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复秦之大将赵佗-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
刘恭看着急件,明明是汉军打了胜仗,可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麻木的拿起印玺,在指定的位置缓缓盖下,圣旨上的内容他早已经不习惯去看了,因为那上面的都是既定的事实,他一个字也不能修改。“吕家势愈威,何日朕才能亲政呐?”
“陛下请注意言辞,若是被吕后耳目听见了,恐怕对陛下不利!”
听着侍从的话,刘恭苦笑了一声,旋即低头向外走去。却正好遇见了吕后的仪仗,吕后脸上略带一点嘲讽,看着低头的刘恭说:“刚刚似乎有人说了一些不道义的话,身为帝王,首先要知孝悌,长辈的话自然是要听。并且你给我牢牢记住了,当初是谁让你坐上这个位置的?记住这一点,你就不会认为你的皇位来的理所当然!”说罢吕后衣袖一挥,转头离开。只留下脸色铁青的刘恭,刘恭心中暗暗骂道:“吕氏一族,死有余辜!”
然而吕后不会想到,此时她的好弟弟吕产,正在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因为吕产打算借鉴赵佗大军的夜袭战术,也就是半夜进行渡江。吕产的计谋确实不错,趁着夜色渡江,只不过他忘记了此时是丰水期,加上夜晚水流更加喘急,所以夜渡无异于是增加渡江的难度。
虽然有手下有不少人相劝,但是吕产依旧坚信秦军夜间的防守比较松散,因为秦军也想得到自己不回夜间渡河,毕竟水流喘急,于是看似一个完美的计划产生。
随着夜色的加深,吕产命令大军开始渡江,然而喘急的水流无形之中给了渡江巨大的阻击,有几个皮筏硬是被冲离了路线,朝下游而去。而正当汉军奋力划到一半时,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出现了,秦军的鸣金声响起,瞬间秦军大营一阵阵火光升起,大量的火把将江面照的清清楚楚。片刻之后,秦军火箭齐射,将这些在激流中挣扎的汉军士兵纷纷射下了筏子,喘急的河水瞬间将落水士兵卷走。汉军士兵叫苦连天,进退都十分艰难,不得已只能选择抱住筏子朝下游安全地带漂去。
不一会儿,江面上的汉军就被肃清了。赵佗看着这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禁心中暗笑,同自己打夜战,吕产显然还是太年轻了一点。不过这次夜袭也让赵佗提高了警惕,赵佗立刻命人将几口铜锅打磨光亮,然后将火把置于其中,通过光的反射,构成一个简单的探照灯,虽然比现代的手电筒强不了多少,但是足够警戒江面。
第70章 交锋(三)()
接连吃过两次大亏之后,吕产不敢在小觑秦军,开始于北岸踏踏实实的准备渡江器械。吕产明白自己有几十万大军,只要能够渡江展开,那么任由赵佗如何足智多谋,也经不起汉军的一次平推。
朝廷的嘉奖令传来了,这令吕产为之一振,立刻又上报称自己夜袭南岸,击毁赵佗大军船只无数。并表示全军积极备战,准备强渡大江,直取整个长沙国全境。
面对汉军渡江的准备,赵佗自然不敢懈怠,于是设计了水上城堡,在赵佗的指挥下,秦军开始铸建了水寨。水寨连绵五十里,士兵于寨内练习水上作战和结阵。并且还将设有三道石头构建的阻隔防线,能够极好的阻止汉军靠近水寨。而水寨岸边,则是满满的箭楼。如此水寨可攻可守,还可以起到监视的作用。与汉军积极准备渡江不同,秦军士兵整日练习水上作战。赵佗明白水上作战不同于绿地上和马背上,这是全新的作战模式。
赵佗看着训练的热火朝天的士兵,对负责操练的王离嘱咐说:“大军必须早日熟练掌握水上厮杀,我们没有大船,只有几片小舟,而汉军则有几艘像模像样的船,所以训练要以灵活机动和登船训练为主。”
王离自然是明白这一些,秦军没有战船,并且需要防线又被拉的过长,所以战场上最关键的就是能不能把对方的船给消灭掉,没有了战船,汉军渡江则毫无保护,势必会大败而归。而秦军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那两万多名水性极好者,他们将会是渡江大战是的核心。
而正当赵佗同王离巡视的时候,王轼正大笑着赶了过来,手中还拿着一卷卷轴。“大将军,芈炎那小子终于来信了,他们楚营的两千士兵已经成功从楚地摸到吕产大军粮道附近了。按照大将军的指示,只要吕产敢渡江,他便立刻乘虚破坏其粮道,焚毁其粮草,届时只要我们顶住了汉军的渡江,那么吕产不退兵都不行了。”
闻言赵佗同样是大喜,当初嬴华渡江赴北岸时,芈炎便请命带着两千精锐从楚国小道绕到吕产大军粮道后方。若是吕产大军渡江成功了那么芈炎便断其粮道,迟缓其进展。若是渡江失败,同样断其粮道,使得其不可久留。虽然此计凶险万分,但是考虑到芈炎楚营中大多为楚人,所以也就选择了赌一赌。而如今芈炎成功的乔装摸到了吕产的粮道上面,就意味着渡江大战无论失败与否,吕产都将有大麻烦。
赵佗拿着芈炎送来的信件,笑着说:“兵者,未战而庙算者胜。如今方方面面都已经准备妥当,看来这江注定是要成为长沙国的圣江啊,后人将永远记住其拒敌于北岸。”
三人相视大笑。
汉军大营中,吕产正在细细的品尝由朝廷恩赐的美酒,汉军军纪同样不允许饮酒,但是御赐的除外。所以将在外可以喝到酒,只能是打的大的胜仗之后。吕产轻轻抿了一口,旋即发出一阵啧啧声。“痛快啊!好久没沾酒味了,喝完酒再去游廓享受一番,岂不美哉?哈哈哈哈!”
正当吕产惬意时,侍从匆匆跑了起来,单膝下跪汇报说:“将军,我军斥候发现粮道附近城镇,短时间内多了许多陌生人,司粮官请求将军抽调五万大军把守粮道。”
吕产听罢,一脸不爽的放下酒杯说:“还要兵?粮道已经派了差不多八万大军把守,难不成赵佗大军会长翅膀飞过来攻击粮道?回去告诉粮官,现在正是大战要紧时刻,兵力每一分都必须用在正确的地方。粮道加紧巡逻就可以了,不必要再增兵。”
侍从面露难色,劝诫的说道:“将军,粮道非同小可,粮道延绵三百多里,八万大军根本难以协防。若是赵佗军队真的渗透过来了,就算是只有两千人,也能破坏我军粮道啊!”
铛——吕产愤怒的拍了一下桌子,怒骂道:“北境的秦军早已经被本将军赶回了南岸,哪里还会有什么秦军破坏粮道,你们分明是被秦军吓破了胆,如今渡江大战准备即将完毕,破秦军指日可待。尔等休要多言,否则军法处置。”
“可……”
“嗯哼!”
侍从无奈拱手无力的说::“诺!”说罢便缓缓退了出去。
吕产怒气未平,又是怒骂了一句:“没读过几本兵法,还敢在本将军面前指指点点!”说罢一口气饮完壶中的酒,便起身赴北岸巡查。
而此时芈炎率领的楚营士兵,正乔装打扮为十几伙商旅,滞留在丹阳城附近的一个小镇里。此处是汉军粮道的枢纽,同时这里也有着汉军运粮的唯一一座桥,只要将其摧毁,汉军一个月之内,粮食就得靠小船拉过去,而若是再毁坏一些山谷道路,那么没有十几天是打通不了的。
芈炎时刻警惕着四周,知道这附近有不少汉军斥候的存在,所以芈炎命令所有必须小心行事。但是正当芈炎坐在一家酒肆喝酒时,意外还是发生了。芈莲不小心撞到一个行人,袖中的玄鸟纹短剑掉了出来。一个斥候行径正好看见了这把玄鸟纹短剑,斥候假装镇定,快步离开。芈炎二话不说赶紧跟了上去,但是在大街上又没有下手的机会,四处都布满了斥候。
芈莲追了上来,焦急的问道:“这下该怎么办?都怪我不好,不该将秦军短剑带在身上的。”
芈炎叹了一口气,他知道此时抱怨已经解决不了问题。芈炎深思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狠意说:“既然过来了,那么该做的事情就必须要做!传令下去迅速攻击粮道,不管吕产进攻与否。”
芈莲虽然知道这个决定有些草率,但是芈炎说的没错,必须把粮道破坏,否则将会给赵佗那边带去更大的压力。
在芈炎的率领下,两千楚营士兵迅速朝石桥处杀去,只要破坏掉了石桥,那么任务就算完成了一半。
第71章 交锋(四)()
由于暴露行踪时间尚短,所以芈炎面对的石桥守军并不是很多,并且由于行动的突然性,使得汉军几乎没有多做抵抗就放弃了石桥,当然这也是因为汉军认为芈炎不太可能可以彻底摧毁石桥。只是汉军没有想到,芈炎对于爆破可是下足了功夫,在西佤关歼灭萨摩大军的时候,芈炎就接触过了爆破,当时赵佗将南城墙直接炸塌,分割了萨摩大军。
芈炎拿出事先准备后的火药,由于火药的珍贵性,裙子芈炎必须保证每一包火药都发挥到极致。根据赵佗之前教给他的一些知识,芈炎知道石桥桥基与桥面的交接处是最脆弱。芈炎立马派出士兵,在交结处掏出一个半尺深的坑洞来。虽然楚营士兵十分卖力,但是进展十分缓慢,两刻钟过后,才完成一半。芈炎知道这事不能马虎,否则不能完全摧毁石桥,于是只得命令士兵加快动作。
然而就在此时,汉军的援军终于到了,石桥如此重要的战略枢纽,一出事立刻就引发了汉军将领的高度紧张,迅速调集了附近的五千骑兵来驰援。芈炎叫苦一声,旋即带着其他楚营士兵冲杀上去,尽量为安放火药争取时间。楚营士兵英勇无畏,在芈炎的指挥下反冲人数更多的汉军骑兵。骁勇善战的楚营士兵面对骑兵也丝毫不畏惧,芈炎更是活生生的将汉军一个千夫长击下马。
但是楚营将士虽然英勇,可他们面对的终究是汉军骑兵。汉军骑兵从开始的混乱回过神来之后,立刻结阵,展开梯次攻击,使得楚营将士难以与之纠缠。一刻钟之后,楚营将士就有几百人倒地,而汉军则是越打越猛,阵型也始终没有丝毫混乱。
正当芈炎拼死力战时,终于传来了“安放完毕”的消息,芈炎松了口气,在战场中大笑了起来。汉军骑兵将领看着仰天大笑的芈炎,讥笑的说道:“将死之人而已,大笑又有何用?”
话音刚落,几声巨响让地面有些震动,石桥由于剧烈的共振,使得桥面迅速成为一堆碎石,桥基更是四分五裂。跌落的石块在江中激起不少水花,喘急的江水在碎石的撞击下发出阵阵排山倒海般的声音。
芈炎止住了笑容,冷冷的说:“这就是大笑的原因,你明白了吗?”说罢芈炎发出一声怒吼冲杀了上去,见状所有楚营士兵也纷纷朝汉军疯狂冲杀而去。
汉军骑兵还未从刚刚的巨响中回过神,有几匹马由于受惊使得汉军骑兵阵型稍微开始有些错乱。当楚营士兵的喊杀声震天动地袭来之时,汉军骑兵才回过神来,然而此时才发现队伍无法展开了,就这样汉军骑兵被楚营士兵彻底冲散,纷纷朝四周溃散而去。
芈炎制止了想要追击的士兵,因为他们还要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破坏粮道道路。
汉军突然的躁动自然逃不过赵佗的眼睛,看着汉军不少军队开始往粮道集结,赵佗知道芈炎可能是遇到大麻烦了,但是自己此时却不能轻举妄动,因为不能为了两千人而使得整个大军犯险,赵佗迅速找来王离和王轼。
赵佗指着作战图,对王离说:“你率领七十条小舟,靠近这个地方,小舟上面多放引火之物,一旦靠近这里,立刻放火,焚毁汉军准备的渡江器械。王轼则带两千个水性好的士兵,待火起之后潜入南岸汉军营垒制造混乱,然后想办法凿沉汉军战船。”赵佗知道粮道出事之后,汉军注意力都将放在粮道,而由于粮道有失,所以汉军的渡江战役势必会推前,所以必须焚毁汉军的渡江器械,毕竟赵佗此时还没有必胜的把握,因为在江面上决一雌雄,谁都没有底。
王轼和王离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还是立刻执行命令。赵佗看着两人的背影,不禁忧愁的说道:“芈炎啊芈炎!你可一定要扛住啊!”
王离的进攻很快就开始了,不出赵佗所料,汉军注意力被粮道所吸引,所以面对进攻汉军没有能及时察觉。王离一直挺进到了汉军第二道江水防线,七十条一齐放火,冲着汉军渡江器械集中的区域冲去。汉军惊骇不已,旋即开始快速的转移渡江器械,根本无暇顾及已经远遁的王离等人。而此时王轼率领的两千人便已经趁乱摸到了汉军营垒附近,汉军忙着扑救渡江器械,却不想战船这边又出了闪失。吕产虽然无大谋,但是知道战船的重要性,所以挖了四道宽河,平时将战船放置宽河中,河中设有三道阻隔。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战船置于营垒内士兵的保护之中,但是缺点也十分明显,如果一艘战船沉没,那么极有可能堵塞其他战船的出路。赵佗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想到用此方法来使得汉军失去短时间内渡江的能力。
王轼果然没有让赵佗失望,王轼率领众人趁乱潜入了汉军营垒,然后绕开宽河的阻隔,士兵纷纷下水潜至战船附近。两千个士兵分为四队,目标就是停靠靠前的战船。经过半个时辰的努力,终于将靠前的第一艘战船凿穿,江水缓缓涌入,不一会儿船体便消失在江水之中。但是王轼没有想到的是汉军此时发现了异常,纷纷朝宽河涌来。王轼只能依依不舍的离开,不过好在目的已经达到了,沉船堵塞住了宽河。
汉军大营里,吕产脸色铁青的听着此次损失的汇报。石桥被毁,粮道被破坏,粮食供给时间要增加五六倍。渡江器械被焚毁一大半,至少需要大半个月来补充。宽河被堵塞,损失战船三艘,至少需要半个月才能疏通河道。比起战船和渡江器械,吕产最为心疼的还是粮道,毕竟粮食和其他物资供给变的如此困难,而且修复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也就意味这三个月时间内,他们将不会有任何进展。吕产咬了咬牙怒骂道:“把偷袭粮道的那伙敌军给我全部斩首掉,三天之内没有解决,负责粮道守卫的将领全部军法处置!”说罢吕产又上书朝廷表示,由于近期江水暴涨,无法强渡,故只得推迟进攻的时间。
第72章 渡江大战(一)()
几天之后,汉军宣布全歼了所有偷袭粮道的敌军,这让吕产总算是挽回了一点颜面。然而整个汉军士气却陷入了低谷,由于粮道不畅,导致汉军不得不缩减口粮,这不仅仅让汉军战斗力下降,更是让他们越来越不耐烦,因为吕产已经下令,再度准备渡江器械,并且声称两个月之后一定要渡过大江。而两个月的时间,连粮道都可能还没有修复完毕。
汉军全歼偷袭粮道敌军的消息迅速传遍了秦军,但是秦军的反应的是纷纷请战,许多将领将请战书投于赵佗大帐前,竹简都堆成了一座小山。这些千夫长和百夫长都是代表着自己手下的士兵,如此高昂的士气令赵佗也是热血不已。但是主将不同于普通士兵,必须时刻冷静分析敌我态势,做出最有利的抉择。
赵佗将所有千夫长和百夫长都召集到大帐前,安抚他们躁动的情绪。“将士们,楚营两千义士阵亡我也很痛心,尤其是里面还有我们昔日的兄弟。但是此时绝对不是我们出战的最好时机,原因也很简单,汉军虽然士气锐减,但是实力还在,几十万大军是难以撼动的。那么我们能不能战胜汉军?如何战胜汉军?我的答案是能够战胜汉军,但是不能速胜。只要我们依靠天险,同汉军实现长久对峙,那么时间一久,汉军必定不能自持,原因就是汉廷消耗不起。所以楚营将士的牺牲是有作用的,为我们争取了至少两个月的时间,只要接下来我们可以扛住汉军的进攻,汉军必定自退,届时我们再渡江追击,必能大获全胜。”
赵佗的话入情入理,众将士纷纷点头表示理解,旋即发出一阵喊声:“将军英明,是我等鲁莽!”
赵佗笑着摇了摇头道:“这不叫鲁莽,这叫真性情!”说罢赵佗开始布置此后的防卫计划,第一就是加固水寨,积极训练水战。第二囤积粮草,以待持久。第三则是加固江岸,高筑墙。此三点都是积极防守,目的就是要让汉军在无休止的消耗下,提前先崩溃。
回到大帐之后,赵佗有些恍惚的坐下,对于楚营两千士兵的阵亡,自己多少是有些难以接受,尤其是芈炎和芈莲两人生死未卜。这么久的相处,赵佗早已经把这两个人当成真正的朋友,如今两人为了自己而犯险,想到这里心就一阵绞痛。
王轼一脸失望的走了进来,看着脸色不好的赵佗说:“将军,派出去的斥候还没有一点消息,听传言芈炎被汉军逼到了一个山谷之中,众将士誓死不降,纷纷取义了。”
赵佗挥了挥手,示意王轼下去,两千人面对数万敌军,生存的概率能有多大?
而此时汉廷内,纷纷就征讨赵佗吵的喋喋不休,尤其是吕产来信说进攻又将推迟后。终于有不少大臣决定上奏弹劾吕产,众臣瞬间就吵成了一锅粥。
陈平作为保皇派的文臣之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来抨击吕产。陈平义正言辞的痛斥的说道:“征讨赵佗本来就不应该,赵佗既然已经想要向吾皇称臣,其想要的不过是一个王的称号。若是以王位相裹挟,赵佗必定就范。而如今开战这么久,空耗国力不说,吕产至今仍无进展,臣请求撤换吕产。”
话音刚落,一群文臣便纷纷表示附议。吕后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镇定的说:“仗前易帅,兵家大忌。吕产虽然进展缓慢,但也不是毫无进展,赵佗欺汉,若不征伐有损国威。待我下道命令与吕产,命他加快进攻,减少国力损耗。”
吕后话毕,陈平不紧不慢的反问道:“太后之言国威,为何于匈奴无效?如今为讨伐赵佗,已经耗费国库三分之一,若是再等几个月,恐怕国库都得空了。”
吕后摸了摸额头,此事显然是自己理亏,无奈只得承诺道:“那就再给吕产一个月的时间,若是再无进展,便另寻他图。诸位以为如何?”
陈平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说:“臣等无异议,还望太后以圣旨为对证。”说罢拱手而立,吕产有几斤几两陈平怎会不知,这次他就是要让吕后亲手废了吕产。
吕后一脸无奈,只得亲自拟定圣旨,以为对证。
散朝之后,吕后立刻着人将自己的密件送与吕产,因为此事至关重大,若是有失,那么势必会造成吕产手上的兵权易主,而吕后可不放心外姓。
吕后不知道的是此刻的前线的情况远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好,吕产为了表功,故意规避了一些不利的情报。而偷袭粮道的敌军也被他扩大为两万人,并且称粮道除石桥被毁外,其余一切安好。若是吕后知道前线的真实情况之后,自然不敢同陈平约定一月为期,对于这个兄弟,吕后很明显了解的还不如陈平。
吕产接到密信和圣旨之后,心里也是叫苦连天,他没有想到吕后居然会如此冲动,不过这也是他自作自受。圣旨已经来了,密信也要求吕产务必不计损失早破赵佗。所以吕产也只好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搏一搏了,毕竟他还有几十万大军,胜算也还是有的,至于代价,他从来没有考虑过。
吕产下令全军拈阄,挑选出五千人作为先锋,打算利用这五千人趁夜色靠死士攻破秦军水寨防线,然后大军快速渡江出击。面对严重不够的渡江器械,以及尚未全部修复的战船,吕产全然不顾,这次他就是要靠兵力上的优势碾压过去。然而真的会这么简单吗?五千死士抓阄而来,又岂是真正会卖命的,而南岸的秦军日夜枕戈待旦,江岸防线固若金汤。
汉军的举动一一在目,赵佗明白汉廷之中必定是出了变故,否则吕产绝不可能打算如此破罐子破摔。上下不齐心,焉能不败呢?看着平静的江面,赵佗已经可以感受到平静下面的暗潮涌动。赵佗旋即叫来嬴华,低声向其嘱咐几句,嬴华会心的点了点头,旋即朝骑兵大营走去。
第73章 渡江大战(二)()
上有强命,兵无战心。这是吕产率领下汉军的状态,抓阄选出来的五千死士纷纷饱食,游廓也免费对他们开放,所以大战前的几天,他们可以肆意的发泄自己的欲望。当死士是十死零生的存在,因为成功就意味着死亡。
渡江器械不够,吕产便伐了几百棵树,许多士兵就只能抱着一块木头向对岸冲杀过去,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到达对岸的时候,究竟已经漂出哪里去了,但是没有办法,后退者、怯战者死,死后家人还拿不到抚恤。这些汉军士兵就这样在汉廷的政治斗争中,成为可随意牺牲抛弃的存在。
夜袭开始了,五千死士驾驶小舟齐刷刷的朝南岸水寨第一道防线冲去。夜间的水流喘急,但是丝毫不影响这些小舟向前突进的速度,毕竟这上面坐着的是一群亡命之徒。
察觉到江面上的异常之后,秦军营寨一阵阵灯光照耀在江面上,按照赵佗的意思,秦军早已经制作了大量铜镜聚光,这种简单的探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