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了五年的时间,当年的幼童赵偃如今也是一个小少年了,明目皓齿的倒也颇为俊秀。
由于拜在了荀况门下的缘故,整个人穿着儒冠儒巾,看上去像模像样,颇有那么几分潇洒小书生的感觉,就差一把折扇在手了。
只见赵偃献宝似的说道:“这鹿台高千尺,宽三里,原本完工的进度需要三十五年,但是商纣王残暴无道,为了提前完成工程命令崇侯虎征发百万奴隶和国人,历时两年便提前完成了。正是因为纣王如此无道,所以天命自商改归周朝,才有了周武王伐纣之事。”
说完之后赵偃就眼巴巴的看着赵丹和韩婉,想要得到自家父母的夸张。
赵丹哈哈一笑,道:“讲得不错,但是偃儿啊,寡人想要问问汝,汝可知道一千尺有多高吗?”
赵偃闻言一愣,半天没算出来。
赵丹笑道:“十尺为一丈,一千尺就是一百丈,所以根据汝这个说法,这鹿台应当有一百丈那么高。寡人再问问汝,汝可知邯郸的城墙有多少丈吗?”
赵偃仍旧答不出来,还是一旁的大哥赵恒出言解了围:“回父王,儿臣觉得应当不超过十丈。”
“十丈?”赵丹哑然失笑,道:“没有那么高……好吧,就算有那么高好了。汝等再看看,如今面前这个一百丈高的鹿台,可有十丈邯郸城墙的十倍那么高么?”
赵丹话音一落,一堆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面前这个鹿台之上。
单单以目测而论都能够看得出来,这个鹿台的高度比邯郸城墙也就高上那么一些,撑死了也就十几丈的高度。
别说十倍了,两倍都不可能。
赵丹含笑开口道:“偃儿,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赵偃小脸上满是纠结,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赵丹又笑道:“偃儿,汝可知如今天下共有多少人口,赵国又有多少人口吗?”
赵偃一脸懵逼,还是他哥哥赵恒道:“回父王,如今赵国应当有一百二十万户,大约六百到七百万的人口。”
赵丹点头道:“没错,寡人如今之土地数倍于昔日周天子,人口亦数倍于昔日之周天子。那么恒儿寡人想要问问汝,寡人要是征发一百万人来修建一座宫殿,这可能吗?”
赵恒犹豫了一下,缓缓的摇了摇头。
六七百万人就想要征调一百万人服劳役?这在任何一个王朝和时代都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赵丹笑道:“既然如此,那么周天子鼎盛时期人口不过两百万,周朝之大远胜商朝,所以商纣王时期人口虽不知具体数目,但是绝对不可能超过周天子治下的人口。就算商纣王是一百五十万好了,这一百五十万人里抽调出一百万人来服劳役,汝觉得这可能吗?”
这一次赵恒和赵偃一起摇头,这种送分题不用多说了。
赵丹点了点头,道:“所以汝等现在应该明白了,甚么鹿台高百丈用百万人修建,其实都是无稽之谈罢了。”
说着赵丹忍不住捏了捏自己二儿子的小脸,道:“父王再问问汝啊,汝知道关于鹿台的这番话是谁说出来的吗?”
被赵丹一连串反问搞得十分无语的小赵偃精神一振,响亮的说道:“是太公吕尚说的!”
赵丹又问道:“汝可知太公吕尚是谁?”
赵偃答道:“太公吕尚乃是周朝开国大功臣,有典故曰‘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赵丹笑道:“很好,记得很不错。好了,且随寡人一同进去吧。”
一行人朝着鹿台走去。
和赵丹的龙台宫出自周朝礼法制度不同,这个鹿台宫乃是商朝时所见,风格自然和龙台大不相同。
比如说,这个鹿台宫的周围都建有宫墙和宫门,单单自己就是一座独立的小宫城,并不像赵国的龙台、凤台等等诸多公台都位于一个大宫城之中。
而走入鹿台宫之中,迎面而来的也并不是像龙台那般巨大的一个广场,相反则是一个很大的池子。
这个池子的规模大约和后世的一个足球场一般大小,里面并没有任何的植物,就是非常清澈的池水。
赵丹伸手一指面前的这个池子,对着身边的老婆孩子们笑道:“谁知道这池子是为何名?”
这一次换成了公主赵伊叫了起来:“父王,这是游泳池!”
游泳池这个词汇,当然是赵伊跟着自家老爹学会的。
赵丹笑道:“这当然是个游泳池,寡人问的是这个游泳池的名字。”
又是一旁的长子赵恒道:“父王,这莫非就是所谓的‘酒池’?”
第七百二十二章 酒池肉林,谎言的力量(第四更)()
? 赵丹看了自己的大儿子一眼,眼中闪过了一道欣慰的神色,道:“恒儿说的正是,这便是商纣王的酒池了。”
“啊?”赵偃和赵伊一听就愣住了,两张小脸顿时就是两脸懵逼。
过了好一会赵伊才叫了起来:“父王骗人,这池子分明就是清水,不是酒池!”
赵丹哈哈大笑,轻轻的捏了一下自家女儿的小脸,又指着酒池旁边的那一排排木架子道:“汝等知那是何物?”
仍旧是赵恒道:“父王,这莫非就是肉林?”
赵丹含笑点头。
但一旁的赵伊和赵偃更加的不开心了,立刻又叫了起来:“父王,这根本就是假的酒池肉林!”
赵丹笑眯眯的说道:“那么汝等和父王说说,真的酒池肉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赵偃道:“真的酒池应当是一个大大的,被无数美酒装满的池子!”
赵伊也道:“肉林应当是一片大树林,里面每一棵树都挂着很多煮熟的肉,让商纣王的走狗和妃子们在荒淫之际随意取用!”
很显然,两位公子公主平日里上课还是颇为用心的。
赵丹再一次的放声大笑。
足足过了片刻之后,赵丹才收拢了笑声,笑眯眯的对着自己的二儿子问道:“偃儿,父王问问汝啊,这酒要是都倒在这么大的池子里,人来人往的不知道多少人的脚印和泥土洒进去,那得有多脏啊,难道商纣王就不怕喝了闹肚子得病吗?而且酒这种东西本就是窖藏才会醇香,又岂有露天放置的道理?”
“这……”赵偃和赵伊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说什么好。
赵丹继续道:“再说这个肉林吧,汝等都知道肉弄出来的时候应当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而且挂在树枝上又凉又没有调味料,这样的肉谁吃得下去?更何况树林之中必定不缺蚊虫,难道商纣王竟然很喜欢吃蚊虫叮咬过的、挂在树上的凉肉不成?”
“……”赵偃和赵伊继续两脸懵逼。
赵丹最后才收回了目光,将手指向了面前的游泳池和木桩子,正色道:“所谓的酒池,其实便是商纣王避暑所用的游泳池子。所谓的肉林,其实只不过是商纣王用来露天饮宴群臣烹饪食物的众多木架子。这就是真相,无可辩驳的真相。”
赵丹说完了这番话之后特意看了一下自己的几个孩子,发现只有自己的长子赵恒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其他的一张张脸上全是懵逼的表情。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赵丹的这些孩子都还小,以年纪而论只有一个赵恒是超过十六岁的,思维方式最成熟、也最靠近成年人。
于是赵丹便道:“恒儿,汝可有什么感想?”
赵恒道:“父王,儿臣的确有些想法。”
赵丹含笑道:“汝且说来给父王听听。”
赵恒想了想说道:“父王的意思,莫非是说纣王的酒池肉林乃是荒谬之言,其实是有人在抹黑纣王?”
赵丹脸上的笑意更浓,道:“那么汝觉得是谁在抹黑纣王?”
赵恒犹豫了半晌,才道:“既然这鹿台和酒池肉林的传说都是太公所言,那么想必……”
赵丹点头,笑道:“没错,真正想要抹黑纣王的,正是周朝的开国者们!”
赵丹此言一出,几个还小的孩子也没什么,倒是他身边的王后和太子同时变色。
一直沉默不言的王后韩婉忍不住道:“大王,此事还是慎言为好。”
赵丹明白王后的意思,毕竟说起来现在周王朝还没有彻底灭亡,赵国也是周朝的诸侯之一呢。
赵丹摆了摆手,对着王后道:“王后不必多虑,寡人所言自然有寡人的用意。”
顿了一顿之后,赵丹又将头转向了赵恒这一群孩子们,继续说道:“恒儿、偃儿、伊儿,寡人今天之所以带汝等前来,并且告诉汝等这些故事,就是想要让汝等明白一个道理有些时候,人们口口声声之中说的那些人,其实未必就是那些人真实的模样。”
“鹿台并没有一百丈那么高,征发的人口也不可能有一百万那么多,酒池也不是一个用酒浇出来的池子,肉林更不是一片到处挂着肉食的林子。”
“可问题在于,这种荒谬至极、只需要仔细一想就能够戳穿的言论,为何在过去的几百上千年之中一直被吾等奉为圭臬呢?”
赵恒忍不住道:“父王既然知道这都是谎言,为何不拨乱反正?”
赵丹哈哈一笑,道:“原因很简单,因为说出这些言论的人,正是开创了周王朝的那些伟人啊!伟人之言,又岂能有人不信呢?父王虽然身为一代霸主,但是眼下在天下人心目之中的地位却还比不得这些伟人啊!”
赵恒年轻的脸庞上布满了纠结,道:“那些伟人一个个都是绝顶聪明之人,为何要编造出如此拙劣的谎言呢?”
赵丹语重心长的说道:“恒儿,汝能够想到这一点,寡人很欣慰。是的,伟人们为何要编造这样的谎言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谎言去收拢人心。”
“吾等周朝的开国者,其实真的是什么顺应天命之人吗?不是的。他们只是一群抓住了机会造反成功的关中蛮子罢了。但是为了让天下诸侯臣服,让天下子民臣服,让整个天下归心,所以他们才编造出了这样的谎言。”
“简单的说,‘周武王野心勃勃造反成功’和‘商纣王荒淫无道,周武王替天行道伐之’这两个说法相比起来,究竟哪一个更容易获得民心呢?这个答案寡人不用说,汝也应当知道了,对吧?”
“民心是一种很重要的东西,有了民心才能够有正义,才能够被史官认为是‘顺应天意’的一方。而人民又是非常非常容易欺骗的,只需要几个拙劣的、甚至都经不起仔细推敲的谎言,然后再用千百年的时间去重复它,人们最终就会不假思索的相信了。”
赵丹缓缓的伸出了手,拍了拍自己大儿子的肩膀,道:“这,就是寡人想要告诉汝的道理。”
事实上,赵丹自己就知道一个被后来的朝代用拙劣的谎言狂黑的汉人朝代。
这个汉人朝代的开国皇帝被后来的蛮子们黑成了鞋拔子脸,他的后代要么是欺师灭祖的混蛋,要么是沉迷修道的二货,要么是只知道重用太监沉迷美色的蠢货,要么是重用奸臣只知道修道的家伙,然后还有甚么木匠皇帝啊等等……
这些谎言重复了很多很多很多次,然后就真的有很多很多很多家伙信了。
一个朝代出了这么多的昏君竟然还能够坚持二百七十六年才被推翻,简直就是一件无以伦比的奇迹了。
这,就是谎言的力量。
在任何一个时代从来都不缺少的,就是那些只会人云亦云的家伙啊。
“好了。”赵丹收回了手,对着一旁的韩婉说道:“王后这几天都不是很开心,想必是因为韩国的事情吧?寡人已经命人把华阳君冯亭召来了,明日寡人便接见他。”
韩婉楞了一下,随后那张原本有些愁眉不展的美丽脸庞之上立刻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对着赵丹深深的福了一福:“小童在此谢过大王。”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见冯亭(第一更)()
? 第二天,赵丹就见到了冯亭。
考虑到沙丘宫和邯郸之间的单程距离至少也得一天的路程,所以赵丹怀疑这位韩国相邦根本就是一路尾随着自己前来的……
“外臣冯亭,见过大王!”冯亭不敢怠慢,恭恭敬敬的朝着赵丹行礼。
赵丹注视着面前的冯亭,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华阳君,许久不见了。”
在五年前长平之战的时候,当时还是上党郡郡守的冯亭就率领着上党郡军民投奔了赵国,成为了秦赵之间长平大战的导火索。
在投奔了赵国之后,冯亭就被赵丹封为华阳君,并且重归上党配合赵军作战。
直到长平之战后,赵丹将冯亭重新派回了韩国之中,出任了韩国相邦的职位。
所以说起来赵丹和冯亭之间还曾经有过一段君臣关系,因此赵丹说出这句好久不见,倒也并不是完全的客套之言。
冯亭恭恭敬敬的对着赵丹说道:“数年不见,大王如今已经成为了天下霸主,实在是令臣满心敬服。”
赵丹微微一笑,指了指下首的一张坐席,对着冯亭说道:“坐吧,然后跟寡人说说这一次韩王让汝带来了什么样的条件来说服寡人,以避免他的灭国之灾。”
冯亭的眉毛微微一跳,说话的时候语气更加的恭敬了:“回大王,臣此次奉吾王之命前来拜见大王,愿意将所有韩国军队都撤出上党郡,并且割让端氏城作为赔礼,以此和希望能够和大王把兵休战。”
端氏城,这是韩国军队位于西南太行山脉的一个重要据点,原本也属于韩国上党郡的一部分,地理位置颇为重要。
如果从地图上看的话就不难看得出来,在如今韩赵敌对的情况下,这座端氏城好像是一颗钉子一样插在了赵国上党郡和河东郡之中,虽然并不致命,但是也足够让赵国感到颇为难受。
只要能够拔掉这根钉子的话,那么赵国上党郡和河东郡之间的联系就会瞬间变得通畅无阻,再不会受到任何的威胁。
从这样的情况来看的话,显然韩国人的这一次开出来的条件其实是非常有诚意的。
赵丹等了一会,见冯亭没有继续说话的意思,于是脸色微微一动,露出了几分让人捉摸不定的笑容,对着面前的冯亭说道:“华阳君,这就是韩王的所有求和条件了?”
冯亭一听赵丹这样说话,心中顿时就是微微一跳,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在心中慢慢的升起。
但是这个时候也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冯亭去思考措辞了,他只能下意识的点头,对着赵丹说道:“回大王,这的确就是吾王所开出来的全部条件了。”
赵丹摇了摇头,对着冯亭说道:“华阳君,汝难道忘了前阵子寡人命人带给韩王的那句话吗?”
赵丹当时可是说的清清楚楚,一定要韩王然亲自前来邯郸向赵丹道歉赔罪否则的话赵丹肯定不会答应韩国人的求和。
但是这一次韩王然并没有来,来的是冯亭。
冯亭十分勉强的一笑,用一种尽可能委婉的语气对赵丹说道:“大王应该知道,大王所说的那个条件其实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难以接受?”赵丹忍不住笑了起来,目光之中突然闪过了一道寒芒,一字一顿的对着面前的冯亭说道:“华阳君,寡人觉得韩王似乎并并没有看清楚现在的形势。就凭现在的韩国,有什么资格跟寡人谈条件呢?”
冯亭吞了一口唾沫,有些艰难的说道:“大王,如今半个上党郡尚在韩国之手……”
赵丹摆了摆手,直接打断了冯亭的话:“华阳君,这种话就不用拿来和寡人说了,想必汝应该也很清楚,只要寡人愿意,这半个上党郡寡人随时都可能拿回来。”
冯亭沉默了。
赵丹盯着冯亭,道:“华阳君,寡人可以告诉汝,现在的形势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寡人正在考虑从韩魏齐三国之中挑选一个国家来作为寡人反击的目标,以向天下彰显寡人霸主的威严!”
“寡人可以很明确的在这里告诉汝,若是寡人得不到足够满意的条件,那么寡人认为韩国就是最应该承受寡人怒火的那一个国家!”
冯亭的脸色不停的变幻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赵丹一口气说出了这些话之后,整个人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注视着面前的冯亭。
“汝还有最后一次发言的机会,华阳君。”
冯亭深吸了一口气,突然感觉到压力山大。
这位华阳君在官场沉浮数十年,他当然能够感觉得出来赵丹的这番话之中可是一点开玩笑的意思都没有。
如果不能够让赵丹满意的话,那么这一次冯亭的出使就是彻底的失败了。
冯亭一咬牙,说道:“只要大王愿意和韩国言和,那么韩国愿意完全退出上党郡,并且割让端氏城和朝歌城给大王!除此之外,吾王还愿意亲自前来向大王赔罪,重新承认赵国对韩国的领导地位。但也有一点要求,那就是会盟的地点不能是邯郸城。”
冯亭的这番话一说出来,赵丹的嘴角顿时就露出了一丝笑意。
从现在的这个情况来看,冯亭说出来的这些应该就是韩国人的最终条件了。
端氏城地理位置险要,朝歌城则是一座大城市,这两个对于赵国来说都算得上是非常不错的条件了。
但是赵丹显然并不会因此而满足,而是缓缓说道:“寡人数万军民在守卫上党郡之战中牺牲,这么多的牺牲难道仅仅用两座城池就能够平息了吗?”
冯亭脸部肌肉乱跳,心知今天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索性十分光棍的说道:“不知大王还有何要求?”
赵丹敲了敲桌子,沉声道:“寡人还要野王城!”
是的,两座城池不能够平息赵丹的怒火,但三座就可以。
野王城,扼守着太行八陉之中唯一一条南北走向太行陉的南侧出口,是争夺上党郡的必经之地。
只要有了野王城,那么赵国就再也不必担心在下一次的战争之中再被韩国人偷袭上党郡这个关键区域了。
冯亭深吸了一口气,果断的拒绝道:“大王,吾王是绝对不可能同意这样的条件。”
“那么韩国人就等着寡人发兵新郑吧!”赵丹恶狠狠的威胁道。
冯亭脸色涨红,过了好一会才道:“这样的决定不是冯亭能够私自作出的,必须要修书一封回新郑,由吾王作出决定。”
赵丹挥了挥手,笑道:“那好,寡人给汝五天的时间。五天之后若是没有得到寡人满意的答案,那么寡人就只好让廉颇或者庞煖将军去新郑和韩王慢慢商量此事了。”
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惊!齐王建竟然(第二更)()
临淄王宫。
大殿之中,齐王建和后胜君臣两人相对而坐,大眼瞪小眼,气氛相当的沉闷。
齐王建的心情是真的不好,这从他连续两天都没有去找任何女人过夜就能够看得出来。
齐王建的心情之所以如此的糟糕,当然是因为现在正在进行之中的这场大战,尤其是在这场大战之中齐国的糟糕表现。
在北方的燕齐战场之中,被围困的临乐城中再一次的上演了里应外合的戏码。
在城中一批燕国旧官吏和旧贵族们的暗中策划下,临乐城在被围的第十五天夜晚突然打开了北门,浩浩荡荡的燕国大军随即入城,夺回了这一座对于燕国来说举足轻重的城市。
在临乐城被攻克之后,仅仅三天时间,整个督亢之地就再一次的回到了燕国人的手中。
事实证明了一点,那就是燕国的统治者们或许是排名倒数的弱鸡,但是燕国人绝对不是那种怯弱的、任人宰割的国民。
燕军在获得了这一场胜利之后士气大振,马不停蹄的渡过北易水南下,开始朝着齐国发动又一波反击。
而对于燕军的攻势,此时此刻的齐王建却根本无可奈何。
因为齐王建现在手中所能够打出去的那支最重要的王牌,可是还被庞煖率领着赵国主力包围在高唐城之中呢!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或许齐王建还并不会那么烦恼,毕竟这一次作战齐国可是有盟友的,而且还有三个!
但偏偏这三个盟友,个顶个的不靠谱。
魏国就不用说了,现在已经被赵国人给打趴了,而且还是被赵国人以堂堂正正之师,以最无可争议的方式给打败了!
这种方式显然对魏国人的自信心造成了重创,明明赵国人已经挥师北上,但是魏王圉却完全无视了齐王建要求魏军北上支援高唐的请求,就龟缩在陶邑之中一动不动了。
这让齐王建那叫一个气啊,要知道当时魏王圉支持不住的时候,齐王建可是非常痛快的就同意齐军主力南下支援的。
虽然说最终也没有成功的支援到魏国人,但那问题并不在齐国人身上,而是因为魏国人求援太晚的缘故。
所以齐王建是发自内心的觉得魏王圉这个家伙不够意思,非常的不够意思。
要说有魏国这么一个不靠谱的盟友其实就已经是比较让人蛋疼的事情了,但偏偏不靠谱的还不止魏国这一个。
韩国上将军靳黈率领着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