军() 
针对日军即将重新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李宗仁和白崇禧仍是决心采用步步抗击、诱敌深入的战术,以手中掌握的空前兵力,在徐州为中心的津浦线南北两段再度给日军以重创。

    除了因此前连战连胜、歼灭了日军近两个师团而信心倍增之外,不舍放弃新取得的山东地界和归其指挥的二十余个师的各路部队,并想继安徽省主席职位之后进一步谋得山东省的军政大权,也是李宗仁决意进行徐州会战的重要原因。

    而第五战区众多不愿意往南方转移的北方军队将领们的鼓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自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以来,蒋介石因多次对日退让、主张“攘外必先安内”而成为众矢之的。现虽决心抗战,也有一系列可观战绩,但一退再退、大片失地则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很难有充足理由对前方主将主动提出的与日军决战的计划加以拒绝。而且,你想利用抗战来扩充实力,我也未必不想利用抗战来削弱异己、以此求的一统。

    更何况第五战区大多是非中央嫡系部队,打赢了是我统帅有方,打败了则是主将无能,你李宗仁以后就收敛一些吧!

    基于各种复杂原因的考虑,最高统帅蒋介石最终还是同意了第五战区的会战计划。

    但谢昌云那里也是需要安抚的,而且还要给予极大的安抚才行。

    以前对谢昌云可谓是无计不纳,这次却否决了他的建议,以后自己还指望着谢昌云多出兵、多弄钱、多供武器,万一他因此产生了哪怕是有一点消极,这个后果也不得了!

    “娘希匹!”蒋介石为此在心里把李宗仁骂了不知多少遍。

    谢昌云正在九战区长官部大门外的马路上亲自驾车,洋洋得意的向陈诚、薛岳等将领展示刚送到的军用越野坐车的性能,就被侍从室一个电话召到了珞珈山。

    蒋介石并未直接对作战计划变更一事做任何解释,而是主动提出了鉴于十二集团军战功卓著、编制过大,人数甚至超过了大多数集团军三倍以上,同时第四战区也无其他集团军下辖,未免显得层次欠缺,所以军事委员会可准允第四战区在十二集团军基础上再行组建两个新的集团军,并新增两个军、六个师的番号。

    其实蒋介石心里也很清楚,增加番号只是个形式和多提升几个将军而已,就是没有番号,人家十二集团军一个劲的申请增加独力师、独立旅和独立团,他们有那么多优质兵员和精良装备,又不是吃空头,总不能不予批准吧!

    而且,这其中也有借抬高粤系而压制桂系的意图。

    这个礼物谢昌云当然是很乐意接受!

    编制过大倒无所谓。一个军当一个集团军、一个师当一个军,还不是照常使用。

    可是那些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将校们的职务和军衔却因此被压制住了,长此下去必有不利。

    另外对桂系的多变,谢昌云也是有很大的看法。

    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政治企图太明显,不到危急时刻绝不会趋附他人,但局势一旦平稳便又独树一帜,且总想获利而不做付出。

    由于以上原因,桂系出兵抗战以后,桂粤之间因两广危机建立起来的同盟关系实际就慢慢淡去了,虽然谢昌云多次想挽回,并且付出了代价,但李宗仁在现实利益诱惑之下却越走越远,以至于短短几个月之后,竟连一点战略上的忠告都听不进去了。

    本来谢昌云是设想与广西共同发展,打造一个横跨赣南、粤北、湘南、桂东的庞大后方。最近的计划,就在五战区主动转移之后,就以低价给桂军提供一个军的新式装备,并在湘桂铁路通车之后,立刻牵动内外资金大举投入桂林和柳州。但现在看来暂时没有这个必要了。

    先顿挫一下李宗仁的野心,等他受不了了找上门来再说。

    谢昌云决定不再过问第五战区的事了。

    而且新增编制之后,自己还有一大堆的事要忙。

    其中还包括姐姐谢昌敏和李一权的婚期已近在眼前,两家人为此已经在广州和廖府一起筹备了十余天。

    武汉这边,李一权家也做了充足的准备,计划让李一权先在广州把婚事办完,然后带新媳妇回武汉宴请所有亲戚朋友。

    所以,趁着九战区的作战事务还在由薛岳代管,谢昌云决定自己干脆再回广东多住一段时间。

    听到谢昌云刚才广东回来就又要回去,而且还要自己多请一些天假,何欣怡不由的问道:“听说五战区形势很紧,随时都有可能会大打起来,你不准备参加进去?”

    抗战以来,哪次大战都少不了谢昌云和十二集团军的参与,而且一多半都是跨战区的。这次他却毫无表现,何欣怡当然会感到奇怪。

    谢昌云想了想,觉得编其它理由很牵强,于是便把自己的考虑告诉了何欣怡。

    “我本来还指望看到你再出一次彩呢!谁想你反倒在玩心眼。不过我觉得你说的也有道理,而且广东毕竟是你的根基,每次都是来回匆匆也不太好,回去稳定住上一段时间,再到广东各处看看,多和人接触一些,我看还是很有必要。”

    “还敢说我在玩心眼?欣怡姐,我看你都具备政客的水平了!小弟俯首听命!这次回广东,我们抽个时间去泡两天温泉,彻底放松一下。我还可以给你搓搓背什么的”

    话刚出口,就惹得何欣怡一阵恼怒。

    对谢昌云私下里百端变化的挑逗行为,何欣怡实际上最后都会迁就他,但是就不容谢昌云挂在嘴上说出来。

    可谢昌云却是既要做、也要说!多次被遭受处罚也死不改悔。

    这次谢昌云见势不妙,便使出了瞬间大挪移的法术奔下楼去,这才免去了的一顿皮肉之痒。

    闻讯一下就增加了两个集团军的编制,第四战区上下顿时喜作一团。

    陈济棠为此专程到武汉向蒋介石面谢,并表示广东将说服霍特公司,再以优惠价格提供给国民政府三个师的轻武器,并仍然广东由广东垫付一半款项并派遣教官。另外还免费提供五十辆坦克和装甲车。这当然是换下来的那些万国式的。

    蒋介石遂对陈济棠大加称赞了一番,并让四战区尽快把集团军以下编制和少将以上军官的任免名单呈报军委会批复。

    同时,军政部军务司司长也主动找上门,向谢昌云征询他对扩编部队番号的意见。

    有了去年的经验,军务司来的王司长知道谢昌云可不像别的将领,只要得到了编制像捡到宝贝似的,恨不得磕头作揖,哪里还会在乎什么番号?

    但这位谢副司令长官可是讲究得很,军政部给的番号他如果看着不顺眼,马上就敢给你打回去。

    更有甚者,去年给的十个师、二十个旅、四十个团的番号,经他手一折腾,硬是变成了十八个师、五个独立旅、五十四个团。蒋委员长最后还是照准了。

    这次如不顺着他,只怕还要闹到委员长面前去。

    而且,广东的部队自给能力强,基本不求军政部什么事,军政部反过来还要在武器供应以及从广州周转的进口装备方面多有求于广东,所以在别的部队面前表现的象老子,但在十二集团军面前也就是个当差的角色。

    关于这次扩编的军、集团军的番号,谢昌云早就心里有了主意,但他还是煞有其事的把所空缺建制番号都翻阅了一遍,然后才道:“麻烦一下王司长,集团军番号就按军政部现有的编成顺序向后顺延,用三十一集团军和三十二集团军就可以了;师和团一级的还是老规矩,二零一以后三十三位,八零一以后九十九位我都包下来了。可是军一级的番号你们这个名录上就太杂乱了,打起仗来,哪里还有脑筋去记这些?这样,旧的空缺番号我都不要,要用就用新的,就用新字开头,新增这两个军就叫新一军和新二军,再把三、五、六、七、八、九这几个带新字头的都帮忙留下来。我算算,原来五个军,现在加两个是七个,再预留六个,合起来就是十三个,连上独力师、独立旅,差不多够了!等我把剩下这些番号都用的差不多了,我们就可以打到东京去了!王司长,还有这两位,到时候我请你到东京去吃正宗的日本料理。”

    谢昌云这番大咧咧的随意算计,却让王司长和跟来的两个手下听得一愣一愣的!

    都说谢副司令官脑袋里尽想别人想不到的事,而且后来都十分应验。今天回去后可以告诉大家,谢副司令官已经想到了打到日本去吃料理了!

    冲这等豪言壮语,这些新字头的番号必须要给!

    王司长当即在目录上划了勾,表示回去之后就正式发表。

    不要看谢昌云在编制上折腾人,可礼节方面还是很注意,惯例也不可全破,好歹别人王司长也是中将一个,而且诚意足够。

    于是谈完事情之后,谢昌云便拿出了四盒美国产的盘尼西林针剂送给了三人。王司长当然是双份。

    另外每人还有擦得铮亮的南部式手枪一支,配弹二十四发。

    这款俗称“王八盒子”的日式手枪性能较差,十二集团军共缴获了三千多把,但谁也不愿意用,结果都被留做当了奖品和纪念品。

    但是,对于后方坐机关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可拿出来炫耀的物件。尤其王司长那支,据说还是一个日军旅团长生前用的。

    于是双方皆大欢喜!

    编制既已谈定,谢昌云便立刻赶回了广州,在与陈济棠等连番商议之后,很快确定了以下扩编方案:

    以华中指挥部为基础重新编成第十二集团军,由廖广泽出任集团军总司令。下辖六十四军、六十五军、新编第一军,独立第三师;另编制一个炮兵旅、一个装甲旅、一个工兵团、一个汽车团等集团军直属部队。其中新编第一军由原独立第四师(西北军部队)、第五师和第六师(东北军部队),分别改为二一六、二一七、二一八师而组成。而这三个独力师的番号,则由四战区继续保留,用于组建新的部队。

    新组建第三十一集团军,余汉谋出任集团军总司令兼任闽粤沿海警备司令。下辖六十二军、六十三军,独立第二师,另编制一个炮兵旅、一个装甲旅、一个工兵团、一个汽车团等集团军直属部队。

    新组建第三十二集团军,由蔡南出任集团军总司令并兼任赣南保安司令。下辖六十六军、新编第二军、独立第一师,另编制一个炮兵旅、一个装甲旅、一个工兵团、一个汽车团等集团军直属部队。

    其中新编第二军为机械化军,辖一个机械化师、一个摩托化步兵师、一个装甲旅、一个炮兵旅、一个汽车团及其他直属部队。

    其余各军均辖三个步兵师和炮兵旅、装甲旅、工兵团、特战大队、警卫营及其他直属部队;

    各师辖三个步兵团和炮兵团、装甲营、工兵营、特战连、警卫连及其他直属部队;

    各步兵团编制基本维持不变,各团增设一个独立高射机枪连。

    另调原六十六军军长李汉魂出任战区训练司令部司令兼广东省保安司令。

    其中李一权升任新编第一军军长、加中将衔;

    陈绪升任六十五军参谋长兼二一一师师长,仍为少将衔。

    而且按国民革命军惯例,各级有半数主官可上挂一级担任副职,团长上挂副师长之后即可升为少将,营长上挂副团长就可升为中校,也弥补了因不设步兵旅造成的将校衔缺额。借此晋升军衔的将校就有数十人,而且都是选配的立过战功的军官。

    经过这次大的调整,三个集团军的军、师两级的炮兵和装甲力量都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特别是野战师在配备了装甲营部队之后,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作战单位,并可随时获得军和集团军的支援。

    只不过由于人员训练以及重装备产量方面的原因,三十二集团军的部分炮兵和装甲兵单位只是先搭起了架子,最终配齐人员装备还需得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第一八一章十年限令() 
谢昌云也接着这次扩军的机会,对身边的人做了调整,将前两年就被军统二处拉下水的洪副官由少校升中校,调到战区训练司令部当了个军需处副处长,而把李廷秀提为少校随从副官、麦德彪提为上尉卫队长。

    洪副官是在两广危机时,被军统二处一个特工人员利用同乡关系、并许以中央谋得广东之后,给他提升两级、并发给两千元将近的厚利,被拉拢下水而成为军统的外围成员。

    两广危机和平解决之后,又见谢昌云的身价一天天上涨,洪副官追悔莫及,但已是身不由己了。

    洪副官和可疑人员的几次接触,很快引起了十二集团军和广东省保安司令部情报部门的注意,而且这又是长官身边的人,不容得一丝遗漏。

    于是情报部门下了大力气,甚至为此反收买了有关的军统人员,经过几个月的秘密侦查之后,终于向谢昌云报告了洪副官投靠军统的事实。

    谢昌云考虑之后,决定将计就计,暂时将洪副官留在身边,只是暗中对李廷秀和麦德彪做了布置,并如前一样,继续不让洪副官接触到核心机密,反而有意的向他暴露了一些旁人不易得到的消息,还在其面前故意吐露了许多维护蒋介石的话。

    但有一个炸弹在身边毕竟不是长远之计,何况谢昌云已开始了势力的扩张,时间一长难免会有疏漏,于是这次就做了换人的决定。

    不过由于洪副官别的方面也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探听情报也不是很主动,对谢昌云交办的事也很认真,更由于洪副官当初是廖广泽推荐的,谢昌云怕廖广泽脸面上不好看,所以便决定放洪副官一马,给他官升一级暂时放置到了一边去,等过一两年随便找个错便让他退役,对廖广泽也没有提这件事。

    戴笠得知这一消息后,就猜测到了是洪副官的身份漏了陷,于是便立即下令在第四战区的军统人员立刻暂停一切活动,并切断与洪副官的一切往来。

    之后戴笠又提心吊胆等待了好些天,也没见谢昌云在有什么举动,估计他只是警告一下,而懒得和自己认真计较,这才慢慢的放下心来。

    虽然戴笠已升为军统局副局长,并实际掌握了军统局的大权,但要与请谢昌云公开较量,戴笠自认还没有这个胆量。

    在广州,借便把各集团军正副职、和各军以及独力师的主官都召回宣布编制及人员调整方案的机会,李一权和谢昌敏也举办了婚礼。

    抗战之前,粤军将领们除了廖广泽和蔡南等少数人之外,其余的对李一权都一直不怎么感冒,只是冲着谢昌云的面子对他虚做客气,从不主动来往。

    但经过沪杭、太原、华北等一连串的大仗打下来之后,其感情和关系就变得不一般了。

    特别是余汉谋,在李一权的辅佐下成功的指挥了华北敌后作战,累计歼敌一万余,在升任集团军总司令的同时,也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一枚一等宝鼎勋章,因此更是把李一权视为知交。

    听说李一权要结婚,以余汉谋挑头,蔡南、李汉魂呼应,四战区高级将领们纷纷凑起了热闹,加上大部分人都升了官,带着双重意思的庆贺,光是出席结婚仪式和婚宴的将军竟有二十多位。

    还有几十名在广东挂的上号的政府高官、地方大员以及商贾名流,陈济棠和林云陔也亲自光临担任证婚人。

    李一权的母亲和弟妹,谢茂学夫妇和谢昌云,何其轩夫妇和何欣怡,王如中的夫人段世芬,也都作为男女方的长辈或亲属到了场。

    只是时间不巧,离学校放暑假还有十几天,特别是何雅君面临大学毕业考试,所以她和王思政、王思雯都没赶上这个热闹。

    而远在天边的谢昌华就更不用说了,连姐姐结婚的消息都不知道。

    此外,新四军驻广州办事处主任廖承志也率部分工作人员前来参加婚礼。

    廖承志虽然是共产党,但却是在广东声望极高的廖公仲恺之子,广东众人对他也毫不见外,许多人还特意上前表示了对廖公的追思和对何香凝女士的问候。

    于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贺礼如山,虽然父母再三表示了心中的不安,但这个阵势谢昌云已无法控制了。因此一个原来准备低调进行婚事,竟被搞得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