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复秦之大将赵佗-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佗将芈炎扶起,看着他身上的留下的伤痕,擦了擦他的眼泪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总有一天,我们的大军将会横扫巴蜀,届时我们再去祭奠留在哪里的兄弟。”

    霍亥在一旁,看着如此情形,不禁感叹道:“秦军多义士啊!”

    片刻之后,嬴华也赶来,同赵佗一起,紧紧拥抱芈炎,三人几乎都是泪目。

第138章 筹备建国(一)() 
芈炎的归来,也让赵佗知道了巴蜀之地遇到的敌军有多么不简单,芈炎入巴蜀之地后,开始的时候如同赵佗所预料的一般,巴蜀之地并没有大军驻扎,芈炎很快就取得了巴蜀三分之一的城池。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当芈炎准备扩大战果时,却发现自己的后路已经被截断,而且一夜之间巴蜀之地多出来十几万大军,都是黑甲红袍。

    芈炎率领众人在发起十几次突围之后,才硬是从层层包围中撕开了一个口子,只不过这也损失了几乎所有山魁将士。并且从排兵布阵来看,这支部队的统帅非常有章法和计谋。

    赵佗根据芈炎的描述,将作战地图一一描绘标注,画出了自己猜想的敌军包抄图。敌军应该是从秦地而来,并且目标就是巴蜀之地,只不过是芈炎攻打巴蜀在前,所以撞上了他们的布局。从地图上来看,敌军是通过一个大的迂回,直接插入后方,然后从四个方向向中心靠拢,一举解决掉所有可能存在的敌人。虽然是杀鸡用牛刀,但是足够体现出这个将领指挥能力的突出。

    赵佗看着地图,一脸忧虑,“如今看来,未来商於之地将面临来自蜀地的威胁,而可以确定的是秦地除了上庸和关中之外,应该悉数已经被占领。”

    众人纷纷点了点头,王布思索了一番,拱手道:“如今天下已然是裂变之局,将军何不选择建国以共分天下,毕竟这天下之地,有实力者皆可取之。”

    建国?赵佗自然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在如今情况下,自己威望还没有遍布四海,实在是没有把握能够让万民归心。“建国牵扯太多,如今时机尚未成熟,日后再议吧!”

    王布笑了笑,“将军,如今时机正好,何来时机尚未成熟之说?如今将军广地千里,而天下又是裂土分争,建国乃是求个名正言顺。何况当初还有天降大鼎的由头,所以将军大可复秦国,以取得一个名正言顺。”

    赵佗思索片刻,挥手道:“此事日后再议,今日不必再议。”说罢赵佗挥袖而去。

    王布见状,笑了一阵,便同众人一起散了。

    ……

    当夜三更左右,王布独自一人来到赵佗寝宫求见。

    赵佗笑了笑,心想这王布还真是猜的透自己的心思,“先生请进吧!”

    王布拱手行礼,一脸笑意的说:“将军,王布特来商议建国之事!”

    赵佗皱了皱眉头,“不是说了此事不必再议吗?”

    “将军若是只是为了复秦,那么自然可以不必再议,但是如果为了这个天下,那么自然是需要商议的。”王布摸着胡子道。

    赵佗笑了笑,“先生说的没错,如今天下再度裂变,按照所谓的说法,那么一定是苍龙七宿失效了,而此时应该就是九行开始运转了。那么这天下确实是注定要分家了,并且统一天下,恐怕也没有这么容易了。”

    王布点了点头,“正因为如此,所以将军才更需要立国,并且一定是要秦国,因为只有如此才能顺应天下大势。”

    赵佗多了一丝犹豫,“你说的没错,可复秦……”

    “将军所忧虑不过是公子意为帝,不过按照将军的内阁制度,皇帝也仅仅是个摆设而已。”

    “可就是这个摆设,依旧会笼络一大批人,未来之事不可说啊!”

    王布笑了笑,“立国注定是利大于弊,将军复秦前未雨绸缪足够,只要把握住了兵权,那么一切都好说。”

    赵佗叹了口气,“自从有了天降大鼎之后,公子意身边就多出不少人呐,连俞涉都与公子意走的十分相近。公子意若是真的为帝,那么在这面大旗之下,很有可能会站着更多的人啊!”

    王布闪过一丝狡黠,“若是将军做了这件事情,那么此事不足虑也。”

    “何事?”

    “娶长公主为妻,秦人历来不反对女婿掌握大权,如果将军娶了长公主,那么也算是秦国皇室之人。除了可以获取秦人的支持之外,更可以同公子意平起平坐,而将军又有兵权,如此必能令众人臣服。”

    赵佗不禁笑出了声,“先生此计不可行,万一这长公主不愿意下嫁于我又当如何?”

    “将军放心,凭借老夫三寸不烂之舌,势必能够说服公子意,再由公子意来说服长公主,如此便可。”

    赵佗收住笑意,此事虽然道理是如此,可是没有感情基础,总不能这么随便。“这事还是再议吧,先缓缓再说。”

    王布笑了笑,“早知道将军会如此,我早已经说服公子意了,估计现在只等将军下聘礼了,届时公子意以秦王的身份将长公主许配给将军,一切名正言顺。”

    赵佗:“这……”

    “将军就不用推辞了,此乃两全之策!”

    话说到这个份上,赵佗也只能选择默默的接受了。想到雅玉公主一身英气,长的也是如花似玉,自己也不算是吃亏。“一切全由先生定夺!”

    王布点了点头,眼神中又是闪过一丝狡黠说:“将军这几天可以认一个义女,届时公子意登基之后,让公子意娶其为皇后。如此一来,将军可就是国丈了!”

    赵佗听罢不禁大笑不已,拍着桌子说:“虽然关系有点乱,但是先生这招够狠,那这样一来我不是成了他爹吗?”

    王布也是大笑不已,如此一来,假如立国,那么赵佗势必就是内阁首辅,加上其两重皇亲国戚的身份,朝堂之中势必无人可以撼动。

    ……

    而公子意在听王布说起复秦之事之后,同样开始了等待这个时机。在公子意看来,只要自己能够登基为帝,那么依靠自己在秦地的威望,势必有机会可以重新掌控大权。并且最为重要的是如今天下四分五裂,正是德才兼备者所期待的大好时机。公子意从小便立志要让秦国重新一统天下,看到如今的天下之势,公子意简直比赵佗还要高兴和狂热。

    然而公子意始终是太年轻,根本看不透权术这两个字。

第139章 挑个皇后() 
第二天,赵佗召集了前几天救下的少女,此时她们已经只剩下一百来个人了。这些少女都已经换上了秦国的服饰,一眼看去容貌都十分的端正,突出者也有不少。

    赵佗走在她们的中间,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你们当中可有世家大族之后?”

    这些少女都是沉默不语,赵佗又问了一遍,终于有一个少女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举起手说道:“回将军,贱婢乃是当年韩国丞相之孙女。”

    赵佗看了看这个少女,身材高挑纤细,长的也是如同出水芙蓉一般,而且穿上秦国的服饰,更是平添了一丝气质,让人颇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之感。

    “你叫什么名字?”

    “回将军,贱婢叫韩月。”

    赵佗听着这柔弱的声音,心想倒是便宜了公子意这个小子。

    赵佗抓起韩月的手,看了看,“果然是名门之后,手上的茧全在指尖,你可知音律礼数?”

    “回将军,贱婢自幼便识得音律,且家教甚严。”

    赵佗看着韩月有些殷红的小脸,笑了笑说:“别贱婢、贱婢的叫了,之后叫我爹……兄长吧!”赵佗实在是受不了突然多出个这么大的义女,并且占公子意这么大的便宜,自己还是得顾及一下他的感受的。

    韩月眼神中闪过一丝吃惊,呆呆的问道:“将军莫非是说笑?将军身份尊贵,岂是贱婢可以高攀的?”

    赵佗笑了笑,“你不是韩国世族之后吗?叫我一句兄长不为过,并且日后我还要推你当秦国的皇后,如何?”

    韩月吃惊到跪倒在地,叩头道:“贱婢何德何能,实在不敢受此大恩!”

    赵佗一把将其扶起,“以后你就叫赵月,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兄长,放心,长兄为父,我不会让你在为奴为婢了。”

    韩月行了一个大礼,“贱婢谢过将军!”

    “还叫将军?还叫贱婢?”

    韩月迟疑了片刻,几乎是含着泪,带着哭腔喊出:“月儿谢过兄长!月儿早已没有亲人,今日将军能把月儿当成亲人,那日后将军就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我做什么什么都可以,兄命不可违!”

    赵佗愣了一下,自己就想给公子意安排个皇后,可没想到先给自己整出一个亲人来了,并且从月儿的言语中可以看出,这是真把自己当兄长了。赵佗叹了一口气,心中暗暗念道:“古代女子真是忠贞不渝,非物质社会下女子可比。”

    赵佗带着月儿来到内城,指着东边的一处阁楼说:“此处便是你日后的寝宫,为兄就住在转角处的阁楼里,有什么事尽可找我。”

    月儿点了点头,“大哥,你居住的阁楼如此简陋,但是给月儿居住的却如此华丽,这是为何?”

    赵佗想了一想,“月儿,日后你可是要做皇后的,这个道理告诉你也无妨,居住在陋室,你才能时刻保持冷静,不被富丽堂皇的环境所消磨斗志。”

    “嗯嗯,虽然月儿知道自己只是大哥的一枚棋子,但是能认当时英豪为兄长,月儿虽死无悔。”

    赵佗看着月儿清澈的眼睛,深知月儿是真把自己当成家人了,这也并不奇怪,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孤苦伶仃一个人,突然能够多一个如此英雄般的哥哥,自然是心甘情愿,别无他求。“放心,大哥保你此生无忧!这四个以后就是你可以使唤的侍女,快随她们去换一身衣服吧!秦国的公主的衣服。”

    月儿乖巧的点了点头,眼睛笑成了半月形,告辞了赵佗后便往寝宫走去。

    ……

    虽然没能收到一个义女,但是却多了一个妹妹,如此一来辈分还是大了公子意一级。

    午膳时分,赵佗特意命人做了几个小菜,特意叫来月儿一起用膳,赵佗也许久没有同亲人一起吃过饭了,突然多了一个叫自己大哥的人,赵佗也是突然格外思念自己的家人。

    月儿赴宴的时候,已经穿上了赵佗准备的秦国公主服,咋眼看去如同换了一个人一般,整个人都多了一分庄重。

    二人相对而坐,菜十分简单,没有其他人。赵佗夹起一块肉送到月儿碗里,笑着说:“肥羊炖,大哥经常吃,你多吃一点!”

    赵佗努力使自己进入兄长这个身份,也许是许久没有亲人相伴,这一刻自己居然十分渴望坐在对面的就是自己的亲妹妹。

    “大哥,你为何流泪?”

    赵佗擦了擦眼泪,笑着说:“风吹的,来,多吃一点。”

    “大哥,你也吃!”

    ……

    一顿饭过后,赵佗只觉得这是自己这几年来吃的最安心的一顿饭,往日都是简单的吃一点东西,吃的好点的时候也是打了胜仗的时候,而这两年吃的最多的就是随军的干粮。

    “大哥,以后月儿做饭给你吃吧!”

    赵佗笑着点了点头,有个亲人的感觉还是挺好的。

    “禀报将军,王布先生求见。”

    “嗯嗯,请他进来吧!”

    ……

    王布走进内庭,拱手道:“拜见将军!”

    “不必多礼,王布先生,这位是本将军的妹妹赵月,月儿快见过先生。”

    月儿听罢,起身行礼道:“赵月见过王布先生!”

    王布一脸诧异,“不是义女吗?怎么多出一个妹妹了?”

    赵佗笑了笑,“先生,月儿是本将军失散多年的妹妹,千真万确,这比义女更好吧?”

    王布思索了片刻,点点头说:“也好,赵月姑娘颇有世族大家之风范,不输一个秦国长公主。”

    “先生所言极是,月儿先退下吧,我同先生有事要商议,你觉得无趣的话,可以在上党城走一走,记得带甲士就行。”

    月儿听罢,行礼告退。

    ……

    赵佗一脸笑意,拉着王布说:“我这边可办妥了,先生那边如何了?”

    王布笑了笑说:“将军大可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那就好,如今只剩下部分将领的兵权需要考虑了。做完这件事情后,我便安心做我的皇亲国戚!”

    两人对视而笑。

    ……

第140章 巡游() 
次日清晨,赵佗一觉醒来便去东阁找月儿,今日是自己同众文武约定去巡游的日子,所以赵佗打算让众人认识一下自己的这个妹妹。

    “月儿,起来了没有?快点装扮好,今天带你去巡游!”

    门口的侍女笑了笑,行礼道:“回将军,月儿小姐一大早就出去了。”

    “出去了?”赵佗自言自语道,“可这大清早出去干嘛啊?”

    正当赵佗疑惑的时候,一个柔美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大哥!你起来了啊,正想过来叫你用早膳呢!”

    赵佗看着眼睛笑成半月形的月儿,顿时倍感温馨,有个亲人的感觉还真是不一样。赵佗笑了笑,跟着月儿来到了内庭,此时桌上已经摆好了早膳,月儿做的是一种糕点,还有一碗圪塔汤。

    月儿扶着赵佗坐下,笑着说:“这是韩国特有的糕点,是依照胡饼的做法制作的,但是中间加入了豆沙。大哥,你快尝尝!”

    赵佗此刻只能用感动来形容,“有个亲人挺好的,我都舍不得把你嫁出去了。”说罢赵佗苦笑了一声,拿起一个糕点大咬一口。“嗯嗯,香甜软糯,甚安心胃!”

    “大哥,你吃慢一点!有个亲人确实挺好的,月儿已经很久未曾给亲人做过饭了。”

    赵佗想了一想,心中也是多了一丝伤感,月儿和自己都相当于是飘零之人,在这乱世中都没有家人,只不过自己是另一个身份罢了,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赵佗开始有些感激王布的这条“诡计”,使得自己这个飘零之人可以多一个亲人。“月儿,你也吃点吧!吃完之后,大哥带你去巡游。带你去逛一逛这上党城,怎样?”

    月儿笑着跳了起来,“多谢大哥!我这就去准备。”

    看着月儿离去的背影,赵佗又吃下一个糕点,笑着低声说道:“还真是个孩子啊!”

    ……

    月儿装扮好走出来之时,赵佗早已经列好仪仗等待,而且用的是公主的仪仗。月儿也是穿的公主的服饰,赵佗同月儿并行,赵佗左手持剑一脸肃穆,而月儿则是负手在前,小步疾行。

    片刻之后,赵佗一行来到了内城门,此时众文武已经在此等候,众人都看着赵佗身旁的这个公主打扮的人,不少人都开始了窃窃私语。

    公子意有些厌恶的看了一眼,旋即转过头去,不愿多看一眼,而雅玉则是一脸绯红的看着赵佗。

    赵佗携着月儿向众人行礼,然而走到公子意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君臣之礼。行礼过后,赵佗笑着说:“此乃本将军失散多年的妹妹,名叫赵月。”

    王布和芈炎听罢,立刻回礼道:“恭喜将军能够找回至亲!”

    俞涉笑了笑,“将军怎么能确定这她就是您失散多年的妹妹呢?”

    赵佗紧紧的抓了一下剑柄,冷笑道:“本将军的亲妹妹,本将军会不知道?”

    公子意见状,立刻出现解围,“祝贺赵将军,能有如此一个绝世佳人的妹妹。”

    赵佗看了看全场,该到的几乎都到了,“在巡游之前,有件事情本将军需要宣布,如今天下大势变化难测。各将士都必须枕戈待旦,为了统一号令,迅速反应。本将军决定,设立战时大本营。由本将军、芈炎、嬴华、霍亥、王轼、李原及千夫长以上将领组成。任何军队调动,日后必须有战时大本营的批条,在外部队必须由三位战时大本营的将领统帅。众将士可有异议?”

    王布率先发声,“将军英明,我等无异议!”

    片刻之后,几乎所有的将领都说出了这句话。

    公子意脸色有些难看,因为战时大本营将他排除在外,也就意味着他不可能拥有实质兵权,并且就算领兵,也会遭到其他两个将领的掣肘。“将军考虑的可真周到啊!”

    赵佗回身,笑了笑说:“这都是为了大业着想!”说罢领着月儿和众将,开始了占领上党之后的巡游。

    当仪仗马车准备出发时,赵佗想了一想,还是亲自去邀请长公主雅玉同月儿乘坐一辆马车,毕竟以后二人就是一家人了,得事先培养一下感情。而这样,自己也可以同未来的小舅子增进一下了解。

    巡游开始之后,公子意有些不自在的坐在赵佗旁边,赵佗神态自若,看着公子意有些窘迫的样子,赵佗笑了笑说:“公子,巡游事关重大,必须展现皇室之威。如今复国在即,公子应当多钻研一下君王威仪。”

    公子意点了点头,略带讥讽的说:“君主空有威仪是不够的,御国者,非是权势取之。”

    而这时,夹道两边的百姓见到赵佗的车马,纷纷激动的高呼“赵将军万岁”!

    赵佗笑了笑,站起来向夹道两岸的百姓打着招呼,并高呼一句:“百姓万岁!子民万岁!”

    公子意带着羡慕和恨意看着赵佗,内心却是无比佩服赵佗,公子意从小到大,还从来没有看过一个当权者能如此替贱民谋利。

    赵佗缓缓坐下,笑意不减,“公子,今日我教你一句治国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就是水,若是想要国家长治久安,就一定要把百姓放在心上。”

    公子意点了点头,“将军的教诲没齿难忘!”

    巡游一直持续了三个多时辰,这种仪式代表着一种象征权力的更替一般,旨在让百姓看到自己的实力,从而安心的处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一路上看到的情形,也让赵佗十分的满意,上党之地已经完全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上党之地作为三战之地,也是各地商品的汇聚地,所有构成了不同于农业的经济结构。并且由于有新政的支持,更加刺激了商人的积极性,虽然战乱未真正平息,但商人却从来停止逐利。

    ……

    巡游结束之后,已经是傍晚时分。赵佗同月儿一齐走回内城,同行的还有雅玉,说是今晚要同月儿一起睡。

    “看来你们两个很是谈得来啊,一路上就看见你们有说有笑的。”

    月儿笑了笑说:“大哥,你不知道,你想知道我们谈论的是什么吗?”

    “什么啊?”

    月儿刚要说出来,却被雅玉一把抓住,直接快步离开。

    赵佗看着这二人的背影,感叹道:“女人心,海底针啊!”

第141章 天子守国门() 
战时大本营的成立,意味着所有兵权都同皇权彻底分割,赵佗自此之后不必再有任何顾虑。而复国也确实能够得来一个名正言顺,更是能够让秦地百姓民心所归。

    而复国所牵扯面十分广,在兵权问题解决之后,面临的就是都城应该定在哪里。如果按照根基深厚和富庶来看,临湘城无疑是最佳选择,北又有大江作为天险,然而不足之处就是临湘城远离中原地区。

    对于都城的选择,赵佗挑选了三个地方,一个是上党城,一个是丹阳城,另一个则是临湘城。这三个地方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其弊端,若是实力足够,其实赵佗是愿意打下长安之后再建国,长安才是作为都城的最佳选择。

    赵佗画好三地的地图,以及三地的直道分布,和三地的战略环境。通过详细的分析,赵佗始终是不能比对出到底何地最具有优势。

    ……

    而定都也成为了众人所争论的问题,赵佗希望的是定都在上党城,日后若是取得长安,那么立刻迁都。俞涉和公子意却认为临湘城是最安全和富庶之地,应该定都在临湘城。王布则认为可以两者之间取个中,定都丹阳城。而嬴华和芈炎也同样偏向于定都临湘城,因为在他们看来,都城一定是要以安全为先,边陲之地则是将领保家卫国。

    赵佗知道众人的说法都有其道理,毕竟都城事关重大,都城告破乃是一个国家的奇耻大辱,而且还容易动摇国本。但是定都临湘城和丹阳城,实在是对未来的发展不利。

    一连两天,众人都在就这个问题进行着激烈的争论,更有俞涉请来术士,认定临湘城有帝王之气。赵佗知道临湘城远离前线,俞涉此举的用心就在于替公子意支开自己。

    争论的第三天,赵佗知会所有文武,同在内殿最终确认定都之事。

    当众人都到场之后,赵佗却迟迟没有出现,公子意虽然居上位,但是在这样的问题上也不敢越界,于是便同众人一起等待着赵佗的前来。而底下人也没闲着,许多人都在窃窃私语着。

    “依照我说,这定都临湘城乃是最好的选择,北有大江天险,易守难攻。而且背靠百越之地,物产丰富,足够支持。”

    “没错,俞涉先生所言甚是!临湘城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