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支点-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渡江的汽船快速行驶,迎面扑来的阵阵凉风令谢昌云心情格外爽快,他不由微微一笑,回头扫了站在身后两三米处的麦德彪一眼。
麦德彪顿时一哆嗦。
长官看过来的目光,似乎有些不怀好意!
就谢昌云在回到武汉的当天晚上,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播出了汪精卫和宋美龄赴广州勘视慰问的消息。
第二天一早,国内各主要报纸也都在头版刊登了同一内容。虽然均把汪精卫率国民政府代表团的看视活动放在了突出一些的位置,但是在具体报道方面,却对宋美龄的活动给予了更多的版面。
特别是报纸上登载的几幅照片,与汪精卫的一身西装革履、在欢迎会上意气风发的形象相比,宋美龄身着一身普通的丹士林短袖旗袍、站在废墟上怀抱一孤儿,以及与牺牲飞行员遗孀相拥而泣的场面,对大部分民众来说无疑更更具有感染性。
而何欣怡为中央日报撰写的一篇题为跟随宋美龄女士见闻录的中篇报导,更是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手法,贯通描述了宋美龄赴广东之行的各个感人情节,其中还穿插以寻常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宋美龄面对民族之痛、妇女之痛、儿童之痛,心中所激荡的对敌人仇恨与对民众的博爱。
这篇妙笔生花的文章,甚至让众多女性感动的热泪盈眶,让宋美龄一时声誉倍增。
何欣怡之前曾采访过国共以及第三方的多位名人,其中不乏在某一特殊环境下,有蒋介石唱对台戏的表露。由她来操手这篇报导,其可信程度要比其他记者高得多。
“原来欣怡姐和蒋夫人合谋的就是这件事!貌似写过头了一些。看来蒋夫人也是个中老手,把欣怡姐带在身边时就想到了要利用她。而且欣怡姐把我说的要打压一下汪精卫的话,真真的用文笔来体现了!算了!以后再安排她做一篇其他方面的文章,把这件事的影响抵消一下。”
于是,当何欣怡得意的询问谢昌云对她这篇文章的评价时,谢昌云还是把何欣怡希望听到的赞美辞句全都毫不吝啬的贡献了出来。
与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眉开眼笑相反,打算在广州多盘桓几天的汪精卫,却发现又被老蒋摆了一把,怒气冲天的把手中的报纸撕成了数张纸片,然后揉作一团狠狠砸在了地板上。
这次广东之行的成果,要比汪精卫所预想的相差很远。
自己本来是要打乡情牌,可是蒋介石那里却派来了一个同样是广东籍的宋美龄。
在欢迎以及陪同、接待规格方面,广东虽然给了自己隆重的待遇,但事后看起来,产生的效果却远不及宋美龄那些入微的做法更贴切民心。
更可恨的是,为了达到把广东再次拉入旗下的目的,自己晃动了多次橄榄枝,婉转的许愿了多项政治利益,就差把自己这个国民党副总裁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职位让给陈济棠了。但这些昔日包泽和部下却装聋作哑、无动于衷,特别是那些手握重兵的集团军和各军将领,更是一个都不露面。
眼下广东的经济军事实力真是让人看着眼馋呀!如果有了广东的鼎力支持,那自己的改组政党、多权分立、对日求和的一系列主张就可以有望实现。
但现实却和愿望背道而驰。
当然,也有人看在昔日的情分上暗中直言相告,“只要谢昌云不做明确表态,广东就不会做出任何实际反应。”
汪精卫诧异的问道:“难道谢昌云把广东控制的这么严密,连陈伯南也要忌惮他几分?”
那人摇头道:“非也!是依赖他八分。谢昌云不用耍任何手段,纵使他把现在所有全都留下而孤身一人离开,广东也将因此不进而退。这是所有广东人都不愿看到的,也包括鄙人在内。”
人心所向,谢昌云已经占据了先机。
而对权利、钱财,这两个用于拉拢人的最有效的手段,根据收集到的情况,并与精明强干的老婆一起仔细分析之后,汪精卫发现自己对谢昌云简直无从下手。
自己所能付出或者承诺的程度,在谢昌云面前根本上不了台面。
据传,谢昌云动辄拿出几十万上百万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摆在明处的何其轩和廖广恩的产业、从江浙财阀手中的分成,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而且据说还能绝对的控制最赚钱的武器和药品生产。
至于权利,谢昌云虽然只是战区副司令长官,但手上直接和间接掌握的兵力却远超过任何一个战区,而要不是因为军衔升迁过快而无法授予其上将,以其卓著战功和雄厚实力,张口向老蒋要一个战区司令长官当,或者谋得一个省府主席职位,想来老蒋也不会不允。
现在看来老蒋也是用尽了心思,把谢昌云放在了一个进一步不易、退一步则离的位置,使其他人的招揽笼络无从下手。
再想到谢昌云对自己一贯的冷漠,汪精卫觉得自己再度染指广东的目的,已是可望不可及了!
但是,如不取广东,以桂系李白的狡诈、晋绥闫百川的油滑,这两处是绝不可能伸进手去的。而云南龙云、新疆盛世才、西北三马,则均偏居一隅、影响有限,即使拉过来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汪精卫不由心灰意冷,取消了后续的所有行程,当天下午就离开了广东。
而就在这时,宋美龄、谢昌云、陈纳德三人正坐在宋子文住所的客厅内,就组建美国航空志愿队赴华参战一事,兴致勃勃的交谈着。
下午是蒋介石会客和召见部下的时间,珞珈山半山庐官邸人员穿梭,互有碰撞。而其他地方要么太显眼、要么简陋、要么不利保密,只有离官邸不远且又安静的宋子文住所是最佳选择。
尽管宋子文不在家,但宋美龄和谢昌云都不会把自己当客人的。
尤其是谢昌云,一进门就向宋子文夫人张乐怡要咖啡,而且还是要冰的。
看着张乐怡无奈的表情,宋美龄笑道:“你不要上昌云的当。冰咖啡有什么难弄的?让人出去买几根冰糕来,往咖啡里一放就行了!”
谢昌云道:“那我还不如直接吃冰糕算了。”
这里只有陈纳德算是地道的客人了,所以晚了宋美龄和谢昌云十分钟到达。
经宋美龄的介绍和陈纳德互相认识之后,谢昌云稍微端量了一下面前这个前世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然后便向陈纳德谈起了他对成立美国航空志愿队的构想。
陈纳德虽然是初次与谢昌云见面,但作为一个曾经的美国空军军官,现在又担任着中国空军顾问,他对面前这个赫赫有名的年轻中国将军早有耳闻,尤其对他在战争中对空军的注重,以及对空军各种巧妙的运用,更是做了许多的潜心研究。
不可否认,这个年轻将军虽然不是空军出身,但却是一个使用空军的天才,在他的手中,空军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并创造了数个可以标榜航空史册的战例!当然,在地面作战上的战绩也是无以伦比。
唯一让人不解的是,这是一个东方人,而且又那么的年轻。
但这只是不解,并不是不可置信。对英雄和强者的任何怀疑都是一种卑鄙行为!
在谢昌云的面前,陈纳德没有一点能傲慢的资本。
“陈纳德先生,如果我把这件事全权委托给你,空军上校军衔,并让你重新获得指挥官的位置,你会有兴趣吗?”谢昌云简要的说完了构想,接着便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如果谢将军所说的条件都能实现,哪怕是差一些,我也很愿意接受这个挑战。”陈纳德根本无法抵御谢昌云的诱惑。
“陈纳德先生,虽然将来的美国航空志愿队暂时将由华南空军管辖,但你的中国空军顾问的职务将继续履行。”宋美龄代表航空委员会做了正式表态。
“我很感谢夫人的信任。谢将军,虽然我同意接受了你的邀请,也将成为你的部下,但我还需要就一些问题和你做更细致的讨论。”
“这个不慌,你可要用几天时间把你的想法和要提出的问题整理一下,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再找个时间单独商谈。”
“谢将军,我认为不需要这么长时间。三天,不,两天就足够了!”
“陈纳德先生,只要你以后不骂我,我很愿意两天以后就和你坐在一起讨论。”
“骂你?不!不会的。两天时间是我自己提出来的。”
宋美龄见此赶紧出面道:“好了!昌云,再不要和他绕圈子了。克莱尔,航空委员会已经获得委员长的批准,近期将要轰炸台湾的台北机场,以摧毁使用台北机场的日本航空兵远程轰炸机。这个计划刚开始进行准备,全权由航空委员会前敌司令部和华南空军负责,知道的人十分有限。航空委员会决定让你也参加,如果你要是觉得没有时间,也可以选择放弃这个任务。”
“轰炸台北机场?要出的多少轰炸机?”陈纳德一下就来了兴趣。
谢昌云道:“预计是二十多架左右远程轰炸机,三十多架中型轰炸机。同时出动,梯次攻击。”
“夫人,我不放弃!我愿意一个星期之后再和谢将军见面。”
五六十架的大编队轰炸,对陈纳德同样还是一个无法抵御的诱惑。
“这个美国佬,纯粹一个好战分子!不过对我的脾气!”
谢昌云一扬脖,将一杯冰咖啡一饮而尽,并随即在心中给陈纳德下了个定义。
第一九一章完美“复仇”()
经过了数天紧张而又周密的准备,航空委员会和华南空军组成的联合指挥部最后决定,于八月七日清晨,对台北松山日军大型空军基地和基隆港同时实施“复仇行动”。
之所以要把原来备选的基隆港也确定为空袭打击的正式目标,是因为各种侦察手段发现,日本的“加贺号”航空母舰竟然正停泊在基隆港内。
如果不同时摧毁“加贺号”,其舰上的飞机将对没有战斗机掩护的轰炸机队构成致命威胁。
即便炸不沉“加贺号”,但只要给予其重创、并使其舰载机无法起飞,就算实现了轰炸的目的。
此外从政治意义上来说,“加贺号”航空母舰本身也是一个必须打击的重要目标。
加贺号是日本主要针对侵华部署的航空母舰,其侵华历史最长,一九三二年就“一二八”淞沪之战,去年日本全面侵华以来,它更是频繁活动于中国沿海,从它甲板上起飞的舰载机在中国各地横行肆虐,而且又是这次轰炸广州的主力,可谓是血债累累。。
现在加贺号撞到了门上,岂肯轻易放过它?
所以在打击力量的配置和部署上,航空委员会和华南空军拿出了全部家当。苏联航空志愿队出动十六架远程轰炸机,携中国空军仅存的四架远程轰炸机,由武汉南湖和王家墩机场起飞;华南空军出动全部六架远程轰炸机由赣州机场起飞,另三十二架中型轰炸机,由连城机场起飞。
其中,华南空军以二十四架中型轰炸机分别携带重磅炸弹和鱼雷,低空攻击基隆港和“加贺号”,以“加贺号”为第一目标。
另外,航空委员会和华南空军,将在沿海机场部署战斗机以备接应。
美英海军和华南空军至今没有搜寻到日本“龙骧号”航空母舰及编队的踪迹,甚至连其通讯电波都没有侦听到,但至少可以肯定其不在台湾附近海面,其中在吴淞外海或接近日本本土的可能性最大。
但“龙骧号”突然一夜航行,靠近台湾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所有必要的防备还是要做的。
距侦察,台北松山机场驻有日军飞机八十架左右,其中有九六式远程轰炸机三十六架,经常出动对中国沿海和内陆进行轰炸,起飞时间通常是在八点半之后,最早也不会早于八点钟。
而日军战斗机都是在轰炸机起飞之后才进行训练或执行任务。
所以,联合指挥部把对台北机场和基隆港实施轰炸的时间定在了七点五十分,就是想充分利用机场跑道被轰炸机占用的最佳时机。
指挥部并且轰炸机编队的飞行路线也做了巧妙设计,计划第一编队在接近台湾西海岸时,以海岸为参照物先转向北飞行至台湾以北海面,然后再转头一百八十度飞往台北和基隆。
台湾北部海面是台湾与华东以及日本本土的空中走廊,台湾日军绝不会想到从这个方向飞来的是中国飞机。
此外,联合指挥部还准备了一个备用方案。
如果轰炸机编队提前被日军发现,来不及在台湾以北海面二次编队,则从台湾海峡西侧直接进入台湾实施轰炸。
如果从这个方向进入,攻击台北机场的时间将提前到七点四十二分,而攻击基隆港的时间晚于其五分钟,为掐点四十七分。
五分钟,正是台北至基隆的空中飞行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基隆港的日军舰船和防空火力还来不及准确获知台北机场遭遇空袭的消息。
空袭的日期,则是根据中国气象专家和美国太平洋舰队气象人员多次测算的气象数据所确定的。
八月五日下午日八月九日中午,台北及基隆上空将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指挥部毫无悬念的选择了最为保险的中间日期。
虽然也有人提出了能否延后几日,用轰炸来纪念淞沪“八一三”抗战一周年,但机不可失,而且箭已在弦上,尽管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但最终还是被否定了被否定了。
八月七日凌晨四点三十五分,武昌南湖机场中国空军的四架轰炸机首先升空。接着,在一个半小时内,其余四十余架轰炸机从各机场陆续起飞,为茫茫夜空中增添了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所有机组在起飞之前收到了五处海面坐标,并被告知如果飞机在台湾上空出现意外,要尽可能将飞机控制到海上迫降或跳伞。
七点十分,所以轰炸机在福州附近上空会合并完成编队。
七点三十五分,轰炸机由台湾海峡顺利的接近了台湾西海岸。
这时,台湾上空果然是阳光明媚,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朵朵淡淡的白云,在数千米的高空透过云层间隙,地面的山峦。海滩都清晰可见。
为迷惑敌人,轰炸机编队贴近海岸之后立刻转向北飞行。在到达台湾北部海面后突然来了个大回头,分成两路分别向台北和基隆扑去。
七点四十七分,领航机寻找到了前方十余公里外的目标。驾驶舱里远远可见地面机场上密密麻麻摆满了银色飞机和绿色机库、以及许多罐状物体,其中有的飞机还正在缓慢移动之中。
“下降高度,准备轰炸!”
轰炸机立刻将高度压下向机场俯冲,然后在一千米高度拉平。
两分多钟后,二十架远程轰炸机投下的二百余颗重磅炸弹便从天而降,密密麻麻的落在了日军机场上。
台湾远离大陆,又有海峡屏护,日军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国空军会选择对这里进行空袭,因此毫无戒备,甚至连高射炮的炮衣都没有解下来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第一批远程轰炸机投弹过后,跟在后面的十二架华南空军中型轰炸机便以三百米高度扑向机场,对地面显著目标展开了攻击,几十颗炸弹准确的再次命中了地面机群以及机库、仓库和油库。
最后实施轰炸的是华南空军的六架远程轰炸机,其投下的一百余颗燃烧弹,使得原本已烟火四起的日军机场变成了一片火海。
最后,所有轰炸机降低高度又一次地空略过机场,用机上的机炮对地面进行了猛烈的扫射。
肆虐了数分钟之后,轰炸机拉高机头迅速爬升,带着胜利向西扬长而去。
而对基隆港的空袭也非常顺利。
二十四家轰炸机飞临基隆港上空之后,很快就寻找到了非常醒目的“加贺号”航母,然后按编队指挥员的命令立刻调整方向,首先以十二架飞机顺向对“加贺号”实施低空投弹,紧接着另外十二架飞机又从垂直方向对“加贺号”进行了鱼雷攻击。
由于港口的日军舰船和岸上的防空火力以零星开始对空射击,所以目击“加贺号”被至少五颗炸弹和六枚鱼雷命中、另有与“加贺号”靠泊的两艘舰船也中弹之后,轰炸机便不再盘留,而是迅速转头朝海上飞去。
经过周密准备的“复仇行动”异常顺利,几乎到了完美无瑕的程度。接近中午时分,五十八架轰炸机全部安全返回了各自的机场。
冯玉祥、何应钦、宋美龄、陈诚、周至柔等在武汉,陈济棠、余汉谋在连城,谢昌云、黄光锐在赣州,分别迎接凯旋归来的空中英雄。
当天下午,三十二架中型轰炸机由连成转场至赣州。当晚,陈济棠主持了四战区为一百余名机组成员、以及部分指挥与地勤人员举行的祝捷宴会。
谢昌云蒋经国也拉了来。
对蒋经国这个“太子”的身份,谢昌云还是要好好利用一下。
宴会开始时,黄光锐宣布了根据航空照片判读的初步战果。
此次轰炸行动,至少摧毁日机七十七架,并破坏了台北机场全部三条跑道和几乎所有的重要设施;
“加贺号”航空母舰上层甲板几乎全部被破坏,在上面停放的八架日机有四架被击毁、两架被抛入海中,左舷前部被命中两颗鱼雷,中部被命中三颗,后部被命中一颗。
此外,还有一艘重巡洋舰被命中一颗航弹和一枚鱼雷,当即发生折断下沉;另一艘大型运输舰被命中两颗航弹、一颗鱼雷。
虽然敌舰船的最终受损情况,还需待后续情报证实,但至少击沉巡洋舰一艘、重创航空母舰一艘、运输舰一艘、击毁日机六架的战绩已经可以确认,而且,“加贺号”的舰载机没有起飞追赶轰炸机编队,说明了它起码是丧失了主要作战功能。
战果宣布之后,宴会厅里立刻掌声雷动。
随后,陈济棠宣布四战区长官部颁发奖金五万元,奖励华南空军有功人员;个人应获战功,着华南空军司令部待战绩最终核实之后另行申报。
热烈的掌声又再次响起!
小蒋也抓住时机,代表其父向飞行员们频频敬酒,争得了不少的彩头。
当然这也是各有所得。
第二天上午,谢昌云刚回到武汉,就得到了“加贺号”已与昨晚在港基隆港内倾覆的消息。
世界上第一个击沉航空母舰的战例,同时也是第一个使用飞机击沉航空母舰的战力,竟在谢昌云一个念头之中,由中国空军创造了!
“竟然中了头彩!”
尽管预感到了“加贺号”连中六枚鱼雷后不会有好下场,但其被击沉的消息到来时,还是让谢昌云兴奋异常。
别人可能不了解,但谢昌云却十分清楚这个结果对未来战争的产生的巨大影响。
“李廷秀,晚上把大中华的二楼给我全包了!欣怡姐,你和廖先生联系一下,让他拿三万块给送到黄司令那里,机长每人再加两百奖金、其他机组人员加一百,剩余的让黄司令看着办。对了,再给海空武器研究所送一万去。回头你再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帮我通知晚上邀请赴宴的人。麦德彪,你跟我来,有事要让你去办。”
为了庆祝击沉日军航母,谢昌云今天准备大放血了!
不过谢昌云冷静下来之后却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失去了一艘主力航空母舰,几年之后日本还会不会对珍珠港发动突袭?最好日本能够把‘加贺号’打捞起来,再修理三年,那样正好可以赶上炸珍珠港。‘加贺号’,你可千万要对得起我对你的关心呦!”
谢昌云在算计美国佬,而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却带着海军武官助理匆匆从汉口过江赶到武昌,跟在李廷秀后面走进了谢昌云的办公室。
“谢将军!哦!对不起何小姐,还有这位美丽的小姐,非常抱歉打搅了你们!”史迪威充分显示了其绅士风度。
谢昌云起身道:“欣怡姐,请客的名单就这样了,你先到隔壁去打电话,长官部的人让王秋通知就行。约瑟夫,我还准备去当面感谢你,没想到你倒自己上门来了。李廷秀,美国佬喜欢喝凉的,你去弄一瓶酸梅汤来。约瑟夫,还有这位海军少校先生,两位请坐!”
史迪威道:“这位是我们的海军武官助理艾德华少校。这次对太平洋舰队的联络主要是由他负责的。”
“你好!谢将军!”艾德华向谢昌云行了一个美国式军礼,然后就和史迪威走到藤椅前坐下。
谢昌云还了一个礼,“爱德华少校,谢谢你富有成效的工作!”
史迪威刚落座便道:“谢,我们收到了海军转来的情报,日本的‘加贺号’航空母舰在你们的空袭中被击沉。祝贺你们创造了一个奇迹!受美国陆军和海军部共同委托,我和艾德华少校想通过你详细了解这次空袭的经过。”
第一九二章赴重庆()
史迪威立刻冷静的考虑了起来。
“谢,我们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只要不违反美国法律,政府不会干预任何个人行为,包括一些正在申请退役的飞行员。我可以通过陆军部为你们提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